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 语文 必备小古文
- 格式:docx
- 大小:15.62 KB
- 文档页数:2
低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9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5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王戎七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附件3:小学生小古文诵读篇目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bàn)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zhě)、或红。
种类繁(f án)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选自民国老课本【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
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
②其:它的。
③或:有的。
④惟:只有。
⑤赭(zhě):红褐色。
【文白对读】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
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
种类繁多。
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单元《荷》【文言文】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gěng)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ǒu)。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第三单元《日月星》【文言文】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
太阳、月亮、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
第四单元《龟兔竞走》【文言文】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mián)。
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xǐng),则龟已先至矣(yǐ)。
——选自《意拾喻言》【文白对读】乌龟跟兔子赛跑,兔子跑得很快,却在中途睡觉,乌龟跑得慢,却总是不停地走,等到兔子醒来,乌龟早就到了终点了。
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第六单元《孔融让梨》【文言文】融四岁,与诸兄共食梨,融辄(zhé)引小者。
四年级下册古诗背诵1、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清平乐宋·晏殊红等小字,说尽亚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4、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切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8、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鱼肥。
青箸笠,绿袁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展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2、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产暗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3、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乌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4、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5、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6、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宋·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 狼籍残红。
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龙,双燕归来细雨中。
17、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年级必读小古文100篇(可打印下载),给孩子收藏!
每天与你不见不散
从2017年9月份开始,小学一年级学生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由教育部直接编写)语文教材。
据了解,此次“部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
这是自白话文兴起后百余年来,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例最高的一次。
为了帮助孩子新学期适应新教材,颜老师特地收集了小学生必读小古文100篇(含注释),家长朋友们收藏起来慢慢教孩子吧。
文章篇幅较长,只展示到第20篇。
获取完整版:在家长会公众号后台对话框输入“小古文”,免费下载!(马上点标题下“家长会”关注,可获取更多教育经验、方法、学习资料,每天更新哟!)。
狐与葡萄(原文)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
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
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
乃口是心非,自慰日:“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
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
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
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教学设计成都师范银都小学邱显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小古文趣味和韵味。
3.尝试运用文言改写现代文片段。
教学过程一、诵读现代文1、板书课题:同学们,前天我们读了三篇小故事(课件出示),《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以及《蝉和狐狸》,它们都是出自(板书课题)“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凝聚了人类的大智慧,是让全世界人民骄傲的一部巨著。
2、小古文其实又叫文言文相信你一定读过《狐狸与葡萄》《乌鸦和狐狸》等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都出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一书。
可你知道吗?这本书早在1840年就被翻译到了中国,最初的译名叫《意拾喻言》。
翻译者是英国的罗伯特·汤姆。
有意思的是,这个叫罗伯特·汤姆的“老外”翻译时使用的语言是文言文,每篇寓言的寓意还引用中国的名言、谚语、俗语,于是乎,故事中的狼、狐狸、乌鸦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读起来十分有趣。
相信你一定会喜欢!接下来请大家翻看《小古文一百课》第50页,读一读《狐与葡萄》。
二、诵读文言文(一)初读——读准字音,学会停顿1.初读文章:学生朗读《狐与葡萄》,教师巡视。
3.指名朗读:谁来读一读,读准字音,学会停顿。
4.教师范读:下面老师来读读怎么样?请大家拿好笔,听老师读,如果听到和自己读得不一样的字音和停顿,拿出笔来,标注一下。
5.指名朗读:实时纠正字音和断句。
诽fěi涎xián拂fú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6.反复指导:逐渐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出古文的韵味。
附件 3:年级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小学生小古文诵读篇目篇目1.菊2.荷3.日月星4.龟兔竞走5.芦花6.孔融让梨7.雨8.雪1.猫捕鱼2.猫斗3.狐假虎威4.第 14 课《盘古开天地》5.学习 ( 子曰 : ”” )6.第 21 课《南辕北辙》7.语文园地六《惊弓之鸟》8.共工触山1.山川之美2.鸦狐3.自相矛盾4.大禹治水5.豺烹羊6.语文园地六成语《推敲》7.郑人买履8.语文园地八趣味语文《鹏程万里》1.秋2.狐与葡萄3.第 9 课《杨氏之子》4.第 10 课《晏子使楚》5.语文园地三成语《舍本逐末》6.语文园地六成语《大公无私》7.鹿照水8.《咏雪》第一单元《菊》【文言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 bàn)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 zhě)、或红。
种类繁( f án)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选自民国老课本【注释】①溢( yì):原义是水漫出来。
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
②其:它的。
③或:有的。
④惟:只有。
⑤赭( zhě):红褐色。
【文白对读】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
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
种类繁多。
菊花很耐严寒 , 当严霜降临的时候 , 其他的花都凋谢了 , 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单元《荷》【文言文】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gěng)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ǒ u)。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第三单元《日月星》【文言文】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
四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四下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在小学四年级下学期需要掌握的重要文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篇目: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 《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10.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 《滕王阁序》(节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12.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学生在背诵时,要注意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文言文的韵味,同时理解其深层含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群文阅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铁杵成针》,完成练习。
(21分)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逢/老媪方/磨铁杵B. 逢/老媪方磨/铁杵C. 逢/老媪/方磨铁杵2. 运用下列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解释句中的加点字词。
(9分)(1)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欲.作针()(2)组成词语理解:未成,弃.去()(3)借助偏旁理解:逢老媪..方磨铁杵()3. 李白刚开始在山中读书时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得知老媪想要把铁杵磨成针后,他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我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二、阅读《顾欢勤学》,完成练习。
(24分)顾欢①勤学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②,于舍壁后倚听,无遗亡③者。
八岁,诵《孝经》《诗》《论》。
及④长,笃⑤志好学。
母年老,躬耕⑥诵书,夜则燃糠自照。
(有删改) 【注释】①顾欢:人名,南北朝时期的人。
②无以受业:没有办法上学。
③亡:同“忘”,忘记。
④及:等到。
⑤笃:坚定。
⑥躬耕:亲自参与农事。
1. 选出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8分)(1)于舍壁后倚.听() A. 倚靠 B. 偏,歪 C. 仗恃(2)无遗.亡者() A. 留下 B. 遗失的东西 C. 遗漏2. 写出画“____”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3. 【新角度】假如要建一个“勤学群”,车胤和顾欢都写了入群申请书。
请据此完成练习。
(11分)(1)请结合本文及所学知识把车胤、顾欢的申请书补充完整。
(8分)(2)下列故事的主人公,不适合加入这个“勤学群”的是()(3分)A. 悬梁刺股B. 凿壁偷光C. 画龙点睛三、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文言文如下:
1. 《论语》选读:
①“学而时习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温故而知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2. 《弟子规》:
①“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3. 《诗经》选读:
①“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②“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 《庄子》选读:
①“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5. 《孟子》选读: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四年级小古文五十篇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读书要得法14、读书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1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第一单元《春》【文言文】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
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
百鸟和鸣,千花竞发。
田峻举趾于南亩,游人联辔(P百)于东郊。
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矣。
-- 选自《明文精选•闲赏》【注释】①田峻举趾于南亩:官员们不断巡视农田。
田峻:古代主管农事的官员。
②游人联辔于东郊:游春的人们一块儿骑马来到郊外。
③风光之艳,游赏之娱:风光的明艳,游山玩水的快乐。
④以为最矣:(春天)算是最好的了。
【文白对读】春天是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
春天,万物苏醒的季节。
春天一到,人们的神情就舒展了,气候一暖,心情也平和舒畅了。
太阳照射的时间一长,这世界便处处流光溢彩,氤(y m)氤氲氲(y un))鸟儿欢唱,彳花儿开放。
田头之上,农官们悠闲地四处巡逻,游人们则结伴骑马赏春。
风光如此美妙,游赏如此惬意,如此说来,还有比春天更美好的季节吗?第二单元《水滴石穿》【文言文】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ji⑥之,乃库中钱也。
乖崖命杖之。
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注释】①崇阳:古县名。
②库:钱库。
③巾:头巾。
④钱:铜钱。
⑤勃然:发怒的样子。
【文白对读】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
一个低级官员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的鬓傍巾下藏有一钱,就责问他,说他身上藏着的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
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棍棒伺候,那个官员大为生气说:“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你怎么能棒打我呢?你就算能棒打我,也杀不了我。
”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天一文钱,一千日就是一千钱了•用绳子不断去锯木头,木头终究要断,小水滴不断去滴石头,石头也会穿。
”(他)自己拿着剑跑下台阶,将那个官员斩首了。
第三单元《欧阳苦读》【文言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d 0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I⑪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四年级下需要背诵的内容
四年级下学期需要背诵的内容可能因不同的教材和课程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四年级下学期需要背诵的古诗和课文段落:
1.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此外,还有一些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例如《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教辅或课本,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外阅读拓展专项复习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 .一、小古文阅读。
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①。
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③。
【注释】①逐走:追着跑。
逐,追赶。
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邓林:地名。
译为“桃林”。
1.“走”的古义是__ __,今义是__ __。
(2分)2.根据短文内容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6分)未至.:__ __欲.得饮:__ __弃.其杖:__ __3.翻译下面的句子。
(9分)(1)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至,道渴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夸父能吞河饮渭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儿子的创意毕淑敏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
”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很勇敢。
可有些事不单是勇敢就够用。
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扬了扬手中的杂志,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
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
”“关于宗教,关于建筑,你懂多少?金牌历来都只有一块。
”“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通过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
比如……”“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
四年级下册古诗课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四年级下册的古诗是学生们在诗歌领域的一次新的探索和挑战。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智慧的结晶。
通过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
在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课外学习中,学生们将接触到一些传统名家的诗作,如杜甫、李白、苏轼等。
这些诗人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学生们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除了学习古诗的内容,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课外学习还包括学习古诗的形式和技巧。
在古诗中,律诗、词、曲等形式各异,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
通过学习古诗的形式和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课外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古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含蓄的情感表达着古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和体验。
通过学习古诗,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智慧,从而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在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课外学习中,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朗诵、背诵等方式来进行诗歌表达和分享。
朗诵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声音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背诵是一种记忆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二篇示例: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课外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学习古诗词,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在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课外活动中,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古代名家的诗作,如李白、杜甫、苏轼等,感受他们的诗歌艺术之美。
四年级下册需要背诵的古诗有《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
-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绘春天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黄蝶飞舞、树阴斑驳、篱笆疏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四时田园杂兴》是一首描绘农村夏季繁忙景象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农民的同情。
-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绘农村秋日傍晚景色的诗歌,通过茅屋、老翁、儿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独坐敬亭山》是一首描绘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孤寂的心情。
- 《望洞庭》是一首描绘秋天洞庭湖景色的诗歌,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洞庭湖的美丽和宁静。
- 《忆江南》是一首描绘春天江南水乡景色的诗歌,通过白居易的回忆,表现了对江南的思念和赞美。
中小学生古文鉴赏大全_小学生语文必备小古文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的诗词作品,这些诗词是进行新的诗词赏析的基础。
原有的归纳积累的知识是打开新的赏析大门的钥匙。
因此,小学生一定要注重平时知识的归纳和积累。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小学生古文鉴赏大全,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生古文鉴赏1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题解】战国时期各国盛行养士之风,士成为社会上一种特殊势力。
最著名的养士者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以上号称战国四公子),秦国吕不韦等,都广招门客至数千人,极力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
本篇所记,就是孟尝君礼待食客冯谖,冯谖知恩报答,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奔走效劳,使孟尝君既获美名,又得实益的故事。
其中矫命烧债券之举,虽然目的是为孟尝君收买民心,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关于这则故事,《战国策》和《史记》的记载颇有出入。
【原文】齐人有冯谖者(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2),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3)。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4)。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5)。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6)?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7),而性愚(8),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第d ì一y ī组z ǔ乡xi ān ɡ村c ūn 即j í景j ǐn ɡ1、放f àn ɡ风f ēn ɡ筝zh ēn ɡ青q īn ɡ草c ǎo 地d ì,放f àn ɡ风f ēn ɡ筝zh ēn ɡ。
汝r ǔ前qi án 行x ín ɡ,我w ǒ后h òu 行x ín ɡ。
2 乡xi ān ɡ 村c ūn乡xi ān ɡ间ji ān 农n ón ɡ家ji ā,竹zh ú篱l í茅m áo 屋w ū,临l ín 水shu ǐ成ch én ɡ村c ūn 。
水shu ǐ边bi ān 杨y án ɡ柳li ǔ数sh ù株zh ū,中zh ōn ɡ夹ji á桃t áo 李l ǐ,飞f ēi 燕y àn 一y ì双shu ān ɡ,忽h ū高ɡāo 忽h ū低d ī,来l ái 去q ù甚sh èn 捷ji é。
3、 芦l ú 花hu ā水shu ǐ滨b īn 多du ō芦l ú荻d í。
秋qi ū日r ì开k āi 花hu ā,一y ì片pi àn 白b ái 色s è,西x ī风f ēn ɡ吹chu ī来l ái ,花hu ā飞f ēi 如r ú雪xu ě。
4、 荷h é池ch í中zh ōn ɡ种zh ǒn ɡ荷h é,夏xi à日r ì开k āi 花hu ā,或hu ò红h ón ɡ或hu ò白b ái 。
荷h é梗ɡěn ɡ直zh í立l ì。
四年级小古文、古诗诵读
3月
《李广射虎》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
《卧薪尝胆》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月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月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月
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