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4.土壤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

5.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 的过程。

6.有机质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

7.同晶异质替代: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岁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8.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9.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10.凋萎系数:是指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用它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

1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12.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厘摩数表示。

13.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14.氧化还原电位:由于溶液中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关系变化而产生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15.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16.土壤发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17.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发生层)和母质层。

18.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

19.激发效应:又称为起爆效应,是指外加有机物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来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

20.腐殖化系数:土壤中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所形成的腐殖物质的数量,即单位重量有机物所形成的土壤腐殖质数量的百分数,称为该物质的腐殖。该值的大小与有机物质中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

21.碱化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22.土壤退化:一种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农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23. 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24. 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

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二、填空

1、土壤资源的特点有(数量的有限性)、(质量的可变性)和(空间变异及相对固定性)。

2、岩石矿物风化类型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新疆以(物理风化)为主,我国南方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为主。3、有机残体的C/N为( 25:1 )时,最宜于分解,大于此值时,容易出现(微生物同化固定)现象;小于此值时,容易出现(纯矿化氮较高)现象。

4、砂土的容重(小)于粘土的容重,总孔度(小)于粘土,密度(大)于粘土。

5、土壤结构体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和(团粒结构)。其中(团粒结构)属于农业生产中优良的结构体类型。

6、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包括(决定电位离子)层和(补偿离子)层,其中(补偿离子)层又可划分为(非活性离子补偿)层和(扩散)层。

7、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称为(静电吸附)离子,包括(铁、铝、钙、钾、锰、钠等);第二类称为(专性吸附)离子,包括(铁、铝、锰、铜、锌、镉)。

8、土壤中氮素的无效化过程包括(粘粒对铵的固定)、(形成有机质)、(氨的挥发)、(硝酸盐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9、土壤中无机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磷酸铁/铝化合物)、(磷酸钙/镁化合物)和(闭蓄态磷)。

10、土壤耕性的好坏,一般用(耕作的难易程度)、(耕作质量的好坏)和(耕期的长短)三个方面来衡量。

11.土壤肥力按其形成分(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按其经济效益分(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

12.岩石矿物风化类型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13.影响土壤有机物质分解的因素有(温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植物残体特性、(土壤特性)。

14.土壤空气特点有(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低)、(相对湿度高)、(含还原性气体)、(组成和数量处于变化中)。

15.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表土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变化阶段)和(水汽扩散阶段)三个阶段。

16.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包括(决定电位离子)层和(补偿离子)层,其中(补偿离子)层又可划分为(非活性离子补偿)层和(扩散)层。17.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称为(潜性酸)离子,包括( H+ Al3+);第二类称为(致酸)离子,包括(Na+ K+ Ca2+)。

18. 土壤活性酸(<)潜性酸,交换性酸度(<)水解性酸度,碱性土壤可以用(土壤PH 值)(总碱度)和(碱化度)三个指标来衡量碱性强弱。

19.土壤缓冲性产生的原因有(土壤胶体的代换性能)(土壤中有多种弱酸及其盐类)(两性有机物质)(两性无机物质)(酸性Al离子作用)。

20.土壤退化主要指土壤(数量退化)和(质量退化).

21.土壤形成的五大成土自然因素指(母质)(生物)(地形)(时间)和(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