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2020年优秀大学生线上夏令营活动考核成绩及结果
- 格式:pdf
- 大小:253.60 KB
- 文档页数:4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3年6月修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简介: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发端源于1934年成立的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
学院前身为1959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的电力工程系,1964年更名为三系,1977年复命名为电力工程系。
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学院是原国家电力部重点建设学院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是我国电力工业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国内外电气工程领域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院目前已建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包括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建设与运营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六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点,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现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及“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湖北省电气工程一级重点学科,“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等教学平台以及“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重点实验室(部级)”、“武汉雷电防护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 “高电压大容量开关电器研究开发平台”和“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本科专业名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该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2012版专业目录设置的电气类宽口径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每年招收计划内博士研究生40余名,硕士研究生220余名,本科生340余名。
学院下设高电压技术研究中心、电力系统研究中心、电机与电力电子研究中心、基础教学与实验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07.2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简介: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始建于1959年,2000年12月由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院系重组,正式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四十七年风雨历程、四十七年不懈努力,电气工程学院现已成为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规模和鲜明特色,国内知名的电力电气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居于先进行列。
学院现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中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力建设与运营,汽车电子工程。
还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具有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五个工学硕士点,电气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点。
本科专业名称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引导性专业目录设置的宽口径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在校本科人数:2006年1190人、2005年1150人、2004年1155人、2003年1089人。
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49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33人,89名专任教师中43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48.3%。
还聘请陈清泉院士、马伟民院士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兼职或讲座教授。
现任院长为清华大学长江学者孙元章教授(外聘)。
目前,电气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1190人,博士生114名,硕士生406名,工程硕士生231人。
已培养各类毕业生累计20000多名,他们大都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不少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为学术带头人。
电气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成果丰硕。
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中进入国际三大检索的有300余篇),出版专着20余部,获得各类奖励近百项,并在国内外拥有多项专利。
巍巍珞珈,一览天高云阔悠悠东湖,尽收湖光山色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坐落于珞珈山北麓,东湖之滨,自1959年建院至今,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经历了的50个春秋。
以“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服务社会、引导社会”为办院宗旨,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民族电气工程教育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薪火相传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改组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翌年建成文、法、理、工四个学院。
1930年,作为湖南大学电机学科创始人的赵师梅教授应武汉大学之聘,来到武昌。
1934年,赵师梅先生着力筹建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1935年招收了第一批学生,至此奠定了武汉大学电机学科的未来发展的基石。
此后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虽经历乐山西迁,流亡办学,但依然光前裕后,弦歌不辍。
一批名重一时的学者云集武大电机工程系讲学,赵师梅、张钟俊、叶允竟、朱木美、刘正经、梁百先、许宗岳等,这些名师皆以勤勉进取、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以及严谨求实、卓有成效的治学之法,为国家电机学科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春种秋收,当时的武汉大学电机学科可谓星光璀璨,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校友,有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父”的张孝祥院士、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欧阳予院士、中国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开拓者之一俞大光院士,以及我国核聚变电磁工程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潘垣院士等。
武汉大学电机学科始于电机工程系,代代薪火相传,此后的武大电气人秉承电机工程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崇尚学术、兼容并包、坚毅执着的精神,在电机学科发展历程中不断探寻着新的机遇!锐意进取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为适应当时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而开始了院系调整,1954年在武汉大学水利学院的基础之上,通过合并其他几个学校的水利学科,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武汉水利学院。
1959年,武汉水利学院通过增设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成立了电力工程系,从此拉开了学院蓬勃发展的序幕。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简介: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始建于1959年,2000年12月由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院系重组,正式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四十七年风雨历程、四十七年不懈努力,电气工程学院现已成为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规模和鲜明特色,国内知名的电力电气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居于先进行列。
学院现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中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力建设与运营,汽车电子工程。
还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具有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五个工学硕士点,电气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点。
本科专业名称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引导性专业目录设置的宽口径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在校本科人数:2006年1190人、2005年1150人、2004年1155人、2003年1089人。
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49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33人,89名专任教师中43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
还聘请陈清泉院士、马伟民院士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兼职或讲座教授。
现任院长为清华大学长江学者孙元章教授(外聘)。
目前,电气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1190人,博士生114名,硕士生406名,工程硕士生231人。
已培养各类毕业生累计20000多名,他们大都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不少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为学术带头人。
电气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成果丰硕。
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中进入国际三大检索的有300余篇),出版专着20余部,获得各类奖励近百项,并在国内外拥有多项专利。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代码:0801758 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开课学期:每学年上、下学期授课对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学分:5 课程负责人:刘涤尘课程简介:(1)教学目的:使学生建立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熟悉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高电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概念、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各种过电压的形成及其限制措施;建立二次系统的概念,看懂二次接线图,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原理及作用,了解电力系统通信的基本原理。
(2)主要教学内容:熟悉“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与模型;简单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物理概念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发电厂、变电所常用的控制与信号系统;电力系统常用的三种主要通信方式光纤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原理;配电网自动化的构成及功能”。
掌握“电力系统主设备元件的物理特性及等值电路;标幺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各种操作过电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和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等电力系统常用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
重点掌握“电力系统经典潮流计算的基本方法、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无功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电力系统对称和简单不对称故障的物理过程分析和计算方法;架空输电线路、变电站的雷害过程及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以及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3)教学方法与手段:坚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和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用使用多媒体,但不依赖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授课;将教学实验逐步由基础性实验转化为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将课程认知实习多样化,让学生按实习大纲到水、火力发电厂,电力调度所、电力设计院和企业进行实习,克服原来单一场所的实习模式。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电气工程学科从2009年9月起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特别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一级学科点:电气工程博士点二级学科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相关一级学科: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工程二、培养目标1、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具有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3、应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该门外国语听、说、读、写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执行“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2.5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不超过3年。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分流制度。
四、培养方式1、鼓励指导教师与企业单位相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企业单位成为研究生的培养实习基地。
2、鼓励学生走出去,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3、课程学习可以集中完成,也可以分散在二年内完成,这由导师和学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自由确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有效期五年。
课程设置见附表。
1、总学分≥28学分,其中必修课≥19学分。
在自选课中,至少选修一门数学课。
自选课程在导师指导下从一级学科的课程内选择。
2、学术活动: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每次听取学术报告后,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
学术报告记载表由导师签字,待全部完成后,将小结和记载表交到院研究生办公室记载成绩。
3、凡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且成绩优秀,或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英语达到学校规定免修标准的可申请“公共英语”课程免修。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大学排行榜参
考
关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大学排行榜参考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综合性的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评价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中介性实体机构。
中心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图书情报研究所、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单位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组建而成,是一个文理交叉的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自2021年起,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开始按年度连续发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
2021年1月6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完成了20~2021年度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工作。
本次大学评价共包含2751(去年2742)所中国高等院校。
其中包括1200所(去年1155)中国大学(不含军事类院校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含重点大学131所(一流大学26所),一般大学645所(去年621),民办院校424所(去年403);另外还对287所(去年298)独立学院和1264所(去年1289)普通公立专科院校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共获得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独立学院和公立专科院校排行榜,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等500多个榜单。
序号报名号姓名本科学校申请专业英语面试专业面试综合面试背景评估总评成绩优秀营员120201048608277王浩丞武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8.289.689.0469.0081.02优秀营员220201048612890李勇义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9.289.889.5667.0080.54优秀营员320201048608572张保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787.687.3669.0080.02优秀营员420201048608133余锐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7.286.486.7268.0079.23优秀营员520201048608178王敏劼武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90.289.689.8463.0079.10优秀营员620201048608176何雨薇郑州大学机械电子工程91.888.489.7663.0079.06优秀营员720201048608173赵富强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90.691.491.0861.0079.05优秀营员820201048608341樊帆武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929090.8061.0078.88优秀营员920201048608941张富豪武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9088.889.2863.0078.77优秀营员1020201048614577张瀚文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785.6786.2067.0078.52优秀营员1120201048617256宋鑫忠武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5.6785.3385.4768.0078.48优秀营员1220201048613672尤启龙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90.890.690.6860.0078.41优秀营员1320201048612658王苗四川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5.886.886.4066.0078.24优秀营员1420201048608157徐凡武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7.888.688.2863.0078.17优秀营员1520201048617384孙硕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6.3386.8386.6365.0077.98优秀营员1620201048616523肖博武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4.838584.9367.0077.76优秀营员1720201048615822何源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5.3386.8386.2365.0077.74优秀营员1820201048608222姜嘉豪武汉大学机械8988.688.7661.0077.66优秀营员1920201048618015武开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电子工程90.6789.6790.0759.0077.64优秀营员2020201048617372谢琦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9.1788.3388.6761.0077.60优秀营员2120201048618847张奥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械电子工程87.3389.3388.5361.0077.52优秀营员2220201048618569郑锆南昌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9.338989.1360.0077.48优秀营员2320201048613862赵一霖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9087.3388.4061.0077.44优秀营员2420201048613839何凯河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9.1788.3388.6760.0077.20优秀营员2520201048615858张旭武汉大学机械8887.8387.9061.0077.14优秀营员第 1 页,共 6 页序号报名号姓名本科学校申请专业英语面试专业面试综合面试背景评估总评成绩优秀营员2620201048615837狄怡武汉大学机械88.6788.1788.3760.0077.02优秀营员2720201048604903刘斯盛华中农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7.68787.2461.0076.74优秀营员2820201048615841吴昱泽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5.1784.1784.5765.0076.74优秀营员2920201048608213邬邦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2.682.482.4868.0076.69优秀营员3020201048613832姜子蒙武汉大学车辆工程86.1785.1785.5763.0076.54优秀营员3120201048617861陈天一武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787.8387.5060.0076.50优秀营员3220201048617080熊晓辉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8.3386.8387.4360.0076.46优秀营员3320201048613276吴家盛华东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6.485.886.0462.0076.42优秀营员3420201048615902程佳慧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9.584.8386.7061.0076.42优秀营员3520201048616538詹金鹏武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5.6787.3386.6761.0076.40优秀营员3620201048615817周世煜武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4.6786.8385.9762.0076.38优秀营员3720201048613764门曦凯武汉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787.287.1260.0076.27优秀营员3820201048608946宋梓贤江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8.487.287.6859.0076.21优秀营员3920201048609335朱萌江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88.286.287.0060.0076.20∕4020201048614453雷飞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1.6779.3380.2770.0076.16∕4120201048602936何大伟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0.68180.8469.0076.10∕4220201048608430黄纪伟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080.280.1270.0076.07∕4320201048619754吴梦滢重庆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28282.0067.0076.00∕4420201048607228冯浩南京农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586.485.8461.0075.90∕4520201048608194唐舞阳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78585.8061.0075.88∕4620201048602663张梦桥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6.881.883.8064.0075.88∕4720201048615244杨双楠长安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6.585.3385.8061.0075.88∕4820201048619361陈碧朗大连海事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6.338585.5361.0075.72∕4920201048618816赵烁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1.8384.583.4364.0075.66∕5020201048618949高瑞齐中国矿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5.3386.6786.1359.0075.28∕第 2 页,共 6 页序号报名号姓名本科学校申请专业英语面试专业面试综合面试背景评估总评成绩优秀营员5120201048612763乔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585.485.2460.0075.14∕5220201048618800张芷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机械电子工程84.6783.3383.8762.0075.12∕5320201048609512苏德鹏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4.88584.9260.0074.95∕5420201048619428刘林晖北京林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3.1783.8383.5761.0074.54∕5520201048612801王圣鑫西南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18080.4061.0072.64∕5620201048608811隋峻浩东北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81.880.881.2059.0072.32∕5720201048618585文芊又郑州大学材料学92.291.491.7288.0090.23优秀营员5820201048608667李利军武汉大学材料学86.887.687.2889.0087.97优秀营员5920201048619413马艺丹山东大学材料学88.688.688.6080.0085.16优秀营员6020201048611236刘雨杨四川大学材料学88.89089.5270.0081.71优秀营员6120201048609419陈建强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8688.287.3268.0079.59优秀营员6220201048610518吴欣蔓湖南大学材料学8888.888.4865.0079.09优秀营员6320201048614587肖尔聪武汉大学材料加工工程90.28888.8864.0078.93优秀营员6420201048608207肖康健武汉大学材料学90.290.490.3260.0078.19优秀营员6520201048616470冯丹华中南大学材料学84.885.685.2866.0077.57优秀营员6620201048613104秦翰钊武汉大学材料学8887.287.5262.0077.31优秀营员6720201048616400刘洪涛武汉大学材料加工工程89.68888.6460.0077.18优秀营员6820201048614941李孟钊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90.29190.6855.0076.41优秀营员6920201048611393姚姮广西大学材料学88.289.889.1656.0075.90优秀营员7020201048614774王晨阳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85.283.884.3663.0075.82优秀营员7120201048608418梁潇福州大学材料加工工程91.492.291.8850.0075.13优秀营员7220201048606078郝一帆广西大学材料学8682.884.0860.0074.45优秀营员7320201048608609姜杨慧海南大学材料学86.291.689.4449.0073.26优秀营员7420201048611702宋佳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87.690.489.2849.0073.17∕7520201048604478王文茜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88.48787.5650.0072.54∕第 3 页,共 6 页序号报名号姓名本科学校申请专业英语面试专业面试综合面试背景评估总评成绩优秀营员7620201048610843崔驾雾郑州大学材料学83.186.685.2052.0071.92∕7720201048608924吴泽郑州大学材料学87.487.687.5247.0071.31∕7820201048608465王豪斌华中农业大学材料学89.489.889.6440.0069.78∕7920201048608551李雅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学86.884.885.6045.0069.36∕8020201048611809张婉婷武汉大学材料加工工程8786.286.5242.0068.71∕8120201048608175郭杨西南大学材料学869189.0036.0067.80∕8220201048603298熊泽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学91.289.290.0032.0066.80∕8320201048604674刘亦威重庆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89.891.490.7690.0090.46优秀营员8420201048602897王其偲南京理工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9091.690.9680.0086.58优秀营员8520201048619195陈家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流体机械及工程87.286.486.7285.0086.03优秀营员8620201048613156宋永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热能工程898888.4080.0085.04优秀营员8720201048604412王磊武汉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78.478.878.6490.0083.18优秀营员8820201048619991倪旺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流体机械及工程86.288.887.7676.0083.06优秀营员8920201048612693菅静睿中国矿业大学热能工程8787.287.1275.0082.27优秀营员9020201048617005韩汶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热能工程87.886.687.0875.0082.25优秀营员9120201048612621李岱泽南昌大学热能工程89.688.889.1270.0081.47优秀营员9220201048617490范业增广西大学热能工程87.287.687.4470.0080.46优秀营员9320201048603408闫晓彤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93.494.494.0060.0080.40优秀营员9420201048612368单坤鹏武汉大学能源动力87.287.287.2070.0080.32优秀营员9520201048617738沈敏勇武汉大学核能发电工程85.886.886.4071.0080.24优秀营员9620201048616239邹军峰武汉大学热能工程8685.485.6470.0079.38优秀营员9720201048619648习宴澳明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8888.688.3665.0079.02优秀营员9820201048610357马焱武汉大学核能发电工程848584.6070.0078.76优秀营员9920201048613692廖雨田武汉大学热能工程8887.887.8865.0078.73优秀营员10020201048617332李巧丽中国矿业大学热能工程85.489.487.8065.0078.68优秀营员第 4 页,共 6 页序号报名号姓名本科学校申请专业英语面试专业面试综合面试背景评估总评成绩优秀营员10120201048608506尚瑨武汉理工大学热能工程90.890.690.6860.0078.41优秀营员10220201048617856石朔河海大学热能工程87.286.686.8465.0078.10优秀营员10320201048619502牛静武汉大学热能工程8989.689.3661.0078.02优秀营员10420201048612269马艳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热能工程87.68686.6465.0077.98优秀营员10520201048613999操斌武汉大学热能工程87.487.687.5261.0076.91优秀营员10620201048609355柳无双武汉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87.288.888.1660.0076.90优秀营员10720201048613469郝彬琦武汉大学核能发电工程87.888.488.1660.0076.90优秀营员10820201048614883李佳敏武汉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84.684.284.3665.0076.62优秀营员10920201048616858赵达哲武汉大学热能工程85.287.886.7661.0076.46优秀营员11020201048608967牛恒北京工业大学热能工程87.89089.1257.0076.27优秀营员11120201048600309孙坤杰武汉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85.287.686.6460.0075.98优秀营员11220201048619706黄圣颖湖南大学热能工程86.885.886.2060.0075.72优秀营员11320201048615460陈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动力机械及工程86.485.886.0460.0075.62优秀营员11420201048609199姚春惠武汉理工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91.492.692.1250.0075.27优秀营员11520201048620043薛晓玲重庆大学能源动力80.28683.6860.0074.21优秀营员11620201048617339马泽宁河海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84.88886.7255.0074.03优秀营员11720201048617280吴加强河海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8487.486.0455.0073.62优秀营员11820201048614092张若语华中农业大学热能工程88.888.488.5650.0073.14∕11920201048613623薛珍珍大连海事大学能源动力89.487.888.4450.0073.06∕12020201048608198黄蕾合肥工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88.887.688.0850.0072.85∕12120201048607194张雪东北农业大学热能工程85.487.286.4850.0071.89∕12220201048617291武佳波南昌大学热能工程80.283.482.1255.0071.27∕12320201048608722史文祥武汉大学核能发电工程78.479.479.0059.0071.00∕12420201048619897丁家琦大连海事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8386.284.9250.0070.95∕12520201048610269吴少杰武汉大学热能工程77.678.277.9660.0070.78∕第 5 页,共 6 页序号报名号姓名本科学校申请专业英语面试专业面试综合面试背景评估总评成绩优秀营员12620201048608188潘迪武汉大学核能发电工程77.477.877.6460.0070.58∕12720201048614063薛存阳南昌大学能源动力88.88988.9242.0070.15∕12820201048611272章亚龙南昌大学热能工程86.68686.2445.0069.74∕12920201048608973毛俊毅武汉理工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78.67878.2440.0062.94∕13020201048608775何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流体机械及工程∕∕∕50.00∕∕13120201048614344张栋武汉大学化学工艺899089.6068.0080.96优秀营员13220201048613892孙鑫格武汉大学应用化学88.689.689.2068.0080.72优秀营员13320201048614807吴为武汉大学化学工艺89.690.289.9666.0080.38优秀营员13420201048616424石姝彤武汉大学应用化学91.488.689.7265.0079.83优秀营员13520201048614766郜芸琛武汉大学化学工艺86.885.686.0860.0075.65优秀营员13620201048609534唐朝武汉大学化学工艺87.888.688.2856.0075.37优秀营员13720201048614725马龙渤武汉大学化学工艺87.489.288.4850.0073.09优秀营员13820201048608682龚可为武汉大学应用化学8888.688.3650.0073.02优秀营员13920201048608275冯志辉武汉大学化学工艺86.888.687.8850.0072.73优秀营员14020201048608624张辉武汉大学应用化学8787.887.4850.0072.49优秀营员14120201048608570曹帅武汉大学化学工艺8784.285.3250.0071.19∕14220201048614706计从波武汉大学应用化学8688.287.3242.0069.19∕14320201048609386权家园武汉大学化学工艺8986.287.3240.0068.39∕14420201048608620昌旭武汉大学应用化学84.485.485.0042.0067.80∕第 6 页,共 6 页。
1、清华大学(理工类) 、清华大学(理工类)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网站链接为:/china/info.do?columnId=338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即原电机工程系,创建于 1932 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系 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学科范围,在电气工程的基础上,扩展到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 系统工程、信息科学等新科技领域,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
该系拥有一级学科“电气工 程”下属的全部五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 工理论与新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五个二级学科均各自首批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 权,前四个在 1989 年和 2002 年均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1996 年,电机系成为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试点单位。
在 2003 年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评估中,电机系电气工程学科不仅整体水平获得全国第一,并在学术队伍、科研成 果、人才培养、学术声誉所有四个单项中均名列全国第一。
2006 年电机系电气工程学科又 以满分 100 分的成绩获得一级学科评估全国第一。
电机系拥有“电力系统与发电设备控制与 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在 2003 年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研究方向如下: 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 柔性输配电技术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经济 电力系统安全控制与保护 电力系统计算分析和参数辨识 高电压绝缘 高压输电与电磁环境技术 脉冲功率及等离子体技术 电器设备及智能化 高压测试及诊断技术 高电压技术在环保及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大电机系统理论与应用 特种电机系统及其控制 电子电机集成系统 交流电力传动与控制 新型电力电子电器 电路与系统12、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网站链接:/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 位之一,其历史渊源于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南方主要 大学的电机学科, 于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合并组成华中工学院电机系, 1988年改 称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2001年建制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