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ICU、手术室患者交接管理流程及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手术(麻醉)与病房、ICU之间的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妥善的医疗和护理,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是每位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
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关,是我们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进行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的转运过程中由于只有短暂的十几分钟,常被医护人员所忽略。
我院总结分析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和规范的交接流程现总结如下。
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呼吸系统:常见有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等。
呼吸抑制是麻醉剂残余作用对呼吸的影响而致,主要表现在:肌松剂的残余作用,可致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小,甚至出现胸腹交替运动呼吸;芬太尼麻醉后,虽患者意识状态逐渐好转,但呼吸中枢还处于抑制状态,呼吸极不规则,或无自主呼吸,表现为呼吸遗忘。
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有: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急性喉头水肿;术后意识尚未完全复苏,舌肌松弛易致舌后坠;颈部敷料包扎过紧也易致呼吸困难,导致呼吸道梗阻。
循环系统:患者术后从手术间被搬运到病房需经过一段路程,搬运时体位的变动可导致循环系统功能改变,正常人通过机体自身调节可以代偿,但麻醉后患者由于骨骼肌张力、心肌收缩力以及血管舒缩等代偿功能被抑制,因而改变体位所致的心脏功能变化更明显。
突然改变体位,使血液在脑、心脏、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内得不到供氧,极易诱发循环虚脱,甚至循环停止,尤其易发生于手术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
坠床:麻醉药物中枢性抑制作用消失后,患者意识虽恢复,但部分麻醉药物的作用致使高级中枢的功能仍未完全复原,任何不良刺激均可引起躁动,尤其是使用了拮抗剂与催醒剂的患者可迅速引起躁动,或因其他不适而挣扎,在返回病房途中未将床档立起,对患者照顾不周极易造成患者坠床。
意外伤害:较大手术后患者往往带较多的管路(胸管以及各种引流管),手术后从手术床转到手术转运车上或转运车转到病区床单位可能造成脱管的意外伤害,如移动患者时不能协调一致,致使引流管牵拉造成脱落,最严重的是胸管脱落,许多时候需要重新手术方可解决问题。
患者出入院、转科、手术交接护理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患者出入院、转科、手术交接的护理工作,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二、适用范围患者出入院、转科、手术交接时。
三、内容1.入院管理:(1)患者入院需持本院的入院证,持有效证件。
(2)病区护士热情接待患者,确认患者身份,合理安排床单位。
(3)责任护士陪同患者至指定的床位并确保其舒适,并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自己、其他医务人员及同病室的病友。
(4)本班内完成护理评估,并根据病情需要制定护理计划。
(5)发放并解释住院病人告知书及病房有关制度(病室环境、住院安全、作息时间、饮食等)。
(6)危急重患者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落实好抢救物品。
普通患者15分钟内通知主管医生。
2.出院管理:(1)护士接到患者出院医嘱后,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同的结账方式。
(2)核对所有录入医嘱记帐明细单,确认无误执行出院医嘱。
(3)责任护士认真向患者及其亲属告知出院注意事项。
(4)协助患者整理带回的物品,给予出院小结。
(5)主动向患者及家属征求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6)责任护士或护士长送患者出病房(电梯口)。
(7)及时通知保洁人员,落实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工作。
3.转院管理:(1)接到患者转院医嘱后,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
(2)患者转院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向患者或亲属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目前的病情,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等。
(3)协助患者及家属整理物品,提供必要资料,保障医疗信息资料连续性。
(4)转院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的处理有预案和具体准备措施。
(5)核对所有录入医嘱记帐明细单,确认无误执行出院医嘱。
(6)责任护士或护士长送患者出病房(电梯口)。
(7)及时通知保洁人员,落实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工作。
4.急诊科与病房交接制度:(1)急诊科患者病情稳定或确诊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由急诊医生开具入院证,患者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2)急诊护士电话通知病房护士,简单介绍患者病情,病房护士通知值班医生,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必要时备齐抢救物品。
医院手术室(麻醉科)与ICU、病房之间的患者
交接制度
1、手术室人员(护士或护工)携带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单到病房,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急危重及高龄(70岁以上)的手术患者应有参与手术的医师负责陪送。
2、接患者时,认真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部位、住院号、腕带等,同时检查患者皮肤准备情况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携带患者病历、影像资料和术前抗菌药物等,贵重物品及首饰不得带入手术室内。
与病房护士交接清楚后,带入手术物品并签字。
3、进入手术室,接送护士(护工)与巡回护士当面交清,严格做好交接手续,患者移至手术床上并固定。
4、术后送至ICU的患者(巡回护士提前20分钟通知ICU)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一同护送;并分别与ICU护士、医生交班。
5、送到病房的患者由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经过培训的护工)送至病源科室;高龄(70岁以上)、儿童(3岁以下)及术后需呼吸道管理的患者,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或经过培训的护工护送送至病源科室。
6、护送途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等的变化。
注意保暖,保持输液及管道通畅,防止脱落。
7、送至病房或ICU后,与值班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做
好交接(包括引流管、皮肤、输液输血、衣物、影像资料等情况)并签名。
急诊病人与ICU、手术室、病房的交接规范一、凡急诊一般病人需住院进行治疗时,应由护士协助家属办理住院手续后再转运病人;凡急诊危重病人需入ICU、手术室或相关病房治疗时,均需由急诊医师确定后方可转运。
二、凡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应使用腕带标识,且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三、凡急诊危重病人应执行绿色通道制度,医护人员要电话通知电梯及ICU、手术室或相关病房,并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共同转运。
四、凡经急诊科转至ICU、手术室或相关病房的病人,无论是一般病人还是危重病人,到达相关科室后急诊医生及护士均应与科室值班的医护详细交接如下内容:来诊原因、时间、病情、目前诊断、相关用药及处置、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各种导管及病人安全等。
五、交接完毕后,双方立即在急诊病人转运交接本上签名并注明时间后急诊医护方可离开。
六、急诊“三无”病人需住院治疗应由医师通知总值班,由护士协助办理住院手续,手续健全后再转运病人。
急诊病人与ICU 、手术室、病房交接流程急 诊 病 人一般病人入病房 危重病人入ICU 、手术室或相关病房,凡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应使用腕带标识。
护士协助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护士电话通知电梯及相关科室,并填写危重病人相关内容 医护携带好抢救设备及药品与护士共同转运至相关科室 急诊医护与相关科室医护共同交待相关内容 交接完毕后双方在急诊危重病人转运交接本上签字并注明时间转 运 结 束填写转运相关内容 携带门诊手册 “执行绿色通道制度” “来诊原因、时间、病情、目前诊断、相关用药及处置、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各种导管及病人安全等” “请您做好相关准备”“严密观察转运过程中病人病情及设备运行情况”。
关键科室间患者转、接管理制度为规范住院患者转、接管理,提高转、接环节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关键科室间患者转、接管理制度1、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时,病房护士填写腕带信息并给予配戴。
转、接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术前用药、过敏试验、手术皮肤准备、肠道准备、手术部位标识等,填写病房与手术室转、接记录,确认无误,双方签名、认可。
2、手术室麻醉科与病房转、接患者时,由巡回护士、麻师护送,确保搬运安全。
转、接护士进行认真交接,内容包括病情、输液、输血情况、皮肤情况、各种管道等,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转、接记录,确认无误,双方签名、认可。
3、急诊科与病房转、接患者时,由医务人员/担架队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
准备患者相关资料,转、接护士进行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初步诊断、意识状况、生命体征、皮肤情况、置管情况、其他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确认无误,双方签名、认可。
4、门诊急诊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时,由医务人员/担架队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
准备患者相关资料,转、接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记录,确认无误,双方签名、认可。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时,由医务人员/担架队人员负责护送,保证搬运安全。
转、接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转、接记录,确认无误,双方签名、认可。
6、产科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时,由产科病房护士与产房助产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转、接记录,确认无误,双方签名、认可。
7、产房与产科病房转、接患者时,由产房助产士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脐带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转、接记录单,确认无误,双方签名、认可。
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规范
标题: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规范
引言概述:手术室与病房(ICU)之间的交接环节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为了确保交接的顺利进行,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流程。
一、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规范的重要性
1.1 保证患者的连续性护理
1.2 避免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问题
1.3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规范的流程
2.1 确保手术室护士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过程
2.2 确保病房(ICU)护士了解手术室操作和患者的情况
2.3 确保双方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接
三、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规范的内容
3.1 患者基本信息
3.2 手术过程和操作细节
3.3 患者的特殊需求和注意事项
四、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规范的注意事项
4.1 交接时要保持专注和沟通
4.2 交接时要注意隐私和保密
4.3 交接后要及时记录和反馈
五、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规范的评估和改进
5.1 定期进行交接规范的培训和评估
5.2 收集交接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
5.3 不断改进和优化交接规范的流程和内容
结论:手术室与病房(ICU)之间的交接规范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规范流程,确保交接的准确和顺利进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急诊科与手术室、ICU、病房交接流程标题:急诊科与手术室、ICU、病房交接流程
引言概述:在医院中,急诊科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科与手术室、ICU、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
一、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流程
1.1 急诊科将患者交接给手术室的准备工作
1.2 手术室接收患者的准备工作
1.3 急诊科与手术室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二、急诊科与ICU交接流程
2.1 急诊科将患者交接给ICU的准备工作
2.2 ICU接收患者的准备工作
2.3 急诊科与ICU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三、急诊科与病房交接流程
3.1 急诊科将患者交接给病房的准备工作
3.2 病房接收患者的准备工作
3.3 急诊科与病房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四、交接流程中的注意事项
4.1 患者信息的准确传递
4.2 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3 医护人员的沟通与配合
五、交接流程的改进与提升
5.1 定期进行交接流程的培训和演练
5.2 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实时交接
5.3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交接流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急诊科与手术室、ICU、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
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准备和沟通,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希望医疗机构能够重视这一环节,不断改进和提升交接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1)ICU 与病房转接流程
(2)病房与病房转接流程
流程 说明
(3) 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
流程说明
⑷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流程流程说明
(5)急诊与病房转接流程
流程说明
⑹急诊与手术室转接流程
⑺急诊与ICU转接流程
流程
⑻手术室与ICU转接流程
⑼手术室与麻醉后检查治疗室(PACU)转接制度
(10)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流程
(11)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流程
通知择期手术患者
了解手术患者基本信息,无慢性病,药物不良反应等 患者基本信息,有无饮水及进食,有无感冒等 根据手术通知单与病房护士,病人一起核对患者
医生开具手术医嘱 手术室准备手术(手术通知单) 认真核对医嘱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病人 病房护士完善术前准备及护理记录
进行术前宣教及术前准
携带手术中所需用品 如病例,药品,胸片、CT 等 做好交接记录 如术前针的名称,生命体征等 患者进入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
心理护理,减少焦虑,做好术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