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之博弈模型与竞争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14.67 MB
- 文档页数:61
博弈论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对策论行为主体如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对策论反映了博弈局中人的行动及相互作用间冲突、竞争、协调与合作关系。
按西方数学体系来看,其起源于二十世纪,最早是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但其实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军事家,政治家在政治,军事,经济领域中使用博弈论的思想来制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市场经济占据主流,企业与企业之间高度依存,每个企业都必须选择一定的策略。
它在决定采取每一次行动之前必须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反应有自己的估计,并制定下一步的行动。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博弈的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行动。
博弈论应用于经济学,已经引起现代经济学一系列的发展和突破。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发现博弈论方法越来越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向。
随着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运用和研究的深化以及经济复杂性现象的不断涌现,博弈论的经济学研究呈现出合作化、对称化和连续化的发展新趋势。
社会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博弈。
博弈不仅在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中普遍存在,而且对博弈论的认识也日益遍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
博弈论广泛而深远的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传统的西方经济主流经济理论都建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围绕自由竞争市场的供给、需求和均衡而建立起来的。
博弈论注重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各个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抗、依赖和制约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因此,博弈论成为现代近经济理论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向更大规模、更集中、对抗更强的方向发展,博弈论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
经典的博弈论案例“囚徒困境模型”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应用。
比如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价格大战、家用电器大战、服装大战、机票打折大战等。
按照囚徒困境模型,各个厂家都将选择降价作为自己的优势策略。
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研究第一章: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是一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的学科,它通过模型和分析,探索个体、团体甚至国家之间的策略选择和博弈关系。
博弈论的核心概念包括玩家、策略、收益等,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概念进行介绍。
1.1 玩家在博弈论中,玩家指参与博弈的个体或者团体,他们的目标是通过选择策略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1.2 策略策略是玩家在博弈过程中选择的一种行动方式,不同的策略对应不同的收益,玩家需要在各种策略中作出决策来追求最优结果。
1.3 收益收益指玩家通过选择策略所能获取的相应利益,它可以是经济、心理或社会方面的收益。
第二章:博弈论的应用场景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见的例子是拍卖。
在拍卖中,卖家希望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卖出物品,而买家则希望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获得物品。
在这种情况下,买家与卖家之间存在博弈关系,买家需要在不知道竞争对手出价的情况下,选择出价策略以最佳地获取商品。
而卖家则需要在不知道买家心理底线的前提下,选择出售价格以最大化收益。
拍卖场景是博弈论在现实中最经典的运用案例之一。
2.2 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也是博弈论运用的典型场景。
市场参与者需要考虑自己的投资策略和其他参与者的操作,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收益。
股市里的多数人争夺股票的价格,通过自己的交易赚取尽可能高的利润。
在市场上,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以赚取最大的利益,这就是博弈论在股票市场中的应用。
2.3 公共资源竞争公共资源竞争也是博弈论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
比如公园、停车场、餐厅等公共场所,人们在利用公共资源时,需要协调自己的行为,以免出现资源浪费或群体不满情况。
第三章:博弈论模型博弈论中有多种模型,常见的有博弈树、纳什均衡、局势分析等模型。
博弈树指博弈过程图,它通过树形结构表示了玩家之间的策略选择和相应的收益。
博弈树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博弈者与博弈者之间的关系,对博弈结构进行直观呈现。
3.2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多人博弈中,每个玩家都做出了最优的决策,无法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来获得更好的收益的状态。
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与竞争策略在实际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一场长期的博弈。
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就是研究这种博弈关系的理论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博弈论的定义和原理出发,探究在竞争中如何运用博弈论来制定合适的竞争策略。
一、博弈论的定义和原理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某种环境下进行互动决策的一种数学模型和理论体系,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商业、政治等领域。
博弈论中的“博弈”指的是决策者们在互相影响的情况下,通过某种策略争夺有限资源的一种行为。
博弈的核心就是策略,决策者们必须根据对手的行为,进行合理的反应和调整。
博弈论的思想主要包括纳什均衡、最小惊奇原则、收益最大化等原则。
其中,纳什均衡认为,当每个决策者坚持自己的最优策略时,得到的结果是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点。
二、博弈论在竞争中的应用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博弈论则可以为企业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竞争策略。
下面我们将从企业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博弈论来制定竞争策略。
1. 多种策略的选择竞争时,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竞争环境,选择不同的策略。
比如,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应该选择价格战和成本控制战略,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来保持自己在市场中占有优势。
而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应该采取加速技术创新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等策略,提高对市场的控制力。
2. 博弈中的合作与冲突在竞争中,企业之间不仅有竞争,还有合作的因素。
但是,合作与否都要考虑到博弈的因素。
如果因为合作而丧失了优势,那么不如选择竞争,反之,如果合作可以提高自身优势,则应考虑合作。
此外,在博弈中也会出现冲突,这时企业应该根据博弈论的原则,选择最优策略来面对冲突。
3. 赚取超额收益的成本在竞争中,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收益,往往需要进行一系列投入。
然而,这些投入的成本不仅仅是经济成本,还包括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等。
如果这些成本大于预期的收益,那么企业在制定竞争策略时,应考虑到这些额外成本,以避免争取短期利润,牺牲长期利益。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十三章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如果每个人的策略都是占优策略,那么必将构成一个纳什均衡。
(2)在囚徒困境中,如果每一个囚犯都相信另一个囚犯会抵赖,那么两个人都会抵赖。
(3)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最后一次重复必定是原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4)无限次重复的古诺博弈不一定会出现合谋生产垄断产量的现象。
(5)如果博弈重复无限次或每次结束的概率足够小,而得益的贴现率δ充分接近1,那么任何个体理性的可实现得益都可以作为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结果出现。
(6)触发策略所构成的均衡都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答:(1)正确。
每一个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因为占优策略均衡要求它是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某个特定的策略组合的最优选择,则自然它也是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某个特定的策略组合的最优选择,从而占优策略组合必将构成一个纳什均衡。
(2)错误。
在囚徒困境中,“坦白”永远是两个囚徒的最优策略,不管对方选择“坦白”还是“抵赖”,“坦白”都是自己的最优选择,因而占优策略均衡仍为(坦白,坦白)。
(3)正确。
最后一次博弈,双方都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事,相当于一次博弈的效果,因而是原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4)正确。
是否合谋生产主要看符不符合利润最大化的要求。
只有当贴现系数δ足够大时,双方采取触发策略才是均衡的;若贴现系数δ较小,偏离合谋生产是厂商的最优选择。
(5)正确。
只有符合个人理性要求的利益最大化时,个体才会选择合作。
博弈模型汇总博弈模型是博弈论的重要工具,用于描述博弈参与者之间的策略和利益关系。
在博弈论中,通过建立合适的博弈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博弈情境,并预测博弈参与者的行为和可能的结果。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博弈模型进行汇总和介绍。
1. 零和博弈模型:零和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模型之一。
在零和博弈中,博弈参与者的利益完全相反,一方的利益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利益的减少。
这种博弈模型常常用于描述双方的冲突和竞争情境。
常见的零和博弈模型有二人零和博弈和多人零和博弈。
2. 非合作博弈模型:非合作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较为常见的模型之一。
在非合作博弈中,博弈参与者之间的行动和决策是相互独立的,每个博弈参与者都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在非合作博弈模型中,博弈参与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根据对手的行动做出最优的响应。
常见的非合作博弈模型有纳什均衡模型和博弈树模型。
3. 合作博弈模型:合作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另一个重要的模型。
在合作博弈中,博弈参与者之间可以进行协作和合作,共同追求最大化整体利益。
合作博弈模型通常用于描述多个博弈参与者之间的联盟和合作情境。
常见的合作博弈模型有核心模型和合作博弈解。
4. 演化博弈模型:演化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较为新颖和有趣的模型之一。
在演化博弈中,博弈参与者的行动和策略可以随时间变化和演化。
演化博弈模型通常用于描述博弈参与者之间的适应性和进化过程。
常见的演化博弈模型有进化博弈动力学模型和演化博弈解。
博弈模型的应用广泛,不仅在经济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也在其他学科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博弈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各种决策和策略问题,对于理解社会、经济和生物系统中的行为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博弈模型是博弈论的核心工具之一,用于描述和分析博弈参与者之间的策略和利益关系。
常见的博弈模型包括零和博弈模型、非合作博弈模型、合作博弈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
这些模型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和解决各种决策和策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86603课程名称: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英文名称:Game Theor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电子商务战略等相关课程二、课程简介博弈论是近年来现代经济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
博弈论研究多人决策问题,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都有许多可用博弈论分析或解决的决策问题,因此博弈论在经济学理论和应用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关键。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产生相互作用时各个主体之间的最优决策以及决策均衡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博弈论已是一门被广泛接纳的理论知识课程,博弈论之所以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信息问题在经济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Game theory is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ing branch of modern economics in recent years. Game theory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multi person decision making, and there are many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 that can be analyzed or solved by game theory at all aspects of social economy. Therefore, game theory is widely used in economics and applied science, and it is the key to master modern economics.Game theory is the optimal decision-making and decision-making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various subjects when the behavior of the decision-maker interacts with each other.In Western economics textbooks, game theory is a widely accep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course.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ainstream economics because information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 broadens and profoundly changes the way of thinking of economist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教学目的:课程教学目标是深入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思想,帮助学生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获得必要的决策科学基本知识,认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探索系统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电子商务领域的博弈问题,通过现象看本质,学以致用。
微观经济学博弈模型求解在微观经济学中,博弈理论是一种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依赖的决策情况。
博弈模型是描述参与者策略和其结果的数学工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博弈模型的基本概念、求解方法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一些建议和指导。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博弈模型的基本概念。
博弈模型由博弈参与者、策略和支付函数组成。
博弈参与者是指参与博弈的个体或团体,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标来做出决策。
策略是参与者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行为方式,也是决策者做出决策的方式。
支付函数是衡量参与者在特定策略下所获得的利益或效用的函数。
博弈模型的求解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纳什均衡和博弈树。
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选择的策略都是最优的,而且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选择对其最优选择没有影响。
博弈树则是通过建立一个决策树来表示博弈的过程,通过分析不同的决策路径来确定最优策略。
博弈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经济领域,博弈模型被用来分析市场竞争、价格战和企业行为等问题。
例如,在一场价格战中,每家企业必须根据其他企业的价格策略来决定自己的定价策略,从而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博弈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最优的定价策略,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在政治领域,博弈模型被用来分析候选人之间的策略选择。
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需要考虑其他候选人的策略,以制定自己的竞选策略。
博弈模型可以帮助候选人找到获胜的最佳策略,例如确定何时攻击对手、何时采取守势等,以获得选民的支持。
此外,博弈模型还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关系和军事领域。
国家之间的博弈可以影响各方的决策,从而影响国际关系和军事行动。
博弈模型可以帮助政府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策略选择,从而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
总结起来,博弈模型在微观经济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博弈参与者的策略选择和支付函数,我们可以预测和解释一系列经济、政治和军事现象。
在实践中,博弈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通过制定最优策略来实现个人、企业和国家的最大利益。
博弈论与经济模型博弈论与经济模型:一场关于资源分配的角逐第一节:博弈论的介绍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互动中所做的选择的数学理论。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决策者、决策的结果以及参与决策的各方之间的关系。
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广泛,特别是在经济学中,它可以用来解释市场中的竞争、合作以及资源的分配等问题。
第二节:博弈论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市场竞争中的博弈是经济模型中常见的情景。
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多个决策者,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决策,同时也受到其他决策者的影响。
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这种情况下各方的策略选择以及可能的结果。
例如,在一个双寡头市场中,两家公司竞争市场份额。
每家公司都希望通过制定不同的价格和策略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这两家公司在竞争中的策略选择,以及可能的结果。
通过分析不同的策略组合,我们可以得出最优策略,并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博弈论在资源分配中的应用博弈论也可以应用于资源分配的问题。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同的参与者可能会通过合作或竞争来争夺资源。
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参与者的策略选择以及可能的结果。
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不同的国家需要合作来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
然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
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国在环境保护中的策略选择,以及可能的结果。
通过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我们可以促使各国共同合作,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结语:博弈论与经济模型为我们解释了市场竞争和资源分配中的决策过程。
通过分析各方的策略选择以及可能的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博弈论的研究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博弈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以推动经济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竞争与博弈论分析市场竞争与博弈论分析在微观经济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市场竞争是指多个企业或个人之间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进行的相互竞争和竞争对抗。
而博弈论是一种运用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的工具,用于研究在互动决策环境中,不同主体之间的行为策略及其结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市场竞争和博弈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及其分析。
第一章:市场竞争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市场竞争是指在一个特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多个供应商在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过程中的相互竞争。
市场竞争可以大致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纯粹垄断。
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无限数量的买方和卖方,每个供应商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较高。
垄断竞争则是市场上存在较多的买方和卖方,每个供应商能够通过产品差异化或品牌建立来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寡头垄断则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供应商可以控制市场,而纯粹垄断则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存在。
第二章:市场竞争的影响因素及效果市场竞争的效果主要包括效率和福利两方面。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供应商之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会导致价格水平接近边际成本,市场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了市场的效率。
此外,竞争还能够促使供应商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
对于消费者来说,市场竞争会使得产品的价格更加合理,品质得到保证,并且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提升了消费者的福利。
然而,在寡头垄断或纯粹垄断的市场中,供应商能够通过垄断定价或限制生产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竞争的效果。
第三章:博弈论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博弈论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市场竞争和供应商行为的强大工具。
博弈论主要关注于在多个决策主体之间进行相互竞争和互动时的决策策略和结果。
博弈论中常见的博弈模型包括囚徒困境、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等。
囚徒困境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供应商之间的价格战和利润分配问题。
在合作博弈中,供应商可以通过联盟或合作来实现共同的利益最大化。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博弈和策略性决策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描述、分析多人对策行为的理论,由棋奕、桥牌、战争中借用而来,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如用来表现寡头间相互依存的竞争特点便有其突出的优越性。
现代经济博弈理论始于1944年冯·诺依曼和奥斯卡·莫根施特恩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
(1)非合作和合作博弈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如果各博弈方可以谈定能使它们设计联合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博弈就是合作的。
如果不可能谈判并执行有约束力的合同,博弈就是非合作的。
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个行业中的两个厂商谈判开发一种新技术的联合投资(假设其中任何一个厂商都没有能独自成功的足够知识)。
如果两个厂商能够签订一份分配联合投资利润的有约束力的合同,则使双方都获益的合作的结果就是可能的。
非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就是两竞争的厂商相互考虑到对方的可能的行为,并独立确定价格或广告策略以夺取市场份额的情况。
在这两类博弈中,策略设计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理解你的对手的处境,并(如果你的对手是理性的)正确推导出其对你的行为会作出的反应。
(2)二者差别合作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签订合同的可能性。
在合作博弈中有约束力的合同是可能存在的,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它们是不可能存在的。
2.占优策略有些策略在竞争者作某些选择时很可能是成功的,但如果他们作另外的选择就会失败。
而其他一些策略却不管竞争者选择什么都会成功。
占优策略——不管对手做什么——对博弈方都是最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