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1002.45 KB
- 文档页数:9
保加利亚历史文化简介保加利亚,这个坐落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而文化则在多个世纪的文明交融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对保加利亚历史文化的详细简介。
一、古代历史保加利亚的领土曾是古代色雷斯人居住的地方,色雷斯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先后被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等势力所统治。
在这些帝国的统治下,保加利亚地区逐渐融入了欧洲文明的主流。
二、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是保加利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保加利亚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和民族融合。
公元681年,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建立,标志着保加利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第一帝国的统治下,保加利亚逐渐发展成为巴尔干半岛上的重要国家。
此外,中世纪的保加利亚还经历了第二帝国的统治,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征服和统治。
在这些时期,保加利亚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为保加利亚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近代历史近代以来,保加利亚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
19世纪末期,保加利亚人民在奥图曼土耳其帝国的压迫下奋起反抗,最终于1878年获得独立,并建立了现代保加利亚国家。
20世纪初,保加利亚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漩涡之中。
在战争中,保加利亚人民再次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和民族凝聚力。
战后,保加利亚进行了政治和经济重建,逐渐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四、文化特色语言与文学:保加利亚语是保加利亚的官方语言,属于斯拉夫语系。
保加利亚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包括古代色雷斯人的史诗、中世纪的骑士诗歌、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和诗歌等。
近现代以来,保加利亚文学更是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作家和作品,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艺术与音乐:保加利亚的艺术和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传统艺术形式包括民间舞蹈、绘画、雕塑等,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保加利亚人民的才华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社会的深刻理解。
商情班车BUSINESS INFORMATION区域视窗保加利亚: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桥梁文/本刊记者高潮位于欧洲东南部的保加利亚,是沟通亚德里亚海、中欧和多瑙河、里海、爱琴海的枢纽,也是欧洲交通中心之一和欧亚贸易、能源的重要走廊。
此前,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保加利亚议长米科夫在出席“中国-保加利亚经贸论坛”时表示,保加利亚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与中东国家经济联系紧密,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桥梁。
中保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保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双方在大型项目合作上也取得了突破。
保加利地理位置优越,是欧盟成员国中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走向欧洲市场的桥梁。
中方将继续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投资保加利亚,加强在道路、港口、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
米科夫议长在致辞中指出,中保双边政治关系始终稳步健康发展,保政府重视改善投资环境,保护境外投资者的利益。
保加利亚在能源和农业等领域拥有比较优势,希望吸引中国公司赴保投资兴业。
保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需求巨大,中国在该领域拥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希望中保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参与保道路、港口和机场等大型项目的建设。
同时,保政府高度重视中欧合作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愿在相关机制下开展合作。
有关专家指出,中保两国传统友谊深厚,国家关系良好,近年来经贸关系稳步发展,目前中国是保加利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2012年中国在保加利亚的投资新增2237万美元,投资存量为1.04亿美元,双方在汽车、农业、通讯等领域已经开展合作,部分项目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搭建中保合作新平台米科夫指出,保加利亚政治稳定,对华友好,是欧盟成员国。
自2007年正式加入欧盟后,保加利亚逐渐融入欧盟统一市场,实行本币列弗与欧元固定汇率制,财政体系稳定。
同时,入盟也加速了保国内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由于地处亚欧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一直是欧亚贸易、能源的走廊和交通中心。
保加利亚玫瑰产业的发展现状玫瑰被称为“花之皇后”,在古代中国被尊为“女神之花”。
从玫瑰花中提取的玫瑰油价格及其昂贵,素有“液体黄金”之称。
保加利亚是世界上玫瑰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约有300多年的历史,享有“玫瑰之国”的美誉。
长期以来,保加利亚玫瑰油的产量、质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一、玫瑰的分类和玫瑰油的用途国际上通常把玫瑰、月季、蔷薇统称为玫瑰(Rose)。
玫瑰品种很多,保加利亚玫瑰品种最多,约有150多个品种,但主要栽培品种仅有3~4个。
这些品种都属于属于蔷薇科、蔷薇属、大马士革玫瑰(damask rose)系列。
该系列玫瑰属于多年生落叶灌木,一般寿命可长达30~40年。
大马士革系列玫瑰是举世公认的香气最好,经济价值最高,最受市场青睐的玫瑰品种。
大马士革系列玫瑰精油是世界名贵的玫瑰精油中的极品,其售价为黄金的数倍。
大马士革系列玫瑰精油及其相关产品,除了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饮料、泡茶以及园林绿化、美化、香花等很多领域。
大马士革No.01玫瑰大马士革No.01玫瑰芽变新品种苦水玫瑰平阴玫瑰其他玫瑰品种部分月季品种蔷薇类二、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用玫瑰花生产玫瑰油的方法,主要分两大类:即蒸馏法和萃取法。
蒸馏法提取的产品有:玫瑰油(无色或黄色液体),还有副产品玫瑰水(少量玫瑰油溶解在水中无法完全提取);萃取法又分为:溶剂萃取和二氧化碳萃取。
用溶剂萃取法获得的产品有:玫瑰浸膏(concrete,蜡状、淡棕色、半固体))和玫瑰香精(Rose absolute,以酒精为溶剂再从玫瑰浸膏提取的微红色液体)。
溶剂萃取法提取的玫瑰油产量是蒸馏萃取法的10倍。
二氧化碳萃取因为设备昂贵、加工能力有限,提取出的精油不被化妆品市场接受而很少应用。
这里不再介绍。
三、全世界玫瑰精油的产量及市场需求情况保加利亚是是世界上最大的玫瑰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美国、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荷兰、日本和阿拉伯等国家是玫瑰精油及其相关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bulgaria是什么国家
保加利亚(Bulgaria),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的一个国家,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北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国土面积为11.1万平方公里。
保加利亚共有28个大区和265个市。
自然资源贫乏。
主要矿藏有煤、铅、锌、铜、铁、铀、锰、铬、矿盐和少量石油。
森林面积约412万公顷,约占保国土面积的33%。
保加利亚的语言
保加利亚语标准语是以东部的中央次方言(巴尔干次方言)为基础所形成的。
标准语共有44个音位,包含6个元音及38个辅音。
保加利亚语词法上,名词、形容词、数词和部份代词皆已无变格,动词无不定式但有转述式及过去将来式;另外有两种已不常用的将来先行式及过去将来先行式,也保留古斯拉夫语中的过去先行式。
采访保加利亚驻华大使格里戈尔·波罗扎诺夫阁下作者:本刊记者来源:《友声》2019年第04期保加利亚是紧随苏联之后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
今年既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和保加利亚建立70周年。
70年来,中保双边关系虽经历过波折起伏,但近年来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日益发展。
今年7月,保加利亚总统鲁门·拉德夫访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保加利亚共和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大使阁下,您能否就中保建立70年来双边关系的发展谈谈您的看法?2019年保加利亚和中国迎来建交70周年。
保加利亚是世界上第二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1949年10月3日,就在中国政府提议建交的一天后,时任保加利亚外长弗拉基米尔·波普托莫夫向中国外长周恩来做出了积极回应。
如今70年后,中国欣欣向荣,取得巨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70年来,保中两国经过共同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双边合作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我愿借此机会向为70年来推动保中两国关系发展和增进保中民族间相互理解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前辈们,包括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教育家以及艺术家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我也真心希望保中两国进一步携手,加强双边合作,为下一代谋福利。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曾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让我们共同期待保中合作伙伴关系在未来能够得到深化发展。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保中双边友好及民族互信的生动案例。
2018年5月,在中国喜马拉雅山脉的希夏邦马峰,一名保加利亚公民在攀登过程中失踪,中方立即展开搜救行动。
我想再次衷心感谢中国政府在这次搜救行动中对保加利亚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这次搜救在中国境内堪称史无前例。
保加利亚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地理位置优越。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17”合作平台等共同推动下,双方交往日趋多元。
1.保加利亚玫瑰在世界的地位和特色●玫瑰简介玫瑰,又被称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
蔷薇科蔷薇属灌木。
作为农作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玫瑰油要比等重量黄金价值高,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
国际上通常把玫瑰、月季、蔷薇统称为(Rose)玫瑰。
从玫瑰花中提取的香料则是天然香料,有益于人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货源在国际市场走俏。
国外玫瑰主产国保加利亚、摩洛哥等受到地域、国土面积和劳动力等因素制约,不能再有更大的发展。
国际市场出现了求大于供,价格节节上涨的局面。
国内其它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人工种植面积也不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这就为我们扩大玫瑰栽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根据气候,地理条件,只要管理措施跟上,能够很好地满足玫瑰生长发育的要求,盛花期鲜花亩产可达500-700公斤。
且一年栽植,可十年受益,确属一面富国富民的项目。
●保加利亚玫瑰的简史保加利亚位于北纬43o,东经24 o,欧亚交汇的巴尔干半岛东部,属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玫瑰产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索菲亚的玫瑰谷,年平均气温10.4℃,1月份平均气温-1.7℃,由于受大西洋的影响,夏季平均气温很少超过30 ℃。
保加利亚玫瑰一般是指长期在保加利亚栽培的大马士革(Rosadamascena NO:1)系列玫瑰的总称。
其主要品种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个品种,其中以淡粉色品质最好。
真正意义上的玫瑰栽培品种全世界约有200~300个。
其中,以保加利亚品种最多,约有150余个品种。
由于保加利亚玫瑰属国际香型,出油率高达万分之三点六,是提取玫瑰精油和生产玫瑰纯露(鲜花水)的最佳品种。
作为世界名花的玫瑰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此外,还具有广泛的医药、工业、食品、日用化工等领域的实用价值,玫瑰干花蕾、花瓣可用以泡茶。
玫瑰是集观赏、绿化、药用、食用于一体的木本植物。
所以素有“玫瑰王国”之美誉。
保加利亚玫瑰精油是精油中的极品,被称为“花中之后”,世界上最好的玫瑰精油则由来自保加利亚的大马士革玫瑰蒸馏而成.称为保加利亚奥图玫瑰精油(Bulgarian Rose Otto) 。
欧洲最穷的10个国家说到欧洲最富有的国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瑞士、冰岛、卢森堡等一系列国名。
诚然,欧洲确实是世界上国家最发达的大陆,尤其是西欧国家,几乎都达到了发达水平。
但是如果提到欧洲最穷的国家,你知道有哪些吗?第十:斯洛伐克要说欧洲最穷的十个国家,斯洛伐克必定榜上有名,虽然这个国家早在2019年人均gdp就已经达到12.4万人民币,几乎是我们国家的两倍,但是在富豪遍地走的欧洲,斯洛伐克无疑就像是街边的乞丐。
1993年“天鹅绒分离”以后,斯洛伐克建立起独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大力推行市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由此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
2004年,斯洛伐克加入了欧盟,这一举措不仅打通了欧洲市场,斯洛伐克“欧亚走廊”的重要地理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欧盟成员国平均时薪165元,斯洛伐克只有38元。
廉价的劳动力也吸引了许多外国公司来建厂。
比如大众、起亚、捷豹、路虎等汽车公司都选择在这里组装,然后销往欧洲市场。
2019年斯洛伐克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000多亿元,其中14%是汽车产业创造的价值。
虽然斯洛伐克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但早在2006年就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待遇好得令人眼红。
比如实行十年免费义务教育,妻子怀孕后丈夫一起休假,带薪休假三年,失业后可以连续两年领取高额补贴。
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一再提高,他几乎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
那么为什么斯洛伐克不如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呢?先说这个国家人口有多稀疏。
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500多万人口。
即使在国家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也只有50万人。
人口稀少导致国内市场狭小,国民生产总量难以提升,只能屈居最穷国家行列。
第九:保加利亚第九位是保加利亚,人均GDP刚刚超过7万人民币,与中国大致相当。
保加利亚不仅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也是欧盟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保加利亚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数千年来都是传统的农业国,尤其以酸奶、玫瑰油和葡萄酒闻名世界。
二战以后,苏联模式在整个东欧国家盛行,保加利亚也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电子、冶炼和轻纺工业等产业。
保加利亚农业概况一、保加利亚概况保加利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东部;全国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比我国江苏省稍大,占该半岛总面积的22%;北部以多瑙河为界与罗马尼亚毗邻,西部与南斯拉夫和马其顿接壤,南部与希腊和土耳其相连,东面濒临黑海;保加利亚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分布着低洼地、平原、低山、高山、丘陵和盆地,以及深的断裂谷和河谷;境内70%是山地和丘陵,植物种类繁多,达3000种以上;全国森林面积占国土的%,其中%为阔叶林,%为针叶林;巴尔干山脉亦称斯塔拉山脉,意即老山山脉位于保加利亚中部,把国土分为南北两部分,西起提莫赫河谷,东至黑海;罗多彼山脉位于南部,是一个广阔的山区,占国土面积的1/7,高度自西向东递减,西部高度超过1800米;位于西南部的里拉山平均高度海拔1487米,穆萨拉峰高2925米,是巴尔干半岛的第一高峰;维赫伦峰高2915米,是保加利亚的第二高峰;此外,还有皮林山、中山、维多沙山和斯特兰贾山等;保加利亚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铅、锌和锰等;保加利亚主要有两大平原,一个是位于北部的多瑙河丘陵平原,它是境内面积最大的平原;其中东北部的多布罗加地区是着名的"谷仓";另一个是位于南部的色雷斯低地,又称马里查低地,是境内最平坦的平原,适于种植水稻、棉花和早熟蔬菜等;这两大平原是农业主产区;全国的农用地约有61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其中可耕地面积约为430公顷,果园和其他多年生作物面积31万公顷,天然牧场和草地198万公顷;保加利亚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据学者估算,冲击层地下水计有亿立方米,其中亿立方米分布在多瑙河沿岸低地的石层里;地下水大部分适于饮用;早在古代,保就以富有保健矿泉着称;目前,保全国有着名矿泉500处左右,居欧洲前列,多数适用于饮用和医疗;保加利亚的河流分别流入黑海先流入多瑙河和爱琴海;流入多瑙河再流入黑海的河流有伊斯克尔河、扬特拉等;卡姆奇亚河直接流入黑海;除多瑙河外,其他河流均不能通航;多瑙河是仅次于伏尔加河的欧洲第二大河,在保加利亚地段可全年通航,对保加利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海岸线长378公里;保加利亚地处北温带,属于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温度℃,南北两部分的平均温差不超过3℃;全年1月份气温最低,北部平均气温为零下1~2℃;7月气温最高,全国平均20~25℃;全年平均降雨量698毫米左右,但分布不均匀;冬季北方雪盖可达50~70天以上;近年来,保加利亚的人口已呈下降的趋势;1988年12月全国人口为万人,1998年下降到万人;其中88%以上的居民是保加利亚人,此外,还有吉卜赛人、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土耳其族人即保加利亚穆斯林、希腊族和罗马尼亚族人;保加利亚语为官方语言;东正教为国教;索非亚于1879年被定为首都,位于索非亚盆地中部,海拔500多米,四季气候温和,绿地面积占整个城市的1/4,以"花城""巴尔干矿泉城"闻名于世,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中心,人口约120万;1944年9月解放之前,保加利亚是个落后的农业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剧变前的1987年已成为中等发达的工业农业国;1987年有固定资产1192亿列弗当时列弗与美元的比价为1∶1,社会总产值847亿列弗,其中工业产值占70%,农业产值占10%1948年为49%,商业产值占4%,外贸总额为279亿外汇列弗当时1外汇列弗约为美元;1998年,农业劳动力约占劳动力总数的%,比1990下降了个百分点;1989年11月10日政局变化后,国家从指令性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调节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由于各种原因,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不顺利,头4年生产连续下降,通货膨胀率一般都在2-3位数,经济危机严重;按可比价格计算,1994年工业产值比1989年下降50%,农业产值下降35%,出口减少50%,曾经在工业产值中占1/3以上的机器制造业下降80%,军工生产下降70%;1995年是经济转轨后形势转好,年通货膨胀率35%,但是1996年和1997年生产又下降,经济危机加剧;经济至今仍未恢复到1989年剧变时的水平;1997年国民收入283亿列弗,人均国民收入3162列弗列弗兑换1美元;世界银行估计,1998年保加利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230美元;二、农业发展的特点保加利亚农业的基本特点是:1.世界最大的玫瑰生产国和出口国保加利亚号称"玫瑰之邦",玫瑰的品质上乘,出油率高,种植面积和产量、出口量,以及玫瑰油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之冠;该国有闻名世界quot;玫瑰谷",长达130公里,位于国家的中心地区;那里的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疏松,特别适宜玫瑰的种植;2.东中欧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果菜园" 在原来的"经互会"中,保加利亚历来是粮食和蔬菜瓜果的重要生产国;早在1970年代末,人均的谷物占有量就接近920公斤,进一步上升到1986年的948公斤;1988年,保加利亚的蔬菜、瓜类和水果的人均占有量达到了423公斤;3.农业转轨导致主要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谷物总产量从1986年的849万吨下降到1992年664万吨和1995年的657万吨;其中,小麦的产量从1988年的471万吨下降到1995年的344万吨;瓜果蔬菜的产量也大幅度滑坡;其中,水果总产量从1986年的197万吨下降到1995年的115万吨;蔬菜产量从1996年的182万吨下降到1992年的108万吨;4.私有农用地的比重迅速增加1992年,保加利亚有农业用地万公顷包括可耕地、耕地、天然牧场和人工草场等,其中可耕地万公顷;当年,私有的农用地万公顷,可耕地万公顷,分别占总数的%和%;到1995年,私有的农用地和可耕地分别增加到万公顷和万公顷,分别上升到%和%;在总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的同时,私有土地的播种面积却在增加;总播种面积从1992年的385万公顷下降到1995年的335万公顷;私有土地播种面积则从1992年的万公顷增加到1995年的万公顷;三、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农业产值结构发生了两个变化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产值略有增加,畜牧业产值下降;1993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畜牧业产值占%;到1995年,农业产值上升到%,畜牧业产值则下降到%;与此同时,私人农场的产值大幅度增加;1993年,私有部分的农业产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其中种植业为%,畜牧业占%;1995年,私有农业产值已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其中种植业占%,畜牧业占%;1944年9月解放后,在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同时,还在边疆、山区建立起规模的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国营农场,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政权更迭前的1987年,农业产值为亿列弗,占社会总产值的10%,比1939年增长24倍;这个时期农业创造34亿列弗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12%,比1939年增长14丁br> 1980年代后期,因农业生产单位过大等因素影响了农民积极性的发挥,蔬菜、水果产量有所下降,某些农业机械有减少的趋势,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1.种植业保加利亚生产的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麦、向日葵、甜菜、烟叶、土豆、蔬菜和水果;在经济转轨之前,保加利亚的谷物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1986年达到了950公斤;农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许多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下降,人均谷物占有量下降到400公斤左右,主要的谷物如小麦每年要进口400万吨以上,玉米也要进口200万吨到300万吨;保加利亚号称"玫瑰之邦",玫瑰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早在300多年前,保加利亚就开始从中亚引进玫瑰,后来面积不断扩大;玫瑰的集中产地在该国的中心地区--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的中部谷地,产量占全国玫瑰产量的3/4以上;特别是从卡赞勒克向西50公里左右到卡尔洛沃一带,那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疏松,玫瑰的香味浓,出油率高,以"玫瑰谷"闻名于世;保加利亚每年玫瑰油的出口量大致在2吨左右;保加利亚是欧洲第三大烟草生产国,仅次于希腊和意大利,1990年年产烟叶万吨,1998年烟叶面积万公顷,产量为5万吨左右;个体经济的主要农作物产量增长明显;1992年,个体经济粮食产量万吨,到1995年增加到万吨;其中,小麦产量从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万吨;经济经济作物产量从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万吨;蔬菜产量从78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120万吨;水果产量从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万吨;表1 保加利亚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千吨1986 1990 1996 1997 1998谷物总产 8492 8872 3380 6157 5480小麦 4327 5071 1802 3556 3295马铃薯 491 495 319 463 463瓜果蔬菜 3788 3368 2380 2275 2251烟叶 126 77 40 52 52葡萄酒 -- 256 237 247 247表2 保加利亚主要园艺产品的产量千吨1990 1996 1997白菜 125 102 120番茄 768 324 244黄瓜 143 118 145葡萄 741 661 624西瓜 200 227 246草莓 18 5 5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至1989年11月剧变时以来,农业机械急剧减少;随着私有农业经济的发展,1992年有拖拉机47 411台,到1994年下降为26 593台,1992年有联合收割机13 454台,而1994年为7601台;一些地区又开始用牛和驴耕种;1994年私有农户有拖拉机38 008台;使用化肥量逐年减少,1992年100公顷可耕地使用化肥6115公斤,其中氮肥4852公斤,磷肥876公斤,钾肥387公斤,而到1995年分别下降到3795公斤,3554公斤,232公斤和11公斤;2.畜牧业保加利亚畜牧业的总产量也在下降,但与此同时,个体经济的畜牧业产品产量却在上升;1992年,全国肉的总产量万吨,到1995年下降为万吨;1992年,个体经济的肉产量占总产量的%,而1995年上升到85%;同期,奶的总产量全国从万吨下降到1995年的万吨,而个体经济占奶总产量的%上升到1995年的87%;表3 保加利亚主要畜产品的产量千吨1988 1990 1996 1997 1998肉类788 740 493 443 443猪肉-- 393 252 225 225牛奶2177 1999 1163 1197 1200鸡蛋161 129 96 87 87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3.农业对外贸易保加利亚现在成了许多农产品的净进口国,有些年份的进出口状况又变化不定,某种农产品忽而进口,忽而出口,而不是根据国内的资源优势和生产的条件或消费的需求主动地安排对外贸易表4;例如从1990年来,小麦有时一年进口400万吨,第二年或许就出口100多万吨;玉米1992年出口20万吨,1993年进口15万吨;土豆也是一样;相对来说,水果和畜产品的进口状况比较稳定;总之,保加利亚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与整个经济形势不够稳定有很大的关系;4.保加利亚部分农产品的净出口额万美元1995 1996 1997谷物 63 - 8829 - 7853小麦 12765 - 7078 - 6507大麦 4 - 5 - 209马铃薯 1118 - 1054 - 3045番茄 1079 1835 810葡萄231 224 181桃子327 185 117肉类 2069 4143 1209猪肉74 1302 581禽肉 2473 1956 1652牛奶809 - 439 - 312鸡蛋 183 551 156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年鉴计算;- 为净进口四、农业的转轨及存在的问题保加利亚从1944年9月解放以后的50多年中,农业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经历了从私有化和分散化到合作化和集体化,又从合作化和集体化转向私有化和个体化的历程;保加利亚政权更迭以后,农业所有制及经营形式的发展方向是:实行私有制、土地所有者志愿结合的合作社所有制、乡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以及股份制和租赁制;在农业所有制全部改造完之后,私有制占90%,国家所有制占10%;在90%的私有制中由私人土地所有者成立的合作社占75%,个人土地所有者的农场或农庄占15%;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农业土地归还工作;具体做法是:1.把土地归还给原土地所有者主要的规定有:1解散农业生产合作社并清算其财产;2按1946年4月9日通过的劳动土地所有制法规定的数额恢复农业土地所有者的所有权;3在恢复土地所有权的2年内,每户通过合法交易拥有的土地规模不得超过30公顷;2年之后没有土地最高限额的限制;得到土地的农民可按自愿原则重新组成合作社;到1997年10月,在应归还的土地中有60%的土地已归还原土地所有者;2.允许土地买卖经济转轨初期是按1946年土改时的地界归还土地,土地不能买卖;1997年后改为:新组建的合作社和公司成员按现有地界保持其所有权,同时修改了土地不可买卖的规定,与外国合资的公司可以购买土地;3.扩大租赁制并长期实行租赁制租赁没有最高土地限额的限制,并且把与农业和畜牧业有关的国营农场改造成股份公司;保加利亚在农业转轨中确有一些教训和问题应当认真总结:1.政局不稳定,农业转轨的政策和措施缺少连续性随政权更迭而变化,影响了农业的转轨和农业的发展;剧变后实行多党制,一个政党一套主张;例如,1990年社会党执政主张,基本上按现有地界把土地归还给原土地所有者;1991年民主力量联盟上台后按1946年土改时的地界归还;其后果是,许多原土地所有者不从事农业生产,或在城里工作,或在国外生活,使土地归还的任务十分繁重;同时,归还后许多土地荒着无人耕种;2.强行解散合作社产生不良后果剧变后,保加利亚各届政府总的方针是发展私有农业,把土地归还给土改时的所有者,解散农业生产合作社,清算并分配农业社的财产;但是,强行解散农业生产合作社违背了部分农民的意志;虽然农业生产单位过大,影响了农民积极性,但经过40多年的集体生产,许多农民不希望解散合作社,到国民议会和政府门前集会、请愿,要求保留合作社;过去曾犯了强行合作化的错误,现在又强行解散农业社,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农业社全部解散后,播种面积大大减少,农业产量下降,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被毁,畜牧场被折除了50%以上,据专家初步估算,强行解散农业社和畜牧场场所造成的损失达200亿列弗约合3亿美元;保加利亚现在的经济形势不稳定,经济尚未摆脱危机,政府对农业发展缺少长远考虑;资金严重短缺,对农业设施,农业科技、传统的优势部门无力增加投资;保加利亚作为欧洲的"果菜园",要恢复其昔日美丽、富饶的面貌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附录:保加利亚的农业合作化保加利亚在1944年解放后,为了改变农业土地和生产的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合作化的道路;保加利亚的农业合作化是在土地私有基础上开始的,并且同时进行土地改革;土改前只有%的农户租种别人的土地;他们租用的部分仅占个人土地的1/4;根据1946年颁布的土地法,在多布罗加地区,每个农户最多可以有30公顷土地,其他地区为20公顷;不直接经营土地的农户,每户分别为5公顷和3公顷;超过上述标准多余的土地,由国家按价收买;然后分给少地的农民或公用,根据这一法令,从1946年到1956年收归国家的土地的总数为万公顷,其中分给农户的为万公顷,另一部分分给国营农场和农业劳动生产合魃纾僖徊糠址指一鼗虻ノ皇褂谩br> 保加利亚农业合作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4~1951年;1944年解放的当年成立了110个农业社,包括7000个农户,并在边疆、山区建立起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国营农场;1948年召开的保共五大决定把农业转变到工业化的合作大生产基础上来,把农业联合到大型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到1951年,已建立了2739个农业社,包括万农户和万公顷耕地,占耕地面积的51%;第二阶段1951~1957年,这是农业社的巩固和发展阶段;到1958年全国的农业社发展到3290个,包括万农户,万公顷土地,占全国耕地的%;1958年召开的保共七大宣布,保农村已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第三阶段1958~1959年;1958年秋季召开的保共中央全会认为,小规模的农业社已不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并指出通过社际联合扩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底完成小社并大社,到1960年把全国的农业社并成932个大农业社;1970年提出农业集中化和农工一体化;到1972年底全部生产合作社和国营农场都加入了农工综合体;作业队为农工综合体的基本核算单位,实行作业队、班组、家庭和个人承包、自负盈亏的原则;此外,还鼓励发展个人经济,1985年个人经营的土地占耕地总数的10%,向市场提供40%的畜产品;1989年提出建立个人、家庭农庄,将来发展为大的农业经济联合公司;1989年12月提出把土地无限期地归耕种者使用;。
玫瑰之国——保加利亚的美人美服展开全文今天我们继续探索世界上的异族之美,在欧洲有一个著名的玫瑰谷Rose Valley, Bulgaria,就在保加利亚的国土中央登萨河谷。
北面高耸挺拔的巴尔干山脉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冷空气,而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流沿着河谷一路吹进来,带来了充沛的降水。
暖湿的气候与肥沃的土壤,为玫瑰花的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条件,长达一百多千米的河谷则几乎种满了玫瑰花。
经过300多年培植,盛产7000多种玫瑰,成为吸引各国旅客的旅游胜地。
保加利亚有种卡赞勒克Kazanlak玫瑰,相传是女神用自己鲜血浇灌出来的,特别红,异常香。
其实这种玫瑰原产亚洲,6世纪末才传入当地。
每年六月初的第一个星期日为传统民族节日玫瑰节,人们到玫瑰谷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他们认为绚丽、芬芳和雅洁的玫瑰花象征着保加利亚人民的勤劳、智慧和酷爱大自然的精神。
玫瑰遍身芒刺是保加利亚人民在奥斯曼帝国和纳粹德国面前英勇不屈与坚韧不拔的化身。
不过,卡赞勒克Kazanlak不仅仅有玫瑰,还有薰衣草田哦!而保加利亚美人们的服饰上,充分体现了鲜花之国的美艳,我其实感兴趣的是她们的美丽服装和饰品。
保加利亚是中欧与中东之间的一个重要中转国家。
其铁路和公路网密集。
索非亚、普罗夫迪夫、瓦尔纳和布尔加斯拥有飞机场,后两者是重要海港。
它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北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现在的保加利亚北部相当于古代默西亚东部,而保加利亚南部相当于古代色雷斯北部。
保加利亚古代居民为色雷斯人。
公元1年前后此地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分属色雷斯省与默西亚省。
随后拜占廷帝国将其继承。
关于色雷斯人,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位:斯巴达克斯!6世纪大量斯拉夫人来到这里,与少量由阿斯帕鲁克汗率领,从黑海北岸与北高加索迁移到梅西亚的讲突厥语的保加尔人融合,产生了保加利亚人。
681年,阿斯帕鲁克汗击败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与之立约,正式获得拜占廷之多瑙河以南、巴尔干山脉以北地区,建立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约681年~1018年)。
走进“保加利亚”,太“开放”,带你看看“保加利亚”的真实现状保加利亚,全称保加利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南巴尔干岛,占地面积11.1万平方公里,人口有700万。
当地极具特色的“新娘集市”,让人觉得非常“开放”。
保加利亚和邻居塞尔维亚的边界线是“多瑙河”。
保加利亚主要地形是丘陵、平原、山地,各占三分之一,平均海拔为470米,最高峰是穆萨拉峰,海拔2925米。
保加利亚北部是大陆性气候,南边是地中海气候,冬天比较温暖,夏季温度在24℃左右。
保加利亚的自然资源比较匮乏,除了煤、铜、锌、锰,还有少量的石油。
保加利亚分为288个区,首都在索非亚,占地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有133万。
在首都索非亚,人人都喜爱鲜花,每条街道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花店、花摊,居民也喜欢在家种植鲜花,整个城市都洋溢着淡淡花香。
在首都索非亚,有很多温泉,水温在40℃,被誉为“长寿水”,非常适合泡在温泉中,放松心情。
与欧洲其他城市不同,索非亚的甘泉是可以饮用的,入口有丝丝的甜味,清冽回甘。
在保加利亚人中,保加利亚族占84%,土耳其族、罗姆族占14%,在保加利亚的华侨中,基本都是来自浙江省,还有一部分福建人。
保加利亚的经济支柱是农业,其中玫瑰油、雪茄的出口量是全球第一。
保加利亚的玫瑰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0%,1斤玫瑰油在国际上价格为3000美元,至于为什么这么贵,因为4000斤玫瑰花才能提取1斤玫瑰精油,因此有“液体黄金”的称号,全球品质最好的玫瑰在玫瑰谷-卡赞勒克,当地一共有7000多种玫瑰,主要用来制造高级香水。
保加利亚还是酸奶的老家,在我们喝的酸奶配料表中,基本都可以看到“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当地的酸奶非常酸,口感没有我们平常喝的那么甜。
在保加利亚的布尔加斯,一座靠海的城市,有一种造型奇特的座椅,名叫“书凳”,上面写满了有关大海的诗篇,很多小伙伴不太敢做上面,据说是因为怕油墨粘到屁股上。
保加利亚的申奥路异常的困难,是申请冬奥会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连续三次申请冬奥会失败的国家。
保加利亚的历史沿革历史沿革介绍现在的保加利亚北部相当于古代默西亚东部,而保加利亚南部相当于古代色雷斯北部。
保加利亚古代居民为色雷斯人。
公元1年前后此地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分属色雷斯省与默西亚省。
随后拜占廷帝国将其继承。
6世纪大量斯拉夫人来到这里,与少量由阿斯帕鲁克Аспарух汗率领,从黑海北岸与北高加索迁移到梅西亚的讲突厥语的保加尔人融合,产生了保加利亚人。
681年,阿斯帕鲁克汗击败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与之立约,正式获得拜占廷之多瑙河以南、巴尔干山脉以北地区,建立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约681年~1018年。
此后三百年间,保加利亚是一个强大的独立帝国,其势力足以与拜占廷抗衡。
保加利亚-拜占廷战争因保加利亚人向色雷斯境内的拜占廷堡垒索取贡金而引发。
保加利亚755年,保加利亚首领泰莱茨Телец入侵拜占廷,遭拜占廷皇帝君士坦丁五世718年~775年击退。
759年在马切尔莱、763年在阿其亚鲁斯,保加利亚连遭败绩。
767年签订和约。
于761年称汗的泰莱茨,计划于772年突袭拜占廷,但为拜占廷获悉。
两军作战至775年君士坦丁五世死去。
780年,战事再起,拜占廷皇后伊林娜752年~803年向北夺取了保加利亚部分领土,而保加利亚汗卡达姆Кардам则迫使拜占廷在792年恢复向保加利亚纳贡。
809年,拜占廷皇帝尼斯福鲁斯一世?~811年攻陷保加利亚首都普利斯卡。
保加利亚汗克鲁姆Крум?~814年多次求和,均遭严拒。
然拜占廷内部发生夺位斗争,803年~810年又对法兰克的查理曼作战,导致力量分散。
811年,保加利亚夜袭,尼斯福鲁斯阵亡,头骨被克鲁姆做成酒杯。
813年的威尔西尼基阿战役中,拜占廷亚美尼亚人利奥率亚美尼亚军队临阵哗变,拜占廷皇帝迈克尔一世811年~813年在位大败。
利奥随即篡夺帝位,称利奥五世。
817年,利奥在迈塞姆布里亚战役米山布里亚战役击败保加利亚,迫其签下30年和平条约。
保加利亚汗鲍里斯一世БорисI852年~8于864年改称大公,865年接受东正教为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