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种子的秘密
- 格式:docx
- 大小:82.26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秘密一、活动目标1. 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知道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
2. 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种子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实物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如黄豆、绿豆、玉米等)、种子发芽需要的材料(如水、土壤、容器等)。
2. 图片准备:种子结构图、种子生长过程图。
3. 教学具准备:放大镜、记录表、画笔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各种植物种子,引导幼儿说出种子的名称。
2. 种子结构:展示种子结构图,讲解种子的基本结构,让幼儿了解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
3. 种子生长:讲解种子生长的过程,让幼儿知道种子在发芽过程中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4.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种子发芽实验,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5. 分享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种植成果,分享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种植活动,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手工等)表现种子的生长过程,布置科学角。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种子结构和发展过程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动手操作环节的表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收集幼儿在家庭种植活动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六、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每个孩子准备一颗自己喜欢的种子,如花生、菜籽等。
2. 环境准备:教室内设置种植区,配备相应的种植工具。
3. 知识准备:教师提前了解种子的种植方法和生长过程。
七、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幼儿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种子种植:教师讲解种植方法,并示范种植过程。
引导幼儿在自己负责的种植区进行种植。
3. 种植观察: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4. 种植交流:课下时间,让幼儿相互参观种植区,交流种植心得。
中班主题活动∶种子的秘密中班主题活动:种子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课的主题是“种子的秘密”,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生命的奥秘》第四章第二节。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种子的结构、种子的生长过程、不同种子的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难点:理解种子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种子样本、种植工具模型等。
学具:观察日记本、彩笔、种植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种植园,让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种子是怎么生长的?”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种子的结构、生长过程以及不同种子的特点。
同时,教师展示种子样本,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种子。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种子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例如,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题。
题目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的生长过程、种子生长的条件等。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种植盆中种植种子,并制定种植计划。
6. 动手实践(5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始在种植盆中种植种子,体验种植过程。
7.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种子的结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六、作业设计1. 观察日记:记录种植过程中的观察到的现象,包括种子的发芽、生长等。
3. 种子知识问答:回答关于种子的问题,如种子的结构、生长过程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了解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种子的秘密教案教案标题:种子的秘密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究,学生将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将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重要性。
3. 学生将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植物的不同部分,特别是种子。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种子是如何生长的吗?种子的内部有什么?种子有什么功能?探究活动:3. 分发种子给每个学生,并请他们观察种子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特征。
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4. 学生将种子切开,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
他们可以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5. 引导学生讨论种子内部的不同部分,如胚芽、种皮、胚乳等。
6. 学生将观察到的种子结构绘制成图表或草图,并标注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讨论和总结:7.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的观察结果,讨论种子的生长过程。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种子生长的理解和观点。
8. 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重要性,并讨论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9. 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如何传播和繁殖植物。
拓展活动:10.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采集不同植物的种子。
学生可以记录下不同种子的特征和结构。
11. 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探究种子的发芽条件和影响因素。
12. 学生可以制作种子的模型,展示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评估:13. 设计一份简单的问答或绘图作业,考察学生对种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14. 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教案延伸:15. 在其他课程中,引入与种子相关的主题,如植物生长、生态系统等。
16.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植物种子的适应性和传播方式。
教案资源:- 种子样本- 放大镜- 图表或草图绘制工具- 实地考察工具(如放大镜、收集容器等)- 种子模型制作材料教案扩展:- 可以将种子的秘密与季节变化联系起来,讨论不同季节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
- 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保护和保存方法,以及种子在农业和食物生产中的重要性。
大班科学——种子的秘密活动目标:1、发现、寻找身边一些植物的种子,简单了解种子发芽成长的必要条件;2、有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蚕豆、玉米、花生、苹果、辣椒等,每人一个小花盆、标签、水壶、小叉子,背景图和苹果生长图;观察与指导:一、激发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1、今天老师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看这瓶子里装着什么呀幼儿观察2、从瓶内到出来到入单色盆内,让幼儿仔细观察,走向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看一看、摸一摸;3、真奇怪,这小小的、硬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4、出示苹果生长图,进一步引起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5、现在明白了,原来这小小的、硬硬的东西是苹果的种子;二、寻找种子1、我这里正好有一个苹果,你们告诉我,哪里有它的种子在里面1在里面吗你们肯定吗2好,那我来把它切开来,先切一小快;怎么没有种子3再切一块;还是没有吗中间切开4哦,要从中间切开,切开后,请一个幼儿上来找;5原来苹果的种子躲在它的壳里;6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植物,他们也都有种子;2、看、韦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出示蚕豆、玉米一根、花生、辣椒;你们认识它们吗1这是什么蚕豆蚕豆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2这是什么玉米玉米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3这是什么花生花生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4这又是什么辣椒辣椒的种子在哪里3、现在请你们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1把你们找到的种子放入小盒内;2把垃圾放入筐内;3小椅子不动,找到种子后再座回小椅子;4、把你们找到的种子拿过来,1蚕豆的种子是什么颜色2玉米的种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3花生的种子摸上去怎样4辣椒的种子又是怎样的小结:原来种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都是不一样,它们躲藏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种子它是在外面的,就像玉米的种子:有的种子是躲藏在里面的,就像蚕豆、花生、辣椒的种子;有的种子硬硬的,就像苹果、花生的种子;有的种子软软的,就像玉米、辣椒的种子;三、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1、那么种子有什么用,它会变成什么种子会发芽——长大——结果2、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泥土、阳光、水小结:小种子埋地下,喝足水发了芽,发了芽钻泥巴,钻出两片小芽芽,再长变成嫩枝丫,小朋友们爱护它;四、种植1、我们也来试试种植这些种子,好吗2、看,这是韦老师帮你们准备的一些材料;泥土、花盆、小勺子、洒水壶、各类种子的牌子3、你们回种植吗4、种子种植好以后别忘记插上小牌子;5、最后,别忘了天天去看看、关心它们;。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种子的秘密》教案
科目:科学
年级:幼儿园小班
主题:种子的秘密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种子的构成和生长过程;
2. 激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并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团队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图片和视频素材,包括种子的构成和发芽过程;
2. 绘本《从种子到植物》;
3. 种子、土壤、小花盆和播种工具。
教学步骤:
一、导入(10分钟)
1. 教师拿出一些不同的种子,让幼儿看一看,让他们说说看种子的颜色、形状等;
2. 然后引导幼儿思考,问问他们种子是从哪里来的,能不能自己生长出来。
二、探究(30分钟)
1. 教师同学们一起看看绘本《从种子到植物》,了解种子的构成和生长过程;
2. 然后展示种子的构成和发芽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看,理解种子发芽的原理和过程。
三、实践(30分钟)
1. 给幼儿提供土壤、小花盆、种子和播种工具,让他们实践种草、把
种子种到土壤里;
2. 让幼儿自己决定要种什么种子,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
四、总结(10分钟)
1. 观察幼儿的实践成果,询问他们对于种子和种植的看法;
2. 再次分享绘本中的内容,引导他们复习刚刚学到的知识。
五、扩展(10分钟)
1. 教师可以让幼儿外出观察花坛、草地等自然环境,让他们发现各种
种子;
2. 在下一堂课时,可以让幼儿带着画笔去画出自己实践的过程和成果。
评价标准:
1. 能够理解种子的构成和发芽的过程;
2. 能够自己动手实践,种植自己选择的种子;
3. 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团队合作和种植的乐趣。
大班主题:种子的秘密主题由来:秋天到了,带孩子们散步时,孩子们发现草地上原先开的一朵黄色小花变成了蒲公英,有个孩子顺手就摘了下来一口气把蒲公英吹上了天。
这让围观的孩子羡慕不已,老师,这是什么呀?它为什么会飞?之前黄色的小花呢?吃水果时,有小朋友把水果中的核、籽放在手中把玩,互相比谁的多,谁的大。
看到这些,我想应该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季节特征,开展认识种子的主题教育。
种子世界在孩子眼里远没有动物世界、玩具世界那么吸引孩子的兴趣,如何让幼儿对种子产生探索的欲望,了解丰富多样的种子并通过认识种子了解自然的物种丰富,培养、探索的科学素养,养成细心耐心学习习惯,因我们结合本班幼儿特点,从中取舍,由此产生一系列有关种子的活动方案。
主题目标:1.感知种子的名称、外形,知道种子是由植物生长成熟后所结出的果实,并学会初步的辨认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
3.幼儿在活动中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4.养成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并具有科学探究精神。
主题网络图:按传播方式分种子的科空主题活动:活动一:奇妙的种子(科学活动)活动目标:1.观察种子的生长位置和结构特点,简单了解种子的用途。
2.在活动中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实物种子若干,无种子植物图片若干,种子植物图片若干活动过程:1.这些种子一样吗?幼儿操作花生、玉米、小麦、苹果、西瓜等等实物种子,感受种子的不同①形状不同②生长位置不同③结构不同(棉籽的表皮上有大量表皮毛,就是棉纤维;番茄和石榴的种子的种皮外围组织或表皮细胞肉质化等等;大豆是双子叶植物;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等等)④用途不同2.无种子植物出示葫芦藓、地钱、海带、紫菜等图片,幼儿观察这些植物,并寻找这些植物的种子。
得出结论:这些植物无种子,用抱子传播3.想一想。
出示各种有种子植物图片和无种子植物图片,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属于哪一类,从而加深对种子的印象。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秘密一、活动目标:1. 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结构。
2. 通过观察、操作,知道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3. 能用朗诵、绘画等表现方式来感受种子生长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种子、放大镜、盆栽、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种植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观察盆栽,引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师:你们看看盆栽里的植物,它们是怎么长出芽来的?2. 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们拿一颗种子,观察它的外形,说一说它的特点。
3. 探究种子结构:知道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师:请小朋友们用小刀把种子切开,观察里面的结构,并说一说哪部分是胚。
4. 种子发芽实验: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师:请小朋友们把种子放在泥土里,浇水,观察它如何发芽。
5. 总结:种子的秘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小朋友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在科学区设立“种子生长”展示角,让幼儿持续关注种子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了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知道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在种子发芽实验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观察认真,对种子的生长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活动延伸环节,幼儿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家庭生活中,与家长共同关注植物的生长。
整体来看,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种子、放大镜、盆栽、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种植的经验。
七、活动过程:1. 导入:观察盆栽,引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师:你们看看盆栽里的植物,它们是怎么长出芽来的?2. 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们拿一颗种子,观察它的外形,说一说它的特点。
3. 探究种子结构:知道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师:请小朋友们用小刀把种子切开,观察里面的结构,并说一说哪部分是胚。
大班科学——种子的秘密活动目标:1、发现、寻找身边一些植物的种子,简单了解种子发芽成长的必要条件。
2、有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环境创设:蚕豆、玉米、花生、苹果、辣椒等,每人一个小花盆、标签、水壶、小叉子,背景图和苹果生长图。
观察与指导:一、激发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1、今天老师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看这瓶子里装着什么呀?〔幼儿观察〕2、从瓶内到出来〔到入单色盆内〕,让幼儿仔细观察,走向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看一看、摸一摸。
3、真奇怪,这小小的、硬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4、出示苹果生长图,进一步引起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
5、现在明白了,原来这小小的、硬硬的东西是苹果的种子。
二、寻找种子1、我这里正好有一个苹果,你们告诉我,哪里有它的种子?〔在里面〕〔1〕在里面吗?你们肯定吗?〔2〕好,那我来把它切开来,先切一小快。
〔怎么没有种子〕〔3〕再切一块。
〔还是没有吗?〕〔中间切开〕〔4〕哦,要从中间切开,切开后,请一个幼儿上来找。
〔5〕原来苹果的种子躲在它的壳里。
〔6〕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植物,他们也都有种子。
2、看、韦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出示蚕豆、玉米〔一根〕、花生、辣椒。
你们认识它们吗?〔1〕这是什么?〔蚕豆〕蚕豆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2〕这是什么?〔玉米〕玉米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3〕这是什么?〔花生〕花生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4〕这又是什么?〔辣椒〕辣椒的种子在哪里?3、现在请你们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
〔1〕把你们找到的种子放入小盒内。
〔2〕把垃圾放入筐内。
〔3〕小椅子不动,找到种子后再座回小椅子。
4、把你们找到的种子拿过来,〔1〕蚕豆的种子是什么颜色?〔2〕玉米的种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3〕花生的种子摸上去怎样?〔4〕辣椒的种子又是怎样的?小结:原来种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都是不一样,它们躲藏的地方也不一样。
有的种子它是在外面的,就像玉米的种子:有的种子是躲藏在里面的,就像蚕豆、花生、辣椒的种子;有的种子硬硬的,就像苹果、花生的种子;有的种子软软的,就像玉米、辣椒的种子。
大班班本课程:种子的秘密2.幼儿分组到校园内寻找植物,并收集它们的种子。
收集完毕后,回到教室将种子分类整理。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并帮助幼儿认识种子所在的植物名称。
活动三:播种(实践活动)活动目标:1.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土、种子、水壶、铲子、小铲子、小水桶等。
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种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种子的生命力和成长过程。
2.幼儿分组进行播种,每个小组一盆土,一些种子,一些工具。
幼儿按照指导,先挖坑,再放入种子,最后覆盖土壤。
3.教师指导幼儿浇水,让幼儿体验到种子的成长需要水和阳光的滋润。
4.在播种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四:种子的利用(生活实践活动)活动目标:1.了解种子的利用价值,培养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
2.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种子,刀、勺、碗、盘等。
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种子的利用价值,例如食用、制油、药用等。
2.幼儿分组进行制作,选择自己喜欢的种子,用刀将其剖开,观察里面的结构和颜色,并品尝其味道。
3.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将种子制作成小玩具、装饰品等,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总结: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幼儿们对种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了种子的名称、外形、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方式。
通过观察图片和课件,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如风传、水传、动物传等。
3.调查实验。
分组完成调查表《种子的传播》,并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
4.讨论分享。
师:“你们觉得哪种传播方式最有趣?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伴分享。
活动反思: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了解了不同的种子传播方式,并且在调查实验中积极参与,学会了如何收集数据和向别人汇报,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种子的秘密教案(共5篇)第一篇:种子的秘密教案种子的秘密(科学)活动目标:1.能探索发现蔬菜、水果等植物都有种子。
2.了解种子是各种各样的,是植物繁衍后代的主要器官。
3.对植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图片、实物一、种子好宝宝出示种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种子,看看,它们都一样吗?它们的妈妈又都是谁呢?二、妈妈找宝宝猜猜,今天还有哪些妈妈来找她的种子宝宝?它有种子宝宝吗?她的种子宝宝会藏在哪里呢?她的种子宝宝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验证提问:这些小种子长得一样吗?三、种子知多少1.看图片,分分家2.种子什么样3.他们真的没有种子吗?四、种子的作用1.最大的作用-繁殖后代2.做成美味的食品3.贴画第二篇:种子教案《种子》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文字优美,语言活泼,在教学中教师可营造出春天快乐、清新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读中悟、读中学。
同时采用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轻松中学。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种子旺盛的生命力。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种子发芽出土与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在朗读与表演的过程中感受种子破土发芽的情景。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小苗图形的头饰。
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到了。
几阵春风,几场春雨,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瞧,他们吮吸着甘露,伸着懒腰,破土发芽了。
(播放春回大地、种子破土的画面,突出种子发芽的画面。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睡了一冬的种子也该发芽了。
让我们走进春天,一起去观察种子破土发芽的景象吧。
(板书:种子)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勾画出生字新词。
种子的秘密教案(精选7篇)种子的秘密篇1幼儿园教案种子的秘密。
当一颗种子慢慢的发芽,慢慢的成长,慢慢的变成成熟的植物的过程,我想每一个小朋友们都是好奇的吧,幼儿们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提高自己的观察力也是一个不错的课程。
1幼儿园教案种子的秘密:设计背景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班级里幼儿不时地向我讲述和妈妈一起在菜园里劳动、玩耍的情形,为了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及时地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种子,满足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2幼儿园教案种子的秘密:活动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的种子,并了解种子与植物的关系。
2、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种子的传播方式,知道种子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种子食品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3、能积极运用自己的经验选用合理的方法采集不同的种子。
4、根据幼儿接触到的果实和种子,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5、激发幼儿观察探索种子、植物的兴趣。
3幼儿园教案种子的秘密: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几种常见植物种子的外形特征,并能够给它们分类。
难点:能描述它们在颜色、形状等方面的一些特征。
4幼儿园教案种子的秘密:活动准备1、蚕豆、玉米、花生、苹果、辣椒等;2、每人一个小花盆、标签、水壶、小叉子;3、背景图和苹果生长图。
4、教学教案及教室准备。
幼儿园教案种子的秘密。
当一颗种子慢慢的发芽,慢慢的成长,慢慢的变成成熟的植物的过程,我想每一个小朋友们都是好奇的吧,幼儿们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提高自己的观察力也是一个不错的课程。
5幼儿园教案种子的秘密:活动过程一、寻找水果的种子1、今天,我带来了许多植物的果实,它们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2、幼儿探索、寻找种子3、交流:你找到了什么的种子?它长在哪里?二、用多种途径寻找、认识其它植物的种子1、刚才我们找到了一些种子,那么,还有其它许多植物,它们的种子又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答案?(从电脑里找、看电视、看图片、查阅书籍、与同伴交流、问别人等)2、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植物的种子,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寻找答案,等会儿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种子的秘密活动目标:1.有探索种子秘密的好奇心。
2.能用符号记录种子的传播,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知道种子的生长过程和作用,了解种子传播的主要方式。
活动准备:收集一些种子,在自然角做绿豆、大蒜、蚕豆等种子发芽的实验。
亲子种植:蚕豆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1.谈话:“各种各样的种子”引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提问:你带来的是什么种子:它长什么样?2.观察讨论:“种子变化了”,了解种子的生长与作用。
(1)出示前几天种在自然角的种子,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
提问:①我们播下的种子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发芽?②种子发芽要经历哪几个过程?(2)小结: ......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能长出什么样的植物。
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空气、水、温度适宜)能发芽长出新苗......3.讨论活动:种子的传播,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
(1)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①教师出示苍耳、蒲公英种子的图片或实物。
提问:这些是什么种子?它们是怎样传播的?还知道种子的其他传播方式吗?(2)小结:种子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有的种子是靠动物传播的;有的是靠水传播的;有的是植物的种子成熟后,自行破裂,自己传播的;还有很多种子是靠人的种植活动传播的。
4.游戏:我会记录,记录植物种子的传播方法。
幼儿记录,教师个别指导。
5.展示交流,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记录内容。
活动延伸:亲子活动:我的观察记录——蚕豆的生长过程。
家长指导幼儿观察、记录。
【附】故事种子去旅行春天到了,天气暖暖的,空气湿湿的。
种子妈妈们对小种子说:“亲爱的孩子们,旅行的季节到了,快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吧!”可是,我们没有手,也没有脚,怎么去旅行啊?”小种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办法了。
小蒲公英撑着小伞着急地喊:“谁能帮帮我,谁能帮帮我,带我们去旅行啊?”风姐姐来了,对它们说:“别着急,别着急,让我带你们去旅行吧!”蒲公英种子跳进风姐姐的怀抱,像一个个勇敢的小伞兵,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一、活动目标:1. 了解种子的外型特征,知道不同种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2. 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种子的认识。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种子(如菜豆、玉米、小麦、花生等)、种子结构图、放大镜、盘子、水、纸巾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种子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种子,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激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2. 探究种子结构:1)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种子结构图,介绍种子的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2)幼儿分组操作,用放大镜观察实物种子,尝试用手剥开种子,了解种子内部结构。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答疑问。
3. 交流分享:1)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带领幼儿在家尝试种植种子,观察种子生长的过程。
2. 环境创设:请幼儿将种子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创作种子画,布置活动室墙面。
五、教学反思:2. 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和策略。
3. 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园所的探究活动,持续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种子种植盆栽、水、肥料、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种植经验,了解种子种植的基本步骤。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回顾上一活动内容,引导幼儿思考种子的生长过程。
2. 种植种子:1)教师讲解种子种植的基本步骤,如挖坑、播种、覆土、浇水等。
2)幼儿分组进行种子种植,教师巡回指导。
3. 观察种子生长:1)教师引导幼儿定期观察种子生长情况,记录在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上。
2)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教师解答疑问。
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协助幼儿照顾种植的种子,记录生长情况。
2. 环境创设:幼儿将自己的种子盆栽放置在活动室角落,共同观察生长过程。
幼儿园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幼儿教育 / 幼儿园活动设计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五月份主题活动:种子的秘密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幼儿教育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设计思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带孩子们散步时,孩子们发现草地上原先没有花的地方长出了花来了,都问:“这花是哪来的?”是花籽发芽长出来的,“那花籽是哪来的?孩子总是充满了好奇。
另外每天孩子们吃水果时,常常有些小朋友把水果中的核、籽放在手中把玩,互相比谁的多,谁的大。
看到这些,我想应该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季节特征,开展认识种子的主题教育。
活动一收集种子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调查的方式获取有关种子的知识。
2、引导孩子积极参加收集种子的活动,知道种子是多种多样的。
活动二种子大集合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的异同,发展幼儿积极思考的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幼儿按种子的种类、大小、颜色等明显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制作种子标签。
3、乐意积极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三种种子活动目标: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探索种子发芽所需要的环境。
2、学习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
活动四种子发芽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及植物生长的简单过程,知道种植方法。
2、学习用绘画形式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
3、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及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活动五种子造型活动目标:1、学习用各种种子制作动物造型(粘贴活动),丰富幼儿想象、创造力2、让幼儿体验动手创造、制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1、可在班级设立一个“自然角”请小朋友们观察种子每天发生的变化,体验种植的快乐。
2、也可鼓励幼儿在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种植体验种植快乐。
种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领域
活动目标:
1、知道种子是各种各样的,不同水果的种子会长在水果不同的部位。
2、能够用喜欢的符号将自己发现的种子记录下来,并用完整的语言为同伴介绍自己发现的种子的特点。
3、愿意主动探索种子的秘密。
活动重难点:
1、能够用喜欢的符号将自己发现的种子记录下来,并用完整的语言为同伴介绍自己发现的种子的特点。
2、愿意主动探索种子的秘密。
活动准备:
1、常见的水果(苹果、香蕉、橘子、火龙果、提子、)
2、小碟子若干,保证幼儿人手一个。
3、彩笔每组一支,记录表每组一份。
4、种子的秘密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寻找水果的种子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植物的果实,这些水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们猜想一下这些水果的种子长什么样子,并将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
2、它们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操作验证:幼儿探索、寻找给定水果的种子,验证幼儿的猜想。
)每桌一份准备好的水果(苹果、香蕉、橘子、火龙果、葡萄),
每名幼儿选择一种水果进行操作验证,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3、交流(分享验证结果):你找到了什么的种子?它长在哪
里?(师帮助幼儿梳理自己的发现。
)
师分别请6名探索不同水果种子的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并引导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发现,阐述自己的探究结果。
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说一说自己发现的种子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种子是怎样来的?
请幼儿自由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之后与父母一起,选择一种水果或者蔬菜的种子,探索种子形成的过程,如需要经过播种、生长、开花、结果,最后变成更多的种子。
授课教师:冯玲
日期:2017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