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9
说明书:现状基本状况:①规划区位于葫芦岛新老区交界处,北侧为锦西石化集团,西侧为锦西石化文化宫,南侧为京沈铁路和通往新区的炼化立交桥。
规划范围是由新华大街,海滨路,海飞路,沈山铁路所围合的区域。
②规划区总用地面积19公顷。
其中主要是居住用地,还有部分商业市场用地,服务业用地,非市属办公用地,现状区域内建筑多以破旧,环境较差。
居住区内生活配套设施及其不完善,居住生活质量较低。
规划区域内的配套公共设施基本齐全。
儿童入托入学已不城问题,但其配套服务设施都已老化。
规划区主要是通过新华大街,海滨路,海飞路对外联系。
规划研究的问题土地缺乏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随着近年来的土地开发,国有土地越来越少,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住房的需求量也在明显增大。
为了城市的发展,原有的大部分土地被征用。
因此迫切需要对老城区进行改造。
对原有住宅用地的强度进行再修改。
规划区域内的低多层住宅都需要改造、拆迁。
由于人口数量增多,住房的需求不断溢出,故规划地块的改造迫在眉睫。
土地资源的投入与土地产出间的矛盾(用地→容积率的对比)规划区域大多数是3-4层的住宅,商业网点多为贴建围墙的1层平房,土地使用强度明显不够。
通过对现状土地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对比得知规划区域内的改造开发空间很大。
传统的居民住宅建设与人们日益追求的居住环境需求之间的矛盾规划区域内的传统低层住宅,建筑质量较低,环境较差,建筑与建筑之间没有活动空间,不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能满足现代都市人的精神需求。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膨胀,都希望能有一片净土,以缓解整日紧张的工作情绪。
充满阳关、新鲜空气、宽松的活动空间、环境优美的健康型居住社区,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理想居所。
规划指导思想:⑴以“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功能布局完善”为指导思想,本着“新建与改造,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城市居住配套设施,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⑵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区为前提,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改善旧楼区的居住环境。
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我校拟对校园进行规划设计,以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并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体验。
在规划设计中,我们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优化教学区域的布局。
校园规划中,我们将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集中在一个区域,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我们还将在教学区域周围设置休息区和绿地,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其次,我们将注重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教育。
校园规划中,我们将建设一座创新实验楼,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技支持,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我们还将建设艺术中心和体育馆等设施,以提供综合素质教育的机会。
另外,在校园规划中,我们将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将在校园内设置太阳能发电设备、雨水收集系统等环保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们还将引入生态校园的概念,以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并参与相关活动。
最后,我们将提升校园的交通和配套设施。
我们将优化校园内的交通流线,提供更多的自行车停车位,以减少汽车交通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我们还将建设更多的学生宿舍、餐厅和娱乐设施,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便利。
在校园规划设计中,我们将注重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参与。
我们将组织各类调查和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还将与专业团队合作,利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技术和方法,以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总之,校园规划设计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体验。
我们将注重教学区域的优化、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交通与配套设施的改善。
我们还将与学生和教职员工密切合作,确保规划设计的成功实施。
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1、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品质要求也日益增加。
本住宅小区的建设旨在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美观的居住空间,满足人们对于现代生活的需求。
2、现状分析项目用地位于_____,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用地现状为_____,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项目的开发建设。
但周边存在一定的噪音干扰和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加以考虑和解决。
二、规划设计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16 年版)2、《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 年版)4、项目所在地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5、项目委托书及相关设计要求三、规划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和行为习惯,创造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
2、生态环保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营造,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
3、因地制宜结合项目用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4、整体性注重小区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协调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总体规划布局1、功能分区小区分为住宅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区域、休闲娱乐区域和绿化景观区域。
住宅区域包括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和小高层住宅,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包括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商业配套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区域包括健身广场、儿童游乐区等,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绿化景观区域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
2、道路交通小区道路分为主路、次路和支路。
主路宽_____米,连接小区出入口和各个功能区域;次路宽_____米,主要用于住宅区内的交通联系;支路宽_____米,方便居民出行。
小区内设置地下停车场,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3、空间组织通过建筑的布局和景观的营造,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
一、规划设计条件的内容(1)明确用地和建筑性质,具体确定用地面积和范围(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外的代征道路及绿地的面积和范围)。
(2)明确土地使用强度,包括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容积率等要求。
(3)明确绿地配置包括绿地面积、绿地率、人均绿地、隔离绿地、保护古树名木等的要求。
(4)明确市政设施配置包括道路组织、交通出入口、给排水、燃气、热力、电力供应、公交站点、停车场数量和布局等要求。
(5)明确公共设施配置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休闲、管理、生活服务设施等要求。
(6)满足保护古城传统格局、风貌和传统文化地段、保护重点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的要求。
(7)满足用地和建筑与周围人文和自然环境协调的要求。
(8)满足防火、防爆、防洪、防空、防震、抗震、防止地质灾害等要求。
(9)符合无线电收发讯区、微波走廊、高压输电走廊、军事和国家安全设施的相关技术规定。
(10)符合城市对外交通,包括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及市政工程设施的相关技术规定。
二、规划设计条件的作用规划设计条件分为规定性(限制性)条件和指导性条件:前者在规划设计时是必须遵守的;后者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应当尽量遵守。
(1)规定性(限制性)条件。
一般为:①用地性质;②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③建筑控制高度;④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一般不含地下车库和设备层建筑面积);⑤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⑥交通出入口方位;⑦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2)指导性条件。
一般为:①人口容量(人/hm2);②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③建筑色彩要求;④文物、名木古树、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和水体等保护要求;⑤其他环境要求。
三、规划设计条件(调整公示)案例注:下面资料只作为编写规划设计条件的学习参考,无其他意义。
武汉泰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纸坊街大桥社区大桥村“江郡华府”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调整公示。
应武汉泰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申请,经我局审查,拟对武汉泰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纸坊街大桥社区大桥村“江郡华府”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予以调整,现公示如下:一、G(2007)004号地块:1、计容总建筑面积:198510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为185875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及商业面积为12635平方米);2、容积率:由原来的2.2调整为控制在2.4以内;3、建筑密度:控制在16%以内;4、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以内;5、绿地率:不低于35%;6、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
规划设计条件书编制说明①地块名称要求统一,规范,地块名称前加上分局所辖区域的名称,如袍江XX地块,具体包括越城区、越城区(镜湖)、越城区(高新)、袍江、滨海、会稽山和柯桥区、上虞区。
②用地面积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③用地性质根据2012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On)编写,中类写法如“居住用地(R2)”、小类写法如“住宅用地(RI1)、服务设施用地(RI2)”。
对用地性质需进一步明确至小类以下的,在“七、其他要求”中进一步加以明确,并严格使用用地分类标准中的分类和代码的文字。
④可兼容性质也应从上面用地性质里选,写法参照用地性质,且同时应明确可兼容性质建筑面积。
面积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并明确上下限。
⑤地块容积率应明确上下限,幅度控制在0.2,且应满足国土部门用地容积率下限要求。
⑥应明确地下空间可建的总建筑面积,使用性质及各性质的建筑面积等,同时应明确是否计入容积率。
(如地下室用作停车、人防则可不计入容积率,用做其他用途的如商业,居住等则要求计入容积率)。
⑦建筑高度计算统一按《绍兴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
⑧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地块“蓝线”、“绿线”、“紫线”、“黄线”有控制要求的,须在“七、其他要求”中加以明确⑨原则上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出入口方位,尽量避免直接向城市快速路开口,严格控制直接开向城市主干道的出入口数量。
@控规中对其有特殊要求的,须单独明确。
⑪应明确上下限。
社区用房要求集中布置,建筑面积不小于350平方米,如该地块无配套要求,可取消该条。
◎社区居家养老用房要求适当集中布置,建筑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如该地块无配套要求,可取消该条。
Q对前面没有提到的但需在条件书中明确的其他相关内容全部列入这一项内。
开发建设期限一般为3年,市政府另有明确的按要求执行。
文物保护应征询文物部门意见。
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中对教育、医疗、环卫、充电站(桩)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特殊配套要求以及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有规划控制要求的,须进行明确。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条件。
本文将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二、规划目标1. 提供多样化的住宅类型:包括公寓、别墅、联排别墅等不同类型的住宅,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保护自然环境: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保护周边自然环境,如保留绿地、湖泊等自然景观。
3. 优化交通布局:合理规划交通路网,确保居民出行便利,同时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4. 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5. 创造社区互动空间:规划设计中要考虑社区公共设施的设置,如公园、健身设施、商业中心等,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三、规划原则1. 人性化原则: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注重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
2.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空间布局原则:规划设计要合理布局住宅、公共设施和绿地,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4. 交通便利原则:规划设计要合理规划交通路网,确保交通便利,减少交通拥堵。
5. 安全原则:规划设计要注重居住区的安全性,包括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的设置。
四、规划内容1. 住宅区划分:根据居民需求和市场需求,将住宅区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住宅,如高层公寓区、别墅区、商住混合区等。
2. 公共设施规划:合理规划社区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公园、健身设施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3. 绿地规划:保留足够的绿地,增加居住区的景观价值,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4. 交通规划:规划交通路网,包括道路、人行道、自行车道等,确保交通便利和安全。
5. 基础设施规划:规划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五、规划实施1. 确定规划方案:根据居民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最合适的规划方案。
学校规划设计说明上海市新奉贤中学规划建筑⽅案说明第⼀篇概述⼀、项⽬概况1、基地位置奉贤中学校址位于奉贤区光明镇庙泾村即南奉公路北侧,⾦海公路东侧,浦南运河南侧的规划范围内,基地⾯积250亩,其中50亩作为发展⽤地。
2、⼯程内容及规模在本设计中,主要建筑物包括三栋教学楼,各五层;⼀栋⾏政办公楼,三层;⼀栋实验楼,五层;报告厅⼀个,⼀层;图书科技楼⼀栋,五层;⼥⽣宿舍⼆栋,各五层;男⽣宿舍⼆栋,各六层;教⼯宿舍四层,专家楼三层,合为⼀栋;⾷堂⼀个;体育馆⼀栋;游泳馆⼀栋(⼆期)。
总建筑⾯积56427平⽅⽶。
⼆、设计依据1、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件沪计社(2002)048号,《关于“新奉贤中学”(暂名)项⽬建议书的批复》。
2、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
3、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及规划法规。
三、经济技术指标总占地⾯积:19.98ha建筑占地⾯积:2.05ha绿化⾯积:13.15ha道路⼴场⾯积:4.78ha容积率:0.28绿化率60%⼀期总建筑⾯积:61151平⽅⽶教学区建筑⾯积:30770平⽅⽶,其中图书科技楼:8376平⽅⽶实验楼:4495平⽅⽶教学楼:12426平⽅⽶⾏政楼:1203平⽅⽶报告厅:1584平⽅⽶连廊:2686平⽅⽶⽣活区建筑⾯积:25163平⽅⽶学⽣宿舍:17540平⽅⽶教⼯宿舍:2320平⽅⽶专家楼:516平⽅⽶⾷堂餐厅:4787平⽅⽶体育区建筑⾯积:5218平⽅⽶体育馆:4499平⽅⽶看台:719平⽅⽶游泳馆(⼆期)建筑⾯积:4050平⽅⽶篮球场4个;排球场4 个;400⽶跑道⼀组。
其他:学⽣⾃⾏车位:1120个教师⾃⾏车位210个汽车库:6个(2个⼤客车位)第⼆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在设计中着重强调校园的开放性、⾃然性、⼈⽂性、历史性。
在这⾥我们采⽤三个⾛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线形河道、圆形⼴场、弧形连廊形成的教学综合体结合在⼀起,创造出巨⼤的张⼒,加强整体上的向⼼感。
⼀、功能分区以原有⽔系作为规划结构的⾻架,将基地河流以西区域近⾦海公路作为体育运动区。
第1篇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市某区,占地面积约为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XX平方米。
项目规划为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业态的综合体。
本项目总投资约为XX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为XX个月。
二、设计原则1.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3. 注重建筑的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4. 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5. 注重建筑的美观性,体现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
三、设计内容1. 总平面设计(1)场地布局:项目分为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三大板块,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住宅区位于项目北侧,商业区位于项目中部,办公区位于项目南侧。
(2)道路规划:项目内部道路采用环形布置,方便居民出行和物流运输。
同时,设置人行道和绿化带,提升环境品质。
(3)绿化景观:项目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模式,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2. 建筑设计(1)住宅区:住宅建筑采用板式住宅和点式住宅相结合的形式,户型多样,满足不同家庭需求。
建筑高度以多层为主,局部采用小高层。
(2)商业区:商业建筑采用沿街商铺和多层商业楼相结合的形式,满足居民日常购物需求。
建筑风格现代、简洁,体现商业氛围。
(3)办公区:办公建筑采用高层办公楼和低层办公楼相结合的形式,满足企业办公需求。
建筑风格现代、大气,体现企业形象。
3. 结构设计(1)住宅区:住宅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商业区:商业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满足商业需求。
(3)办公区: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满足高层办公需求。
4. 机电设计(1)给排水: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的给水系统,保证供水安全。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满足环保要求。
(2)电气:采用低压配电系统,满足住宅、商业、办公用电需求。
设置备用电源,确保电力供应。
山东乳山杭海盛都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采用节能光源及高效灯具,并有自动调控,自动点灭控制,尽可能利用自然光源。
十四、人防设计每个人防单元面积≤2000平方米,平时为汽车库。
人防设计由建设方委托人防设计单位专项设计。
十五、竖向设计本基地规划范围内地势起伏较大,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规划中根据地形的现状情况来设计道路走向,保证场地地面坡度以及基地车行道的纵坡不大于6%,以形成合理的排水方向。
主要建筑用地地面设计高程高出场外地面至少0.30m。
根据规划道路的走向,形成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总体趋势。
黄家夼小区的北、东、西三面的道路均为城市干道;目前已规划确定基地北面烟台路红线宽度为50米,东面古寨东路红线宽度为30米,西面古寨西路红线宽度为40米;而基地南面道路为威海市内环快速交通性道路环山路,其在本地段中有一处隧道横穿基地南部山体。
基地内部业已形成一定的路网格局。
其中,寨田路横贯小区中部,成为基地内部东西向的主要道路,而南北走向的潍坊路和新寨路两条道路也已经形成,已规划确定了断面形式。
基地现状用地主要为黄家夼旧村、威海建设集团机械公司、威海玻璃纤维厂、啤酒集团库区、田村建筑公司、金谷房地产开发公司、鲸园房地产开发公司、孙家滩建筑公司、4809厂仓库、市开发仓库、市房产装饰公司等十几个单位。
其中,有相当的保留用地,包括基地中部山脚处以及基地东部沿古寨东路一侧已建成的若干住宅和单位;同时,沿烟台路一侧,由于烟台路的景观建设,现有后退其道路红线不足30米的建筑除少量保留外,大多数均予以拆除;另外,基地西南部沿古寨西路处威海市酿造厂由于为新建建筑,近期内保留,远期考虑将其搬迁。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环境。
2.注重规划设计方案的经济可行性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住区。
住宅设计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开发要求,设计出多系列、多户型住宅,以满足不同的居住需要。
渭南市朝阳大街南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参考)一、社区概念社区概念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地域性,它具有一定的空间上的限定条件,是社区概念的自然因素,二是社会群体性,是社区概念的社会因素。
因此社区可视为一种与地理领域或空间领域有密切关系的单位,在此单位之内,生活着具有共同利益的一群人。
社区包括心理上和地理上的两层意义。
从心理上讲,社区是具有某种利益的一群人,这群人之间必须建立起某些最基本的关系;二从地理上讲,这群人又在相同的地域之内。
因此可通俗的说,“社”就是群体,“区”就是地域。
或者说,“社区”就是指,一群人居住在共同的地域内,形成了共同的利害关系。
如果一些人仅仅是群集而居,并不存在共同的利害关系,那并不是社区;而另一方面,如果只有共同相关的利益,但并不居住在同一地域之内,也不叫社区。
社区中的共同的利害关系必须是人群居在同一地域之内才形成的。
二、规划原则:1、生态原则:社区是建在生态环境中的,受到地理环境的恩赐和限制,要适应所在环境,并对环境作适应性规划设计,创建最佳的人、物、自然环境的和谐。
从生态学的角度讲,可以把居住社区理解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他每天都需要不断从区它地方摄取大量的物质、能量、同时又不断地向大自然抛出大量的废弃物,位由此才能维持居住社区内人口现有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否则,它将一天也无法生存下去。
从这一观点来看,几乎每个居住社区都需要拥有比其实际占地面极大的多的生态基区,居住社区实际是一种生态上的黑洞。
生态居住区就是指,在保证社区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和维持社区内居民较好生活质量的条件下,减少人均生态基区面积的居住社区。
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是影响生态基区大小的关键因素,这其中包括住房、食物、交通、消费品和服务,因此,生态居住区不仅涉及规划、设计、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也涉及居民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社会问题。
从规划、设计、施工的角度讲,生态居住社区是指:在居住社区的建设中,通过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基区面积。
郑州市财税学校扩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由业主提供的本工程招标文件2. 国家相关规范与规定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7.《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8.《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 38—99)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10.《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二、总体规划设计1、项目概况:区域位置:该项目位于郑州市金岱路以南,岗南路以北,尚庄路东西两侧区域。
总征地面积67540平方米(合101.3亩)其中城市道路面积17540平方米(合26.3亩),建设用地面积50000平方米(合75亩)。
建设规模:本次主要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53810平方米,包括行政办公楼7946平方米(地上6176平方米,地下1800平方米),学生宿舍19500平方米,学生食堂783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10684平方米(地上9184平方米,地下1500平方米),体育馆5930平方米,体育看台1800平方米,锅炉房120平方米。
2、规划原则与设计理念:规划原则:1)分析周边环境,延续校园原有的肌理,做好扩建的衔接与发展。
2)提倡一种弹性规划思想,弹性的规划结构是一种规划的宏观结构和发展方向。
一方面,这种规划具有开放性,尽量包含今后的发展可能。
另一方面,规划结构具有清晰的空间逻辑,使空间在不断的发展中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考虑校园今后的发展,提供一种分步骤,有弹性的空间需求。
3)合理分区,合理布局,集约用地。
4)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如各种形式的庭院、入口灰空间、休息连廊、共享空间等,“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空间设计既有空间的围合感又具有层次丰富的室内外空间。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公园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休闲娱乐起着重要作用。
本规划设计旨在创建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公园,促进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并丰富城市的生态环境。
二、规划目标1.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突出其景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2.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
3.保持与城市景观的连续性,与周边环境相衔接,形成景观带。
4.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氛围。
三、设计内容1.基础设施规划2.景观布局规划公园的景观将以自然为主题,包括湖泊、花坛、林荫道、草坪等。
湖泊将成为公园的核心景观,通过人工开挖和植被修建,形成优美的水域景观。
花坛将分布在公园的主要道路两侧,通过不同的花卉搭配和布局,创造出四季花园的效果。
林荫道和草坪将提供人们休闲散步和娱乐的场所。
3.娱乐设施规划公园将设置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
儿童游乐设施将设置在公园的一侧,包括秋千、蹦床、溜滑梯等,给孩子们提供游玩的空间。
成人的娱乐设施将包括健身器材、公共广场等,为居民提供运动和社交的场所。
4.生态环境规划公园景观的设计将注重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通过种植不同的植被,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提供鸟类和昆虫的栖息地。
在湖泊边设置植物过滤带,改善水质,维护湖泊生态平衡。
此外,还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提倡环保理念。
四、设计原则1.自然原则:公园景观设计要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持原有植被和地貌特色,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2.人文原则:公园设计要注重人文因素,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创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展示地方特色文化。
3.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园的规划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安全原则:公园设计要注重安全性,设置合理的交通引导措施、防滑设施,并保证儿童游乐设施的安全性。
冷水滩区长丰小学规划建筑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长丰小学位于冷水滩区长丰大道以北,规划用地面积为34.52亩,建筑占地面积约3752m2,总建筑面积约15555m2。
教学规模近期30个班,远期按36个班考虑,学生规模为1350人-1620人左右。
遵照永州市委、市政府和冷水滩区委、区政府的指示精神,要把长丰小学建设成为全市城区现代化完全小学。
二、设计依据1、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2、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冷水滩区菱角山实验小学规划要点和建筑设计任务书;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6、国家三部委颁发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8、《体育建筑设计规范》;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国家和地方其它相关标准设计图集和规程。
三、设计原则1、尊重现状,尊重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地形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合理进行功能布局,分区明确,交通组织流畅。
3、建筑造型新颖大方,具有时代美,充分体现校园建筑的文化氛围,创造丰富的室内外空间,注重环境设计。
4、在满足国家现有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做到适用、经济、美观。
四、规划设计1、功能分区该校园主要由四大区域组成,即教学区、体育活动区、校园景观休闲区和学生生活区。
①教学区主要由一栋科教行政楼,二栋教学楼组成。
为了充分利用阳光、自然风的生态资源,三栋建筑都座北朝南偏东10°,较好地满足了房屋日照、通风要求。
②体育运动区布置在校园的东北角,运动区主要由在老校园已建成的400m田径跑道和新规划的室外蓝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组成。
充分利用老田径运动场现有的设施,不仅可以节约工程投资,而且它远离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干扰非常小。
③校园景观休闲区布置在教学区的西边,其内容主要有科学家的事迹简介,名人激励学习语录,传宣栏、公告栏、花坛、灌木、石凳等组成,是同学们课间休闲时间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友好交往的重要场所。
规划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规划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目标,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对某城市的规划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规划目标1. 城市功能完善:通过合理规划,提升城市的功能布局,使不同功能区域互相衔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便利。
2.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3. 交通便利: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4. 经济发展:通过规划设计,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规划设计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合理划分土地用途,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建筑设计规划:注重建筑的风格和外观设计,保持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同时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3. 交通规划: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包括道路、桥梁、公交线路等,提高交通效率和出行便利。
4. 绿化规划: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包括公园、绿地、植被覆盖等,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5. 城市设施规划: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体育馆等,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6. 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污染治理、垃圾处理等,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7. 城市景观规划:注重城市景观的设计,包括建筑外立面、广场、雕塑等,提升城市的美观度和文化氛围。
四、规划设计流程1. 调研分析:对城市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包括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状况等,为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调研结果和城市发展需求,明确规划设计的目标和方向。
3.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规划目标,制定出多个规划方案供选择,并进行评估和比较,选取最合适的方案。
4. 编制规划图纸:根据选定的规划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图纸编制,包括土地利用图、交通网络图、绿化规划图等。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总体概述基地西侧、东侧为住宅区,北侧为田地,南侧则为河流。
东侧及南北侧均为城市主干道,30m宽.规划用地约15公顷.本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一个环境优美,造型新颖,设施完善,设备齐全,使用方便的中高等档次的居住小区。
此方案共有居住建筑总计51栋,其中高层17栋,小高层14栋,多层20栋。
会所2个,小学1所,幼儿园1所。
其中东南步行入口处为商业街,向西、向北皆设有沿街商铺.二、总体构思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2)、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
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三、设计构思说明1、总体布局本居住小区用地布局的分布主要为: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
小区主干道以及中心绿地把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围绕中心绿地进行布置2、规划结构根据用地现状条件和规划用地布局,结合道路系统结构,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中的小组团围绕组团景观节点布置。
3、道路交通组织本小区共设有4个主要出入口,其中三个车行出入口,一个步行出入口,满足了小区居民的就近进出。
考虑到小区内主要人流方便乘车,南、北、东面各有一个车行出入口。
道路网大致设置为S型,整体上看小区路网结构丰富活泼,充满变化。
小区道路分为三级:小区干道路宽10米,为方便小区居民的晨练,散步和出行要求。
;组团级道路路宽4-5米,满足了内部的一些日常出行,地面停车位主要布置在这片区域。
宅间路宽2-3米,造型多变,活泼生动,与周边环境及建筑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城市规划设计编制依据及说明1.引言城市规划设计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布局和功能规划的过程,旨在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优化利用城市资源。
本文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依据进行说明。
2.编制依据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国家法律法规城市规划设计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包括《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程序、内容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是城市规划设计编制的重要依据。
2.2 地方政府规划文件地方政府的规划文件也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地方政府会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文件,对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用地结构等进行明确规定。
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与地方政府的规划文件相一致。
2.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还应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包括城市人口结构、经济产业布局、交通运输状况等。
这些因素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和重点有一定影响,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2.4 环境保护要求城市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要求,合理布局城市各类功能区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说明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内容和原则城市规划设计应包括城市总体布局、空间规划、用地结构、交通设计等内容。
在编制过程中,要遵循科学规划原则,注重综合性、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3.2 技术要求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需要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建模、空间分析等技术工具,以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3 参与主体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应征求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包括城市规划部门、环保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以及居民、企业等各方利益相关者。
多方参与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和可行性。
3.4 实施和监督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并不是终点,还需要进行实施和监督。
相关部门应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和监督体系,确保城市规划设计能够落地生根。
小区规划设计说明1.1 设计依据1.1.1设计依据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1.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1.4《民用建筑通则》(JGJ37-89)1.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1.1.6《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95)2001年版1.1.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1.1.8其他相关国家、部、省市现行规范规程1.1.9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1.2花弄小区规划地块位置、设计规模、用途及范围1.2.1工程位置基地位于平阳县昆阳镇,北边为高速公路,西边为城市规划道路,商业住宅,城市绿地等设施。
基地南边部分为已安置用地。
其余地形基本规则且地势较平坦。
规划涉及的用地面积为8.15万平方米左右。
1.2.2工程设计规模及用途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和建设工程规划意见书的要求,本地块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16383平方米。
其中高层住宅304套,52800平方米;小高层住宅112套,15736平方米;多层住宅264套,41399平方米;低层36套,5438平方米;会所1010平方米。
国家住宅设计规范建标[1999]76号1.3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1.3.1指导思想1、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在设计中遵守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
2、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一切为居民服务,创造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安全舒适、文明高雅的21世纪新住宅区。
3、在设计中通过对该地块大的地理环境及规划原理入手,使小区的总体布局及建筑风格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从空间形式到内部功能完美的协调起来,将城市的情感引入到小区内部,加以丰富,构筑一种和协美满的空间形式。
4、通过小区的中心绿地广场、中心景观轴线和贯穿小区的景观绿地与住宅间邻里绿地相结合,以达到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1.3.2规划设计构思1、本方案通过分析地块与城市的关系,保持用地的开放性及其原有的特性。
省青阳县"九华山国际旅游城"一期工程规划设计说明:“昔在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诗仙白来九华山游后,为其景色所折服,写下《望九华山》一诗。
【一.规划背景(九华文化)】:九华山位于省池州市,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圣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是国家级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省“两山一湖”(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开发战略的主景区。
九华山以地藏菩萨道场驰名天下,享誉海外。
公元719年,新罗国(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99岁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菩萨,僧众尊他为地藏菩萨应世,九华山遂辟为地藏菩萨道场。
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来,寺院日增,僧众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樽。
长期以来,各大寺庙佛事频繁,晨钟暮鼓,梵音袅袅,朝山礼佛的教徒信众络绎不绝。
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现有5樽可供观瞻,其中明代无瑕和尚肉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
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
谛听,又称“地听”,“善听”。
顾名思义,真理即听。
其实,谛听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
唐开元末年,古新罗(今国)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
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
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
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
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
根据佛经曰:“菩萨钩锁,百骸鸣矣!”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
这只神犬也因是金乔觉的信物、爱物、宠物和护身之物,被佛教尊称为神犬。
后人更缘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今存放在九华山文物馆,作为展示珍品的国家级文物“谛听”。
她是中国四大——九华山镇山之宝。
该文物形状为一独角兽猛然回首,低部标识“姑梅城吾造”,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5月入藏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属九华山寺庙传世文物。
九华山地藏文化和谛听文化已融入中国人的文化精神。
九华山以醇厚的佛教文化涵和瑰丽的自然风光,成为海外信众瞻礼朝拜的著名佛教圣地和人民观光游览、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
九华山风景区围呈大致的棒槌形,根据风景区总体规划有北、东、南三个出入口,但北入口是风景区目前和将来最主要的出入口。
从五溪到乔安,全长约15公里。
山水相间,渐见景致,渐显禅境。
池州市已修筑一条依山傍水的佛光大道,彻底改变了原“五九”公路的面貌。
目前的城市建设活动也非常活跃,沿线地区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里已然是投资建设的热点。
青阳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南倚,北枕长江,面积1180平方公里,分为15个乡镇,青阳县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佛教圣地九华山雄踞境。
青阳县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良好。
青阳县县委、县政府正着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县城力争在较短时间将青阳建成九华山旅游区:“交通枢纽中心、旅游接待中心、休闲服务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会展中心”。
但是纵观青阳城区,以九华山主题为特色的建设项目并不是很多,而九华山国际旅游城的项目建设恰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
九华山国际旅游城项目正是在青阳县和五九公路(以下称佛光大道)大发展,大建设的背景下,提出开发要求。
九华山国际旅游城的落成,不仅仅能拉动整个青阳县的经济发展,主题鲜明的园区也能为佛光大道过境的游人提供一个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佛意浓烈的大九华印象。
最为关键的是能给青阳县整个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建设项目现状概况】:1.区位概况: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处于青阳县境。
青阳县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界处,县境东接南陵、泾县,南邻石台、,西接,北交。
距离约420公里,210公里,196公里,60公里,池州(区)41公里。
佛光大道就是九华山北入口的主要通道。
庙前镇位于省池州市青阳县之西,座落在著名的佛教名山九华山的北麓,是青阳县西片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全镇总面积58平方公里,五九、青杜、蓉十等三条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辖9个行政村,143个村民组,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4万人,街道人口0.7万人,辐射人口达10万人。
庙前镇古称慕善镇,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集镇四周群山环绕,三条溪水(濂溪河、九都河、八都河)贯穿全镇,地貌宛若小“”盆地之势,是中低山丘陵岗地区,位于青阳县西部,九华山北麓,镇域南临九华乡,北接五溪新城区,西至杜村乡,东城蓉城镇,镇域面积58平方公里,镇域公路畅通,主干线有五溪—九华山线和青阳—杜村线,两线均与318国道相连。
2.建设基地现状概况:建设基地位于省池州市青阳县,紧邻九华山风景区,地处“庙前古镇”、九华山天台下院“附近,北临蓉十公路,西靠五九公路(以下称佛光大道),交通便利,佛教文化浓厚。
基地的西侧和北侧为已建成的“庙前古镇”,“庙前古镇”现存石牌坊一座,望华商业步行街主要沿佛光大道和蓉十公路北侧布置,建筑层数为三层为主,局部四层。
建筑风格为典型的九华山风格,主要采用九华山特有的落肩式马头墙的建筑形式,白墙褐瓦。
建设基地一期用地面积为25671平方米,约合38.54亩,其中包含还建房用地面积356.8平方米。
整个地形呈不规则形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基本平坦。
二期用地34914.41平方米(约52.42亩),二期地势起伏较大,地势西北低,东南高,最大高差为12米。
在一期和二期用地交接处,现存一个水塘。
植被较为丰富,整个地块现存质量较好的大树9棵。
基地的南侧现存八户民房和土坡,土坡与一期用地垂直高差为7米左右。
3.建设基地的有利因素、周边现存问题、规划的难点:有利因素:区位优势明显,大九华的整体文化氛围、旅游的蓬勃发展以及基地周边已建有“庙前古镇”商业街为基地的开发带来了良好的客流和氛围。
东层山形景观优美,山水空间格局良好(周边现存问题):沿佛光大道的现存建筑和景观尚处于自然粗放状态,与风景区的入口地位不符;现存沿街建筑缺乏细部和特色,尚不能体现“庙前古镇”的氛围沿佛光大道缺乏缓冲和停留的空间,商业街多为沿街一层皮布置。
透绿和透景的空间缺乏,控制力不足。
休闲功能相对单调,且住宿档次较低。
规划的难点:如何理解和尊重上位规划的要点?如何处理佛光大道的商业价值和沿街景观的关系?如何争取处理酒店的形象展示以及和商业街的功能动静分区?如何充分利用东层的优美山形景观?如何延续城镇建筑肌理和商业街的合理尺度?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塑造九华山浓郁的佛教文化?【三、规划依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国发[1985]76号文件);2.《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 (2002年);4.《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 (2000年4月);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国发6、《九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7-2020)7.《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0)8、《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佛光大道沿线地区控制规划》9.《佛光大道沿线地区控制规划》(2005--2020年);10.《青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青阳县庙前镇总体规划》(2006-2020)12.《五溪县城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年);13、《庙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15.《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2001年版))1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17. 甲方设计任务书及委托书18. 建设单位提供的用地红线图(电子版)【四.规划原则】(一)依据基地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文脉、现状特征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规划。
(二)充分考虑“庙前古镇”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突出风景资源和景观特色,以真山、真水、真史为主线,开展符合游客旅游兴趣的特色旅游活动。
(三)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上的适度开发,保持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环境风貌的完整性、自然景观的原生性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四)主题化原则;把握地域特征,延续九华山地域文化和佛教文化,并以佛教山水文化、谛听文化作拓展,延伸展示相关历史和禅意,把九华山文化主题强化。
(五)保护和发展乡土文化原则:只有是民族特色的才是国际的。
乡土文化是地域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长期积累。
地域社会造就了乡土文化,反过来这种文化又表达了地域社会的个性和规定了地域社会共同遵循的秩序,其形成延续是在不断地认同与适应中完成的。
规划既要延续乡土文化,保持固有的特色,又要与时代文化进行整合,顺应时代的发展。
【五.项目定位与规划目标】:(一)项目特色:九华山国际旅游城应以大九华整体佛教文化和九华山山体背景为依托,以“庙前古镇”为主题目标,整合现有商业步行街功能,完善旅游接待功能,阐释九华文化的同时,提升“庙前古镇”的整体形象。
作为九华山风景区最主要地出入口,营造和谐的旅游和生活憩环境,塑造风景区门户形象。
(二)规划目标九华山国际旅游城应以九华山真山、真水、真史为主线,整合基地风景资源,开展符合游客旅游兴趣的特色旅游活动,建设高质量高品位的能体现的“庙前古镇”特色的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体,建成以观光旅游、购物休闲和体验佛教禅意等功能的生态文化景区,通过门户形象标志空间、佛教故事展示空间、地藏王传说和谛听文化展示、等一系列的佛教禅意序列的变化,来体现九华山地藏王道场、佛教名山的风景名胜区特色。
【六.规划理念】规划设计定位:九华文化庙前古镇空山梵音园林山水1、九华文化的多元复合——整合自然山水景观、九华和古镇文化、旅游业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要加强规划区的景观打造,同时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并进行商业的综合开发,提升庙前古镇的整体形象。
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功能的开发,构建多元目标体系的商业文化旅游城。
2. 庙前古镇庙前古镇位于柯村西北。
镇兴于唐,古称慕容镇,又名散席镇。
清代因主街在五庙之前更名庙前。
八都河、九华河流于庙前沿河土质肥沃,盛产桑麻、水稻、经济发达。
古镇庙前街游店多、商店多、作坊多,“华里长街。
五十店铺”闻名乡里,号称青阳西乡第一镇。
庙前街向为九华山香客朝山和购物散地,有敬香上九华,“购物到庙前”之说,关系极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