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加法(基础应用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范文(精选2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范文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
一组朗朗上口的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含答案)【同步专练A】3.7 《0》(基础应用篇)一、选择题(共10题)1.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是()A.0 B.这个数 C.不能确定 D.82.0+4 □4+0,□里应填()A.> B.< C.= D.73.5+0○5-0,○里应填()A.> B.< C.=4.已知□+0=◎,那么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 0=□ B.◎ - 0=□ C.0 - ◎=□5.0加上一个数,得()A.0 B.原数 C.16.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是()A.0 B.这个数 C.不能确定7.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是()。
A.0 B.这个数 C.不能确定8.0+4 □4+0,□里应填()A.> B.< C.=9.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0与任何数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B.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还得原数C.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还是010.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3>4 B.1+4<5 C.2+0=2 D.5-5>5二、填空题(共10题)1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________表示,0也是________.自然数都是________. 12.在方框里写出得数是5的算式。
13.看图写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14.和1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15.数一数,写一写.有几个鸡蛋?你发现了什么?(1)(_____)(2)(_____)(3)(_____)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把尺子上开始的数字是(______),盘子里一个东西也没有用(______)来表示.17.小鱼会在哪片荷叶下休息?18.填空(___) 1 2 3 (___)(___)5 (___) 3 2 (___)(___)19.看图片,照样子,画准点,写好数20.看图写数。
3.5 加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的概念,知道加法是求两个数相加的和的运算。
2. 能够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题目。
3.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的概念2. 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3. 加法的应用教学重点:1. 加法的概念2. 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加法的应用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加法计算器3. 小棒或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如数数、比较大小等。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数数和比较大小,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运算,你们猜猜是什么?二、探究加法的概念(10分钟)1. 通过课件展示加法的概念,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里的“加上”是什么意思?它表示什么运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加法是求两个数相加的和的运算。
三、学习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如:2 3=5。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是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加法?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数数、小棒或计数器等方法来计算加法。
四、练习10以内加法的计算(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10以内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纠正错误并解答疑问。
五、探究加法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如何用加法来解决这些问题?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数、计算时间等。
六、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10以内的加法题目,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5 加法(教案Word)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知道加法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感受加法的意义;(2)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加法的计算方法;(3)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加法的计算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加法的意义;(2)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计数器、小棒等;2. 学具准备:学生自备计数器、小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2)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该怎样表示呢?”(3)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材第39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2)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计算这两个数的和呢?”(3)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总结并板书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5)教师出示教材第40页例2,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7)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总结并板书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教材第4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答案,共同订正;(3)教师出示教材第42页练习十的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答案,共同订正。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总结加法的概念、意义和计算方法;(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案标题:3.5 加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的概念2. 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3. 加法的应用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
2. 提问:如果再增加一些物品,我们该如何表示呢?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将两组物品合并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加法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加法的概念: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3.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10以内数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讲解正确答案。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进行解答。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统计数量等。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10以内数的加法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加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加法的概念,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 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解决简单问题。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加法。
3. 在练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加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含答案)【单元专练A卷】第1单元《准备课》(基础应用篇)(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比48大一些的数是( )。
A. 52B. 30C. 45D. 962.数一数,图中表示()。
A. 3B. 4C. 5D. 73.数一数,图中表示()。
A. 2B. 1C. 04.多的是()A. B.5.和数量一样的是( )。
A. ○○○○○B. ○○○○○○C. ○○○○○○○6.看图,一人一块糖,应该准备()A. 7块B. 8块C. 9块D. 10块7.比一比,最少的是()。
A. B. C.8.多的一组是()A. B.9.找规律:1,3,5,(),9。
A. 4B. 5C. 710.数一数,画一画.原来3只瓶子大小相同,放的水相等.小丁丁分别在3只瓶子放沙子.()号瓶里的沙子放得最多.A. AB. BC. C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1.看图写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12.比多________,比少________。
13.看图填空.原来有________个圆现在有________个圆14.比多________个。
15.用三个6、四个0组成的最大七位数是________,读出2个0的七位数是________。
16.填空比少________个;比多________个。
17.画△和□一样多。
□□□________18.先画“□”,要比“”少4个。
________再画“△”,要和“□”同样多。
________19.用5,0,1,8,4这几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五位数是________,它们相差________。
20.比多________个,比少________个。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含答案)【同步专练B】3.5 加法(巩固提升篇)一、选择题(共8题)1.数一数,和一共有()个.A.2 B.3 C.4 D.5 2.□里应填().3+□=5A.1 B.2 C.3 D.4 3.一共有()只小猫.A.2 B.3 C.4 D.5 4.看图,□里应填().A.1 B.2 C.3 D.4 5.一共有多少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1 B.2 C.3 D.4 6.□里应填().1+2=□A.1 B.2 C.3 D.4 7.看图数一数,□里填().A.2 B.3 C.4 D.5 8.把5枝花插在两个花盆里,有()种插法.A.1 B.2 C.3二、填空题(共8题)9.画一画,填一填。
10.在方框里填数.11.填空题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比一比.1+4________1+3 2+2________2+3 1+3________3+113.填一填.+=2 +=4+=________14.填上合适的算式。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15.把0,1,2,3,4,5这六个数字填在□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原来有________只小鸭子,又来了________只小鸭子.一共有________只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判断题(共8题)17.列式为2+2=4。
(______)18.一个本子1元钱,一支钢笔3元钱,加起来一共5元钱.(____)19.鱼缸里有4只小鱼,2只乌龟,一共有5只小动物.(_______)20.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 ]21.小红左手拿4个桃子,右手拿1个桃子,一共拿几个桃子?4-1=3(个)。
(______)22.小红今年3岁,明年就4岁了,后年就5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