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湿负荷的概念及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3
湿负荷和冷负荷的关系
湿负荷和冷负荷是空调系统设计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内的湿源(如人体、设备、工艺过程等)向室内散发的水分量,通常以克/小时或千克/小时为单位。
湿负荷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湿源的强度和数量,以及室内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
冷负荷是指为了维持空调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在设定范围内,需要从室内移除的热量和湿量的总和,通常以千瓦或千卡/小时为单位。
冷负荷的大小取决于室内外温差、室内外空气的湿度、室内人员和设备的散热等因素。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湿负荷和冷负荷通常需要同时考虑。
因为空调系统不仅需要移除室内的热量,还需要控制室内的湿度。
如果湿负荷过大,会导致室内相对湿度升高,影响人体舒适度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设计空调系统时,需要根据湿负荷和冷负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和控制策略,以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湿负荷计算房间的送风量可以根据房间的冷负荷和空气处理前后的焓差值计算得出Gw =Qw /(iq-ih)(1)湿负荷计算(a)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应同人体散热量一样考虑。
计算过程如下:查资料得,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为:显热61W/人,潜热73W/人,109g/h•人;房间人数为20人。
Q=qnn′=109×20×0.77=0.00047kg/s(b)水面散湿量W=β(Pq•b-Pq)F kg/s式中 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q——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Pa;F——蒸发水槽表面积,m2;β——蒸发系数,kg/(N•s),β按下式确定:β=(α+0.00363v)x10-5;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B′——当地实际大气压力,Pa;α——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s);v——水面上周围空气流速,m/s。
表3—11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α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α kg/(N•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0.0125(c)食品的散湿量餐厅的食品的散湿量可按就餐总人数每人10g/h考虑。
以207餐厅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人。
则Q=10×200=2000g/h=0.00056kg/s热负荷的计算和供热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湿负荷计算要求的空气参数要计算干燥房间的湿负荷,首先要确定温湿度的设计参数。
通风的湿负荷当房间除湿时通风量应减至最小,通常是开门及泄露的通风量或室内人员需要的通风量。
一间封闭性好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最少为0.1次/小时,封闭性不好的房间例如门经常开关,其换气可达0.3次/小时。
通风量是由环境空气参数决定的,其湿负荷关系式如下:Mv=1.2*V*(X1-X2)/1000 其中 Mv=新风湿负荷[Kg/h] V=总通风量X1=室外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X2=室内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干房设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2.1 冷负荷的计算: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故空调房间冷负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外围护结构的瞬变传热(外墙,窗,屋顶,地面,玻璃幕墙);②窗的日射得热;③人员散热;④照明散热和其他散热。
若邻室为非空调房间,则需考虑内维护结构的传热问题。
各部分计算方法具体介绍如下:1.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按上式计算;当邻室与空调区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应按下式计算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
()ls N CL FK t t =-ls wp ls t t t =+∆式中:CL ——内墙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内墙的面积,(㎡);K ——内墙的传热系数,(w/㎡·℃);t ls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ls t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的差值,(℃)。
2. 外墙冷负荷:根据已知外墙体的构造,查《空调冷负荷专刊》表3-1(外墙结构类型表)中查得本设计中此类外墙体做法属于与Ⅲ型,k=0.7w/㎡·℃。
再由表3-3(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l t 表)查得Ⅲ型的逐时l t 值。
可按下式计算:()l n CL FK t t =- 式中:CL ——外墙墙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外墙的面积,(㎡);K ——外墙的传热系数,(w/㎡·℃); lt——外墙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 n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3. 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根据已知屋面的构造,查《空调冷负荷专刊》表3-2(屋面结构类型表)中查得本设计中此类屋面做法Ⅳ型,k=0.45w/㎡·℃。
再由表3-4(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l t 表)查得Ⅳ型的逐时l t 值。
可按下式计算:()l n CL FK t t =- 式中:CL ——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屋顶的面积(㎡);K ——屋顶的传热系数(w/㎡·℃);l t ——屋顶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 n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第二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1、冷负荷:为保证房间或物体低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需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2、热负荷:为保证房间或物体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需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3、湿负荷:为了维持房间温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湿量称为湿负荷。
4、正确确定冷热湿负荷的意义:负荷计算是暖通空调设计的依据,关系到环境指标保证设备畜量大小、方案确定,系统管道大小等。
5、冷、热、湿负荷计算依据: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需求保持的参数。
§2-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指在负荷计算中所采用的室外空气参数。
(2)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按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规定的计算参数,见附录2-1。
(3)我国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基本原则:按不保证天数法即全年允许有少数时间不保证室内温湿度标准,若必须全年保证时,参数需另行确定。
(4)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分类: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确定原则:《规范》确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也同样。
历年平均:指1950~1980三十年平均。
用途: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①空调因围护结构传热负荷计算原理:按不稳定传热过程计算,因此,须知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②逐时温度:d m t t t ?+=βτ.0τt —逐时温度℃m t .0—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规范规定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见附录2-1。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 按附录2-1或下式计算52.0.0.0ms d t t t -=式中s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①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的用途:在冬季利用空调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负荷均用此温度。
冷、湿负荷计算3.1 冷负荷计算在设计中,存在两中冷负荷计算的计算方法:一为谐波反应法(负荷温差法),一为冷负荷系数法。
谐波反应法(负荷温差法)计算的冷负荷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由于外扰(室外综合温度)形成室内得热量的过程(既内扰量)。
此一过程考虑外扰的周期性以及围护结构对外扰量的衰减和延迟性。
二是内扰量形成冷负荷的过程。
此一过程是将该热扰量 分成对流和辐射两种成分。
前者是瞬时冷负荷的一部分,后者则要考虑房间总体蓄热作用后才化为瞬时冷负荷。
两部分叠加即得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
通过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直接从各种扰量值求得各分项逐时冷负荷。
本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冷负荷。
3.1.1外墙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方法在日射和室外的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 算:)t t ('Nx wl KF CL -= (3-1)ραk k t t d wl )(t 'w l += (3-2) 式中:CL ---------外墙或屋顶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K ----------外墙传热系数)(w 2k m ⋅;根据外墙和屋顶的不同构造,由附录5[1]和附录6[1]中查取;F -------外墙的传热面积(m 2);'t wl ------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Nx t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wl t -------以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为依据计算出的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顶的不同类型分别在附录7[1]和附录8[1]中查取;d t --------不同类型构造外墙和屋顶的地点修正值(℃),根据不同的涉及地点在《空调负荷使用计算法》表3-5中查取;αk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在表3-7[1]中查取54.224.36.55.36.55.30=⨯+=+=να)k (w 2⋅m ()/4.3s m =νρk -------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在表3-8[1]中查取,考虑到城市大气污染和中浅颜色的耐久性差,建议吸收系数一律采用ρ=0.90,ρk =1.0。
暖通空调-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1. 热负荷计算1.1 热负荷计算的概念热负荷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建筑物所需要的热量。
在暖通空调领域,热负荷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精准程度直接影响着设计方案的质量。
1.2 热负荷计算的方法热负荷计算的方法主要分为传统计算法和现代计算法两种。
传统计算法传统计算法主要依据经验公式或者查表法来计算热负荷,这种方法优点在于简单易行,但精度较低,适合于一些建筑物的初步设计。
现代计算法现代计算法则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软件,可以做到更加精准的热负荷计算。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才能应用。
1.3 热负荷计算的要点要做好热负荷计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建筑物的环境分析,包括气象条件、周边建筑物、设备情况等等;2.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手段;3.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4.对计算结果进行反复核对和修正,确保精度。
2. 冷负荷计算2.1 冷负荷计算的概念冷负荷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建筑物需要的冷量。
冷负荷计算是设计空调系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准确性关系到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和使用效果。
2.2 冷负荷计算的方法冷负荷计算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传统计算法和电脑计算法两种。
传统计算法传统计算法主要是基于经验公式或者查表法进行计算,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建筑物和初步设计。
但是精度较低,无法满足高精度的设计需求。
现代计算法现代计算法则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采用数学模型和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计算精度高,可以应用于对精度要求高的设计项目中。
2.3 冷负荷计算的要点冷负荷计算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做好建筑物的环境分析,包括气象条件、周边建筑物、变化规律等等;2.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手段;3.参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4.对计算结果进行反复核对和修正,确保精度。
3. 湿负荷计算3.1 湿负荷计算的概念湿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建筑物所需要的水分量。
湿负荷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用于确定恰当的空气湿度,实现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湿负荷计算房间的送风量可以根据房间的冷负荷和空气处理前后的焓差值计算得出Gw =Qw /(iq-ih)(1)湿负荷计算(a)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应同人体散热量一样考虑。
计算过程如下:查资料得,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为:显热61W/人,潜热73W/人,109g/h•人;房间人数为20人。
Q=qnn′=109×20×0.77=0.00047kg/s(b)水面散湿量W=β(Pq•b-Pq)F kg/s式中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q——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Pa;F——蒸发水槽表面积,m2;β——蒸发系数,kg/(N•s),β按下式确定:β=(α+0.00363v)x10-5;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B′——当地实际大气压力,Pa;α——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s);v——水面上周围空气流速,m/s。
表3—11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α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α kg/(N•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0.0125(c)食品的散湿量餐厅的食品的散湿量可按就餐总人数每人10g/h考虑。
以207餐厅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人。
则Q=10×200=2000g/h=0.00056kg/s热负荷的计算和供热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湿负荷计算要求的空气参数要计算干燥房间的湿负荷,首先要确定温湿度的设计参数。
通风的湿负荷当房间除湿时通风量应减至最小,通常是开门及泄露的通风量或室内人员需要的通风量。
一间封闭性好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最少为0.1次/小时,封闭性不好的房间例如门经常开关,其换气可达0.3次/小时。
通风量是由环境空气参数决定的,其湿负荷关系式如下:Mv=1.2*V*(X1-X2)/1000 其中 Mv=新风湿负荷[Kg/h] V=总通风量X1=室外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X2=室内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干房设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湿负荷计算房间的送风量可以根据房间的冷负荷和空气处理前后的焓差值计算得出Gw =Qw /(iq-ih)(1)湿负荷计算(a)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应同人体散热量一样考虑。
计算过程如下:查资料得,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为:显热61W/人,潜热73W/人, 109g/h?人;房间人数为20人。
Q=qnr i =109x 20 x 0.77=0.00047kg/s(b)水面散湿量W=3 ( Pc?b—Pq) F kg/s式中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q——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Pa;F——蒸发水槽表面积,m2B ――蒸发系数,kg/(N ?s) , B按下式确定:―5B = ( a +0.00363v) x10 ;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B'――当地实际大气压力,Pa;a——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 °C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 ?s);v――水面上周围空气流速,m/s。
表3—11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a水温(C)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a kg/(N ?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0.0125(c)食品的散湿量餐厅的食品的散湿量可按就餐总人数每人10g/h考虑。
以207餐厅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 人。
贝S Q=10X 200=2000g/h=0.00056kg/s热负荷的计算和供热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湿负荷计算要求的空气参数要计算干燥房间的湿负荷,首先要确定温湿度的设计参数。
通风的湿负荷当房间除湿时通风量应减至最小,通常是开门及泄露的通风量或室内人员需要的通风量。
一间封闭性好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最少为0.1次/小时,封闭性不好的房间例如门经常开关,其换气可达0.3次/小时。
通风量是由环境空气参数决定的,其湿负荷关系式如下:Mv=1.2*V*(X1-X2)/1000 其中Mv二新风湿负荷[Kg/h] V= 总通风量X1二室外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X2=室内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干房设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空调系统除湿工艺计算单位时间为维持房间恒温恒湿,需要空调系统向室内提供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要向室内提供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为了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湿负荷是亦指空调房间的湿源向室内的散湿量,湿源包括墙门等围护渗漏、人体、水槽表面、地面积水、洗涤洗浴、燃烧、工艺过程;另外,湿负荷还应包括空调系统的新风和回风等等。
1 房间渗漏湿负荷:公式:Mf=Δd×K1×K2×ρ×V式中:Mf,房间渗漏湿负荷,g;Δd,室内外空气含湿量差值,g/kgK1,房间密封性好K1=0.1,一般K1=0.2,其次K1=0.3;K2,房间体积<400立方米时K2=1;400≤房间体积≤10000立方米时K2=0.8;房间体积>10000时K2=0.6;ρ,空气密度,kg/m3。
一般取1.29kg/m3;V,房间体积,m3。
2 墙体渗透湿负荷:公式:Mq=ΔPq×k×A式中:Mq,墙体渗透湿负荷,g ;ΔPq,室内外空气水蒸气压力差,Pak,渗透系数,一般k=0.2,A,与外界接触的围护面积,m2。
3 门开关湿负荷:公式:Mm=Δd×T×ρ×A×n式中:Mm,门开关湿负荷,g/h;Δd,室内外空气含湿量差值,g/kg;T,门单次开启持续时间,h/次;ρ,空气密度,kg/m3,一般取1.29kg/m3。
A,门面积,m2。
n,一小时内门的开启次数,次/h。
重度劳动200g/h·人,(一般取中度劳4,室内人员湿负荷)公式:Mr=q×p式中:Mr,室内人员湿负荷,g/h;Q,人员散湿量,轻度劳动100g/h·人,中度劳动150g/h·人;p,室内人数,人。
众有详解|全热、显热、潜热、湿负荷之间的关系一、定义和慨念1、全热:全热就等于显热与潜热之和。
所以,在空调环境里,因为空气里含有水蒸汽,所以就要计算其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也就是全热负荷。
显热交换器是针对特殊场合只能回收显热的一种单一换气设备;全热交换器适用于需要新风换气和能量全面回收的各种场合,能回收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即全热)的新型新风换气设备。
2、显热(w):显热系指当此热量加入或移去后,会导致物质温度的变化,而不发生相变。
物质的摩尔量、摩尔热容和温差三者的乘积为显热。
即物体不发生化学变化或相变化时,温度升高或降低所需要的热称为显热。
3、潜热(w):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
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
焓值:焓值是温度和湿度的综合,是一个能量单位,他表示在单位空气中温度和湿度综合后的能力刻度,在空调行业,由于主要是对空气进行加热、制冷、加湿、除湿处理,单单比较温度就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因为降温需要冷量,除湿也需要冷量,所以要综合计算。
空气的焓值是指空气所含有的能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
焓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kj/kg干空气。
湿空气焓值等于1kg干空气的焓值与dkg水蒸气焓值之和。
湿空气焓值计算公式为:i=1.01t+(2500+1.84t)d 或i=(1.01+1.84d)t+2500d (kj/kg干空气)式中: t——空气温度℃d ——空气的含湿量 g/kg干空气1.01 ——干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 kj/(kg.K)1.84 ——水蒸气的平均定压比热kj/(kg.K)2500 ——0℃时水的汽化潜热 kj/kg由上式可以看出(1.01+1.84d)t 是随温度变化的热量,即“显热”;而2500d 则是0℃时dkg水的汽化潜热,它仅随含湿量而变化,与温度无关,即是“潜热”。
散湿量和湿负荷的关系
散湿量和湿负荷是研究和评估空调系统性能以及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虽然它们都与空气中的湿气含量有关,但它们描述的是不同的方面。
散湿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从空气中移除的湿气量。
通常用湿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减去干空气中的水分质量来计算。
散湿量的大小取决于空调系统的能力以及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条件。
较高的散湿量意味着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湿气,使空气更干燥。
湿负荷是指空间中需要被空调系统去除的湿气量。
它与空间的面积、体积、人员数量、设备功率和湿度条件等因素有关。
湿负荷的计算可以通过考虑室内外温度差异、人员活动强度、外部气候条件等来确定。
散湿量和湿负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散湿量应该大于或等于湿负荷,以确保空调系统能够有效地去除湿气。
如果散湿量小于湿负荷,可能会导致空气湿度升高,造成不舒适的环境,甚至引发潜在的健康问题。
为了使散湿量和湿负荷之间的关系更加匹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选择适当容量的空调系统以确保其能够满足湿负荷需求。
其次,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散湿效果。
此外,通过增加通风量、使用除湿设备或增加湿度控制装置等措施,可以进一步调整散湿量和湿负荷之间的平衡。
总之,散湿量和湿负荷是评估空调系统性能和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运行空调系统,提供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华北电力大学-荆有印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d m o r t t t ∆+=β. (2-1)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表2-1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 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夏季:温度 24-28℃ 相对湿度 40%-65%: 风速 ≯0.3m/s 。
第二讲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此讲将重点学习研究:空调冷热负荷是怎样变化的?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怎样减少冷热负荷?怎样降低能耗?为什么计算空调冷热负荷?。
在这些问题的质疑下,学习空调负荷的计算方法,掌握空调负荷的变化规律,为后续研究学习建筑节能问题奠定基础。
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实际负荷与设计负荷有区别吗?如何根据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减少建筑能耗?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室外温度确定过低(冬季)、过高(夏季),不经济;室外温度确定过高(冬季)、过低(夏季),达不到技术要求。
提出为什么,学习研究计算参数确定的特点。
(一)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规范》3.2.7条*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o.s ,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规范》3.2.8条;*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适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o.m:《规范》3.2.9条,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to*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o.τ:《规范》3.2.10条,可按下式计算: . to.m tdto.s to.m*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Δtd 应按下式计算: td 0.52 *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β:《规范》3.2.10条*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用于计算夏季经由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即逐时冷负荷。
2)冬季室外计算参数*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湿度的确定*冬季围护结构传热按稳定传热计算,不考虑室外气温的波动,冬季空调供暖时,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和计算冬季新风热负荷:统一采用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适用于:计算冬季建筑热负荷及冬季新风热负荷*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规范》3.2.5条: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规范》3.2.6条: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值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规范》3.2.1条: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