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江南民居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2 江南民居》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江南民居》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江南民居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欣赏江南民居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江南民居作为一个特定的艺术题材,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民居的历史背景、特点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民居的建筑特点、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能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江南民居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江南民居的建筑特点、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如何将江南民居的特点和艺术风格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江南民居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江南民居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
3.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江南民居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民居的艺术价值。
4.创作实践: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江南民居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突出江南民居的特点和艺术风格,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洁明了地展示教学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作品完成情况。
语文《江南民居》教案5篇江南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浙水乡注重前街后河,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中国人,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江南民居》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语文《江南民居》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用水墨画的作画技巧大胆构画江南民居并进行合理布局。
2.领略江南民居层叠、黑白相间、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
3.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江南民居的特点。
难点: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江南民居的特点。
教学设计:一、观看视频。
1、观看视频,感受江南民居之美。
(1)师:老师拍了很多房子的照片,你们想看吗?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照片里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
(白墙、黑瓦、高高低低、屋顶) (2)引导学生观察房子间的遮挡现象。
师:学生们看一看,你能数出这里有几幢房子吗? 提问:为什么会数不清楚呢?小结:许多的房子层层叠叠,互相遮挡,有的我们只能看见一部分,所以数不清。
总结:这些黑白相间、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房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江南民居,美丽极了。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想不想也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江南民居的形象?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水墨画、探究水墨画的表现方法。
三、简单认识水墨画。
播放水墨画简介。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
指纯用水墨所作的画。
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水墨画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水墨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讲究笔墨神韵。
四、学习水墨画技法。
1、水墨画的用笔方法分为中锋、侧锋、逆锋。
中锋中锋执笔——笔杆垂直,笔尖正对墨线中间;中锋用笔效果——所画线条浑圆挺拨、两边平滑。
侧锋侧锋执笔——笔杆倾斜,笔尖靠在墨线一边;侧锋用笔效果——所画线条灵活多变、一平一毛。
逆锋逆锋执笔——笔杆倾斜,笔尖向外,笔杆在内存;逆锋用笔效果——所画线条凝滞苍劲、两边毛糙。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2 江南民居》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江南民居》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江南民居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以江南民居为题材,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和魅力。
教材还提供了江南民居的绘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体验和感受江南民居的美。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江南民居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研究。
学生对于绘画实践活动充满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观察和研究江南民居的特点,并通过绘画实践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南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江南民居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江南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江南民居美的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研究江南民居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江南民居的美。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江南民居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江南民居的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实践,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江南民居的美。
3.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创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江南民居的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江南民居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江南民居的美。
教师提问:“你们对江南民居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江南民居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江南民居》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新设计本课由家之意、家之美、家之爱环节层层推进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
通过甲骨文家字的猜测让学生产生兴趣导出课题,在教学环节推出当地优势黄山八面厅为例,使得学生更为亲切,也更乐于去了解接受,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交流小节汇报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最后家之爱的环节以照片音乐导入加之之前的了解,让学生对江南民居有更多情感层面上的了解,让学生欣赏到的不仅仅是对建筑的美的欣赏更多的是这个家被寄予了许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江南民居---家的记忆一种热爱之情。
2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江南古民居有所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江南民居的基本特征、文化内涵以及重要价值,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通过对江南古民居的欣赏和评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情分析学生对江南民居了解较少但兴趣非常的浓厚,在现今社会发展快节奏的时代离学生的生活愈来愈远。
如何让学生对江南特有的古建筑产生兴趣并能主动的去探讨了解在课堂中积极融入参与需要更多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且有趣的环节。
本课通过游戏猜一猜合作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浅出。
4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讨论、评述江南古民居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人文内涵。
难点:在欣赏江南民居的同时,对中国建筑艺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会从各角度去欣赏及它古民居的建筑特点和方法。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江南民居。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江南民居》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江南民居》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新设计本课由家之意、家之美、家之爱环节层层推进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
通过甲骨文家字的猜测让学生产生兴趣导出课题,在教学环节推出当地优势黄山八面厅为例,使得学生更为亲切,也更乐于去了解接受,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交流小节汇报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最后家之爱的环节以照片音乐导入加之之前的了解,让学生对江南民居有更多情感层面上的了解,让学生欣赏到的不仅仅是对建筑的美的欣赏更多的是这个家被寄予了许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江南民居---家的记忆一种热爱之情。
2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江南古民居有所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江南民居的基本特征、文化内涵以及重要价值,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通过对江南古民居的欣赏和评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情分析学生对江南民居了解较少但兴趣非常的浓厚,在现今社会发展快节奏的时代离学生的生活愈来愈远。
如何让学生对江南特有的古建筑产生兴趣并能主动的去探讨了解在课堂中积极融入参与需要更多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且有趣的环节。
本课通过游戏猜一猜合作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浅出。
4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讨论、评述江南古民居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人文内涵。
难点:在欣赏江南民居的同时,对中国建筑艺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会从各角度去欣赏及它古民居的建筑特点和方法。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教案)浙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1课《江南民居》。
通过欣赏江南民居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江南民居的历史、风格特点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练习。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南民居的历史、风格特点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关系。
2. 通过欣赏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1. 江南民居的风格特点及其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关系。
2. 如何运用绘画技能表现江南民居的美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示范画作等。
2.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江南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片展示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展示了江南民居,它们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
2. 新课学习(1)教师讲解江南民居的历史、风格特点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关系。
(2)学生欣赏江南民居的图片,感受其美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3)教师示范如何用绘画技能表现江南民居的美感。
3. 创作练习(1)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创作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江南民居的风格特点及其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悟。
板书设计:《江南民居》一、江南民居的历史、风格特点二、江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关系三、绘画技能在表现江南民居美感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描绘江南民居的画作。
2.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江南民居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讲解、创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江南民居的历史、风格特点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关系,并运用绘画技能进行了创作练习。
江南民居-江南民居[丁俊清编著的书籍]《江南民居》以合院式为基本形制,大屋顶、木构架、榫卯结构、拾梁与穿斗结合。
江南民居主要有天井式、庭院式、宅园式三种类型。
平面布局为厅堂式,有轴线,建筑外貌和谐朴素,内部木装修细腻纷繁。
它和礼制建筑祠堂、宗庙、书院等一道以粉墙黛瓦、玄廊朱柱、天井、院落、大屋顶、小青瓦、瓦当、深擔、吉拙的屋脊、生动的脊饰、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构成庭院深邃,参差顾盼的村落风貌。
江南民居不仅仅是住人的容器,而且还有品节制度、礼仪精神。
江南民居它集住、贮、生产、教育、民艺、祭祖祭天六义为一体,具有中华文化哲理、天人合一内省气质、自律精神等特色和恋土品格、环农业特征。
作者还论述了江南传统大屋中人、宅、天地之间的辩证关系。
认为处理好住宅和人、自然、社会、国家关系,是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作者目录序编纂“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的缘起前言一、国家从屋盖下滋生——江南民居屋面1.像扁担一样微微起翘的屋脊2.山的延续,坡的再生——大屋顶3.鹅兜差参,芙蓉出水——众檐之美4.方的田地,方的房子——型制5.简单实用,有美毕臻——瓦、瓦当6.国家从屋盖下滋生二、浓妆淡抹,美在相宜——江南民居的墙1.墙是织出来的2.外墙、立面3.高墙窄巷小弄堂4.隔扇、木建筑的墙、木板墙5.马头墙6.观音兜7.院墙、篱墙8.城墙、长城及其他三、通情达理的入口——江南民居的门1.宅以门户为冠带2.门的原始意义是防护3.普通百姓家的门4.大宅之门5.门坊、门巷6.门厅7.古代民居大门是文化构件8.其他门及传统文化中门的其他意义9.门联——江南民居的文化空间四、家家都藏一方小宇宙——江南民居庭院和天井1.庭院之制是中国特有的住宅形制2.天井式住宅3.庭院式大屋4.宅园式大屋5.各式各样的天井6.祭天配祖——天井作用新说五、如跛斯翼,其恭翼翼——江南民居品节制度1.古代住宅有礼仪属性2.礼仪是什么3.住宅规模上的等级制度4.平面布局中的礼仪精神六、恋土品格和环农业特征——江南民居空间构成和模式1.生活方式决定居住模式2.中国居屋的恋士品格3.农业范式与环农业特征4.门一院一屋三段式的空间模式5.院落——农业范式辐射的结果七、寓教育于居室,蕴文学在宅园——江南民居社会责任感1.中国居室文化是最具社会责任感的居室文化2.成教化、助人伦——江南民居是本教科书3.汀南同林宅第——居住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八、跟山走、跟水走——江南民居的环境意识和宇宙精神1.江南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2江南村落选址、建筑布局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美3.建筑型制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美4.创作手法上的环境意识和社会精神5.生存风水学6.江南水乡民居的亲水性7.小街、水巷、河埠头九、点石为玉、夯土成金——江南民居砖石作、木作1.就地取材——建筑的生命力所在2.点石为玉——砖雕3.夯土成金——版筑泥墙4.水石同踪——石作5.会讲故事的木头——木雕6.中国薪传艺术三部曲——大小木作、家具7.何以将身寄乔木——中国古人的心物观念和生态精神十、一坞梨花映村白,浓杏拂墙红欲黑——江南民居外装饰1.粉墙黛瓦——徽派民居无色之美2.玄栏朱柱——水乡大宅的肃穆、宁静之美十一、水墨江南泼出粉墙黛瓦——江南民居辉煌发达的社会背景参考文献索引参观考察线路图后记序言这是晚唐词人韦庄的《菩萨蛮》,词中用优美动人的笔调,描绘出江南美景,充满着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