大物实验示波器
- 格式:docx
- 大小:64.20 KB
- 文档页数:5
(2023)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实验报告示波器实验数据(一)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实验数据实验目的•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掌握示波器的操作方法•学会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波形实验器材•示波器•电源•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实验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测信号波形的电子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将观测电路中的信号通过元件转换成一定的电压或电流,再将其显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通过示波器观测电路中信号的波形,进而分析电路的性质。
实验步骤与记录1.将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并接入电源。
2.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5 Vp-p、1 kHz的正弦波信号,接入电路中。
3.调节示波器的控制开关,使屏幕正常显示波形。
4.调节示波器的扫描开关,使波形填满屏幕。
5.根据示波器屏幕上的刻度,测量电路中信号的峰峰值、有效值、频率等参数,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 信号峰峰值:9.8 V * 信号有效值:3.3 V * 信号频率:1.01 kHz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进而分析电路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信号波形,了解了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同时,我们也成功掌握了电路测量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实验注意事项与改进意见1.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元件的极性和接线方式,以免损坏元件或影响实验结果。
3.在调节示波器时,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不要随意更改参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4.在测量信号参数时,应使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并注意测量误差的控制。
5.在实验中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并进行必要的实验改进。
实验心得体会本次实验是一次非常好的实践机会,通过亲身操作和实验记录,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示波器的原理和电路测量的方法。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电信号的方法。
3. 学习测量电信号的基本参数,如幅度、周期、频率和相位差。
实验仪器:1. 示波器(型号:DSO-XXXXX)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电阻、电容等基本电子元件4. 电烙铁及焊接工具5. 电源实验步骤:1. 首先,将示波器接通电源,并进行预热。
2. 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设置所需的频率和幅度,产生标准电信号。
3. 使用探头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
4.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控制钮,使屏幕上显示清晰的波形。
5. 观察并记录波形的幅度和周期,使用示波器的内置测量工具计算信号的频率。
6. 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重复步骤4和5,观察不同参数下的波形变化。
7. 通过串联和并联电阻、电容等元件,生成复杂的电路,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变化。
8. 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设备并断开连接。
实验数据与分析:1. 记录不同频率和幅度下的波形图像,并列出测量到的信号参数。
2. 分析波形的变化趋势,如频率增加时波形的变化,幅度变化对波形的影响。
3. 讨论可能出现的误差源,例如探头的接地问题、示波器的校准误差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示波器观察并分析了不同电信号的特性。
我们了解了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够准确地测量电信号的基本参数。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观察波形的变化,这将对我们未来在电子实验和研究中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大物实验报告示波器篇一:示波器使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了解示波器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2.熟悉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电压幅度和频率;【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GOS-6021型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YB1602型 1台3、连接线示波器专用 2根 [实验原理] 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同步系统、Y轴和X轴放大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1、示波管如图所示,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
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
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示波管结构简图示波管内的偏转板 2、扫描与同步的作用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图1图扫描的作用及其显示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
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图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描出了正弦图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
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
由此可见:(1)要想看到Y轴偏转板电压的图形,必须加上X轴偏转板电压把它展开,这个过程称为扫描。
如果要显示的波形不畸变,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
(2)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即:fy?nn=1,2,3, fx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要准确的满足上式,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的,待测电压的频率越高,越难满足上述条件。
示波器使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周期和频率等物理量。
3、观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常见信号的波形特征。
二、实验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探头、直流电源等。
三、实验原理1、示波器的结构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垂直偏转系统、水平偏转系统、扫描及同步系统、电源等部分组成。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板和荧光屏组成。
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经过偏转板的作用,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产生偏转,从而显示出波形。
2、示波器的工作原理(1)垂直偏转系统:输入的信号电压加到垂直偏转板上,使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偏转,偏转的大小与输入信号的电压成正比。
(2)水平偏转系统:锯齿波电压加到水平偏转板上,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形成时间基线。
(3)扫描及同步系统:扫描电压的周期与输入信号的周期相同或成整数倍关系时,荧光屏上就能稳定地显示出输入信号的波形。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熟悉示波器的面板对照示波器的说明书,熟悉示波器面板上各个旋钮和按键的功能,包括垂直灵敏度调节、水平扫描速度调节、触发方式选择、信号输入通道选择等。
2、测量直流电压(1)将示波器的输入通道选择为直流(DC)耦合。
(2)将探头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调节垂直灵敏度和水平扫描速度,使直流电压的波形在荧光屏上显示合适。
(3)读取示波器上显示的电压值,并与直流电源的实际输出电压进行比较。
3、测量正弦波信号的电压和周期(1)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设置为正弦波,调节频率和幅度。
(2)将探头连接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选择合适的垂直灵敏度和水平扫描速度,使正弦波的波形在荧光屏上显示清晰。
(3)使用示波器的测量功能,测量正弦波的峰峰值电压和周期。
根据峰峰值电压计算有效值电压,并与函数信号发生器设置的参数进行比较。
4、观察方波和锯齿波信号(1)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分别设置为方波和锯齿波,调节频率和幅度。
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实验报告-示波器实验数据在这次大学物理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示波器来观察电信号,学习如何通过示波器测量和分析波形。
整个实验让我对电学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觉不仅仅是在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在探索和发现。
一、实验目的与准备工作1.1 实验目的这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并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不同信号的波形特征。
示波器在现代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它能将电信号可视化,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号的性质。
1.2 准备工作在实验前,我们先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
老师给我们分发了实验手册,手册里详细说明了示波器的各个功能。
我们还讨论了如何设置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和垂直灵敏度。
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还提前检查了所有设备,确保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连接线都处于良好状态。
二、实验过程2.1 连接设备实验开始时,我们将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连接起来。
首先,我小心翼翼地将信号线插入示波器的输入端,确保连接稳固。
接着,我们设置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开始时设为1kHz。
这个频率适中,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波形。
2.2 观察波形当信号发生器开始工作时,示波器屏幕上出现了一条波形。
这个过程真的让我感到兴奋!波形是一条漂亮的正弦波,起伏的线条让我感觉像是在和电流进行对话。
我们观察到波形的幅度和频率都很稳定,老师讲解了如何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和电压刻度,以便更好地分析波形的细节。
2.3 记录数据在观察到稳定的波形后,我们开始记录数据。
我和我的实验伙伴一起对波形的周期、幅度和相位差进行了测量。
通过示波器的光标功能,我们可以精确地读取波形的参数。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成就感,因为这些数据并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我们在实验中获取的真实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3.1 数据分析经过一番测量,我们得到了一些数据。
波形的周期约为1毫秒,幅度约为2伏特。
这些数据与我们理论计算的结果相符,说明我们在实验中掌握了示波器的使用,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大物实验示波器实验报告大物实验示波器实验报告一、引言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医学工程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示波器来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电信号波形,加深对示波器原理和操作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2. 学习如何观察和测量不同类型的电信号波形;3. 掌握示波器的调节和校准技巧。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示波器:型号为XXX的示波器;2.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不同类型的电信号;3. 电缆和连接线:用于连接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四、实验步骤1.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通过电缆连接起来;2. 打开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确保电源正常;3. 调节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扫描控制旋钮,使波形显示在屏幕上;4. 选择不同的电信号类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5. 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并记录相关数据;6. 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控制旋钮,观察波形的变化;7. 完成实验后,关闭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断开电缆连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电信号波形: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我们可以观察到波形的变化。
正弦波是一种周期性的波形,具有连续的曲线。
我们发现,随着频率的增加,正弦波的周期变短,波形变得更加密集。
而随着幅度的增加,波形的振幅也随之增大。
通过示波器的测量功能,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取正弦波的频率和幅度。
方波是一种具有快速上升和下降沿的波形,其特点是高低电平之间的转换非常迅速。
我们发现,方波的频率越高,上升和下降沿的斜率越陡峭。
通过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控制旋钮,我们可以观察到方波在屏幕上的稳定显示。
三角波是一种具有连续上升和下降的波形,其形状类似于一个等腰三角形。
我们发现,随着频率的增加,三角波的周期变短,上升和下降的斜率也变得更大。
通过示波器的测量功能,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取三角波的频率和幅度。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波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波器引言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示波器是一种重要的仪器,用于测量和显示电信号的波形。
它在电子学、通信、电力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示波器的使用和原理的了解,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进一步认识电信号的特性。
一、示波器的基本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电子测量仪器,能够以波形的形式显示电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等特性。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形成图像。
示波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子枪、偏转系统、时间基准、触发电路和显示屏。
二、示波器的基本操作1. 示波器的开机与调节首先,将示波器与电源连接,并打开电源开关。
然后,调节亮度、对比度和聚焦度,使显示屏上的波形清晰可见。
2. 示波器的通道设置示波器通常具有多个通道,可以同时测量多个信号。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单通道示波器。
首先,将信号源与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
然后,调节示波器的通道开关,选择要测量的通道。
3. 示波器的触发设置触发电路是示波器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它用于控制示波器何时开始扫描信号。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自由运行触发模式。
首先,调节触发电路的阈值,使其与输入信号的幅度相匹配。
然后,选择触发源,通常为信号源的同步输出。
4. 示波器的时间基准设置时间基准是示波器中用于确定时间轴刻度的参考信号。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内部时间基准。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基准模式,如连续或单次。
然后,调节时间基准的时间/频率刻度,使其适应所测量的信号。
5. 示波器的测量功能示波器通常具有多种测量功能,如幅度、频率、相位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主要关注信号的幅度测量。
使用示波器的测量功能,可以直接读取信号的峰值、峰峰值、平均值等参数。
三、示波器的应用示波器在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子学和通信在电子学和通信领域,示波器常用于测量和分析电路中的信号波形。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诊断和解决电路故障,优化电路设计。
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实验报告-示波器实验数据在这次大学物理实验中,我们的任务是通过示波器来观察和分析电信号,这一过程可谓是颇具挑战性但也充满乐趣。
每次走进实验室,那种期待的心情总是让人觉得兴奋又紧张。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仪器气息,整个空间被实验器材装点得有些杂乱,但又显得极其亲切。
大家都忙着调试自己的仪器,气氛热烈而又专注。
我们首先进行了设备的熟悉工作,示波器的面板上五光十色的按钮和旋钮让我感到一阵眩晕。
这种高科技的玩意儿,真的是需要一点点勇气去接触。
示波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信号的变化。
调试的时候,我们调整时间基准和电压标度,这就像是在为一场演出做准备,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效果。
在调试的过程中,我发现观察波形的变化是如此令人着迷。
刚开始的时候,波形乱七八糟,像极了我的心情。
不过,随着逐渐熟练,波形开始变得清晰起来,感觉就像是在为一幅画添上最后的细节。
当波形稳定在屏幕时,心中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是一位画家,终于画出了心中所想的景象。
接着,我们进行了实验数据的采集,选择了不同频率的信号源来观察波形变化。
每当我们调整频率时,波形的形状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简直像是一场视觉盛宴。
高频信号的波形尖锐而有力,而低频信号则像柔和的涟漪,令人心旷神怡。
数据的采集过程虽然繁琐,但每一个小小的波形背后,都藏着无穷的物理奥秘。
而后,数据的分析成了我们的重头戏。
我们把每组实验数据整理好,开始进行比较和分析。
随着数据的不断累积,图表在我们面前逐渐清晰起来。
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数字,仿佛在此刻都变得活灵活现。
数据分析中,最让我惊讶的是通过傅里叶变换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竟能发现信号中的各种谐波成分,这种揭示信号内部结构的过程,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的老师也经常说,物理学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自然界的规律,而这一次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实验过程中,不免遇到了一些小挫折。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波器的使用引言示波器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室、工程领域的仪器,用于观察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在物理实验中,示波器常常被用来测量和显示电压、电流和频率等物理量,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波形的变化。
本实验将重点介绍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一、基本原理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水平和垂直系统以及触发系统组成。
1. 示波管示波管是示波器核心部件,通过控制电子束的运动和偏转,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
示波管属于真空管,内部有阴极、阳极和偏转板等元件。
当加上适当的电压后,阴极会发射出电子,通过偏转板的控制,电子束会在荧光屏上形成一条亮线。
2. 水平和垂直系统水平和垂直系统分别用于控制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转。
水平系统负责控制时间轴的水平位置和扫描速率,而垂直系统则负责控制信号的垂直放大倍数和偏移量。
3. 触发系统触发系统用于控制示波器何时开始显示电信号。
通过触发电路的设置,可以使示波器在信号达到一定条件时进行显示,以确保波形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二、操作方法使用示波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连接测试电路首先需要将待测信号的电路正确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口。
一般示波器会有不同的通道,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通道连接测试电路。
2. 调节垂直和水平控制根据待测信号的幅值范围,调节垂直控制旋钮,使信号的波形适当放大或缩小。
同时,根据信号的频率和时间跨度,调节水平控制旋钮,使波形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完整显示。
3. 设置触发条件根据需要,设置触发条件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显示。
可以设置触发电平、触发边沿和触发源等参数,使示波器在信号满足设定条件时开始显示。
4. 观察和分析波形将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和垂直基准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即可观察到待测信号的波形。
可以通过改变时间和垂直基准的位置,观察不同的波形细节,并对信号进行分析和测量。
三、使用技巧在实际操作示波器时,还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提高使用效果:1. 选择合适的探头示波器通常配备了多种类型的探头,如10:1和1:1的差分探头、高阻抗探头等。
大物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大物实验示波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2.了解示波器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和重要性3.熟悉并掌握示波器的各种基础参数的含义及其测量方法二、实验器材:1.示波器2.信号源3.电缆、万用表等附件三、实验原理:示波器是一种将电路中的信号转化为波形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的仪器。
它通过采样电路将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波形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最终将波形显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
示波器的主要参数包括:频率范围、采样率、灵敏度、带宽等,这些参数对于电路分析和测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实验步骤:1.将信号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示波器的输入端和地端2.打开示波器电源,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使屏幕显示清晰3.进入示波器菜单,设置好所需的参数,包括时间/电压基准、触发方式、扫描方式等4.根据实验要求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调整频率、幅度等参数,产生所需的波形5.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根据波形的特征和参数,进行分析和记录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示波器的基础使用方法,了解了示波器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了不同波形下的示波器参数和特征,比如幅值、周期、频率等。
通过对波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和判断,比如电路的稳定性、频率响应等。
六、实验感想: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路中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基本原理,提高了我们对示波器的使用技能和能力。
同时,实验也让我们意识到,电路分析需要细心、耐心和全面性的思维,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和结论。
七、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一定要注意电路的安全问题,避免造成触电等意外事故2.在接线和操作示波器时,应按照正确的步骤和顺序进行3.合理设置示波器的参数,并针对性地调整信号源的输出参数,避免产生干扰或信号失真等问题4.在实验结果分析中,要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结论推断,避免简单地描述波形,缺乏实际意义。
篇一:示波器使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了解示波器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2.熟悉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电压幅度和频率;【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gos-6021型 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 yb1602型 1台3、连接线示波器专用 2根 [实验原理]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同步系统、y轴和x轴放大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1、示波管如图所示,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
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
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示波管结构简图示波管内的偏转板 2、扫描与同步的作用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图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1图扫描的作用及其显示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
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图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描出了正弦图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
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
由此可见:(1)要想看到y轴偏转板电压的图形,必须加上x轴偏转板电压把它展开,这个过程称为扫描。
如果要显示的波形不畸变,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
(2)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即:fy?n n=1,2,3, fx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要准确的满足上式,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的,待测电压的频率越高,越难满足上述条件。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示波器的使用篇一:大物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二十三示波器的使用班级自动化153班姓名廖俊智学号 6101215073日期 2020 3.21指导老师代国红【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
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3、掌握观察利萨如图形的方法,并能用利萨如图形测量未知正弦信号的频率。
【实验仪器】固纬GOS-620型双踪示波器一台,GFG-809型信号发生器两台,连线若干。
【实验原理】示波器是利用示波管内电子束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显示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波形的一种电子观测仪器。
在各行各业与各个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如下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与显示波形的基本原理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台湾固纬公司生产的通用双踪示波器。
基本结构大致可分为示波管(CRT)、扫描同步系统、放大与衰减系统、电源系统四个部分。
“示波管(CRT)”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如图1所示的。
可细分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
1)电子枪电子枪包括灯丝F,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等。
阴极被灯丝加热后,可沿轴向发射电子。
并在荧光屏上显现一个清晰的小圆点。
2)偏转系统偏转系统由两对互相垂直的金属偏转板x和y组成,分别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偏转。
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若不受横向电场的作用,将沿轴线前进并在荧光屏的中心呈现静止的光点。
若受到横向电场的作用,电子束的运动方向就会偏离轴线,F灯丝,K阴极,G控制栅极,A1、A2第一、第二阳极,Y、X竖直、水平偏转板图1示波管结构简图屏上光点的位置就会移动。
x偏转板之间的横向电场用来控制光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移,y偏转板用来控制光点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如果两对偏转板都加上电场,则光点在二者的共同控制下,将在荧光屏平面二维方向上发生位移。
3)荧光屏荧光屏的作用是将电子束轰击点的轨迹显示出来以供观测。
大物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大物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引言: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掌握大物实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电信号波形,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实验一:基本操作1.1 示波器的连接与调节首先,将示波器的输入端与待测电路的信号源相连,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然后,调节示波器的触发电平,使波形在屏幕上稳定显示。
调节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扫描速度,以便观察到完整的波形。
1.2 示波器的触发模式示波器提供多种触发模式,如自由运行触发、外部触发和单次触发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触发模式,可以获得更清晰、稳定的波形。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自由运行触发模式,以便连续观察波形的变化。
实验二:波形测量与分析2.1 波形的幅度测量示波器可以直接读取波形的幅度值。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示波器的幅度测量功能,测量了待测电路输出信号的峰峰值、峰值和平均值。
通过比较不同测量结果,我们可以了解信号的最大、最小和平均变化范围。
2.2 波形的频率测量示波器还可以测量波形的频率。
通过示波器的频率测量功能,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取待测电路输出信号的频率信息。
在本实验中,我们测量了待测电路输出信号的频率,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电路的工作状态。
实验三:相位差测量与波形显示3.1 相位差测量示波器可以帮助我们测量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示波器的相位差测量功能,测量了待测电路不同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通过观察相位差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信号在电路中的传递情况。
3.2 波形显示示波器不仅可以显示简单的波形,还可以显示复杂的信号波形。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功能,观察了待测电路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波形变化。
通过分析波形的特点,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电路的性能和工作原理。
实验四:信号发生器的使用4.1 信号发生器的连接与调节信号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的设备。
示波器使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示波器的调节、信号的显示和测量。
3、学会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正弦波、方波等常见信号的参数,如幅值、频率、周期等。
二、实验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探头等。
三、实验原理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垂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发生器、触发电路等部分组成。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组成。
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经过偏转系统的作用,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产生偏转,从而显示出信号的波形。
2、示波器的工作原理示波器通过在水平方向上对电子束进行匀速扫描,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偏转,从而在荧光屏上显示出输入信号的波形。
扫描速度和垂直偏转灵敏度可以通过调节示波器的相应旋钮来控制,以适应不同频率和幅值的信号。
3、信号的测量通过示波器可以测量信号的幅值、周期、频率等参数。
幅值可以通过测量波形在垂直方向上的峰峰值来确定;周期和频率可以通过测量波形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个周期的长度来计算。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示波器的调节(1)打开示波器电源,预热一段时间。
(2)调节“辉度”旋钮,使荧光屏上的光点或线条亮度适中。
(3)调节“聚焦”旋钮,使光点或线条清晰。
(4)调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旋钮,使光点或线条位于荧光屏的中央位置。
2、正弦波信号的观察和测量(1)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信号,频率为 1kHz,幅值为 5V。
(2)调节示波器的“扫描速度”旋钮,使正弦波的一个周期在荧光屏上显示完整。
(3)调节“垂直灵敏度”旋钮,使正弦波的幅值在荧光屏上显示合适。
(4)测量正弦波的幅值、周期和频率,并记录数据。
3、方波信号的观察和测量(1)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方波信号,频率为 500Hz,幅值为 3V。
(2)按照上述步骤调节示波器,观察并测量方波信号的幅值、周期和频率。
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技巧,加深对波形的理解。
实验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探头、电源线等。
实验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来观察电压随时间变化的仪器,可以显示出电压随时间的波形。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束在示波管内偏转,将电压信号转换成屏幕上的波形。
信号发生器是用来产生各种波形信号的仪器,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不同形式的信号。
实验步骤:1. 将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接通电源,并调节示波器的控制按钮,使屏幕上显示出稳定的水平基准线。
2.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变化。
3. 利用示波器探头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压信号,并观察波形的变化。
4. 调节示波器的触发电平和触发方式,观察波形的触发效果。
5. 尝试利用示波器测量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观察波形显示的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对波形的观察和测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增加时,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周期变短,频率增加;当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幅度增加时,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振幅增大。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了不同波形信号的显示效果,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这些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出不同的特点,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波形的理解。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通过观察不同波形信号的显示效果,加深了我们对波形特性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技巧,还对波形的观察和测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物理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中,我们遇到了示波器屏幕上波形显示不清晰的问题,经过检查发现是示波器探头连接不良导致的,及时重新连接探头后问题得以解决。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
〔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原理与基本结构。
2.掌握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电压,周期,频率及相位差的方法。
〔仪器〕:(名称、规格或型号)
双踪示波器Gos-6021型函数信号发生器YB1602型,移相器
〔原理〕:(1.示波器测量原理、李萨如图测相位差原理;2.主要公式、原理图)
1.示波器测量原理:
示波器的偏转系统主要由两对相互垂直的极板组成,一对为竖直极板,另一对为水平极板。
当偏转板上不加电压时,阴极发射的电子束不会发生偏转,直接打在光屏中央。
当在偏转板加上交流信号电压后,光点将根据交流信号电压的变动而运动。
当交流信号的频率小时,光点移动速度慢,移动轨迹清晰,当频率较大时,看到一条亮线,亮线的长度则和交流电压的峰峰值成正比。
若把X轴转向内扫描,Y轴无输入,X轴出现的亮线为基线。
2.李萨如图测相位差原理:
当示波器的X 轴Y 轴输入f 相同或可成简单整数比的两个正弦电压时,屏上
将呈现出有一定规律的光点轨迹,该图形便是李萨如图形。
主要公式为n
Y X f f x
y
==
轴切点数与轴切点数
与
相位差公式:b
x
arcsin b x arcsin
00-=Φ=Φπ或 〔步骤〕:(波形调节及信号测量步骤、相位差测量步骤及相应的电路连接。
给出所用的按钮名称)
波形调节步骤:
1.按下示波器开关,预热20秒左右,调节辉度和聚焦,使波形亮度适宜,清
晰。
2.调节显示方式,选择CH1档位,屏幕显示通道一的波形
3.通过“CH1微调”和“扫描微调”调节波形X 轴与Y 轴的位置,使其在屏
幕上居中显示。
相位测量步骤:
1.使示波器的通道一、二都与电源相接
2.把显示方式调节到“X-Y ”档位
3.转动移相器上电位器电阻的旋钮,图形会随着电阻阻值的改变而改变
4.测量李萨如图形在水平方向上2x0与水平方向上的最长距离2b
5.根据所得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得出相位差
二、数据处理与结论
1、原始数据(整理列表)
2、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峰值电压及电压有效值。
单位:
3、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
单位:
4、用李萨如图形法测相位差
实验数据测量记录(拍照附上实验课上完成并由教师检查、签名的原始数据。
)
记录内容:注意:信号发生器一经设定就不能更改
1、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峰值电压
2、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
3、用李萨如图形法测相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