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特点与合理选用
- 格式:pdf
- 大小:269.38 KB
- 文档页数:2
临床观察抗生素对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炎症。
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广泛应用于肺炎患者的治疗,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病程。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对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和应用注意事项。
一、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抗生素治疗肺炎的效果取决于病原体的类型和敏感性,以及早期治疗的及时性和药物的选择。
1. 不同类型病原体的治疗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细菌和病毒。
细菌性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常见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毒性肺炎多为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
对于细菌性肺炎,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早期应用适当的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细菌数量,减轻炎症反应,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对于病毒性肺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可供使用,通常通过对症支持治疗来减轻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 早期治疗的及时性早期应用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关键,通过尽早启用合适的抗生素,可以加快病原体的清除,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早期治疗的及时性对于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尤为重要,因为细菌繁殖的时间很短,以至于炎症反应和肺组织的损伤迅速发展。
因此,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早就诊并进行抗生素治疗。
3. 药物的选择和个体差异抗生素的选择应依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个体对抗生素的反应存在差异。
一方面,某些患者可能对某类抗生素过敏,引发过敏反应,需及时停用并替换其他合适的药物。
另一方面,某些患者可能出现耐药现象,即对原来有效的抗生素失去敏感性,需要更换抗生素以保持治疗效果。
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1. 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治疗效果。
对于细菌性肺炎,抗生素能够直接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细菌数量,缩短感染时长。
老年性肺炎如何使用抗生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肺炎成为了老年人常见的严重呼吸道感染之一。
抗生素在治疗老年性肺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风险以及防止抗药性的发展同样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老年性肺炎如何使用抗生素,并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与处理相关问题。
一、抗生素在老年性肺炎中的作用1. 消灭病原体:细菌是导致老年性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而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消灭病原体。
不同类型的肺炎可以由不同的细菌引起,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
2. 控制炎症反应:肺炎是由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病变,而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反应。
细菌感染会激发宿主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包括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释放。
抗生素可以减少细菌数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进而促使肺组织修复。
3. 防止并发症:老年性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弱,他们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脓胸、败血症和呼吸衰竭等。
抗生素的使用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感染,防止感染扩散到其他器官或引起化脓性并发症,从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4. 提高治愈率:抗生素能够针对感染的病原体,直接干预感染过程,有效减少细菌负荷,加速病情好转。
适时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时间和死亡率。
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1. 了解常见病原体:老年性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了解常见病原体的类型和耐药情况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2. 考虑患者特点: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较差,同时可能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或肾功能受损等。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安全性和耐受性。
3. 根据临床指南: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如中国支原体肺炎及装置相关性肺炎诊疗指南,可以提供关于抗生素选择的具体建议。
4. 考虑药物的覆盖范围:选择广谱抗生素可以同时覆盖多种病原体,但注意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耐药性的发展。
抗生素应用原则与方法经验性选药应先作痰涂片检查,可大致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是G+ 球菌或G -杆菌,这样可以使抗生素的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
在社会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常选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医院内感染、老年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以Gˉ杆菌为主(如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为主,尚有真菌、结核和非结核类分支杆菌及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常用耐酸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第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抗厌氧菌药和抗真菌药。
在经验性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
抗菌治疗三天后,若肺炎的临床表现好转,提示选择方案正确,继续按原方案用药。
如若临床表现无改善或病情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低毒副反应的药物。
如果无药敏结果作指导,应选用能控制常见G-杆菌、绿脓杆菌和G+球菌的药物。
对有误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者,还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
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少的β-内酰胺类,剂量要足,给药方法要正确。
联合用药与合理配伍一般细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无需联合用药,但对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或混合感染,应采取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的合理配伍应是繁殖期杀菌剂加静止期杀菌剂,如β-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可起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加速效抑菌剂,如氨基糖甙类加大环内酯类,有累加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加头孢菌素类,可连续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协同作用。
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如大环内酯类与β-内酰胺类,因为速效抑菌剂可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杀菌剂活性减弱,产生拮抗作用。
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抗生素应用引言:肺部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肺组织并引起炎症反应的一种常见疾病。
其具有高发性、易传染性和严重损害呼吸系统的特点,对患者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本文将重点探讨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抗生素在治疗中的应用。
一、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1. 发病率高:肺部感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受到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因肺部感染导致死亡。
2. 年龄分布差异:幼儿及老年人是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
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易受到多种致病菌侵袭;而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身体条件的影响。
3. 季节性增加:肺部感染在冬季和春季往往发病率较高。
寒冷天气使得人们更容易在封闭的环境中聚集,增加了感染风险。
此外,低温天气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力减弱,从而更容易受到感染。
4. 传播途径多样:肺部感染常通过空气飞沫、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特别是在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由于接触机会增加,感染风险也相应提高。
二、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1. 抗生素选择原则:根据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类型不同,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对于细菌性肺部感染,青霉素类药物是常规治疗药物之一;对于淋球菌或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则推荐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2. 联合用药: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病原体情况,可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或存在多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联合用药更能有效对抗细菌。
3. 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判断出患者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度,从而进行精准应用。
4. 合理使用抗生素:由于肺部感染极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并可能导致耐药菌株形成,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人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1.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老年人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感染,但滥用抗菌药物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使抗菌药物不再有效。
因此,应避免在没有明确证据支持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
2.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通常会下降,因此,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这些生理变化。
对于肾功能下降的老年人,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聚。
3. 确定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进行适当的病原学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确定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这将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4.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老年人容易患上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但不是所有的感染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增加耐药性,并引发其他不必要的副作用。
因此,应仅在有充分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才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5. 持续监测治疗效果:老年人对抗菌药物的反应可能会有所延迟或减弱。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临床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总之,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应用应以明确的指征为基础,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并监测治疗效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肺部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指南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往往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抗生素是治疗肺部感染的关键药物,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本文将为医务人员提供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指南,以帮助他们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
一、抗生素选择1. 根据肺部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选择包括口服青霉素类、呼吸喷雾/吸入氨基糖苷类或口服嗜肺军团菌专用药物等。
对于院内获得性肺炎,应根据患者的病史和药敏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2. 考虑患者的过敏史。
在给予抗生素治疗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特别是与抗生素相关的过敏反应,以避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药物相互作用。
应仔细了解患者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特别是与抗生素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某些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能会减弱或增强抗生素的效果。
二、用药剂量和疗程1. 保持适当的药物浓度。
抗生素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以确保抗生素在肺部组织中达到有效的浓度。
2. 抗生素疗程的选择。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疗程通常为7-10天,而院内获得性肺炎则可能需要更长的疗程。
对于长期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评估治疗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疗程。
三、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1. 不要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只能对抗细菌感染,对病毒或真菌感染无效。
因此,在确认患者的感染类型后,不应盲目开展广谱抗生素治疗,以免增加耐药性的风险。
2. 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
仅在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进行抗生素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和相关的实验室指标,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四、合理使用联合治疗当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或已出现耐药性时,联合使用两种或更多的抗生素可能是必要的。
但在联合治疗中,必须选择具有互补抗菌谱的药物,并避免重复使用。
五、抗生素治疗后的监测对于已完成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以评估症状是否缓解、实验室指标是否正常,并排除复发或耐药性的可能。
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点和抗菌治疗何礼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肺部感染居首,尤以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AECB)为最,成为老年人的重要死因,占各类死因的74.5%。
有统计表明肺炎死亡者中老年人约占70%。
肺炎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老年人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引起的病死率约较青年高出3-4倍,60-70岁患者的病死率可达51%-61%。
我国部分城市如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999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全市总人口数的18.2%,≥65岁者占13.8%。
老年人肺部感染仍是新世纪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一、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一)病原体多样化老年人肺炎的病原体中细菌仍占主要地位。
肺炎链球菌较一般人群感染为少,约占社区感染的25%,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属以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为常见菌群。
以厌氧菌为主的复数菌吸入性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据国外报道,吸入性肺炎在老年人社区肺炎中可高达15%,其他如病毒、衣原体亦常有所见。
总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较青壮年复杂。
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中G-杆菌约占75%,多重感染尤其常见,占1/3或更高。
(二)临床和X线表现不典型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一般症状如畏寒、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可不明显,而呼吸急促甚为常见。
在伴有基础疾病患者中可有嗜睡、意识模糊、表情迟钝等特殊表现。
老年人肺炎常伴发菌血症而出现相应症状,40%可有脓毒症。
体征除于局部可闻湿音外,通常无实变体征。
老年患者疑及肺炎时,胸部X线检查十分必要。
若患者伴有脱水,特别在血白细胞偏低时,可减缓肺部浸润灶的出现;肺部基础病变如心力衰竭常使肺炎难以识别;肺气肿、肺大泡常导致不完全实变;老年人肺炎吸收可延迟至6周,与老年人同样好发的阻塞性肺炎或肺结核不易鉴别。
(三)诊断治疗限制因素多老年人较青壮年口咽部定植的G-杆菌增加。
在年迈卧床、生活难以自理者口腔卫生状况差,口咽部细菌包括厌氧菌进一步增加。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措施,减少死亡率,提高诊治水平,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社区收治57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治疗措施。
结果:老年肺炎冬春季发病,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长,病死率高。
57例中治愈21例,好转32例,死亡4例。
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合理治疗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91-02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病。
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老年肺炎指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所患肺炎。
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肺炎均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肺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下降,老年肺炎患者常无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病程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其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误诊率”为10.8%—39.3%。
为了增加对老年肺炎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7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社区内科收治老年肺炎患者57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62-80岁,平均(67.31±5.23)岁,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病等。
肺炎支原体急救药品抗生素的选择与用法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多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选择。
然而,由于肺炎支原体对某些抗生素存在耐药性,正确的药物选择和用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一、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性肺炎支原体对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耐药性。
目前,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但是,由于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肺炎支原体对这些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
根据目前的研究,我国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耐药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地域耐药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抗生素的选择原则在确定抗生素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抗生素的效力: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首选应针对其敏感的抗生素。
常见的肺炎支原体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这些药物通常可作为初始治疗。
2. 耐药性情况:根据当地的细菌耐药监测报告,了解当前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避免使用对该地区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
3. 患者的病情:对于轻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可以选择口服抗生素治疗;而对于重型肺炎患者,需考虑静脉给药抗生素治疗。
4. 药物不良反应:在选择抗生素时,需注意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或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5. 应用经验:考虑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对各类抗生素的熟悉程度,确保合理的抗生素选择。
三、常用抗生素的选择与用法1.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有较高的敏感性。
一般情况下,成人可口服阿奇霉素500mg,每日一次,疗程一周。
2. 克拉霉素:克拉霉素也是常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之一。
成人可口服克拉霉素500mg,每日两次,疗程一周。
3.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也可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具体用法和剂量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引言呼吸内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和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
在呼吸内科临床工作中,抗生素的使用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不仅会增加耐药菌株的风险,还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和医疗费用的增加。
在呼吸内科临床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医师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意识,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一、抗生素的作用原理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抗击细菌感染的药物。
它们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如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影响细菌的代谢等。
抗生素的作用原理决定了它们在治疗呼吸内科疾病中的重要性。
在选择抗生素时,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病原菌的特点来合理选用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抗生素应用1. 肺炎肺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引起。
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炎,抗生素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对于细菌性肺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常用的一线药物。
对于病毒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抗生素并不适用,需要根据病原体的特点选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常伴有细菌感染。
在治疗支气管炎时,抗生素的应用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来确定。
对于轻度和中度的急性加重期支气管炎,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于重度的急性加重期支气管炎,可以选择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3.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抗生素在哮喘的治疗中并不常用。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对细菌感染的易发性增加,医师有时会考虑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并发的细菌感染。
此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抗生素,并在短期内使用,避免滥用。
三、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1.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老年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特点与合理选用
发表时间:2016-10-27T14:30:46.717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作者:周湘华
[导读] 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用药基本合理,提示医师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病原菌诊断、药敏试验结果科学选用药物。
湖南环境生物执业技术学院湖南 421005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特点和效果。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
结果:患者单一用药98例(81.7%),联合用药22例(18.3%);用药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23.3%)、阿奇霉素(20.8%)、头孢他啶(20.0%)、鱼腥草(16.7%)等;治愈44例、好转76例,总有效率为100%。
单一用药中左氧氟沙星、美洛西林的DUI值大于DDD值,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其余药物DUI值均小于DDD值。
结论: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用药基本合理,提示医师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病原菌诊断、药敏试验结果科学选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肺炎;抗生素;用药特点;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36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377-02
肺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老年肺炎患者由于自身体质差、各项器官功能减退,因此预后效果不理想。
相关研究显示,细菌性肺炎在老年患者中占比80%以上,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致使病死率有所提升[1]。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抗生素的应用种类和效果,总结临床用药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价值。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炎病例,共计患者120例。
其中男性68例(56.7%),女性52例(43.3%);年龄位于61—88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7
2.4±1.5)岁;病程2—15天,平均(6.6±0.4)天。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依据《实用内科学》[2],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细菌性肺炎,符合抗生素使用指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2)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无法正常沟通患者等。
1.3 方法
1.3.1 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结果、住院治疗时间、用药种类和方式等。
抗生素用药剂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日使用量(DDD),并计算患者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值),计算方式为DUI=用药频度(DDDs)/用药天数(d)。
DUI 值>1,说明日处方剂量>DDD,用药不合理;DUI值≤1,说明日处方剂量≤DDD,用药合理。
1.3.2 疗效标准患者肺炎治疗标准如下[3]: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胸片复查显示肺部炎症吸收;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胸片复查显示肺部炎症缩小;无效:治疗前后变化不大,症状依然存在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版本为18.0),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用药种类和疗效分析 120例患者中,单一用药98例,占比81.7%;联合用药22例,占比18.3%。
用药种类前10名包括左氧氟沙星28例(2
3.3%)、阿奇霉素25例(20.8%)、头孢他啶24例(20.0%)、鱼腥草20例(16.7%)、克林霉素16例(13.3%)、青霉素14例(11.7%)、头孢曲松12例(10.0%)、清开灵12例(10.0%)、美洛西林8例(6.7%)、甲硝唑5例(
4.2%)。
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平均(14.3±2.2)d,其中治愈44例(36.7%)、好转76例(63.3%),总有效率为100%。
2.2 单一用药使用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单一用药中左氧氟沙星、美洛西林的DUI值大于DDD值,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其余药物DUI 值均小于DDD值。
详细数据见表1。
2.3 联合用药使用情况分析结果显示,2药联合应用患者15例;3药联合应用患者7例,其中头孢他啶+阿奇霉素+鱼腥草3例、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鱼腥草2例、其它2例。
3 讨论
肺炎是老年群体常见疾病,合并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更高。
数据调查显示,在医院内,老年人肺炎的发生率是一般成人的10倍以上,病死率达到50%左右[4]。
因此,及时确诊并科学用药,能够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治疗和预后效果,从而降低死亡率。
抗生素的应用能够抑制细菌增殖,减少细菌数量,减轻对肺部的损害,最终实现治疗目标。
但是,由于抗生素种类繁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出现,提高了细菌的耐药性,导致临床功效降低;而超剂量用药虽然在短期内疗效增强,但容易产生药物积聚效应,增加了不良反应[5]。
本次研究中,120例患者单一用药98例(81.7%),联合用药22例(18.3%),其中左氧氟沙星、美洛西林的DUI值为1.166、
1.294,均大于DDD值,说明用药不合理,阿奇霉素、头孢他啶、鱼腥草等其它药物使用情况均合理。
针对于此,老年肺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6]:第一,医师严格掌握不同抗生素的适应证,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无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第二,患者用药前明确诊断病原菌种类,并结合药敏试验、患者体质选择药物,确保个性化需求,避免盲目用药。
第三,注重患者的用药时间和用药途径,一般以静脉给药为首选,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有利于减少胃肠道反应,同时在用药期间做好预防工作,尽量不要多药联合应用。
综上所述,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用药基本合理,提示医师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病原菌诊断、药敏试验结果科学选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Li Jiang, Jiang Wei, Cao Tongwen,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antibiotic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neumonia[J].China Medical Herald,2012,09(28):71-72,75.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20):1234.
[3] 李海平,曹子琼.老年肺炎134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03):27.
[4] 刘康海.老年人肺部感染痰培养结果及病原菌药敏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3):1019-1020.
[5] 张桂荣,郭秀荣.老年人与小儿肺炎痰培养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03):180-182.
[6] 肖庆.35例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应用资料分析[J].江苏医药,2013,39(15):1803-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