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海洋与渔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在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9
资讯广东打造国际逾业高科技园今年12月将举办国际渔业种业科技博览会■文丨《海洋与渔业》记者李易珊曰 近,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副厅长高庆营一行来到位于广州南沙的广东渔业高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调研,并与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省水生疫控中心班子座谈。
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刘胜敏就科技园的发展规划——“以渔业种业为核心,打造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等工作作了汇报。
打造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利用)以及粤渔粤兴(高标准养殖示范功能 复合)。
建设广东渔业种业产业服务平台广东渔业种业产业服务平台将以渔业 种业产业服务为主线,通过对园区内、外服 务相关资源整合,对渔业种业企业、水产养 殖企业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加强产业资源对 接,提升渔业种业产业服务能力,提高主管 部门的产业统计、安全监管和科学决策能力。
刘胜敏介绍,大数据应用前景广,平 台建成后,对水产品溯源等监测工作起到积 极的作用。
第一步,平台对园区内以及省内 渔业种业企业开放。
接下来,借助信息化加 强广东渔业种业产业融合发展,聚集上下游 产业资源,更好地为渔业种业企业、水产养 殖企业提供服务。
广东是渔业大省,全国64%的淡水种苗出自广东,但渔业种业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亲虾进口依赖度高,产业发展受亲虾进口国的制约;科研攻关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等。
“科技园是渔业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我们将大力引进科研院所、企业等优质团队进驻。
”据悉,科技园已开发建设的科研产业办公区用地占地范围42.43亩(约28285平方米),有近20000平方米的鱼苗繁育与工厂化养殖车间。
刘胜敏表示,“这里可以给广大学者提供一个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的平台,对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近期,科技园以申报“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或“广东农业公园”为目标,期望打造为集“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广东水产种业交易平台、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论坛”三重功能于一体的渔业高科技园。
民营经济报/2008年/4月/10日/第003版焦点新闻广东新一轮大发展出路在海洋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本报记者邱登科面对陆域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日益趋紧,丰富的海洋空间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物质财富。
广东新一轮的大发展,首先是海洋经济大发展。
在《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出台之际,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欣然接受本报专访,详细介绍了《区划》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记者:《区划》的编制依据是什么?《区划》经国务院批复之后,它的法律地位如何?李珠江:《区划》编制依据包括《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海域的自然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地理区位、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区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约束力,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海域使用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是海域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不仅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审批海洋使用申请时,必须严格以海洋功能区划为依据,而且要求海域使用权人必须按照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用途使用海域,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
加强海域和海岛生态环境保护记者:《国务院关于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给广东海洋管理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李珠江:《批复》原则同意了《区划》,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①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域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有效保护海岛和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要严格控制珠江口及毗邻海域的海砂开采活动,加强海域和海岛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保证粤东、粤西海域港口建设和渔业资源利用的用海需要,保护红树林资源;加强围填海管理,防止破坏性利用海域,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的预审;各级政府要制定和实施重点海域使用调整计划,建立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提高海洋渔业发展水平的意见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提高海洋渔业发展水平的意见(粤府〔2013〕67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精神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推动我省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提高我省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步伐,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以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和提升海洋资源保护开发能力为主线,进一步调整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加强海洋渔业设施装备建设,增强海洋渔业科技支撑能力,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强化海洋渔业安全监管,提高海洋渔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促进我省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争当全国海洋渔业工作排头兵。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海水产品产量达到460万吨,海水养殖面积稳定在21万公顷,建成大中型钢质渔船2500艘,其中远洋渔船300艘。
海洋渔业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的作用明显提升。
到2020年,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海洋渔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海洋渔业产品加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发展、产品安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生态文明、渔区和谐、维权有力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率先实现海洋渔业现代化。
二、调整优化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和布局(三)拓展外海和远洋渔业。
推动海洋捕捞由近海向外海拓展,推广节能渔船和选择性渔具渔法,发展高产低耗的海洋捕捞作业类型。
广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06 2015年)二ОО六年三月《广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长:李珠江(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副组长:贾晓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李建设(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成员:冯吉南、黄创良、孟帆、刘思远、白桦、陈良桡、魏平英、秦磊办公室人员:黄创良、赵明辉、李智泉、李颖《广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组顾问:马应良教授级高工(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汪晋三教授(中山大学)组长:贾晓平研究员博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组长:李纯厚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成员:林钦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孟帆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海洋水产自然保护区管理总站)邱永松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黄洪辉副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其它编写人员:甘居利蔡文贵陈竹张汉华邱永松陆超华王增焕李辉权吴洽儿王华接陈海峰孙典荣杨美兰杜飞雁古小莉陈作志戴明谢学东黄泽强徐泽智前言广东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1998年以来,全省海洋经济总量和主导产品数量等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2002年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950亿元,占全国海洋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海洋产业增加值91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7.8%,海洋经济已成为我省经济的新增长点,对调整我省产业结构、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4月考察广东省工作时,对广东省提出了“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
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会议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据此,广东省委、省政府于2004年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粤发[2004]3号)》,提出到2010年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比2003年翻一番,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有新提高,海洋产业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把广东省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中国渔业报/2009年/6月/8日/第002版专题报道让“休渔放生节”成为公益盛事——访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特约记者李福顺本报记者马艳霞2008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举办首届“休渔放生节”主题活动引起全国渔业同行的瞩目。
2009年广东省第二届“休渔放生节”主会场活动6月6日在广州琶州国际会展中心临近珠江的码头隆重举行,全省另外20个地级以上市均有分会场活动,参与放生的群众数量、范围都将比去年更多、更广。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表示,“休渔放生不仅仅是海洋与渔业部门的事情,我们力争把这个节日最终做成一个让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盛事,并促成‘放生节’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记者在活动现场采访了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
记者:请您谈谈为何要设立“休渔放生节”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有何重要意义?李珠江:放生是我国传统民俗,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休渔放生既是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生态平衡的需要,更是为了生命价值的需要。
同时,增殖放流活动在我省开展近30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放生”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和谐传统文化,象征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放生”二字到了今天,已远远超越了过去那种“行善积德”的传统理念,而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意义上。
2008年,广东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休渔放生节”主题活动。
首先,这个活动能促进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帮助恢复渔业资源;其次,能保持水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再其次,还能弘扬生命的价值,强化人们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
记者:为什么将“休渔放生节”放在6月份?李珠江:休渔放生既然是必要的,那么以哪一天最合适呢?我们既要考虑群众参与度最高、放生效果最好,又要考虑节约放生成本和达到放生最佳效果,最好把放生与休渔整合在一起,起到一石双鸟的作用。
根据国家有关渔业规定,每年我国南海从5月15至8月1日实行伏季休渔,此时,绝大多数南海鱼类开始产卵繁殖,在休渔期间放生人工繁殖的鱼类,一方面可以补充江河、海洋的渔业资源,另一方面,放生的鱼虾贝蟹类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快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