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行业标准干海带-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 格式:pdf
- 大小:149.11 KB
- 文档页数:4
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摘要1 项目名称: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科技产业园2 项目实施单位:##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3 项目建设地点:##市生态经济开发区4 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三年,即2016 年1 月—2018年12月。
5 建设规模:建设##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科技产业园, 其中建设5000 亩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核心区,辐射带动以平罗县京藏高速两侧县鱼种场、明月湖、翰泉海、沙湖等现有养殖水面 5 万亩,惠农区、大武口区水产养殖集中区 5 万亩,建成10 万亩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区,年产优质无公害绿色生态水产品10 万吨。
计划投资7595.5 万元,产业园集标准化健康养殖、渔用饲料生产、水产苗种繁育、水产品销售、水产新技术推广应用、捕捞技术示范推广、休闲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
二、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1、单位概况##马兰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平罗县##生态经济区,西线高速大道北侧、纬二路东侧,东距平罗县城109国道8 公里、高速公路 4 公里,西距110国道30 公里,距包兰铁路## 市火车站6公里,交通极为便利,公司占地面积53043 m2o 公司于2011年9月在平罗县工商局登记注册,注册资金1600 万元人民币,法人代表:冯辉,大学本科学历,1992 年毕业于西南大学淡水渔业专业。
公司主要从事高档水产饲料生产开发、水产养殖、农业综合开发等业务。
公司现有员工60 人,80%以上为大中专毕业生,其中博士 2 人,高级职称9 人。
公司拥有一支乐业奋进的专业化、年轻化的研发、管理营销和技术服务团体。
其中水产实验基地由多位具有丰富水产养殖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不断进行饲养试验和培育优质苗种,为规模养殖场和专业户提供健康生态养殖理念、科学管理模式、养殖技术咨询服务。
旨在引领##渔业生产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效益最大化的生态健康养殖之路。
公司目前拥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年产12 万吨高档水产饲料生产线和6000亩水产养殖试验基地。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水产加工品是指以鲜、冻水产品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产品。
水产加工品共分为3个申证单元,即干制水产品、盐渍水产品和鱼糜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201。
干制水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干制水产品是以鲜、冻动物性水产品、海水藻类为原料经相应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
主要包括干海参、烤鱼片、调味鱼干、虾米、虾皮、烤虾、虾片、干贝、鱿鱼丝、鱿鱼干、干燥裙带菜叶、干海带、紫菜等。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干海参、虾米、虾皮、干贝、鱿鱼干、干裙带菜叶、干海带、紫菜原料预处理→干燥→包装2.烤鱼片、调味鱼干、鱿鱼丝、烤虾原料预处理→漂洗→调味→干燥→烘烤→成型→包装3.虾片原料清洗→制虾汁→合料→制卷→切片→烘干→筛选→包装(二)关键控制环节。
1.干海参、虾米、虾皮、干贝、鱿鱼干、干裙带菜、干海带、紫菜原料预处理、干燥2.烤鱼片、调味鱼干、鱿鱼丝、烤虾调味、烘烤3.虾片制虾汁、烘干(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在烤鱼片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淀粉。
2.海藻类产品无机砷超标。
3.干制水产品水分、盐分超标。
4.即食水产品微生物超标。
5.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干制水产品的生产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库房、原辅材料处理车间、加工车间、包装车间、成品库房等生产场所。
根据原料要求设置原料冷库及半成品冷库。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干海参、虾米、虾皮、干贝、鱿鱼干、干裙带菜叶、紫菜、干海带:原料处理设备、干燥设备、包装设备、2.烤鱼片、调味鱼干、鱿鱼丝、烤虾:原料处理设备、漂洗设备、调味设备、烘干设备、烘烤设备、包装设备。
3.虾片:虾汁制备设备、合料设备、制卷设备、切片设备、烘干设备、筛选设备、包装设备。
分装企业具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即可。
四、产品相关标准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10144-2005《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19643-2005《藻类制品卫生标准》;SC/T3206-2000《干海参(刺参)》;SC/T3302-2000《烤鱼片》;SC/T3203-2001《调味鱼干》;SC/T3304-2001《鱿鱼丝》;SC/T3208-2001《鱿鱼干》;SC/T3204-2000《虾米》;SC/T3205-2000《虾皮》;SC/T3305-2003《烤虾》;SC/T3901-2000《虾片》;SC/T3207-2000《干贝》; SC/T3213-2002《干裙带菜叶》;SC/T3202-1996《干海带》;SC/T3201-1981《小饼紫菜》;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十三五”科技创新发挥引领作用助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本刊讯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渔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水产品供给充足、价格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渔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十三五”以来,渔业科技在遗传育种、健康养殖、疫病防控、加工流通、节能环保、设施装备、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渔业信息化等领域提供支撑保障,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国际并跑、领跑阶段,一批生态、绿色、高效渔业技术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至2020年的63%。
全国渔业科研、教学、推广等机构和团队聚焦科技创新,五年来有多项渔业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发明奖)二等奖8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16项、范蠡科学技术奖33项。
育种基础研究与品种创制有新突破不断夯实水产种业理论研究基础,积极开展水产种业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
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因资源发掘利用、育种技术研发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水产生物基因组、种质创制等走在国际前列,培育水产新品种61个。
初步形成了层次多样的水产种质保存技术体系,破译了牙鲆、凡纳滨对虾、刺参、栉孔扇贝、海带等的全基因组序列。
草鱼、团头鲂等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进程加速,扇贝分子育种技术突破了水产生物全基因选择育种实际应用的技术瓶颈,建成国际上第一个水产生物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
水产养殖绿色化技术模式有新进展扎实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集成创新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一批生态、绿色、高效的养殖技术与生产模式。
草鱼、罗非鱼、河蟹、克氏原螯虾、紫菜等重点品种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与模式获得国际广泛认可,饲料精准营养加工与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研发推广了一批精准投喂、收获清洗等装备,水产养殖全过程精准“十三五”时期有关渔业科技成果展示>>>第一完成人:郑斌第一完成单位:浙江海洋学院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金枪鱼是重要的渔业资源。
4/ 2021年第1期三是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场建设科学开展。
每年的6月6日,各地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放鱼日活动。
“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增殖各类水产苗种1559亿尾,举办的各类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达1万多次,有力地促进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10个,引领带动全国海洋牧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能力提升。
2016年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发布以来,加快相关配套规章制度的制修订工作。
针对长江江豚、中华鲟、中华白海豚、斑海豹等保护旗舰物种,分别出台了7个专门的保护和拯救行动计划。
累计创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35个。
渔业“走出去”取得新成果一是远洋渔业规范有序发展。
科学调控发展规模和节奏,加快渔船装备更新改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远洋渔业转型升级。
全面修订出台《远洋渔业管理规定》,建立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制度,加强远洋渔船监督管理,继续“零容忍”严厉打击违法捕鱼,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二是渔业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开展。
全面参与联合国及FAO框架下渔业多边事务,参与9个国际或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事务,加入《南印度洋渔业协定》,与毛里塔尼亚、阿根廷、伊朗、塞拉利昂、斐济、瓦努阿图等国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深化与美国、欧盟、澳新等渔业对话机制。
稳妥开展与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周边国家渔业合作,全面加强涉外周边渔业管理,举办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成功实施15周年活动,开展中越、中韩、中俄、中老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向菲律宾赠送鱼苗,被写入两国联合公报,得到两国领导人积极评价。
渔业设施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一是渔船、渔港、安全通信等渔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沿海省份更新改造国内渔船1万余艘、远洋渔船679艘,为11万余艘渔船配备了安全和通导装备,建成通讯岸台约200座、渔港动态管理系统17个、渔船动态管理系统及灾备中心约50套、渔用航标179个,累计安排建设213个渔港及避风锚地,渔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菱鲆产业发展报告文/关长涛杨正勇王启要倪琦黄滨林洪杜卓君张云霞张英丽本刊讯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产)是服务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
国家大宗淡水鱼、特色淡水鱼、海水鱼、虾蟹、贝类、藻类等六大水产技术体系分别就草鱼、淡水鲈鱼、鳜、大菱鲆、南美白对虾、牡蛎、海带等重点品种产业发展情况撰写了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养殖及捕捞情况、加工及贸易情况、市场及消费情况、技术研发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现将有关产业报告进行连载,供交流参考。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英文名Turbot,俗称欧洲比目鱼,在中国被称为“多宝鱼”。
199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首次从英国将这一优良品种引入我国,并带领课题组通过驯养、亲鱼培育、生殖调控、产卵育苗等一系列试验,于1999年突破生产性育苗关键技术。
从1999年下半年起,山东省莱州市的养殖从业人员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利用深井海水调温进行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
雷霁霖院士借鉴种植业温室大棚的模式,创立了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养殖新模式。
随后,在育苗技术的突破、养殖模式的创新、品种优良的品质及良好的营利性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大菱鲆养殖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渤海湾地区得到了推广,并在一定程度上向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延伸,迅速成为了我国鲆鲽类的第一大养殖品种,同时也推动了整个鲆鲽类产业的发展。
目前,大菱鲆养殖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海水鱼养殖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快速发展不但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沿海渔民收入的提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2021年第1期/ 2021年第1期24表1-2:体系示范区大菱鲆2019年度销量情况表1-3:大菱鲆养殖成本分析本年度销量(单位:吨)总额工厂化流水工厂化循环水辽宁37532.2837532.280天津1901900河北1682.891455.23227.66山东14441.6214247.32194.3江苏191019100总计55756.7955334.83421.96项目金额(元/kg )在各自成本中所占比例(%)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苗种支出 2.26 8.46 5.83饲料支出16.82 62.9443.35渔药支出0.28 1.030.71水费支出0.00 0.000.00电费支出 6.65 24.8817.14油费支出0.07 0.270.19临时员工工资0.64 2.39 1.65运输费用0.00 0.000.00其他可变费用(如水污染费等)0.01 0.030.02单位变动成本26.73 10068.88固定员工工资 2.61 21.65 6.74固定资产折旧 6.61 54.7217.03设备维修费0.63 5.24 1.63利息支出0.14 1.160.36其他固定费用0.04 0.370.11土地租金 2.04 16.86 5.25单位固定成本12.08 10031.12单位总成本38.81至2019年底,销量水平在2018年第三季度有一定的降低,进入2019年又逐步回升,2019年第四季度达到15541.29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由于所占比例很少,相对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显得不太明显,但其销量波动同样在2018年后两个季度销量较低,进入2019年后有显著回升,第三、四季度又有所回落。
水产及水产加工品分类与名称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及水产加工品的分类原则、产品名称适用规矩、产品分类及名称。
本标准适用于水产行业的盘算、统计、产品生产及流通。
本标准所列产品名称不包括仅作为加工原料的海、淡水动植物。
引用标准GB7635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分类原则3。
1水产及水产加工品按产品基本属性分为12类。
分类系统与产品标准的分类无关。
3。
2本标准以GB7635的分类来基础,作了细腻划分和弥补并与其兼容。
产品名称适用规矩4。
1海淡水动植物产品的名称以其学名或常用名命名;冷冻品冠以“冻”字,与鲜品加以差别,经整顿加工后获得的产品应增长相应说明。
如:冻大黄鱼、冻对虾、冻虾仁、冻鱼块。
4。
2产品正式名称不应附加与其属性无关的说明。
传统名称、风行地方名称用括号表现,4。
3新的水产加工品(包括模仿食品)的命名应该在本行业广泛征求意见后报请标准管理部门赞成。
命名应按产品属性并顾及原料名称,用规范汉语表达,用词力求简洁、浅显。
水产和水产加工品分类及名称5。
1鲜、活品5。
1。
1海水鱼类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白姑鱼、带鱼、鲳鱼、鲅鱼(马鲛鱼)、鲐鱼、鳓鱼、鲈鱼、鲱鱼、蓝圆鲹、石斑鱼、鲆鱼、鲽鱼、沙丁鱼、鳀鱼、鳕鱼、海鳗、鳐鱼、鲨鱼、鲷鱼、金线鱼、其余海水鱼类。
5。
1。
2海水虾类东方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宽沟对虾、鹰爪虾、白虾、毛虾、龙虾、其余海水虾类。
5。
1。
3海水蟹类梭子蟹、青蟹、其余海水蟹类。
5。
1。
4海水贝类鲍鱼、泥蚶、毛蚶(赤贝)、魁蚶、贻贝、红螺、香螺、玉螺、泥螺、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牡蛎、文蛤、杂色蛤、青柳蛤、大竹蛏、缢蛏、其余海水贝类。
5。
1。
5其余海水动物墨鱼、鱿鱼、章鱼。
5。
1。
6淡水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鲮鱼、鲑(大马哈鱼)、鳜鱼、团头鲂、长春鳊、鲂(三角鳊)、银鱼、乌鳢(黑鱼)、泥鳅、鲶鱼、鲥鱼、鲈鱼、黄鳝、罗非鱼、红鳟、鳗鲡、鲟鱼、鳇鱼、其余淡水鱼类。
备案号:有效期至:Q/SJS干制水产品系列浙江XXXX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采用了GB 10144-2005《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参照与水产干制品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XXXXX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XXXX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XX干制水产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干制水产品系列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虾米、虾皮、鱿鱼干、烤鱼片、鱿鱼丝、目鱼干、鱼干等干制水产品为生产原料,经原料选择、原料检验、原料入库、挑选、分装、称重,再经包装为主要工艺加工而成的干制水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0144 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用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9.190 海产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GB/T 4789.2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水产食品检验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311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产品分类3.1按原料分,可分为以下四大类:a) 海水鱼类:鳗鲞、黄鱼鲞、米鱼鲞、黄三鲞、龙头烤、海蜒、烤鱼片。
b) 头足类:鱿鱼鲞(干)、鱿鱼丝、墨鱼鲞。
c:黄鱼鲞、鳗鲞、米鱼鲞、黄三鲞、龙头烤、海蜒、墨鱼鲞、鱿鱼鲞、虾皮、对虾干、开洋、干贝、蛤蜊干、淡菜。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名单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名单1. 引言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名单,是指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针对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的技术体系岗位的具体名单和要求。
该名单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特色淡水鱼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
2. 岗位设置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名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岗位:2.1. 养殖技术研发岗位2.2. 水质监测与控制岗位2.3. 病害防控与治理岗位2.4. 市场营销与品牌推广岗位2.5. 生产管理与技术指导岗位3. 岗位职责根据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名单,不同岗位有着不同的职责和要求。
3.1. 养殖技术研发岗位:负责淡水鱼养殖领域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3.2. 水质监测与控制岗位:负责淡水鱼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和控制,保障养殖环境的良好状态。
3.3. 病害防控与治理岗位:负责淡水鱼病害的防治工作,保障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
3.4. 市场营销与品牌推广岗位:负责淡水鱼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5. 生产管理与技术指导岗位:负责淡水鱼养殖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效益和规模化发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名单的出台,为淡水鱼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名从业者,我认为在岗位职责的履行过程中,需要注重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
5. 总结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名单的制定,体现了国家对特色淡水鱼产业的支持和重视。
对于从事这一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能力,为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这份名单的指引,能够有更多具有专业素养和使命感的人加入到特色淡水鱼产业中,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以上就是我为您撰写的关于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名单的文章,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干海带出口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海带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食品,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干海带作为一种常见的海带制品,具有较长的保存期限和较低的重量,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也有着广阔的市场。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存在差异,为了确保干海带出口的质量和顺利进行,制定一套统一的干海带出口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干海带出口标准是一套用于定义和规范干海带出口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以及包装等方面要求的准则。
通过制定这样的标准,可以确保干海带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可靠的选择。
为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干海带出口标准,我们需要了解干海带的特点,包括其营养组成、生长环境、加工方法等。
只有全面了解了这些特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干海带出口的标准。
此外,干海带的加工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加工过程直接关系到干海带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因此,在制定干海带出口标准时,需要对干海带的加工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干海带出口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干海带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帮助提升干海带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贸易纠纷和贸易壁垒的发生。
同时,制定标准还可以促进干海带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干海带的特点和加工过程,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干海带出口标准,推动干海带出口贸易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干海带出口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为:本篇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干海带出口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说明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涵盖,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全文框架,方便阅读。
欧盟干海藻中碘含量标准欧盟对海藻中的碘含量有一定的标准限制,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确保食品安全。
以下将详细介绍欧盟干海藻中碘含量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碘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代谢功能、脑部和神经系统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过高的碘摄入量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针对食品中碘含量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欧洲卫生和食品安全局(EFSA)的建议,欧盟针对干海藻产品中的碘含量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根据2018年颁布的《欧盟委员会执行法规(EU)2018/97》,干海藻产品中碘的最大限量标准为3000mg/kg干重,这个限制是针对原生和加工干海藻中碘含量的探讨和充分研究的结果。
干海藻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被广泛用于亚洲国家的料理中。
干海藻包括紫菜、海带、裙带菜等多种品种,这些海藻不仅具有营养丰富的特点,还具有独特的风味,因此在亚洲国家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这些海藻中的碘含量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控制。
欧盟干海藻中碘含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不会摄入过高的碘量。
碘的摄入过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甚至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将海藻中的碘含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欧盟干海藻中碘含量的标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得出的结论。
许多科学研究表明,过高的碘摄入量可能会导致甲状腺问题,而过低的碘摄入量则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缺乏。
因此,制定适当的标准是确保消费者健康的关键。
针对干海藻中碘含量的标准是欧盟对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可以保障消费者在食用干海藻产品时不会遭受碘摄入过多的风险。
同时,标准的制定也有助于海藻产品生产者和经销商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符合市场需求。
总结起来,欧盟对干海藻中碘含量进行了标准限制,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确保食品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修订稿(代替《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淡水养殖尾水排要求》修订组2018年7月20日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1、任务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会同全国水产标准化委员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渔业协会于2018年4月13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水产养殖水排放标准修订研讨会,会议集中认为有必要对现行的《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和《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进行修订;定义标准属性为推荐性行业标准;按照现行标准形式分海水和淡水养殖方式分别制定“水产养殖水排放要求”;安排原标准制定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担《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的修订工作。
2、主要工作过程2018年3月,农业农村部《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行业标准修订任务下达后,标准修订小组即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为收集资料阶段,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研究成果,对我国淡水养殖主要养殖模式与主要水质指标情况进行了调研,收集了淡水水域的水质指标状况。
第二阶段为修订阶段,参照我国《渔业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工业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以及国外相关水质排放标准,根据淡水养殖水域环境现状、受纳水体水质状况,修订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形成征求意见稿和修订编制说明。
2018年4月,根据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水产养殖水排放标准使用情况及制修订需求调查的函”(TC156[2018]3号)文件要求,开展淡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制修订意见征集,此次标准修订共收集反馈意见45条。
2018年7月12日,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会同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标委渔业资源分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水产养殖水排放暨珍珠养殖标准修订研讨会,于会专家对修订的《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