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观光旅游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7.50 MB
- 文档页数:12
全国乡村旅游案例类型汇编乡村旅游作为市民短时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
而随着乡村旅游休闲化升级步伐的加快,乡村旅游产品也经历着从“观光”到“休闲”,从“农家乐”的简单模式到“休闲度假”的体验模式,从传统乡村旅游到现代乡村旅游的转变。
一、从资源依托的角度(一)山水型案例一:太湖三山岛三山岛,位于苏州太湖当中,因岛上三山相连而得名,面积仅5平方公里,三个村庄坐落其间,共有居民八九百。
岛有两种方式,快艇和轮渡。
三山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不太凉,夏不太炎,苍山碧水,风景幽美。
三山岛上常年花果不断,杨梅,枇杷,桃子,桔子,马眼枣等等。
山上旧有十景之胜。
堪称水碧山翠小蓬莱。
有国家地质公园(AAAAA级景区)。
三山岛农家乐众多,旅社还设有标房,卡拉OK ,餐厅等等,客房内都有空调、电视、热水器、淋浴,设施齐全,价格优惠,服务周到。
商业化高,各种休闲活动烧烤,游船,钓鱼等。
主打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等野生水产,农家绿色蔬菜还有放野家禽,味道鲜美,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新鲜海味,爬山、采摘橘子、看古建筑老风俗、游览太湖景点。
休闲的环岛自行车最受欢迎。
案例二:十渡十渡位于北京。
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岩溶峰林和河谷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具有“北方桂林”之称。
娱乐景点有孤山寨、千古河床、悬锁桥、腾空狮、一线天等,游客还可以在这里坐农家驴车、品农家野菜,特色菜烤全羊、干炸拒马河小鱼干等,同时还有许多娱乐项目,如蹦极跳、沙滩车、竹排、攀岩、漂流、骑马等等,让游客在山水之间体味农家的乐趣。
(二)田园型案例一: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本着“国外先进农业与中国农业接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前瞻性发展理念,重点发展六大主导产业:以蔬菜、花卉为主体的种子种苗产业;以绿色蔬菜、食用菌、花卉为主体的设施农业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利用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生物技术产业;温室工程安装制造产业;与农业相关的物流交易、休闲居住、观光旅游、会展培训等第三产业。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各地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优化区域布局、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资源整合、拓展功能内涵、培育产业品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拓展农业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将北京、江苏、浙江、重庆、天津的做法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如下。
1、北京: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乡村旅游有效供给(1)整合资源、节庆营销2013年,北京市农委整合郊区特色农产品资源,推出了“休闲农业季”系列活动(包括北京草莓季、樱桃季、花季、香草季、瓜季、鲜桃季等),并编写了《香草天空》、《北京瓜顶呱呱》、《京郊如此多娇》等主题宣传册,策划设计了《北京樱桃地图》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地图,制作了《北京休闲农业季》2013笔记本,推出了约l000张精美图片,深受游客欢迎。
这些活动以季为周期,以京郊特色、优质农产品为旅游吸物物,贯穿全年,带动市民到郊区采摘、休闲,把农村产业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郊区各区(县)还结合各自特点,举办了农耕节、美食节、采摘节、登山节、赏花节、滑雪节等宣传推介活动,累计有150多项。
(2)虚拟社区、网络营销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针对青少年等特定消费群体,通过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开展营销,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出了“农田观光使者”招募、农田观光使者采风、农田观光博客大赛等活动,吸引了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一批博主参加,发表大量农田观光主题博文,经过多次转发、评论,吸引了市民的眼球。
从2011年开始,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举办了多期“凤凰乡村游、大美体验客”活动,大量网友在到京郊旅游观光、品尝京郊美食、体验农事活动时进行编辑、制作,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实时发布图文信息和游记,让潜在的旅游者获得了直观、即时、有用的信息。
2、江苏:加强功能拓展,延伸特色产业链在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规模畜禽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外向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注重农业功能的拓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培育特色产业。
农业优秀典型案例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一些农业企业和农民创造了许多优秀典型案例,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优秀典型案例。
1. 江西省赣州市某村种植合作社的发展该村种植合作社由一群年轻人组建,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成功种植了优质水稻和蔬菜。
他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使农产品品质提高,销售价格也有所提升。
通过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农民们增加了收入,村庄也实现了农村产业的升级。
2. 湖北省武汉市某果园的精准农业管理该果园采用了现代化的精准农业管理技术,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果树的生长情况进行精准监测和管理。
根据数据分析,果农们可以准确施肥、浇水和防病虫害,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这种精准农业管理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3. 云南省大理州某农民的高效种植经验这位农民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种植经验。
他采用了适宜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保证了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他注重土壤保护和改良,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了农药残留和土壤污染。
他还注重作物的品种选择和轮作,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高。
4. 四川省雅安市某养殖场的环保养殖模式该养殖场采用了环保养殖模式,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设施建设,减少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排放。
他们注重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提高了动物的健康状况。
同时,他们还与当地农民合作,将农作物秸秆和粪便作为饲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5. 北京市某农业科技企业的智能温室技术该企业研发了一套智能温室技术,通过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精确控制。
他们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温室内农作物的自动监测和管理。
这种智能温室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节约了能源和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国内优秀乡村旅游农家乐经典案例分析案例一:广东顺德长鹿休闲度假农庄长鹿农庄建于2002年,现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长鹿农庄是一个集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以吃、住、玩、赏、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的最佳场所。
主要由“长鹿休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主题公园”五大园区组成,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吃:岭南特色农家美食住:超五星级湖景别墅玩: 游乐城、欢乐岛主题乐园赏: 农家五绝表演娱: 度假村KTV、原始部落、瀑布游泳池、药浴温泉购:特色购物一条街,汇聚东西南北地区各种驰名特产案例二:成都五朵金花休闲观光农业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位于城乡结合部,“五朵金花”其实就是三圣乡的五个小村子。
打造了以“五朵金花”为品牌的休闲观光农业区,占地12平方公里,现已成为国内外享用盛名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被评定为国家4星级风景旅游区。
这五个村子,各有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花乡农居――红砂村主要发展小盆、鲜切花和旅游产业;幸福梅林――幸福村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江家菜地――江家堰村以认种的方式,将土地给城里人认种,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东篱菊园――附马村突出菊花的多种类和菊园的大规模,形成“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万福村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为了艺术创作、音乐开发的艺术村。
“五朵金花”相距较近,但各具特色,错位发展,避免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恶性竞争。
案例三:深圳青青世界青青世界是一家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场,为“鹏城十景”之一。
园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景区为分侏罗纪公园、蝴蝶谷、瓜果园、陶艺馆、园艺馆等,另建有欧陆风情的木屋别墅、酒店客户、中餐厅、游泳池、钓鱼池等。
园中的游乐项目有制陶、垂钓、蜡雕、手工纺织、编织中国结、城市农夫、制做唐山彩陶版画、蜡染等,妙趣横生,很能锻炼人的动手能力。
村庭院经济典型案例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村家庭在自家庭院内进行的一种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
它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将农业生产与农村旅游、乡村文化、休闲娱乐等元素相结合,实现家庭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下面列举了一些村庭院经济典型案例,以展示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领域的成功实践。
1. 蔬菜种植与农家乐结合李氏家庭种植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郊区,他们将家庭院打造成了一个蔬菜种植基地,并开设了农家乐。
游客可以亲自采摘新鲜的蔬菜,并在农家乐中品尝自家种植的有机蔬菜。
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城市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2. 果树种植与农产品销售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李老汉家庭院种植了各种水果树,如苹果、樱桃等。
他们利用家庭院的果树产出,开设了水果销售店。
村民可以直接从他们的院子里购买新鲜水果,这不仅方便了村民,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3. 养鸡与农产品加工张大妈家庭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她在院子里养了一批肉鸡。
除了销售新鲜的鸡肉,她还将剩余的鸡蛋用来加工鸡蛋制品,如鸡蛋糕、鸡蛋饼等。
这种模式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农产品选择。
4. 养蜂与特色农产品开发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王师傅家庭院养了一群蜜蜂。
他利用蜜蜂采集的花粉和蜜制作特色农产品,如蜂蜜、蜂蜜酒等。
他的产品不仅在当地受到欢迎,还通过网络销售走出了苍南,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
5. 养殖与农家院民宿在四川省成都市郊区,杨大哥家庭院养殖了一批肉牛。
他将家庭院改造成了农家院民宿,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农家生活,并品尝到新鲜的牛肉。
这种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丰富了农村旅游的项目。
6. 花卉种植与花艺教育在北京市房山区,王女士家庭院种植了各种花卉,如玫瑰、郁金香等。
她利用自己的花卉资源,开设了花艺教育培训班,帮助人们学习并欣赏花艺。
这种模式不仅为农民带来了收入,也促进了城乡交流和文化传承。
7. 养殖与农产品加工在湖南省岳阳市洞口县,刘大爷家庭院养殖了一批土鸡。
城郊乡村发展案例分享1. 案例一:北京市延庆区农村旅游发展延庆区地处北京市郊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成功打造了一批农家乐、观光农园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案例二:上海市崇明区农业现代化崇明区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向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
3. 案例三:广州市番禺区乡村振兴番禺区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
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提升了乡村发展水平。
4. 案例四:杭州市西湖区乡村文化保护西湖区通过加强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打造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乡村景区。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了当地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 案例五:成都市都江堰市农业合作社发展都江堰市鼓励农民组建农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合作社还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销售渠道,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
6. 案例六:深圳市龙岗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龙岗区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传统农业的比例,增加现代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的比重,并推动农民转型就业。
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7. 案例七:南京市浦口区农村环境整治浦口区通过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同时,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8. 案例八:重庆市璧山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璧山区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
这一举措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发展。
9. 案例九:厦门市思明区农民合作社发展思明区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通过集体经营和资源整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农民合作社还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升了农民的专业素质。
10. 案例十:武汉市黄陂区农村电商发展黄陂区通过推广农村电商,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增收。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区旅游景点介绍景点地址海淀区四季青乡廖公庄北京锦绣大地农业不雅光园区景点介绍北京锦绣大地农业不雅光园区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廖公庄,占地1800亩,是以“高科技、高起点、高效益”为宗旨,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农牧生产,形成以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现代不雅光农业为三大支柱的集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是“国家科技部工厂化农业示范基地”、“中国农学会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北京市特色农业智力示范基地”。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不雅光园区美食烤鸭全聚德烤鸭,以其皮层香酥、肉质鲜嫩、色彩鲜亮、气味芳香的特色,蜚声中外,被列为首都特产之冠。
北京烤鸭全聚德烤鸭之所以成为北京烤鸭的精品代表,驰名中外,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它具有优质的原料北京填鸭。
北京填鸭品种好,体形丰满,肌肉细嫩,有脂肪层。
早年全聚德专门有本身的鸭子房,从外面购进鸭雏后,本身喂养。
现在全聚德与京郊的鸭场签定购销协议,指导鸭场按全聚德的质量标准喂养,从而包管鸭子质量。
其次是它的加工设备先进,专门有本身的鸭坯生产线;烹饪队伍雄厚,技术精湛,老技师经验丰富,新厨师都经过严格培训考核。
最后是它的成品风味独特。
烤鸭外不雅饱满,颜色呈枣红色,光亮油润,皮层酥脆,外焦里嫩,滋味鲜美,香而不腻全鱼宴颐和园内偌大的昆明湖为餐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活鱼资源,这里的厨师们可以用鱼做出50多种风味不同的食品,冷、热、汤类样样俱全。
并且这里的食品多来自自然,例如夏天有荷叶黄鱼和菏叶肉,秋天则有菊花鱼锅,自有一种清纯的味道。
在园内的听鹂馆(原是慈禧太后听戏的地方)可以尝到这些美味。
涮羊肉北京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清初,满族入关后兴起,早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内中就有羊肉火锅。
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
《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
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编辑:彭文发目录:1、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2、北京安利隆生态农业旅游山庄规划运营3、昆山森林生态公园4、郫县农科村农家乐旅游博物馆策划分析5、海新河复兴生态园垃圾场上的休闲公园6、北京燕龙绿色生态园案例分析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作者: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李丘民,洪冰冰来源:《生态环境》2005年第3期摘要:发展观光农业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
许多观光农业生态园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造成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生态示范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
文章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顾的原则,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规划方案,将生态园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最终实现生态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观光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175(2005)03-0439-04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1]。
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
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
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1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1.1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
从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徐家大院在1986年的四川成都诞生,到现在32年过去了,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国人旅游中的重要部分。
而2017年一号文件中,“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拉动农村经济,振兴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营由最开始分散式的一家一户农家乐,陆续出现了“农家游”“民俗游”“村寨游”“乡村俱乐部”“乡村渡假村”等多种业态,相继经历了“农家乐”乡村旅游、以民俗村、古镇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和乡村度假等阶段。
现在乡村旅游成功的案例有哪些?专注景区乐园设计、乡村乐园设计的红孩儿游乐为大家整理以下成功典型的乡村旅游案例。
乡村旅游典型案例一: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从吃、住、玩、游、购各方面塑造绿色的乡村生活体验,成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吃:蟹岛实现了肉现宰现吃、螃蟹现捞现煮、蔬菜现摘现做等新鲜食材;住:蟹岛农庄是复原老北京风情,四合院群落、书斋雅室、酒肆作坊、大戏台、古钟亭等乡村民居。
游:体验羊拉车、马拉车、牛拉车、狗拉车等交通工具。
玩:采摘、垂钓、捕蟹、温泉浴、冲浪等各类娱乐项目。
购:可以在蟹岛购买绿色食品地址:朝阳区蟹岛路1号(城市海景水上乐园西侧200米处)乡村旅游典型案例二:成都五朵金花休闲观光农业区成都五朵金花景区是指三圣花乡,离成都市区二环路5公里,集乡村旅游、光观光休闲农业为主题的休闲度假胜地,主要是指:幸福梅林(幸福村)、花乡农居(红砂村)、东篱菊园(驸马村)、江家菜地(江家堰村)、荷塘月色(万福村)等5个景区。
这5个乡村各有特色,因此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业”的特色旅游景点:幸福梅林: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产业花乡农居:主要发展鲜切花、小盆、和旅游产业;东篱菊园:3000余亩的菊花成群,突出了菊花的多种类,并形成“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江家菜地:主要是城乡互动,相结合,以认种的方式,将土地给城里人认种,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
荷塘月色:以花卉和莲藕种植为主,以生态荷塘景观为载体,以绘画、音乐等艺术形态为主题,将湿地生态、荷花文化与艺术形式统一在一起,万福村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为了艺术创作、音乐开发的艺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