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15
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17.1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太空之家①我国成功发射入轨的天宫二号,是一个长10米、最大直径3米多、重约8吨的人造航天器。
天宫二号在离地球近4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运行,开展各种工作和实验;它既是一个真正的太空实验室,也是能供航天员居住的“太空之家”。
②高智能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一个突出特点。
天宫二号可以自主进行飞行轨道及姿态调整、运行状态的智能化诊断等工作。
科研人员整合了航天器十多个分系统的数据,把复杂、晦涩的专业数据浓缩成52组画面,为航天员执行任务提供了清晰、直观、舒适的显示界面。
③科幻电影中技术人员像插拔U盘一样快捷更换损坏部件的场景,将在天宫二号内真实上演。
天宫二号在供配电、热控、数据管理等系统方面采用了高集成化模块设计,打造出“插拔式”接口,航天员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一次维修更换。
这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一个新亮点。
④两名航天员要在太空驻留..30天,为避免出现“粮草不足”问题,科研人员研制了在轨补给系统。
天宫二号在太空可以边飞行边“加油”,而不必像天宫一号那样,起飞前必须把“油箱”加满,携带一吨多的推进剂。
天宫二号起飞前只加了半箱“油”,节省的重量..产品和航天员的生活物资。
..用来携带更多的载荷⑤科研人员还对天宫二号的居住环境进行了精心设计,使其更宜居。
航天员生活在由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组成的组合体中,吃饭、睡觉在神舟飞船内,工作、娱乐和锻炼..在天宫二号内,15立方米的空间被紧凑地隔成多个功能区。
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噪音控制在50分贝以内:舱内空气温度控制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这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湿度。
⑥此外,科研人员在天宫一号基础上,对电子邮件传输、天地视频通话等系统进行了改进。
天宫二号增加了邮件下行能力;航天员能与地面视频互动,也能与家人私密通话。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答案语文2014.11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1.(2分)B2.(3分)D3.(3分)B4.(3分)A5.(3分)D6. ①(3分) B ②(2分)C ③(2分)C④(3分)甲:烟笼寒水月笼沙乙:别时茫茫江浸月丙: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要求:书写工整,笔画不清按错别字算。
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便不得分。
7. (5分)①再而衰②彼竭我盈③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④能谤讥于市朝⑤闻寡人之耳者要求:书写工整,笔画不清按错别字算。
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15分。
8.(3分)C9.(3分)D10.(3分)C11.(3分)D12.(3分)写对1个成语得1分,从不同角度写出3个意思恰当的成语即可得3分。
词义表达重复的只得1分。
例:临事处理的态度方面:临危不乱( 处变不惊)、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处之泰然) 、胸有成竹、举重若轻、智勇兼备……劝止邢隆的策略、才能方面:口齿伶俐(三寸之舌、对答如流、慧心妙舌、辩才无碍)……解郡县之厄的人格方面:敢作敢当、当仁不让……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13.(5分)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画对2处得1分,可断可不断的不扣分,画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译文:画竹的方法,不必崇尚、拘泥于已有的格局,关键是领悟其精神,这就是梅道人(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元代嘉兴人)能够超越上品佳作的原因所在。
竹子的体态,瘦硬有力特立高耸,枝枝凌雪傲立,节节挺拔高入云霄,有如士人君子般豪气凌云、不被俗世所压服的品格。
所以我画竹,不只为竹子绘神,也为竹子注入生气。
瘦硬有力,这是它的神态;豪迈凌云,这是它的本性;依靠于石头,却又不受石头的限制,这是它的节操;竹子形貌衰败,然而不失刚直的气概,这是它的品性。
14.(6分)①(3分)D ②(3分)C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语文11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阅读材料,完成1—7题。
同大师一样,经典也是一个被过度使用甚至随意乱用的概念.某些七颠八倒的作品被封为经典,一些未经考验的作品也被供到了经典的神龛里。
似乎离开“经典”二字,我们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评价作品了,似乎不将拙劣的作品比作《红楼梦》,我们就不知道如何赞美一个作家了.显然,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将“经典”庸俗化了,已经把它降低为一个商品分类意义上的标签.那么,什么样的著作才能被称作经典?经典是文化金属中的铂金,是在人类文化构成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它通常被放在书架最重要的位置,就像一位尊贵的客人被礼为上宾;它是人们经常谈论的对象,人们谈论它,仿佛谈论自己的朋友,有一种熟悉而愉快的感觉。
作为经过时间考验并被普遍认可的著作,经典作品积极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人生的知识。
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不是伟大的经典,通常有两个尺度:一个是专业尺度,一个是精神尺度;用专业尺度来衡量,经典作品必须是自铸伟词、形式完美的;用精神尺度..。
来衡量,它又必须表现人文情怀。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固然与人们的阅读、阐释和评价有关,但从根本上讲,决定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品质。
换句话说,经典不是被说成是经典的,而是自己生成为经典的。
因此,经典的秘密和律则,只能到作品里面去找。
纵观横察,概而言之,经典作品似乎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都遵从以下的几个律则。
第一,易感性。
叔本华说:“我们发现每一位真正伟大的作家都尽可能洗练、明晰、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单纯质朴总是被看作真理的标志,而且也是天才的象征。
”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有朴素、明白的特点,都是让人一看就懂但又觉得意味无穷的。
比如唐诗、宋词、元曲,大都明白如话,清新自然,读之如饮佳酿,快何如哉!其实,文学创作的一个美学原则,就是用最简约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意思;让读者费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收获.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仅仅二十个字,就写出了五个物象、三个动作、两种心象(“疑"和“思"),描绘出一幅静夜思乡图,表达了一种像月光一样流转无已的乡愁冲动。
2017年高考(493)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4月期中练习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4月期中练习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一8题。
材料一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
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
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
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
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
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
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
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
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取材于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海淀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答案及分析点评!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7.1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1.(2分)D2.(2分)C3.(2分)B4.(5分)参考答案:伴随卫星是一种微小型航天器(1分),在太空中围绕主航天器不同角度地伴随飞行(1分),负责记录主航天器的工作情况(1分),随时对主航天器的表面状态进行监测,实施安全防卫(1分)。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语言表达,1分。
5.(2分)A 6.(3分)D7.(6分)参考答案:①在轨补给技术,能持续提供动力补给,可使天宫二号携带更多的生活物资。
②拥有伴随卫星,随时对天宫二号表面状态进行检查,保障航天器安全运行。
③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能使排出的体液循环再生,以维持航天员的生命健康。
评分标准: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8.(3分)B9.(3分)C10.(3分)D11.(4分)参考答案: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评分标准: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四处得2分,断对六处得3分,全部断对得4分。
12.(4分)参考答案:儒者在做王公时,以仁义、礼法修朝施政,使君义达于百姓、通于四海,取得人心归服、天下一家的效果。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意思对即可。
13.(4分)答案示例:孔子制定了让百姓生有所养、死得安葬的制度,可证明荀子所说的“儒者法先王、隆礼义”;孔子做中都宰一年就使西方诸侯国向鲁国学习,证明儒者确为“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孔子把土地按照性质分类,使各种作物都得到很好的生长,证明了“万物得宜乃君子(儒者)所长”的观点。
评分标准:《孔子家语》中的事例与《儒效》中的观点对应,每句2分,共4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14.(3分)C15.(3分)D16.(5分)答案示例:本诗中,作者以酒为旗鼓,把笔当作刀槊和军队(2分),排兵布阵,纵横驰骋,最终扫尽逆虏、取得胜利(2分)。
2017年高三期中语文试题解析2017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让不少学生吃了大亏,不少学生在语文这一科上折翼。
说好的120分,130分呢?不少学生只考出了一个100到110之间的分数,甚至更低。
纵观北京2017年的真题,不难发现,试题中充满了对各种文本的细节考查,要求学生不仅要有阅读的宏观感,还需要有细节感。
从客观题的设置到主观题的分点提问,都能感受到命题人希望学生能够把做题的重点放在文本本身,而不是过多的关注做题的技巧和套路。
每年的高三期中试卷基本上是高考真题的模仿,海淀区这几年总是在出题上走着自己的个性,2015年更是将个性玩到了极致,2016年稳中有创新,那今年的试卷是否也有同样的命题特点呢?让我们走近海淀高三期中试卷,来一探究竟。
从整个出题的风格来看,确实是海淀特有的——文艺又不失理智。
试卷的难易度适中,符合目前高三学生的能力水平,对细节的考查比较多,特别需要注意审题,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会出错,当然,这种出题特点对于还比较懵懂的高三学生来说,其实是件好事,早早地给他们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注意审题。
我们来看看各个模块的设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从设题形式来看,7道选择题,1道问答题,和2017年高考是相同的。
选材上紧扣当下大家关注度较高的“一带一路”这个主题,对象却是青藏高原这个并不为同学们所熟知的载体。
从出题内容上看,选择题偏重于对细节的考察,需要对文本进行细致的比对。
另外还有一道能显示出学生能力水平的题,它关涉到了古文的理解阅读,如果对古文掌握得不太好的同学,可能会在这道题上出问题。
主观题是一道概括题为主,需要学生注意把握问题的主要对象以及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文言文阅读古文整体出的比较规整,选文上选取的是明清散文大家姚鼐的一篇墓表,以写人叙事为主,学生整体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题型也是常见的实词判定,虚词辨别,句子翻译,以及内容概括,形式上和2017年高考题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的是,古文在最后增加了一道关于名著《论语》的考查,《论语》是今年新加的阅读篇目,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7.1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1.(2分)D 2.(2分)C 3.(2分)B4. (5分)参考答案:伴随卫星是一种微小型航天器(1分),在太空中围绕主航天器不同角度地伴随飞行(1分),负责记录主航天器的工作情况(1分),随时对主航天器的表面状态进行监测,实施安全防卫(1分)。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语言表达,1分。
5.(2分)A 6.(3分)D7.(6分)参考答案:①在轨补给技术,能持续提供动力补给,可使天宫二号携带更多的生活物资。
②拥有伴随卫星,随时对天宫二号表面状态进行检查,保障航天器安全运行。
③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能使排出的体液循环再生,以维持航天员的生命健康。
评分标准: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8. (3分) B 9.(3分)C 10.(3分)D11.(4分)参考答案: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评分标准: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四处得2分,断对六处得3分,全部断对得4分。
12.(4分)参考答案:儒者在做王公时,以仁义、礼法修朝施政,使君义达于百姓、通于四海,取得人心归服、天下一家的效果。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意思对即可。
13.(4分)答案示例:孔子制定了让百姓生有所养、死得安葬的制度,可证明荀子所说的“儒者法先王、隆礼义”;孔子做中都宰一年就使西方诸侯国向鲁国学习,证明儒者确为“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孔子把土地按照性质分类,使各种作物都得到很好的生长,证明了“万物得宜乃君子(儒者)所长”的观点。
评分标准:《孔子家语》中的事例与《儒效》中的观点对应,每句2分,共4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14.(3分)C 15.(3分)D16.(5分)答案示例:本诗中,作者以酒为旗鼓,把笔当作刀槊和军队(2分),排兵布阵,纵横驰骋,最终扫尽逆虏、取得胜利(2分)。
北京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第一篇:北京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东临中国四川,西连帕米尔高原,北靠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南面横亘着喜马拉雅山脉,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恒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距今1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从赤道以南俯冲过来与欧亚大陆相撞,引起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使中国西南边界与印度板块形成巨大的海拔落差,在两千余里的边界地带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华夏腹地进入山地的怀抱,形成了西面依山、东面傍水的地缘优势。
青藏高原北缓南陡的地形,使西藏地区自古就与中国的中原政权发生紧密联系,这使西藏天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北缓南陡及海拔自西向东缓慢下落的地形,将西藏北与青海、新疆,东与云南、四川等地紧密连为一体,因此西藏动荡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部入侵西藏,清朝遂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和五十九年(1720年)两次发兵进藏平叛。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问题就是全局问题。
青藏高原对中国的影响也是辐射性的。
从青藏高原之巅俯瞰,丝绸之路从亚洲由东向西伸向欧洲,至其中腰,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地段由东向西逶迤于青藏高原之南,陆上丝绸之路核心地段由东向西逶迤于青藏高原之北,屹立其中的青藏高原则像护卫两条丝路的冲天石堡。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从此,延绵数千年的海上、陆上两条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
北京四中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50 分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区域中作答,超出区域不得分.第Ⅰ卷40 分一、1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欣.逢佳节歆.慕不已万马齐喑.馨.香满院B.一泓.清泉宏.观调控曲肱.而枕鸿.鹄之志C.樯桅毗.连言论精辟.臧否.人物嗜书成癖.D.秩.序井然栉.风沐雨卷帙.浩繁独树一帜.的一项是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A.鞭挞.(tà)剔.(tì)除庇.(pì)护间不容发.(fà)B.角..(jué) 逐瞭.(liào)望毗.(pí)邻睚眦.(zì)必报C.粗犷.(kuàng)歼.(jiān)灭悼.(dào)念恪.(kè)守不渝D.嫉.(jì)妒黜.(chù)免拯.(zhěng)救层见.(xiàn)叠出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2)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3)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暴利的犯罪行为。
A.审定许诺谋取B.审订承诺谋取C.审订许诺牟取D.审定承诺牟取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的范例。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
来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C.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D.美国作家欧·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出乎意料.....5。
2017届海淀区高三期中语文考试解析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2017届海淀区高三期中语文考试解析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试题特点】1、选材为明代小品文。
2、文字信息量不大。
3、试题中规中矩,分别考核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意理解、内容理解,体现基础性的特点。
4、体现语用性特点:用四字词语概括学画过程。
5、体现思想性。
文以载道,对文章思想性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
【原文本回放】诸君简画记毛先舒杭之中,稍东曰丰乐桥,桥稍东曰古橘园,故宋之橘苑也。
苑废久,种橘已尽,惟有古银杏两株,盘轮扶疏,疑为宋故物云。
园有主为诸君君简。
君简少好画。
又学篆刻,喜何震、陈琮刀镌,时时见古法。
然不甚自贵爱,独深爱画。
尝自称先君子博学游艺,尤喜翰墨。
与华亭董宗伯其昌、赵文学左为密交。
自其为童子时旁侍,观两公用笔墨,挥写入妙。
苍秀淡沲du,董称最工;空濛潇瑟,赵为之冠。
两公分间,互相放写,终不能自掩其真也。
君简既好画,日取两公画及诸家所作玩之,久而融然,化裁臻微。
予间问君简:子此画法谁氏?君简笑日:吾且忘吾手,安知谁法?予闻而憆chng然,不复知所问矣。
大体得法于古人,不必以甚似为工。
萧远疏逸,绝蹊径矣。
君简先世多显官。
尊君伯茂公,豪贤多资。
至君简而日贫。
君简不知贫,惟日弄笔墨自娱。
客过索画,君简即与画,然持钱来者甚少;君简亦耻役手为金钱。
或持钱赠君简,君简便受之。
午突无烟,君简得钱即酤酒,坐待所与密者过,引壶斟酌,醉而后已。
君简交不滥不黩,游好三四人,周旋久之,义亦弥笃。
室处委巷,起居于于尔。
夫君简身不习宦,非逃者也;画不为售,非艺者也;交不干上,非为名者也。
吾于君简,不知所以名之。
虽然,岂其无得于中而能若是与?岁既暮,银杏叶方落矣,不知近客来亦多遗钱否?吾当过与君简坐枯树而饮。
【试题回放】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然不甚自贵爱贵:看重B. 客过索画,君简即与画过:经过C. 午突无烟,君简得钱即酤酒突:烟囱D. 不知近客来亦多遗钱否遗:赠送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园有主为诸君君简窃为大王不取也B.终不能自掩其真也其孰能讥之乎C.周旋久之,义亦弥笃天之苍苍,其正色邪D.吾当过与君简坐枯树而饮吾尝终日而思矣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观两公用笔墨,挥写入妙观看两位先生作画,挥笔创作达到了神妙境界B.尊君伯茂公,豪贤多资君简的父亲伯茂公,有很多豪贤资助他C.室处委巷,起居于于尔君简的家在陋巷中,他却生活得悠然自得D.夫君简身不习宦,非逃者也君简不学习做官的本领,但也不是避世者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2016.11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总称,这种说法出现于清朝中晚期。
“三山五园”包括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畅春园和圆明园。
静宜园位于地势较高的香山,园中建筑因山就势,参差错落,散点式镶嵌在山体之中。
“园林之胜,重在山水。
”水池作为点缀,或出现在殿前以丰富较窄的院落空间,或处于园中以增加园林趣味。
静宜园占地149公顷,1677年成为康熙的行宫,后来虽有添建,但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自然生态,深邃优雅。
静明园的个性与静宜园不同。
静明园所在的玉泉山,湖山尺度非常有限,占地仅65公顷。
玉泉山虽因泉水丰沛而得名,但水面并不大,山体狭长,呈南北走向。
在这种地形上如何建设园林呢?建筑要和湖山尺度配合好,建筑群采用散点布局,高低相映。
山顶上的香岩寺和玉峰塔规模不大,山脚下的建筑多为一层,这样就凸显出玉峰塔的高耸。
乾隆非常喜欢玉泉山的风光,亲自为静明园内十六景命名,正殿名为“廓然大公”,后殿名为“涵万象”,意蕴深远。
畅春园位于今北京大学西墙外畅春园宿舍一带,原是明代武清侯李伟修建的私家园林“清华园”,也叫“李园”,康熙时更名为畅春园。
畅春园以水景为主,水面宽阔,“江淮以北亦当第一也”,清朝改建时仍“因水成景”。
畅春园的叠山艺术也堪称一绝,原来的土山和新添建的假山,岗峰连接;加之遍植各色鲜花树木,绿树成荫,给人天人合一之感,是兼有政治和游乐功能的离宫型园林。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既有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有玲珑别透....的亭台楼阁,又吸取了欧洲的建筑形式,是世界园林的集大成者。
圆明园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平地造园的典范,园内步移景易,景观层出不穷,特色之多,首屈一指....。
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在“三山五园”中规模最大。
有仙境、欧式园林等景观,也有理政、居住、宗教等场所,这些层峦叠嶂....的建筑都是雍正至咸丰五朝皇帝改造的结果,也大多体现出其治国理念。
清王朝把圆明园作为第二政治中心。
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在五园当中建造最晚,但最能体现皇家气派。
相比于圆明园,清漪园湖山相映,形象立体。
但万寿山总体轮廓平缓,高度仅60米,长度达到1000米,且仅山体西半部前临水面经过人工改造,水面向东、西扩展,形成东西最宽处1600米、南北长1930米的水面,水体大大超过了山体;同时,西堤的设置,将玉泉山和稍远的西山借入国内,而昆明湖东侧又与邻近的畅春园、圆明园相呼应。
这些使“三山五园”在空间上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万寿山中部,耸立起一组建筑群,从山顶到山脚装点南坡,再以700多米的长廊作为前山建筑群与昆明湖之间的束带,这样就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壮观气势。
(取材于郭黛妲《三山五园:北京历史文化最辉煌的乐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体现“三山五园”共同特点的一项是(3分)A. 造景因地制宜B. 布局错落有致C.高峰深谷相映 D. 具有皇家气派【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概括提取和比对的能力。
材料一描写“万寿山总体轮廓平缓,高度仅60米,”可见万寿山不符合“高峰深谷”这一特征,此外“畅春园……原来的土山的假山”也可以推测出山体不高。
因此“高峰深谷”不是“三山五园”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静宜园因山就势,散点布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
B. 静明园中建筑物规模不大,与玉泉山水窄山狭的地形相配合。
C.在前朝园林基础上改建成的畅春园,以水景为主,山景亦佳。
D. 清王朝依据治国理念来改造圆明园,使其成为第二政治中心。
【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原文“这些层峦登峰的建筑都是雍正至咸丰五朝皇帝改造的结果,也大多体现出其治国理念。
”这不是在治国理念指导下的刻意改造,因此选项D中的“依据治国理念来改造回明园”不符合文章原意。
3.材料一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玲珑剔透B. 首屈一指C. 层峦叠嶂D. 无与伦比【参考答案】C【解析】层峦叠嶂:层峦指山连着山,盛峰指许多高险的像屏降一样的删.形容山峰多而险峻.材料一原文中“这些层峦盛峰的建筑都是雍正……结构片,用“层峦盛嶂”修饰建筑错误,因此选C.4.下列描写景观的文字出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其体现的风格,与材料一中皇家园林风格最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B.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如翠带飘砜,或如金绳盘屈……C.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
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D.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chī头……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pán螭护,玲珑凿就。
【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看似考查学生的名著阅读实则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理解和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选项C中的“黄泥矮培”“稻茎”“数楹茅屋”“两溜青篱笆”等词与原文中所描写的皇家园林气派的风格不相符合,因此选择C.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二人正计较,就有贾政遣人来回贾母说:“二月二十二日子好,哥儿姐儿们就好搬进去的。
这几日内遣人进去分派收拾。
”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甲,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纨住了乙,宝玉丙。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A.潇湘馆稻香村怡红院B.稻香村潇湘馆怡红院C.潇湘馆怡红院稻香村D.稻香村怡红院潇湘馆【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林黛玉住进潇湘馆,自取名号为潇湘妃子;李纹住了稻香村,取名稻香老农:宝玉住了怡红院,取名怡红公子.材料二自然山水学,不仅有着广泛的实用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从古至今,自然山水思想被皇家贵族与平民百姓广泛运用,它影响着寺院、庭院、村落、住宅等的建设。
山水思想中的核心要素是“山河襟带”,即三面山脉环绕,地势向南面开放,开放的平地有河川或水池,形成“聚气而使其不散”的“围绕”式空间格局。
“三山五园”地处北京城的西北郊。
北京城符合中国古代建都选址的原则:背山临水。
南朝范缜曾在《幽州赋》中形容北京:“虎踞龙盘,形势雄伟。
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
”北京西郊一带也有山有水。
水流在清漪园(颐和园)一带汇集,再向东南方向流动。
西北方向有群山环绕,前面有湖泊水系,符合山环水抱的要求,环境良好,因而成为建造皇家园林的首选之地。
那么,清漪园的山水情况如何呢?万寿山位于昆明湖的东北侧,湖水从西北方玉泉山的玉河流向东南方的长河,最后注入渤海。
清漪园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对自然山水加以人工改造,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环境。
为了让昆明湖位于万寿山之南,就把原来的瓮山湖扩大了将近一倍,把挖湖的泥沙堆放在瓮山(万寿山)上。
原有的西堤被取消,湖面扩大后的新堤命名为东堤。
这样不仅满足了水利需求,还使万寿山成为北面的靠山,南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广阔水面。
中国古典庭园,借景是最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
明代计成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借景”作为中国古典造园思想的精华,被充分运用到清漪园的改建过程中,其景观构成与“三山五园”的相互关系十分紧密。
改建清漪园时,为了把西面的玉泉山与西山最大限度地借入园内,充分考虑了湖岛的位置及岸堤的方向,一概没有建高大的建筑物。
这样,从万寿山清漪园可以邻借玉泉山,还可以【甲】西山;为了把东侧的风景借入园内,东南面没有修建外墙,这样从清漪园就可以【乙】圆明园、畅春园一带的风光。
而从香山,可以【丙】玉泉山及万寿山,从圆明园的福海及畅眷园内也可以【丁】万寿山佛香阁及西山山脉的一部分。
(取材于祝丹《北京颐和园景观与“三山五园”的构成关系》)6.根据“材料二”,下列不符合...自然山水学中“山河襟带”思想的一项是(2分)A.在北京西郊建造园林B.选择北京作为都城C.万寿山和昆明湖改造D.三山五园相互借景【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二第二自然段来看“山河裸带”指的是一种“‘聚气而使其不散’式空间格局”,而选项D“三山五园相互借景,是一种造园方法不是自然山水学的思想理念。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分别填入“材料二”甲乙丙丁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邻借俯借远借仰借 B 远借邻借俯借仰借C 远借邻借仰借俯借D 邻借远借仰借俯借【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能力。
材料一“西堤的设里,将玉泉山和稍远的西山”可以看出清漪园万寿山离西山较远,甲填“远借”。
“而昆明湖东侧又与邻近的畅春园、圆明园相呼应”得出乙填“邻借”;从“静宜园位于地势较高的香山”“万寿山总体轮廓平缓,高度仅60米”来看,丙填“俯借”;“圆明园福海”相对高度比“西山w脉”低,因此丁填“仰借”。
8.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回答清漪园的改造效果。
(6分)【参考答案】①水体远超过山体;②在东、西方向上实现了借景;③使“三山五园”的空间关系更加紧密;④产生了壮观气势(或“形象更加立体”);⑤满足了水利需求;⑥形成了山环水抱(或“山河襟带”)的理想环境。
评分标准:六个要点,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概括归纳和表达能力。
从题千中锁定关键词“清漪园,“改造效果”,确定答题范围在原文的材料一第六段和材料二的第五、六自然段,将文中涉及改造后的效果的关键词和短语组织成条理清晰的句子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诸君简画记 毛先舒杭之中,稍东曰丰乐桥,桥稍东曰古橘园,故宋之橘苑也。
苑废久,种橘已尽,惟有古银杏两株,盘轮扶疏,疑为宋故物云。
园有主为.诸君君简。
君简少好画。
又学篆刻,喜何震、陈琮刀镌,时时见古法。
然不甚自贵.爱,独深爱画。
尝自称先君子博学游艺,尤喜翰墨。
与华亭董宗伯其昌、赵文学左为密交。
自其为童子时旁侍,观两公用笔墨,挥写入妙。
苍秀淡沲du ò,董称最工;空濛潇瑟,赵为之冠。
两公分间,互相放写,终不能自掩其.真也。
君简既好画,日取两公画及诸家所作玩之,久而融然,化裁臻微。
予间问君简:“子此画法谁氏?”君简笑日:“吾且忘吾手,安知谁法?”予闻而憆ch ēng 然,不复知所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