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主要组成人员
- 格式:docx
- 大小:12.46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专门委员会通则(2018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公布日期】2018.11.29•【文号】•【施行日期】2018.11.29•【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机构组织正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专门委员会通则(1995年6月5日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99年3月1日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2005年2月28日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2015年6月17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2018年11月29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专门委员会是常务委员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的工作机构,是政协联系委员的重要纽带,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在政协工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第三条专门委员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优势,积极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二章工作任务第四条组织委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人民政协理论,学习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知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广泛凝聚共识,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第二组)1.以下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是社会团体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2.人民政协的一切活动以_____为根本准则政协章程马列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4.各民主党派在我国是参政党,这表明民主党派的代表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并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民主党派的成员在各级人民政协中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民主党派的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5.近年来,一些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机关中担任特邀监察员、特邀检查员、特邀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廉政监察员等。
这一措施扩大了公民民主监督的权利进一步加强了民主监督的力度提高了政协参政议政的能力强化了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7.1993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会议纪要宪法史册组织法8.在每年的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来自各界的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提案,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这一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人民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有决定权和监督权人民政协充分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9.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
正确错误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两会知识题(选择题)(一)1、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_。
a、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b、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c、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d、核准判处死刑的案件。
标准答案:c2、历届全国人大委员长为:a、毛泽东、刘少奇、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吴邦国b、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乔石、李鹏、吴邦国c、刘少奇、朱德、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吴邦国d、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真、万里、乔石、李鹏、吴邦国标准答案:c3、台湾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________协商选举会议选出的。
a、在台湾的台湾省籍同胞b、在祖国大陆的台商及亲属c、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d、在祖国大陆出生的台湾省籍同胞标准答案:c4、中国的人大共分为___级,分别为______。
a、五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乡、民族乡、镇人大。
b、四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
c、三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
d、二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标准答案:a5、政协全国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包括:a、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b、中国共产党代表c、台湾同胞代表d、无党派民主人士标准答案:a6、常委会组成人员由本级人大从其代表中选出,当选后___担任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职务。
a、不得b、可以标准答案:a7、政协委员由提名推荐产生的程序是:a、自荐申请、协商审议、投票表决。
b、提名推荐、协商确定建议名单、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c、报名申请、无记名投票表决、宣布当选名单。
d、报名申请、发表竞选演说、投票表决。
标准答案:b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能行使下列哪个职权______。
7.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必背内容:开学考
(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二)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
1、人民政协
(1)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共产党、各民主党、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港澳台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
(2)性质(地位)
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特别注意: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政府职能
2.协商民主
(1)地位: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主要渠道: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
(3)重要性: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人民政协的职能。
1.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2.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①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重要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协商;
②民主监督是对宪法和法律、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协商式监督;
③参政议政是对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及国家机关提出建议。
特别注意:人民政协不同于国家机关,它不能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政协的提案、建议案没有法律约束力,也不能直接去处理行政事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政协的宗旨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三条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进行协商;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
第二章组织和成员第四条政协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以及其他爱国人士组成。
第五条政协全国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任期五年。
地方各级政协委员会的组织和任期,由各级政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六条政协委员由相关单位推荐,经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
政协委员应当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社会影响力、参政议政能力的各界人士。
第七条政协全国委员会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负责就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九条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各级政协委员会应当加强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联系,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地方事务的协商。
第十条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各级政协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提案工作制度,对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要认真办理,确保提案落到实处。
第十一条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各级政协委员会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政协工作有序开展。
第四章权利和义务第十二条政协委员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二)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三)对政协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四)依法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第十三条政协委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政协章程;(二)执行政协的决议;(三)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四)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中指出:“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意见》和《规定》特别强调组织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无疑将对提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搞好人民政协工作的灵魂和基石,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政治基础,是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同时,也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以来就有着通力合作、同舟共济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其政治目的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因此,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各项工作都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满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共同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
二、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积极履行三大职能。
实践证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在履行政协职能中发挥作用,有所作为,就必须始终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并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只有这样,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才能在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地反映社情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把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作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充分利用提案、调研、视察、情况通报、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努力做到履行职能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才能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两会常识链接——人民政协概况 2009-3-19 来源:中公教育点击:648两会常识链接——人民政协概况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成立于1949年9月。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权,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这次会议还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国旗、国歌和纪年。
1954年,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诞生。
从此,政协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以及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以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从程序上讲,政协各级组织可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党政有关部门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也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政协协商。
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有: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专题座谈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以及根据需要召开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的代表参加的协商座谈会等。
2024年全国两会应知应会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0题)1.2024年,召开的是()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二次会议。
(八)A十四届,十四届B十二届,十二届C十一届,十一届D十三届,十二届2.2024年召开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请问它的召开时间和地点是?(B)A2024年3月4日,北京B2024年3月5日,北京C2024年3月6日,北京3.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在北京召开。
(八)A2024年3月4日B2024年3月5日C2024年3月6日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
(C)A.1044万人B.1144万人C.1244万人D.1344万人5.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
(B)A.6.2%B.5.2%C.4.8%D.4.2%6.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
(八)A.上涨0.2%8.上涨1.2%C.上涨2.2%D.下降降2%7.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增长(),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D)A.116万亿元;5%B.116万亿元;5.2%C126万亿元;5%D.126万亿元;5.2%8、哪些人将出席全国两会?(八)A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B全国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C全国人大委员,全国政协代表D全国人民委员,全国政协代表9.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八)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C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首次召开分别是哪年?(B)A1949年,1954年B1954年,1949年C1921年,1954年D1950年,1949年11.O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修正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公布日期】1996.06.14•【文号】•【施行日期】1996.06.14•【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国家机构组织正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修正案)(1996年6月14日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为了加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制定本规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常务委员会的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为依据,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实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第二条常务委员会主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委员会)的会务,在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全国委员会的职权,处理全国委员会的重要工作。
第三条常务委员会由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
第四条全国委员会主席主持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副主席、秘书长协助主席工作。
第五条常务委员会的职权:解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监督章程的实施;召集并主持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届第一次全体会议由会议选举主席团主持;组织实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的任务;执行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决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审查通过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国务院的重要建议案;根据秘书长的提议,任免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变动,并任免其领导成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2019全国两会应知应会题一、填空题1.全国两会指_____。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2018年全国两会是第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_____次会议和政协第_____届全国委员会第_____次会议。
答:十三、一、十三、一3.2018年全国两会开幕的具体时间_____。
答:人大会议:2018年3月5日(星期一)开幕;政协会议:2018年3月3日(星期六)4.今年的人大会上,将审议党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________。
答:《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5.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将首次举行___仪式。
答:宪法宣誓6.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_____部分内容的建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提出宪法修正案议案,将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
答:宪法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将宪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修改为:“____________”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8.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我国今年将进行宪法的第___次修改?答:五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_____。
答:参政议政10.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职权的常设机关是_____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11.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而全国政协委员“___政府工作报告”。
答:讨论二、选择题1.据说今年两会的会期是10年来最长的,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开幕与闭幕时间是?A.3月3日-3月15日B.3月5日-3月20日C.3月3日-3月20日D.3月5日-3月15日答案:B2.哪些人将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B.全国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C.全国人大委员,全国政协代表D.全国人民委员,全国政协代表答案: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首次召开分别是哪一年?A.1949年,1954年 B.1954年,1949年C.1921年,1954年D.1950年,1949年答案:B4.政协全国委员组成人员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A.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B.中国共产党C.台湾同胞代表D.无党派人士答案:A三、简答题1.召开全国两会的意义是什么?答: 全国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
政协委员是如何产生的政协委员产生的具体运作步骤一般为:一、提名推荐。
推荐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由各党派中央、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个界别等协商提出。
在地方的全国委员会委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商推荐。
二、协商确定建议名单。
对各方面提出的推荐名单由中共党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综合平衡,反复同各推荐方面协商形成建议名单。
三、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将委员建议名单提交常务委员会会议进行协商和表决,经全体常务委员过半数同意予以通过。
四、公布。
经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委员,由政协办公厅(或办公室)分别通知推荐单位和个人,向委员发委员证书,并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布。
增补政协委员的程序,也需要经过提名、协商、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和公布这几个步骤。
人民政协常务委员会的产生过程和主要职权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规定,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由各该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
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的候选人由参加各该委员会的各党派、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协商提名,经各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选举时,应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
章程规定,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主持各该委员会会务。
其中,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解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监督章程的实施;召集并主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届第一次会议由会议选举主席团主持;组织实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的任务;执行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决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审查通过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国务院的重要建议案;根据秘书长的提议,任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变动,并任免其领导成员。
新一届政协领导人如何产生?——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办法透视“通过!”11日上午,全国政协机关会议楼二层的常委会议厅内,会议主持人俞正声郑重宣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它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这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又有利于更广泛地联系和团结各阶层群众。
产生与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1月召开的“旧政协”。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诸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青年党和社会贤达五个方面。
同年11月,国民党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积极响应,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
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23个单位的代表共134人。
9月17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
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