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图谱
- 格式:ppt
- 大小:4.57 MB
- 文档页数:24
快速读懂心电图简化记忆----强化记忆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 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后壁看Ⅱ,Ⅲ,aVF快速目测判断心电图的经验白话心电图只为帮助考生克服对心电图学习的畏难情绪,迅速通过考试,所以难免有所简化。
本篇内容与学术无关。
内容正在更新中1、正常心电图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些,在150-250次/分之间。
心电图图谱001典型心电图P波:由心房激动产生,正常宽度(时间)不超过0.11秒,电压(振幅)不超过0.25毫伏。
P-R间期: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之间的时间,代表从心房开始激动到心室开始激动的时间;正常成年人P-R间期为0.12-0.20秒。
QRS波群:为心室激动产生的综合波,包括Q波、R波和S波。
QRS时限正常为0.06-0.10秒。
S-T段:从心室激动结束,复极开始阶段,从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一般与基线同一水平。
正常S-T段压低在任何导联不超过0.05毫伏。
抬高在肢导联不超过0.1毫伏,胸导联不超过0.2毫伏。
T波:为心室激动后复极过程形成的波形,正常T波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较平滑宽大,振幅不低于同导R波的1/10。
Q-T间期:为心室激动与复极过程总共所需时间,即从QRS波群开始到T波终止的时间,正常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时,Q-T间期分别在0.43秒~0.34秒之间。
U波:为T波后0.02~0.04秒出现的一个小波,产生机理不明,其方向应与T波一致。
002心电图各波形的测量法示意各波振幅测量:向上的波应从基线的上缘开始量至波的顶点,为波的高度;向下的波应从基线的下缘开始,量至波的最低点,为波的深度。
各波时限测量:测其离开基线至回到基线两点间的距离。
003正常心电图一、P波:窦性心律,在Ⅰ、Ⅱ、aVL、aVF、V2~V6直立,aVR倒置。
宽度<0.11秒,振幅<0.25毫伏,频率为75次/分。
二、P-R间期:0.14秒(正常0.12~0.20秒)三、QRS波群:⑴ QRS时限:0.07秒(正常0.06~0.10秒)⑵ QRS波形及振幅:胸导联RV1<1.0毫伏。
RV5、V6<2.5毫伏。
V1~V6 R波逐渐增高,S 波逐渐减小。
R/S之比在V3近于1。
肢导联aVR可呈QS、rS、rSr,或Qr型。
R aVL<1.2毫伏,R aVF<2.0毫伏⑶q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4,时限<0.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