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20200607032239)
- 格式:pdf
- 大小:9.21 MB
- 文档页数:11
一、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1、根据筛分确定掺配比例,根据掺配比例做击实试验5个,取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无水泥的级配碎石1、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最大干密度为2.3kg/m3 最优含水率为5.2%级配碎石单方用量为: 0~5mm 2300×0.40=920 kg5~10mm 2300×0.30=690 kg10~20mm 2300×0.15=345 kg16~31.5mm 2300×0.15=345 kg水 2300×0.052=120 kg有水泥的级配碎石2、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最大干密度为2.3kg/m3 最优含水率为5.2% 水泥掺量为5%。
级配碎石单方用量为:粗骨料总质量为: 2300÷(1+0.05)=2190 kg水泥 2300-2190=110 kg0~5mm 2190×0.40=876 kg5~10mm 2190×0.30=657 kg10~20mm 2190×0.15=328 kg16~31.5mm 2190×0.15=328 kg水 2300×0.052=120 kg二、基准配合比设计步骤: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例题:已知假定容重为2400kg/m3,碎石为5~20mm、单掺粉煤灰20%、减水剂掺量为1.0%时的减水率为22%、以塌落度为180mm、砂率以33%为基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C40.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f cu,k+1.654б=40+1.654×5.0=48.2 Mpa2、查表5.2.1-2用水量为:基准用水量= 215+(180-90)÷20×5=238 kg掺外加剂用水量=238×(1-0.22)=186 kg3、查表5.4.2 砂率为:33+(180-60)÷20=39 %4、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水胶比计算公式为:W/B=(0.53×0.85×1.16×42.5)÷(48.2×0.53×0.85×0.20×1.16×42.5) =22.21÷52.64=0.425、根据水胶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B=186÷0.42=443 kg单掺粉煤灰20% F=443×0.20=89 kgC=443-89=354 kg6、砂石总质量等于:2400-443-186=1771 kg根据表计算得砂率:39% S=1771×0.39=691 kgG=1771-691=1080 kg7、外加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0% W外=443×0.01=4.43 kg8、基准配合比比例C:F:S:G:W外:W=354:89:691:1080:4.43:186=1:0.25:1.95:3.05:0.012:0.53实用文档标准文案。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流程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
任何建筑物都会对不同结构部位提出“强度设计”要求。
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这一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使用材料的质量波动、生产水平、施工水平等因素,正确掌握高于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强度”。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首先按照原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得出“理论配合比”;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提出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然后根据基准配合比进行表观密度和强度的调整,确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生产配合比”。
计算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mW(1-δ)=215×(1-22%)=168kg。
4、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则有:水泥用量:mc0=mc×(1-16.5%)=270kg粉煤灰用量:mf0=mc×16.5%×1.3=69.3kg减水剂用量:mFDN0=(mc0+mf0)×1.7%=5.77kg6、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mc0+mf0+ms0+mg0+mW0=mcpmso/(mso+mgo)×100%=βs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级配碎石掺配比例计算级配碎石是指一种按照不同颗粒大小进行分类的碎石,通常用于混凝土、道路建设等工程中。
在进行级配碎石的配制时,需要确定不同颗粒大小的碎石的掺配比例,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级配碎石掺配比例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
级配范围是指由最大颗粒到最小颗粒的粒径范围。
通常表示为最大粒径Dmax和最小粒径Dmin。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验数据选择合适的级配范围。
在计算级配碎石的掺配比例时,需要确定不同颗粒级别的掺配系数。
掺配系数用C表示,表示每个级别中的碎石在总体中的百分比。
掺配系数是根据实验数据和工程要求确定的。
比如,如果要求一些级别的碎石在总体中的百分比为30%,则该级别的掺配系数为0.3根据上述确定的级配范围和掺配系数,可以计算出每个级别的碎石的掺配比例。
首先,我们需要列出级配碎石的级别和对应的粒径范围。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或者工程要求确定每个级别的掺配系数。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出每个级别的掺配比例:1.计算每个级别的碎石在总体中的重量百分比。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级别的碎石在总体中的重量百分比:Wc = C * (Dmax^3 - Dmin^3) / (D^3)其中,Wc表示每个级别的碎石在总体中的重量百分比,C表示掺配系数,Dmax表示该级别的最大粒径,Dmin表示该级别的最小粒径,D表示总体的平均粒径。
2.计算每个级别的碎石的质量。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级别的碎石的质量:Mc=Wc*M其中,Mc表示每个级别的碎石的质量,Wc表示每个级别的碎石在总体中的重量百分比,M表示总体的质量。
3.计算每个级别的碎石的体积。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级别的碎石的体积:Vc=Mc/ρc其中,Vc表示每个级别的碎石的体积,Mc表示每个级别的碎石的质量,ρc表示每个级别的碎石的密度。
4.计算每个级别的碎石的干体积。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级别的碎石的干体积:Vd=Vc/(1+Wd)其中,Vd表示每个级别的碎石的干体积,Vc表示每个级别的碎石的体积,Wd表示每个级别的碎石的吸水率。
一、级配碎配合比设计:1、根据筛分确定掺配比例,根据掺配比例做击实试验5个,取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无水泥的级配碎1、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最大干密度为2.3kg/m3 最优含水率为5.2%级配碎单用量为:0~5mm 2300×0.40=920 kg5~10mm 2300×0.30=690 kg10~20mm 2300×0.15=345 kg16~31.5mm 2300×0.15=345 kg水2300×0.052=120 kg有水泥的级配碎2、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最大干密度为2.3kg/m3 最优含水率为5.2% 水泥掺量为5%。
级配碎单用量为:粗骨料总质量为:2300÷(1+0.05)=2190 kg水泥2300-2190=110 kg0~5mm 2190×0.40=876 kg5~10mm 2190×0.30=657 kg10~20mm 2190×0.15=328 kg16~31.5mm 2190×0.15=328 kg水2300×0.052=120 kg二、基准配合比设计步骤: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例题:已知假定容重为2400kg/m3,碎为5~20mm、单掺粉煤灰20%、减水剂掺量为1.0%时的减水率为22%、以塌落度为180mm、砂率以33%为基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C40.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f cu,k+1.654б=40+1.654×5.0=48.2 Mpa2、查表5.2.1-2用水量为:基准用水量= 215+(-90)÷20×5=238 kg掺外加剂用水量=238×(1-0.22)= kg3、查表5.4.2 砂率为:33+(-60)÷20=39 %4、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水胶比计算公式为:W/B=(0.53×0.85×1.16×42.5)÷(48.2×0.53×0.85×0.20×1.16×42.5) =22.21÷52.64=0.425、根据水胶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B=÷0.42=443 kg单掺粉煤灰20% F=443×0.20=89 kgC=443-89=354 kg6、砂总质量等于:2400-443-=1771 kg根据表计算得砂率:39% S=1771×0.39=691 kgG=1771-691=1080 kg7、外加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0% W外=443×0.01=4.43 kg8、基准配合比比例C:F:S:G:W外:W=354:89:691:1080:4.43:=1:0.25:1.95:3.05:0.012:0.5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一、确定计算配合比1. 确定砼配制强度(fcu,o )fcu,o = fcu,k+1.645σ式中 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 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0~C35 >C35σ(MPa) 4.0 5.0 6.02.确定水灰比(W/C)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选用表石子品种αaαb碎石 0.46 0.07卵石 0.48 0.33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6.18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如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 选定砼单位拌和用水量(mw0)(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用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6.8.3、6.8.4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6.8.3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项目指标 10 20 40 16 20 40维勃稠度(s) 16~20 175 160 145 180 170 15511~15 180 165 150 185 175 1605~10 185 170 155 190 180 165表6.8.4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项目指标 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坍落度(mm) 10~30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16535~50 200 180 170 160 210 195 185 17555~70 210 190 180 170 220 205 195 18575~90 215 195 185 175 230 215 205 195(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a.以表6.8.4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
规范级配碎石配合比1. 引言碎石配合比是指建筑施工中将不同规格的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以获得符合工程要求的混凝土配料。
规范级配碎石配合比是指在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碎石配合比,以保证工程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规范级配碎石配合比的相关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石料规格、配比计算方法以及验证方法等。
2. 选择合适的石料规格在确定碎石的配合比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石料规格。
常见的碎石规格包括5-10mm、10-20mm、20-40mm等。
选择合适的石料规格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来确定,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强度要求:根据工程的设计强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石料规格。
较大的石料规格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流动性。
•施工配合比: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石料规格。
比如,在施工细度要求高的地方,应选择较小的石料规格,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资源可行性:根据当地的石料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石料规格。
避免因为碎石规格不合适而需要进行大量的石料加工和调配。
3. 碎石配合比计算方法确定石料规格之后,需要进行碎石配合比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最近原则法和相对密实度法。
3.1 最近原则法最近原则法是根据构成混凝土砂浆骨料骨架的像最好的颗粒规积体来确定级配。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流动性要求,确定砂浆的泌水性;2.按照砂浆泌水性确定最坚韧性配合砂浆砂、最紧密性配合砂、最大体积含水量配合砂;3.在2中选取不同规格的碎石,每种规格按最近原则确定最好分配的石粒数量;4.将3中的结果和2中的砂料按其所得的级配中物料的含量确定所需石粒的数量;5.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和合理资源利用,微调级配。
3.2 相对密实度法相对密实度法是根据砂浆标准相对密实度与级配曲线之间的关系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石料的粗细含量比例;2.确定砂浆的最佳相对密实度;3.根据最佳相对密实度和砂浆的骨料相对密实度,确定级配曲线;4.根据级配曲线和石料的规格,计算出碎石的配合比。
级配碎石配合比规范级配碎石配合比是指在混凝土、沥青等工程中,根据工程要求对不同粒径的碎石进行合理的配比。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良的工程材料,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在进行级配碎石配合比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配合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级配碎石配合比的规范。
首先,在进行级配碎石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使用条件,选择适当的级配要求。
通常情况下,级配要求应符合工程使用的要求,同时能够满足经济合理,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根据级配要求,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在确定配合比时,应根据不同粒径的碎石在混凝土或沥青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所占的比重,合理分配各个粒径的碎石比例。
一般来说,应根据粗碎石的含量确定细碎石的含量,以及大小碎石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连续曲线。
然后,还需要考虑各种粒径碎石之间的相对密度和相对容重。
在碎石粒径的选择和配比时,应尽量使各种粒径碎石的相对密度相差不大,以确保在实际施工中能够达到正确的配合比。
同时,还需要注意碎石的相对容重,合理安排各种粒径碎石的容重比例,以保证混凝土或沥青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碎石的形状和粒型。
不同形状的碎石具有不同的运动特性和填充性能,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碎石形状和粒型来改变碎石的含量和配合比。
在选择碎石时,应尽量选择拥有坚固骨架和良好填充性能的碎石。
最后,还需要进行实际的施工试验和检测,以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对配合比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级配碎石配合比的规范主要包括根据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级配要求,确定合理的配合比,考虑碎石的相对密度和相对容重,选择合适的碎石形状和粒型,以及进行实际的施工试验和检测等。
只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级配碎石配合比,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工程材料,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1 原材料试验1.1 水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应进行常规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包括: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及胶砂强度,其中初终凝时间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层用水泥的主要控制指标,由于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水泥试验室及水泥标准养护箱的温湿度一定要严格控制。
1.2 集料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层的集料应进行的试验项目有:颗粒分析(级配)、碎石的压碎值、集料中0.5mm以下颗粒的液限及塑性指数等。
碎石中细长扁平颗粒的含量试验,规范中没有要求,可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补充规定进行。
另外,规范中对单粒级集料含泥量(<0.075mm颗粒含量)虽未做要求,但经过该项试验能够确定按一定比例合成后的混合料矿料中<0.075mm颗粒的含量是否超标。
2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试验2.1 级配组成设计根据各种规格集料的颗粒分析结果,经过调整不同规格集料的掺配比例组合出符合规范要求的级配,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各种材料的比例应尽可能与碎石场生产的不同规格材料的比例协调,避免造成施工中某一规格的集料数量不足,而另一规格的集料又有大量的剩余。
当混合料矿料中0.5mm以下颗粒的液限及塑性指数超标时,细集料(<4.75mm)部分可考虑采用石屑与洁净的天然砂掺合使用,以降低矿料中0.5mm以下颗粒的塑性指数,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层收缩裂缝的产生。
表1所列为京福福州段FB2标下湖路段采用不同的配合比铺筑的水泥稳定层试验段的比较情况,对应的水泥剂量为3.0%,比较得出,细集料30%石屑获得的7天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但细集料采用10%石屑+20%闽江砂,养生7天和14天后结构层表面情况最佳。
表1 采用不同配合比铺筑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比较情况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2)时间: -08-01 00:57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周成銮阅读:2504次2.2 标准击实试验《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 )中对标准击实试验做了详细的介绍,可是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水泥稳定碎石击实试验数据的离散性较大,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应严格按规程中的步骤操作,并应注意如下一些细节:(1)在掺配击实用的矿料时各种规格集料,特别是大颗粒的集料,分样一定要均匀且有代表性;(2)击实试验开始,将水泥加入经足够时间浸润的湿矿料时一定要拌和均匀,并大致分成三等份,保证每层的击实高度相等;(3)在击实过程中,待击实的混合料应随时用塑料膜遮盖,以防水分散失;(4)分层击实完成后,特别注意击实试件表面一定要修平,可采用4.75mm或2.36mm方孔筛把余下的混合料中的细料筛出,用于补平击实试件的表面,并用橡胶锤稍加敲击;(5)测定含水率的试样应取击实件经打散并拌匀后的混合料,并应保证混合料开始保温时,烘箱已达到规定的温度。
要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啊,强度等级不同,量也不同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
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 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 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
常用等级C20水:175kg 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水:175kg 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水:175kg 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塌落度mm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1 2.45 4.12 0.65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1 2.40 3.60 0.65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1 1.95 3.05 0.56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1 1.49 2.54 0.40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1 1.19 2.31 0.42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1 2.40 4.08 0.66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1 2.28 3.71 0.61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1 1.82 3.23 0.51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1 1.48 2.76 0.47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1 1.33 2.36 0.44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1 2.33 3.65 0.60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1 2.01 3.15 0.55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1 1.49 2.54 0.44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1 1.19 2.31 0.42P.O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1 1.92 3.41 0.54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1 1.67 3.09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1 1.22 2.61 0.45Pll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1 1.87 3.48 0.54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1 1.68 3.12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1 1.34 2.48 0.44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1 1.32 2.32 0.40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1 1.64 3.05 0.50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1 1.36 2.53 0.43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1 1.33 2.47 0.41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 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
混凝土用碎石级配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用碎石级配配合比设计摘要:耐久性混凝土中粗骨料颗粒级配的合理,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而施工现场往往是采用二级或三级级配,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遇到现场工期紧,施工单位往往要求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配合比设计结果。
如何能快速准确的得到级配配比,试配法太过费时费力,规划求解法过于强调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而通过图解法,并借助计算机则能快速得出满足配比要求的连续级配碎石配比。
关键词:二级或三级级配碎石,合成级配,图解法Abstract: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coarse aggregate particle gradation of reasonable, its performance has very big effect. And construction site is often the level 2 or 3 gradation, grading purchasing, grading transportation, grading piled up, grading measurement, meet the tight time limit, construction units often required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get the mix design. How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get gradation ratio, try with law too time-consuming, planning method to put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knowledge of computer to grasp, but through the graphic method, and with computer is 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ast draw ratio for gradation gravel ratio.Keywords: level 2 or 3 graded gravel, synthetic gradation, graphic method0 前言根据铁路混凝土用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三级级配,并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的要求。
300 石屑分计筛余量累计筛余量小于某粒径量45 0### 0 300 100 31.5 100.0 31.5 0 ### 0 300 100 22.4 91.0 22.4 0 ### 0 300 100 7.1 75.0 7.1 0 ### 0 300 100 1.7 46.0 1.7 100 ### 100 200 66.7 0.5 32.0 0.5 150 ### 250 50 16.7 0.1 11.0 0.1 50 ### 300 0 0 1000 2000 小石分计筛余量累计筛余量小于某粒径量中石分计筛余量累计筛余量45 0 ### 0 1000 100 45 0 ### 0 31.5 0 ### 0 1000 100 31.5 1000 ### 1000 22.4 800 ### 800 200 20 22.4 1000 ### 2000 7.1 200 ### 1000 0 0 7.1 0 ### 2000 1.7 0 ### 1000 0 0 1.7 0 ### 2000 0.5 0 ### 1000 0 0 0.5 0 ### 2000 0.1 0 ### 1000 0 0 0.1 0 ### 2000 4000 4000 大石分计筛余量累计筛余量小于某粒径量掺配比例45 3000 ### 3000 1000 25 石屑:小石:中石:大石10 50 31.5 1000 ### 4000 0 0 22.4 0 ### 4000 0 0 7.1 0 ### 4000 0 0 方孔筛孔直径分计筛余量累计筛余量 1.7 0 ### 4000 0 0 45 900 900 0.5 0 ### 4000 0 0 31.5 500 1400 0.1 0 ### 4000 0 0 22.4 1800 3200 7.1 400 3600 1.7 133.2 3733.2 0.5 200 3933.2 0.1 66.8 4000 总质量g 分计筛余% 通过率% 系列1 总质量g 总质量g 分计筛余% 通过率% 分计筛余% 总质量g 掺配总质量g 分计筛余% 通过率% 85.0 65.0 73.0 20.0 59.0 10.031.0 6.7 9.0 1.7 1.0 0 小于某粒径量2000 100 1000 50 0 00 0 0 0 0 0 0 0 10 30 小于某粒径量3100 77.5 2600 65 800 20 400 10 266.8 6.7 66.8 1.7 0 0 系列2 系列3 通过率% 通过率% 0 0.01 0.1 1 10 1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颗粒大小分配曲线列J 列K 列L 土粒直径(mm) 小于某粒径土质量百分数( % )。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情况
2、《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材料说明
1、碎石压碎值19.3%,针片状平均含量为7.9%,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粗石粉液限26.6%,塑性指数为7.6,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三、设计步骤
1、确定各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采用图解法,确定集料比例为10-4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38:30:32,按此比例混合料经筛分后级配符合规范及要求。
2、确定最大干密度及含水量,根据以上确定的配合比将三种材料掺配,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为2.07g/cm3,最佳含水量为6.1%。
四、根据上表结果及现场施工情况确定:级配碎石配合比:
10-4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
=38:30:32
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2.07g/cm3
级配碎石最佳含水量:6.1%。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报告
试验单位:
日期: 2011年6月20日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计算配合比的确定 (1)计算配制强度当具有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资料时,σ可计算获得。
并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计算值<2.5 MPa 时,应取σ=2.5 MPa ;当强度等级≥ C30,计算值低于<3.0 MPa 时,应取用σ=3.0 MPa 。
否则,按规定取值。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a α、b α回归系数,应由试验确定或根据规定选取:ce f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若无实测值,则ce f ,g 为水泥强度等级值,c γ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若水灰比计算值大于表4 - 24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表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选取1 m3混凝土的用水量(0w m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①根据施工条件按表4-25选用适宜的坍落度。
②水灰比在0.40~0. 80时,根据坍落度值及骨料种类、粒径,按表4-26选定1 m3混凝土用水量。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以表4- 26中坍落度90 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 mm 用水量增加5 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wa m 是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0w m 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β外加剂的减水率。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σ6451.,,+=k cu t cu f f ceb a cu cea f f f C W ααα+=0,gce c ce f f ,γ=()β-=10w wa m m 0c m如水泥用量计算值小于表4- 24中规定量,则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
(5)选用合理的砂率值(βs) 坍落度为10~60 mm 的混凝土:如无使用经验,砂率可按骨料种类、粒径及水灰比,参照表4- 27选用坍落度大于60 mm 的混凝土:在表4- 27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 mm ,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坍落度小于10 mm 的混凝土:砂率应经试验确定。
一、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1、根据筛分确定掺配比例,根据掺配比例做击实试验5个,取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无水泥的级配碎石
1、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
最大干密度为 2.3kg/m 3 最优含水率为 5.2%
级配碎石单方用量为: 0~5mm 2300×0.40=920 kg
5~10mm 2300×0.30=690 kg
10~20mm 2300×0.15=345 kg
16~31.5mm 2300×0.15=345 kg
水 2300×0.052=120 kg
有水泥的级配碎石
2、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
最大干密度为 2.3kg/m 3 最优含水率为 5.2% 水泥掺量为5%。
级配碎石单方用量为:粗骨料总质量为: 2300÷(1+0.05)=2190 kg
水泥 2300-2190=110 kg
0~5mm 2190×0.40=876 kg
5~10mm 2190×0.30=657 kg
10~20mm 2190×0.15=328 kg
16~31.5mm 2190×0.15=328 kg
水 2300×0.052=120 kg
二、基准配合比设计步骤: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例题:已知假定容重为2400kg/m3,碎石为5~20mm、单掺粉煤灰20%、减水剂掺量为 1.0%时的减水率为22%、以塌落度为180mm、砂率以33%为基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C40.
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 cu,o≥f cu,k+1.654б
=40+1.654×5.0
=48.2 Mpa
2、查表5.2.1-2用水量为:
基准用水量= 215+(180-90)÷20×5=238 kg
掺外加剂用水量=238×(1-0.22)=186 kg
3、查表5.4.2 砂率为:
33+(180-60)÷20=39 %
4、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水胶比计算公式为:
W/B=(0.53×0.85×1.16×42.5)÷(48.2×0.53×0.85×0.20×1.16×42.5) =22.21÷52.64
=0.42
5、根据水胶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B=186÷0.42=443 kg
单掺粉煤灰20% F=443×0.20=89 kg
C=443-89=354 kg
6、砂石总质量等于:2400-443-186=1771 kg
根据表计算得砂率:39% S=1771×0.39=691 kg
G=1771-691=1080 kg
7、外加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 1.0% W外=443×0.01=4.43 kg
8、基准配合比比例C:F:S:G:W外:W=354:89:691:1080:4.43:186=1:0.25:1.95:3.05:0.012:0.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