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基础知识

设计基础知识

设计基础知识
设计基础知识

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

颜色绝不会单独存在。(除了黑色)事实上,一个颜色的效果是由多种因素来决定的:反射的光,周边搭配的色彩,或是观看者的欣赏角度。

有十种基本的配色设计,分别叫做:

无色设计(achromatic)、类比设计(analogous)、冲突设计(clash)、

互补设计(complement)、单色设计(monochromatic)、中性设计(neutral)、

分裂补色设计(splitcomplement)、原色设计(primary)、二次色设计(secondary)

以及三次色三色设计(tertiary)。

基本配色——强烈

最有力的色彩组合是充满刺激的快感和支配的欲念,但总离不开红色;不管颜色是怎么组合,红色绝对是少不了的。

红色是最终力量来源——强烈、大胆、极端。力量的色彩组合象征人类最激烈的感情:爱、恨、情、仇,表现情感的充分发泄。

在广告和展示的时候,有力色彩组合是用来传达活力、醒目等强烈的讯息,并且总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基本配色——丰富

要表现色彩里的浓烈、富足感可藉由组合一个有力的色彩和它暗下来的补色。

例如,深白兰地酒红色就是在红色中加了黑色,就像产自法国葡萄园里陈年纯美的

葡萄酒,象征财富。白兰地酒红色和深森林绿如果和金色一起使用可表现富裕。

这些深色、华丽的色彩用在各式各样的织料上,如皮革和波纹皱丝等等,可创

造出戏剧性、难以忘怀的效果。这些色彩会给人一种财富和地位的感觉.

基本配色——浪漫

粉红代表浪漫。粉红色是把数量不一的白色加在红色里面,造成一种明亮的红。

象红色一样,粉红色会引起人的兴趣与快感,但是比较柔和、宁静的方式进行。

浪漫色彩设计,藉由使用粉红、淡紫和桃红(略带黄色的粉红色),会令人觉得

柔和、典雅。和其它明亮的粉彩配合起来,红色会让想起梦幻般的6月天和满满一束

夏日炎炎下娇柔的花朵。

基本配色——奔放

藉由使用象朱红色这种一般最令人熟知的色彩,或是它众多的明色和暗色中的一个,都能在一般设计和平面设计上展现活力与热忱。中央为红橙色的色彩组合最能轻易创造出有活力、充满温暖的感觉。这种色彩组合让人有青春、朝气、活泼、顽皮的感觉,常常出现在广告中,展示精力充沛的个性与生活方式。把红橙和它的补色——蓝绿色——搭配组合起来,就具有近、随和、活泼、主动的效果,每当应用在织品、广告和包装上,都是非常有效。

基本配色——土性

深色、鲜明的红橙色叫赤土色。我们常用它来组合、设计出鲜艳、温暖、充满活力与土地味的色彩。这种色彩有种淡淡的温暖,就像经过琢磨、润饰的铜器。和白色搭配起来,就会象发出自然灿烂的光。土性的色彩有年轻人爱笑、爱闹的个性,令人联想到悠闲,舒适的生活。

因为是类比设计的一部分,这种温馨、土味的色调会产生有趣的色彩组合。例如出现在美国部

的装潢设计。

基本配色——友善

配色设计要想表达友善之意时,常会使用到橙色。这种色彩组合,开放、随和,又有一切表现能量和动力的素质。能够创造出平等、有序气氛,却没有强势和支配的霸气。橙色和它邻近的几个色彩常应用在快餐厅,因为这类色彩会散发出食物品质好、价钱公道等诱人的讯息。橙色有耀眼、活力的特质,所以被选为在危险地区的国际安全色。橙色的救生筏和救生设备(例如救生衣等)可以让人轻易地在蓝色和灰色的大海里发现踪迹。

194种创意线索【实用】

1、把它颠倒过来

2、把它摆平

3、把缩小

4、把颜色变换一下

5、把它变为圆形

6、使它更大

7、把它变为正方形

8、使它更小

9、使它更长

10、使它闪动

11、使它更短

12、使它发出火花

13、使它可以看到

14、点燃它

15、使它逾起一般情况

16、使它发萤光

17、把它放进文字里

18、使它沉重

19、把它插进音乐里

20、使它成为引火物

21、结合文字和音乐

22、使它成为引火物

23、结合文字、音乐和图画

24、参加竞赛

25、结合音乐和图画删除文字

26、参加打赌

27、不要图画

28、使它成为年轻型的

29、不要文字

30、使它成为壮年型的

31、沉默无声

32、把它分割开

33、使它重复

34、保守地说

35、使它变成立体

36、夸张地说

37、使它变成平面

38、当替代品卖

39、变换它的形态

40、发现新用途

41、只变更一部分

42、减掉它

43、使它成为一组

44、撕开它

45、为捐献或义卖而销售

46、使它化合

47、鼓励它

48、用显而易见的

49、机动化

50、把要素重新配置

51、电气代

52、降低调子

53、使它活动

54、提高调子

55、使它相反

57、它像是某种东西的代替品

58、混合在一起

59、使它罗曼蒂克

60、改用另一种形式表现

61、增添怀旧的诉求

62、使它的速度加快

63、使它看起来流行

64、使它缓慢下来

65、使它看起来像未来派

66、使它飞行

67、使它成为某种物品的部分代替

68、使它浮起

69、使它更强壮

70、使它滚转

71、使它更耐久

72、把它切成片状

73、运用象征

74、使它成为粉状

75、它是写实派

76、以性欲作诉求

77、运用新艺术形式

78、使它凝缩

79、变为摄影技巧

80、使它弯曲

81、变换为图解方式

82、使它成对

83、使它变更形式

84、使它倾斜

85、用图画说明你的故事

86、使它悬浮半空中

87、使用新广告媒体

88、使它垂直站立

89、创造新广告媒体

90、把它由里向外翻转

91、使它更强烈

92、把它向旁边转

93、使它更冷

94、摇动它

95、增加香味

96、把它遮蔽起来

98、使它不对称

99、把它除臭

100、使它不对称

101、将它向儿童诉求

102、反它隔开

103、将它向男士诉求

104、使它与其他相敌对

105、将它向妇女诉求

106、使它锐利

107、价钱更低

108、变更它的外形

109、抬高价格

110、要它绕一周

111、变更成份

112、把它框起来

113、增加新成份

114、把它卷成一圈

115、拧搓它

116、把它填满

117、使

平面设计构图要素

平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外,更重要的是向广大的消费者转达一种的信息,一种理念,因此在平面设计中,不单单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而应该考虑考虑信息的传达,现在平面设计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标题、正文、广告语、插图、商标、公司名称、轮廓、色彩等。不管是现在的报刊广告、邮寄广告、还是我们比较经常看到的广告招贴等,都是有这些要素通过巧妙的安排、配置、组合而成的。

标题

标题主要是表达主题的短文,一般在平面设计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获取瞬间的打动效果,经常是运用文学的手法,以生动精彩的短句和一些形象夸张的手法来唤起他人的注意力。

标题在设计上一般采用基本字体,或者略加变化,而不宜太花,要力求醒目、易读,在标题文字的形式要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粗壮有利的黑体给人感到清秀,圆头黑体带有曲线比较活泼,端庄敦厚的老宋体,传统稳重而带有历史感;典雅秀丽的新宋,而斜体字给画面带来了风感、带来了动感。

正文

正文的字形运用采用较小的字体,常使用宋体、单线体、楷书等字体,一般都安排在插图的左右或下方,以便于阅读。

插图

插图是用视觉的艺术手段来传达信息,增强记忆效果,让读者能够以更快、更直观的方式来接受信息,同时留下更深刻的影象,插图内容要突出个性,简洁明快,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一般插图是围绕着标题和正文来展开的,对标题起了一个衬托作用,

轮廓

轮廓是一般是指装饰在版面边缘的线条和纹样,这样能使整个版面更集中,不会显的那么凌乱。公式轮廓使广告版面有一个范围,以控制读者的视线。重复使用统一造型的轮廓,可以加深读者对广告的印象。轮廓还能使广告增加美感。广告轮廓有单纯和复杂两种。用直线、斜线、曲线等所构成,属单纯的轮廓。由图案纹样所组成的轮廓,则是复杂轮廓。现在比较用的是比较单纯的轮廓。

色彩

色彩是把握人的视觉第一关键所在,也是一副图表现形式的重点所在,一副有个性的色彩,往往更能抓住消费者的视线,色彩通过结合具体的形象,运用不同的色调,让观众产生不同的生理反映和心理联想。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知识

硬件电子电路基础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就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导电能力即电导率)(如:硅Si 锗Ge等+4价元素以及化合物)

二、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本征半导体――纯净、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略) 1、半导体的导电率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 ?掺杂──管子 ?温度──热敏元件 ?光照──光敏元件等 2、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自由电子──受束缚的电子(-) ?空穴──电子跳走以后留下的坑(+) 三、杂质半导体──N型、P型 (前讲)掺杂可以显著地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从而制造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多) 掺杂为+5价元素。如:磷;砷P──+5价使自由电子大大增加原理:Si──+4价P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电子。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P提供的自由电子──数量多。 o空穴──少子 o自由电子──多子 ?P型半导体(空穴多) 掺杂为+3价元素。如:硼;铝使空穴大大增加 原理:Si──+4价B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空穴。 B──+3价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B提供的空穴──数量多。 o空穴──多子 o自由电子──少子 结论: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 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 §1-2 PN结 一、PN结的基本原理 1、什么是PN结 将一块P型半导体和一块N型半导体紧密第结合在一起时,交界面两侧的那部分区域。 2、PN结的结构 分界面上的情况: P区:空穴多 N区:自由电子多 扩散运动: 多的往少的那去,并被复合掉。留下了正、负离子。 (正、负离子不能移动) 留下了一个正、负离子区──耗尽区。 由正、负离子区形成了一个内建电场(即势垒高度)。 方向:N--> P 大小:与材料和温度有关。(很小,约零点几伏)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基础部分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软件定义: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1)程序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语句)序列。 2)数据是使程序能够正常操作信息的数据结构。 3)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国标(GB)计算机软件的定义: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相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 2、软件特点: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物理实体,具有抽象性,是计算机的无形部分; 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 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 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 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 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3、软件的分类: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1)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领域的应用而开发的软件。 2)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管理自身资源,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并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 3)支撑软件是介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协助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软件。 4、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软件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软件开发的实际成本和进度估计不准确 ②开发出来的软件常常不能使用户满意 ③软件产品的质量不高,存在漏洞,需要经常打补丁 ④大量已有的软件难以维护 ⑤软件缺少有关的文档资料 ⑥开发和维护成本不断提高,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 ⑦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和人们需求增长 5、软件工程:此概念的出现源自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的学科。 1)研究软件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开发费用内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的软件系统(高质量是指错误率低、好用、易用、可移植、易维护等)。 2)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①方法: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软硬件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软硬件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案例实践课。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学习者应该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及编程方面的基础知识。课程中通过3-5个案例的讲解,期望学习者能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有关控制台编程、Web编程及系统硬件及数据分析方面的开发与设计流程,也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尽快地将所学基础知识融入开发实践。 课程概述 《软硬件综合设计》是学习者在学习完计算机软硬件系列课程后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与实践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学习者可以系统地回顾前面课程中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学习者要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完成实际系统的开发,以此达到加深对前期课程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并增强学习者动手能力的目的。 课程在内容组织上以开发案例为主,引入3到5个开发案例,主要涉及系统硬件设计、C控制台编程、基于Web的.NET编程和数据分析等内容。其中各个方向的案例均会由课程主讲老师为大家提供相关的设计与开发思路,帮助学习者尽快地进入设计与开发状态。学习之后,也有专门为学习者留出的项目开发练习。 课程的终极目标是每位学习者实现一个功能较完整、可运行的实际系统。通过对实际项目的设计开发,达到以下目的: 了解项目开发的一般过程; 学习项目开发过程中文档的编写; 完成对系列课程的总体复习; 增强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认识,并培养学习者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结束时需要学习者提供完整的开发文档和可运行系统的代码。其中设计文档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测试报告等。可运行的系统代码应该能够实现设计要求并调试通过。最后根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程序编制正确性、调试结果准确性、设计报告的完整性等方面确定学习者的最后成绩。 课程按周组织,共8周,涉及4个方向的案例项目开发。包括:基于Web的.NET编程、系统硬件设计、C语言控制台编程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课程属于“设计型”课程,需要学习者熟悉前面所学课程,并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系统开发经验。只有将课程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并变成了自己的知识,才有可能按照要求去完成系统设计。

电路硬件设计基础

1.1电路硬件设计基础 1.1.1电路设计 硬件电路设计原理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分3个步骤:设计电路原理图、生成网络表、设计印制电路板,如下图所示。 图1-1硬件设计的3个步骤 进行硬件设计开发,首先要进行原理图设计,需要将一个个元器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设计一个原理图的元件来源是“原理图库”,除了元件库外还可以由用户自己增加建立新的元件,用户可以用这些元件来实现所要设计产品的逻辑功能。例如利用Protel 中的画线、总线等工具,将电路中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和标识根据设计要求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原理图。 原理图设计完成后要进行网络表输出。网络表是电路原理设计和印制电路板设计中的一个桥梁,它是设计工具软件自动布线的灵魂,可以从原理图中生成,也可以从印制电路板图中提取。常见的原理图输入工具都具有Verilog/VHDL网络表生成功能,这些网络表包含所有的元件及元件之间的网络连接关系。 原理图设计完成后就可进行印制电路板设计。进行印制电路板设计时,可以利用Protel 提供的包括自动布线、各种设计规则的确定、叠层的设计、布线方式的设计、信号完整性设计等强大的布线功能,完成复杂的印制电路板设计,达到系统的准确性、功能性、可靠性设计。 电路设计方法(有效步骤) 电路原理图设计不仅是整个电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电路设计的基础。由于以后的设计工作都是以此为基础,因此电路原理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设计工作。电路原理图的具体设计步骤,如图所示。

图1-2原理图设计流程图 (1)建立元件库中没有的库元件 元件库中保存的元件只有常用元件。设计者在设计时首先碰到的问题往往就是库中没有原理图中的部分元件。这时设计者只有利用设计软件提供的元件编辑功能建立新的库元件,然后才能进行原理图设计。 当采用片上系统的设计方法时,系统电路是针对封装的引脚关系图,与传统的设计方法中采用逻辑关系的库元件不同。 (2)设置图纸属性 设计者根据实际电路的复杂程度设置图纸大小和类型。图纸属性的设置过程实际上是建立设计平台的过程。设计者只有设置好这个工作平台,才能够在上面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3)放置元件 在这个阶段,设计者根据原理图的需要,将元件从元件库中取出放置到图纸上,并根据原理图的需要进行调整,修改位置,对元件的编号、封装进行设置等,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 (4)原理图布线 在这个阶段,设计者根据原理图的需要,利用设计软件提供的各种工具和指令进行布线,将工作平面上的元件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原理图。 (5)检查与校对 在该阶段,设计者利用设计软件提供的各种检测功能对所绘制的原理图进行检查与校对,以保证原理图符合电气规则,同时还应力求做到布局美观。这个过程包括校对元件、导线位置调整以及更改元件的属性等。 (6)电路分析与仿真 这一步,设计者利用原理图仿真软件或设计软件提供的强大的电路仿真功能,对原理图的性能指标进行仿真,使设计者在原理图中就能对自己设计的电路性能指标进行观察、测试,从而避免前期问题后移,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知识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硬件电子电路基础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一、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就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导电能力即电导率)(如:硅Si 锗Ge等+4价元素以及化合物) 二、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本征半导体――纯净、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略) 1、半导体的导电率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 掺杂──管子 温度──热敏元件 光照──光敏元件等 2、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自由电子──受束缚的电子(-) 空穴──电子跳走以后留下的坑(+) 三、杂质半导体──N型、P型 (前讲)掺杂可以显着地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从而制造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多) 掺杂为+5价元素。如:磷;砷 P──+5价使自由电子大大增加 原理: Si──+4价 P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电子。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P提供的自由电子──数量多。 o空穴──少子 o自由电子──多子 P型半导体(空穴多) 掺杂为+3价元素。如:硼;铝使空穴大大增加 原理: Si──+4价 B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空穴。 B──+3价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B提供的空穴──数量多。 o空穴──多子 o自由电子──少子 结论: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 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 §1-2 PN结 一、PN结的基本原理 1、什么是PN结 将一块P型半导体和一块N型半导体紧密第结合在一起时,交界面两侧的那部分区域。

硬件基础知识

第三章硬件基础知识学习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貌似成功的点亮了一个LED小灯,但是还有一些知识大家还没有 彻底明白。单片机是根据硬件电路图的设计来写代码的,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编程知识,还有硬件知识,也要进一步的学习,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穿插介绍电路硬件知识。 3.1 电磁干扰EMI 第一个知识点,去耦电容的应用,那首先要介绍一下去耦电容的应用背景,这个背景就是电磁干扰,也就是传说中的EMI。 1、冬天的时候,尤其是空气比较干燥的内陆城市,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手触碰到电脑外壳、铁柜子等物品的时候会被电击,实际上这就是“静电放电”现象,也称之为ESD。 2、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有这样的经历,早期我们使用电钻这种电机设备,并且同时在听收音机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收音机或者电视会出现杂音,这就是“快速瞬间群脉冲”的效果,也称之为EFT。 3、以前的老电脑,有的性能不是很好,带电热插拔优盘、移动硬盘等外围设备的时候,内部会产生一个百万分之一秒的电源切换,直接导致电脑出现蓝屏或者重启现象,就是热插拔的“浪涌”效果,称之为Surge... ... 电磁干扰的内容有很多,我们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是有些内容非常重要,后边我们要一点点的了解。这些问题大家不要认为是小问题,比如一个简单的静电放电,我们用手能感觉到的静电,可能已经达到3KV以上,如果用眼睛能看得到的,至少是5KV了,只是因为 这个电压虽然很高,电量却很小,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我们应用的这些半导体元器件就不一样了,一旦瞬间电压过高,就有可能造成器件的损坏。而且,即使不损坏,在2、3里边介绍的两种现象,也严重干扰到我们正常使用电子设备了。 基于以上的这些问题,就诞生了电磁兼容(EMC)这个名词。这节课我们仅仅讲一下去耦

硬件工程师必须掌握基础

第一部分.硬件工程师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经验精华 目的:基于实际经验与实际项目详细理解并掌握成为合格的硬件工程师的最基本知识。成为合格的硬件工程师的必备知识,全部来源于工程实践的实际要求. 1) 基本设计规范 2) CPU基本知识、架构、性能及选型指导(MIPS,POWERPC,X86) 3) MOTOROLA公司的PowerPC系列基本知识、性能详解及选型指导 4) 网络处理器(INTEL、MOTOROLA、IBM)基本知识、架构、性能及选型 5) 多核CPU的基础知识及典型应用 6) 常用总线的基本知识、性能详解(总线带宽、效率等) 7) 各种存储器详细性能介绍,设计要点及选型指导(DDR I,DDR II,L2 CACHE) 8) DATACOM、TELECOM常用物理层接口芯片基本知识、性能、设计要点及选型指导 9) 常用器件选型指导 10)FPGA、CPLD、EPLD的详细性能、设计要点及选型指导 11)VHDL or Verilog HDL 12)网络基础:交换,路由 13)国内大型硬件设备公司的硬件研发规范和研发流程介绍: 第二部分.硬件开发工具 目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练使用业界最新、最流行的专业设计工具,才可完成复杂的硬件设计。为了让学员对自己的培训投资能够物超所值,我们不会象某些培训机构那样, 将大量时间浪费在工具的使用上面,课堂上我们将基本不讲授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而是希望学员能够通过自己在课下学习,此部分我们只进行课堂上的关键部分的指导,本部分不是课程的重点内容,虽然工具的使用对于成为合格的硬件工程师是必须和必备的技能; 1) INNOVEDA公司的ViewDraw,PowerPCB,Cam350 2) CADENCE公司的OrCad,Allegro,Spectra 3) Altera公司的MAX+PLUS II 4) XILINX公司的FOUNDATION、ISE 第三部分.硬件总体设计及原理图设计的核心经验与知识精华 此部分,讲师将依据国内著名硬件设备公司的产品开发流程,以基于高速总线结构和高端CPU的几个硬件开发项目为主线,将详细、深入、专业地讲解、剖析硬件总体设计和原理设计的核心经验和知识精华,把业内一些“概不外传”的经验与精髓传授给学员。我们希望通过"真正的经验传授"使你迅速成长为优秀的硬件总体设计师; 核心要点: 1)原理图设计全部经验揭密2) 原理图检查checklist 3) 设计理念的根本改变:“纸上”作业4) 结合已经批量转产的高端产品的原理图(原件)进行讲解 1) 产品需求分析 2) 开发可行性分析 3) 系统方案调研,给出我们自己总结的、非常实用有效的、相关的检查项, 4) 硬件总体设计的检查: checklist 5) 总体架构,CPU选型,总线类型 6) 通信接口类型选择 7) 任务分解

模拟电路设计 基础知识(笔试时候容易遇到的题目)

模拟电路设计基础知识(笔试时候容易遇到的 题目) 1、最基本的如三极管曲线特性(太低极了点) 2、基本放大电路,种类,优缺点,特别是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 3、反馈之类,如:负反馈的优点(带宽变大) 4、频率响应,如:怎么才算是稳定的,如何改变频响曲线的几个方法 5、锁相环电路组成,振荡器(比如用D触发器如何搭) 6、A/D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如果公司做高频电子的,可能还要RF知识,调频,鉴频鉴相之类,不一一列举太底层的MOS管物理特性感觉一般不大会作为笔试面试题,因为全是微电子物理,公式推导太罗索,除非面试出题的是个老学究 ic设计的话需要熟悉的软件adence, Synopsys, Advant,UNIX当然也要大概会操作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一些技术知识(面试容易问到) 如电路的低功耗,稳定,高速如何做到,调运放,布版图注意的地方等等,一般会针对简历上你所写做过的东西具体问,肯定会问得很细(所以别把什么都写上,精通之类的词也别用太多了),这个东西各个人就不一样了,不好说什么了。 2、数字电路设计当然必问Verilog/VHDL,如设计计数器逻辑方面数字电路的卡诺图化简,时序(同步异步差异),触发器有几种(区别,优点),全加器等等比如:设计一个自动售货

机系统,卖soda水的,只能投进三种硬币,要正确的找回钱数1、画出fsm(有限状态机)2、用verilog编程,语法要符合fpga设计的要求系统方面:如果简历上还说做过cpu之类,就会问到诸如cpu如何工作,流水线之类的问题3、单片机、DSP、FPG A、嵌入式方面(从没碰过,就大概知道几个名字胡扯几句,欢迎拍砖,也欢迎牛人帮忙补充)如单片机中断几个/类型,编中断程序注意什么问题 DSP的结构(冯、诺伊曼结构吗?)嵌入式处理器类型(如ARM),操作系统种类 (Vxworks,ucos,winCE,linux),操作系统方面偏CS方向了,在CS篇里面讲了4、信号系统基础拉氏变换与Z变换公式等类似东西,随便翻翻书把如、h(n)=-a*h(n-1)+b*δ(n) a、求h(n)的z变换 b、问该系统是否为稳定系统 c、写出F IR数字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以往各种笔试题举例利用4选1实现F(x,y,z)=xz+yz 用mos管搭出一个二输入与非门。 用传输门和倒向器搭一个边沿触发器用运算放大器组成一个10倍的放大器微波电路的匹配电阻。 名词解释,无聊的外文缩写罢了,比如PCI、EC C、DDR、interrupt、pipeline IRQ,BIOS,USB,VHDL,VLSI VCO(压控振荡器) RAM (动态随机存储器),FIR IIR DFT(离散傅立叶变换) 或者是中文的,比如 a量化误差 b、直方图 c、白平衡共同的注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汇总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汇 总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机床设计的入门知识 本章介绍机床电气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则性知识。 第一节:常用机床电路逻辑 一、驱动线圈与触点的关系 (一)线圈与触点 接触器、继电器等在机床控制电路中是最典型的参与控制的器件,它们都有自身的线圈和触点。 图 器件触点又分常开(动合)触点和常闭(动断)触点,常开触点在线圈被送电激励的瞬间闭合(接通),常闭触点在线圈被送电激励的瞬间打开(分断)。 我们可以利用对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常开、常闭触点动作来实现局部电路的通断,并通过适当的触点互连关系来组成控制逻辑。 (二)触点在电路图中的画法 触点在电路图中,有两种画法,一是竖着画,一是横着画。 竖画时,遵行左开、右闭的原则,即常开点在左,常闭点在右。如图3-1。 横画时,遵行上开、下闭的原则,即常开点在上,常闭点在下。如图3-2。 图3-2:常开、常闭触点横画 实际项目使用中,国标符号的基本结构得到比较好的采用,但画法的方向性并不规范,更多的是受个人的制图习惯影响。 二、触点的串联、并联、混联 串联:两个触点的首尾相连的连接方式。 图3-3 :触点的串联 串联的触点必须两个同时接通时,电路才形成通路。 并联:两个触点的首端相连、尾端相连的连接方式。 图3-4:触点的并联 并联的触点只要有其中一个接通时,电路就形成通路。 混联:串联、并联相混用的方式。 1、2看做一个触点,它又和3并2串联。 线圈 常开/常闭触

三、自锁、互锁、连锁 (一)自锁 在线圈的控制电路中,使用该线圈本身的触点,保持线圈接通后不再掉电的连接方法叫做自锁。 如图3-6:线圈KM通过按钮SB1送电,接触器KM的辅助触点闭合,使电源被持续送到线圈,这时即使启动按钮SB1松开,线圈KM也持续供电。KM通过其辅助触点实现了自我锁定,即自锁。 你的控制形式,以杜绝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这类事件如工作台的前进/后退、升降机的上升/下降、电动机的正转/反转等等,都是不允许同时发生的事件。如果控制电路不可靠,造成同一时间内发生,轻则出现故障,重则诱发重大事故。 图3-7给出了互锁的控制逻辑。 KM1的控制条件满 线圈无法在同一时间内送电,KM1 KM1线圈也无法送电。以上图中, (三)连锁 连锁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作为另一个事件允许或不允许发生的条件,两个事件之间不形成对立,只形成单向锁定关系。 这样的连锁关系在现实生活和设备控制中非常多见:如砂轮不旋转时,不允许工作台工进;吊具不打开到位时,不允许升降机下降;夹具不夹紧时,不允许加工开始等等。我们可以用前一个事件的发生,作为后一个事件的连锁条件。 图3-7中,如果去掉KM2的辅助触点,那么KM1对KM2就形成了单向的连锁关系,即KM1得电时,KM2不允许得电。 四、启动/停止、点动 启动/停止和点动电路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电路。 (一)启动/停止电路 启动/停止电路需要两个按钮、一个接触器(继电器)来完成。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知识.docx

硬件电子电路基础关于本课程 § 4—2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 4—3丙类功率放大电路 § 4—4丙类谐振倍频电路 第五章正弦波振荡器 § 5—1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 5— 2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 5— 3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 5—4石英晶体振荡器 § 5— 5 RC正弦波振荡器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半导体基础知识 §1PN 结 §-1二极管 §1晶体三极管 §1场效应管 §1半导体基础知识 、什么是半导体半导体就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导电能力即电导率)(如:硅Si锗Ge等+ 4价元素以及化合物)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本征半导体一一纯净、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略)

1、半导体的导电率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 ?掺杂一一管子 *温度--- 热敏元件 ?光照——光敏元件等 2、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一一自由电子和空穴 ?自由电子——受束缚的电子(一) ?空穴——电子跳走以后留下的坑(+ ) 三、杂质半导体——N型、P型 (前讲)掺杂可以显著地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从而制造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多) 掺杂为+ 5价元素。女口:磷;砷P—+ 5价使自由电子大大增加原理:Si—+ 4价P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电子。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P提供的自由电子——数量多。 o 空穴——少子 o 自由电子------ 多子 ?P型半导体(空穴多) 掺杂为+ 3价元素。女口:硼;铝使空穴大大增加 原理:Si—+ 4价B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空穴。 B——+ 3价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B提供的空穴——数量多。 o 空穴——多子 o 自由电子——少子

电气专业基础知识.doc

高压供配电系统 高压供配电系统是指从取得电源到电能分配至各用户低压变压器和高压电动机的系统。 一、电力负荷分级及对供电要求: 1、电力负荷分级 电力负荷分级是根据负荷重要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压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来划分的共分为三级。 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 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三、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 钢铁企业的一级负荷如高炉开口机、电动泥炮机、电动高炉鼓风机,炉体冷却水泵,转炉吹氧管升降系统,炉体倾动机构,大型连续钢板轧机,加热炉冷却水泵。 二级负荷如高炉装料系统,转炉上料系统,电炉,轧钢加热炉的推钢机出钢机。 各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第2.0.2 条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二、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第2.0.3条下列电源可作为应急电源: 一、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 二、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的馈电线路。 三、蓄电池。 四、干电池。 第2.0.6条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供电。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或电缆供电。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架空线供电;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

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人经过整理得出如下的电路设计方法,希望对广大电子爱好者及热衷于硬件研发的朋友有所帮助。 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设计一个电子电路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选择,然后对方案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单元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最后将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一.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 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以明确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二.方案选择 这一步的工作要求是把系统要完成的任务分配给若干个单元电路,并画出一个能表示各单元功能的整机原理框图。 方案选择的重要任务是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做到设计方案合理,可靠,经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有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框图。框图必须正确反映应完成的任务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清楚表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相互关系。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期间选择 根据系统的指标和功能框图,明确各部分任务,进行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1.单元电路设计 单元电路是整机的一部分,只有把各单元电路设计好才能提高整机设计水平。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各单元电路的任务,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传输的先进的电路,也可以进行创新或改进,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而且,不仅单元电路本身要设计合理,各单元电路间也要互相配合,注意各部分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 2.参数计算 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就需要用电子技术知识对参数进行计算。例如,放大电路中各电阻值,放大倍数的计算;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的计算。只有很好的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的参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参数计算时,同一个电路可能有几组数据,注意选择一组能完成电路设计要求的功能,在实践中能真正可行的参数。 计算电路参数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元器件的工作电流,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能满足电路指标的要求; (2)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充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倍; (3)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3.器件选择 (1)元件的选择 阻容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同,有解电路对电容的漏电要求很严,还有些电路对电阻,电容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很高。例如滤波电路中常用大容量(100uF~3000uF)铝电解电容,为滤掉高频通常

硬件工程师必用20个电子线路图

这20个电子线路图,硬件工程师一定用得上! 电子技术、无线电维修及电子制造工艺技术绝不是一门容易学好、短时间内就能够掌握的学科。这门学科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各方面又相互联系,作为初学者,首先要在整体上了解、初步掌握它。 无论是无线电爱好者还是维修技术人员,你能够说出电路板上那些小元件叫做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吗?如果想成为元件(芯片)级高手的话,掌握一些相关的电子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普及与电子基础知识,拓宽思路交流,知识的积累是基础的基础,基础和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奠定攀登高峰阶梯!这就是基本功。 电子技术的历史背景: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211年)就发明了司南。而人类对电和磁的真正认识和广泛应用、迄今还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许多科学家对电和磁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取得了重大进展。人们发现带电的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与磁学现象有类似之处。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总结前人对电磁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后人所称的“库仑定律”,使电学与磁学现象得到了统一。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研制出化学电池,用人工办法获得了连续电池,为后人对电和磁关系的研究创造了首要条件。 1822年,英国的法拉第在前人所做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证明了“磁”能够产生“电”,这就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奠定了基础。 1837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出比较实用的、用电码传送信息的电报机,之后,又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城之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线路。 1876 年,美国的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人类最早的模拟通信。英国的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磁理论”,表现为四个微分方程。这那就后人所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得出结论:运动着的电荷能产生电磁辐射,形成逐渐向外传播的、看不见的电磁波。他虽然并未提出“无线电”这个名词,但他的电磁理论却已经告诉人们,“电”是能够“无线”传播的。 对模拟电路的掌握分为三个层次:

硬件工程师基础知识项目汇总

硬件工程师基础知识项目汇总 目的:基于实际经验与实际项目详细理解并掌握成为合格的硬件工程师的最基本知识。 1)基本设计规范 2) CPU基本知识、架构、性能及选型指导 3) MOTOROLA公司的PowerPC系列基本知识、性能详解及选型指导 4)网络处理器(INTEL、MOTOROLA、IBM)的基本知识、架构、性能及选型 5)常用总线的基本知识、性能详解 6)各种存储器的详细性能介绍、设计要点及选型 7) Datacom、Telecom领域常用物理层接口芯片基本知识,性能、设计要点及选型 8)常用器件选型要点与精华 9)FPGA、CPLD、EPLD的详细性能介绍、设计要点及选型指导 10) VHDL和Verilog HDL介绍 11)网络基础 12)国内大型通信设备公司硬件研究开发流程; 二.最流行的EDA工具指导 熟练掌握并使用业界最新、最流行的专业设计工具 1) Innoveda公司的ViewDraw,PowerPCB,Cam350 2)CADENCE公司的OrCad, Allegro,Spectra 3)Altera公司的MAX PLUS II 4)学习熟练使用VIEWDRAW、ORCAD、POWERPCB、SPECCTRA、ALLEGRO、CAM350、MAX PLUS II、ISE、 FOUNDATION等工具; 5) XILINX公司的FOUNDATION、ISE 一.硬件总体设计 掌握硬件总体设计所必须具备的硬件设计经验与设计思路 1)产品需求分析 2)开发可行性分析 3)系统方案调研 4)总体架构,CPU选型,总线类型 5)数据通信与电信领域主流CPU:M68k系列,PowerPC860,PowerPC8240,8260体系结构,性能及对比; 6)总体硬件结构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7)通信接口类型选择 8)任务分解 9)最小系统设计; 10) PCI总线知识与规范; 11)如何在总体设计阶段避免出现致命性错误; 12)如何合理地进行任务分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气工程师必备知识及能力标准

素质能力标准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5、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知识能力标准 1、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标准 ① 具有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② 掌握电学、磁学、力学、热学等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③ 掌握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常用的电气 CAD 软件分析和解决一般性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④ 具备从事企业生产管理、工程管理、项目规划与组织工作所必需的知识。 2、核心工程基础知识 ① 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一般机械工程图样表示方法;掌握电气工程制图方法,熟悉电气工程制图标准。② 熟悉常见机械机构的原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进行常见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掌握常见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能够针对零、部件使用要求合理选材;了解常用的热处理技术。③ 掌握各种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使用方法和各种电工电子基本电路测试方法。④ 掌握自动控制基本原理;掌握 PLC 应用技术,具有用 PLC 进行电气控制的初步设计能力。⑤ 掌握电力电子电路与装置测试方法; 具有分析常用电力电子电路的能力,具备电力电子变流电路和装置的初步设计能力。⑥ 掌握电力变压器、直流电机、感应电机、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析计算方法以及电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原理和基本电路。 3、高级工程基础知识① 掌握高低压电器及其成套设备的结构、原理与设计计算方法,具备初步设计能力;掌握电器智能化的原理与设计实现方法,具备初步的智能电器开发设计能力。② 掌握电力系统分析基本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的原理与方法;具有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能力;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具有变电站、电力用户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标准1、熟悉电气产品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能较熟练地运用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手段,具有较强的工艺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和工艺管理能力。2、熟悉电气设备、电气装置的一般性能检测和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的内容与方法;熟悉预防性试验的程序与方法。3、熟悉电气装置、电气系统的安装规范及规程,熟悉电力变压器、大型电动机、成套电气装置电气安装的方法;能正确处理好电气绝缘、电气隔离、安全接地等技术问题;具有在现场组织和指导电气安装与施工的能力。4、熟悉电气设备、电气装置和电气系统的调试步骤与方法,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在现场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熟悉输变电工程安装调试的规

硬件电路设计过程经验

献给那些刚开始或即将开始设计硬件电路的人。时光飞逝,离俺最初画第一块电路已有3年。刚刚开始接触电路板的时候,与你一样,俺充满了疑惑同时又带着些兴奋。在网上许多关于硬件电路的经验、知识让人目不暇接。像信号完整性,EMI,PS设计准会把你搞晕。别急,一切要慢慢来。 1)总体思路。 设计硬件电路,大的框架和架构要搞清楚,但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有些大框架也许自己的老板、老师已经想好,自己只是把思路具体实现;但也有些要自己设计框架的,那就要搞清楚要实现什么功能,然后找找有否能实现同样或相似功能的参考电路板(要懂得尽量利用他人的成果,越是有经验的工程师越会懂得借鉴他人的成果)。 2)理解电路。 如果你找到了的参考设计,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了(包括前期设计和后期调试)。马上就copy?NO,还是先看懂理解了再说,一方面能提高我们的电路理解能力,而且能避免设计中的错误。 3)没有找到参考设计? 没关系。先确定大IC芯片,找datasheet,看其关键参数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哪些才是自己需要的关键参数,以及能否看懂这些关键参数,都是硬件工程师的能力的体现,这也需要长期地慢慢地积累。这期间,要善于提问,因为自己不懂的东西,别人往往一句话就能点醒你,尤其是硬件设计。 4)硬件电路设计主要是三个部分,原理图,pcb,物料清单(BOM)表。 原理图设计就是将前面的思路转化为电路原理图。它很像我们教科书上的电路图。pcb涉及到实际的电路板,它根据原理图转化而来的网表(网表是沟通原理图和pcb之间的桥梁),而将具体的元器件的封装放置(布局)在电路板上,然后根据飞线(也叫预拉线)连接其电信号(布线)。完成了pcb布局布线后,要用到哪些元器件应该有所归纳,所以我们将用到BOM表。 5)用什么工具? Protel,也就是altimuml容易上手,在国内也比较流行,应付一般的工作已经足够,适合初入门的设计者使用。 6)to be continued......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1.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硬件系统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硬件是机器的实体,软件是它的灵魂。计算机的功能不仅仅取决于硬件,更大程度上是由安装的软件系统所决定。硬件与软件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与软件的功能分担,在硬件基础上逐层地扩充软件是形成强大的计算机系统的有效途径。 §1.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从硬件体系结构上看,它们的基本结构都基于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原理的设计思想,即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微型计算机(简称为微机)的各部件之间是用总线相连接的,系统总线成为计算机内部传输各种信息的通道。

1.1.1 运算器、控制器和中央处理器 1.运算器 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单元。它的功能就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取自内存或内部寄存器的数据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离开了运算器,计算机的各种运算都不能实现。 2.控制器 控制器一般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控制器对计算机系统的其他各部分进行协调与控制,并对输入输出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使计算机有条不紊地自动地执行程序。没有控制器,计算机各组成部件将是分散独立的,不能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3.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在决定计算机的总体性能方面,没有任何其他的单一部件比CPU更重要了,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 关于CPU,我们应了解以下几点: ⑴必须按照CPU的特殊要求编写软件,因此,为某个处理器编写的程序可能在不同型号的处理器上不兼容; ⑵某些CPU比其他CPU处理数据的速度快得多,这是由于它们的数据总线宽度和系统时钟的速度不同影响了计算机的性能; ⑶CPU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其可能使用内存的最大数目。 下面就以上内容说明有关术语。 ⑴兼容性 由于各种处理器都有特定的指令集,为某种计算机设计的程序在另一种计算机上可能无法运行。可在给定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即与该计算机的处理器兼容。 ⑵数据总线 决定CPU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数据总线宽度,它是用位(8,16,32或64)来衡量的。当人们说“这是16位计算机”或“那是32位计算机”时,他们指的就是总线宽度。总线的位数决定了计算机可同时处理的位数,这一数目也就是计算机中“字”的长度。16位计算机中“字”长16位,而32位计算机中“字”长32位。 数据总线将CPU与内存相连,并提供计算机外部设备的通道。 ⑶地址总线 内存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一个单元可以存放若干位数据代码,该代码可以是指令,也可以是数据。为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所有存储单元均按一定顺序编号,该编号称为地址编码,简称地址。 ⑷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是传送计算机系统中控制信号的一组线,用于发布控制命令和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监视功能。 ⑸系统时钟频率 总线不是影响计算机速度的唯一因素。计算机系统内有一个时钟发生器定时地发出脉冲,管理CPU的处理功能。每秒系统时钟产生脉冲的次数叫时钟频率,也称主频,单位为赫兹(Hz)。100万周称为1兆赫兹(MHz)。时钟频率越高,就意味着处理速度越快。当

电气设计秒懂各种线路基础知识

秒懂各种线路基础知识 1.输电线路的分类 输电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之分。按电能性质分类有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按电压等级有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之分。输电线电压等级一般在35kV及以上。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主要有35、66、110、154、220、330kV、500kV、1000kV交流和±500kV 、±800kV直流。一般说,线路输送容量越大,输送距离越远,要求输电电压就越高。配电线路担负分配电能任务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我国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 400/220V、6kV、l0kV。 2.输电线路的组成 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部件有: 导线和地线(含OPGW)、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拉线和接地装置等组成,如下图: 3.输电线路的导线和地线

导线是用来传导电流、输送电能的元件。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架空裸导线,每相一根,220kV及以上线路由于输送容量大,同时为了减少电晕损失和电晕干扰而采用相分裂导线,即每相采用两根及以上的导线。采用分裂导线能输送较大的电能,而且电能损耗少,有较好的防振性能。裸导线一般可以分为铜绞线、铝绞线、钢芯绞线、镀锌钢绞线等。目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几乎全部使用钢芯铝绞线。 地线一般不与杆塔绝缘而是直接架设在杆塔顶部,并通过杆塔或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地线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雷击导线的机会,提高耐雷水平,减少雷击跳闸次数,保证线路安全送电。 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对单回线路可采用上字形、三角形或水平排列,对双回路线路可采用伞形、倒伞形、干字形或六角形排列,见下图 4.输电线路的杆塔

杆塔是电杆和铁塔的总称。杆塔的用途是支持导线和避雷线,以使导线之间、导线与避、导线与地面及交叉跨越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杆塔现场水泥杆图如下图(铁塔见输电线路组成部分): 杆塔根据受力性质分为悬垂型(悬垂直线、悬垂耐张)、耐张型(耐张直线、耐张转角、耐张终端);根据回路数分为单回路、双回路及多回路。 5.输电线路的绝缘子 绝缘子的用途是使导线之间以及导线和大地之间绝缘,保证线路具有可靠的电气绝缘强度,并用来固定导线,承受导线的垂直荷重和水平荷重。换句话说,绝缘子既要能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又要能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基本有两大类,即悬垂绝缘串和耐张绝缘子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