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变形检测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6.34 KB
- 文档页数:1
施工检查记录(通用)
鲁
按照现行规范要求应进行施工检查的重要工序,且本规程无相应施工记录表格的,应填写《施工检查记录(通用)》,施工检查记录(通用)适用于各专业。
1.支护与桩(地)基工程施工记录
(1)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
在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使用期间,应以设计指标及要求依据进行过程监测,如设计无要求,应按规范规定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测,并做变形监测记录。
(2)桩施工记录
桩(地)基施工应按规泄做桩施工记录,检査内容包括孔位、孔径、孔深、桩体垂直度、桩顶标髙、桩位偏差、桩顶完整性和接桩质星等。
(3)桩施工记录应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负责提供。
2.钢结构工程施工记录
(1)构件吊装记录
钢结构吊装应有《构件吊装记录》,吊装记录内容包括构件轻称、安装位置、搁置与搭接长度、接头处理、固定方法、标高等。
(2)烘焙记录
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按规泄进行烘焙,有烘焙记录。
(3)钢结构安装施工记录
钢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安装应检查垂直度、侧向弯曲等安装偏差,并做施工记录。
钢结构主体结构在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立后,应检查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而弯曲的安装偏差,并做施工记录。
(4)钢网结构总拼完成后及屋而工程完成后,应检査挠度值和其他安装偏差,并做施工记录。
(5)钢结构安装施工记录应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负责提供。
3.幕墙工程施工记录
(1)幕墙注胶检査记录
幕墙注胶应做施工检查记录,检查内容包括宽度、厚度、连续性、均匀性、密实度和饱满度等。
(2)幕墙淋水检查记录
幕墙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在易渗漏部位进行淋水检查,并做淋水检査记录,填写《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
深基坑工程日常巡视检查记录表
深基坑工程专项巡视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
本次巡视检查主要围绕支护结构情况、施工工况和周边环境状况展开。
一、支护结构情况
在支护结构方面,我们重点关注了护壁桩支护结构成型质量、冠梁、钢结构内撑是否出现裂缝、内撑、立柱是否有较大变形、止水帷幕是否出现开裂和渗漏、围护体后土体是否出现裂缝、沉陷和滑移以及基坑是否出现涌土、流砂和管涌等问题。
二、施工工况
在施工工况方面,我们对比了土质情况和勘察报告,检查了基坑开挖是否与设计及方案一致,是否存在超长、超深开挖,
地下水位是否正常以及基坑降水等设施的运转情况。
同时,我们还关注了基坑周边地面是否存在超载和基坑底地面是否有异常情况。
三、周边环境状况
在周边环境状况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了地下管道是否破损和泄漏,周边建(构)筑物是否出现新增裂缝以及周边道路(地面)是否出现裂缝和沉陷。
巡视结果或结论:
经过本次巡视检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未发现异常情况。
在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
在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和沉陷。
在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情况。
在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情况。
在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情况。
在以下位置堆放过多。
在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情况。
存在以下外观缺陷。
在以下位置发现裂缝。
在以下位置发现变形。
经查对监测报告,下列点位变形较大。
在以下位置发现开裂和渗漏。
在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情况。
在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情况。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及时处理以上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基坑安全评估监测表(样表)1.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基坑位置:-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安全评估日期:2. 基坑信息- 基坑形式:[ ] 开挖基坑 [ ] 地下室 [ ] 基坑支护 [ ] 其他(请注明)- 基坑尺寸:(请填写具体尺寸)- 基坑深度:(请填写具体深度)- 基坑周边环境:(请填写基坑周边的环境情况,如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3. 监测项目3.1 地下水位监测- 监测井编号:(请填写具体编号)- 监测井位置:(请填写具体位置)- 监测方法:[ ] 手动测量 [ ] 自动监测- 监测频率:(请填写具体频率)- 监测结果:(请填写监测结果)3.2 基坑变形监测- 监测点编号:(请填写具体编号)- 监测点位置:(请填写具体位置)- 监测方法:[ ] 光纤测量 [ ] 钢筋测量 [ ] 建筑物倾斜仪 [ ] 其他(请注明)- 监测频率:(请填写具体频率)- 监测结果:(请填写监测结果)3.3 基坑支护结构监测- 监测点编号:(请填写具体编号)- 监测点位置:(请填写具体位置)- 监测方法:[ ] 锚杆测量 [ ] 支撑测量 [ ] 压力集中测量 [ ] 其他(请注明)- 监测频率:(请填写具体频率)- 监测结果:(请填写监测结果)4. 安全评估结论- 基坑安全评估等级:[ ] 安全 [ ] 警告 [ ] 危险 [ ] 临界- 安全评估结论:(请填写安全评估结论)5. 监测人员- 监测人员姓名:- 监测人员单位:- 监测人员联系方式:6. 备注(在此处填写需要备注的信息)以上为基坑安全评估监测表的样表,供参考使用。
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表7.3.2 深基坑工程
巡视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员:检查日期:年月日
工程名称现场形象进度
一、支护结构情况
支护结构成型质量未发现明显外观缺陷;存在以下外观
缺陷:
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未发现肉眼可见裂缝;以下位置发现
裂缝:
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未发现肉眼可见变形;以下位置发
现变形:
查对监测报告,下列点位变形较大:
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开裂、渗漏:
围护体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二、施工工况
土质情况与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基坑开挖是否与设计及方案一致,有无超
长、超深开挖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地表水、地下水排放是否正常基坑降水等设
施运转情况正常;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无;以下位置堆放过多:
三、周边环境状况
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周边建(构)筑物有无新增裂缝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
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沉
陷:
四、监测设施状况
基准点、监测点状况
完好;以下点位发现异常:
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无;以下点位发现异常:
采取措施及处理情况:
值班负责人: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中,项目部应建立值班制度开展每天的基坑巡检,由值班负责人填写此表。
深基坑监理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工程监理巡视检查记录工程名称:未说明一、支护结构情况在本次巡视中,我们对支护结构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围檩和支撑出现了裂缝,支撑和立柱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形。
此外,围护体后土体出现了裂缝、沉陷和滑移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基坑涌土、流砂和管涌的问题。
二、施工工况我们还对施工工况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土质情况与勘察报告存在差异,基坑开挖与设计及方案不一致,出现了超长、超深开挖的情况。
此外,地表水、地下水排放不正常,基坑降水等设施也存在问题。
基坑周边地面出现了超载的情况。
三、周边环境状况我们还对周边环境状况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地下管道存在破损和泄漏的情况,周边建(构)筑物出现了新增裂缝,周边道路(地面)出现了裂缝和沉陷的情况。
四、监测设施状况我们对监测设施的状况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基准点和监测点完好,未发现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沉陷: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正常。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无。
以下位置堆放过多。
现场形象进度我们对现场形象进度进行了检查。
我们未发现明显的外观缺陷,但存在以下外观缺陷:未发现肉眼可见裂缝。
以下位置发现裂缝:未发现。
未发现肉眼可见变形。
以下位置发现变形:未发现。
我们查对监测报告,发现下列点位变形较大: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采取措施及处理情况:未说明。
基坑安全评估记录表(样表)一、基本信息1.1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1.2 基坑名称({基坑名称})1.3 评估日期({评估日期})1.4 评估单位({评估单位})1.5 评估人员({评估人员})二、基坑基本情况2.1 基坑深度({基坑深度})2.2 基坑面积({基坑面积})2.3 基坑周围环境({基坑周围环境})2.4 基坑支护方式({基坑支护方式})三、评估内容3.1 基坑结构安全3.1.1 支护结构完整性- 完整性良好:{完整性良好} - 存在裂缝:{存在裂缝}- 其他:{其他}3.1.2 支护结构稳定性- 稳定:{稳定}- 稍有动摇:{稍有动摇} - 不稳定:{不稳定}3.1.3 支护结构变形- 无变形:{无变形}- 轻微变形:{轻微变形} - 明显变形:{明显变形}3.2 基坑周围环境安全3.2.1 地面沉降- 无沉降:{无沉降}- 轻微沉降:{轻微沉降} - 明显沉降:{明显沉降}3.2.2 地下管线安全- 正常:{正常}- 存在损坏:{存在损坏} - 其他:{其他}3.2.3 周围建筑安全- 正常:{正常}- 存在裂缝:{存在裂缝} - 其他:{其他}3.3 施工安全3.3.1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已培训:{已培训}- 未培训:{未培训}3.3.2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完善:{完善}- 需要改进:{需要改进} 3.3.3 施工设备安全- 正常运行:{正常运行}- 存在故障:{存在故障}四、评估结论与建议4.1 评估结论({评估结论})4.2 建议与措施({建议与措施})---注:本表为样表,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目录摘要 (I)Abtract.............................................................................................................................................. I I1 工程概况 (1)2 监测目的 (2)3 编制依据 (3)4 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4)4.1 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建立 (4)4.2 监测点的建立 (4)4.3 监测级别及频率 (5)5 监测方法及精度论证 (6)5.1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6)5.2沉降观测方法 (8)5.3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9)6 成果提交 (10)7 人员安排及施工现场注意事项 (11)8 报警制度 (13)9 参考文献 (13)附录1 基准点布设示意图 (15)附录2 水准观测线路设示意图 (16)附录3 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监测报表 (17)附录4 巡视监测报表样表 (18)附录5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薄 (19)附录6 水平位移记录表 (20)1 工程概况黄金广场6#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合肥市金寨路和黄山路交口西南角,基坑开挖深度为12.4m~13.3m,为临时性工程,为一级基坑,重要性系数1.1,基坑使用期为六个月。
由于多栋建筑物与基坑侧壁距离较近,均在基坑影响范围内。
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强制性条文,“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为了及时和准确地掌握基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情况以及基坑相邻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沉降变化,需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或沉降)变形监测,并对相邻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
为此,编制以下检测方案。
2 监测目的在基坑施工期间,由于坑内土体开挖,会引起基坑底面的回弹;在外侧土压力的作用下,会引起围护结构内力发生变化,同时产生变形;如果围护结构强度和刚度不足,将导致支护桩倾斜,甚至坍塌等严重事故;同时由于基坑降水,水位的下降会引起坑外土体的固结,使地面发生沉降,特别是如果支护防渗系统存在缺陷,将会发生渗漏,流沙等现象,结果导致地坪开裂以及周围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