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赵州桥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31
《赵州桥第二课时》语文教案《赵州桥第二课时》语文教案1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
姓赵省里县城工匠设计历史创举况且智慧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的基本情况,知道了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桥梁有着独特的建造风格,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课本内容,具体感受古人的智慧才干。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课文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内容?明确: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和影响力。
2.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试分析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特点是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
第二个特点是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样的设计,既能减轻流水对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3.读了第2自然段,分析一下赵州桥为什么举世闻名?明确:赵州桥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依然存在。
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以前的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这种独创的设计,不仅在外形上更美观,在防洪和减少用料的实际用途上,也颇见成效。
4.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第一句话好在哪里?明确:第一句话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5.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明确:桥面有石栏,栏板上雕刻有精美的图案。
6.第3自然段一共写了几幅雕刻图案?它们有什么异同?明确:三幅。
相同之处:都是画的两条龙。
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7.赵州桥的栏板上只有三幅图案吗?明确: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
文中描述的三幅是最精美的.。
8.作者是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具体写桥面的美观的?明确:总分的顺序。
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
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9.课外拓展。
搜集资料,介绍“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语文《赵州桥》的教学反思语文《赵州桥》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1《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思路很清楚,主要讲了赵州桥的三方面内容:宏伟、坚实、美观。
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白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立年头,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晰地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
课文语言精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学这篇课文,很简单激发学生剧烈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心情。
在教学设计上,导入环节从学生预习和所获资料入手。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语问题,细读课文时首先引读了第一段,引导学生明白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立的时间及通过本段内容总结出的赵州桥的特点。
其次三段的特点让学生自由朗读总结出并小组探讨找出相关词语。
第四段的处理采纳感情朗读法,让学生明确这段是作者对这样一座宏伟、坚实、美观的桥发出的由衷赞美。
这样做既体现了“课标”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积累的要求,又节约了教学时间。
感情朗读指导时,采纳出示重点句子,在学生品词析句,感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拓展延长环节放映一组现代桥的图片和赵州桥做对比,对赵州桥出名的缘由做进一步的了解。
本课《赵州桥》的其次自然段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总分段式出现,是进行写作指导的好范例,在教学时适当向学生渗透总起句,及总分式的写作方法,感觉做的很好。
语文《赵州桥》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2《赵州桥》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宏伟、坚实、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赵州桥的宏伟及世界著名,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著名”为线索,绽开教学,在教学中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不断配以图片及老师的文字补充,层层推动,以提升学生对赵州桥的相识,从而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引导学生对文中“创举”一词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利用文本图片,展示了发大水时,河水怎样通过4个小桥洞来减轻大水对桥身的冲击力,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这种设计的好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找到文中的一句话说说,加深理解。
语文课文《赵州桥》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造原因。
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赵州桥对我国桥梁建筑的影响。
2.2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课文中描述赵州桥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句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向学生简要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造原因。
3.2 读课: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3 讲解:对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讲解和解释。
分析课文中描述赵州桥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句子。
3.4 练习: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赵州桥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4.2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的语言准确性和流畅度。
4.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
5.2 赵州桥的图片或视频。
5.3 相关背景资料或阅读材料。
5.4 词汇和句子结构的讲解PPT或黑板。
5.5 口语练习的任务卡或小组讨论指南。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组织学生参观赵州桥或类似的古建筑,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6.2 让学生进行赵州桥建筑特点的艺术创作,如绘画或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6.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赵州桥的历史场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请学生总结课文中的赵州桥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并写成小论文。
赵州桥与卢沟桥简介赵州桥简介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
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他在报告中写道:“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
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卢沟桥简介卢沟桥景区位于北京西南丰台区境内,景区内卢沟桥、宛平城既是著名的古迹,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纪念地。
部编版小学语文《赵州桥》课文原文及赏析《赵州桥》课文原文: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赵州桥全长50.82米,宽9.6米,主拱跨度37.02米。
桥身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拱,横跨在宽阔的河面上。
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增加了河水的流量,使桥更加稳固。
赵州桥的设计独特,造型优美。
大拱的两端各雕刻着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它们威武雄壮,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老的桥梁。
桥面两侧的栏杆上,刻有精美的图案,既有龙、凤、麒麟等吉祥动物,也有花卉、云纹等装饰图案,展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技艺。
赵州桥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坚固如初,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它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瑰宝。
赏析:《赵州桥》这篇课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座中国古代的杰出建筑——赵州桥。
课文首先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和历史地位,强调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接着,课文详细描述了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巧妙之处。
大拱与小拱的结合,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增加了河水的流量,使得桥梁更加稳固。
这种科学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建造工艺,令人赞叹不已。
此外,课文还描绘了赵州桥的艺术魅力。
石狮子的雕刻和栏杆上的精美图案,展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元素使得赵州桥不仅仅是一座功能性的桥梁,更是一件艺术品。
最后,课文强调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历经千年风雨,赵州桥依然屹立不倒,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和世界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赵州桥》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和深入浅出的解析,让我们对这座古代桥梁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科技成就有了更深的敬仰和自豪感。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与卢沟桥的异同;2、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教学重点: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教学方法:⑴讨论、点拨、自读相结合。
⑵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国庆六十周年的庆典上有个彩车游行,代表我们浙江的彩车叫“钱江明珠”,上面的代表性建筑就是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桥梁,代表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我们的桥梁建设水平已踞世界前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代表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成就之一的中国石拱桥。
作者茅以升。
明确: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创始人,著名的桥梁专家。
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设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的。
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二、说明文问题:从这一单元开始我们要学习说明文,说明文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月考试卷中的阅读题目《金字塔之谜新说》就是一篇说明文,但是大家对到底什么叫说明文清楚吗?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什么叫做说明文。
明确:说明文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问题:说明文和记叙文有什么区别?明确:说明文要以知授人,其目的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等得到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记叙文要以情感人,通常通过写景、状物、写人、记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说明文缺少文学性。
追问:那学习说明文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大家把书翻到本单元导读,一起来念下。
2024年语文课文《赵州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复述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赵州桥的壮丽和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强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3. 朗读、复述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古代建筑专业术语的理解。
2. 文中描写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图片。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图片展示赵州桥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解析古代建筑专业术语和描写手法。
5. 朗读练习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6. 复述练习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 写作练习以赵州桥为题材,写一篇简短的游记或散文,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9.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10.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练习题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
3. 朗读和复述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和复述课文时的语音语调、流畅度和表达能力。
4.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构思、表达和运用课文内容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古建筑,增强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语文课文《赵州桥》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赵州桥》的基本内容,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深入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和建筑技术。
学生通过写作和演讲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和自豪感,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赵州桥》是一篇介绍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课文通过对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建筑技术和社会影响的描述,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辉煌成就。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赵州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和建筑技术。
3.3 口语表达: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小组的讨论结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书写规范性和思考深度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3 口语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口头报告中的表达准确性、逻辑性和流畅性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赵州桥》5.2 图片资料:赵州桥的图片和相关古建筑的图片5.3 视频资料:关于赵州桥的纪录片或视频资料5.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赵州桥,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语文教育教案:赏析古典名作《赵州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其中著名的《赵州桥》就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短小精悍,文字简洁优美,极富感情色彩和艺术魅力,成为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诗歌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师生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之美。
一、主题《赵州桥》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诗中作者以古桥为媒介,表达了他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感慨和反思。
全诗通篇描写一条桥,其实蕴含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真切感受,诗句表达了面对不同境遇,人应该如何从容地应对。
整首诗以自然物为媒介,表达出作者对人生中追求安稳和宁静的理想和远景,是一首富有深刻思想的哲学诗歌,让人感觉真切而清新。
二、结构《赵州桥》的结构紧凑,谐音转折巧妙,又很有层次感。
全诗分二段,前者只写桥,后者对人生事进行思考。
第一段写桥,除前两句外,每句都是形容句,意思就是一座古桥。
第二段是万物皆有生命之说,佛学中的禅说,可见作者有自然与哲理的融汇。
全诗思维线条清晰,文字简短,情感饱满,词句精练。
三、语言《赵州桥》语言极富感情色彩,表达了作者最深的思想情感。
诗篇中,每一句都有具体的意象,含有深刻的哲理和人性的感触。
作者采用了较多的比喻和借代,如“云雨巫山极”,“铜华照流水”,更是赋予了整首诗以生动形象的写作手法,表达着作者对自然的纯真、美好的理想。
从主题、结构和语言等方面分析,《赵州桥》作为古代经典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展现出作者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语文教育教案中,师生应该加强对这些古代文学名作的欣赏和学习,发掘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为我们的人生之路指点迷津,拓宽我们的视野,感受到这些古代文学之美。
《语文教案-赵州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赵州桥》。
(2)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建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赵州桥》的朗读与背诵。
2. 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赵州桥》的文本。
2. 赵州桥的相关图片、资料。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座古老的桥梁。
(2)简介赵州桥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赵州桥》,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查找其他关于赵州桥的资料,加深对赵州桥的了解。
6.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对课文《赵州桥》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学生对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理解程度。
(3)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达能力。
语文赵州桥介绍赵州桥的作文《赵州桥:古老而神奇的建筑》在咱中国,有一座超级厉害的桥,那就是赵州桥。
我第一次知道赵州桥啊,还是在小学的课本里。
当时课本上那幅赵州桥的图就像有魔力一样,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那可是有年头了。
隋朝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就光想想这时间跨度,我都觉得震撼。
这座桥是由李春设计和建造的,我就琢磨,这人脑子怎么这么灵光呢,在那个年代啥工具都不发达,就能造出这么一座大桥。
赵州桥可不像我们现在那些普普通通的桥。
它是单孔敞肩石拱桥,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就特高级?你看它的桥身中间就只有一个大拱,这个大拱就像一道巨大的彩虹横跨在洨河上。
而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拱,就像两个小跟班似的。
小拱这东西可有大用处,下大雨的时候,洨河涨水了,小拱就能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这就像在桥两边上了保险一样。
平时呢,有小船只从这儿过,这小拱又能让船只轻松通过,不用像在那种很低矮的桥下,要小心翼翼地弯腰通过。
我去赵州桥那里游玩的时候,那感觉可太不一样了。
我走在桥上,那桥的石头摸着都特别粗糙,能感觉到岁月的痕迹。
我就想啊,这桥上到底走过多少人啊?是唐朝那些穿着长袍的文人学士?还是宋朝那些背着包袱赶路的小商贩?我站在桥上看下面的洨河,河水缓缓地流着,感觉这座桥就默默地见证着这河水千年的流淌。
我看着四周的景色,好像周围的一切都围绕着赵州桥展开。
桥旁边的小草在风中晃晃悠悠地,就像是在给赵州桥站岗放哨。
桥对面的村子里偶尔传来几声驴叫,感觉特别的接地气。
我沿着桥走了一个来回,每一步都觉得很踏实。
这座桥经历了这么多年还能稳稳地站在这儿,当时的工匠确实厉害。
赵州桥啊,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更像是一个历史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赵州桥之行与桥的魅力》在我的旅行记忆里,赵州桥这一站那是相当独特的。
记得那是个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我就像个探险家似的朝着赵州桥进发。
当我离赵州桥越来越近的时候,我的心跳都有点加快了。
赵州桥课文知识点总结赵州桥是一座石雕桥,全部由花岗岩石雕而成,风格古朴、雄伟,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
桥面铺设有石板,形成一条路面,两端分别设有桥墩。
整体结构稳固坚实,至今仍然完好无损。
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非常精密,不仅考虑到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更加入了美学因素,使得整座桥梁在外观上也十分优美。
赵州桥还具有独特的启闭式结构,桥中有七个开孔为不等的横梁,桥面可以升降,以适应黄河水位变化的需要。
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赵州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桥梁建筑之一,也成为了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赵州桥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工艺,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桥上铭刻了许多著名文人的诗文,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文学家罗隐的《赵州桥》诗,其中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一股清气动朱门”的蕴含,为这座古老的桥梁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同时,赵州桥也见证了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发展,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赵州桥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为后世的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赵州桥的成功建造,为中国古代桥梁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独特的启闭式结构更是为后世的桥梁建筑带来了启示,可以说,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工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的来说,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它的独特的设计和建造方法,对后世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因此,学习了解赵州桥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历程,探索古代智慧和工艺精湛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赵州桥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探索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感受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魅力和价值。
语文课文《赵州桥》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1.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2.2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难词,帮助学生掌握词语意义。
2.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句段含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建筑,激发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如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历史价值等。
3.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赵州桥的认识和感受。
3.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赵州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4.2 拓展作业让学生搜集其他古代桥梁的建筑特点,进行对比学习。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5.3 拓展作业评价学生拓展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6.3 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对比现代桥梁与古代桥梁的差异,加深对赵州桥独特性的认识。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课文文本提供准确的课文文本,确保学生学习的内容准确无误。
7.2 图片资料收集赵州桥及相关古代桥梁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7.3 视频资料寻找赵州桥的纪录片或介绍视频,增加学生对赵州桥的了解。
第八章:教学活动设计8.1 课前活动安排学生课前展示赵州桥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赵州桥语文课文原文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语文《赵州桥》说课稿〔通用9篇〕语文《赵州桥》说课稿〔通用9篇〕语文《赵州桥》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
《赵州桥》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从建筑构造上的创新和建筑工艺的精巧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赵州桥。
文章构造严谨,全文围绕“这座桥不但巩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展开。
为了说明桥的巩固,作者先从桥的建筑构造方面写了桥长和桥宽,再详细描写了桥的建筑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大创举。
为了反映桥的建筑工艺程度之高,作者用生动的排比句详细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着的精巧图案,栩栩如生的描写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本文篇幅短小精悍,第2、3自然段是阅读的重点。
二、说学情。
1、赵州桥在建筑构造上的创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话题,限于学生的阅历和知识程度,让他们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是有一定困难的,老师对学生这个认知上的空白点应予充分的预计,可让学生在课前对相关知识进展搜集理解。
2、理解赵州桥在建筑上的美观,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又一个难点。
桥面栏板上雕刻的图案比拟抽象,学生没有感性的认识很难去欣赏、理解。
3、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才能,能按一定的理解方式,朗读方式去阅读课文,但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他们来说仍是一个难点。
三、说教学目的。
针对教材特点和单元训练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的: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2、领会赵州桥单孔弧形设计的特点及其优势,欣赏桥面栏板上栩栩如生的图案,理解赵州桥在建筑构造上的创新和建筑工艺上的精巧。
3、学习背诵课文第三节。
4、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5、通过学习,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领会赵州桥单孔弧形设计的特点及其优势,理解赵州桥在建筑构造上的创新。
2、指导学生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欣赏桥面栏板上栩栩如生的图案,理解赵州桥建筑工艺上的精巧。
2024年语文课文《赵州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赵州桥》。
(2)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代建筑艺术,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提高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赵州桥》。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赵州桥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赵州桥》的文本。
2. 赵州桥的相关图片、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桥的特点。
(2)教师简要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
(3)学生齐读课文《赵州桥》,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 欣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生发表自己对赵州桥的看法和感受。
5.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
(2)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和讲解错误。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1)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赵州桥》。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语文课文《赵州桥》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赵州桥》,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认识。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赵州桥》的内容,包括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2 生词解析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词汇。
2.3 句型练习通过课文中的句型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相关知识。
3.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赵州桥,让学生亲身感受其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4.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赵州桥》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3 生词解析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词汇。
4.4 句型练习通过课文中的句型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5 课堂小结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生词要求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词,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5.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赵州桥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3 预习任务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阅读下节课的课文,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6.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6.3 参观报告评估学生在参观赵州桥后的报告表现,了解学生对赵州桥实际感受和理解。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赵州桥的其他文章或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