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11
武安市水利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规范水利行政机关行政处罚行为,加强水利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行政处罚运行机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正当权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依据《中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全方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市人民政府相关建立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相关工作意见,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方面实施国务院《全方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根据“正当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老实守信、权责统一”要求,建立键全工作制度,落实施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树立公开、公正、公平、廉洁执法良好形象,着力从源头防治腐败,深入推进本市水利行政系统依法行政,为法治政府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经过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使本市水利行政系统执法活动愈加公开、公正、透明,方便社会各界监督,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为愈加符正当律规范。
经过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排除不相关原因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干扰,杜绝违法裁量、随意裁量、滥用自由裁量权现象。
全方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正确实施。
深入提升本市水利行政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
具体要求是:(一)梳理含有裁量幅度法律条款,并给予细化、量化,形成统一行政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
(二)建立健全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规则,和相关监督制约制度。
(三)行政处罚工作正当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深入得到具体表现。
三、工作任务水利局在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征费等工作中产生行政处罚案件,由含有行政处罚职能站队所根据本方案要求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
局负责组织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建立健全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各项制度。
(一)建立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局机关在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执法职责基础上,将各类违法行为,根据不一样违法行为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当事人主观过失等原因划分为若干阶次,并将法律、法规、规章要求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细化为若干裁量阶次,将违法行为阶次和裁量阶次对应,形成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作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1. 背景和意义自由裁量权作为行政处罚的一项重要职权,在行政执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大和公众对行政执法的关注度的提高,由此带来的滥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提高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本文提出一份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以促进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和市场环境的公平竞争。
2. 自由裁量权的概念和范围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处罚职权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自行决定处罚的种类、数量和程度的权利。
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包括:罚款金额的确定、处罚种类的选择、处罚的严重程度、是否公开处罚内容等方面。
3.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原则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遵循公正、透明、合法、合理和程序有序等原则。
具体来说:•公正性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案件,不得因人、因案制宜,更不能随意“一刀切”。
•透明性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处罚决定,并按照法定程序履行公告、听证等手续。
•合法性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等相应的行政法规标准,不得违法乱纪、滥用职权等。
•合理性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合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道德良知,考虑案件的基本事实、公众利益和社会影响等,合理判断处罚的类型和程度。
•程序性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实际情况开展各项程序性的工作,如立案、调查、听证、讨论等。
4.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具体措施为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提高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需要拟定一系列的措施。
包括:•明确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和行使原则。
•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建立自由裁量权的决策机制。
•完善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加强对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告和披露。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研究行政处罚是国家强制性行政手段的重要一环,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一直是行政法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尝试探讨如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违法行为采取何种行政处罚措施的决定权。
它不是一种绝对的自由裁量权,而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裁量权。
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是自由的、无限制的,而是依法自由的、有限制的。
这种自由裁量权的限制、规范,应当是国家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部分。
1、法律法规的统一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要求首先是法律规范的统一性。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应严格遵循法律规范的规定,不得违反中央和省、市、县三级立法机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
因此,行政法律制度要求国家制定明确、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保证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有普遍、明确的法律依据。
2、公正、公平原则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坚持公正、公平原则,避免主观歧视、地区等非法因素的影响,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公平。
3、正当程序合法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必须依法和合法程序,包括听证、告知、申辩、证据举证、审查调查等程序环节的履行。
4、切实保护当事人权益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当事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尊严。
5、相对准确性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避免主观臆断和依据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保证相对准确性。
1、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条例》,加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
2、建立行政处罚规范咨询机构,为行政机关提供规范性的咨询服务。
3、加强行政机关人员规范教育培训,使之深刻理解和遵循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之原则、要求。
4、完善行政处罚违法行为申诉制度,以制约行政机关进行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5、加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代表权利保护的监督机制,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建议有哪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一项监督制度,在我国有相当多的法律法规都对涉及处罚的条款规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但由于很多执法人员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规定,而导致很大程度上权利被滥用,因此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一项监督制度,在我国有相当多的法律法规都对涉及处罚的条款规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但由于很多执法人员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规定,而导致很大程度上权利被滥用,因此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各地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情况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的省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在梳理权力清单基础上,对于常用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处罚标准,并且根据上位法的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
例如,安徽省工商局2006年7月1日起实施《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罚款裁量参照执行标准》,对于保证全省工商系统公平公正执法,规范基层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起到了积极作用。
广东省工商局2006年制定了《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案》及其业务软件应用实施方案,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案件管理系统中予以实现,2009年制定了《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规定》。
福建省工商局在2004年分档分级基础上,于2012年制定了《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裁量权适用规则》,2015年开始启动修订程序,初步完成了《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适用35部法律法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
全国各省级(含副省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出台的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意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执法人员法律素养等实际,进一步丰富了总局关于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有效提升了执法水平,履行好岗位职责,在各地政府的行政执法考核中名列前茅,受到各地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作为行政执法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化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在实践中,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可能会滥用自由裁量权,导致不公正的行政处罚结果,影响了行政效率和社会公平。
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研究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法定依据多为授权性法律规定,且权力较为集中,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甚至可能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
有必要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研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维护国家法治和行政公正。
本文旨在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规范建议,并提出监督机制,旨在为相关立法和执法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化进程,促进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规范研究建议,旨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有效维护行政法治和公平正义,促进政府执法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通过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规范建议,有助于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提供参考,同时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监督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研究,可以促进法治建设和行政改革,提升政府执法效率和公信力,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法治化进程,更好地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行政执法与司法审查的有机结合。
1.3 研究意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作为行政处罚实施中的重要一环,其规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研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化问题有助于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促进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通过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可以有效减少处罚不当和乱处罚等问题,提升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办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根据《××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意见的通知》(××政202328号)的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为依据,坚持合法与合理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公正公开、过罚相当、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的原则,分类分部门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
二、实施范围县级行政执法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依法受委托的单位(以下统称为行政处罚实施机关)。
含省直属行政执法部门。
三、工作任务通过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执法活动公正透明,主动接受同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符合法律目的,行政处罚行为符合过罚相当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等原则,行政处罚程序公开、透明,保证法律、法规、规章全面正确实施;进一步提高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实现行政执法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一)清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依据。
各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要在前两年组织开展的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梳理本系统、本机关行政处罚事项,明确现行有效的行政处罚依据(包括颁布机关以及处罚的违法行为、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处罚种类、处罚标准及幅度等),并编制目录。
(二)明确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
各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祁门县人民政府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祁政202341号),并结合实际,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事实认定、法定情节、处罚种类、罚款幅度等予以合理的细化和分解,最大限度地控制或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使行政执法行为准确明了。
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建议有哪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一项监督制度,在我国有相当多的法律法规都对涉及处罚的条款规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但由于很多执法人员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规定,而导致很大程度上权利被滥用,因此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一项监督制度,在我国有相当多的法律法规都对涉及处罚的条款规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但由于很多执法人员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规定,而导致很大程度上权利被滥用,因此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各地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情况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的省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在梳理权力清单基础上,对于常用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处罚标准,并且根据上位法的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
例如,安徽省工商局2006年7月1日起实施《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罚款裁量参照执行标准》,对于保证全省工商系统公平公正执法,规范基层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起到了积极作用。
广东省工商局2006年制定了《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案》及其业务软件应用实施方案,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案件管理系统中予以实现,2009年制定了《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规定》。
福建省工商局在2004年分档分级基础上,于2012年制定了《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裁量权适用规则》,2015年开始启动修订程序,初步完成了《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适用35部法律法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
全国各省级(含副省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出台的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意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执法人员法律素养等实际,进一步丰富了总局关于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有效提升了执法水平,履行好岗位职责,在各地政府的行政执法考核中名列前茅,受到各地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研究(第一稿)为使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有效解决法律不完善所引起的各种新问题,法律往往授予其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因而,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拥有了司法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在行政过程中拥有了行政自由裁量权。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方式和自由作出行政决定的权力。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一项极为重要、经常运用的权力,存在于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之中,体现在各种行政行为之上。
例如行政立法、行政司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合同等行政行为。
行政机关在处罚违法行为时运用的自由裁量权,我们称之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以下简称“处罚裁量权”)。
处罚裁量权是一柄双刃剑,行使得当,可使行政处罚取得积极有效的行政效果;反之,不仅会严重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还会极大地影响行政机关公正公平的社会形象。
执法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滥用处罚裁量权的情形。
因此,相应的控制机制随之产生。
目前主要有立法机关的立法控制;司法机关的司法控制;上级行政机关的层级控制。
上述控制方式对控制处罚裁量权滥用起了积极的规制作用,但是,由于其控制方式都是事后监督(救济)、个案监督(救济),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
有鉴于此,本文拟在澄清处罚裁量权的相关理论问题之后,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罚裁量权的实践情况,提出从行政机关自身对处罚裁量权进行规制的思路,即实体内容控制和内部程序控制,在事前和事中进行控制处罚裁量权,以期达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既能充分有效的行使处罚裁量权,又能对其进行合理适当的规制,从而强化办案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减少处罚裁量权行使的随意性,避免因行政处罚不合理而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申诉等行政纠纷,提高行政处罚行为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概述(一)处罚裁量权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处罚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时,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根据立法目的、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确信的公平公正原则,在职权范围内自行判断、自行决定对相关行政相对人是否处罚以及如何处罚的权力。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作为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一直备受学界和社会关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合法性和规范性也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之一。
在我国的法治进程中,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过度滥用、裁量不当等问题时有发生,给行政执法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研究,强化监督机制,完善法律制度,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问题,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分析其限制条件和滥用问题,探讨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通过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研究,旨在引导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率性,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家法治建设和行政执法规范化进程。
通过对规范化研究的探讨,为未来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相关立法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增强行政处罚制度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最终实现政府权力的合理行使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字数:200】1.3 研究意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处罚时拥有的自主权利和裁量权利,其规范化研究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化可以有效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行政机关滥用权力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不当损害。
规范化研究有助于提高行政处罚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加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规范化研究可以提升行政机关的执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行政管理向依法治理的方向发展,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宣传。
通过开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研究,可以促进政府机构的规范化、公正化,提升行政效能,增进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和互动,为建设法治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内涵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作出的处罚决定所具有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所具有的灵活性和裁量度。
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案件的特点,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和有效。
二、目标要求1. 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2. 优化行政处罚程序,提高效率;3. 加强行政处罚工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三、实施方案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标准和程序,为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依据。
2. 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裁量权行使的权限和程序,确保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3. 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行政机关干部对裁量权行使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4. 强化信息化建设加强行政处罚信息化建设,确保行政处罚的全程留痕和可追溯,便于监督和评估。
5. 加强对裁量权行使结果的评估建立对裁量权行使结果的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强行政处罚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四、落实措施1. 制定相应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制度和操作指南,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流程。
2. 加强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和纪律检查。
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和沟通,形成合力,推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4. 加强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公众对行政处罚的理解和支持。
五、预期效果1.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提高行政处罚的公正和效能。
2. 行政处罚工作更加高效,减少行政资源的浪费。
3.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结果更加符合社会公众的期待,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浅谈如何规范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验,自主决定采取何种行动的一项权力。
由于其主观性和灵活性,自由裁量权往往受到滥用和非法行为的指责,因此规范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规范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
一、加强立法规范针对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我国法律法规早已作出了明确规定。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时候,应当依法行使,不得超越法定职权范围和程序进行自由裁量。
而《行政处罚法》的实施细则也规定了对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的约束,如规定了处罚决定的合法性依据、程序和处罚的限度等。
但是,尽管立法规范越来越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一些地方,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判断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导致了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
因此,为了加强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约束,需要从立法、实施和监管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立法规范。
二、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始终恪守职业道德,按照法律、法规和程序执法,严格遵守职业操守,维护公平正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行政执法人员由于职业素质和认识水平的不同,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缺乏清晰的认识,往往会出现利用自由裁量权进行非法处罚和行动的情况。
因此,需要从职业规范入手,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从理念、素质、纪律规范、行为准则等方面加强规范。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加认真、严谨、公正地执行职务,增强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三、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通过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其执法能力和法律意识,在实践操作中更加娴熟地运用自由裁量权。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研究孔涛11行政管理Q Q:474927251摘要:一、可以减少行政处罚不合理现象的发生;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廉政建设、改善行政执法机关形象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法律依据。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条款;二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有关规定;三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有关要求;四是《国务院关于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的意见》的有关要求。
三、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过罚相当原则;二是相似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一致的原则;三是依法选择适用单处、并处原则;四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五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六是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主要内容。
一是认真梳理带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内容的执法依据;二是针对具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幅度的条款制定具体的处罚标准;三是依法就“免于”、“不予”、“应当”、“可以”、“从轻”、“从重”等行政处罚情形作出明确界定;四是设置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执法程序。
五、如何做好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二、认真梳理细化,确保规范合理;三、挑选典型单位,搞好试点示范;;四、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行应用。
Abstract:1、Can reduce the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unreasonable phenomenon;is to carry out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for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organs, improve the image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the construction of nomocracy government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2、Standardize administrative penalty discretion legal basis. One is the" PRC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Law"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two is"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the implementation outline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strengthening; three is the" county government lawfully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four is" State Council on strengthening legal government theopinion of construction"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3、Standardize administrative penalty discretion principle. One is the penalty equivalent principle; two is similarto punish the illegal behavior decision consistent principle; three is to choose suitable single, impose principle; four is a superior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lower law principles; five is a special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common law principle;the six is better than the old method principle.4、Standardize administrative penalty discretion main content. One is carefully combing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penalty discretion content basis for law enforcement; two to the administrative penalty discretion range formulated in terms of specific punishment standard; three is the law" from"," not"," should"," can"," light"," heavy" and other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circumstances clearly defined; four is set for use of the discretion ofadministrative penalty law enforcement procedure.5、How to regulate the administrative penalty discretion work. One, strengthen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make executive plan; two, carefully combing refinement, ensure the reasonable standard; three, select typical units, do well pilot demonstration;; four, increasepropagandist strength,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application.关键词(Key words):自由裁量权(Right of discretion);行政处罚(Administrative sanction);规范(Standard)正文:在我国,有80%以上的法律、90%以上的地方性法规和全部的行政法规、规章都是由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手段、行政执法手段、特别是行政处罚手段等贯彻执行实施的。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差距,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法规、规章时,尤其是在设定行政处罚种类、幅度时,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从而相应地赋予了行政执法机关一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权力。
正是由于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从事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时,存在着凭执法人员主观意志、个人判断作出自由裁量的行政处罚,因人、因时、因地不同,作出的自由裁量行政处罚轻重、幅度、结果不同,导致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政处罚产生异议、不服、不满,有的因此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甚至上访,造成了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人员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影响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影响了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稳定。
因此,加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研究,对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来说,既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意义。
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际行使的现状和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入贯彻实施,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行政执法机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各地的法治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执法工作等取得很大成就。
但是,在行政执法实际工作中,由于法律、法规、规章赋予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较大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权力,致使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着乱用、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显失公正的问题。
作者2009年曾带领监察、法制、审计、财政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市依法行政检查组到某县公安局检查,在抽查其治安处罚案卷时,发现该局对侯**、侯**、刘**、刘**、张**五人寻衅滋事作出的治安处罚案,存在着明显的显失公正、公平的情况。
该县公安局对五个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事实认定,除姓名不同外,五个人的违法事实认定一字不差,但作出的治安处罚轻重却不一样,对侯**、侯**二人分别给予15日拘留、1000元罚款,而对刘**、刘**、张**三人却分别给予5日拘留、500元罚款。
相同的违法事实,作出的治安处罚有轻有重,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明显不公(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随意作出的问题。
作者前年带队到某县交警大队检查时发现,同是这一名交警作出的当场处罚决定(存根),同是对一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即“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辆未系安全带”的行为,该名交警却针对不同的“未系安全带的机动车驾驶人”作出的行政处罚罚款决定标准不一、有轻有重,有罚10元的,有罚20元的,有罚50元的,有罚80元的、有罚100元的、有罚120元的、有罚150元的、有罚170元的、有罚180元的、有罚200元的,处罚标准多达十几个。
而《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交警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仅仅是“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这说明一些交警作出的当场处罚决定随意性很大,遇到熟人不罚或少罚,遇到不听话、不顺眼的就多罚,不该罚的也罚,张口就是法,想罚多少就罚多少。
(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不一的问题。
某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开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活动时,重点对“未经批准,擅自占用街道从事店外经营、摆摊设点”的违法现象进行集中整治,从事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的依据都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山东省政府颁布的地方政府规章《山东省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但对这同一违法行为,不同的执法队、不同的执法人员,在作出具体的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决定时,执行的标准却各不相同,作出的行政处理、处罚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