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转换
- 格式:doc
- 大小:732.50 KB
- 文档页数:8
《图文转换》教学设计课题《图文转换》课时2课时考点、知识点图文转换属于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范畴,能力层级为E级。
此类题考查时,往往涉及对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能力的综合考查。
学习目标《考试说明》虽未把图文转换单独列为一个考点,但高考中往往把它作为一种命题形式,对考生进行单独考查。
重、难点剖析考点规律,明确考察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学习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建议教师活动建议调整记录一、备考指津:图文转换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题型。
它涉及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及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
试题所用材料大都是选自报刊、网络中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现象的漫画、新闻图片、调查材料,以及国内外的某些节日或社团活动所采用的徽标,展现新鲜的生活内容,使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试题反映的思想较分明,其主题都是弘扬真、善、美,贬责假、恶、丑,考查考生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判断与认知。
近年新课标区域的试卷,涉及图文转换的频次较低,但根据高考题型轮换考1、复习回顾高考题型及答题情况。
2、学生提出做此类型1、展示近三年高考试题,引导学生回顾做题的方法。
2、明确考点、常见题型。
二、图文转换种常见的题型1.图表转换:“图表→文字”转换型2..图画转换:“图画→文字”转换型3.图标转换:“徽标→文字”转换型从考查的具体形式与内容来看,需要考生具备以下知识储备及能力素养:(1)分析图画、图案、图表等有关材料的内容,理解其蕴涵信息的能力;(2)辨析或挖掘某些隐含信息的能力;(3)对材料进行综合性鉴赏评价或推断的能力;(4)准确概括、描述图画、图案、图表信息的能力。
三、解答图文转换题要领指导:(1)看标题。
标题是图表(图画、图标)的眼睛,通过“画眼”可以洞察主题。
因此,把标题和图表(图画、图标)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图表(图画、图标)的含义所在。
高考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技巧方法一、解答“图表类图文转换题”的方法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
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学生去续写。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对图表,学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
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个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读图表不能顾此失彼,遗漏信息。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也各异。
答题时应注意:(1)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往往有“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这样一些标志性的词语。
(2)题目中有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永福句表达要表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3)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等,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50%左右)”“大部分(55%——70%)”“绝大多数(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的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图文转换【考点分析】新课标最新《考试大纲》虽并未把图文转换单独列为一个考点,但高考中往往把它作为一种命题式。
从考查的具体形式与内容来看,需要考生具备以下知识储备及能力素养:(1)分析图画、图案、图表等有关材料的内容,理解其蕴涵信息的能力;(2)辨析或挖掘某些隐含信息的能力;(3)对材料进行综合性鉴赏评价或推断的能力;(4)准确概括、描述图画、图案、图表信息的能力。
【考情分析】(1)综合性强。
图文转换涉及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及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
(2)紧扣时代脉搏。
所选用的材料大多来自报刊、网络中反映社会现象或生活现象的漫画、新闻图片、调查材料,以及国内外某些节日或社团活动所采用的徽标,能紧扣生活或时代的脉搏。
近年新课标区域的试卷,涉及图文转换的频次较低,但根据高考题型轮换考查的规律,也不排除对这种空缺几年的题型重新考查的可能,因此备考时不可忽视。
【考点精析】一、图文转换的特点有内涵——所给材料均蕴涵一定的信息,或揭示某种现象,或表达某种寓意。
有规律——所给材料往往有特定的规律,由此可得出判断。
【特别提醒】做任何图文转换题,都要根据要求认真分析所给图画(徽标、图表),同时还要有主题(话题)意识,因为题目往往紧扣图画(徽标、图表)的主旨或主要话题来设置。
二、三种常见的题型1.“图画→文字”转换型2.“徽标→文字”转换型3.“图表→文字”转换型【方法归纳】一、认真审题,确定题型与要求图文转换题命题形式多样,只有明确命题的类型与具体要求,才能确定做题的思路与方向。
二、理清思路,据题型解答1.“图画→文字”转换:三“看”一“联”(1)三“看”:看画面、看标题、看注释,明确画面的构成要素。
审读图画的过程就是对图画中的人、景、物等信息点认知的过程,除审读图画本身之外,图画的标题、画面中或画面外的注释文字等都是解读画面的关键要素。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的解题思路及步骤01【考点解读】图文转换包括图、表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
近几年来,课标全国卷对图文转换题的考查包括流程图、徽标、漫画、图片和图表,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社会实践活动、奥运、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
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化,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
一、流程图及解题技巧流程图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述出来。
02【典例引路】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请用一段话介绍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答案: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由筹备、活动和总结三个阶段构成。
筹备阶段包括成立各国代表团和选举大会秘书长两项内容;活动阶段安排了经济交流论坛和文化交流论坛;总结阶段则进行最佳代表团评选活动。
【解析】表述准确1分,语言连贯1分。
模拟活动及每个阶段的内容如有缺漏,则扣1分。
03【基本方法】1.解读时先确定叙述顺序。
2.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
3.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
4.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
5.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
二、方位图及解题技巧方位图答题注意:1.先说出它所处的位置2.看清楚参照物3.用准方位词(左西、右东、上北、下南)4.条理清楚(最好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积累一些表方位的词语:傍、依、靠、倚、近、望、接、邻【典例引路】请根据下边的示意图,对广州新体育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
(6分)三、表文转换01【考点解读】表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2.仔细观察下面图画,请你为其配一段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分)(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4分)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6分)(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0个字。
(3分)(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
(3分)5.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义,不得用“无题”作标题,8个字以内。
(2分)(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要求:25个字以内。
(2分)7.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4分)(1)请用简洁的文字描述这幅漫画(不超过60字)。
(2)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8.(1)阅读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5分)图中文字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要在这停车,就扎你轮胎!说明:福州市的陈先生因为把车停在大妈们跳舞的“地盘”,结果他的车胎被几名跳广场舞的大妈扎破了,导致开车时车子突然失控,险些酿成事故。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内容。
(2分)②你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3分)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12字)(3分)10.请简要描述下面的漫画,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表达鲜明、生动。
(4分)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2分)1.(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2)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现状?从漫画来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漫画的题目是“滞后”,画面上的牛肉膏、瘦肉精、回炉面包、染色馒头洋洋得意、理直气壮地往前迅跑,而监管却在后面追喊,累得气喘吁吁。
(2)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或问题严重、繁多、猖狂等),监管部门监管不利,严重滞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解析】【分析】本题考核图文转化的能力。
⑴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漫画中的人、景、物等信息点进行分析,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⑵本题漫画的标题是“滞后”,注意漫画上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画面上的牛肉膏、瘦肉精、回炉面包、染色馒头洋洋得意、理直气壮地往前迅跑,而监管却在后面追喊,累得气喘吁吁。
结合人物之间的关系可知,是讽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监管不利,严重滞后,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故答案为:⑴漫画的题目是“滞后”,画面上的牛肉膏、瘦肉精、回炉面包、染色馒头洋洋得意、理直气壮地往前迅跑,而监管却在后面追喊,累得气喘吁吁。
⑵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或问题严重、繁多、猖狂等),监管部门监管不利,严重滞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漫画常考核标题、概括画面的内容和解释寓意等题目,一般都需从概括画面的含义入手,然后解释寓意,寓意要注意和现实中的事情紧密联系,注意揭示的是一类现象。
⑵漫画类转换的答题要点:①漫画的构成元素图画:是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②漫画题答题要点:a.细察画面,抓住矛盾。
(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b.分析细节,揣摩寓意。
(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c.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标题中的提示)2.文中所述下列听雨场景,与右图意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 疏雨滴梧桐B. 骤雨打荷叶C. 江阔云低客舟中D. 白头听雨僧庐下【答案】 C【解析】【分析】选项B“骤雨打荷叶”,画面中无荷,排除B。
2023届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训:图文转换图文转换,“图”指的是图表、图片、图画、徽标及流程图等非连续文本。
“转换”是指把读懂的图(表、片、画、徽)的相关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是综合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个考点。
一、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复兴中学校广播台“新闻现场”和“观点碰撞”栏目准备各招一名学生记者。
你作为校文学社社长,请根据下图的写作成绩曲线图,拟写推荐信的正文部分,推荐张亮同学或者李小明同学到合适的栏目,字数不超过50个字。
推荐信校广播台:获悉贵台“新闻现场”和“观点碰撞”栏目要招收学生记者,特推荐我社张亮同学。
该同学议论类文章水平高,笔锋犀利,触觉灵敏,见解独到,做“观点碰撞”的记者非常合适。
或者:李小明同学。
该同学记叙类文章写得好,他笔触细腻,能及时捕捉到校园的新鲜事,适合做“新闻现场”的记者。
此致敬礼推荐人:XXX2022年4月7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首先要认真读图,从中可以看出张亮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比李小明强,而李小明的记叙文写作比张亮得分高,根据两人在写作上的特点,结合栏目需要,适当分析归纳,写出推荐理由即可。
“新闻现场”栏目,该栏目以学生的视角报道生活,聚焦学生身边事件,折射校园生活,承载着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适合记叙类文章写得好的李小明同学。
“观点碰撞”栏目,该栏目展现学生的思想,撞击智慧的火花,需要看问题深刻透辟,适合议论类文章水平高的张亮同学。
2、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完成关于“杜甫七绝”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10个字。
盛唐七绝在传统题材里充分展现了以浅语倾诉深情的特长,使七绝突破南朝初唐七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固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但七绝这种体式的表现潜能尚未充分得到开掘,杜甫发现了这种诗体还有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的潜力。
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
语文高中语文图文转换(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1.下图是北京国际电影节节徽。
请仔细观察,用一段准确、简明的文字对其构成和寓意进行介绍。
2.下面是我国颁布的“冬奥会申办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英文之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3.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________。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
下图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识,请根据构图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该标识的内涵。
5.下面是某校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请根据下面的图示把中秋节的有关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7.科学家培根等人曾提出一种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如下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这一模式。
8.根据漫画内容,请你以老人好友的身份给老人的孩子们写一段话。
要求:反映老人的现状并写出给孩子们的建议,60字左右。
9.下面是2019年国庆假期消费热点解读图,请根据图中内容,概括国庆假期消费的三个特点。
特点一:________特点二:________特点三:________10.下面一句诗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
请根据诗句描写的对象和营造的意境(可参考图片画面),将其扩写成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11.下面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图,请把这个框架图写出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____________(不超过80个字)12.下面是某校“暑假走进社会生活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想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专题七图文转换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图文转换在《考试大纲》中并没有单独作为一个考点来要求,而是包含在“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精确、显明、生动”这一考点当中,实力层级为E 级。
因此,图文转换所考查的是一种更为综合的实力,这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依据图或表供应的信息,解读相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或推断,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从表面来看是“看图说话”,事实上是对语言表达应用实力的综合考查。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考点一表格类(表格、坐标图、饼状图)1.(2015重庆,19)下图是“儿童在不同场地的时间安排”,依据该图供应的信息,将儿童在不同场地休息和运动时间安排的状况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概括精确,不超过80字。
(5分)答:答案在草地、运动场、消遣场,男孩运动的时间多于原地休息的时间;而女孩则相反。
在硬场地和自然场地,男孩、女孩在原地休息的时间均多于运动的时间,但男孩运动的时间还是多于女孩。
2.(2015浙江,7)阅读下面的图表,依据要求完成题目。
(5分)(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5字)(2分)(2)依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不超过40字)(3分)答案(1)(示例)2013—2014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2)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③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
3.(2024湖北武汉汉阳一中四模,21)下面是关于中学生零花钱的调查,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依据以上图表,请你提出两条对中学生合理花费零花钱的建议。
建议一:建议二:答案(示例)①依据实际,安排开支,不要频繁地向父母要钱。
②坚持记账,节约开支,记录自己手中的钱怎样花,尽可能节约。
③尽可能把零花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合理运用每一分钱。
(答出随意两点即可)4.(2024四川成都七中热身考试,20)请依据下面的图表简要概括中国人的睡眠状况。
一、专题探究图画转述与探究题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图画解读题,一般要求考生给各种类型的图画取名、介绍画面、概括画面内容,分析画蕴含的道理和揭示的社会社会现实,对画面所反映的内容谈自己的看法、启示、感受等。
另一类是图标题,这类试题要求考生诠释图标的构图设计及含义、概括图标蕴含的信息、评价图标创意等。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中2010年未涉及外,近四年都涉及了图画类试题。
二、命题解读中考语文对图画转述与探究题的考察主要有一下两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考察点。
(1)图画题(图片题)图画题包含两类习题:①实景图片,含照片、影视截图、美术作品等,内容多与社会热点话题或文学名著有关。
②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又称讽刺画,通过夸张、变形、假定、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默。
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讽刺,批评或歌颂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在考题中,有时给出一幅漫画,有时给出一组漫画,但都是表现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
考察方式是:(1)描述画面(2)概括寓意(3)拟写标题。
(4)发表图画的感想。
一般描述画面的内容是说明性文字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顺序客观介绍图画内容;写图画寓意则是透过图画的内容来解释图画表现的主旨;发表读画的感想则更深入一步,要结合图画的寓意,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来发表看法。
(2)图标文字转换题图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具有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等特点,经常出现在考题中的有商标、会标、徽标、标识等,一般要求考生诠释图标的构图设计及含义、概括图标蕴含的信息、评价图标创意等。
徽标,是某机构或组织的标志,寄寓着该组织的文化内涵。
近几年徽标题较多,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力求避免遗漏徽标内容。
解说画面依照一定的顺序,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空间顺序,遵循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进行分层描述。
由表及里揭示象征意义,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材料内容以及地域特色,尤其要深挖徽标“色彩”的深层含义。
(3)答题方法1、认真读题。
有关图片、徽标的题目大多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一道小题出现,画面的内容、主题也与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有关,即便是独立命题,题面中也常常会有相关的介绍,所以,阅读图标之前,先要认真审题,从题面获得尽可能多的有利于了解画面内容和寓意的信息。
2、仔细观察。
观察图片、徽标,一要看画面的整体结构,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或内外结构。
二要看组成画面的具体内容,有什么人,在做什么;有什么事物或符号,呈什么状态;有没有文字,内容是什么,是哪个人说的话还是指什么而言。
观察完毕后,如果题面要求介绍画面内容,则用简洁的语言,依据画面结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如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由外到内或由主到次等)依次介绍;如果题目要求根据示意图完成某项活动,也要按照一定顺序,说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该怎样做。
3、理解内涵。
通过了解画面内容,结合题面所给提示,可以明确画面所示内容与社会生活中哪一方面的热点话题有关;继而根据图标指向的话题,进一步揣摩画面具体内容,理解图标的寓意。
一般来说,图片中的实物图,其主题多为揭示某种社会现象;而漫画的寓意多为揭露、讽刺、批评某一类人或现象,当然也有客观反映社会现实及讴歌、赞美为主题的漫画,具体可以话题为指向,通过分析画面中的人或拟人化的物之言行来获得;徽标的寓意多为呼吁或提倡某种精神品质,具体可通过分析画面内容的象征意义来获得。
一般答题格式:构图元素(外形)→象征义(寓意)。
三、备考策略(1)漫画题1、题型链接(河南近五年中考真题再现)(1)(20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9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右图)在材料一的图画中,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4分)(2)(2012)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学校要办节水宣传画展。
请你从下面两幅画中任选一幅,结合画面内容,从寓意、构思等角度写一段推荐语。
(60个字左右)(5分)2、方法解析2013年中考材料一考察读图及语言概括的能力,既要注意图片中劳作的农民,还要注意图中的文字部分。
从时间、习俗、农作、雨水四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①时间的确定②习俗③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④农民进入农。
旷时节(意思对即可。
每点1分,共4分)2012年中考材料题,解读本题,一是要明确题目要求,“世界水日”交代了活动背景和主题,“任选一幅”指明了答题对象,“画面内容,寓意、构思”指明了答题角度,“写一段推荐语”点明了答题具体要求。
二是要看懂图。
结合漫画的画面来思考其寓意。
第一幅图注意绳子的长短,第二幅图两个文字表现其和水之间的关系。
结合“世界水日”,我们明白主题是提醒我们要节约用水。
答案:示例一:我推荐第一幅画,因为它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从祖辈的井到父辈的井再到子孙的井,井绳越来越长,意味着井越来越深,地下水越来越少,提醒人们要节约用水。
示例二:我推荐第二幅画,因为它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利用“家”和“冢”两字“点”的位置不同,把“点”变形为水滴,提醒人们如果不节约用水“家”就会变成“冢”。
(从寓意、构思等角度,结合画面内容与节水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表明观点,1分;具体阐述,3分;语句通顺,1分。
共5分)(2)图标题1、题型链接(河南近五年中考真题再现)(1)(2014)右边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
(5分)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5分)(2)(201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3分)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
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
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
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
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
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3分)2、方法解析2014年中考题,要求解说画面依照一定的顺序,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空间顺序,遵循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进行分层描述。
由表及里揭示象征意义,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意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本题则是要“紧扣要求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进行,第一步认真观察图,明确画面内容,一是图形,二是文字,第二步安排说明顺序,从图到文,第三步,组织语言,做到文从字顺。
答案:示例一:该宣传画由左右两部分构成。
(2分)左边有图案和文字,图案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图案右下角是“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
(2分)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
(1分)(意思对即可。
共5分)示例二:该宣传画由图案与文字两部分构成。
(2分)图案位于画面的左边,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
(1分)文字部分包括图案右下角的“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和小字右边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
(2分)(意思对即可。
共5分)2011年中考题解析: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画注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主题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画情画景:画注是对画情画景的提示与注解。
描述画面内容,要从整体上观察和分析它的情境,又要注意画面中的一些细节,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不要遗漏。
注意画面上众多的人+未必@的变形,联系“材料二”的结尾句,可以得出微博传递着众人的声音,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结论。
答案:徽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意思对即可)四、全国真题精练(1)(2014齐齐哈尔)仔细观察右边漫画《传承》,请写出漫画的寓意。
(2分)(2)(2014牡丹江)仔细观察漫画《寸步难行》,写出它的含义。
(2分)寸步难行(3)(2014眉山模拟题)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这幅“聊天”漫画图是“社区养老”宣传栏上的一幅警示图,请你结合画面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4分)①画图上反映了老人的哪些现状?(2分)②说说漫画的讽刺意义。
(2分)(4)(2014东营)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3分)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5)(2014宁夏)观察下边这幅图,按要求答题(4分)①说明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2分)②为这则公益广告拟写一个标题(2分)(6)(2010·河北)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共5分)①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图的内容。
(3分)②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
(2分)(7)(2010·贵阳)读图,不仅能迅速直观地获取信息,而且那些意蕴丰富、赏心悦目的画面往往能发人深思,令人遐想。
请从下面图中任选一幅,认真观察,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放飞思绪,写出你从中读出的丰富内容。
(每幅图至少要读出两层意思) (4分)我多么希望 (图一) 中学生跳集体舞(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