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工程临时设施施工方案 - 副本
- 格式:doc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28
分析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管理模式1.工程概况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是京广深港客运专线和厦深铁路的重要枢纽站,是深圳市最重要的陆上交通门户。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除了铁路客运车站之外还引入了城市轨道(轨道4、5、6号线)交通、常规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以及社会车辆等各种交通方式,配以合理的物业开发建筑,深圳北站交通枢纽工程已成为一个便捷高效的大型综合客运公共交通项目。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总占地面积约公顷,其中: 1、位于枢纽中心区段的铁路站房占地面积约52公顷,设20股道11个站台,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工程概算约20亿元,主要办理深圳通往全国各大省会和主要城市的长途列车、以及广深港城际列车,远期每日发车对数286对,预测2030年发送旅客为2610万人次。
2、由深圳地铁集团负责建管的除国铁以外的工程(称为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占地面积总共约为公顷(其中东西广场占地面积约公顷,主要配套的四条紧邻市政道路占地面积约公顷,轨道交通6号线用地公顷),总建筑面积411635平方米(不含二期开发),经政府审核批复的工程初步概算约亿元(不含投资A1、B1b、C1、D1配套建筑物)。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的工程范围包括: 1、枢纽东广场;2、枢纽西广场;3、市政道路工程:(1)新区大道改造工程、(2)玉龙路改造及新建工程、(3)留仙大道改造及新建工程、(4)致远中路、致远北路新建工程、(5)民塘路新建工程;4、轨道交通4、5、6号线相关工程;5、四栋上盖配套商业建筑。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业主的建设管理机构深圳地铁集团成立枢纽项目部,负责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等项目从报批报建、设计管理、施工现场协调管理到工程验收等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工作。
已建成的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采用施工总承包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除电梯、扶梯设备、环控设备、信息化集成等系统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外,其它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如:初步设计范围内15项子单位的土建工程和与土建工程关系密切的人防工程、雨水系统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动力照明工程等其他配套工程以及装修、景观、绿化和导向标识等工程均由中国中铁总承包。
地铁前海时代广场5、7号地块(B段)前海车辆段与商业开发共用消防道路、管线、围墙改造工程给排水工程临时给水管道试压施工方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介 (1)第二节编制依据 (4)第二章施工难点 (4)第三章组织机构 (4)第四章管道试压 (5)第五章安全施工保障措施 (9)第一节安全目标 (9)第二节安全保障体系 (9)第三节安全保证措施 (10)第四节安全施工措施 (10)第五节试压后的保护工作 (12)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1)工程名称:前海车辆段与商业开发共用消防道路、管线、围墙改造工程(2)工程地点:深圳市前海时代广场(3)工程内容:本次设计范围为前海车辆段与商业开发共用消防道路、管线、围墙改造工程-学府路以南路段(B段),因周边地块开发需求,现状给水、污水、雨水管道需改迁,满足地块开发需求。
管线管位相对紧凑,为保证施工期间的消防和周边用户用水需求,该路段需敷设临时给水管道,确保施工期间的供水和排水。
临时消防给水管道从学府桥底开始至9号地块裤衩位置约800米,其材质为内衬水泥砂浆焊接钢管,给水管道最高工作压力为0.4mpa, 管道在施工完毕后,应作水压试验,设计DN250焊接给水钢管管道试验压力为1.1mpa。
改造焊接给水管道试压总平面图如下:亠丄2 4 o□■———— r ** 〜为保证施工期间的消防和周边用户用水需求,该路段需布置DN25临时给水管道,临时给水管道沿围墙明设,沿途碰接现状入户给水管道和路口设置消火栓,确保施工期间的供水。
深圳地铁前海时代广场8号地块增加电梯吊钩梁施工措施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联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设计变更概况 (12)1、21-50变更工程量 (14)三、电梯增加吊钩梁安装措施专项方案 (17)3.1 钢梁垂直转运 (17)3.2钢梁水平转运 (18)四、安装工期计划 (21)五、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六、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21)七、21-50栋(除49栋)新增幕墙钢构件安装机械、设备、人员配置 (24)一、编制依据(1) 地铁前海时代广场8号地块增加电梯吊钩梁设计变更(2 国家法律、法规(3)国家及行业对建设工程有关的现行规范、标准(4)地方对建设工程有关的现行标准、规定(5)企业管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企业施工管理手册、企业施工技术标准、企业规章制度(6)企业设备装备及技术能力(7)企业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地铁前海时代广场2、建设地点:南山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商务中心东南角3、建设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代开发单位:中海前海(深圳)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监理单位:深圳市施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4、项目概况:“深圳地铁前海车辆段上盖物业项目”是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拟开发建设以居住为主并包含办公、商业、酒店等大型综合项目。
地块处于未来前海湾CBD 区东南角,现状用地为填海。
基地位于前海联检站南侧,平南铁路深圳西站西侧,南端为滨海大道,西侧为规划的金融商务中心,北侧为规划一环快速通道。
交通方便,从南至北有三条主要城市道路横穿基地,分别是学府路、桃源路、规划7号路,其中桃源路为南山区委到前海CBD 重要空间联系轴。
此三条东西向道路进一步加强了前海湾与后海东西向的连通性,也是城市重要的面海通道。
98 |R E A L E S T A T E G U I D E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消防设计策略研究以深圳市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大厅近远期工程为例孙寅亮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0)[摘 要] 以深圳市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大厅近远期工程为例,通过分析交通枢纽类项目的规范更新和火灾场景模拟辅助软件的运用,总结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多层地下交通空间的消防设计策略,并通过对消防设计进行安全评估和数据核算的实践运用㊂通过对多层地下交通空间的策略研究和评估方法的建立,对此类建筑的消防设计提供借鉴㊂[关键词] 多层地下换乘空间;综合交通枢纽;消防设计策略[中图分类号]T U 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63(2024)06-098-03大型地下公共空间的消防设计问题一直是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中的重难点,为了实现交通枢纽各类交通设施之间换乘便捷的设计理念㊁达到同层换乘的效果,大型的综合枢纽设计中会出现多层换乘的换乘空间㊂而国内该类型的换乘空间实践案例较少,本文以深圳市前海综合交通枢纽近远期工程为例,对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消防设计问题的策略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㊂1 先期工程回顾及近远期工程介绍深圳市前海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前海片区,该片区内有三条地铁线(轨道交通1㊁5㊁11号线)和2条城际铁路(穗莞深城际线㊁港深西部快线)平行穿越,为实现轨道交通间的无缝换乘和增加周边土地的经济价值,在该区域5条轨道交通线上方设计了一处公共换乘空间(即深圳市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供各类轨道交通设施换乘使用㊂枢纽的换乘空间作为前海枢纽的核心位于该项目的中心位置,该交通大厅分为先期㊁近期和远期三个部分分别设计和建设㊂为实现交通设施之间的快速换乘,交通大厅设计为地下两层的大型换乘空间,人员可通过交通大厅快速进入各类交通设施及目的地的相应楼层,实现同层换乘的理念(图1)㊂图1 前海枢纽交通大厅剖面示意图作者简介:孙寅亮(1986.09一),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省南通人,学历:硕士;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类建筑设计㊂2 规范和技术的更新2.1 规范更新在项目先期阶段,国内尚无关于交通枢纽类建筑的设计规范,在交通大厅先期部分的设计中采取部分参考地铁设计规范㊁采用性能化设计和参考国外及香港地区规范的做法㊂而在2023年广东省发布了地方标准‘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D B J /T 15-249-2023(下文简称:‘枢纽防火标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设计规范的空白㊂在‘枢纽防火标准“中明确了交通枢纽的定义(图2),将公共交通枢纽(p u b l i c t r a n s po r t h u b )定义为主要指由多线或多形式轨道交通设施㊁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设施集中布置的组合实体㊂该规范具体明确了交通枢纽消防设计标准如下:(1)明确了交通空间的防火分隔形式,即可采用I 类实体防火分隔设施(防火门㊁防火墙㊁防火窗等);Ⅱ类活动防火分隔设施(防火卷帘㊁水幕等)I I I 类虚拟空间进行防火分隔(主要形式为防火隔离带),较现行防火规范形式更多样㊂(2)提出了疏散安全区的概念,即将火灾情况下的疏散安全区根据场所的安全性和防火分隔措施的不同分为A B C三种类型,其中B C 类安全区为人员疏散至A 类安全区的过度区域或场所,即 准安全区 的概念,但相比之前意义上的准安全区要求较松㊂对于不同疏散要求的场所匹配不同级别的安全区进行疏散,最终通过A 类安全区疏散至室外㊂图2 枢纽定义示意图(来源:‘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宣贯会)(3)当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通过限定单扇防火卷帘的宽度,分隔处防火卷帘的个数和总宽度则不受限,有别于现行防火规范防火卷帘宽度不大于1/3且不大于20m 的规范要求㊂(4)明确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地铁车站公共区可设置为一R E A L E S T A T E G U I D E |99个独立的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内可通过防火隔离带划分为若干个不大于5000㎡的单元㊂2.2 技术更新:随着大型交通枢纽的项目实践的增多,更多的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被用于枢纽设计的运用中来,如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 I S T )开发的用于预测由设计火灾场景所导致的火灾环境的流体力学(C F D )计算软件F D S ;日本T o ga w a K 公式及以此为基础二次开发的模型系统,通过火灾人员行为统计㊁人员疏散安全评估方法㊁火灾危险性评估和性能化设计结合的模型软件等㊂该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多以建筑设计场景建模为基础设置各类参数,通过虚拟火灾工况模拟出火灾发生时场景的安全性和消防设计的安全可靠性,为大型交通枢纽的消防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设计和复核作用㊂3 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策略3.1 设计原则和目标前海枢纽交通大厅以现行规范和国内外相关案例经验为基础,通过客流计算法和计算机软件模拟等方法辅助设计,以保证项目的消防安全水平总体上不低于现行实行的规范,本项目的设计目标为:(1)尽量避免发生火灾后烟气在建筑内部蔓延从而影响到枢纽的其它区域;(2)通过对客流的分析和计算通过有效的疏散手段,尽量缩短建筑的整体疏散时间;(3)在两层交通空间的任一层着火的情况下均可满足各层交通大厅内的人员安全疏散的条件㊂3.2 防火分隔由于交通建筑的特点,交通枢纽的交通大厅需为一个宽大而完整的空间,且与周边功能的连接也需尽可能通畅和顺直㊂在建筑设计上将两层交通大厅设置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内部不设置防火墙和防火卷帘等硬性防火分隔,仅通过防火隔离带将两层交通大厅分为8个防火单元,每个防火单元的面积控制在5000㎡以内㊂根据‘枢纽防火标准“交通枢纽与周边其它区域的分隔应优先选用I 类防火分隔(即防火墙㊁防火门)进行分隔,所以两层交通大厅与周边其它区域总体上均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在与其它区域确需连通时,在不影响客流组织时可采用Ⅱ类防火分隔(即防火卷帘)进行分隔,交通大厅地下一层与交通大厅先期部分㊁远期口岸出境大厅部分,以及交通大厅地下二层与地铁站厅部分㊁远期口岸入境大厅部分等交通类空间均采用两道特级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隔㊂与物业功能连接处采用方火隔间作为加强措施㊂图3 交通大厅防火分隔示意图3.3 疏散设计(1)疏散方式由于交通枢纽往往与城铁㊁地铁等市政设施有着密切的联系,前海枢纽交通大厅作为地铁与周边国铁及物业开发的换乘空间可将定义为C 类安全区,作为地铁的一部分考虑消防疏散问题㊂在本项目中参考地铁设计规范利用开敞楼梯和自动扶梯进行疏散㊂交通大厅地下二层人员通过地下二层与地下一层连接的开敞楼梯和自动扶梯疏散至交通大厅的地下一层,再通过地下一层的开敞楼梯和疏散扶梯疏散至地面㊂(2)疏散人数交通大厅内需要疏散的人数根据最不利高峰小时客流量按 人流量法 进行计算㊂通过对枢纽建成后的交通量预测,并考虑人员平均行走速度和交通大厅内部最长行走距离和人员逗留时间,根据公式:疏散人数=人员数量(人/h )ˑ逗留人数(s )/3600计算出交通大厅各层需疏散的人数㊂(3)疏散宽度核算交通大厅内用于疏散的楼扶梯数量和宽度需根据疏散宽度计算进行核算和调整㊂根据‘地铁设计规范“要求疏散设施应使人员在4+1m i n (1m i n 反应时间)内疏散至安全区域㊂交通大厅内设置的所有楼扶梯的宽度需满足将交通大厅内所有人员在5分钟内疏散完毕的能力㊂在疏散宽度计算中,根据各类楼扶梯的疏散能力,且由于交通大厅地下二层部分人员会通过地下一层进行疏散,从而使用在疏散人数核算中人数较多的一层的人数进行计算㊂另外考虑到交通大厅分为近期和远期分期建设和投入运营,将交通大厅近远期的疏散宽度分别进行核算㊂交通大厅内的楼扶梯数量的最终确定需根据核算结果进行设计㊂3.4 防排烟设计(1)防排烟设计在火灾发生时,其排烟量与可能发生火灾的规模㊁清晰层的高度及产烟量有关㊂由于多层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在本项目除了设置常规的防排烟和补风系统外,在地下二层额外设置了一套辅助排烟系统㊂当火灾发生在地下一层时,系统自动开启相应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和排烟风机,并利用开敞楼梯间处直通地面的出风口进行自然补风;当火灾发生在地下二层时,在开启对应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和排烟风机的同时启动地下二层所有的辅助排烟机房,使得地下二层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扶梯口处具有足够有效阻止烟气向上蔓延的气流,以确保地下一层部分达到C 类安全区的疏散标准,使地下二层的人员可通过地下一层进行疏散㊂(2)烟气模拟本项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 F D )模拟软件F D S 进行场景模拟,以验证和调整交通大厅的防排烟设计的有效性和安100 |R E A L E S T A T E G U I D E全性㊂在场景模拟中将火源位置设置于交通大厅近远期各层的楼扶梯处,并在交通大厅的各类关键位置设置了10处探测点,对各个场景下的烟气蔓延情况㊁清晰高度处的温度㊁能见度㊁C O 浓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㊂并且在各层探测模拟的同时,由于交通大厅为两层贯通的空间,还对地下二层发生火灾时,地下二层对地下一层的各个孔洞的气流情况额外进行了分析㊂通过数据模拟,交通大厅的消防设计需达到以下效果:A ㊁交通大厅的层高应满足在火灾工况下交通大厅的蓄烟能力,具有深度较大的储烟仓效果,在机械排烟系统的作用下数据模拟的火灾场景所产生的烟气均基本可以在货源所在的防烟分区内得到控制㊂B ㊁若火灾发生在交通大厅的地下二层,火灾产生的烟雾在排烟风机和辅助风机的共同作用下,火灾产生的烟气需始终被控制在地下二层,不会通过两层之间的孔洞蔓延至地下一层,不影响地下一层人员的疏散㊂C ㊁在地下二层发生火灾时,通过各类排烟风机的共同作用下,地下二层通往地下一层的各类孔洞所产生向下的气流其速度需大于1.5m /s,以使交通大厅地下一层达到C 类安全区的标准,使得地下二层的人员可通过地下一层二次疏散至地面㊂图4 交通大厅F D S 模型示意图图5 交通大厅各探测端气流速度变化曲线图4 结束语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消防设计功能复杂㊁体量庞大㊁设计难度大,但随着各地规范的更新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的普及,其设计标准已逐步成熟㊂在此类建筑的消防设计中首先需明确枢纽的定义,并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通过其特殊的属性论证可参考相关建筑类型(如地铁㊁铁路建筑等)的执行标准㊂在具体设计中通过交通空间与周边场所的防火分隔的确定㊁疏散人数的计算㊁防排烟设计等步骤进行消防设计㊂在消防设计论证中需先明确设计的安全目标,再通过数字化模拟的方法进行设计核算㊂此外需重点论证在不同楼层发生火灾时各层分别疏散的安全可靠性,并充分考虑到项目分期开发对消防疏散和场所安全的影响㊂参考文献[1] G 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 G B 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S][3] D B J /T 15-249-2023‘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S ][4] 刘松涛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下换乘大厅消防安全对策研究[J ].工业建筑.2016,46(6)[5] 鲍勇,陈娟娟.城市地下交通枢纽消防策略及模拟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35(3)[6] 陈玉锋.深圳市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防火设计策略[J ].广东土木与建筑.2017,12(6)[7] 肖春花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内消防 准安全区 设置原则和评估流程研究[J ].火灾科学.2010,10(19-4)[8] 穆海涛.大型地下交通枢纽工程消防设计难题及策略[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9[9] 刘栋栋等.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人员安全疏散研究[C ].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单元一01街坊开发导控文件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区位开发单元一用地面积50.1公顷,位于前海深港合作区的核心地段,桂湾片区北部,双界公园南侧。
规划倡导以街坊为基本单位的整体开发,单元一共划分5个街坊,其中01街坊用地面积5.14公顷,位于单元一西部,临海大道(原听海路)以西、桂湾四路(原桃园路)以北、桂湾一路(原双界河路)以南。
开发单元一规划总目标:结合前海湾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打造成多功能、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使该区成为TOD高强度、功能复合的国际金融中心。
规划目标与原则01街坊采用“整体开发”的开发模式,规划导控通过“导控文件”实现。
街坊导控文件由条款、图示及表格构成,包含功能规模、公共空间、建筑形态、户外广告、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市政工程、低碳生态八个部分,共79条款,其中刚性控制内容作“下划线”表达,原则上应遵照执行;其余为弹性引导内容,可在具体开发和设计中结合相关规划、规范和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开发模式与导控说明街坊规划子目标:导控原则:整体开发、目标导向、公共优先、刚弹结合、简明易懂。
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海片区,塑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形象;创造多元功能复合的枢纽核心区及国际金融产业街区组成部分;打造可达性高,与前海湾滨海公园、前海湾综合交通枢纽高度互动的公共空间;营造个性卓越、整体协调的滨海一线建筑形态;建设立体高效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智能化的绿色低碳生态街区。
开发单元一01街坊区位图开发单元一开发单元一区位图桂湾片区前湾片区妈湾片区A-01-01-03地块面积:7393㎡地上建筑面积:11.0万㎡地下商业面积:1500㎡A-01-01-03地块面积:7089 ㎡地上建筑面积:0.3万㎡地下商业面积:5000㎡A-01-01-03地块面积:6892㎡地上建筑面积:5.0万㎡地下商业面积:1500㎡A-01-01-03地块面积:24319㎡地上建筑面积:31.4万㎡地下商业面积:17000㎡裙房布局示意塔楼布局示意用地红线示意开发单元一规划范围01街坊范围地块编码300M220M170M120M240M建议地上建筑面积:14.2万㎡建议地上建筑面积:10.2万㎡建议地上建筑面积:7.0万㎡A-01-01-01A-01-01-02A-01-01-03A-01-01-04A-01-01-01开发导控管理表导控内容条款目录1 功能规模地块功能第1条地块数量第2条开发指标及配套设施第3条2 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结构第4-5条公共空间形态第6-14条步行系统控制第15-20条绿化面积比例控制第21条植物配置第22条街道家具和艺术品设置第23条开放要求第24条导控内容条款目录3 建筑形态地上建筑退线第25-26条地标建筑第27条视线通廊第28条塔楼形态第29-33条裙房形态第34-40条建筑照明第41条4 户外广告第42-45条5 地下空间总则第46-49条地下商业及步行活力空间第50-54条地下停车空间第55-57条导控内容条款目录6 市政工程市政设施第58条市政管线第59-60条其他要求第61-63条7 综合交通道路结构第64条单向行驶建议性方向第65条道路断面第66条竖向设计第67条公共交通第68条8 低碳生态能源利用第69-70条资源利用第71-72条生态物理环境第73-78条绿色建筑设计第79条导控文件【01街坊指标及配套设施一览表】1 功能规模街坊用地面积5.14公顷,建设用地总面积4.57公顷。
附件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第二批)序号经验举措名称创新做法典型应用场景和实施效果1科技成果转移全链条服务(1)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打通信息展示、匹配推送、合同存证、资金交收等关键环节,汇聚优质买方及卖方资源,建设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
(2)强化技术对接资本信息服务,推动知识产权投融资双方对接联系,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推动解决科技项目和早期科技企业融资缺口问题。
(3)建设全国职务科技成果服务专区,提供权属存证、应用前景评估、支持早期研发等综合服务,创新利用区块链技术完成赋权权属关系登记存证。
2022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以来,为多项科技成果颁发证书存证,推动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落地实施。
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服务各类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科技企业项目1200余项,服务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1000余家,促成技术交易金额合计2.64亿元,助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序号经验举措名称创新做法典型应用场景和实施效果2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1)率先出台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意见,制定大数据、直播电商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司法衔接,打造全链条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数字化底层标准,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部门证据格式统一、数据接口统一、案件类型及管辖确定等制度。
2022年,深圳市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案件16594件,审结18945件。
其中,审结包括涉芯片、算法、5G通信等在内的技术类案件1541件,占全省技术类案件的40%。
同时,依托“鸿蒙协同云平台”,完成200余个侵权产品链接下架处置推送,处理知识产权维权行政案件200余宗,打造智慧高效保护体系。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枢纽工程位于XX市XX区,是连接市区与周边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项目主要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组织机构成立枢纽工程指挥部,下设施工管理部、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保障部、后勤保障部等部门。
各部门职责明确,相互配合,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 施工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行为,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3)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三、施工工艺与流程1. 道路施工(1)路基施工:先进行土方开挖,然后进行路基填筑,确保路基平整、坚实。
(2)路面施工:先进行基层施工,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2. 桥梁施工(1)桩基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确保桩基质量。
(2)承台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确保承台质量。
(3)墩柱施工:采用预制构件或现浇混凝土,确保墩柱质量。
(4)梁板施工:采用预制构件或现浇混凝土,确保梁板质量。
3. 隧道施工(1)隧道开挖:采用新奥法或隧道掘进机,确保隧道开挖质量。
(2)支护施工: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架等支护措施,确保隧道支护质量。
(3)衬砌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确保衬砌质量。
4. 排水施工(1)排水管道施工:采用预制管材或现浇混凝土,确保排水管道质量。
(2)检查井施工:采用预制构件或现浇混凝土,确保检查井质量。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确保不合格产品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 安全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2)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深圳地铁前海车辆段上盖保障性住房主体2标工程总平面图2、《建筑机械与设备通用技术条件》JG/T5011一12一923、SC型系列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一2007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2001、J119-200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二、工程概况深圳地铁前海车辆段上盖保障性住房主体2标工程由 6栋塔楼及两层裙房组成,地面以上1~3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是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为住宅楼。
建设地点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前海车俩段,由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广西建工集团笫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施工。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 22.2万m2。
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
建筑总高度约123。
4m.在结构施工阶段及装修阶段,采用施工电梯觧决施工材料及人员的垂直运输。
本方案为11a号楼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方案。
三、施工升降机的选型和布置(一)选型根椐深圳地铁前海车辆段上盖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11a号楼实际情况,须要安装一台施工升降机来做垂直运输、采用双笼施工升降机。
具体型号为SC200/200,标准节为A型,采用A型附墙型式。
每9米附墙一次,位置在偶数层.升降机相关参数如下:根据SC型施工升降机使用手册提供的基础尺寸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升降机基础尺寸为5800mm×4200mm,厚度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配筋为Φ14@150。
施工升降机安装在基础地面板面上,标高为基础楼板面的标高-1.5m。
中心位置位于 11-3轴线11—Q轴线交汇处。
平面布置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及支撑布置图。
施工升降机搭设高度和节数如下表(一)裙楼楼板加固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升降机装在裙楼笫二层楼板面,为确保安全,经设计确认,施工升降机基础所在范围内的楼板须采用φ48*3。
前海车辆段与商业开发共用管线改造工程—学府桥底Y32-Y35路段交通疏解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部门:批准人:编制时间: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2)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3)二、占用道路的路段、面积 (3)三、现场交通状况 (3)四、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和交通组织的要求 (4)五、交通组织 (4)六、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 (4)七、交通组织管理措施 (5)八、交通保证措施 (6)九、安全文明施工 (6)十、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项目名称:前海车辆段与商业开发共用管线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南山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代开发单位:中信前海(深圳)投资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深圳市合创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施工单位: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工程地点:深圳市前海时代广场(二)工程概况:前海车辆段与商业开发共用管线改造工程,为拟建深圳地铁前海车辆段上盖物业三期工程的配套工程,位于深圳市西南部前海合作区,紧邻前海车辆段。
目前Y32-Y35段管线位于5号地块物业开发的红线范围内,基坑土方开挖期间会影响地下管线等设施。
并且此路段是地铁车辆段内运营的车辆进出必经之路,为了确保地铁能够正常运营,我方特为此段的施工编制了交通疏解施工方案。
(三)施工特点:车辆段内Y32-Y35段综合管线的改造工程施工,需破除现状路面和路基,因此路段施工是新西大门进出的主要路口.二、占用道路的路段、面积需占用车辆段学府桥底道路的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位置及占道情况详见附图,需占用段长度为50M,路宽12M,面积为600㎡。
现状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为沥青路面。
三、现场交通状况前海车辆段与商业开发共用管线改造工程-Y32-Y35段道路为沥青路面,是进出新西大门的主要路口,此路段施工主要工作为机动车道破除后恢复,雨、污水管、中水管、通信管和给水管过路管的埋设,新建围墙的施工,占用道路段两端头以及两侧做施工围挡,工程量施工现场实量。
建筑设计与规划福建建设科技 2011 N o 433深圳地铁前海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设计方案的应用徐伟工(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26)[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城市均在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系统,本文详细阐述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设计中,如何有效解决车辆段上盖物业的交通组织、建筑消防、噪音防控等三个主要问题。
为今后车辆段及其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上盖物业 建筑消防 交通组织 噪音防控A pplication of b uilding d evelopme nt de sign sc heme for up per prope rty of Qianhai ve hicle section of S henzhen Met roAbstract:Wit h the hig h speed development o f Chinese eco no my,the scale o f cities is ex panding ,mo re and mo re cities ar e develo ping the under gr ound or bit traffic.T his paper elabor ates t hat o n desig n o f the upper pr operty of v ehicle section,how to solve the traffic or ganization,building fire protectio n and no ise contro l effectively.It pro vided refer ence fo r the desig n of the vehicles and pr operty dev elop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U pper pr operty ;Building F ire pro tection;traffic o rg anization;noise prev ention and contro l 作者简介:徐伟工(1972),男,毕业于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工程师。
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3。
悬挑外架架体设计 (1)4。
架子搭设技术要求 (2)4.1.材料技术要求 (2)4.2.搭设构造要求 (3)5。
架子搭设与拆除 (4)5.1搭设流程 (4)5。
2搭设要点 (4)5。
3架子拆除要点 (5)6。
悬挑架的验收与使用 (6)6.1悬挑架的验收标准规定 (6)6。
2悬挑架的使用规定 (6)7。
职业健康、安全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7)8。
悬挑外架计算书 (7)8。
1参数信息: (7)8.2大横杆的计算: (8)8。
3小横杆的计算: (9)8.3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10)8。
4脚手架立杆荷载的计算: (10)8.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1)8。
6三角形钢管悬挑支撑计算: (12)8.7三角悬挑的杆件和节点设计 (14)1. 编制依据1、深圳地铁前海湾车辆段上盖保障性住房平台I标工程设计施工图纸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3、《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4、《建筑施工安全手册》(主编杜荣军 2007年1月版)5、《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经审批的深圳地铁前海湾车辆段上盖保障性住房平台I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 工程概况本标段为1、2 号地块以及部分3 号地块范围内基础承台面至16m 平台以下(包括16m 平台,不含9m 标高七号路市政高架桥的平台范围)的土方回填、梁板及墙柱土建结构以及相应的预留、预埋、白蚁防治等工程。
1、2、3 号地块东西宽约126。
5m,南北长约950m,首层平台标高9m,第二层平台标高16m, 1、2、3 号地块总占地面面积约11。
89 万㎡,本标段占地面积约为8.6万平方米,施工平面分区如下:3. 悬挑外架架体设计由于本标段平台工程楼层仅为两层(9m平台和16m平台),而每层平面面积约6万平方米,施工必须分片分区进行,每一施工小片区均涉及施工安全防护。
为了确保安全施工,同时不影响相邻片区的施工,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悬挑式双排脚手架,并与高支模连接在一起。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述 (1)1.2 设计概况 (1)第二章平面布置的规划 (1)2.1 总平面布置依据 (1)2.2 总平面布置原则 (2)第三章现场办公、生活区临时设施 (2)3.1 办公区设施布置 (2)3.2 办公区临时设施的具体做法 (3)3.3 管理人员生活区临时设施布置 (4)3.4 管理人员生活区临时设施具体做法 (5)第四章工人生活区临时设施(场地未定) (6)4.1 工人生活区临时设施布置 (6)4.2 工人生活区临时设施具体做法 (7)第五章现场生产设施布置(连续墙施工阶段) (9)第六章现场平面管理 (10)第七章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第八章附图 (13)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深圳市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项目+0.00 以下土建工程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具体位于前海合作区桂湾一路、临海大道、桂湾四路、听海大道围合区内,且东侧毗邻地铁11 号线前海湾站。
对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较高。
1.2 设计概况本工程位于深圳西部填海区桂湾片区一单元,桂湾一路、临海大道、桂湾四路、听海大道围合的20ha (包括近期和远期)用地内。
近期用地约10ha ,由东至西平行布设地铁1 、5 、11 号线及其3 条线的前海湾站。
其中地铁1 号线(罗湖一机场东)、地铁5 号线(前海一黄贝岭)现己投入运营,地铁11 号线(福田一松岗)目前正在施工阶段,计划2016 年6 月实现通车。
本项目设六层地下室,地下结构由纯地下室部分和上塔楼、裙楼的地下投影部分组成,塔楼地下结构形式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车库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
地下工程用途包括停车、商业、枢纽大厅、换乘通道及设备用房等,总建筑面积约42.3 万平方米。
基坑工程规模:前海枢纽近期工程基坑总长度约830m ,宽度约100m,深度约30m。
南北向采用1.2m厚地下连续墙隔断,共计8个基坑,目前施工T4基坑。
第二章平面布置的规划2.1 总平面布置依据施工总平面的规划和管理是工程现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依据主要是: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备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临时设施的数量和外廓尺寸。
2.2 总平面布置原则为保证施工现场布置紧凑合理、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原则确定如下:1、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3、合理布置塔吊、物料提升机、汽车吊、履带吊等垂直和水平运输工具,规划好施工道路和场地,优化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堆放和加工地点,减少运输费用和场内二次搬运。
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生活区内除过车道路和工人行走路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铺设外,其余路面均保持原有绿地加铺草皮,场地内各大型绿植尽量保留,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5、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6、以“绿色施工”为理念,场地内各种设施尽量采用可周转的预制块制作,实现临时设施的可持续利用。
此次管理人员的办公区采用集成式箱式房,安装工艺简单,周转性高。
7、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第三章现场办公、生活区临时设施3.1 办公区设施布置1、本工程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以便于施工统筹协调。
管理人员办公区、生活区设置在本工程西侧远期开发用地上占地面积约为780m2。
(详见办公、生活区平面布置图)2、办公区内主要设施有:1)办公设施:包括各部门办公室、观光台、会议室等。
办公室内统一配备办公桌椅、资料柜,会议室内配备拼装式长型会议桌、皮椅、投影仪,综合办公室配备复印机、传真机等设施,所有办公室统一安装空调机、电源插座等;2)办公区设置多个车位的临时停车场;3)办公室、会议室、招待室等用房均采用集成箱式房现场安装,管理人员宿舍初定使用3m*6m集装箱。
表3.1-1 办公区设施用房一览表3.2 办公区临时设施的具体做法1、办公室1)办公室每间规格为3.01m×6.06米,集成式箱式房现场安装。
2)会议室规格为3.01m×6.06米集成式箱式房合并安装。
2、厕所一间规格为3.01m×6.06米,集成式箱式房现场安装。
3、围墙全部采用预制移动围挡,便于以后拆除及重复利用。
4、地面。
表3.2-1 地面做法5、化粪池采用可周转玻璃钢化粪池,具体详见附图。
6、旗台表3.2-2 旗台做法详细做法见附图7、消防配备办公楼一层在楼梯间左侧墙面设置消防箱,配备2罐干粉灭火器;二楼楼梯间右侧墙面设置消防箱,配备2罐干粉灭火器。
8、抗台风措施办公内所有楼栋四角用钢丝绳牵引,端部用高强螺栓固定于地面,以抵抗该地区不定期出现的台风。
3.3 管理人员生活区临时设施布置管理人员生活区布置在办公区南侧的场地上,生活设施包括管理人员宿舍、餐饮中心、厕所、浴室、晾衣棚、篮球场。
餐饮中心采用中建集成箱式房现场安装,宿舍、厕浴采用普通集装箱现场安装。
详细见平面布置图。
表3.3-1 管理人员生活区设施用房一览表规格为3m×6m普通集装箱。
2、项目部餐厅规格为3m×6m中建厢式房。
3、项目部厕所、冲凉房每间规格为3m×6m普通集装箱,初步设计于管理人员宿舍楼内。
4、围墙全部采用预制移动围挡,便于以后拆除及重复利用。
5、晾衣棚用不锈钢管焊做支架,阳光板铺设棚顶6、隔油池、化粪池采用可周转玻璃钢隔油池、化粪池7、消防配备管理人员宿舍在左侧墙面设置消防箱,配备2罐干粉灭火器;二楼配备2罐干粉灭火器。
另外在厨房门口配置一个消防箱,配备2罐干粉灭火器。
3.4 管理人员生活区临时设施具体做法1、宿舍集装箱规格3m×6m,两栋,每栋两层20间。
表3.4-1 板房基础做法由厨房、餐厅组成。
表3.4-2 厨房、餐厅做法表3.4-3 男厕浴、女厕浴表3.4-4 洗漱池表3.4-5 篮球场表3.4-6 道路表3.4-7 其它地面做法第四章工人生活区临时设施(场地未定)4.1 工人生活区临时设施布置1、工人生活区内主要设施有:工人宿舍、食堂、餐厅、淋浴间、厕所、医务室、门卫室等。
2、工人宿舍区按800人进行布置;工人生活区设置5幢两层宿舍楼(10间×2层)共100间,按8人/间考虑,可容纳工人800人。
工人宿舍全部采用普通集装箱(尺寸6.00m×3.00m)。
3、食堂:配备两台电视机。
设固定灶台及不锈钢包面的固定操作台,操作间内设置排水沟;食堂设有冰箱、消毒柜及售饭菜防蝇装置等卫生防疫设施。
食堂须取得卫生防疫部门发给的检疫检验证,食堂炊事人员必须具有身体健康证明。
4、厕所、浴室采用集装箱(尺寸6.00m×3.00m)。
5、临设围墙全部采用预制移动围挡,便于以后拆除及重复利用。
6、门卫室:在出入大门内侧,设置门卫室,采用移动式板房。
7、生活区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主排污管;8、所有地坪及地梁(含路基)要求原土夯实。
板房地面比室外地面高20mm。
9、职工生活区每栋活动板房前均设置排水沟(300×300)及洗漱池,位置现场确定;10、生活区应配置室外消火栓,两个相邻消火栓间距不大于60米。
消防干管直径不小于100毫米。
消火栓处周围设明显标志,配备水龙带、枪头,周围3米内不准存放物品,并按要求放置灭火器。
11、厨房和液化气钢瓶间配备不少于2具灭火器、灭火毯。
12、生活区宿舍照明使用36V安全电压,并统一设置专用充电插座,生活区设2处集中充电房,一处设置在门卫处,一处设置在就餐棚内。
13、整个生活区,派人定时进行卫生打扫,做到干净、整洁、无异味、排水通畅、道路整齐,并进行适当绿化、美化,为工人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展现企业形象。
14、抗台风措施:工人生活区内,所有搭设的板房屋面,沿屋面长边铺设与屋面等长的钢管,铺设间距1.2m,钢管两头及中间部位用钢管连成整体成钢管网。
再用钢丝绳牵引钢管网四角,端部用高强螺栓固定于地面。
4.2 工人生活区临时设施具体做法1、工人宿舍集装箱尺寸6.00m×3.00m,两层。
表4.2-1 板房基础做法由厨房间、食堂操作间组成。
表4.2-2 厨房间做法表4.2-4 男厕所表4.2-5 男冲凉房表4.2-7 职工洗漱池表4.2-8 场地硬化第五章现场生产设施布置(连续墙施工阶段)生产设施布置包括现场围挡、施工道路、养护室、仓库以及各类加工车间(钢筋加工场、周转材料堆场、木工加工棚和钢结构堆场)等。
1、现场围挡布置本工程场地进行全封闭管理,延用现已围蔽的围墙,并对原有围墙进行修复完善。
2、现场施工临时道路现场道路考虑各阶段施工的要求,沿基坑南边设置临时道路。
现场施工临时道路布置见施工平面附图。
道路做法表5.1-1 道路做法1)周转材料堆场及加工场:根据各阶段施工的要求,合理的设置木堆放、加工存放场地,保证每处均在塔吊的覆盖范围之内。
详见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木加工机械会产生较大噪音,为满足施工降噪要求,一方面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对施工时间进行规划;另一方面,木工棚内衬吸音板,可大大降低噪音污染。
另外木工棚应配备消防器材,满足消防要求。
2)钢筋堆放、加工存放场区:钢筋原材堆放场地、钢筋加工棚及半成品堆场,各类钢材按不同规格堆放整齐,设置标识牌并注明检验状态。
内设切断机、弯曲机、调直机、机械连接套丝机、钢筋对焊机各1台及加工操作平台等钢筋加工机械。
3)型钢堆放:根据各阶段施工的要求,合理的设置堆放场地,详见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4)机电加工存放场区:安装工程在项目前期主要是配合预留预埋,半成品均匀分布在周围方便与土建的配合。
4、库房在场内设置2个临时仓库,仓库采用集装箱。
库房内设专职仓库管理员负责仓库内日常进出物品的登记及室内材料的维护工作。
另外配备消防器材,满足消防要求。
5、养护室由于本工程体量较大,工程用料比较复杂,为便于管理在现场设置试验室,并设置专职试验员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取样送检工作。
试验室内存放试验器械一套。
设标养室,配空调、增湿器、温度计、湿度计等设备,满足现场标养试验室条件。
第六章现场平面管理现场平面管理是实现现场平面布置目标的手段,只有科学的现场平面管理才能使现场生产、生活井然有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平面布置的目的。
1、管理原则根据各阶段平面布置图及进度计划,现场平面管理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