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2.66 MB
- 文档页数:120
课程代码:06304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自学辅导材料内部教学使用目录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 (1)第2章:港口营运与船舶 (2)第3章:港口规划调查及分析 (3)第4章: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 (4)第5章:水域及外堤布置 (6)第6章:港口陆域设施 (7)第7章:港口发展规划 (8)第8章:港口环境评估及环境保护 (9)第9章:河港特点 (10)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题 (12)二.判断题 (12)三.填空题 (18)四.单选题 (22)五.简答题 (34)六.论述题 (35)七.计算题 (36)第三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 (41)二.判断题 (43)三.填空题 (44)四.单选题 (47)五.简答题 (48)六.论述题 (54)七.计算题 (59)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一.主要内容1.运输系统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2)港口的功能2.港及港的组成(1)港口组成(2)港口概念(3)港口五大作业系统3.港口分类(1)港口分类二.重点1.运输系统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2.港及港的组成(1)港口组成(2)港口概念(3)港口五大作业系统3.港口分类(1)港口分类三.难点1.判断实际港口所属类型;2.理解港口五大作业系统内容。
第2章:港口营运与船舶一.主要内容1.货物及其在港内的作业方式(1)货种与装运方式(2)港口统计货物品种分类(3)货物在港内作业方式2.港口腹地、港口吞吐量(1)港口腹地(2)港口吞吐量、通过能力(3)吞吐量调查、预测3.船舶(1)概述(2)船舶尺度(3)船舶吨位(4)集装箱船(5)杂货船、散货船、油船(6)船舶营运4.设计船型、船舶尺度参考数据(1)设计船型分类二.重点1.货物及其在港内的作业方式(1)货种分类(2)货物在港内作业方式2.港口腹地、港口吞吐量(1)港口腹地概念、划分和分类(2)吞吐量、自然吨和通过能力的概念(3)吞吐量预测方法3.船舶(1)船舶尺度(2)船舶吨位及各种吨位关系(3)各种船型特点(4)船舶营运方式4.设计船型、船舶尺度参考数据(1)设计船型分类三.难点1.应用港内作业方式判断操作过程;2.应用实例计算港口腹地;3. 区别港口吞吐量和通过能力。
《港口规划与布置》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186 学分:3 总学时:51
大纲执笔人:郑永来大纲审核人:刘曙光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属专业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港口规划与布置所涉及的港口营运、港口规划调查及分析、码头及水域布置、陆域设施、港口发展规划、港口环境评估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知识。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港口及港口规划与布置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发展特征;
(二)了解中国和世界港口分布及营运大致情况
三、课程基本内容
第—章绪论
第二章港口营运与船舶
第三章港口规划调查及分析
第四章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
第五章水域及外堤布置
第六章港口陆域设施
第七章港口发展规划
第八章港口环境评估与环境保护
第九章河港特点
四、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1.河流动力学;
2.海岸动力学;
3.工程水文学
七、教材与参考书
《港口规划与布置》,洪承礼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二版),1999年10月。
第一章海港总平面设计第一节海港港址一、海港港址选择的一般规定《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3。
1。
1港址选择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沿海经济开发的需要,并应满足港口合理布局的要求。
港口的性质和规模应根据腹地经济、客货流量及集疏运条件确定。
3。
1.2选址应根据港口性质、规模及船型,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海岸资源,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并应进行多方案比选。
3.1。
3选址应统筹兼顾和正确处理商港、渔港、军港、临海工业、旅游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与城市及交通运输规划互相协调。
3。
1。
4选址时宜利用荒地、劣地,原则上不占或少占良田,避免大量拆迁,确有困难时应进行论证。
有条件时可充分利用疏浚土方或就近取土造陆。
3。
1.5港址选择应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对环境影响大的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经论证后确定。
二、海港选址的原则《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3.2.1所选港址应满足建港任务要求,并应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
3.2。
2选址阶段应对拟选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地震等自然条件和城市依托、供电、供水、通信、施工条件以及社会、人文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和必要的勘测。
3。
2.3对拟选港址的铁路、公路、水运现状和发展规划、集疏运方式和能力以及引接条件等,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比较,因地制宜地选择集疏远方式,优先考虑水运及原有集疏远设施,有条件时,可采用多种集疏运方式。
3.2。
4老港改建、扩建时,应妥善处理同一地区新港与老港之间的关系以及综合性港区与各种专业性港区或码头之间的关系;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并避免重复建设和互相之间的干扰。
3.2.5港址的夭然水深应适当,不宜在地形、地质变化大和水深过深以及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建造港工建筑物,也不宜在水深太浅而使疏浚和维护挖泥量过大的场所选址。
3。
2.6港址宜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对岩石海岸,应查明岩层分布和岩面起伏状况,应避开活动性断裂带、软弱夹层和炸礁工程量较大的地区;对软土地区,应避免在软土层较厚的地区选址。
港⼝码头设计毕业设计论⽂第⼀章设计背景1.1 ⼯程概述该码头,位于⼴西防城港,防城港市位于⼴西南部边陲,南临北部湾,北连南宁市,东接钦州,西邻越南(位置⾃定),码头可顺岸式布置或凸堤式布置,可利⽤岸线长300~400⽶。
1.2设计原则(1)总体设计应该与国家、地⽅经济发展和总体部署保持⼀致,严格按照国家和⾏业有关⼯程建设法规、政策和规定实施。
(2)结合国情,采⽤成熟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使⼯程设计安全可靠、使⽤⽅便、总造价低、施⼯进度快、⼯程量少,获取较多的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
(3)保护⼯程区域⽣态环境,不占⽤⼟地,⽅便管理,节省投资。
1.3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书:《⼴西港⼤宇集团建材码头设计施⼯》。
(2)相关规范标准:(3)设计参考书:1.4设计任务本⼯程主要设计内容包括:⽔域、陆域总平⾯布置、码头和接岸结构、堆场和辅建区建;构筑物包括变电所、轨道梁、排⽔管沟、灯塔基础等,还有配套的供电、给排⽔、消防、通信、控制、节能、环保等。
第⼆章设计资料2.1⽓象2.1.1⽓温年平均⽓温22.2℃,⽉平均最⾼⽓温28.4℃(出现在7⽉),极端最⾼⽓温为35.4℃(出现在1979年9⽉19⽇),⽉平均最低⽓温为14.2℃(1⽉),极端最低⽓温2.8℃(1977年1⽉31⽇)。
各⽉平均⽓温见表2-1。
表2-1 各⽉平均⽓温表2.1.2降⽔年平均降⽔量为2359.9mm,年最⼤降⽔量为3111.9mm(1973年),年最⼩降⽔量为1745.6mm(1974年)。
降⽔量都集中在6~9⽉,该4个⽉的降⽔量占全年降⽔总量的71%,其中以8⽉份降⽔量最为集中,达528.7mm,⽽11⽉⾄翌年3⽉,这5个⽉的降⽔量只占全年降⽔总量的6.4%,其中以2⽉份降⽔量最⼩,仅有23.9mm。
各⽉平均降⽔量见表2-2。
表2-2 各⽉平均降⽔量表⽇最⼤降⽔量为337.9mm(在1980年9⽉3⽇),⽇降⽔量⼤于25mm的⽇数平均为27天。
一、设计基本资料(一)、水文资料:设计高水位:+5.86m设计低水位+2.62m极端高水位+6.04m极端低水位-0.08m本港潮型属不规则半日潮型。
一天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有日不等现象。
湛江港是华南沿海海潮差较大的港口,受地形的影响,潮差自湾外向湾内增大。
平均高潮位3.20m,低潮位1.33m;历史最高水位7.09m,最低水平-0.27m,平均海面2.2m。
最大潮差5.13m,平均潮差2.41m。
经水文学计算,该工程水域处设计高水位为+5.86m,设计低水位+2.62m;极端高水位+6.04m,极端低水位-0.08m。
潮流:基本依水道方向流动,为往复流。
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
湾口附近流速最强,涨潮流速为3节,落潮流速为3.8节。
波浪:掩护良好,故风浪不大。
湾外则为开敞海区,受波浪影响较大,全年以风浪为主,年风浪频率达90%,涌浪为23%。
港内一般波高0.3m,最高0.8m,台风时浪高一般不超过1m。
外海岛口外航道附近海面涌浪很大,逢6级东或东北强风时,浪高约3~4m。
有时可达5~6m。
7级风以上轮船出入有困难。
台风侵袭时,港口外岛沙滩可翻起巨浪,浪高可达6米左右。
(二)、气象、地质条件:温度:湛江港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季长,寒季短,温差不大。
气温年平均23.2℃,7月最高,月平均为28.9℃,最高曾达38.1℃;1月最低,月平均为15.5℃,最低曾达2.8℃。
气温宜人,草木常青,终年无霜雪,四季通航。
风况:4~9月多东及东南风。
10月~次年3月盛行北及东北风,一般3~4级,最大达6~7级。
热带风暴一般发生于5~11月,以7~9月居多,平均每年5~6次波及本港,风力大于8级以上的出现天数平均每年7天。
设计风速18m/s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 567.3mm,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56%。
平均年雨天数126天。
年最大降水量2 411.3mm,最小降水量743.6mm。
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邻,东与南宁相连,南与越南交界,自古以来就是川、滇、黔等地出海出边的咽喉要地。
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区域的百色市是西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经济交往的重要节点,是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前沿地,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
百色港是广西内河地区性重要港口之一,是西江航运干线的源头港,是西南水运出海南线通道和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百色市社会经济发展及百色市、滇、黔地区资源及货物中转外运的任务。
田阳港区作为百色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西南内陆地区货物联系西南、华南沿海地区的中转运输基地、沿江临港工业物资服务中心,同时兼顾为靖西、德保、那坡等周边区域县份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提供货物运输服务,主要作为西南地区货物的中转站和服务沿江工业园区。
头塘作业区作为百色市重点发展的港口项目,已列入《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建设项目之中,其项目建议书已获百色市发改委批复。
1.2主要设计结论1.2.1 总平面布置根据所给的营运资料,本设计中拟建2000吨级泊位9个。
码头形式采用顺岸式布置。
码头岸线总长度为970m。
码头前沿高程为108.7m;设计水深为4.35m。
码头前停泊水域宽度为32.4m,航道宽度为137.7m,回旋水域沿水流方向为270m,垂直水流方向为180m。
锚地面积为126002m。
总平布置详细第四章总平面布置。
1.2.2 装卸工艺流程根据码头通过能力、码头吞吐量、码头货种等确定码头装卸工艺,配备机械和工人人数。
主要机械配备,码头配备门座式起重机7台,用于装卸船作业;叉车16台,用于前方作业;轮胎吊11台,用于堆场内作业;牵引平板车16台,用于后方堆场作业。
装卸工人总数为60人,司机总数为238人。
具体的工艺流程详见第五章装卸工艺布置。
1.2.3 结构形式设计中采用的码头结构型式为高桩梁板式结构。
第4篇 码头与岸壁工程质量检验4。
1 基本规定4。
1.0。
1 码头与岸壁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可按表4.1。
0。
1-1~表4.1.0.1—5规定划分.当工程内容与表列项目不一致时,可根据结构特点进行调整。
高桩码头与岸壁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表4。
1.0。
1-1注:当接岸结构为板桩式结构时,序号4的分项工程应增加板桩、斜顶桩沉桩等.重力式码头与岸壁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表4。
1.0。
1—2板桩码头与岸壁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4。
1。
0.1—3斜坡码头和浮码头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4.1.0.1—54.2 码头与岸壁工程总体4.2。
0.1 码头和岸壁工程整体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0。
1-1和表4。
2.0.1-2的规定。
重力式、高桩、板桩码头整体尺度允许偏差表4.2.0.1—1注:L为码头设计长度,B为码头设计宽度,b为板桩宽度,单位为mm。
斜坡码头和浮码头整体尺度允许偏差(mm)表4.2。
0。
1—24.2。
0。
2 码头和岸壁工程的观感质量应按表4。
2。
0。
2的规定进行检查评价,综合得分率不应低于80%。
4。
3 基槽与岸坡开挖工程4。
3。
1一般规定4.3.1。
1 码头基槽与岸坡开挖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宜按施工段划分,每段的长度不宜大于200m.墩式结构应按设计单元划分。
4。
3.1.2 水下基槽开挖后应及时抛填.4。
3.2 水下基槽开挖主要检验项目4.3。
2.1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对土质进行核对.槽底土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并观察检查。
一般检验项目4。
3。
2。
2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断面尺寸不应小于设计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断面测量资料.4.3.2。
3水下基槽开挖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
3.2.3—1和表4。
3。
2.3-2的规定。
岩石地基水下爆破开挖基槽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