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可靠性测试(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4
芯片的ongoing reliability test
芯片的持续可靠性测试(Ongoing Reliability Test,ORT)是一种重要的质量保证手段,旨在确保芯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ORT的目标是模拟和预测芯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条件和应力,以及评估其在这些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进行ORT之前,需要确定测试的时间范围和使用场景,以便更准确地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测试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测试:通过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试芯片的性能,评估其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
2. 湿度测试: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测试芯片的性能,以评估其防潮和抗腐蚀的能力。
3. 机械应力测试:通过施加机械应力(如振动、冲击等)来测试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电气性能测试:检查芯片在不同工作电压和频率下的性能,以确保其电气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5. 辐射测试:在辐射环境下测试芯片的性能,以评估其在核环境或空间环境中的可靠性。
通过ORT,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设计、制造或材料缺陷,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ORT还可以帮助芯片制造商制定更可靠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可靠性计划,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芯片制造中的可靠性分析与测试技术芯片在现代科技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其可靠性是其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本文将探讨芯片制造中的可靠性分析与测试技术,以提高芯片的品质和性能。
一、芯片制造中的可靠性分析1.1 可靠性评估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可靠性评估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该评估通常包括寿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以模拟芯片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
通过评估芯片的可靠性,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1.2 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通过分析芯片在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的影响,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1.3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在芯片制造中的可靠性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大量芯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以发现与可靠性相关的规律和模式。
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为芯片制造优化和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二、芯片制造中的可靠性测试技术2.1 温度与湿度测试芯片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工作性能是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将芯片置于特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进行测试,可以评估芯片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2.2 电压与电流测试芯片的电压和电流特性对其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芯片在不同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工作性能进行测试,可以发现芯片的潜在问题,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2.3 时间加速测试时间加速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测试方法,通过将芯片置于特定的环境下,加速其使用寿命的消耗,从而模拟芯片在相对短时间内的长时间工作状态。
通过时间加速测试,可以更快地评估芯片的可靠性并找出潜在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改进和修复。
2.4 信号完整性测试信号完整性是芯片工作的关键特性之一。
通过对芯片进行信号完整性测试,可以评估芯片在高频率、高速传输等复杂环境下的工作性能。
芯片可靠性测试标准芯片可靠性测试标准是指对芯片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进行测试的标准。
芯片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可靠性测试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芯片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环境适应性测试。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芯片的性能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对芯片在高温、低温、潮湿、干燥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情况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其次,电气特性测试也是芯片可靠性测试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包括对芯片的电压、电流、功耗等电气特性进行测试,以确保芯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出现电气性能不稳定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进行可靠性寿命测试。
通过对芯片在长时间工作情况下的稳定性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表现。
这对于一些长寿命产品尤为重要,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电子产品。
另外,还需要进行可靠性退化测试。
随着芯片使用时间的增长,其性能可能会出现退化。
因此,需要对芯片在长时间使用后的性能进行测试,以评估其退化情况,并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这一点,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最后,还需要进行可靠性故障模式测试。
通过对芯片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模式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面对不同故障情况时的表现,从而为产品的故障分析和维修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芯片可靠性测试标准涵盖了环境适应性测试、电气特性测试、可靠性寿命测试、可靠性退化测试以及可靠性故障模式测试等内容。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测试标准,可以有效保证芯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需求。
IC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测试(IC Quality & Reliability Test )质量(Qual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IC产品的生命,好的品质,长久的耐力往往就是一颗优秀IC产品的竞争力所在。
在做产品验证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三个问题,验证什么,如何去验证,哪里去验证,这就是what, how , where 的问题了。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质量和可靠性就有了保证,制造商才可以大量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客户才可以放心地使用产品。
现将目前较为流行的测试方法加以简单归类和阐述,力求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质量(Quality)就是产品性能的测量,它回答了一个产品是否合乎规格(SPEC)的要求,是否符合各项性能指标的问题;可靠性(Reliability)则是对产品耐久力的测量,它回答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有多长,简单说,它能用多久的问题。
所以说质量(Quality)解决的是现阶段的问题,可靠性(Reliability)解决的是一段时间以后的问题。
知道了两者的区别,我们发现,Quality的问题解决方法往往比较直接,设计和制造单位在产品生产出来后,通过简单的测试,就可以知道产品的性能是否达到SPEC 的要求,这种测试在IC的设计和制造单位就可以进行。
相对而言,Reliability的问题似乎就变的十分棘手,这个产品能用多久,who knows? 谁会能保证今天产品能用,明天就一定能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标准,如 JESD22-A108-A EIAJED- 4701-D101注:JEDEC(Joint Electron Device Engineering Council)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著名国际电子行业标准化组织之一。
EIAJED:日本电子工业协会,著名国际电子行业标准化组织之一。
等等,这些标准林林总总,方方面面,都是建立在长久以来IC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IC测试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电压,偏压,测试方法等,获得标准的测试结果。
各类IC芯片可靠性分析与测试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类IC芯片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这些IC芯片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必须进行可靠性分析与测试。
本文将介绍IC芯片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探讨IC芯片可靠性测试的关键技术。
IC芯片可靠性分析是指通过对IC芯片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的性能与失效进行分析和评估,来确定其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分析的目标是了解IC芯片的寿命特征、失效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而为设计优化和可靠性改进提供依据。
常用的IC芯片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寿命试验、失效分析和可靠性预测。
寿命试验是通过将IC芯片置于特定的工作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运行,以观察其寿命特征和失效情况。
寿命试验可以分为加速寿命试验和正常寿命试验两种。
加速寿命试验是通过提高温度、加大电压等方式来加速IC芯片的失效,从而缩短试验时间;正常寿命试验则是在设备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以获取长时间的可靠性数据。
通过寿命试验可以得到IC芯片的失效率曲线和平均失效率,为预测其寿命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失效分析是通过对失效的IC芯片进行分析和检测,确定其失效机制和原因。
失效分析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电学测量、热学分析等手段来进行。
通过失效分析可以分析IC芯片的失效模式、失效位置和失效原因,为进一步改进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
失效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逆向工程分析和红外热成像。
可靠性预测是通过对IC芯片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特征和失效情况进行测量和分析,来预测其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预测可以借助可靠性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和模拟仿真等手段来进行。
可靠性预测可以根据IC芯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进行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
常用的可靠性预测方法包括基于物理模型的可靠性预测和基于统计模型的可靠性预测。
除了可靠性分析,IC芯片的可靠性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靠性测试是通过将IC芯片置于特定工作条件下进行工作,以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水平。
芯片质量与可靠性测试质量(Qual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IC产品的生命,好的品质,长久的耐力往往就是一颗优秀IC产品的竞争力所在。
在做产品验证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三个问题,验证什么,如何去验证,哪里去验证,这就是what, how , where 的问题了。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质量和可靠性就有了保证,制造商才可以大量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客户才可以放心地使用产品。
本文将目前较为流行的测试方法加以简单归类和阐述,力求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Quality 就是产品性能的测量,它回答了一个产品是否合乎SPEC的要求,是否符合各项性能指标的问题;Reliability则是对产品耐久力的测量,它回答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有多长,简单说,它能用多久的问题。
所以说Quality解决的是现阶段的问题,Reliability解决的是一段时间以后的问题。
知道了两者的区别,我们发现,Quality的问题解决方法往往比较直接,设计和制造单位在产品生产出来后,通过简单的测试,就可以知道产品的性能是否达到SPEC 的要求,这种测试在IC的设计和制造单位就可以进行。
相对而言,Reliability的问题似乎就变的十分棘手,这个产品能用多久,who knows? 谁会能保证今天产品能用,明天就一定能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标准,如MIT-STD-883E Method 1005.8JESD22-A108-AEIAJED- 4701-D101等等,这些标准林林总总,方方面面,都是建立在长久以来IC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IC测试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电压,偏压,测试方法等,获得标准的测试结果。
这些标准的制定使得IC测试变得不再盲目,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很好的解决的what,how的问题。
而Where的问题,由于Reliability的测试需要专业的设备,专业的器材和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专业的测试单位。
IC可靠性测试报告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IC可靠性测试的结果和分析。
IC可靠性测试是评估集成电路(IC)在特定环境下是否可以持续工作的重要过程。
2. 测试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测试方法来评估IC的可靠性:- 温度循环测试: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连续的循环测试,以模拟现实应用中的温度变化。
- 湿度测试:将IC置于高湿度环境下,并进行长时间测试,以评估其在潮湿条件下的可靠性。
- 速度测试:通过对IC进行频率和电压的改变,测试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
- 电热老化测试:将IC放置在高温和高电压条件下进行连续测试,以模拟长期工作环境。
3. 测试结果经过以上测试方法后,我们得出以下结果:- 温度循环测试表明,IC在-40°C至85°C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稳定,没有出现性能衰减或损坏。
- 湿度测试表明,IC在95%湿度下连续工作72小时后,没有出现性能异常。
- 速度测试表明,IC在不同频率和电压条件下工作正常,没有出现丢失信号或数据错误的情况。
- 电热老化测试表明,IC在高温(100°C)和高电压(5V)条件下连续测试1000小时后,没有出现功能失效或损坏。
4. 结论综上所述,经过IC可靠性测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IC在各种环境下都表现出稳定的工作性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5. 建议基于测试结果,我们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继续对该IC进行测试和监测,以确保其长期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此外,应注意遵循制造商的使用和维护指南,以最大程度地保护IC的可靠性。
以上是IC可靠性测试报告的内容,供参考。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
芯片可靠性测试质量(Qual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IC产品的生命,好的品质,长久的耐力往往就是一颗优秀IC产品的竞争力所在。
在做产品验证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三个问题,验证什么,如何去验证,哪里去验证,这就是what, how , where 的问题了。
?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质量和可靠性就有了保证,制造商才可以大量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客户才可以放心地使用产品。
本文将目前较为流行的测试方法加以简单归类和阐述,力求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题。
? ?IC的久,规定了,how的问题。
而就需要专业的测试单位。
这种单位提供专业的测试机台,并且根据国际标准进行测试,提供给客户完备的测试报告,并且力求准确的回答Reliability的问题在简单的介绍一些目前较为流行的Reliability的测试方法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IC产品的生命周期。
典型的IC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用一条浴缸曲线(Bathtub Curve)来表示,如图所示? ?? ?? ?? ?Region (I) 被称为早夭期(Infancy period)。
这个阶段产品的failure rate 快速下降,造成失效的原因在于IC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缺陷;Region (II) 被称为使用期(Useful life period)。
在这个阶段产品的failure rate保持稳定,失效的原因往往是随机的,比如EOS,温度变化等等;Region (III) 被称为磨耗期(Wear-Out period)。
在这个阶段failure rate 会快速升高,失效的原因就是产品的长期使用所造成的老化等。
? ?failure IC生产,?? ?●? ?? ?●●? ?? ?? ?? ?? ?? ?? ?? ?? ???JESD22-A108-A? ?? ?? ?? ?? ?? ?? ?? ?? ???EIAJED- 4701-D101? ? HTOL/ LTOL:High/ Low Temperature Operating LifePurpose:??评估器件在超热和超电压情况下一段时间的耐久力Test condition:??125?C,1.1VCC, 动态测试Failure Mechanisms:电子迁移,氧化层破裂,相互扩散,不稳定性,离子玷污等? ? Reference:? ? 简单的标准如下表所示,125?C条件下1000小时测试通过IC可以保证持续使用4年,2000小时测试持续使用8年;150?C 测试保证使用8年,2000小时保证使用28年。
芯片的ongoing reliability test -回复芯片(chip)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集成电路,用于存储和处理信息。
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技术产品,芯片的可靠性成为制造商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了确保芯片长期稳定运行,因此需要进行持续的可靠性测试(ongoing reliability test)。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芯片可靠性测试的相关问题。
第一步:了解芯片可靠性测试的目的芯片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芯片在长时间使用下的可靠性。
这是通过对芯片进行一系列严格的实验和检测来实现的。
通过可靠性测试,制造商可以评估芯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表现,并确定潜在的故障模式和失效机制。
这些数据有助于改进芯片的设计和生产过程,并提高芯片的可靠性。
第二步:确定可靠性测试的关键指标在进行可靠性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时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温度范围、电压范围、工作时间、工作负载等。
通过设定这些指标,可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下的工况条件,从而更准确地评估芯片的可靠性。
第三步:制定可靠性测试计划在进行可靠性测试之前,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测试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时间、测试设备等内容。
制造商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制定适合的测试计划。
第四步: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设备可靠性测试通常包括环境试验、物理试验和电气试验等不同的测试方法。
环境试验主要是模拟芯片在不同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下的工作条件;物理试验主要是模拟芯片在不同机械载荷下的工作条件;电气试验主要是对芯片的电性能进行测试。
对于每种测试方法,制造商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仪器,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步:执行可靠性测试执行可靠性测试是一个十分复杂和耗时的过程。
测试过程中需要记录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评估芯片的可靠性。
制造商通常会根据测试计划,逐步对芯片进行各项测试。
这些测试可能包括温度循环测试、电热迁移测试、湿热环境测试等。
IC可靠性测试报告1. 简介本报告是对IC(集成电路)进行可靠性测试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评估了IC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并为客户提供了评估结果和建议。
2. 测试方法我们使用了以下测试方法对IC进行可靠性测试:- 温度循环测试:将IC置于高温和低温环境中进行周期性的温度变化。
- 湿度测试:将IC暴露在高湿度环境下,以评估其抗湿度性能。
- 机械冲击测试:通过施加冲击力来检验IC的抗震性能。
- 静电放电测试:模拟静电放电过程,以评估IC的抗静电能力。
3. 测试结果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记录了IC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发现:- 温度循环测试表明,IC的性能在温度变化时保持稳定,并且没有出现功能故障。
- 湿度测试显示,在高湿度环境下,IC的功能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 机械冲击测试表明,IC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没有出现损坏或失效情况。
- 静电放电测试显示,IC具有良好的抗静电能力,没有出现静电放电引起的问题。
4. 结论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IC在温度循环和湿度方面表现稳定,适合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
- IC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适用于需要承受机械冲击的应用。
- IC具有较强的抗静电能力,可以防止由静电放电引起的损坏。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客户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合理选择IC,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遵循相关的使用和保护措施,以确保IC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基于我们进行的测试和评估,结果可能受到测试条件的限制。
客户在使用IC时应自行进行验证和测试,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
本报告不对IC在特定应用中的适应性做出保证。
如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讨论,欢迎与我们联系。
芯片可靠性测试芯片可靠性测试是指对芯片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芯片可靠性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芯片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评估其可靠性和寿命。
芯片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可靠性测试:将芯片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例如高温、低温、湿度、振动等环境。
通过模拟不同环境条件对芯片的影响,评估芯片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
2. 电气可靠性测试:测试芯片的电气特性,包括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功耗等。
通过测试芯片在正常工作电气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估芯片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3. 功能可靠性测试:测试芯片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各个模块的功能测试和整体功能测试。
通过模拟芯片在实际使用中的各种情况,测试芯片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并评估芯片的可靠性。
4. 寿命测试:通过对大量芯片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和测试,以模拟芯片在实际使用中的寿命。
通过观察芯片在长时间使用后的可靠性和性能变化,评估芯片的寿命和可靠性。
5. 可靠性分析:通过对芯片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芯片的可靠性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
通过可靠性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芯片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芯片的可靠性。
芯片可靠性测试需要使用各种测试设备和工具,例如温度控制设备、电源设备、信号发生器等。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芯片可靠性测试对于芯片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芯片的问题,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性能。
同时,可靠性测试还可以为芯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芯片可靠性测试是芯片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测试评估芯片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寿命,确保芯片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芯片可靠性测试要求及标准解析芯片可靠性测试要求都有哪些?华碧实验室通过本文,将为大家简要解析芯片可靠性测试的要求及标准。
加速测试大多数半导体器件的寿命在正常使用下可超过很多年。
但我们不能等到若干年后再研究器件;我们必须增加施加的应力。
施加的应力可增强或加快潜在的故障机制,帮助找出根本原因,并帮助TI 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模式。
在半导体器件中,常见的一些加速因子为温度、湿度、电压和电流。
在大多数情况下,加速测试不改变故障的物理特性,但会改变观察时间。
加速条件和正常使用条件之间的变化称为“降额”。
高加速测试是基于JEDEC 的资质认证测试的关键部分。
以下测试反映了基于JEDEC 规范JEP47 的高加速条件。
如果产品通过这些测试,则表示器件能用于大多数使用情况。
温度循环根据JED22-A104 标准,温度循环(TC) 让部件经受极端高温和低温之间的转换。
进行该测试时,将部件反复暴露于这些条件下经过预定的循环次数。
高温工作寿命(HTOL)HTOL 用于确定高温工作条件下的器件可靠性。
该测试通常根据JESD22-A108 标准长时间进行。
温湿度偏压高加速应力测试(BHAST)根据JESD22-A110 标准,THB 和BHAST 让器件经受高温高湿条件,同时处于偏压之下,其目标是让器件加速腐蚀。
THB 和BHAST 用途相同,但BHAST 条件和测试过程让可靠性团队的测试速度比THB 快得多。
热压器/无偏压HAST热压器和无偏压HAST 用于确定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器件可靠性。
与THB 和BHAST 一样,它用于加速腐蚀。
不过,与这些测试不同,不会对部件施加偏压。
高温贮存HTS(也称为“烘烤”或HTSL)用于确定器件在高温下的长期可靠性。
与HTOL 不同,器件在测试期间不处于运行条件下。
静电放电(ESD)静电荷是静置时的非平衡电荷。
通常情况下,它是由绝缘体表面相互摩擦或分离产生;一个表面获得电子,而另一个表面失去电子。
芯片制造中的可靠性分析与测试芯片制造是现代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而在芯片制造过程中,保证芯片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芯片制造中的可靠性分析与测试方法,以确保芯片的性能和质量。
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芯片在电子产品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芯片质量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在芯片制造过程中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可靠性分析可靠性分析是指通过对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评估和验证,寻找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以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可靠性分析方法:1.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FMEA是一种系统的方法,通过识别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并分析其对芯片性能的影响程度,以确定如何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或减少其影响。
2. 容量连续时间估计(MTBF):MTBF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指标,用于估计芯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提供制造商和用户对芯片寿命的参考。
3. 系统风险评估:通过对芯片制造中涉及的各个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系统中关键环节的可靠性需求,并制定相应的验证方法。
三、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为了验证芯片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在预期使用寿命内仍能保持良好性能。
以下是常用的可靠性测试方法:1. 退化加速测试:通过对芯片在高温、高湿等严酷环境下进行长时间测试,模拟芯片长期使用时可能遇到的恶劣环境,以评估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2. 温度循环测试:将芯片在不同温度下反复循环,以模拟芯片在温度变化环境下的可靠性表现。
3. 电压应力测试:对芯片进行不同电压条件下的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供电条件下的可靠性。
四、质量控制在芯片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芯片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监控和维护:对芯片制造过程中的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以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芯片质量问题。
2. 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芯片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以提高芯片的可靠性。
电脑芯片制造中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中,电脑芯片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芯片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芯片出现故障,从而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如何确保电脑芯片的可靠性成为了制造商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电脑芯片制造中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一、可靠性测试的意义可靠性测试是衡量电脑芯片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可以评估芯片在特定条件下运行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通过进行可靠性测试,制造商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可靠性测试还可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可靠性测试的方法1. 退化测试法退化测试法是一种常见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它通过加速芯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以模拟芯片可能面临的各种工作条件。
退化测试可以帮助制造商在短时间内暴露芯片的潜在问题,从而减少生产线上的故障率。
2. 应力测试法应力测试法通过施加芯片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应力,如高温、低温、湿度等,来验证芯片的可靠性。
该测试方法可以帮助制造商确定芯片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并预测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寿命。
3. 故障注入法故障注入法是一种将故障引入到芯片中的测试方法,通过在芯片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故意引入故障,以验证芯片的可靠性。
该方法可以帮助制造商找出芯片设计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时修复和改进。
三、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性除了进行可靠性测试外,进行可靠性分析也是确保芯片质量的重要手段。
可靠性分析可以帮助制造商深入了解芯片的设计、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可靠性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等。
四、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的挑战然而,进行电脑芯片制造中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芯片制造商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满足测试与分析的需求。
其次,金融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可靠性测试与分析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芯片质量与可靠性测试质量(Qual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IC产品的生命,好的品质,长久的耐力往往就是一颗优秀IC产品的竞争力所在。
在做产品验证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三个问题,验证什么,如何去验证,哪里去验证,这就是what, how , where 的问题了。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质量和可靠性就有了保证,制造商才可以大量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客户才可以放心地使用产品。
本文将目前较为流行的测试方法加以简单归类和阐述,力求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Quality 就是产品性能的测量,它回答了一个产品是否合乎SPEC的要求,是否符合各项性能指标的问题;Reliability则是对产品耐久力的测量,它回答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有多长,简单说,它能用多久的问题。
所以说Quality解决的是现阶段的问题,Reliability解决的是一段时间以后的问题。
知道了两者的区别,我们发现,Quality的问题解决方法往往比较直接,设计和制造单位在产品生产出来后,通过简单的测试,就可以知道产品的性能是否达到SPEC 的要求,这种测试在IC的设计和制造单位就可以进行。
相对而言,Reliability的问题似乎就变的十分棘手,这个产品能用多久,who knows? 谁会能保证今天产品能用,明天就一定能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标准,如MIT-STD-883E Method 1005.8JESD22-A108-AEI AJED- 4701-D101等等,这些标准林林总总,方方面面,都是建立在长久以来IC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IC测试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电压,偏压,测试方法等,获得标准的测试结果。
这些标准的制定使得IC测试变得不再盲目,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很好的解决的what,how的问题。
而Where的问题,由于R eliability的测试需要专业的设备,专业的器材和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专业的测试单位。
可靠性测试之迟辟智美创作第 1 页共 12 页可靠性测试内容可靠性测试应该在可靠性设计之后,但目前我国的可靠性工作主要还是在测试阶段,这里将测试放在前面(目前年夜部份公司城市忽略最初的可靠性设计,比如我们公司,设计的时候,历来都没有考虑过可靠性,开发部的兄弟们不要拿砖头仍我……这是实话,只有在测试呈现失效后才开始考虑设计).为了测得产物的可靠度(也就是为了测生产物的MTBF),我们需要拿出一定的样品,做较长时间的运行测试,找出每个样品的失效时间,根据第一节的公式计算出MTBF,固然样品数量越多,测试结果就越准确.可是,这样的理想测试实际上是不成能的,因为对这种测试而言,要比及最后一个样品呈现故障――需要的测试时间长得无法想象,要所有样品都呈现故障——需要的本钱高得无法想象.为了测试可靠性,这里介绍:加速测试(也就增加应力*),使缺陷迅速显现;经过年夜量专家、长时间的统计,找到了一些增加应力的方法,转化成一些测试的项目.如果产物经过这些项目的测试,依然没有明显的缺陷,就说明产物的可靠性至少可以到达某一水平,经过换算可以计算出MTBF(因产物能通过这些测试,并没有明显缺陷呈现,说明未到达产物的极限能力,所以此时对应的MTBF 是产物的最小值).其它计算方法见下文.(*应力:就是指外界各种环境对产物的破坏力,如产物在85℃下工作受到的应力比在25℃下工作受到的应力年夜;在高应力下工作,产物失效的可能性就年夜年夜增加了);一、环境测试产物在使用过程中,有分歧的使用环境(有些装置在室外、有些随身携带、有些装有船上等等),会受到分歧环境的应力(有些受到风吹雨湿、有些受到振动与跌落、有些受到盐雾蚀侵等等);为了确认产物能在这些环境下正常工作,国标、行标都要求产物在环境方法模拟一些测试项目,这些测试项目包括:1). 高温测试(高温运行、高温贮存);2). 高温测试(高温运行、高温贮存);3). 高高温交变测试(温度循环测试、热冲击测试);4). 高温高湿测试(湿热贮存、湿热循环);5). 机械振动测试(随机振动测试、扫频振动测试);6). 汽车运输测试(模拟运输测试、碰撞测试);7). 机械冲击测试;8). 开关电测试;9). 电源拉偏测试;10).冷启动测试;11).盐雾测试;12).淋雨测试;可靠性测试鬼谷子品质联盟——乐天提供第 2 页共 12 页13).尘砂测试;上述环境试验的相关国家标准如下(部份试验可能没有相关国标,或者是我还没有找到):1、高温试验按GB/T 2423.1—89《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高温试验》;GB/T 2423.22—87《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温度变动试验方法》进行高温试验及温度变动试验.温度范围: 70℃~10℃.2、高温试验按 GB/T2423.2—89《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高温试验》;GB/T 2423.22—87《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温度变动试验方法》进行高温试验及温度变动试验.温度范围:10℃~210℃3、湿热试验按GB/T 2423.3—93《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4—93《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交变湿热试验》进行恒定湿热试验及交变湿热试验.湿度范围: 30%RH~100%RH4、霉菌试验按GB/T 2423.16—90《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长霉试验》进行霉菌试验.5、盐雾试验按GB/T 2423.17—93《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盐雾试验》进行盐雾试验.6、低气压试验按GB/T 2423.21—92《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低气压试验》;GB/T2423.25—92《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高温/低气压试验》;GB/T2423.26—92 《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高温/低气压试验》;进行低气压试验,高、高温/低气压试验.试验范围:70℃~100℃0~可靠性测试鬼谷子品质联盟——乐天提供第 3 页共 12 页760mmHg 20%~95%RH.7、振动试验按GB/T 2423.10—95《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振动试验》进行振动试验.频率范围(机械振动台):5~60Hz (定频振动 5~80Hz),最年夜位移振幅3.5mm(满载).频率范围(电磁振动台):5~3000Hz,最年夜位移25mmPP.8、冲击试验按GB/T 2423.5—95《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冲击试验》进行冲击试验.冲击加速度范围:(50~1500)m/s2.9、碰撞试验按 GB/T 2423.6—95《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碰撞试验》进行碰撞试验.10、跌落试验按GB/T 2423.7—95《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倾跌与翻到试验》;GB/T2423.8—95《电工电子产物环境试验第二部份:试验方法自由跌落试验》进行跌落试验.说明:上面 13 项比力全面地概括了产物在实现使用过程中碰到的外界环境;实际测试时,因为各产物自己属性的相差较远、使用环境相差也很年夜,各公司可以根据产物的特点,适被选取、增加一些项目来测试(此产物对应的国/行标中要求的必测试项目,固然是必需测试的);也可以根据产物特定的使用环境与使用方法,自行设计一些新测试项目,以验证产物是否能长期工作.测试条件:分歧的产物测试条件纷歧样;就拿高温测试来说,有些产物要求做高温贮存测试,有些要求做高温运行测试,有些产物的高温用 85℃做测试,有些产物的高温是用 65℃做测试.可是,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至少满足国/行标.要测试一种产物的可靠性,找到这种产物的国/行标是必需的,依照国/行标的要求和指引找出必需的测试项目与各项目的测试方法,从而进行环境测试;同一种产物,在分歧的阶段,测试条件也纷歧样;一般而言,产物会经过研发、小批量试产、批量生产三个分歧的阶段.在研发阶段,测试条件最严(应力最年夜)、测试延续的时候最短;小批量试产阶段,测试应力适中、测试时间适中;批量生产阶段,测试应力最小、测试时间较短;三个阶段的主要分歧见下表:加速环境试验技术传统的环境试验是基于真实环境模拟的试验方法,称为环境模拟试验.这种试验方法的特点是:模拟真实环境,加上设计裕度,确保试验过关.其缺陷在于试验的效率不高,而且试验的资源耗费巨年夜.加速环境试验AET(Accelerated EnvironmentalTesting)是一项新兴的可靠性可靠性测试鬼谷子品质联盟——乐天提供第4 页共12 页试验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可靠性试验的技术思路,将激发的试验机制引入到可靠性试验,可以年夜年夜缩短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耗损.加速环境试验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对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速环境试验激发试验(Stimulation)通过施加激发应力、环境快速检测来清除产物的潜在缺陷.试验所施加的应力其实不模拟真实环境,而以提高激发效率为目标. ??加速环境试验是一种激发试验,它通过强化的应力环境来进行可靠性试验.加速环境试验的加速水平通经常使用加速因子来暗示.加速因子界说为设备在自然服役环境下的寿命与在加速环境下的寿命之比.施加的应力可以是温度、振动、压力和湿度(即所谓“四综合”)及其他应力,应力的组合亦是有些场所更为有效的激发方式.高温变率的温度循环和宽带随机振动是公认最有效的激发应力形式.加速环境试验有2 种基本类型:加速寿命试验(AcceleratedLife Testing)、可靠性强化试验(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esting).可靠性强化试验(RET)用以流露与产物设计有关的早期失效故障,但同时,也用于确定产物在有效寿命期内抗随机故障的强度.加速寿命试验的目的是找生产物是如何发生、何时发生、为何发生磨耗失效的.下面分别对2 种基本类型进行简单论述.1、加速寿命试验(ALT)加速寿命试验只对元器件、资料和工艺方法进行,用于确定元器件、资料及生产工艺的寿命.其目的不是流露缺陷,而是识别及量化在使用寿命末期招致产物损耗的失效及其失效机理.有时产物的寿命很长,为了给生产物的寿命期,加速寿命试验必需进行足够长的时间. ??加速寿命试验是基于如下假设:即受试品在短时间、高应力作用下暗示出的特性与产物在长时间、低应力作用下暗示出来的特性是一致的.为了缩短试验时间,采纳加速应力,即所谓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 ??加速寿命试验提供了产物预期磨损机理的有价值数据,这在现今的市场上是很关键的,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其购买的产物提出了使用寿命要求.估计使用寿命仅仅是加速寿命试验的用处之一.它能使设计者和生产者对产物有更全面的了解,识别出关键的元器件、资料和工艺,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及控制.另外试验得出的数据使生产厂商和消费者对产物有充沛的信心.加速寿命试验的对象是抽样产物.2、可靠性强化试验(RET)可靠性强化试验有许多名称和形式,如步进应力试验、应力寿命试验(STRIEF)、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等. RET 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施加逐渐增年夜的环境应力和工作应力,来激发故障和流露设计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评价产物设可靠性测试鬼谷子品质联盟——乐天提供第 5 页共12 页计的可靠性.因此, RET 应该在产物设计和发展周期中最初的阶段实施,以便于修改设计.国外可靠性的有关研究人员在80 年代初就注意到由于设计潜在缺陷的残留量较年夜,给可靠性的提高提供了可观的空间,另外价格和研制周期问题也是现今市场竞争的焦点.研究证明,RET 不失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它获得的可靠性比传统的方法高很多,更为重要的是,它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早期可靠性,无须像传统方法那样需要长时间的可靠性增长(TAAF),从而降低了本钱.??RET 的目的是要引起失效,因此它是破坏性试验,试样数量尽可能少.进行RET 的理想时间是在设计周期的末期,此时设计、资料、元器件和工艺等都准备就绪,而生产尚未开始.通常RET 的做法是施加预定的环境应力和工作应力(独自加、顺序加或同时加),从小量级开始,然后逐步增加直到呈现以下3 种情况:全部试样失效;应力值年夜年夜超越服役期望值;呈现非相关失效.(非相关失效是指服役中不成能呈现的失效模式)可靠性强化试验也是针对少量抽样产物进行的.3、其它类型加速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还包括可靠性统计试验,即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基于加速环境的可靠性统计试验(即加速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加速可靠性验收试验)是加速环境试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该问题的核心是通过高量级的加速环境试验数据去评估试样在低量级的服役环境中的可靠性水平.在产物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它们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前述 2 种加速环境试验来实现.4、加速环境试验在产物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在产物的设计、研制、生产和使用直至寿命末期整个寿命周期内,其可靠性的设计、改进、评估都离不开环境试验手段,而加速环境试验在产物的设计、研制和生产中是实现产物的可靠性增长和确定、评估产物可靠性水平的重要手段.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的要求确定产物之后,就可初步设计好产物雏形.此时一般需要对元器件和原资料进行选择,选择代表试样进行加速寿命试验,从而确定所选择的元器件和原资料.产物设计完成并制造试样后就可以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RET),以实现可靠性增长.这将是一个逐步清除设计上的薄弱环节的过程,同时,可以对资料和工艺方法进行加速寿命试验,为产物的正式生产奠基基础.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即是一个试验——分析改进——试验的循环过程.为了确定产物的有效寿命,需要对产物的抽样进行加速寿命试验(ALT 或HALT),同时加速寿命试验还将为ESS 提供需要的有关产物的数据.在清除设计上的缺陷及薄弱环节之后,产物可以正式批量生产.环境应力筛选方案可以根据ALT(或HALT)确定的极限来确定.以最为有效的温度循环和宽带随机振动为例,两真个温度应该比工作极限约低20%,用在生产中的ESS 振动量级应该约为振动破坏可靠性测试鬼谷子品质联盟——乐天提供第6 页共12 页极限的50%.在确定了试验剖面后,便应该对几个(一般至少3 个)试样进行筛选方案的验证(POS),以证实筛选既不造成缺陷,又不用耗失落很多有效寿命.通过筛选的产物可以出厂,没有通过筛选的产物在经过纠正后同样可以出厂,因为筛选并没有过多地降低产物的有效寿命,只是检测到了在制造过程中引入的缺陷.应该指出的是,何时进行何种试验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如环境应力筛选可能会在可靠性强化试验中进行,不外此时所进行的环境应力筛选目的是对试样进行筛选、老炼、排除产物试样的早期故障,使其故障率趋于稳定,而不让早期故障在可靠性强化试验中流露,造成不需要的浪费.另外,其实不是所有的加速环境试验都是必需的,如可靠性强化试验所提供的信息,在承制方及订购方的共同认可下,是可以完成加速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功能的,而环境应力筛选(或高加速应力筛选)亦能实现加速可靠性验收试验的要求.产物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对产物的可靠性增长也是相当有用的.同样的产物在分歧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可能会暗示为分歧的可靠性量值,故产物的可靠性必需在真实的使用环境中或者在模拟的真实环境条件下验证,才华获得准确的可靠性数据.因此,应该重视在使用中反馈的信息,与以前的试验进行分析比力,对改进试验方法、进一步提高产物的可靠性都有重要的意义.总之,可靠性管理是贯穿于产物全寿命周期的一项工程,也是增强产物的市场竞争力的保证.加速环境试验已应用于通讯、电子、电脑、能源、汽车等工业部份,而且在航空、航天、军工方面的应用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据报道,惠普、福特、波音等国际知名企业已相继采纳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进行新产物研制的可靠性增长试验,并由此获得高可靠性,缩短产物研制周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国有关研究机构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加速环境试验将成为可靠性试验的弥补和发展.环境测试一般偏重于产物对外部条件适应能力的测试,如温度,湿度,电磁环境等.而其自己的工作状况不会变动,如电流、电压、机械负载等.狭义的可靠性测试一般偏重于产物自己的性能,如在年夜电流或机械过载的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而其工作环境则坚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广义的可靠性测试也可包括环境测试.二、 EMC 测试随着电子产物越来越多地采纳低功耗、高速度、高集成度的LSI 电路,使得这些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威胁.而与此同时,年夜功率设备及移动通讯和无线寻呼的广泛应用等,又年夜年夜增加了电磁骚扰的发生源,因此我们应提高产物自己抗干扰能力,即要求产物必需具备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能正常工作的能力. 某些产物在EMC 方面的测试是国家强制要求进行的. 通常状况下,可靠性测试鬼谷子品质联盟——乐天提供第 7 页共 12 页EMC 需要测试如下项目:传导发射;辐射发射;静电抗扰性测试;电快速脉冲串抗扰性测试;浪涌抗扰性测试;射频辐射抗扰性;传导抗扰性:电源跌落抗扰性;工频磁场抗扰性;电力线接触;电力线感应;三、其它测试环境测试和EMC 测试基本上包括了通常状况下所有的测试;这里再列举一些测试项目,可以根据情况适被选用:1、外观测试;附着力测试;耐磨性测试;耐醇性测试;硬度测试;耐手汗测试;耐化妆品测试;2、寿命测试;某一器件中活动部件的活动次数;某一配件(如电视的摇控器)的使用寿命;两个器件拨插联结的拨插次数;3、软件测试;基赋性能测试;兼容性;鸿沟测试;竞争测试;压迫测试;异常条件测试;上述测试中,对可以找到国/行标的产物,按国/行标的要求执行,对找不到国/行标的产物,就只能做比较测试*了;*比较测试就是用至少两种产物在同一状况下做测试,然后丈量各产物的性能,找出一系列数据,判定被测产物的那一种更好;可靠性测试鬼谷子品质联盟——乐天提供第 8 页共 12 页四、测试条件说明:对某一具体产物做测试时,所有的测试条件必需以对应的国标、行标为准.没有国/行标时,应该根据实现的使用情况选定测试条件,下面的测试条件是由中兴公司的年夜虾提供(非常感谢这位不知道姓名的老兄),主要是用于测试CDMA 手机,在此仅作其他产物的参考使用.1. 高温贮存高温测试的温度TH 必需高于Tmax(Tmax 指产物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工作温度).研制测试时温度最高(一般取Tmax+20℃)、小批量试产测试时温度次之(一般取Tmax+15℃)、例行测试最低(一般取Tmax+10℃).2. 高温贮存高温测试的温度TL 必需低于产物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工作温度.研制测试最低,转产测试次之,例行测试最高;通常状况下三个阶段的TL 都取-40℃.3. 温度循环应力高温坚持温度同高温测试温度;高温坚持温度同高温测试温度.温变率年夜于1℃/min,但应小于5℃/min.循环次数年夜于 2 次(研制测试)或 8 次(转产测试).温度坚持时间年夜于0.5 小时(对无外壳单板)或2 小时(对整机).4. 高温高湿应力测试温度为产物的高温工作温度加 5℃.湿度为 90%±3%;测试时间为 24小时.5. 随机振动应力最高频率年夜于500Hz. 最年夜功率谱密度为0.02(对单机)∽0.04 (对单板)g2/Hz.测试方向为X,Y,Z,每方向30min.但如果抗振动性能较差的方向能通过振动测试,则其它方向可以免作.移动产物带电振动.6. 扫频振动的应力频率范围1055Hz;恒定振幅0.35mm.扫频速率每分钟 1 个倍频程.测试方向 X、 Y、 Z,每方向 25 分钟.但如果抗振动性能较差的方向能通过振动测试,则其它方向可以免作.移动产物带电振动.7. 冲击振动的应力冲击波型半正弦,脉冲宽度11ms.冲击强度30g;冲击方向X、Y、Z,每方向正负3 次.如果抗冲击能力较差的方向能够通过冲击测试,则其它方向的冲击测试可以免做.8. 开关电应力在高温,高温和湿热条件下各开关电3 次以上,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开关电10 次以上.可靠性测试鬼谷子品质联盟——乐天提供第9 页共12 页9. 电源拉偏应力在惯例条件下做电源拉偏测试.一次电源(如交流 220V 和直流48V)要求拉偏20%,至少10%.二次电源(如直流5V)拉偏10%,至少5%.将市电转换成产物使用的高压直流电的AC/DC 设备为一次电源,将一次电源转换成单板使用的高压直流电的DC/DC 设备为二次电源.10.冷启动应力将产物关电,在产物高温测试温度下“冷浸”0.5(对单板)∽2 小时(对机柜式产物),然后开电,产物应能正常工作.将以上过程重复100 次以上.11.盐雾应力盐溶液为浓度 5%的 NaCl 溶液.连续盐雾测试的时间为24 小时.交变盐雾测试的时间为:盐雾2 小时, 40℃90%湿热 22 小时,重复 3 个周期.盐雾测试温度为35±2℃.12.模拟汽车运输的应力按实际发货的要求包装和装载.用载重汽车在三级公路上以 2040 公里时速跑 200 公里,或在 J300 模拟汽车运输台上振动 90min.13.淋雨测试的应力将产物按实际使用的状态放置,上电工作,功能正常.用花洒喷头对产物喷水,流量约为 10L/min.喷头距产物概况约半米,对产物概况各处均匀喷水(底面除外).喷头中心的出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年夜于 30 度.喷水时间根据产物体积年夜小,分别选取 5 分钟、 10 分钟、 20 分钟.喷水后产物功能正常.14.附着力测试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本概况划 10×10 个 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350~400g/cm2 的胶带(3M600 号胶纸或同等)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年夜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 次相同测试;结果判定:要求附着力≥4B 时为合格.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可靠性测试鬼谷子品质联盟——乐天提供第10 页共12 页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年夜于65%.15.耐磨性测试用专用的日本砂质橡皮(橡皮型号:LER902K),施加 500g 的载荷,以 40~60 次/分钟的速度,以20mm 左右的行程,在样本概况来回磨擦300 个循环.结果判定:测试完成后以油漆不透底时为合格.注:如果采纳的是 UV 漆,用方法一测试要求达 300 个循环,用方法二测试要求达500 个循环.16.耐醇性测试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用的 500g 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面积约为1cm2),以40~60 次/分钟的速度,20 mm 左右的行程,在样本概况来回擦拭200 个循环.结果判定: 测试完成后以油漆不透底时为合格.17.硬度测试用2H 铅笔(三菱牌),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 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 长,共划5 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结果判定:检查产物概况有无划痕,当有1 条以下时为合格.注:如果采纳的是UV 漆,硬度要求达3H 以上.18.耐化妆品测试先用棉布将产物概况擦拭干净,将凡士林护手霜(或SPF8 的防晒霜)涂在产物概况上后,将产物放在恒温箱内。
芯片可靠性测试质量(Qual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IC产品的生命,好的品质,长久的耐力往往就是一颗优秀IC产品的竞争力所在。
在做产品验证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三个问题,验证什么,如何去验证,哪里去验证,这就是what, how , where 的问题了。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质量和可靠性就有了保证,制造商才可以大量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客户才可以放心地使用产品。
本文将目前较为流行的测试方法加以简单归类和阐述,力求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Quality 就是产品性能的测量,它回答了一个产品是否合乎SPEC的要求,是否符合各项性能指标的问题;Reliability则是对产品耐久力的测量,它回答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有多长,简单说,它能用多久的问题。
所以说Quality解决的是现阶段的问题,Reliability解决的是一段时间以后的问题。
知道了两者的区别,我们发现,Quality的问题解决方法往往比较直接,设计和制造单位在产品生产出来后,通过简单的测试,就可以知道产品的性能是否达到SPEC 的要求,这种测试在IC的设计和制造单位就可以进行。
相对而言,Reliability的问题似乎就变的十分棘手,这个产品能用多久,who knows? 谁会能保证今天产品能用,明天就一定能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标准,如MIT-STD-883E Method 1005.8JESD22-A108-AEIAJED- 4701-D101等等,这些标准林林总总,方方面面,都是建立在长久以来IC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IC测试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电压,偏压,测试方法等,获得标准的测试结果。
这些标准的制定使得IC测试变得不再盲目,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很好的解决的what,how的问题。
而Where的问题,由于Reliability的测试需要专业的设备,专业的器材和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专业的测试单位。
这种单位提供专业的测试机台,并且根据国际标准进行测试,提供给客户完备的测试报告,并且力求准确的回答Reliability的问题在简单的介绍一些目前较为流行的Reliability的测试方法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IC产品的生命周期。
典型的IC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用一条浴缸曲线(Bathtub Curve)来表示,如图所示Region (I) 被称为早夭期(Infancy period)。
这个阶段产品的failure rate 快速下降,造成失效的原因在于IC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缺陷;Region (II) 被称为使用期(Useful life period)。
在这个阶段产品的failure rate 保持稳定,失效的原因往往是随机的,比如EOS,温度变化等等;Region (III) 被称为磨耗期(Wear-Out period)。
在这个阶段failure rate 会快速升高,失效的原因就是产品的长期使用所造成的老化等。
认识了典型IC产品的生命周期,我们就可以看到,Reliability的问题就是要力图将处于早夭期failure的产品去除并估算其良率,预计产品的使用期,并且找到failure的原因,尤其是在IC生产,封装,存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所造成的失效原因。
下面就是一些IC Product Level reliability test items●>Robustness test itemsESD, Latch-up对于Robustness test items 听到的ESD,Latch-up 问题,有很多的精彩的说明,这里就不再锦上添花了。
下面详细介绍其他的测试方法。
●>Life test itemsEFR, OLT (HTOL), LTOLEFR: Early fail Rate TestPurpose: 评估工艺的稳定性,加速缺陷失效率,去除由于天生原因失效的产品。
Test condition: 在特定时间内动态提升温度和电压对产品进行测试Failure Mechanisms:材料或工艺的缺陷包括诸如氧化层缺陷,金属刻镀,离子玷污等由于生产造成的失效Reference:具体的测试条件和估算结果可参考以下标准MIT-STD-883E Method 1015.9JESD22-A108-AEIAJED- 4701-D101HTOL/ LTOL:High/ Low Temperature Operating LifePurpose: 评估器件在超热和超电压情况下一段时间的耐久力Test condition: 125?C,1.1VCC, 动态测试Failure Mechanisms:电子迁移,氧化层破裂,相互扩散,不稳定性,离子玷污等Reference:简单的标准如下表所示,125?C条件下1000小时测试通过IC可以保证持续使用4年,2000小时测试持续使用8年;150?C 测试保证使用8年,2000小时保证使用28年。
125?C 150?C 1000 hrs 4 years 8 years2000 hrs 8 years 28 years具体的测试条件和估算结果可参考以下标准MIT-STD-883E Method 1005.8JESD22-A108-AEIAJED- 4701-D101>Environmental test itemsPRE-CON, THB, HAST, PCT, TCT, TST, HTST, Solderability Test,Solder Heat TestPRE-CON: Precondition TestPurpose: 模拟IC在使用之前在一定湿度,温度条件下存储的耐久力,也就是IC从生产到使用之间存储的可靠性。
Test Flow:Step 1: SAM (Scanning Acoustic Microscopy)Step 2: Temperature cycling- 40?C(or lower) ~ 60?C(or higher) for 5 cycles to simulate shipping conditionsStep 3: BakingAt minimum 125?C for 24 hours to remove all moisture from the packageStep 4: SoakingUsing one of following soak conditions-Level 1: 85?C / 85%RH for 168 hrs (多久都没关系)-Level 1: 85?C / 60%RH for 168 hrs (一年左右)-Level 1: 30?C / 60%RH for 192 hrs (一周左右)Step5: Reflow240?C (- 5?C) / 225?C (-5?C) for 3 times (Pb-Sn)245?C (- 5?C) / 250?C (-5?C) for 3 times (Lead-free)* choose according the package sizeFailure Mechanisms: 封装破裂,分层Reference:具体的测试条件和估算结果可参考以下标准JESD22-A113-DEIAJED- 4701-B101THB: Temperature Humidity Bias TestPurpose: 评估IC产品在高温,高压,偏压条件下对湿气的抵抗能力,加速其失效进程Test condition: 85?C,85%RH, 1.1 VCC, Static biasFailure Mechanisms:电解腐蚀Reference:具体的测试条件和估算结果可参考以下标准JESD22-A101-DEIAJED- 4701-D122HAST: Highly Accelerated Stress TestPurpose: 评估IC产品在偏压下高温,高湿,高气压条件下对湿度的抵抗能力,加速其失效过程Test condition: 130?C,85%RH, 1.1 VCC, Static bias,2.3 atmFailure Mechanisms:电离腐蚀,封装密封性Reference:具体的测试条件和估算结果可参考以下标准JESD22-A110PCT: Pressure Cook Test (Autoclave Test)Purpose: 评估IC产品在高温,高湿,高气压条件下对湿度的抵抗能力,加速其失效过程Test condition: 130?C,85%RH, Static bias,15PSIG(2 atm)Failure Mechanisms:化学金属腐蚀,封装密封性Reference:具体的测试条件和估算结果可参考以下标准JESD22-A102EIAJED- 4701-B123*HAST与THB的区别在于温度更高,并且考虑到压力因素,实验时间可以缩短,而PCT则不加偏压,但湿度增大。
TCT: Temperature Cycling TestPurpose: 评估IC产品中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之间的界面的接触良率。
方法是通过循环流动的空气从高温到低温重复变化。
Test condition: Condition B: - 55?C to 125?CCondition C: - 65?C to 150?CFailure Mechanisms:电介质的断裂,导体和绝缘体的断裂,不同界面的分层Reference:具体的测试条件和估算结果可参考以下标准MIT-STD-883E Method 1010.7JESD22-A104-AEIAJED- 4701-B-131TST: Thermal Shock TestPurpose: 评估IC产品中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之间的界面的接触良率。
方法是通过循环流动的液体从高温到低温重复变化。
Test condition: Condition B: - 55?C to 125?CCondition C: - 65?C to 150?CFailure Mechanisms:电介质的断裂,材料的老化(如bond wires), 导体机械变形Reference:具体的测试条件和估算结果可参考以下标准MIT-STD-883E Method 1011.9JESD22-B106EIAJED- 4701-B-141* TCT与TST的区别在于TCT偏重于package 的测试,而TST偏重于晶园的测试HTST: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Life TestPurpose: 评估IC产品在实际使用之前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几年不工作条件下的生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