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及癔症病人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32
第十六章神经症与癔症患者的护理神经症(neurosis),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
患者病前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多与精神应激或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焦虑、抑郁、强迫、疑病、躯体化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一般无精神病性症状;无器质性病变;对疾病有相当的自知力,疾病痛苦感明显,主动求医;社会功能相对完好;病程多迁延。
伴随于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所出现的各种神经症症状或其组合不能诊断为神经症。
癔症以往属于神经症的一种类型,但新近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已将癔症从神经症中分离出来,单列一病。
第一节神经症患者的护理神经症作为一组人为合并起来的疾病单元,各亚型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有着很多共同之处而有别于其他类别的精神障碍,症状复杂多样,护士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去了解和评估患者,对护士能协助其解决与改善的部分加以分类,做出护理诊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神经症的患病率国外报告为5%左右,1982年我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患病率为2.2%,以40~44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但初发年龄多为20~29岁年龄段;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家庭气氛不和睦者患病率较高。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1)精神应激因素神经症被认为是一类主要与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
许多研究表明,多数神经症患者在发病之前都有生活事件的发生。
一方面可能是遭受精神事件多的个体易患神经症;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神经症患者的个性特征易于损害人际交往过程,而导致生活中产生更多的冲突与应激。
一般而言,引起神经症的精神应激事件有以下特点:①应激事件的强度往往不是十分强烈,而是多个事件反复发生,且持续时间长。
②应激事件往往对神经症患者具有某种独特意义。
③患者对应激事件引起的心理困境或冲突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能将理念化解为行动,将自己从困境和矛盾中解脱出来,以致应激持续存在,最终超过个体的应付能力或社会支持能提供的保护水平而导致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