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影视作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1
国产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与影响力分析国产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对国产影视作品海外传播与影响力的分析:1.海外传播现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产影视作品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如国际影视节展、海外电视台、网络流媒体服务等,逐渐走向世界。
一些国产影视作品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如电视剧《琅琊榜》《甄嬛传》,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等。
2.影响力分析:国产影视作品海外传播的影响力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文化输出、商业收益、国际形象提升等。
文化输出方面,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国丰富的文化传统、现代社会发展成就以及人民生活状态得到展现,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理解和交流。
商业收益方面,国产影视作品的海外发行和版权交易,为中国影视产业带来了经济收益,同时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国际形象提升方面,高质量国产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有助于塑造积极、开放、进步的中国形象,提升国家品牌和国际地位。
3.传播策略:为了更好地海外传播,国产影视作品需要结合目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的本土化改编和营销策略。
利用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如YouTube、Netflix、Twitter、Instagram等,进行作品的推广和互动,以扩大海外影响力。
4.面临的挑战:国产影视作品在海外传播过程中,面临着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市场竞争等挑战。
同时,需要处理好版权保护、内容审核等问题,确保作品能够在海外市场的健康发展。
5.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对国产影视作品海外传播至关重要。
通过资金扶持、政策激励、国际合作等方式,可以促进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
国家电影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机构在推动国产影视作品海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国产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与影响力是衡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有效的传播策略和政策支持,国产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取得更好的表现,为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做出更大贡献。
华策影视案例解析一、主营业务二、行业状况1、电视剧: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计,2015年1-6月,中国取得发行许可证的国产电视剧共计159部6,330集。
截至2015年3月,持有2015年度《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机构有133家,可以申领2015年度《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的军队系统制作机构有8家,持有2015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有8,563家,电视剧制作机构数量自2007年以来呈逐年上升之势。
2014年,中国取得发行许可证的国产电视剧共计429部15,983集,与2013年441部15,770集相比,部数有所下降,但集数略有上升,2013年以来整体呈现理性回落的趋势。
根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5)》,电视剧收视仍主要集中在卫视频道,2014年,36家卫视综合频道晚间时段共播出电视剧903部33,731集。
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行业整体规模在130亿元左右,较2013年增长20%,从中长期来看,电视剧市场增速将逐步回落。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观众欣赏层次的提高,未来电视剧行业由规模快速扩张向品质提升整体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有能力持续制作优质电视剧的企业将逐渐成为市场主导,特别是2015年一剧两星政策正式实施,对中小制作公司的冲击大于大型精品剧制作公司,进一步加速了行业整合。
理论上一剧两星政策使得那些通过高投入模式制作的电视剧面临首轮卫视播映权价格下降的风险,但精品剧的市场需求依然强烈,特别是网络视频服务企业对精品剧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采购价格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有所上升,对高成本制作的精品剧的市场增长起到支撑作用。
此外,市场对热门网络小说等优质IP的争夺日趋激烈,部分制作企业着力围绕优质IP 开发影视剧作品衍生产品,完善了影视产业生态,提升了盈利能力。
新媒体在电视剧播出平台上正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与日俱增,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和影视的融合不断加深,如影视作品众筹、制作方与电商合作开发影视剧衍生品的例子层出不穷。
2023编导教材、编导资料,影视作品分析基本信息页码:250 页出版日期:03月ISBN:7209045848条形码:9787209045841包装版本:2装帧:平装丛书名:广播影视类艺考专用丛书定价 35 元编辑推荐电影评论写作,电视作品分析。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电影评论写作。
在这部份,首先介绍了影视艺术类专业为什么要考影评以及怎样才能写好影评。
又用大量的篇幅对中外电影史和电影视听语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们认为,这是看懂影片和写好电影评论的基础。
写好电影评论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写作方法,我们从影评的种类、写作方法和技巧角度给考生一个正确的指导。
电影评论写作最关键的还是具体的实践创作,本书作者根据这两年专业考试的趋向,对今年来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进行模拟性的影评写作,这些__完全按照专业考试的要求来进行,并且在每篇__后面都有对这篇影评的点评,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我们希望考生在阅读本书评论例文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后面点评的阅读。
考生的考场试卷最具有说服力,我们选取了几篇考生的考场试卷,并且附有这份试卷的分数,希望广大同学从这些考生的考场试卷中多多总结。
第二部分是电视片分析。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试中,有的院校采用电视片分析的方式来对考生进行考核。
基于电视片分析写作相对于电影评论来说比较简单,在这个章节中,简单的介绍了电视片分析的写作方法,并附录了一些考生例文和往年试题,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启发。
另外,由于本书的篇幅限制,对电影、电视的基础知识列举的不是很多,在与本书配套使用的《文艺常识》一书中有更详尽的解释,考生可参考使用。
目录第一部分电影评论写作第一章影评考试综述1 影评考试的必要性2 考试影片的类型3 写好影评的基础第二章中外电影史1 外国电影史2 中国电影史3 中国电影导演研究第三章电影视听语言1 景别2 运动镜头3 拍摄角度4 电影声音5 声画组合形式6 色彩和光线7 蒙太奇与电影剪辑第四章电影评论写作方法1 影评的种类2 影评写作的内容3 应试方法和技巧4 影评写作常规思路5 影评写作的.篇章结构6 影评写作示例7 影评考试的内容和写作要求8 影评写作常见的11个问题以及克服途径第五章电影评论写作范例及评析第六章考生真卷及考官点评第七章附录篇1 部分院校电影评论写作考试影片2 专业考试推荐影片及筒评3 专业性影评三篇4 专业学习中文期刊和中文第二部分电视片分析写作第一章电视片基础知识1 电视纪录片2 电视散文3 电视新闻专题片第二章电视片分析写作方法1 电视片的主题分析2 电视片的表现手段分析3 电视片分析的__ 结构4 电视片的默评5 答题的基本出发点6 答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7 考试前应该做哪些准备第三章电视片分析范文及评析1 电视纪录片分析2 电视艺术片分析3 电视综艺晚会分析第四章往年部分院校电视片分析考试真题举例第三部分招生院校和专业第一章部分招生院校(本科)第二章专业简介第三章文管编导类专业考试科目分析表书摘插图第一章影评考试综述1影评考试的必要性在影视艺术类专业高考,特别是文管、编导、戏文专业的考试中,电影评论写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试科目。
YINGSHI CHUANBO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专题片创作研究—以柳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片《淬炼》《复兴路上—柳州正青春》为例◎ 石伊琳,周 舟,周 阳[摘要]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做优主题创作的工作指导下,各省区、市、县媒体矩阵积极响应,加强对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作品的创作及播出工作,陆续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主旋律献礼作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本文以柳州市广播电视台近期制作、播出的两部精良专题片《淬炼》《复兴路上—柳州正青春》为例,探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大背景下,柳州市广播电视台如何整合城市本土化资源,充分体现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与“五个扎实”新要求,有效完成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工作。
[关键词]建党100周年;专题片;电视台;“三大定位”;“五个扎实”;城市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
即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广西要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希望广西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扎实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精准指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西篇章”,为广西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21年,在中央外宣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广西各地级市主流媒体积极响应,对建党百年的重要主题进行了深度、多样性的组织策划和宣传报道。
本文将以柳州市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柳州台)社教部制播的献礼专题作品为例,深入研究柳州台如何在建党百年宣传报道工作中体现“三大定位”新使命与“五个扎实”新要求,并整合、分析柳州台在专题片创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试将纪录片、专题片创作从文化资源演变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做出相应的创新与突破。
第四章历年电视片分析写作考试真题汇总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山东考点)招生考试试题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时间上的味道》,写一篇评论文章。
2013年天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河北考点)招生考试试题观看电视节目《绝密飞行》,自选角度进行分析,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2013年重庆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长沙考点)招生考试试题分析纪录片《红跑道》。
2013年重庆邮电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重庆考点)招生考试试题分析纪录片《江南》中的一集。
2013年重庆邮电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河北考点)招生考试试题观看电视片《江南》之《桨声灯影》,完成一篇评论文章。
2013年重庆邮电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郑州考点)招生考试试题观看电视片《江南》的一个片段,根据要求,结合作品特点,写一篇电视作品评论。
要求:1.要注意从所观看电视作品的自身特点人手进行分析评述,不要过多复述内容,泛泛而谈;2.要论点鲜明,论述清晰,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不要写成观后感。
3.可以对作品进行正面肯定,也可以进行负面批评,只要有依据、能自圆其说即可,观点不作为评分依据;4.文章题目自拟;5.字数不少于1300字,字迹工整,标点符号在空格内。
2013年重庆邮电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山西考点)招生考试试题分析电视片《江南》其中一集。
2013年西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考试试题观看电视片《江南》关于周庄的一集,完成一篇评论文章。
2013年四川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西考点)招生考试试题观看《再说长江》之《水火之城》进行评论,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
2013年山东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观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并写一篇评论文章。
2013年山东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考试试题结合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分析真人秀节目的特色以及我国当前真人秀节目的创作现状,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分析文章。
2013年青岛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中国好声音》、《非你莫属》、《我要上春晚》、《天天向上》、《快乐向前冲》1.任选一部电视节目,概括其形式和内容,300字左右。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的咖啡馆地下室印度沙龙内,公开卖票放映影片,这一天公认为世界电影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已被称作是世界电影的发明者。
1895年,卢米埃尔拍摄的《水浇园丁》就是最早的喜剧短片。
●1902年,梅里埃摄制了划时代的《月球旅行记》。
这部电影不仅开创了科幻片的先河,也使得电影上升为施展幻想的平台和提供娱乐的工具。
梅里埃也成为最早把小说搬上银幕的导演。
1896年10月,梅里爱拍成的《贵妇人的失踪》是用停机拍摄技术摄制成的第一部电影。
梅里埃也涉足了蒙太奇领域,《灰姑娘》中他把从厨房中走出来的灰姑娘和走进舞厅的灰姑娘连接在一起,制造出了“场面转换”。
●1927年,美国电影《爵士歌王》的出现,被后来的人们确定为有声片的开始,其实这还是一部无声影片,只是在片中插入了几段道白和歌曲而已,并且声音是被记录在唱片上的。
在其后才有了将声音和画面同印在一卷胶片上的技术。
第一部“百分之百”的有声片是《纽约之光》,拍摄于1929年。
1935年,美国拍摄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界》,并由此开始了彩色影片的工业化制作。
1999年5月美国出现首批数字电影院,迪斯尼公司制作出了首部无胶片数字电影《玩具总动员续集》。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摄了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这是一部短戏剧片,主演是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合导了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电影《难夫难妻》。
谢晋是中国第三代导演的成就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芙蓉镇》、《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
吴天明和谢飞是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
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红高粱》以大写意的手法刻画出一个似真实幻的民俗世界,该影片于1988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西方电影节上荣膺大奖,●1990年,李安编写了《推手》的剧本并得到台湾1990年的政府优秀剧作奖,他和冯光远合写的《喜宴》剧本也同时得奖。
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作业(电视组)题目:对电视栏目《人与自然》的分析姓名;张志强班级:新闻一班学号:************提要:1981年12月,《动物世界》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
似曾相识或未曾谋面的奔腾跳跃的自然生灵一下从隐秘的世界走到了每一位观众的面前,观众喜爱的程度体现在收视率上,据中央电视台总编室观众收视率调查统计,《动物世界》的收视率保持在15%至25%之间,在专题节目中名列前茅。
13年以后为了拓展栏目的包容能力更名为《人与自然》,《人与自然》也颇受观众好评。
一、栏目简介《人与自然》开播于1994年5月11日。
栏目宗旨是“讴歌生命,关注环境。
”栏目内容定位是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主持人是赵忠祥,每集长度30分钟,目前播出时间为北京时间每周四16时20分。
《人与自然》开播于1994年5月11日。
栏目宗旨是“讴歌生命,关注环境。
”栏目内容定位是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人与自然》你了解了世界,认识了自己。
<原生故事〉领略生命的差异与共同,讲述生存相依的道理。
<自然启示〉体验自然界的危险与奇异,开拓见识,留下思考。
<人物亲历〉分析人类社会的压力与恐惧,舒缓情绪,理性应对。
不开拓眼界,怎能有开阔胸怀。
不观世间百态,怎知生活之路千万。
播出时间:中央一套周一至周五16:27 。
二、栏目分析《人与自然》是一个大题目,它和以讲人群、城市中的自然;个体的人之中的自然,以及自然中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的自然;单纯的人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包容度很大。
同时,《人与自然》又是当今最热门、最前卫的话题,其中人与生态环境的题目更为社会所关注。
所以,发现《人与自然》栏目的包容能力,扩展它的内容,以及挖掘《人与自然》的热点,在本栏目所涉及的几个方面中有所侧重和正确取舍,是《人与自然》栏目得以立足和发展的两个关键。
|RADIO &TV JOURNAL2021.4改编是影视剧创作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当下文化产业优质内容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手段。
基于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优质内容的改编往往需要考虑接受群体的文化背景与集体偏好,目的是提高作品的接受程度。
接受群体的文化背景和集体偏好往往又与地域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域是划分文化类型及范围的重要指标,也是划分观众群体的重要标准。
影视剧的跨地域改编,不仅是表现形式“地方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基因迁移与甄选的过程。
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探析影视剧跨地域改编与接受的成功路径,对影视剧的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七十二家房客》:“现象级”的跨地域改编由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电影集团联合出品,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摄制的大型粤语情景喜剧《七十二家房客》自2008年至今已经连续拍摄17季,制作完成了2080集。
该剧主要讲述20世纪40年代民国时期广州西关太平街房客与包租公、包租婆之间斗智斗勇,房客与房客守望相助的一系列故事。
该剧以其鲜明的人物性格、幽默的地方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扬善惩恶的主题思想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该剧在广州地区以外的粤语地域和海外华人地区的收视反应相当热烈,口碑极佳;良好的社会效应和收视效应使《七十二家房客》成为广东影视一个无可争议的品牌精品,曾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文艺百花精品奖、全国电视飞天奖提名、澳门国际电视节金莲花最佳粤语电视剧大奖等多项荣誉。
粤语情景剧《七十二家房客》的创作是“借树开花”,其内容承袭了同名的上海滑稽戏、粤港合拍电影、香港邵氏电影等多个不同时代的作品。
《七十二家房客》源自于上海滑稽戏。
1963年,珠江电影制片厂以粤语为主要语言拍摄了电影版《七十二家房客》。
为照顾电影目标接受群体的观影偏好,黄谷柳和王为一在改编同名上海滑稽戏的时候注重将其“广东化”,不仅将故事发生地改在了广州西关,还从角色、语言到内容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番改造,将上海故事打造成了一个“广府味”十足的广东故事。
微电影毕业设计作品选题与创作调研分析——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为例摘要:为提升学生的微电影制作实践能力,本文调研并分析了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020级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并对其毕业设计微电影作品的选题与创作情况进行了概要分析。
同时,也对其中的创新点进行了提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因而,本文对高职学生微电影选题与创作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创作调研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是我国高职院校广播影视类的一个技术性专业。
学生通常会通过毕业设计作品全面展示和检验自己的专业所学和技术特长。
微电影是广播影视类专业的一种常见的毕业设计作品形式。
微电影通常指的是时长在5分钟到20分钟之间的电影。
[1]通过微电影,既可以展现制作团队在非线性编辑、音频编辑、3D建模、后期特效、调色、动画制作等方面的后期技术;又可以展现制作团队对微电影制作全流程的掌握,尤其是在题材选择、剧本创作、场景布置、场面调度、剪辑思路等方面的创作能力。
2020级影视多媒体技术(以下简称“20级影视”)专业学生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社职院”)第一届影视类毕业生。
在毕业设计作品形式上,20级影视专业就采用了微电影这一形式。
为了更好的总结本次毕业设计及的成败与得失,我们对本次毕业设计进行了如下调研与分析。
一、概况调研本次毕业设计中,20级影视专业毕业生共57人,分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单独完成一部微电影毕业作品制作。
20级影视专业毕业设计制作时间为2022年下半年9月到11月。
由于经费等各种客观原因,大部分小组将微电影毕业作品拍摄地点选择在社职院校内,后期制作同步在校内实训机房完成。
本次毕业设计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社职院20级影视专业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情感体悟,也展现了学生们良好的拍摄与后期制作水平,因而,收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肯定与好评。
二、题材选择根据最终结果统计:十个毕业小组中,悬疑类题材3个(微电影名称为《谁是凶手》《便签》《外衣》),爱情类题材2个(微电影名称为《与海无关》《熊小姐和兔先生》),职业选择类题材2个(微电影名称为《毕业之际》《张伟的选择》),社会热点事件题材2个(微电影名称为《滤镜》《发声》),学院宣传片1个(微电影名称为《北社管宣传片》)。
《影视作品分析》蒙太奇类型功能画面组接30s~10min长镜头适合做开头,记实表现真实(镜头内的剪辑,不剪辑的剪辑,没有一个电影不剪辑)以蒙太奇的结构功能为标准,可将其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含义:是蒙太奇手法中最为常见的,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叙事的顺序来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引导观众理解剧情,一般情况下要求逻辑连贯清楚。
蒙太奇为叙事的分类线性蒙太奇。
按照时间逻辑顺序连续叙事。
是最简单的蒙太奇,所有蒙太奇中最常见的。
(陈凯歌《黄土地》心里节奏慢,90分钟显出了3个小时)非线性蒙太奇:不按时间逻辑顺序连续叙事(非线性编辑系统=电脑视频制作系统)平行蒙太奇:指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时间或空间的情节线索并列出现,分别叙述,而又最终统一于同一主题。
(交代事情更清楚)(121212即两条线索同时叙事各不相关)(发明的1英国工人运动(与当地政府意见一人是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2受难[8、9个,15min]○3古巴比伦的陷落(与他意见不同致)[17、18个,30min]○4法国国王的宗权迫害波旁王朝(两方信仰不是一个教)[10个,改打仗)[20个,40min]○25min]分别剪辑,每小段不规则,交成100多个小碎片)这样做的目的是意见一致的人一起去攻打与他们意见相反的人,为了表达题目精神。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指同一时间内的若干条线索齐头并进,他们之间有密切的因果a□bab关系,相互推进,交替频繁,最终汇合在一起。
(□□发明人是格里菲斯《党同伐异》最后一个片段英国一个工人,老板被老板娘杀,老板娘把枪扔进小工人家,小工人被1小工人压到刑场○2妻子找州长律师不断反复切换,后妻子进刑场给特赦令//《疯抓,○狂的石头》)重复蒙太奇:指影片中有一定寓意和镜头或场面等在影片中特定的位置一再出现,造成强调、呼应、对比、渲染等效果。
(《盗梦空间》中陀螺的出现,一直旋转。
中职专业课教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是中职专业课教资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以及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
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基本原理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是一项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作过程,需要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介进行创作。
其中,创作理念、故事情节、角色设置、表演技巧等都是影响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流程1. 预制作阶段在开始创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策划和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创作主题和内容、编写剧本以及选择合适的演员和场地等。
2. 创作阶段在此阶段,团队成员根据剧本进行角色演绎和场景搭建。
通过排练、拍摄和录制等环节,逐渐完善作品的形象和内容。
3. 后期制作阶段在录制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制作工作,包括剪辑、配音、音效等。
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使作品更加完美。
四、教学设计1. 课程设置针对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这一专业课程,可以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在理论课程中,可以介绍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可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亲身体验节目制作的过程。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3. 评估方法针对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这一专业课,可以采用综合评估的方式进行学生的评估。
包括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作品创作质量等方面。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作为中职专业课教资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流程,培养其创作能力和技术技能。
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106影视文化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影视作品中视听语言——以《霸王别姬》为例■南昌航空大学:赵晓航 胡浩宇【摘要】一部影视作品,如果仅靠主人公的言语表达或是旁白来向受众传递信息,那么不论是镜头还是所传递的信息都会略显刻意、苍白,因此镜头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视听语言技巧的存在,其实就是对影视作品设计的一种基本手段。
影视作品在利用视听语言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巧妙运用了受众平时生活中在听、视觉方面的习惯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在电影的叙事方式上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这样有效地克服了在电影叙事中,只能通过语言来达到信息传递的固有形态。
本篇将通过《霸王别姬》这部影视作品的三个重要部分来分析这部影片中所运用到的视听语言技巧。
【关键词】《霸王别姬》;视听元素;镜头语言;蒙太奇;纵深镜头1. 成角前铺垫在电影的开篇,是一个固定镜头,一个昏暗的大门,接下来程蝶衣和段小楼在《歌唱祖国》的背景音中略带小心不安的走进了这间大门,此时的场景,若不是有若隐若现的背景音乐,甚至可以说是阴森,恐怖的。
随着二人进入画面,镜头也从原先的固定镜头变成了跟移镜头,两个人走过了这个昏暗的走廊,一个新的声音——大概是扫地的声音出现在画面中,与此同时看台上的座椅和地上的划线交代了影片的场地——体育馆。
接下来,在一片安静空荡却又带有一点阴森的体育馆中突然传来一声很大的“干什么的?”这一高声问喝吓到了段小楼,相信也吓到了正全神贯注的观众。
段小楼回了神,看到了扫地大爷,对答道:“京剧院来走台的。
”边说还附带着点头哈腰的,话语和动作中都充满了卑微。
在之后的影片中有相当一部分能体现出鼎盛时期的段小楼与这个开篇形象的鲜明对比,只有反复回味大概才能看到这部影片更多深层次的含义,是什么让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甚至有些自傲的少年变成这副卑微的模样。
我们在回看他旁边的程蝶衣,虽然一身行头,脸上充满妆容,但那份骄傲从容感觉仍在,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程蝶衣还是那个程蝶衣,而段小楼已经不再是那个段小楼了。
历年编导艺考影片真题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记录片<</SPAN>被山隔住的地方>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二细节分析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2006年浙江传媒学院的初试看片分析1. 电视散文<</SPAN>匆匆>一:作者是谁?年代?其他作品?主要的视觉特征?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解释相关名词(共40分)二写800字以上的分析立足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60分)2006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编导专业笔试(影视作品评析)电视作品名称:电视散文《小橘灯》2007年吉林艺术学院广电编导专业影评:《廊桥遗梦》2007南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二.评论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2007天津师范学院戏剧影视文学默评:《小兵张噶》《广岛之恋》《功夫》任选其一500字以上2007年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电视作品分析《大国崛起》第一集2007重庆邮电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作品分析《再说长江》第十三集水火山城2007年山东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看片分析《故宫》第一集2007年湖南编导专业考试试题2003年抗击非典的影片《非常抗击》第五集《平民英雄》。
分析该片主旨、音乐、表现技法等。
2007年中国戏曲学院影视编导专业考试试题影片分析片子是《马背上的法庭》2007年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纪录片评论:《我的小学》2007四川大学金锦城学院影评《黄昏的忏悔》2007平顶山学院影评:一。
评论人物:(五选一)1.《宝贝计划》中的人字拖2.《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3.《亮剑》中的李云龙影评《红高粱》2007年济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评:《青花》2007年临沂师范学院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评论:《阿甘正传》2007年山东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科理科)电视作品分析:《再说长江》《实话实说》2007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电视分析《实话实说—留守儿童》2008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内蒙古定向考题影视评论:赵本山高秀敏范伟的《拜年》2008年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传播方向考题二试是影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