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分析

2021年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分析

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分析

从语法上来说,日语的拟声拟态词在词类上归类于副词,怎样针对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进行分析?

拟声拟态词中文称为“象声词”,是模仿某种声音或描述某种状态的词语。不管是中文还是日语,正确地使用拟声拟态词都能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因此,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拟声拟态词的活用是学好地道日语的关键之一。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拟声词,模拟人或其他动物、物体发出的声响。如:げらげら笑う(哈哈大笑)。

另外一种是拟态词,用以表达抽象的概念,比如情感的状态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等。如:うろうろ歩く(彷徨、转来转去)。

如上所述,第一种拟声词仅仅模拟声响,第二种拟态词单纯表达抽象的概念的,但是还有一种拟声拟态词一个词可以兼具以上两种用法。如:かちかち(声音嘀嘀嗒嗒;物体硬梆梆的)。

拟声拟态词在描绘声音与形容情境状态上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流露了较多的感 ___彩,所以在正规严肃的场合很少使用,而是

经常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拟声拟态词的运用。如:

A、ここの芸者はきれいなんだろうと、うっかり考えてたらしい。(无意中以为这里的艺妓都很漂亮)(川端康成『雪国』)。

B、我輩もいささか賛成の意を表すためにニャーニャーと二声ばかり鳴いてみせる。(我为了表示同意就喵喵地叫了两声)(夏目漱石『吾輩は猫である』)

C、絶えず車窓に見えていた海は暮れて黒ずんでしまい、島の明かりがちかちか高度を増していた。(一直能从车窗看到的大海随着日暮来临变得黝黑了,岛上的灯光开始醒目起来)(松本清張『張り込み』)

从语法上来说,日语的拟声拟态词在词类上归类于副词,它是拟声拟态词最基本的用法,经常后接「と」来修饰谓语即修饰用言,在句子中充当副词使用。如:

A、にっこり(と)笑った。(嫣然一笑)

B、ひんやり(と)冷たかった。(凉丝丝地)

C、ゆうゆう(と)入試にパスした。(轻松地通过了考试)

但是,拟声拟态词在使用时不仅仅只作副词使用,它还可以转化为其它的词类,如动词、形容动词等。有些日语学习者在学习使用拟声拟态词时概念不是特别清楚,对于其活用容易搞混淆。那么,拟声拟态词该如何活用呢?对此,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1、转移为动词

拟声拟态词虽然归类于副词,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后续「-する」作为动词来使用,在句中充当谓语。如:

A、彼はその時廊下をうろうろしていました。(他那时在走廊里转来转去)

B、いつも上司にぺこぺこしています。(总是对上司点头哈腰)

C、冬の间、肌がかさかさしています。(冬天皮肤干巴巴的)从上述的四个例句我们可以看到,当它转移为动词即后续「-する」时是不表示声音的,也就是说拟声拟态词作为动词活用时,它不作拟声词而作为拟态词或是表示声音和状态兼有的词使用。所以,当我们

想要用纯粹表达一种声音时,就一定不能使用动词的形式即不能在

其后后续「-する」。

转移为动词使用是拟声拟态词词类转移用法里是最多的一种,此时,拟声拟态词的活用形式按动词的活用来进行变化。

不过,在上述例句中,例 A 的动词「うろうろ」可以说是表示徘徊的动作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彷徨的状态。例 B 的动词「ぺこぺこ」既表示具体的点头哈腰的动作,也可看作是一种卑躬屈膝的态度。

这样的例子也偶尔能见到。

2、转移为形容动词

有一部分拟声拟态词可以作为形容动词来使用。如:

A、静香さんはばらばらな ___をした。(静香把零乱的照片好了)

B、フォームがばらばらだ。(基本姿势乱七八糟)

C、順番がばらばらになってしまった。(顺序弄了个乱七八糟)

D、かちかちに凍る。(冻得硬梆梆的)

如上所述,可在拟声拟态词后续「-だ、-な/の、-に」等形式构成形容动词的活用形。它的活用是按照形容动词的活用形来进行变化的。

一般来说,后续「-だ/に」时表示的是某种状态。如:

A、からからと笑う(哈哈大笑)

B、のどがからからだ(嗓子渴得冒烟)

这两个例句中,「からから」后续「-と」表示笑时发出的声音,而后续「-だ」则表示口渴的一种状态。虽然同是一个拟声拟态词,但后续的词不一样则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点。

3、转移为名词

有少量的拟声拟态词还可以作为名词使用,与判断助词一起作谓语。如:

A、工事で地面がでこぼこだ。(因为施工地面凹凸不平)

B、風で書類がめちゃくちゃだ。(风把文件吹得乱七八糟)

C、のどがからからだ。(嗓子渴得冒烟)

当然,有些书里也把它归类于形容动词的活用。在以上几种转移中,转移为动词使用是最为常见的,转移为形容动词和名词的相对来说就少很多。同时,转移为动词、形容动词或名词时,必须按转移后的词类来进行活用变化,在使用拟声拟态词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日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

日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 拟声词和拟态词的定义 △母が履脱へ降りて格子戸の掛金を外し、ガラリと雨戸を繰ると、さっと夜風が吹込んで、雪洞の火がチラチラと靡く。 △教場に入る鐘がかんかんと鳴りました。僕は思わずぎょっとしてたちあがりました。拟声词:指的是摹似事物声响的词。“ガラリと”“かんかん” 拟态词:指的是直接摹形拟态的词。“さっと”“チラチラ”“ぎょっと” 有的词即可做拟声词也可做拟态词。 例如:ぽかぽか △こたつに入って勉強しようとすると、ぽかぽかしてきてつい眠ってしまうからだめだ。 △西瓜をそんなにぽかぽかたたいたら割れてしまうよ。 拟声词和拟态词的特征 1.利用声音的变化,使语言节奏明快、声音和谐悦耳,给人形象、生动、具体、真实的感觉,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ふと耳に、潺潺、水の流れる音が聞こえた。そっと頭をもたげ、息を呑んで耳をすました。すぐ足もとで、水が流れているらしい。よろよろ起き上がって見ると、岩の裂き目からこんこんと何か小さくささやきながら、清水が湧き出ているのである。その泉に吸い込まれるようにメロスは身をかがめた。水を両手で掬ってひとくち飲んだ。ほっと長い溜息が出て夢から覚えたような気がした。 2.一部分拟声拟态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够直接表达喜爱、赞扬、亲昵、贬斥、厌恶、冷淡、轻蔑等感情。 むくむくころころくりくりでっぷりぶよぶよ すらりほっそりげっそり ふさふさもじゃもじゃ ありありまざまざ うようようじゃうじゃ “拟情词”——すっきり、びくびく、うきうき、わくわく、ぼんやり、むかむか、くよくよ、いらいら、さばさば、ほっと、むしゃくしゃ、むずむず、むらむら 3.拟声拟态词具体生动鲜明,直截了当,不晦涩含糊。并且还能表示程度的加重或减轻。 ①しくしく②ちくちく③ずきずき(ずきんと、ずきんずきん) ④ひりひり(ぴりぴり、ひりり)⑤きりきり⑥ちかちか ⑦がんがん⑧ちゃかちゃか⑨じいん(と)⑩ぎゅっ(と)、きゅーん(と) ②⑥⑧眼痛,①⑤腹痛,②⑤⑨⑩心痛,②⑤胃痛,③⑤⑦头痛 冷えたのか腹が(ひりひり?しくしく?きりきり)痛みだした。 ひりひり是被针刺痛的感觉,它只能表示表面的、外层的痛。如皮肤、伤口、舌、膝、烧伤、烫伤处。 しくしく是表示微弱的或阵发性痛的感觉。 きりきり是指被锥刺似的连续痛得感觉。

2021年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分析

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分析 从语法上来说,日语的拟声拟态词在词类上归类于副词,怎样针对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进行分析? 拟声拟态词中文称为“象声词”,是模仿某种声音或描述某种状态的词语。不管是中文还是日语,正确地使用拟声拟态词都能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因此,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拟声拟态词的活用是学好地道日语的关键之一。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拟声词,模拟人或其他动物、物体发出的声响。如:げらげら笑う(哈哈大笑)。 另外一种是拟态词,用以表达抽象的概念,比如情感的状态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等。如:うろうろ歩く(彷徨、转来转去)。 如上所述,第一种拟声词仅仅模拟声响,第二种拟态词单纯表达抽象的概念的,但是还有一种拟声拟态词一个词可以兼具以上两种用法。如:かちかち(声音嘀嘀嗒嗒;物体硬梆梆的)。 拟声拟态词在描绘声音与形容情境状态上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流露了较多的感 ___彩,所以在正规严肃的场合很少使用,而是

经常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拟声拟态词的运用。如: A、ここの芸者はきれいなんだろうと、うっかり考えてたらしい。(无意中以为这里的艺妓都很漂亮)(川端康成『雪国』)。 B、我輩もいささか賛成の意を表すためにニャーニャーと二声ばかり鳴いてみせる。(我为了表示同意就喵喵地叫了两声)(夏目漱石『吾輩は猫である』) C、絶えず車窓に見えていた海は暮れて黒ずんでしまい、島の明かりがちかちか高度を増していた。(一直能从车窗看到的大海随着日暮来临变得黝黑了,岛上的灯光开始醒目起来)(松本清張『張り込み』) 从语法上来说,日语的拟声拟态词在词类上归类于副词,它是拟声拟态词最基本的用法,经常后接「と」来修饰谓语即修饰用言,在句子中充当副词使用。如: A、にっこり(と)笑った。(嫣然一笑) B、ひんやり(と)冷たかった。(凉丝丝地)

日语学习中的拟声词拟态词

日语学习中的拟声词拟态词拟声词即模仿外界声音而产生的用来表达听觉印象的词。如:蜜蜂ぶんぶんと飛び回る。カラスがかあかあと鳴く。同理。拟态词即用声音来象征性地表示现实声音之外的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的词。如:恋人から手紙をもらって、木村さんがわくわくしている。木村收到恋人的来信而异常兴奋。 日语中的拟声词、拟态词由于其特殊的发音及词义,会使得原本单调的内容显得格外生动活泼。比如“讲话”这个动作.汉语可以有“窃窃私语”、“吞吞吐吐”、“滔滔不绝”多种表现形式,而日语中只有一个动词“話す”。词汇的贫乏直接局限了人们的表达能力。继而造成语言的千瘪而枯燥。所以若想表示上面几种不同形式的“说”就需要前面提到的拟声词、拟态词来加以辅助了,如ひそひそ話す、もごもご話す、ペラペラ話す。又如.为了说明某人“饮洒过后踉踉跄跄地走在街上”这个场景,酔っ払いがよろよろと歩いている。仅凭よろよろ这一个词,一个醉汉的形象跃然纸上。 由于拟声词、拟态诃基本上都是以假名形式出现的。而且有不少是二拍词根的重复(例如いらいら、ぺらぺら)所以,这些看上去相当形似的词语,就给那些平日过于依赖汉字的我们在分辨和记忆上带来了挑战,继而成为日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其实。拟声词、拟态词中的“拟”就是模仿的意思.就此角度出发。其词义与本身发音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母音的特征 a i u e o”当中“e”音极少 1.たらたら暑くて、じっとしていても額から汗がたらたら流れる。天热,即使一动不动额头都会滴滴答答地流汗。 2.ちりちり髪の毛がちりちりになってしまった头发都打卷了。

3.つるつる道が凍ってつるつる滑る。道路冻得溜滑。 4.でれでれあいつは女性を見るとすぐでれでれする。他一见女人就像丢了魂一样。5.とろとろイチゴを煮て、とろとろのジャムにする。把草莓熬成黏糊糊的果酱。 另外,有からから、きりきり、くるくる、ころころ而没有けれけれ,有はらはら、ひりひり、ふるふる、ほろほろ。也没有へれへれ。就以上的例词我们可以看出,拟态词用“e”音的情况极少。日语中少数用“e”音的拟声词、拟态词基本都是用来描述一些不文雅的动作。观察下面的例句: 6. げらげら人目をはばからずげらげらと笑う。不顾忌地哈哈大笑。 7.けろけろ彼はその知らせを聞いてもけろけろしている。他听到那个消息后一点也不在乎。 8.でぶでぶ彼はでぶでぶしたおなかを揺らせながらやって来た。他晃着他那胖胖的肚子走过来。 9.べろべろべろべろと皿を舐めまわす。转着舔盘子。 10.めちゃめちゃこの小説はストーリーがめちゃめちゃだ。这小说的故事情节乱七八糟。 (二)‘‘i”音的特点 “i”音通常表现小的声音、快的动作,反之则是a、o音。 1.きりきり歯をきりきりといわせて悔しがる。后悔得把牙咬得嘎吱嘎吱作响。 2.ころころ少女達がころころ笑い転ける。女孩子们咯咯笑。

论日语拟声词形态和其含义的关系

论日语拟声词形态和其含义的关系 通过对日语拟声词形态的分类,探讨同一词根下形态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同一词根下通过增加长音、促音、拨音等或以叠词的形式表达出的对声音的不同的感受。由于所表示的声音的长短和强弱等的不同,在词的形态上也千差万别。把握拟声词的形态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特征,对学习和理解日语拟声词有很大的帮助。 拟声词顾名思义就是模拟声音的词。在日语中有两种模拟声音的词,一类叫做“擬音語”,一类叫做“擬声語”,所谓“擬音語”就是模拟自然界的声音的词,“擬声語”则是模拟人或动物发出的声音的词。这两类词不管是自然界的声音还是人或动物的声音,都是表示的声音,所以本文把它们统称为拟声词。对于拟声词的研究,之前大家多把角度放在拟声词的形态分类的问题上,而对拟声词形态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的阐述并不是很深入。本文在天沼宁对拟声词形态划分的基础上对拟声词形态进行重新分类,并进一步探究其形态和意义的关系。 一、拟声词的形态分类 本文中的所提到的拟声词主要来源于天沼宁编写的《拟音语拟态语辞典》(收录拟声 词524个)和郭华江编写的《日中拟声语拟态语辞典》(收录拟声词878个)。由于日语中有些词既可以做拟声词也可以做拟态词,所以在选择词汇时把这部分词也作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天沼宁在《拟音语拟态语辞典》中对拟声词的形态和意义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并根据形态和意义的关系把拟声词的形态分为9类,但他在区分形态时根据“节拍”对日语的拟声词进行了分类,在计算拍数时每个假名算做一拍,长音符号“―”、拨音“ん”、促音“っ”和“り”也算做一拍。本文在天沼宁的分类基础上使用“节拍”的统计方法对拟声词进行了分类,只是为了能够更进一步明确拟声词的形态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本文不把长音符号“―”、拨音“ん”、促音“っ”和“り”计算在拍数内。 由此,日语的拟声词有以下形态: 1.一拍的词:一拍的词根或一拍的词根+“り”、“ん”、“っ”、“―”,以及词根浊音化和词根重叠的情况。 2.二拍的词:二拍的词根或二拍的词根+“り”、“ん”、“っ”、“―”,以及词根浊音化和词根重叠的情况。 3.三拍的词:三拍的词根+“り”、“ん”、“っ”、“―”,以及词根浊音化和词根重叠的情况。例如:“ぎっちら”、“ぎっちらぎっちら”、“ほーほけきょ”等等。

中日拟声拟态词的比较研究

中日拟声拟态词的比较研究 引言: 中日两国语言中,拟声和拟态词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形式,通过模仿声音和动作来描写事物的特征。本文将从中日两国的拟声拟态词的表达特点、使用范围以及语感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一、表达特点比较 1.中文拟声拟态词的表达特点 中文拟声拟态词以形容词、动词、副词等词性为主,通过模仿声音或动作的方式来描绘事物的特征。例如,“咯咯咯”形容鸡叫声,“蹦蹦跳跳”形容人或动物跳跃的动作。中文拟声拟态词通常由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字组成,重复的字形式增强了拟声效果。 2.日文拟声拟态词的表达特点 日文拟声拟态词以假名为基本单位,通过重复、变形、组合等方式来表达声音和动作的特征。日文拟声拟态词的构词方式比较多样,例如,“ピカピカ”形容闪烁的光,“ドキドキ”形容心跳的声音。日文拟声拟态词的特点是简洁、生动,能够直观地传达出事物的特征。 二、使用范围比较 1.中文拟声拟态词的使用范围 中文拟声拟态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无论是形容自

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叫声,还是描绘人物的动作、情感,中文拟声拟态词都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例如,“咕噜噜”形容水流声,“踌躇”形容犹豫的心情。 2.日文拟声拟态词的使用范围 日文拟声拟态词同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日本文化中注重细节和传神,因此日文拟声拟态词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无论是形容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叫声,还是描绘人物的动作、情感,日文拟声拟态词都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例如,“ざわざわ”形容人群嘈杂的声音,“ドキドキ”形容紧张的心情。 三、语感上的差异比较 1.中文拟声拟态词的语感 中文拟声拟态词通常由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字组成,重复的字形式增强了拟声效果,给人一种连续、律动的感觉。中文拟声拟态词的语感比较韵律感强,能够直观地传达出声音和动作的特征。 2.日文拟声拟态词的语感 日文拟声拟态词以假名为基本单位,通过重复、变形、组合等方式来表达声音和动作的特征。日文拟声拟态词的语感比较简洁、生动,能够直观地传达出声音和动作的特征。 结论: 中日两国的拟声拟态词在表达特点、使用范围以及语感上存在一定

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共3篇

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共 3篇 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1 近年来,日语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欢迎。日语作为一种表现主張偏向运动性动作的语言,其独特之处就是日语多用拟声、拟态词来表达事物。这些词汇贴近人们生活实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事物的声音、形态、姿态等,甚至把感受融入其中,更是使得日语拟声、拟态词受到了广泛关注。 拟声词,就是模拟或拟仿声音表达感觉、音响、声音的词汇。日语中有很多的拟声词,有人说它们比其他语言的拟声词更加生动自然,更能够真实地表达物体自身特性。比如日本著名作家青山七惠的小说《波士顿回忆录》中,青山采用了大量的拟声词,如雨中噼里啪啦的声音、鞋子溅起泥浆的哗啦声、满口食物的啧啧声等等,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了场景和人物的动态。 拟态词是模拟或拟仿形态、样子表达的感觉、姿态、状态等词汇。与拟声词相似,拟态词也同样是在表达自然景色或人物的命运时特别常用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他在描述男主角的朋友食指缓慢下沉时,使用了“轻轻、缓缓地探入了茶水中”这一拟态词,让人可以更加感受到食指下沉的缓慢而温柔。 拟声、拟态词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比如日常坐车,当车辆冲过水洼发出“喀嚓喀嚓”声时,我们就可以用拟声词“噼

里啪啦”以及拟形词“颠簸”,来形象地描述这一情况。又如吃饭时,用筷子夹菜“啪嗒”掉到餐巾上时,我们可以使用拟声词“啪嗒”来描绘出这一个情境。再比如描写宜人和美丽的自然景色时,我们可以运用大量拟声、拟态词,比如日本国宝级诗人北原白秋的《塞园》中,“花低深浅、青山翠黛,变幻无穷、千姿百态,深秋蝉鸣、渐秋风起,一片声色清绝,赛过康桥之美”,满是用拟声、拟态词来表现出深秋的景色和感受,让人彷佛身临其境。 然而,由于中日两种语言的差异,日语拟声、拟态词中有些无法与中文直接对应。为了表达同样的效果,有时需要寻找更合适的中文翻译。比如日语中有一种拟声词“ズバリ”,是形容切中要害、准确无误的意思,这个词在中文中可能用“一针见血”或“直戳要害”来表达。又比如,日语中有一种拟声词“キラキラ”,是形容光芒四射、波光粼粼的意思,这个词在中文中或可用“闪闪发光”或“光彩夺目”等来表达。 总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是充满挑战和趣味的。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拟声、拟态词都能用传统的中文翻译,但带着一颗热爱和敬畏之心去探究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奥妙和特点,不仅能够增长自身的语言能力,更能深入了解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和联系 中日两种语言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但是拟声、拟态词却是两种语言共有的珍贵财富。通过探究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和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日本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和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能力。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

日语拟声拟态词

日语拟声拟态词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及汉译方法完成人姓名 杜诗萌系别外语系 专业日语班级 2021级14班指导教师齐金铃 完成日期 2021年11月25日 浅析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及汉译方法 浅析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及汉译方法 杜诗萌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 摘要:拟声词、拟态词是日语中不可缺少的语言成分,它在日语中的地位独特。尤其是拟态词的用法非常复杂。在日本语言学界,拟声词拟态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从拟声词拟态词的翻译以及在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着手,对拟声词和拟态词的特点以及它的中文译法的理解,对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中文译法进行了阐释。关键词:拟声词;拟态词;翻译 一、引言 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数量上也远远高于汉语的拟声词。由于这个特点,在对它们进行汉译时,就会产生无法与汉语一一对应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书本的知识.并结合自己对拟声拟态词的了解,对翻译拟声拟态词做出了分析。 二、拟声拟态词的定义(一)拟声词的定义

日语中的拟声词是模仿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词,将动植物或事物的声音将之文字化、语 言化的形容词或修饰词,是一种幼儿语化的修辞法。也就是说拟声词就是用于确切的描述 现实世界中自然界、动植物以及人类自身发出的声音的词语。它包括人物的嘻笑怒骂, 动物的鸣叫,还有些是自然界本身发出的声音。汉语中称之为象声词。日语的拟声词大 多表现为叠词形式,有很多能在汉语中找到。 1 浅析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及汉译方法 (二)拟态词的定义 拟态词是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动作、状态、样子等通过声音描写或象征地表现 出来的词。用于形容事物、动作的形象或状态的词。也就是利用文字把人和事物的某种状态、人的心理状态、嗅觉、味觉、触觉、视觉、心境、心情给表达出来的一种词汇。拟态 词也可细分为三类,即表示无生物状态的拟态词、表示生物状态(动作容态)的拟容词和表 示人类心理状态的拟情词。 三、拟声拟态词的翻译问题(一)拟声拟态词的语言任意性 1. 拟声词由于要摹拟声音,受摹拟对象的影响,如:昔のミシンはカタカタ足で踏ん で�pうものだ。句中的カタカタ是表示踏缝纫机的声音的,若用リンリン之类的来表示 那就不伦不类了。鸭的叫声是ガアガア,说成コケコッコ-便变成鸡叫了。但这种影响是 相对的,并无必然性,甚至也不是摹拟得越像越好。鸭的叫声,在日语中是ガアガア,在 汉语中是“呷呷”,在英语中是quack-quack,在法语中是can-can,在德语中gack-gack。很难说哪种语言的拟声词更像自然的声音。如果跟口技比较,可以说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如 口技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们对拟声词的要求并不是非像不可。 2. 人的社会心里习惯,文化传统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说不同语言的人总好议论谁的语言更合理,对拟声词来说则看谁的更像。我们中国人 认为公鸡叫是“喔喔喔”,好多人就接受不了日语的コケコッコ-,刚刚接触日语拟声词 时甚至以为中国的鸡与日本的鸡叫声可能不一样,要不然怎么会コケコッコ-地叫呢。同 样日本人也很难理解中国的公鸡怎么会是“喔喔喔”地叫。其实不管是哪种语言,其使用 者 2 浅析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及汉译方法

日语拟声拟态词

じっと◎③副詞?自サ 解: 形容停止动作或行动,静静地等待着,或一直维持某个姿势动作的模样。常用意思如下: (1)凝视;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的模样。 (2)一动也不动的状态。 (3)一直。 例:彼は何かを考えているようで、じっと頭を下げたままにしていた。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あの母親はじっと事故で亡くなった子供の帰りを待っていた。 那个母亲一直等待着因意外已去世的孩子的归来。 じろじろ①副詞 解: 形容不管他人的感觉,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某人或某物看的模样 例:課長は新入社員を上から下までじろじろ見ていた。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见二楼,仅限男生,女生请跳过。哈哈 きょろきょろ①副詞?自サ

解: 形容找人或找物品时,犹豫不决时,不知如何是好时,四处张望的眼神及模样。 例:不審な男が周りをきょろきょろ見ていた。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女の子はどうしていいのか、きょろきょろしている。 那女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地四处张望着。 ちらちら①副詞?自サ 解: (1) (小而轻的东西)纷纷落下的模样。 (2) 形容光线一闪一闪的模样。 (3) 形容人、事物若隐若现的模样或断断续续地听到一些消息的状态。 (4) 形容视线瞄来瞄去的模样。 例:先生がこっちをちらちら見ている。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富子さんが日本に戻ってくる噂をちらちら聞いている。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关于富子要回日本的流言。 とんとん①副詞◎③形容動詞 解:

1.副词 (1) 轻轻敲打的模样。 (2) 指事情进行得顺和的样子。 2.形容动词 (1) 形容较劲的双方势均力敌的状态。 (2) 形容账面上收支平衡的状态。 例:孫が私の肩をとんとんと敲いてくれた。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今年の損益がとんとんになった。 今年的损益刚刚好打平。 ぽかぽか①副詞?自サ◎形容動詞 解: (1) 形容(身体·心情等)暖洋洋的状态。 (2) 形容(头部·身体等)被劈里啪啪地连续捶打的模样。 例:父にぽかぽかと頭を叩かれた。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体中がぽかぽかする。 全身暖洋洋的。 ぱちぱち①副詞?自サ

中日拟声拟态词对照

中日拟声拟态词对照 1. 引言 拟声拟态词是语言中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它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声音、动作、情感等各种感官体验。在中日两国的语言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非常丰富而独特,为我们了解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本文将对中日两种语言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对比,并探讨其中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2. 拟声拟态词的定义与特点 拟声拟态词是一种模拟自然声音、动作、感觉等现象的词语。它的特点是能够通过音节的拟声或拟态来直观地表示某种声音或动作,使人们在阅读或听到这些词语时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其中所描述的情境。 3. 中日拟声拟态词的比较 在中日两国的语言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非常普遍,且在一些情况下存在相似之处。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对比来分析中日两种语言在拟声拟态词上的共通与差异。 3.1 中日相同的拟声拟态词 在一些情况下,中日两种语言中存在着相同的拟声拟态词。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日相同的拟声拟态词。 •啪嗒(pādā):中文和日文中都用来模拟一种物体掉在地上的声音。 •咕噜(gūlū)/ごろごろ(gorogoro):中文和日文中都用来形容一种物体滚动的声音。 3.2 中日不同的拟声拟态词 虽然中日两国的语言在一些情况下存在相同的拟声拟态词,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中日两种语言在拟声拟态词上存在差异。下面列举了一些中日不同的拟声拟态词。

3.2.1 鸟类的叫声 在模拟鸟类的叫声时,中文和日文使用的拟声拟态词不同。 •中文:鸟儿的叫声可以用“哔哔” 来表示。 •日文:日文中使用“チュンチュン” 来模拟鸟儿的叫声。 3.2.2 动物的叫声 在模拟其他动物的叫声时,中文和日文也使用不同的拟声拟态词。 •中文:狗的叫声可以用“汪汪” 来表示。 •日文:日文中使用“ワンワン” 来模拟狗的叫声。 3.2.3 人体动作的描述 在描述人体动作时,中文和日文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文:用“蹦蹦跳跳” 来形容一个人的跳跃动作。 •日文:日文中使用“ぴょんぴょん” 来描述相同的跳跃动作。 3.2.4 自然现象的表达 在模拟自然现象时,中文和日文的拟声拟态词也有所不同。 •中文:用“咕噜咕噜” 来表示一个物体滚动的声音。 •日文:日文中使用“ゴロゴロ” 来模拟相同的滚动声音。 4. 总结 通过对比中日两种语言中的拟声拟态词,我们可以看到中日两种语言在表达声音、动作和情感等方面存在一些共通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中日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对于学习和理解中日两种语言的人来说,了解这些差异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拟声拟态词。

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以《银河铁道之夜》为例

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以《银河铁道之夜》为例 宫泽贤治是日本近现代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而其代表性作品《银河铁道之夜》更是深入人心。在宫泽贤治的童话中,拟声拟态词可以说是最受关注的一类词汇。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银河铁道之夜》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 一、拟声拟态词的含义和作用 拟声拟态词是一种描绘声音和动作的词语。宫泽贤治在他的童话中大量地使用了这类词语。这些词语用以形象地、优美地描绘清幽的星空世界、奇特的人物形象和惊险的故事情节,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呜哇啦啦啦”、“铛铛咚咚”、“嘟哝嘟哝”等等,这些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银河铁道上的机车、火车铃铛和人物的说话声。更使人感到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银河铁道之夜》的世界之中。 二、拟声拟态词在情节描写中的表现形式 拟声和拟态词除了描写声音和动作,同时也可以描写心理活动、肢体感觉等方面,烘托情节效果。 例如,在《银河铁道之夜》的故事情节中,当人物面临着危险时,拟声拟态词在起到烘托情节的同时,也起到了分散紧张情绪的作用。在火车长声音卖力地将机车加速的时候,它们发出的“大哇啦”的声音给人一种稳稳当当、摸得着的感觉。而银河铁道的幻境和各种机械的惊人鸣叫,则以其独特的拟声和拟态词形式,使人体验着震撼的十足、令人向往的极致宇宙旅行和奇妙经历。 三、拟声拟态词对于作品艺术风格的影响 宫泽贤治的童话作品中大量地使用了拟声拟态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中不乏基于语言美学的手法运用——像“嘟哝嘟哝”、“咝咝”

的这些拟声词使读者在领略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强烈的美感。 而且在《银河铁道之夜》的场景之中,从速度和体积到复杂的机 械结构,每一个活着的、鸣响的物体都在创造永恒而神秘的空间和时间。这种表现方式为读者带来震撼和令人向往的宇宙图景和人物形象,使得这个世界更具有吸引力。 总之,拟声拟态词是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够清晰地描绘出丰富的人物形象、情节场景和心理思想,丰富了 这个宇宙奇幻世界的色调和情感意义。拟声拟态词的运用,也印证了 宫泽贤治“哲学式童话”的艺术创作方向。这种语言的美学和探索人 性的深度,同样将宫泽贤治的童话作品打造成为日本近现代童话文学 的代表性佳作之一。

浅谈日语拟声拟态词内在发音规律-一以《上海》为例

浅谈日语拟声拟态词发音特点和规律 ———以横光利一《上海》为例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黄婷婷 [摘要]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又称“オノマトペ”,一直是日语学习者的一个学习难点。由于其词汇量大,统计繁琐,以往对于此类词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意思,结构,词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但是其实日语拟声拟态词不仅在结构、词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规律,并且在其看似纷繁复杂的发音上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本论尝试从横光利一的最后一部新感觉主义小说《上海》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的元音和辅音两方面着手,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小说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考察,希望能以此以小窥大,初步探讨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内在发音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日语拟声拟态词元音辅音 前言 拟声拟态词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地表述出来,因此在日语中的运用广泛。比如描述一个人英语讲得很好,只需要说"あの人は英語ぺらぺらだ"就可以了。拟声拟态词的基本词义都产生于它所模仿的声音和形态,因此同其他词语相比,它们更加生动活泼和感性,可以表达出大自然的声音和人们微妙的情感,以及其他一系列复杂的事物。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十分丰富。飞田良文的《现代拟音语拟态语用法词典》中共收录了1064个拟声拟态词。因为目前条件所限,暂时无法对所有的此类词语进行全面而又综合分析。汉语中也有拟声拟态词,但是比较常用的只有425个左右。[1]。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学习难点。学习者经常会因为无法体会其微妙之处,而无法使用好此类词语,最终无法达到增加会话生动性的目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这类词语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1 有关日语拟声拟态词的以往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1.1 有关日语拟声拟态词的以往研究 金田一春彦(1978)介绍了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由来、形态、分布情况、语法、以及元音和辅音所体现的感情色彩,认为日语拟声拟态词大多都是从模仿自然的声音而来。在日语拟声拟态词中,包含元音e的拟声拟态词最少,并且这一类词语大多具有贬义。同时他还进一步分析了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元音a、i、u、o以及辅音g、z、d、b、k、t、s、r、m的象征意义 那须昭夫(1994)认为日语拟声拟态词的促音具有两个功能。(1)引用的标识(2)韵律单位的补充要素。 城冈启二(1998)将日语拟声拟态词、「分類語彙表」、古典日语三者进行比较。分析了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头所在行的特点,重点讨论了词头是ハ行、カ行、サ行、タ行的拟声拟态词的清音和浊音情况。他的具体观点是 (1)在ハ行中的h、b、p三个辅音中,数量最多的是h、接下来依次是b、p。 (2)在「分類語彙表」中,词头是清音k的词汇,多于词头是浊音g的词汇。但是在日语拟声拟态词中,词头是浊音g的词,多于词头是清音k的词汇。 (3)在日语拟声拟态词中,词头在サ行、タ行的词汇的浊音比例虽然仍旧少于清音,但是与「分類語彙表」所占的比例相比,浊音比例有大幅度的提高。 1.2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研究普遍侧重从日语拟声拟态词意思、结构、词性、感情色彩展开,即使有人从发音入手,也仅着眼于部分的发音特征,或对元音进行的研究,或对辅音进行研究,而没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而又综合的考察。研究方法多以归纳为主,缺乏数据分析。 2《上海》的拟声拟态词 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的长篇小说《上海》以中国的”五卅运动”为历史背景,小说描写涉及了自然环境、人物、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能够较客观地体现日语拟声拟态词在

浅析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变迁研究

浅析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语义 变迁研究 浅析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变迁研究 浅析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变迁研究 摘要:日本,作为汉字文化圈的成员,深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影响,汉语词汇也是构成日语词汇的重要部分。在日语拟声拟态词中不但存在和语系拟声拟态词,来源于汉语的汉语系拟声拟态词也不占少数。本文将对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こつこつ(兀々·矻々)」语义变迁进行考察,并试从民族心理方面探讨汉语系拟声拟态词语义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汉语“兀兀”“矻矻”;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语感;民族心理 作者简介:赵耀(1988-),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中日词汇对比。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在日语中汉字已成为文字的一种,汉语词在日语单词数中所占的比例超过和语词汇,达到47.5%。拟声拟态词,是日语中较有特色的一类,由于它与人的主观感受联系紧密,所以基本以和语词为主,以便于表达日本人的感受。尽管如此,此类词中也不乏如「しんしん(深々·沈々)」「ゆうゆう(悠々)」汉语词的存在(本文将此类汉语词称为“汉语系拟声拟态词”)。汉语系拟声拟态词主要来源于汉语的重言词1、双声叠韵词及加“然”、“如”、“若”、“尔”等词缀的复音词3,多位二字词。自传入日本之后,汉语系拟声拟态词随着时代发展和使用所需,语义上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些已脱离了汉语的原意。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来源于汉语,是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代表之一,其语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汉语中“兀兀”“矻矻”的含义及使用情况 1、《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及在古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日语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一词来源于汉语“兀兀”“矻矻”。对于“兀兀”“矻矻”一词,《汉语大辞典》(罗竹凤编)释义如下: (1)「兀兀」①高耸貌。唐杨乘《南徐春日怀古》诗:“興亡山兀兀,今古水渾渾。”元李庭《咸阳怀古》诗:“連雞勢盡霸圖新,兀兀宫牆壓渭濱。”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