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药动学一般原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72.00 KB
- 文档页数:40
前言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药物体内代谢物及代谢机理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物和代谢机理研究,可以发现生物活性更高、更安全的新药。
近年来,国内外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评价新药中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过吸收入血液,并随血流透过生物膜进入靶组织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药理作用,作用结束后,还须从体内消除。
通过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求算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后,对可以药物在体内过程进行预测。
因此新药和新制剂均需要进行动物和人体试验,了解其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教学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本书是在原《药物动力学教学讲义》基础,经多年修正、拓展而成的。
全书十三章,三十余万字,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内容。
本书编著者均是长期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和研究第一线的教师。
因此,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编者药物代谢动力学主编:王广基副主编:刘晓东,柳晓泉编者(姓氏笔画为序)王广基、刘晓东、陈西敬、杨劲、柳晓泉内容提要: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学的概念 一、药的含义二、药学的概念 1药学一、 现代药学起源1、 药学起源于原始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
2、 最早记载的医学实践之一可能是在巴比伦时代(公元前2006年)3、 世界上较早系统记载药物的专著:中国魏晋时代的《神农本草经》,收载了365种药物。
4、 世界上已知的重要药学著作:公元前1500年“艾柏斯纸抄本”。
5、 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医学大师:盖伦。
6、 在公元8世纪,率先开设世界上第一家私人药店,开发出天然糖浆剂、保鲜剂、蒸馏水、醇类制剂:阿拉伯人。
7、 官方编撰的药典是:公元7世纪 唐朝政府苏敬、于志宁编的《新修本草》。
公元659年又称《唐本草》。
8、 第一个向盖伦说提出严峻挑战的:瑞士医生 巴拉赛尔苏斯 9、 1805年,从植物中提取出第一个活性成分:吗啡。
10、1818年分离出:番木鳖碱 11、1819年分离出:奎宁12、1820年,另外两位药物化学家又一次分离出了奎宁,并对此进行治疗性研究,这标志着纯化合物药物应用于临床的一个新的起点。
1821年,巴塞罗那爆发疟疾,帕莱蒂尔将药送去,并建立制药工厂,从此各国逐渐建立制药工业。
13、吗啡分离成功是现代药学开始的一个里程碑。
以生产奎宁为主开设的药厂是现代制药工业的鼻祖。
2药学-化学-医学的关系药学是化学和医学间的桥梁学科。
二、现代药学的发展(一)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葡萄球菌感染有效,成为第一个对任何全身细菌性感染真正有效的化学药物。
(二)药学各学科发展现状药学逐渐发展成具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大量实验手段的重要学科。
三、我国药学的现状与发展(一)药物化学方面1、我国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原料药生产的第二大国。
2、我国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化学药物中约97%以上是外国研制的,我国仅仅是仿制生产。
3、1993年化合物实体(即药物、农药)纳入专利保护制度。
(二)药物制剂方面1、现在我国生产的药物制剂已达3000多种,中成药制剂也有300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