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69.03 MB
- 文档页数:11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材第57页例6及“试一试”)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2.使学生学会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难点: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口算。
54-50=42+7=94-60=68-8=4+7=29-8=32+20=40-20=37-7=41+8=56-4=40+8=94-80=82-1=47-30=二、学习新课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主题图。
问题: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1)观察主题图,找出已知信息。
明确:一辆车上坐了45人,另一辆车上坐了31人。
(2)怎样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列出算式?明确:这是已知两数求和的问题,应该用加法。
板书:45+31=()(3)怎样计算45+31?仔细观察这个算式,想想它和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和同桌说一说。
发现:以前我们学的加法算式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加整十数,而这个算式的两个加数都是两位数且都不是整十数。
追问: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
(方法一)借助小棒计算。
先摆4捆和5根小棒,再摆3捆和1根小棒,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
一共是7捆零6根,所以45+31=76。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计算。
先在个位拨5个珠子,十位拨4个珠子;再在个位加拨1个珠子,十位加拨3个珠子。
观察得出:个位上有6个珠子,十位上有7个珠子,所以45+31=76。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先从个位加起,5+1=6,在和的个位写6。
再加十位,4+3=7,在和的十位写7。
板书:教师提示:在书写竖式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两个加数的个位和十位与和的个位和十位要分别对齐;二是不要忘写“+”。
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阅读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算理的基础上,熟练计算。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瞧,这是动物王国(手指大屏幕),今天,闫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动物王国参观,大家想去吗?师:答对题,才能去动物王国。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我会算:60-30 75-50 58-3 23+30 86+3 60+20师:小火车开起来,开到哪里?读算式,说结果。
(正确的话用“”表示,错误的话用“”这个手势判断)师:请你说,接着,下一个,再来~,你说,你来师:23+30你是怎么计算的?生:把23分成20和3 先算:20+30=50,再算:50+3=53师: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那接下来的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出示)(提问学生,其他学生判断对错)4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315个一和1个一合起来是()个一。
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个十。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一起乘车出发吧!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教学例题(1)仔细观察这幅图,思考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例题)预设1:(请你说)生:我们车上坐了45人,我们车上坐了31人。
师:你的观察能力真强,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预设2:若学生只提出1个或是2个时。
师:这是他的发现,谁还发现有其他数学信息?生说。
师:小朋友们找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们真棒。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生1: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师:提的问题真不错.要想知道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师:请你说,生说。
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竖式
计算
简介:
本文档旨在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特别是在100以内
的两位数加减运算中。
我们将介绍一种简单而有用的方法,即不进
位和不退位的竖式计算。
步骤:
1. 加法计算:
- 将两个两位数竖排,个位数对齐,然后从右往左逐位进行计算。
- 如果两个个位数之和小于10,直接写下结果;
- 如果和大于等于10,则只写下它们的个位数部分,并将十位
数部分保留在脑中。
- 接着,将十位数部分加上保留的数,再加上十位数位数部分。
-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位数都计算完毕。
2. 减法计算:
- 将减数和被减数两个两位数竖排,个位数对齐,然后从右往左逐位进行计算。
- 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大于减数的个位数,则直接相减并写下结果。
- 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则向十位数借位,并将十位数部分减一。
- 继续将十位数部分和个位数相减,写下结果。
-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位数都计算完毕。
注意事项:
- 在进行计算时,要保持清晰的思维和准确的操作。
- 如果计算错误,要及时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正。
- 反复练可以加强计算能力,渐渐熟悉这种不进位和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总结:
通过掌握这种不进位和不退位的竖式计算方法,学生们可以更高效地进行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运算。
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准确性。
希望本文档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竖式计算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计算效率突破的方法,以实现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竖式计算,同时避免进位和退位的情况发生。
背景在日常计算中,我们经常遇到两位数的加减运算。
传统的竖式计算中,当进位或退位时,需要进行额外的步骤,导致计算效率降低。
本方法的目标是通过简化计算过程,提高效率。
方法以下是本方法的步骤:1. 针对加法计算:- 首先,将两个两位数的加数竖式排列,个位对齐,十位对齐。
- 如果个位数之和不超过9,直接相加并得出结果。
例如,个位数为5和7,结果即为12。
- 如果个位数之和超过9,将个位数之和减去10,并将结果的十位数与十位数之和相加。
例如,个位数为8和7,结果即为15(个位数为5,十位数为1)。
-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被计算完毕。
2. 针对减法计算:- 首先,将两个两位数的减数竖式排列,个位对齐,十位对齐。
- 如果被减数个位数大于减数个位数,直接相减并得出结果。
例如,被减数个位数为8,减数个位数为5,结果即为3。
- 如果被减数个位数小于减数个位数,从十位借1,将被减数个位数与10相加,并将结果的十位数与减数十位数相减。
例如,被减数个位数为2,减数个位数为7,结果即为9(被减数十位数为1,减数十位数为8)。
-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被计算完毕。
实例以下是几个示例,以展示本方法的应用效果:1. 加法计算:26+ 49------752. 减法计算:78- 42------36结论通过采用本文介绍的计算方法,可以在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竖式计算中提高计算效率。
这种方法避免了进位和退位的产生,简化了计算过程,减少了错误的可能性。
建议在日常的计算中尝试使用该方法,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请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为建议,使用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和加、减法的估算。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学习了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1.能正确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初步形成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3)练习课(1课时)(4)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5)用估算解决问题(1课时)(6)整理和复习(1课时)(7)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口算出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方法一:方法二:先算60-50=10口算方法: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答案:360 180充分有效地活用教材,教学设计新颖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教学过程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学生营造和谐充满活力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会数学的价值。
由于这些内容联系紧密也比较有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用估算解决问题第4课时第5课时练习课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计算840-560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720-470=250答案:3.解决问题。
这个学校大约有男生()人。
学校第7课时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宣汉县芭蕉镇中心校李培义概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选自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得需要一课时来教学。
教学目标分析1.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 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3.让同学们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前面的观察、积累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这些都是以直观形式向学生讲解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
本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是在口算的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重要基础。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较小,我就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投入到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先采用复习旧知、观察、提问交流等方式导入新课,再通过适时指导、互动交流、比较概括、强化练习等方式完成整堂课的教学。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算式卡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我们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你们都学会了吗?(会)好,下面老师就以开火车的形式考考你们:53+20= 36+40= 28+30= 57+20= 76+3= 31+4= 43+5= 65+2=口算结束后,抽学生起来选两个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知识掌握得的确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
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觉成长的快乐。
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过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试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1)加法4课时(2)减法5课时(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在本单位的教学中,主要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直观演示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动笔实践,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不进位加(1)(3)小白兔比小灰兔少摘几个? 解答:30-20=10(个)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口述计算过程。
37+2=(39) 6+21=(27) 45+4=(49)4.森林小医生。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5.花朵后面藏着数字几,请写出来。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2.利用获取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引导学生解答生2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35+2。
4.实物操作:摆小棒明确过程。
5.质疑:同学们说的很好,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这道题? 6.引导学生讨论笔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7.提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人教版二上数学《不退位减》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减,得数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减,得数写在十位上。
练习:课件:教案: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材解读: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它既是对已经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
口算加、减法是笔算加、减法的基础。
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以下点:(1)用情境图的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从情境图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
(3)用情境图的素材进行计算练习。
本单元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将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别是进力,形成应用意识。
二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是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
四是选取学生熟悉、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工具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学习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相对较短,他们已经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知道在计算时,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这是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基础和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
教学时应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训练,这将对提高笔算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准确率以及计算速度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