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第三章 流体运动学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51
第三章流体动力学基础本章是流体动力学的基础。
主要阐述了流体运动的两种描述方法,运动流体的基本类别与基本概念,用欧拉法解决运动流体的连续性微分方程、欧拉运动微分方程及N-S方程。
此外,还阐述了无旋流与有旋流的判别,引出了流函数与势函数的概念,并且说明利用流网与势流叠加原理可解决流体的诸多复杂问题。
第一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1.流线(1)流线的定义流线(stream line)是表示某一瞬时流体各点流动趋势的曲线,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流速方向重合。
图3-1为流线谱中显示的流线形状。
(2)流线的作法:在流场中任取一点(如图3-2),绘出某时刻通过该点的流体质点的流速矢量u1,再画出距1点很近的2点在同一时刻通过该处的流体质点的流速矢量u2…,如此继续下去,得一折线1234 …,若各点无限接近,其极限就是某时刻的流线。
流线是欧拉法分析流动的重要概念。
图3-1 图3-2(3)流线的性质(图3-3)a.同一时刻的不同流线,不能相交。
图3-3因为根据流线定义,在交点的液体质点的流速向量应同时与这两条流线相切,即一个质点不可能同时有两个速度向量。
b.流线不能是折线,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
因为流体是连续介质,各运动要素是空间的连续函数。
c.流线簇的疏密反映了速度的大小(流线密集的地方流速大,稀疏的地方流速小)。
因为对不可压缩流体,元流的流速与其过水断面面积成反比。
(4)流线的方程(图3-4)根据流线的定义,可以求得流线的微分方程:图3-4设d s为流线上A处的一微元弧长:u为流体质点在A点的流速:因为流速向量与流线相切,即没有垂直于流线的流速分量,u和d s重合。
所以即展开后得到:——流线方程(3-1)(或用它们余弦相等推得)2.迹线(1)迹线的定义迹线(path line)某一质点在某一时段内的运动轨迹线。
图3-5中烟火的轨迹为迹线。
(2)迹线的微分方程(3-2)式中,u x,u y,u z均为时空t,x,y,z的函数,且t是自变量。
第三章流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主要内容基本概念欧拉运动微分方程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 重点动量方程——动量守恒** 难点方程的应用第一节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流体质点:物理点。
是构成连续介质的流体的基本单位,宏观上无穷小(体积非常微小,其几何尺寸可忽略),微观上无穷大(包含许许多多的流体分子,体现了许多流体分子的统计学特性)。
空间点:几何点,表示空间位置。
流体质点是流体的组成部分,在运动时,一个质点在某一瞬时占据一定的空间点(x,y,z)上,具有一定的速度、压力、密度、温度等标志其状态的运动参数。
拉格朗日法以流体质点为研究对象,而欧拉法以空间点为研究对象。
一、拉格朗日法(跟踪法、质点法)Lagrangian method1、定义:以运动着的流体质点为研究对象,跟踪观察个别流体质点在不同时间其位置、流速和压力的变化规律,然后把足够的流体质点综合起来获得整个流场的运动规律。
2、拉格朗日变数:取t=t0时,以每个质点的空间坐标位置为(a,b,c)作为区别该质点的标识,称为拉格朗日变数。
3、方程:设任意时刻t,质点坐标为(x,y,z) ,则:x = x(a,b,c,t)y = y(a,b,c,t) z = z(a,b,c,t) 4、适用情况:流体的振动和波动问题。
5、优点: 可以描述各个质点在不同时间参量变化,研究流体运动轨迹上各流动参量的变化。
缺点:不便于研究整个流场的特性。
二、欧拉法(站岗法、流场法)Eulerian method1、定义:以流场内的空间点为研究对象,研究质点经过空间点时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把足够多的空间点综合起来得出整个流场的运动规律。
2、欧拉变数:空间坐标(x ,y ,z )称为欧拉变数。
3、方程:因为欧拉法是描写流场内不同位置的质点的流动参量随时间的变化,则流动参量应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
位置: x = x(x,y,z,t)y = y(x,y,z,t) z = z(x,y,z,t)速度: u x =u x (x,y,z,t )u y =u y (x,y,z,t ) u z =u z (x,y,z,t )同理: p =p (x,y,z,t ) ,ρ=ρ(x,y,z,t) 说明: x 、y 、z 也是时间t 的函数。
流体力学辅导材料3:第3章流体运动学【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了解迹线与流线的概念。
掌握欧拉法质点加速度的表达式。
2.理解总流、过流断面、流量、断面平均流速的概念;理解定常流与非定常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渐变流与急变流、有压流与无压流。
3.熟练掌握总流的连续性方程。
4.理解无旋流与有旋流,掌握其判别方法。
5. 掌握流函数、速度势函数与速度的关系。
知道流网法、势流叠加法解平面势流的原理。
【学习重点】1.流线与迹线;质点加速度的欧拉表述法。
2.总流的连续性方程。
3.无旋流与有旋流的判别。
4.流函数、速度势与流速的关系。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3.1 流动描述3.1.1 描述流动的两种方法描述流动的方法有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1. 拉格朗日(Lagrange)法:拉格朗日法以研究个别流体质点的运动为基础,通过对每个流体质点运动规律的研究来获得整个流体的运动规律。
这种方法又称为质点系法。
拉格朗日法的基本特点是追踪单个质点的运动。
此法概念明确,但复杂。
一般不采用拉格朗日法。
2. 欧拉(Euler)法:欧拉法是以考察不同流体质点通过固定的空间点的运动情况来了解整个流动空间内的流动情况,即着眼于研究各种运动要素的分布场。
这种方法又叫做流场法。
欧拉法中,流场中任何一个运动要素可以表示为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
例如,在直角坐标系中,流速v是随空间坐标)yx和时间t而变化的,称为流速场。
,(z,用欧拉法描述流体运动时,质点加速度等于时变加速度和位变加速度之和,表达式为:⎪⎪⎪⎭⎪⎪⎪⎬⎫∂∂+∂∂+∂∂+∂∂==∂∂+∂∂+∂∂+∂∂==∂∂+∂∂+∂∂+∂∂==z u u yu u xu u tu dtdu a z u u y u u x u u t u dt du a z u u y u u x u u t u dt du a z z z yz xz zy y z y y y x y yy x zx y x x x xx (3-6)3.1.2 迹线与流线在研究流动时,常用某些线簇图像表示流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