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I was born in Quincy.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5
Unit 3 Language in use课题Module 7 My past life 第三课时Unit 3 Language in use 课型Revisio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并掌握以下词汇:yesterday, born, strict, friendly, primary school, town, US,village, nice, good, difficult, bathroom, bedroom, garden...2.掌握以下句型:①I was born in Quincy.② My first teacher was Mrs Lane.③I wasn’t born in Quincy.④—Were you difficult in class too?—No, I wasn’t.⑤Where were you born?能力目标能够用动词be的过去式描述自己和他人过去的生活或经历情感目标通过对过去童年或家乡的描述,产生对家乡和美好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1.Grasp the words and the expressions in this module2.Grasp how to describe one’s own and others’ past life教学难点1.Grasp the past tense form of the irregular verbs2.Describe one’s own and other’s past life课前预习Preview the new words教学方法Situational approac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pproach;Communicative approach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课札记Step 1 Revision and lead in Show students theseimportant sentences:I was born in Quincy.Look through theseimportant sentences andunderstand the use of be让学生们首先通过语境复习本模块所学重点语法:一般过去时My first teacher was MrsLane.I wasn’t born in Quincy.—Were you difficult inclass too?—No, I wasn’t.Where were you born?(was/were).Step 2 Grammar Let students go over thegrammar.一般过去时一、一般过去通常用于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
大学英语信息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单元重点词汇和短语,如“information technology”, “ubiquitous”, “data-driven”等,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描述信息化相关现象和趋势。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信息结构,提炼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化工具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信息素养。
2.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信息化对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反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能够关注信息化发展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培养积极向上的信息素养。
3.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观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信息化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培养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大学阶段,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对信息化技术感兴趣,但可能对英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有一定程度的欠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信息化观念。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四单元“Information and Digital Age”为基础,结合以下教学内容:1. 词汇与短语:重点学习与信息化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information technology”, “ubiquitous”, “data-driven”, “cybersecurity”等。
2. 语法:复习一般现在时,学习现在进行时,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课题Unit2 I was born in Quincy.课型阅读课基的于教学学情目与标课设标计1. 语言知识目标:掌握下列单词: born, strict, primary, primacy school, town, friendly, US, hey, village, nice, good, difficult, bathroom, bedroom, garden, living room, coast, east, ago, store, movie theater / theatre, bored, president, lake, last and comfortable。
2. 语言技能目标:1)能听懂包含动词be的过去式(was / were)的对话。
2)能用动词be的过去式(was / were)表述自己过去的经历,并能用它询问对方过去的生活。
3)能够读懂描述过去生活和经历的短文,并能就短文作答。
而且,掌握短文通篇大意,学习使用上下文猜测词义的学习方法。
4)能用动词be的过去式(was / were)描述自己和别人的过去生活和经历。
3. 情感目标:通过对过去童年或家乡的描述,产生对家乡和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I am bored to death.I found the talk very boring.I’m bored with these math problems.Table tennis was boring. I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It’s boring to listen to the same story.Small chil dren want to stand up when they’re bored.学情分析本模块以过去生活为题材,要求学生掌握含有动词be的过去式(was / were)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子,而且能用此谈论自己和别人的过去生活和经历。
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IwasborninNewYork介绍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研究英语课程中的I was born in New York这个话题。
本方案将利用多种信息化工具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多样化的研究体验。
目标- 研究并理解I was born in New York这个句子的用法和含义- 通过信息化工具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情境创设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如一个虚拟的旅行社。
学生扮演旅行社的员工,通过信息化工具获取有关纽约的信息,了解纽约的文化、地标和人物。
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与纽约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
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学生可以了解纽约的风景和生活方式。
同时,播放与纽约相关的音频,让学生熟悉纽约的英语口音和语调。
3. 语言输入与输出通过信息化教学软件或在线资源,提供与I was born in New York相关的练和教学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进行听力、阅读和口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教师可以设置互动的研究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或全班合作完成,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4. 作文与口语演练为了巩固学生对I was born in New York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作文和口语演练任务。
学生可以以I was born in New York为题目,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介绍作文。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角色扮演的口语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运用这个句型。
教学评估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工具和在线测评平台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个别面谈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通过本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学生将在互动、多样化的研究环境中研究并掌握I was born in New York这个话题。
Module 8 My past life Unit 2 I was born in QuincyWang Li教师寄语:Yesterday will not be called again.光阴一去不复返读写课。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下列词汇:with, store, movie, baseball, liv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 kitchen, bathroom, bedroom, wall, poster, garden, pond, fish, bach, somewhere, unfridenly, go back, be born in, last time, look forward to, lots of, one day2.能力目标:正确应用一般过去时并能读懂描述过去生活的短文3.情感目标:能运用动词be的过去式(was\ were) 表述自己或他人过去的生活*重点难点*恰当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和表达过去生活。
* 学习过程*(一)温故而知新1)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
2)你出生在哪里?3)他们怎么样?.4)她很严格,但是人很好。
.5)贝基在学校里循规蹈矩。
.6)她非常友好。
(二)情景导入百度图片搜索_quincy图片的搜索结果#pn7&-1&di132918017820&objURLhttp%3A%2F%%2Fdata2%2 Farchive%2Fphoto%2Flarge%2F214d82e8d86d25a9737a7a58eddfe172.jpg&fromUR Lhttp%3A%2F%%2Ffotolog%2Fphoto%2F41142%2F&W600&H 450&T10599&S48&TPjpg#pn7&-1&di1329180178(三)多层阅读1阅读并完成Activity 12.快速阅读并回答:仔细默读文章,完成Activity 2.(四)理解意思1.小组内合作解决activity 2的汉语意思,找出不懂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短语。
-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特定的语法结构。
- 学生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 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词汇:收集并整理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包括其词性、例句和用法。
2. 语法:讲解并练习特定的语法结构,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
3. 阅读与写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如在线阅读材料、写作平台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词汇教学(10分钟)- 利用PPT展示词汇,并配以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记忆。
- 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词汇。
3. 语法讲解与练习(15分钟)- 利用PPT展示语法知识,结合例句进行讲解。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4. 阅读与写作(20分钟)- 利用在线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总结文章大意。
- 在线写作平台,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给予实时反馈。
5. 信息化手段应用(10分钟)- 利用在线词典、翻译软件等工具,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 利用在线讨论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协作学习能力。
6.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课后作业,如在线练习、写作等,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的效果。
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参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学设计将结合信息化技术,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研究效果与兴趣。
2.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增加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英语研究的兴趣。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日常生活用语;- 单词与短语的研究;- 语法知识的掌握;- 阅读理解与文章写作。
4.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几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利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听说能力;- 互动教学:通过电子白板、网络平台等工具,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研究效果;- 网络资源利用:引导学生使用英语研究网站、应用程序等在线资源,拓展研究渠道,提高研究效率。
5.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练、问题回答等活动,评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情况;-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测试和英语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进步情况;- 研究兴趣的调查: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兴趣和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6.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电子白板和互动平台;- 英语研究网站与应用程序;- 多媒体教学资料和课件。
7. 总结本信息化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与效率,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激发学生对英语研究的兴趣。
[点击此处查看英文版本](english.md)。
i was born in quincy教学反思摘要:1.教学反思背景及目的2.教学内容与方法回顾3.学生反馈与反思4.教学改进措施5.总结与展望正文:作为一名教师,我对每一次教学都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和深入的反思。
本文旨在对我在Quincy 进行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期找出不足之处并作出改进。
首先,让我回顾一下本次教学的背景和目的。
我出生在Quincy,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
因此,我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并热爱这个城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包括Quincy 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激发他们对Quincy 的兴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部分学生反馈表示,他们对Quincy 的历史和文化兴趣不高,觉得内容过于枯燥。
对此,我深感自责。
回顾自己的教学,我发现我在讲授这些内容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在讲授Quincy 的历史和文化时,我将引入更多生动的实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内容。
2.增加互动环节:在课堂上,我将增加提问和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尝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提高教学评价: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了解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通过以上反思和改进措施,我相信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保持对教学的热爱和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