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0.90 KB
- 文档页数:2
1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1.0.3 海港总平面设计应贯彻节约岸线、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的方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防治污染。
3.1.1 港址选择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沿海经济开发的需要,并应满足港口合理布局的要求。
港口的性质和规模应根据腹地经济、客货流量及集疏运条件确定。
3.1.2 选址应根据港口性质、规模及船型,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海岸资源,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并应进行多方案比选。
3.2.11* 选址应充分考虑港口工程与泥沙运动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导致港口严重淤积和海岸或河口的剧烈演变。
4.1.1 平面布置应以港口发展规划为基础,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远近结合和合理分区,并应留有综合开发的余地。
各类码头的布置既应避免相互干扰,也应相对集中,以便于综合利用港口设施和集疏运系统。
4.2.3* 船舶回旋水域应设置在进出港口或方便船舶靠离码头的地点。
其尺度应考虑当地风、浪、水流等条件和港作拖船配备、定位标志等因素,可按表4.2.3确定。
回旋水域的设计水深可取航道设计水深。
船舶回旋水域尺度表4.2.3使用范围回旋圆直径(m)有掩护的水域,港作拖船条件较好,可借岸标定位2.0L无掩护的开敞水域或缺乏港作拖船的港口 2.5L允许借码头或转头墩协助转头的水域 1.5L受水流影响较大的港口,垂直水流方向的回旋水域宽度为(1.5~2.0)L;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为(2.5~3.0)L注:①回旋水域可占用航行水域,当船舶进出频繁时,经论证可单独设置;②L为设计船长(m)4.2.9* 港池和航道间的连接水域,应满足船舶进出港池的操作要求,其尺度可根据港池与航道间的夹角和船舶转弯半径确定。
船舶转弯半径,自航为3倍设计船长;拖船协助作业为2倍设计船长。
4.3.3 有掩护港口的码头前沿高程为计算水位与超高值之和,应按表4.3.3中的基本标准和复核标准分别计算,并取大值。
码头前沿高程表4.3.3基本标准复核标准计算水位超高值(m)计算水位超高值(m)设计高水位(高潮累积频率10%的潮位)1.0~1.5极端高水位(重现期为50年的年极值高水位)0~0.5注:①计算水位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水文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②位于陆沉地区的港口,码头前沿高程应适当留有沉降富裕量;③当码头附近陆域过高时,为便于同铁路、道路在高程上的合理衔接,码头前沿高程经论证后可作适当调整。
4 总平面布置4.1总平面布置原则(1) 港口应按货种、吞吐量、装卸特点、泊位分工及客运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地划分作业区。
对于危险品及污染性最大的货物,宜单独分区。
(2) 作业区布置时,应考虑风向及水流流向的影响。
污染性的货物码头或作业区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风下侧。
危险品码头及作业区应布置在港口的下游,并与其他的码头和作业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 顺岸式码头的前沿线一般沿水流方向及地形等高线布置,并考虑扩建时的经济合理地连线顺直岸线的可能。
码头应有供船舶运转或回淤的水域。
同时必须考虑码头建成后对水流的改变以及岸坡稳定等的影响。
(4) 布置陆域时要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少拆迁。
陆域前方应布置生产性建筑物及必要的生产辅助建筑物。
其后布置生产辅助物,所需的房屋应合理地合并组合。
生活区的布置应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并宜接近作业区。
(5) 作业区内部,应根据装卸工艺和所需的码头库场、铁路、道路及其他的建筑物的数量与布置的要求,以近期为主、并考虑到发展的可能性合理布置。
(6) 作业中建筑物的布置应力求紧凑,但其相互间的距离必须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其他专业规范的要求。
4.2 船型尺度设计船型主尺度见表:表4-1 船型主尺度单位:m4.3 作业标准及作业天数4.3.1船舶作业标准船舶装卸及靠泊作业时允许的风、雨、雾及浪的标准为:风:≤6级雨:不大于中雨雾:水平能见度>1000m浪:横浪≤0.8m,顺浪≤1.0m4.3.2 码头年作业天数根据码头装卸作业标准,对影响港口作业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考虑风与雨的天数重叠等因素,自然条件影响码头作业的天数为35天,即本码头年作业天数为330天。
4.4 竖向设计4.4.1 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 2.74 m(高潮累积频率10%的潮位)设计低水位:-0.76 m(低潮累积频率90%的潮位)极端高水位: 4.37 m(重现期为50年的年极值高水位)极端低水位:-1.56 m(重现期为50年的年极值低水位)4.4.2 码头前沿高程码头前沿高程应考虑当地大潮时码头面不被淹没,便于作业和码头前沿高程的衔接。
第一章海港总平面设计第一节海港港址一、海港港址选择的一般规定《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3。
1。
1港址选择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沿海经济开发的需要,并应满足港口合理布局的要求。
港口的性质和规模应根据腹地经济、客货流量及集疏运条件确定。
3。
1.2选址应根据港口性质、规模及船型,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海岸资源,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并应进行多方案比选。
3.1。
3选址应统筹兼顾和正确处理商港、渔港、军港、临海工业、旅游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与城市及交通运输规划互相协调。
3。
1。
4选址时宜利用荒地、劣地,原则上不占或少占良田,避免大量拆迁,确有困难时应进行论证。
有条件时可充分利用疏浚土方或就近取土造陆。
3。
1.5港址选择应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对环境影响大的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经论证后确定。
二、海港选址的原则《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3.2.1所选港址应满足建港任务要求,并应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
3.2。
2选址阶段应对拟选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地震等自然条件和城市依托、供电、供水、通信、施工条件以及社会、人文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和必要的勘测。
3。
2.3对拟选港址的铁路、公路、水运现状和发展规划、集疏运方式和能力以及引接条件等,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比较,因地制宜地选择集疏远方式,优先考虑水运及原有集疏远设施,有条件时,可采用多种集疏运方式。
3.2。
4老港改建、扩建时,应妥善处理同一地区新港与老港之间的关系以及综合性港区与各种专业性港区或码头之间的关系;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并避免重复建设和互相之间的干扰。
3.2.5港址的夭然水深应适当,不宜在地形、地质变化大和水深过深以及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建造港工建筑物,也不宜在水深太浅而使疏浚和维护挖泥量过大的场所选址。
3。
2.6港址宜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对岩石海岸,应查明岩层分布和岩面起伏状况,应避开活动性断裂带、软弱夹层和炸礁工程量较大的地区;对软土地区,应避免在软土层较厚的地区选址。
港口工程设计规范目录港口工程设计规范目录一规范规程类1.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 99)2.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局部修订(JTJ 211-99 航道边坡及设计船型2021.03)3.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 212-2021)4.渠化工程枢纽总体设计规范(JTS 182-1-2021)5.海港水文规范(JTJ 213 98)6.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JTJ 214 2000)7.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 215 98)8.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 98)9.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 2001)10.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 97)11.渠化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1 98)12.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 98)13.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 98)14.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 98)2000局部修订(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15.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85 2000)16.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 2001)17.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61 97)18.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 98)19.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J283 9920.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2-2021)21.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1 98)22.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3-2021)23.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 98)24.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295 2000)25.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 98)26.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 2000)27.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 2000)28.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311 97)29.内河通航标准GBJ139 9030.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297 2001)31.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 99)32.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 98)33.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 96)34.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 2001)35.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 2001)36.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306 2001)37.船闸闸门阀门设计规范(JTJ264 87)38.干船坞设计规范工艺(JTJ251 87)39.干船坞设计规范水工结构(JTJ252 87)40.干船坞设计规范坞门及灌水排水系统(JTJ253 87)41.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231 94)42.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237 99)43.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T234 2001)44.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水发[1999]133 号发布45.内河航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8]112 号发布46.疏浚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7]246 号发布47.滚装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6-2021)48.石油化工码头装卸工艺设计规范(JTS 165-8-2021)49.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 204-2021)50.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21)51.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 258-2021)52.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JTS 271-2021)53.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JTS165-5-2021)54.海港工程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55.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6-96)。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法规类别】行业标准管理【修改依据】交通部关于发布<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局部修订(航道边坡坡度和设计船型尺度部分)的通知交通部公告2006年第47号--关于发布《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中“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修订内容的公告(2006) 交通运输部公告2013年第41号——关于发布《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中“大型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修改内容的公告【发布部门】交通部(已撤销)【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交通部发布)1.0.3 海港总平面设计应贯彻节约岸线、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的方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防治污染。
3.1.1 港址选择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沿海经济开发的需要,并应满足港口合理布局的要求。
港口的性质和规模应根据腹地经济、客货流量及集疏运条件确定。
3.1.2 选址应根据港口性质、规模及船型,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海岸资源,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并应进行多方案比选。
3.2.11* 选址应充分考虑港口工程与泥沙运动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导致港口严重淤积和海岸或河口的剧烈演变。
4.1.1 平面布置应以港口发展规划为基础,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远近结合和合理分区,并应留有综合开发的余地。
各类码头的布置既应避免相互干扰,也应相对集中,以便于综合利用港口设施和集疏运系统。
4.2.3* 船舶回旋水域应设置在进出港口或方便船舶靠离码头的地点。
其尺度应考虑当地风、浪、水流等条件和港作拖船配备、定位标志等因素,可按表4.2.3确定。
回旋水域的设计水深可取航道设计水深。
船舶回旋水域尺度表4.2.3 (略)注:①回旋水域可占用航行水域,当船舶进出频繁时,经论证可单独设置;②L为设计船长(m)4.2.9* 港池和航道间的连接水域,应满足船舶进出港池的操作要求,其尺度可根据港池与航道间的夹角和船舶转弯半径确定。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一、综述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旨在规范海港总平面设计,确保港口设施合理布局,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港口的总平面设计。
二、设计原则1. 通畅性:确保港口道路、水道等设施畅通无阻,便于运输工具进出港口。
2. 安全性:保证港口设施符合相应安全标准,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3. 效率:合理规划港口设施的布局和使用方式,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
4. 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设计要求1. 道路规划1.1 设计港口主要道路的通行能力应符合港口的实际需求,考虑到运输工具的尺寸、数量和运输频率等因素。
1.2 港口道路应尽量直线,降低转弯需要。
道路宽度应满足大型运输工具的通行要求,并设有适当的超车道和站点。
1.3 港口内部的道路应根据功能分为货物运输道路、车辆停靠道路、行人通道等,并在设计时进行区分。
1.4 港口道路设有足够数量的交叉口和指示牌,并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系统。
2. 泊位规划2.1 根据港口货物种类和吞吐量,确定不同类型的泊位需求,并合理分配泊位数量和位置。
2.2 泊位与港口道路之间应留有足够的车门宽度,以便货物装卸和运输工具进出港口。
2.3 泊位应考虑到各种尺寸的运输工具,包括大型货船、渡轮和小型船只,并设置相应的靠泊设施。
3. 装卸设施规划3.1 根据港口货物种类和吞吐量,确定不同类型的装卸设施需求,并合理分配设施数量和位置。
3.2 不同种类的装卸设施应合理布局,方便运输工具的装卸操作,并确保货物的顺利流通。
3.3 装卸设施应配置适当的起重设备和运输设备,提高装卸效率。
3.4 装卸设施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4. 仓库规划4.1 根据港口货物种类和储存需求,确定不同类型的仓库需求,并合理分配仓库数量和位置。
4.2 仓库应根据货物种类和尺寸划分不同的存储区域,并设置合理的通道和货物堆放区域。
4.3 仓库应配置适当的货物装卸设备,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
关于发布《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的通知交水发[1999]2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办)及有在单位:由我部组织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和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等单位修订的《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强制性标准,编号为JTJ211-99,自1999年12月1日起施行。
《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规范》(JTJ211-87)同时废止。
本规范的管理工作由我部水运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和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负责,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四日前言本规范系在行业标准《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规范》(JTJ211-8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港址选择、平面、装卸工艺、铁路、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照明和连续输送机械系统控制、通信和船舶交通管理、肋航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等。
关于规范的名称,根据1996年8月交通部颁布的《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的规定,以及国内外有关行业的情况和部审会的意见,将原《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规范》改名为《海港总平设计规范》。
本规范共分11章51节,4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
本次主要修订的内容包括港址选择,煤炭、矿石、散粮、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机械选型和工艺布置,港口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油品码头的与其他货种码头的安全距离,辅助生产建筑物指标,设计船型尺度,环境保护及公用设施等。
增补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型港口和大型深水码头采用单点或多点系泊建设方案的基本条件和选址要求,多用途码头装卸机械选型和工艺布置,连续输送机械系统控制以及滚装船、散装水泥船和液体化工船等设计船型尺度等。
使用本规范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本规范由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和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负责解释。
请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和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以便再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如进行局部修订,其内容将在《水运工程标准与造价管理信息》上刊登。
规范规程类1.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 99 )2.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局部修订(JTJ 211-99 航道边坡及设计船型2008.03 )3.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 JTJ 212-2006 )4. 渠化工程枢纽总体设计规范( JTS 182-1-2009 )5. 海港水文规范( JTJ 213 98 )6. 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 JTJ 214 2000 )7.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J 215 98 )8.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 98)9.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 2001)10. 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 97)11. 渠化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1 98)12.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 98)13.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 98)14.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 98)2000 局部修订(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15. 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85 2000)16.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 2001)17. 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61 97)18. 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 98)19. 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J283 9920.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2-2009)21.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1 98)22. 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3-2009)23. 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 98)24. 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295 2000)25.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 98)26.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 2000)27.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 2000)28. 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311 97)29. 内河通航标准GBJ139 9030. 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297 2001)31. 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 99)32.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 98)33.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 96)34. 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 2001)35.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 2001)36. 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306 2001)37. 船闸闸门阀门设计规范(JTJ264 87)38. 干船坞设计规范工艺(JTJ251 87)39. 干船坞设计规范水工结构(JTJ252 87)40. 干船坞设计规范坞门及灌水排水系统(JTJ253 87)41.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231 94)42. 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237 99)43. 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T234 2001)44.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水发[1999]13345. 内河航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8]11246. 疏浚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7]246 号发布47. 滚装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6-2008 )48.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工艺设计规范( JTS 165-8-2007 )49. 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 204-2008 )50.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 )51. 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 258-2008 )52. 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JTS 271-2008 )53. 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 JTS165-5-2009 )54. 海港工程设计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55. 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6-96 )号发布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