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施工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5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工程采用TN-S 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电气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重复接地以及弱电系统接地共用同一接地体。
同时将各种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进行连接作为中等电位。
卫生间内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接地体利用桩基钢筋、基础粱底两主钢筋、以及防雷引下线所在结构柱内两对角柱筋焊通作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1、工艺流程:2、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土建桩基超长部分已经做砍桩处理,并将各承台砌筑完毕,桩基钢筋笼绑扎完成。
(2)材料准备: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钢材(扁钢、圆钢等)均应为热镀锌材料,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3、桩基接地极焊接:本工程利用引下线处承台的所有桩基钢筋笼焊接联通并与承台外侧六根结构钢筋焊接联通做接地体:引下线处承台的钢筋笼绑扎完成或大承台底筋敷设完成后电气操作人员即可对钢筋笼、承台钢筋焊避雷针 带制安接地电 阻测试 桩基接 地焊接 引下线焊接均压环焊接 防侧击雷焊接 卫生间LEB 联结 水平接地 体焊接 总等电 位焊接 工作/保护/重复接地焊接 接地电 阻测试接联通,并与承台外侧六根结构钢筋焊接联通。
当承台板底面钢筋布置完成后进行环形接地连接线焊接。
各承台之间用40×4镀锌扁钢梁底周圈焊接联通环形接地连接线采用40×4镀锌扁钢沿梁底周圈焊接联通做环形敷设,环形接地连接必须与所经过引下线处承台接地联结钢筋焊接联通。
4、水平接地体焊接:本工程设计利用40×4镀锌扁钢梁底周圈焊接联通作为水平接地体,该水平接地体与经过的防雷引下线、桩基接地联结钢筋可靠焊通作接地跨接。
当土建主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对搭接处进行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为主筋长度6倍。
要求沿着主筋通长焊接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
钢钢筋搭接长度为主筋长度6倍,双面施焊。
根据设计图纸标明位置,将利用作为防雷引下线的结构柱内两根不小于φ16对角主筋与水平接地体的40×4镀锌扁钢用φ12圆钢跨接焊通。
防雷与接地工程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接地体安装:(1)人工接地体:设计位置的场地没被占用,且已经清理好。
(2)自然接地极:利用底板钢盘或深基础做接地体:底板盘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2、接地干线安装:(1)支架安装完毕。
(2)土建抹灰已完成。
(3)穿墙保护管已预埋。
3、支架安装:(1)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
(2)结构工作已经完成。
(3)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4、防雷引下线暗敷设:(1)建筑物有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2)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5、避雷引下线明敷设(1)支架安装完毕。
(2)建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土建外装修完毕。
6、避雷网安装:(1)支架安装完毕。
(2)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3)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7、避雷针安装:(1)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安装完毕。
(2)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3)土建结构工程已完成,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二)材料要求1、防雷及接地装置所有部件均应采用镀锌材料,并有出厂合格证和镀锌质量证明书。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镀锌层。
其主要镀锌材料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铅丝、螺栓、垫圈、弹簧垫圈、U 形螺栓、元宝螺栓、支架等。
2、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油、混凝土支座、预埋铁件、小线、防腐油、银粉、黑色油漆等。
(三)主要机具1、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钢据、压力案子、大锤等。
2、线坠、卷尺、大绳、粉线袋、绞磨(或倒链)、紧线器、电锤、冲击钻、电焊机、气焊工具等。
二、质量要求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的规定。
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差三、工艺流程接地体→接地干线→支架→引下线明敷→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或均压环四、操作工艺(一)接地体的安装1、接地体的安装有关规定:(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6m。
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七、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994年版)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23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234、《防雷接地工程与等电位联结》5、05D10标准图集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按三类防雷设防,采用以下措施:1.防直接雷的接闪器运用Φ10镀锌圆钢为避雷带,设于建筑物顶部屋檐上,凡屋顶裸露的金属构件和金属管道均需与避雷装置焊接。
2.引下线运用四根以上框架柱主筋作防雷引下线,引下线与避雷带均通过预留埋件焊接,引下线个连接处主筋均由土建可靠焊接,并于室外地平下0.8m 处由预留埋件焊接出,并出墙外皮1.0m以上,另在建筑物四角结构柱距室外地平0.5m处各预留暗装断接卡子盒与柱主筋焊接,以便实测接地电阻。
3.本工程运用基础钢筋网及桩筋为防雷及电气保护共用接地极,接地连接线运用建筑物桩台板外圈>Φ10两根桩台板板面钢筋作环行连接,环行连接线需与所通过的桩内四根主筋可靠焊接。
建筑物上部所需接地线均从环行连接线引出,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达不到规定,需增长人工接地极。
3、施工准备技术准备(1)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齐全。
(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3)施工前应组织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材料(1)接地装置主材:扁钢、角钢、圆钢、钢管、铜排等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规定,且所有为镀锌材料,产品有材质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2)辅料有铅丝、各种螺栓、垫圈、支架等均为镀锌制品。
(3)电焊条、沥青漆、油漆、支架、预埋铁架、水泥、砂子等。
机具设备及劳动力准备(1)手动工具:电工组合工具、手锤、钢锯、压力案子、台钳、铁锹、铁镐等。
(2)电动工具:电锤、冲击锤、电焊机、角磨机等。
(3)测试工具:小线、线坠、卷尺、粉线袋、水平尺等。
建筑防雷施工规范避雷针与接地装置安装建筑防雷施工规范:避雷针与接地装置安装1.引言建筑防雷施工是保障建筑及其内部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
避雷针与接地装置是建筑防雷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有效地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保护建筑及其内部设备免受雷击损坏。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防雷施工的规范要求,特别聚焦于避雷针与接地装置的安装。
2.避雷针的安装2.1 避雷针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周围环境以及雷电活动频率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避雷针。
常见的避雷针包括尖顶采用碳钢材料制成的防雷针和尖顶采用铜材料制成的防雷针。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型号。
2.2 避雷针的安装位置避雷针需要安装在建筑物顶部,以便能够迅速吸引雷电并将其引至地下。
避雷针的高度应与建筑物的高度相匹配,一般情况下,避雷针的高度应比建筑物的高度高出1-2米。
同时,避雷针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适当范围内,确保覆盖面积均匀。
2.3 避雷针的安装要求(1)避雷针应固定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上,使用不锈钢螺栓进行牢固连接;(2)避雷针与建筑物之间的导线应选用导电性能优良,防腐耐候性好的材料;(3)避雷针的周围区域应保持清洁,无遮挡物,并远离易燃易爆物质。
3.接地装置的安装3.1 接地装置的选择接地装置是将来自避雷针的雷击电流引入地下的设备,一般采用导电性能好且能够长期使用的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用途,选择适当的接地装置。
3.2 接地装置的布置接地装置需要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通常选择在地基附近深入地下1-2米的位置。
为了提高接地效果,可以采用接地网、接地棒等形式进行布置。
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具体要求合理布置。
3.3 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1)接地装置与避雷针之间的导线应选择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导线的截面积要足够大;(2)接地装置的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确保长期可靠使用;(3)接地装置应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良好连接,并与主体结构的接地系统有效链接。
4.其他注意事项4.1 安全施工在进行建筑防雷施工时,必须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防雷及接地装置施工工艺流程防雷及接地装置施工可是个很重要的事儿呢,那咱就来说说它的施工工艺流程。
一、施工前的准备。
这就好比打仗之前要准备武器一样。
施工人员得先熟悉施工图纸,要把那些弯弯绕绕的线条和标注都看明白,这可是施工的“地图”呀。
然后呢,材料得准备好,像接地极、接地线这些东西,质量得过关。
咱可不能用那些看起来就不靠谱的材料,不然到时候防雷效果不好,那可就麻烦大啦。
而且工具也要齐全,像电焊机这些设备,得提前检查好,确保在施工的时候不会掉链子。
二、接地极的安装。
接地极是整个防雷接地装置的基础部分。
一般会把接地极打到地里,这时候就得注意啦,打入的深度得符合要求。
要是打得太浅,就像盖房子的地基没打牢,那整个防雷系统都可能不稳当。
而且接地极之间的间距也要合适,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就像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一样。
在安装的时候,要保证接地极是垂直打入地下的,如果歪歪扭扭的,电流传导可能就不顺畅啦。
三、接地线的敷设。
接地线就像是把各个接地极连接起来的线绳。
敷设的时候,要尽量走直线,避免弯曲太多。
如果像蛇一样扭来扭去的,电阻可能就会增大。
而且接地线得和接地极连接得稳稳当当的,这连接点就像两个人牵手,要握得紧紧的。
连接方式也有讲究呢,像焊接的时候,焊缝得饱满,不能有虚焊的情况。
如果有虚焊,就好像两个人只是轻轻碰了一下手,根本没有力量传递。
另外,接地线的材质也要根据设计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材质在导电性等方面是有差别的。
四、接地电阻的测试。
这一步可不能少哦。
在接地装置安装完成之后,就得测试接地电阻了。
这就像给这个防雷接地系统做个健康检查。
如果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那这个防雷接地装置就不能算合格。
要是电阻太大,雷电流就不能顺利地导入大地,那防雷就成了一句空话。
测试的时候要用专业的仪器,而且要多测几个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五、防雷装置的安装。
防雷装置有很多种类型,像避雷针、避雷带这些。
安装避雷针的时候,要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雷电。
防雷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一、前期准备1、技术准备(1)充足熟悉有关图纸及设计规定;(2)根据图纸规定准备对应施工图集等技术资料;(3)编制技术交底。
(4)严格按照GB50057、JGJ16、DB50/217、DBJ50-060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材料规定(1)品种规格1)重要材料:镀锌钢材有扁钢、圆钢,铜材。
2)其他材料:电焊条、氧气、乙炔、支架、小线、螺栓、黄色油漆、绿色油漆等。
(2)质量规定镀锌钢材应根据设计规定选用冷镀锌或热镀锌材料,材料应有材质检查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3、重要机具常用电工工具、钢锯、电焊机、切割机、压力案子、卷尺、电锤、冲击钻、电焊工具等。
4、作业条件(1)避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1)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到达能上人操作条件。
2)运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2)避雷引下线明敷设作业条件1)支架安装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到达能上人操作条件。
3)土建外装修完毕。
二、施工工艺1、接地体旳安装(1)、接地体安装有关规定1)、埋入地下旳水平接地干线及垂直接地极顶部埋设深度应不小于0.6米,距离建筑物出入口或入行道不不小于3米时,埋深应不小于1米。
运用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规定,标好位置,将底板钢筋搭接焊好,再将柱主筋(不小于¢16mm旳螺纹钢不少于两根,不不小于16mm旳螺纹钢不少于4根)底部与底板筋搭接焊,并在室外地面如下将主筋焊接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识,以便引出和检查;2)、运用柱形桩基及平台钢筋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找好桩基组数位置.把每组桩基四角钢筋搭接封焊,再与柱主筋(同前规定)焊好,并在室外地面如下,将主筋焊接预埋接地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识,便于引出和检查。
(2)、接地体核验1)、接地体安装完毕后,应及时请监理单位进行隐检核验(签订审核意见,并下审核结论),接地体材质、位置、焊接质量等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工艺标准(HFWX·QB/1-6-013-2004)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建筑工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雷及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重复接地及屏蔽接地装置。
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镀锌钢材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等,使用时应注意采用冷镀锌还是采用热镀锌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
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镀锌辅料有铅丝(即镀锌铁丝)、螺栓、垫圈、弹簧垫圈、U型螺栓、元宝螺栓、支架等。
2.1.3 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漆、混凝土支架,预埋铁件,小线,水泥,砂子,塑料管,红油漆、白油漆、防腐漆、银粉,黑色油漆等。
2.2 主要机具2.2.1 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钢锯、锯条、压力案子、铁锹、大锤、冲击钻、电焊机、电焊工具等。
2.3 作业条件2.3.1 接地体作业条件:(1)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
(2)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3)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2.3.2 接地干线作业条件:(1)支架安装完毕。
(2)保护管已预埋。
(3)土建抹灰完毕。
2.3.3 支架安装作业条件:(1)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
(2)结构工程已完成。
(3)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2.3.4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1)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2)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2.3.5 防雷引下线明敷设作业条件:(1)支架安装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土建外装修完毕。
2.3.6 避雷带与均压环安装作业条件:土建圈梁钢筋正在绑扎时,配合作此项工作。
2.3.7 避雷网安装作业条件:(1)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2)支架安装完毕。
2.3.8 避雷针安装作业条件:(1)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做完。
(2)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3)土建结构工程已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48962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工艺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technology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防雷及接地安装的主要施工工艺1接地装置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扁钢与扁钢搭接应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2)圆钢与圆钢搭接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3)扁钢与圆钢搭接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钢管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2自然基础接地体的安装:1)按设计图纸尺寸位置要求,标好位置,将底板钢筋搭接焊好。
再将柱不少于两根主筋的底部与底板筋搭接焊好。
2)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筋焊好连接板,清除药皮,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引出和检查,同时做好隐检记录。
3接地干线的安装:1)接地干线穿过墙壁、模板、地板处应加套管保护,钢套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接;跨越伸缩缝时,应做煨弯补偿。
2)接地干线跨越门口时应暗敷设于地面内。
3)接地干线敷设应平直,水平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为千分之二。
4)转角处接地干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扁钢厚度的二倍。
5)室外接地干线:先进行调直、测位、打眼煨弯,并将断接卡子(或测试点)及接地端子装好。
敷设前按设计要求的尺寸位置挖沟,然后将扁钢放平埋入。
回填土应压实但不需打夯,干线末端露出地面应不超过0.5米,以便接引地线。
6)室内接地干线明敷:预留孔的大小应比接地线的厚度、宽度各大出6mm以上。
固定支架:应先根据图纸要求弹线定位、钻孔,支架做燕尾埋入孔中,找平正,用水泥砂浆进行固定。
7)明敷设接地线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8)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XX地区,建筑类型为高层住宅,占地面积约为X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XXX平方米。
由于地处雷电多发区域,为确保建筑及内部设施的安全,特制定本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依据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2. 《建筑物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2011)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4. 《建筑防雷装置检测规范》(GB/T 32937-2016)5. 相关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三、施工内容1. 防雷装置的安装与施工2. 接地装置的安装与施工3. 防雷检测与验收四、施工准备1. 组织机构- 成立防雷接地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工作。
- 设立施工班组和专业技术人员,明确各自职责。
2. 施工材料- 防雷装置材料: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器等。
- 接地装置材料:接地棒、接地线、接地模块等。
- 工具及设备:电焊机、切割机、卷扬机、水准仪、经纬仪等。
3. 施工方案- 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
五、施工工艺1. 防雷装置施工(1)避雷针安装- 避雷针应选择合格的产品,安装位置应满足规范要求。
- 避雷针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牢固,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 避雷针接地引下线应与接地装置连接。
(2)避雷带、避雷网安装- 避雷带、避雷网应采用镀锌钢带或镀锌钢网,安装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 避雷带、避雷网应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连接牢固,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 避雷带、避雷网应与接地装置连接。
(3)避雷器安装- 避雷器应选择合格的产品,安装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 避雷器应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连接牢固,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 避雷器应与接地装置连接。
2. 接地装置施工(1)接地棒安装- 接地棒应选择合格的产品,埋设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避雷.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根据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4.1.2条的要求:避雷带可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其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圆钢直径不小于8mm扁钢截面积不小于48mm2厚度不小于4mm。
避雷带可沿建筑物四周女儿墙上敷设,并与避雷针、引下线、天面电磁屏蔽网做良好的连接。
26.4.1 主控项目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成一个整体的电气通路,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26.4.2 一般项目1.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完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
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
当设计无要求时,支持件间距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弯曲部分0.3~0.5m。
检验方法:检查拉力试验记录,观察或尺量检查。
3.避雷针体垂直,避雷网规格尺寸和弯曲半径正确。
避雷针针体垂直度偏差不大于顶端针杆的直径。
钉体各节尺寸表3-49项目针全高(mm)1.02.03.04.05.0上节1000 2000 1500 1000 1500中节—— 1500 1500 1500下节——— 1500 2000(4)避雷针应垂直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1000。
(5)焊接要求详见第4.2.2.(2)条清除药皮后刷防锈漆。
(6)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A、独立避雷针一般采用直径为19mm镀锌圆钢。
B、屋面上避雷针一般宜采用直径25mm镀锌钢管。
C、水塔顶部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或40mm的镀锌管。
D、烟囱顶上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镀锌圆钢或直径为40mm镀锌钢管。
E、避雷环用直径12mm镀锌圆钢或截面为l00mm2镀锌扁钢,其厚度为4mm。
3.7.2 避雷针制作:按设计要求的材料所需的长度分上、中、下三节进行下料。
防雷及接地装置施工监理细则一、施工工艺流程:材料和安装机具准备→接地体安装→接地线敷设→引下线敷设安装→避雷针(网、带)安装→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
二、电气装置的接地的一般要求:2.1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或外壳。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和金属门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保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和穿线的钢管。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装有壁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它裸露的金属部分。
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控制电缆的金属保护层。
2.2接地线不应做其它用途。
2.3各类电气设备、电器器具及非带电金属部件的接地(接零)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将上述各类接地分支线串联连接。
2.4相关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三、接地装置的选择的监理3.1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质的管道;金属井管;与大地有可靠接触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水工构筑物及其类似的构筑物的金属管、桩。
3.2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可利用下列接地体;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梁、柱等)及设计规定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钢筋;生产用的起重机的轨道,配电装置外壳、金属走廊及平台、电梯竖井、起重机与升降机的构架,运输皮带的钢梁,电除尘器的构架等金属结构。
配线的钢管。
3.3接地装置宜用钢材。
接地装置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但不应小于下表的规格:3.4低压电气设备的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鋁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要求:3.5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鋁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施工
工艺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1.1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各类民用、工业用建筑物的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安装工
程。
2引用标准
2.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2.3《防雷接地安装》(DBJT08-75-96)
3主要技术要求
3.1材料要求
3.1.1材料选配一般按设计图纸的要求选择材料的材质和规格。
3.1.2避雷针(网)的引下线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要使用热镀锌制品,当采用没
有热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
3.1.3接地装置所用钢材若使用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采用热镀锌的钢接地体或适
当加大截面,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3.2主要机具
3.2.1工具:螺丝旋具;冲击电钻;钢锯;扳手;钢丝钳;手电钻;电焊机;钳工
锉;砂布。
3.2.2检测工具:钢卷尺;塞尺;磁力线坠;卡尺;接地电阻测试仪;兆欧表。
3.3操作条件
3.3.1接地体作业条件:必须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底板筋及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
接处已绑扎好。
3.3.2接地干线作业条件:支架安装已完毕,保护管已预埋,土建抹灰完毕。
3.3.3支撑件安装时,结构工程应已完成,室外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3.3.4防雷引下线暗敷条件:建筑物应搭有能上人操作的脚手架,利用主筋作引下线
时,钢筋绑扎应已完毕。
3.3.5防雷引下线明敷条件:支架已安装完成,建筑物脚手架能上人操作,土建外表
装饰完毕。
3.3.6 避雷网安装条件: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支架安装完毕,且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3.3.7 避雷带与土建圈梁钢筋的绑扎工程同步进行。
3.3.8
避雷网安装时,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完毕,土建结构工程已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4
操作工艺 4.1 操作工艺流程 4.2
操作要点
4.2.1 接地装置安装工艺 4.2.1.1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长度不应小于2.5m ,其相互间距一般不小于5m 。
4.2.1.2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 ,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垂直配置。
接地装置与建筑物距离不宜小于3m 。
4.2.1.3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4.2.1.4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处理,最小允许规
种类、规格及单位
敷设位置及使用类别
地 上
地 下
室 内
室 外 交流电流回路 直流电流回路
圆钢直径(mm )
6 8 10 12 扁钢
截面(mm )
60 100 100 100 厚度(mm 2
) 3 4 4 6 角钢厚度(mm ) 2 4 6 钢管管壁厚度(mm )
接地体 接地干线 支撑件 引下线明敷 引下线暗敷
避雷针
避雷网 避雷带
4.2.2接地干线安装工艺
4.2.2.1接地线应与接地装置用扁钢连接,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外接地干线与支线一
般敷设在沟内。
室外接地干线多为暗敷。
4.2.2.2明敷接地干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也可沿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在直线段上,不
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情况。
4.2.2.3明敷接地引下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1.5m;
垂直直线部分~3m;弯曲部分~0.5m。
4.2.2.4接地干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
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
4.2.2.5变配电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250~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
隙10~15mm;
当接地干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设补偿装置;
接地干线表面沿长度方向,每段为15~100mm,分别涂以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
纹;
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2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
或接地螺栓。
4.2.2.6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
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
缘。
4.2.2.7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铰链处的接地连接,应采
用编织铜线。
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4.2.2.8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接地干线连接可
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
4.2.3避雷针(带)制作与安装
4.2.3.1按设计要求的材料所需长度分上、中、下三节进行下料。
4.2.3.2安装时,先将支座钢板固定的底板固定在预埋的地脚螺栓上,焊上一块肋板,
再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然后校正,焊上其他三块肋板。
最后将引下线焊在底板上。
4.2.3.3女儿墙宽度大于300mm时,避雷带距女儿墙外侧为150mm,接地干线支架其顶
部应距墙面15~20mm。
4.2.3.4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
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
当设计无要求时,支持件水平直线间距~
1.5m,垂直直线间距~3m,弯曲处~0.5m。
4.2.3.5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
等防松零件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完整。
5质量记录
5.1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2技术交底记录
5.3原材料质保书
5.4隐蔽验收记录
5.5质量评定记录
5.5.1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6产品保护
6.1避雷针从进现场到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产品保护。
6.2与土建配合紧密,防止屋面女儿墙上的避雷带支持件及引下线扁钢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