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安全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74 MB
- 文档页数:32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静电安全防护知识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1、电压高。
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
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
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
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
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3、静电的危害:第 2 页共 7 页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2007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
一分厂109车间2010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
4、放电与引燃1、各类静电放电种类1.1电晕放电。
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1.2刷形放电。
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1.3火花放电。
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1.4传播型刷形放电。
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
2、在相同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体的引燃能力大。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一、静电的定义和产生原因静电是指物体上存在的静止电荷。
当两个物体接触摩擦或分离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两个物体带有不同的电荷,从而产生静电现象。
二、静电的危害1. 对人体的伤害:静电会导致人体不适,如电击、感觉刺痛等;2. 对设备的影响: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造成损坏,导致设备失效;3. 对环境的威胁:静电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尤其是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
三、防静电措施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和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静电措施:1. 控制湿度:适度增加空气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其他调节湿度的设备来控制环境湿度。
2. 接地保护:将静电带电物体与大地或接地设施连接,通过导电材料进行导去静电荷。
3. 静电消除器:使用静电消除器可以快速中和电荷,减少静电的积累。
常见的静电消除器有静电棒、静电喷枪等。
4. 注意电缆走向:在布置电缆时,尽量避免电缆与高压线、大功率设备等静电场接触或靠近,以免引发火灾和其他危险。
5. 使用防静电材料:选用防静电材料生产电子产品和工作服等,可有效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四、防静电培训要点1. 静电知识普及:培训时要讲解静电的定义、危害及防静电措施,增强员工对静电的认识。
2. 个人防护措施:提醒员工在进行清洁操作时,使用防静电手套、鞋子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静电对身体的危害。
3. 工作区域设计: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并设置静电防护设施,如接地导线、静电消除器等,有效降低静电积累的风险。
4. 安全操作指导:对从事电子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指导,包括正确使用工具、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等。
5. 应急响应措施:培训中要强调应急响应措施,如火灾的扑灭方法、人员疏散等,以保障员工在危险情况下的安全。
结语静电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现象,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和损失。
通过对静电的认识和防护措施的学习,我们可以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保障工作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防静电基本常识准则静电是指物体通过摩擦、接触等方式而带上电荷,从而产生电荷不平衡的现象。
当电荷不平衡时,就会发生静电放电,造成电击、火花、设备损坏等问题。
为了避免静电产生和减少其对物体的危害,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防静电常识和准则。
1.防静电材料:选择不易带电的材料。
一些常见的防静电材料有铝、钢铁、塑料(尤其是具有针对静电设计和防护功能的特殊塑料),以及一些特殊的导电涂料。
2.接地:将物体的导电部分连接到地线上,以便将积累的电荷释放到地。
接地可以通过建立接地线、使用接地板或使用接地装置等方式实现。
3.避免摩擦和擦拭:尽量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和擦拭,因为这些活动会引起静电的产生。
4.避免干燥环境:干燥环境容易产生静电,因此要尽量保持环境湿润。
可以采取增加空气湿度、使用加湿器等措施。
5.防静电设备:使用专门设计的防静电设备,例如防静电脚垫、防静电手套、防静电衣物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体静电的产生。
6.防静电工作台:针对需要防静电的工作环境,建立防静电工作台是必要的。
防静电工作台应该采用防静电材料制作,并正确接地。
7.做好静电防护:在操作易受静电影响的物品时,应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例如,在操作电子元件时,可以将手指涂抹一些导电剂,以减少电荷被激活的机会。
8.防止静电积聚:避免在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使用易带电的材料,尽量使用防静电材料。
对于需要维护和保养的设备,要定期清洁和检查。
9.提高人的静电防护意识:对从事与静电防护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加强静电防护意识的培养,掌握正确的防静电措施和操作方法。
10.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静电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静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之,了解和掌握防静电的基本常识和准则对于避免静电产生和减少静电对物体的危害非常重要。
通过使用防静电材料、进行接地、避免摩擦与擦拭、保持湿润环境、使用防静电设备、建立防静电工作台、做好静电防护、避免静电积聚、提高防护意识和定期检查维护防静电设备等多种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产生和减少其对物体的危害。
预防静电危害十条安全规定1. 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的空气湿度适宜,不宜过干燥,维持相对湿度在30%到50%。
2. 穿适当的衣物:避免穿着纯棉或合成纤维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选择防静电服装。
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不移动:长时间站立或不移动易使身体积电,可适当活动身体,避免积聚静电。
4. 使用防静电设备:使用带有防静电功能的设备,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脚垫、防静电手套等。
5. 控制电气设备的使用:避免频繁开关电气设备,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6. 使用除静电液:在处理带有静电的物件时,可以使用除静电液来降低静电的积聚。
7. 避免使用塑料袋等易产生静电的包装材料:采用抗静电包装材料,避免产生静电。
8. 定期清洁工作区:定期清洁工作区,包括桌面、地面等,避免灰尘、污渍等积聚导致静电产生。
9. 禁止吸烟:吸烟会产生静电,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在工作区域内严禁吸烟。
10. 进行静电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静电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静电意识,学习如何正确处理静电危险。
预防静电危害十条安全规定(2)⑴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不准使用压缩空气调和、搅拌。
⑵易燃易爆流体在输送停止后,必选按规定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
⑶对易燃易爆流体储罐进行测温、采样,不应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具。
⑷严禁从灌上部收油,油槽车应采用鹤管液下装车,严禁在灌区装油品。
⑸严禁穿戴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尤其是不应在该区穿(脱)衣服或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
⑹容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环境,其湿度必须控制在规定界限内。
⑺易燃、易爆区及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的装置,必须做好设备静电接地,混凝土地面、橡胶地板等导电性应符合规定。
⑻化纤和粉体物料的输送与包装,必须采取消除静电或释放静电措施,易产生静电的装置、设备必须设静电消除器。
⑼防静电措施和设备,应指定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并建立档案。
⑽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和原材料的偷用,应对静电情况作出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消除静电措施。
防静电方法大全:多种措施
防静电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穿防静电服:防静电服是由专业的防静电面料制成的,可以有效地减少静
电的产生和积累。
2.穿防静电鞋:防静电鞋的鞋底一般都有防静电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将人体
产生的静电导入地面。
3.使用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环可以有效地将人体产生的静电导出,避免静
电的积累。
4.使用防静电手套:防静电手套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体与周围物体之间的摩擦
产生的静电。
5.保持室内湿度:在干燥的环境中,人体的静电容易积累。
通过使用加湿器
或者放置一盆水在室内,可以增加室内的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6.避免长时间穿化纤衣物:化纤衣物容易产生静电,尽量避免长时间穿化纤
衣物,尤其是在干燥的环境中。
7.勤洗手:勤洗手可以有效地将人体产生的静电洗掉,避免静电的积累。
8.使用抗静电剂:抗静电剂可以有效地减少物体表面的静电积累,将其涂抹
在物体表面即可。
总之,防静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防静电知识介绍ppt•什么是静电•静电对人体的影响•防静电的方法目录•防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防静电的必要性•如何提高防静电意识01什么是静电静电是指静止状态下的电荷,通常是由摩擦、接触或感应等原因而产生的。
静电荷的积累会使物体表面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形成静电现象。
静电的定义不同材料之间相互摩擦会产生电荷转移,使其中一种材料带正电荷,另一种材料带负电荷。
摩擦起电当一个导体靠近带电体时,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导体会在近端部分感应出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
感应起电静电的产生1静电的危害23在某些易燃易爆环境中,积累的静电荷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静电火花静电荷积累在电子设备上,可能干扰其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电路故障。
影响电子设备当高电位差产生的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对接触到的物体或人体造成电击。
电击02静电对人体的影响皮肤干燥静电会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污垢,使皮肤变得干燥,引发瘙痒、红肿等症状。
皮肤炎症静电放电时产生的火花、电磁波等可能刺激皮肤,引发接触性皮炎、过敏性荨麻疹等炎症。
静电对皮肤的损害视线模糊静电放电时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影响空气清晰度,使人的视线变得模糊。
眼部疲劳由于静电吸附作用,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摆脱这种干扰,容易导致眼部疲劳和不适。
静电对视力的影响静电放电产生的声音、闪光等可能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思维和判断能力。
注意力分散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电磁场,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干扰,引发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头痛、头晕静电对脑力的影响03防静电的方法总结词通过将静电荷引入到大地中,以消除物体上的静电荷。
详细描述通过将物体与大地相连,使物体上的静电荷通过大地导走,从而消除物体上的静电荷。
接地法通常用于消除导体上的静电荷。
接地法总结词利用导体将静电荷引入到其他物体中,以消除物体上的静电荷。
详细描述通过将物体连接到其他导体上,使物体上的静电荷通过导体导走,从而消除物体上的静电荷。
防静电消防安全专项知识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不平衡的电荷,当这些电荷间的电压差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电火花的放电现象。
静电放电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会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危险,因此,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应重视防静电措施的落实。
一、了解静电的形成和危害1. 静电的形成:静电主要是由于摩擦、接触和分离等方式产生的。
例如,人体摩擦地毯或塑料地板,衣物摩擦席子、木桌等。
在这些过程中,电子会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导致电荷的不平衡,形成静电。
2. 静电的危害:静电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静电触电现象。
当人体接触具有高电压的物体时,会发生电流通过人体的情况,引起电击。
轻微的电击会引起麻刺感和轻微伤害,严重的电击则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此外,静电的放电还会引发火灾和爆炸。
在易燃和爆炸性环境中,静电放电可以引发火花,点燃气体、粉尘等可燃物,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
二、静电防护措施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和消防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静电防护措施。
1.人员防护措施(1)注意穿着:避免穿着产生静电的材料,如尼龙、涤纶和塑料等。
可以选择穿棉麻或防静电服装,减少静电产生。
(2)维持适度湿度:适度的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在干燥的环境中,静电容易积累。
可以通过加湿器或保持室内通风来维持适度的湿度。
(3)防止摩擦和碰撞:避免产生摩擦和碰撞,减少静电的产生。
例如,底部带有导电性材料的椅子、塑料座椅头发无摩擦面,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摩擦。
(4)避免手工操作:避免进行容易产生静电的手工操作,如揉搓塑料袋、移动塑料桶等。
如果需要操作这些物品,可以佩戴防静电手套或使用静电散电装置。
(5)地面接地:在易静电积累的场所进行地面接地,减少静电的积累。
地面接地可以通过接地导线连接到大地或专门的接地装置上。
2.设备防护措施(1)防静电地板:在易积累静电的区域设置防静电地板,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防静电地板是一种导电地板,能够有效地把静电放电到地面。
防静电安全知识什么是静电?静电是指由于电势差引起的电荷积聚,可在非导体物质表面或导体物质表面聚集电荷。
静电的产生原因包括摩擦、分离、电磁感应等。
为什么要防静电?静电具有很强的电荷积累和放电能力,一旦发生静电放电,将会对人和设备造成严重损害。
如静电放电会引起爆炸,破坏电子元件等。
因此,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避免静电放电事故的发生,成为重要的安全措施。
防静电的措施1.接地设备安装接地导线,能够将设备内部的电荷与外界接地连接起来,避免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接地导线本身需要进行专业检测,确保其连通且符合标准。
2.置换流程换衣的过程中,由于物体表面会积累电荷,应避免使用化纤类织物制作工作服、毛毡鞋垫。
应穿着棉质衣服、鞋子,并使用防静电鞋垫避免电荷的积累。
3.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可以采用电化学、物理消除等方式消除静电。
具有应用范围广泛,使用方便等优点。
如生产线上的静电消除器,能够消除产品表面的静电,提高产品的质量。
防静电工具1.静电拖鞋静电拖鞋是一款专门针对静电制作的鞋子,具有良好的静电防护功能,适用于有静电敏感区域的场所。
2.静电手环静电手环适用于电子元器件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避免手部静电的积累和放电,保护元器件免受损坏。
3.防静电手套防静电手套是一种采用纯棉、亚麻等材料制作的手套,能够在操作过程中防止手部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静电防范的注意事项1.废气管路和放电装置必须安装接地,避免静电产生。
2.需要避免静电敏感区域,如:医院,高档写字楼等,不要使用塑料流动盘来进行存储。
3.使用电器设备、光学和精密仪器等要经常进行清洁,以避免静电产生从而对其产生危害。
结语防静电知识对于日常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重视并且正确地防范,才能更好地保障人身和物业安全,确保生产和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防静电工作。
《静电的利用与防范》知识清单一、静电的产生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存在的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在日常生活中,静电的产生非常普遍。
例如,当我们脱衣服时,尤其是化纤材质的衣物,常常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同时还能看到小火花,这就是静电在“作祟”。
静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摩擦起电这是最常见的静电产生方式。
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它们表面的电子会发生转移,导致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2、接触分离起电当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也会产生静电。
比如,金属与塑料接触后分离。
3、感应起电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时,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会出现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而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则会出现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二、静电的利用静电虽然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麻烦,但在很多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1、静电复印静电复印机利用了静电吸附的原理。
首先,通过充电让硒鼓表面带上均匀的电荷,然后用光学系统将原稿图像投射到硒鼓上,被光照到的部分电荷消失,未被光照到的部分仍保留电荷,形成了与原稿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接着,带有与潜像相反电荷的墨粉被吸附到硒鼓上,形成可见的墨粉图像。
最后,将墨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并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其固定。
2、静电除尘在工厂的烟囱中,安装一个带有高压静电的装置。
当含有灰尘的气体通过时,灰尘会被带上电荷,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到电极上,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这种方法效率高,能够有效减少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3、静电喷涂在喷漆过程中,让被喷涂的物体带上正电荷,而涂料雾化后带负电荷。
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涂料能够更均匀地附着在物体表面,提高了喷涂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涂料的浪费。
4、静电植绒将绒毛放在高压电场中使其带电,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绒毛会垂直植入到涂有胶粘剂的物体表面,形成美观的绒面。
三、静电的防范尽管静电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静电也可能带来危害,因此需要采取防范措施。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静电是指在电荷分布不均匀或电荷运动时产生的电现象。
虽然静电的电流非常微弱,但当遇到易燃物、易爆物或敏感的电子设备时,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损坏设备。
因此,了解静电的危害,掌握静电安全防护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电的产生原因、危害以及静电安全防护的措施。
一、静电的产生原因静电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摩擦:当两种不同材料之间摩擦或剥离时,电子会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导致两种材料带电。
2. 分离:当物体分离时,原本平衡的电荷分布被打破,导致物体带电。
3. 接触:当带电物体接触其他物体时,带电物体的电荷会转移到其他物体上,使其带电。
二、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爆炸:在易燃气体、液体或固体周围存在静电时,静电的放电会引发火灾或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电子设备损坏:静电对电子设备非常敏感,静电的放电有可能破坏电路、电子元器件,使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3. 人体触电:当人体带电时,接触地面或带电物体时会导致触电,造成人身伤害。
三、静电安全防护措施为了减少静电危害,需要采取一些静电安全防护措施:1. 防止静电的产生:在处理易产生静电的材料时,应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摩擦、分离和接触。
例如使用抗静电材料、涂覆导电材料、使用接地装置等。
2. 防止火灾、爆炸:在易燃气体、液体或固体周围,应采取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设备、加强通风、控制静电积聚等。
3. 防止电子设备损坏:在操作电子设备时,应注意防静电。
可以使用抗静电工作台、穿戴抗静电服装、使用抗静电工具等,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导。
4. 防止人体触电:在操作带电设备或带电材料时,应穿戴防静电鞋、手套等防护用具,确保自身和周围环境都处于相同的电位。
5. 定期检测与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静电防护设备和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可以进行静电测试、地面阻抗测试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6. 培训和宣传:对从事与静电接触的工作人员进行静电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静电危害的认识,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
防静电小常识
防静电小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
可以通过洒水、喷水雾、勤拖地或使用加湿器等方法,提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从而降低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2. 选择适当的衣物。
尽量选择全棉类的衣服,避免穿化纤类衣服,因为化纤类的衣服更容易产生静电。
3. 勤洗手、洗脸。
在看完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后,应该及时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的静电在水中释放掉。
4. 触摸墙壁除静电。
在要触碰别人或金属导体时,可以先触摸一下墙壁,或者手拿金属钥匙碰一下把手,然后再用手触碰,这样就可以避免被静电电到。
5. 增加皮肤表层湿度。
多喝水、多擦涂润肤霜,可以增加皮肤表层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
梳头发之前,也可以给梳子沾点水,或者换用木梳、牛角梳梳头。
6. 去加油站加油时,要先放电。
自助加油机上有个输入信息的键盘,它的材质是金属并且是直接与地相接触的,车主在加油前输入自己的加油信息时就已将身上所携带的静电释放出去了。
7. 加油过程中不要回到车内。
以上是一些实用的防静电小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