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公共产品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656.50 KB
- 文档页数:77
公共产品理论,是新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基本理论,也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财政收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础理论。
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源泉。
公共产品的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私人产品的消费具有强烈的竞争性,某一个人占有某项产品时就排除了其他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后,任何人都可以消费,任何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个人对同一公共产品的消费。
消费的非竞争性包括:(1)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在现有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上,新增消费者不需增加供给成本(如灯塔等)。
(2)边际拥挤成本为零:任何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个人无法调节其消费数量和质量(如不拥挤的桥梁、未饱和的Internet网等)。
受益的非排他性私人物品只是占有人才可消费,谁付款谁受益。
然而,任何人消费公共产品不排除他人消费(从技术加以排除几乎是不可能或排除成本很高)。
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免费搭车”现象。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私人产品可以被分割成许多可以买卖的单位,为不同的人所占有消费。
公共产品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具有集体消费共同受益的特点。
公共产品的效用上不可分割的。
国防、外交、治安等最为典型。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实际上是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延伸。
公共产品在消费上的被动性和强迫性。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使得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无法遵循商品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
具体地讲,在市场机制下,每个决策者都面对着一定的价格体系进行选择,已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人们在消费公共物品的过程中不需要像购买私人物品一样像供给者支付享用公共产品的代价,每个人都相信他付费与否都可以享受公共产品的好处,那么,他就不会有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成为“免费搭乘者”,从而产生了“搭便车”问题,公共产品的投资无法收回。
第四章公共品及其供需均衡本章概要公共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有着特殊的最优化供给条件、模型和实现机制,它涉及到公共支出的最佳规模及其决定、公共支出的筹资即公共收入的决定等问题。
本章在明确公共品、私人产品及混合公共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公共品的需求及均衡问题,并讨论了提供公共品的实现机制问题。
学习目标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您需要掌握以下内容◆公共品、混合公共品的定义、内涵◆公共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纯公共品与混合公共品的均衡分析◆公共品的提供机制4.1 公共品的定义与特征一、公共品“公共品”一词,英文为“public goods”,中文译名甚多,诸如“公共产品”、“公共物品”、“公用品”、“公共财货”、“公共商品”等。
而现有英文文献中,与“public goods”含义近似的词汇还有“social goods”、“collective goods”等。
公共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而言的。
我们先来看苹果和路灯的区别。
苹果和路灯当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把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放到一起讨论?一个苹果,如果你把它吃了,别人就无法享用。
夜里,路灯照亮了你走的路,但丝毫不妨碍其他过路人的照明。
苹果是私人产品,而路灯是公共品。
公共品是指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为现代经济学所广泛接受的公共品定义是萨缪尔森提出的1。
萨缪尔森指出,纯粹的公共品是这样的产品,即“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按照他的观点,所谓公共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
1Samuelson, P. A. (1945a, November),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6, pp. 387-389; Samuelson, P. A. (1945, November), “Diagrammatic of a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7 , pp.350-356.这就引出了公共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两大特征。
《公共经济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基本方法。
2.在掌握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及方法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探讨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公共选择理论,公共财政政策作用的一般原理,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实的公共经济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有重点的讲授,辅以读原著、课堂讨论、写小论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四、学习进度表五、各章节的内容、重点、难点和作业题、思考题第一章导论1.内容:公共部门界定;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发展;公共经济学的地位和内容2.重点:公共经济学的发展3.难点:无作业题:1. 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2.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
思考题:1.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2. 公共财政要担负哪些职能?第二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内容:资源配置效率;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公共部门的职能2.重点: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及公共部门的职能3.难点: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及实现的条件作业题:1、公共财政要担负哪些职能?2、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
思考题:1、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2、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是如何界定的?第三章外部效应1.内容: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外部将就与资源配置效率;外部效应的纠正2.重点: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失效的分析及外部效应的纠正3.难点:科斯定理在纠正外部效应中的应用作业题: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思考题:对外部效应纠正的政府及非政府措施第四章公共产品理论1.内容:纯粹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纯粹的公共产品与纯粹的私人产品:需求分析;纯粹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乘;混合产品2.重点:公共产品配置效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公共产品理论目录一、公共产品概念 (1)(一)公共产品的定义和数学形式 (1)(二)公共产品的分类 (2)(三)公共产品的特征 (2)(四)商品的分类 (3)二、公共产品理论及历史演变 (4)(一)公共产品理论雏形——大卫.休谟与亚当.斯密的公共产品理论 (4)(二)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奥意学派与瑞典学派的公共产品理论 (5)(三)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理论 (6)(四)现代公共产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6)(五)新制度经济学与公共产品理论 (8)(六)公共产品理论的新发展: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 (9)三、公共产品显示偏好、生产及供给 (9)(一)公共物品偏好显示机制 (9)(二)公共产品的财政供给 (11)(三)公共产品的生产 (14)四、公共产品理论的应用贡献及意义 (15)公共产品理论一、公共产品概念(一)公共产品的定义和数学形式一般说来,公共产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
严格地讲,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由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源泉.但不同的经济学家多其定义有所不同:第一,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是所欲集体成员集体享用的消费品,每个社会成员可以同时享用,任何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他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割的散步到整个社区里;第二,奥尔森认为,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中的任何一个人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适当的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第三,布坎南将公共产品定义为任何集团或社团因为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某一种公共产品只可以是很小的团体受益,而另外一些公共产品却可以使很大的团体绳子全世界的人都受益。
最后在经济学上则认为,公共产品是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综上所述,公共产品具有非耗竭性,多一个人消费公共产品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