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0 KB
- 文档页数:14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习题及答案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 增加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 -1·s -1”所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1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C [熟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是正值,是反应的平均速率,其中固体、纯液体反应物、生成物浓度都视为1,所以A 、B 错误;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来说,无法通过现象体现反应速率的大小,所以D 不正确。
]2、对于反应: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用HCl 和CaCl 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 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 2O 和CO 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D.可以用CaCl 2浓度的减小表示其反应速率3、化合物Bilirubin 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计算反应4~8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 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 .2.5μmol·L -1·min -1和2.0μmol·L -1B .2.5μmol·L -1·min -1和2.5μmol·L -1C .3.0μmol·L -1·min -1和3.0μmol·L -1D .5.0μmol·L -1·min -1和3.0μmol·L -1B [据图可知,4min 时化合物Bilirubin 的浓度为20μmol·L -1,8min 时其浓度为10μmol·L-1,因此4~8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0μmol·L -1-10μmol·L -14min=2.5μmol·L -1·min -1。
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计算反应开始到10s,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当X与Y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 1b .混合气体中X的浓度保持不变c. X、Y、Z的浓度之比为1 : 1 : 2(4) 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 。
a. 适当降低温度b•扩大容器的体积c•充入一定量Z【答案】X+Y垐?>2Z 0.0395 mol • L-1• s-1 b c【解析】【分析】由图表可知,随反应进行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X、Y是反应物,Z是生产物,10s后X、Y、Z的物质的量为定值,不为0,即10s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是可逆反应,且△n(X) : △ n(Y) : △ n(Z)=( 1.20-0.41) mol : (1.00-0.21) mol:1.58mol=1 : 1: 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化学方V c程式为X( g)+ Y( g) ? 2Z( g),然后结合v= 及平衡的特征“等、定”及速率之比等于化学Vt计量数之比来解答。
【详解】(1)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 2Z(g);1.20mol 0.41mol(2) 反应开始到10s,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是2L=0.0395mol ?(L?s)-1;10s(3) a•随着反应的进行,X与Y的反应速率之比始终为1: 1,则不能判断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b. 混合气体中X的浓度保持不变,符合平衡特征“定”,为平衡状态,故b正确;c. X、Y、Z的浓度之比为1:1:2,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不能判断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故答案为b ; (4) a •适当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 a 错误;b. 扩大容器的体积,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 b 错误;c.充入一定量Z,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 c选; 故答案为6 【点睛】注意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 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 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正逆反 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等。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g)+2B(g) C (g) +D(g),不能表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
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的括号内)1.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 .升高温度B .减小压强C .降低温度D .减小反应物浓度.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C.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 mol/(L ·s)和 mol/(L ·min)3.已知 4NH 3+5O 2===4NO +6H 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v (NH 3)、v (O 2)、v (NO )、 v (H 2O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4/5 v (NH 3)=v (O 2) B.5/6 v (O 2)=v (H 2O ) C.2/3 v (NH 3)=v (H 2O ) D.4/5 v (O 2)=v (NO )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B.催化剂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D.反应物的浓度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A.B 物质的量浓度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压强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6.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 ( )①固体燃料粉碎 ②液体燃料雾化 ③煤经气化处理 ④通入足量的空气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7.反应 2SO 2+O 2 2SO 3,经过一段时间后,SO 3 的浓度增加了 0.4 mol/L ,在这段时间 内用 O 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4 mol/(L ·s),则这段时间为 ( ) A.0.1sB.2.5sC.5s D .10s8 可逆反应 N 2+3H 2 2NH 3 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附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基础巩固1.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
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2.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molH2,发生反应N 2+3H22NH3,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υ(N2)= 0.5 mol/(L·min) B.υ(H2)= 1.5 mol/(L·min)C.υ(NH3)= 2 mol/(L·min) D.υ(N2)=1mol/(L·min)3.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 5.将0.5molPCl5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 PCl3+Cl2,一段时间后测得PCl5的浓度为0.3mol/L,且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PCl5)= 0.4 mol/(L·min),则这段时间为()。
高一化学必修2作业(六)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室温下,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是()A、H2 + F2→HFB、H2 + Br2→HBrC、Ag+ + Cl-→AgClD、H+ + OH-→H2O2.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 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则10 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B、2.8 molC、3.2 molD、3.6 mol 3.在某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18O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则18O 存在于()A、只存在于O2中B、只存在于O2和SO3中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D、SO2、SO3和O2中都有可能存在4.甲、乙两个容器内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4 mol A,乙中每分钟减少2 mol A,则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 )A、甲快B、乙快C、相等D、无法确定5.反应E +F == G,在温度T1下进行,反应M + N == K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且E 和F的浓度均大于M和N的浓度(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两者的反应速率()A、前者大B、后者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6.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7.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
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 -1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反应中,属于可逆反应的一组是A.2H2O2H2↑+O2↑,2H2+O22H2OB.NH3+CO2+H2O NH4HCO3,NH4HCO3NH3↑+H2O↑+CO2↑C.H2+I22HI,2HI H2↑+I2↑D.2Ag+Br22AgBr,2AgBr2Ag+Br22.某温度和有催化剂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3H2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0min内,v(NH3)=0.16mol·L-1·min-1B.0~10min内,v(N2)=0.18mol·L-1·min-1C.0~10min内,v(N2)=0.16mol·L-1·min-1D.15~20min内,反应v(N2)正= v(N2)逆=03.用铁片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B.不用稀H2SO4改用98%的浓H2SO4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4.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lO2冲入10L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ΔH═-196kJ/mol,5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热166.6kJ。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5min内,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O2)═0.017mol·(L·min)-1B.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冲入4molSO2和2molO2,平衡时反应放热小于333.2kJC.若增大O2的浓度,则SO2的转化率增大D.()()23n On SO的值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5.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①升温②使用催化剂③增大反应物浓度④将块状固体反应物磨成粉末⑤加压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6.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M、N全部变成了QC.反应中混合物各成分的百分组成不再变化D.反应已经停止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不一定越明显B.N2(g)+3H2(g)2NH3(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υ(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用有限的原料多出产品D.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8.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取一定量的A、B于反应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C、D的物质的量的比值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9.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为0.4mol/L,O2为0.2mol/LB.SO2为0.15mol/LC.SO2,SO3均为0.25mol/LD.SO3为0.4mol/L10.已知2SO2(g)+O2(g)2SO3(g),起始时SO2和O2分别为20mol和10mol,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实验序号A溶液B溶液①20 mL 0.1 mol·L-1H2C2O4溶液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②20 mL 0.2 mol·L-1H2C2O4溶液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H2C2O4是二元弱酸)(2)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若实验①在2 min末收集了2.24 m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 min末, c(MnO4-)=__________mol/L(假设混合液体积为50mL)(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一条即可)(5)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浓度①② 0.0056 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该反应放热产物Mn2+是反应的催化剂【解析】【详解】(1)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把草酸氧化成CO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2)对比表格数据可知,草酸的浓度不一样,因此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①<②;(3)根据反应方程式并结合CO 2的体积,求出消耗的n(KMnO 4)= 2×10-5mol ,剩余n(KMnO 4)=(30×10-3×0.01-2×10-5)mol=2.8×10-4mol ,c(KMnO 4)=2.8×10-4mol÷50×10-3L=0.0056mol·L -1;(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 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KMnO 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5)t 1~t 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虽然反应物的浓度降低,但温度起决定作用;②可能产生的Mn 2+是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8分,共48分)1.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的因素是( )。
A.温度 B.压强 C.浓度 D.催化剂2.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火灾发生 B.防止污染面粉C.吸烟有害健康D.颗粒极小的面粉扩散到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3.反应 A(g) + 3B(g) = 2C(g) + 2D(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化学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
A.υ(D) = 0.4 mol/(L·S) B. υ(B) = 0.6 mol/(L·S) C.υ(C) = 0.5 mol/(L·S) D. υ(A) = 0.15 mol/(L·S)4.在反应:C+CO 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2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压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5.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C.在K2S0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03,将Al片改成Al粉6.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7.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C.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D.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怎样控制反应条件,2molSO2与1mol O2反应都不会生成2molSO3B.任何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都能全部转化成生成物C.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于反应物的性质,与外界的条件无关D.可逆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只能增大正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52分)9.影响物质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 等。
3-1 判断题(1)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是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答:错误,对基元反应来说的确如此,但是对于复杂反应来说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并不是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
答:错误,反应级数等于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对复杂反应来说,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并不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
(3)降低CO2的分压,可使反应Ca CO3(s)Ca O(s)+ CO2(g)的正反应速率增加。
答:错误,降低CO2的分压只能导致正反应转化率的增加,而无法改变反应的速率。
(4)升高温度对吸热反应的速率增加较快,对放热反应的速率增加较慢。
答:错误,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取决于反应的活化能和初始温度,与吸热还是放热无关。
(5)催化剂能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加,且增加的倍数相同。
答:正确。
(6)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答:错误: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7)浓度、压力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商Q值;温度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引起Kθ值发生了变化。
答:正确。
(8)活化能高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很低,且达到平衡时其Kθ值也一定很小。
答:错误,平衡常数与活化能无关。
(9)由于△r G =-RTInKθ,所以一个反应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时,也是平衡状态。
答:错误,平衡状态取决于反应自身,而不是反应物的状态。
(10)对反应aA(g)+bB(g)====dD(g)+eE(g),反应总级数为a+b ,则此反应一定是简单反应。
答:错误,比如:由于多步反应的反应级数等于各部反应级数的乘积,对于包含一个一级基元反应和一个反应级数为a+b 的反应而言,总反应级数仍然是a+b 。
3-2 选择题(1)对反应2SO 2(g)+ O 2(g)2SO 3(g),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④ )。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例题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对可逆反应而言的,非可逆反应不谈化学反应速率B.在可逆反应里,正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正值,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负值C.在同一化学反应里,其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改变来表示,也可以用生成物浓度的改变来表示,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以是g·L-1·s-1,也可以是kg·L-1·s-1,甚至可以用t·L-1·s-1等来表示解析:本题考查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认识。
由其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可以看出它适合所有的反应,并非专指可逆反应,所以A 不正确。
单位时间(Δt)是正值,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Δc(B)]也是正值,那么其比t c ∆∆)B (〔即v(B)〕也必为正值,所以B 不正确。
由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反应速率与计量数的关系可知C 正确。
由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公式v(B)= 可以看出,v(B)的单位中不会出现“kg”“g”“t”等质量单位,D 不正确。
这里所说的“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中的浓度是指物质的量浓度,并非其他浓度。
答案:C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是( )A.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单位时间内有n mol A2生成,同时就有n mol B2生成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就有2n mol AB 生成D.单位时间内有n mol B2发生反应,同时就有n mol AB 分解解析: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不论达到平衡与否,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总数不变,因而压强不变。
故A 不可选。
tc ∆∆)B (化学平衡的一个标志是v(正)=v(逆),而B 只表述了v(逆),不知道v(正);D 是用不同物质来表述v(正)、v(逆),v(正)=2v(逆)。
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二氧化氮在火箭燃料中可用作氧化剂,在亚硝基法生严流酸甲可用作催化剂,但直接将二氧化氮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已知反应CH4(g) +2NO2(g)N2(g) +CO2(g) + 2H2O(g) ,起始时向体积为V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2mol CH4和3mol NO2,测得CH4.、N2、H2O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容器体积V=_______L。
(2)图中表示H2O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是曲线___________. (填“甲”“乙"或"丙")。
(3)0 ~5min内,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
(4)a、b、c三点中达到平衡的点是______。
达到平衡时, NO2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 (物质平衡转化=转化的物质的量/起始的物质的量×100%)。
(5)a点时,c(CO2) =__________mol·L-1(保留两位小数) ,n( CH4):n(NO2)=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甲 0.1 c 80% 或0.8 0.33 4:5【解析】【分析】依据图像,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确定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代表CH4.、N2、H2O中的哪种物质;依据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计算出0 ~5min内,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达到平衡时的判断依据。
【详解】(1)起始时向体积为V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2 mol CH4和3 mol NO2,测得CH4.、N2、H2O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CH4是反应物,即起始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依据c=nV,得V=nc=12mol1mol L-⋅=2L;(2)由(1)可知,丙代表CH4,从开始到平衡时,甲代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量:1.2mol·L-1,乙代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量:0.6mol·L-1,故从开始到平衡时,甲代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量:1.2mol·L-1×2L=2.4mol;故从开始到平衡时,乙代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量:0.6mol·L-1×2L=1.2mol,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甲代表H2O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关系,乙代表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关系;(3)乙代表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关系,0 ~5 min内,N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为:0.5mol·L -1- 0=0.5mol·L -1,v(N 2)=10.5mol L 5min-⋅=0.1mol·L -1·min -1;(4)当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a 、b 、c 三点中达到平衡的点是c ;达到平衡时,c(N 2)=0.6mol·L -1,即从开始平衡,N 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L -1×2L=1.2mol ,CH 4(g) +2NO 2(g)N 2(g) +CO 2(g) + 2H 2O(g) ,依据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从开始到平衡,NO 2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1.2mol×2=2.4mol ,故达到平衡时, NO 2的转化率是2.4mol100%3mol⨯ =80%; (5)设a 点时的浓度为xmol·L -1,CH 4(g) +2NO 2(g)N 2(g) +CO 2(g) + 2H 2O(g) ,依据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1.0-x):x=1:2,x=0.67,2n(H O)∆=0.67mol·L -1×2L=1.34mol ,42222n(CH ):n(NO ):n(N ):n(CO ):n(H O)∆∆∆∆∆=1:2:1:1:2,a 点时,2n(CO )∆=0.67mol ,c(CO 2) =0.67mol2L=0.33mol·L -1;4(CH )∆=0.67mol ,2n(NO )∆=1.34mol ,故a 点时,n( CH 4):n(NO 2)=(2mol-0.67mol):(3mol-1.34mol)=4:5。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选择题1.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M、N全部变成了Q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D.反应已经停止解析:平衡时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之比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二是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如2 mol M与1 mol N反应,无论怎样反应,M与N的浓度永远不相等,所以“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A错误;此反应是可逆反应,B错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反应既不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也不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符合化学平衡特征,C正确;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D错误。
2.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催化剂、温度、浓度和压强,在反应2SO2(g)+O2(g)2SO3(g)中,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增大容器容积、移去部分SO3、降低体系温度都可以导致正反应速率减小。
3.一定条件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中中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B)A.c1∶c2=1∶3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c1<0.14 mol/L解析:设X转化的浓度为x,X(g)+3y(g)2Z(g)初始c1c2c3转化x3x2x平衡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c1c2=(x+0.1 mol·L-1)(3x+0.3 mol·L-1)=13,故A正确;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故B错误;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达到平衡状态时,压强不变,故C正确;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不可能完全转化,故有0<c1<0.14 mol-1,故D正确。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A .铁和浓硫酸钝化,所以错误,不选A ;B .加入氯化钠溶液,盐酸的浓度减小,所以速率减慢,不选B ;C .升温,反应速率加快,错误,不选C ;D .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正确,选D 。
2.【答案】D【解析】v (A)=Δc Δt =(1.0-0.2)mol/L 20s=0.04 mol/(L·s),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之比,得v (A)v (C)=12,得v (C)=0.08 mol/(L·s),D 项正确。
3.【答案】C【解析】Y 的平均反应速率v (Y)=0.05 mol·L -1·min -1,平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 (X)=0.15 mol·L -1·min -1,v (Z)=0.10 mol·L -1·min -1,v (W)=0.01 mol·L -1·s -1,本题选C 。
4.【答案】D【解析】A 项,KClO 3受热产生O 2,助燃;B 项,Zn 置换出Cu 后形成原电池;C 项,属于离子反应,在水溶液中,离子间反应更快。
5.【答案】C【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是正值,它是反应的平均速率,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 、B 错;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来说,如酸碱中和反应无法通过反应现象体现反应速率的大小,D 错;化学反应速率就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故C 正确。
6.【答案】D【解析】A .如果c (Z)=0.45 mol/L ,则相应消耗0.3 mol/L 的Y 2,但Y 2的起始浓度是0.3 mol/L ,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A 错误;B .如果c (X 2)=0.3 mol/L ,则相应于消耗0.1 mol/L 的Z ,则剩余Z 是0.2 mol/L ,B 错误;C .如果c (X 2)=0.5 mol/L ,则需要消耗0.3 mol/L 的Z ,反应是可逆反应,则Z 的浓度不可能为0,C 错误;D .如果c (Y 2)=0.5 mol/L ,则需要消耗0.1 mol/L 的Z ,剩余0.2 mol/L 的Z ,所以D 正确,答案选D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测试卷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升高温度C. 增大压强D. 使用催化剂2.2mol A与2mo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3B(g)⇌2C(g)+zD(g),若2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mo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v(C)=0.2mol⋅L−1⋅s−1B. z=3C. B的转化率为25%D. 2s后C的浓度为0.5mol⋅L−13.对于反应A(g)+3B(g)=4C(g)+2D(g),在相同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4mol/(L⋅s)B. v(B)=0.8mol/(L⋅s)C. v(C)=1.2mol/(L⋅s)D. v(D)=0.7mol/(L⋅s)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铝片和硫酸反应制氢气,硫酸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 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加快反应速率C. 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均一定使反应速率加快D. 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中,加多些碳酸钙可使反应速率明显如快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来表示B.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C. 在同一反应中,用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值是相等的D. 不可用单位时间内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反应速率6.在合成氨反应中,下列说法可以确定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带答案)1.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火灾发生B.防止污染面粉C.吸烟有害健康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答案】D2.可逆反应2SO 2+O22SO3,如果υ(SO2)=0.05 mol/(L·min),用一定的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 )。
A.1 mo1/L B.0.9 mol/L C.0.2 mol/L D.0.1mol/L【答案】D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 s末的υ(H2)=0.3 mol/(L·s),则3 s末NH3的浓度为( )A.0.45 mol/L B.0.6 mol/L C.0.9 mol/L D.1.2 mol/L【答案】B4.实验室用锌粒与2mol/L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锌粉代替锌粒B.改用3mol/L硫酸溶液C.改用热的2mol/L硫酸溶液D.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答案:D点拨:2mol/L的硫酸溶液已经是稀H2SO4,再稀释后不会增大反应速率。
5.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C)=0.04mol·(L·s)-1B.v(B)=0.06mol·(L·min)-1C.v(A)=0.15mol·(L·min)-1 D.v(D)=0.01mol·(L·s)-1答案:A点拨: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后再比较,具体方法可参照本课的变式训练2。
6.在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
现通入4mol H2和4mol N2 10s 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A.1.6mol B.2.8mol C.3.2mol D.3.6mol答案:C点拨:v(H2)=ΔcΔt⇒Δc=0.12×10=1.2mol/LN2+3H2 2NH3起始42=242=2 010s后2-0.4=1.6 2-1.2=0.8变化0.4 1.2∴10s的N2的物质的量为:1.6×2=3.2mol7.反应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0.6 mol/L。
4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例1.已知反应()()()()22CO g 2NO g N O g CO g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11CO 0.12mol L min v --=⋅⋅B .()112CO 0.03mol L s v --=⋅⋅C .()11NO 0.06mol L s v --=⋅⋅ D .()112N O 0.04mol L s v --=⋅⋅ 例2.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3Y Z =+B .tmin 时,正、逆反应都不再继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 .若t 4=,则04min ~内X 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10.2mol L min --D .tmin 时,气体X 的转化率约为33.3%1.一定条件下,在2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2C(g)+3D(g),测得5min 内,A 的物质的量减小了10mol ,则5min 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 .v(A)=1mol/(L ·min) B .v(B)=1mol/(L ·min) C .v(C)=3mol/(L ·min) D .v(D)=1mol/(L ·min)2.反应C(s)+H 2O(g)CO(g)+H 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增加C 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降温 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新冠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可降低蛋白质变性的反应速率 B .2SO 2+O 2催化剂加热2SO 3反应中加入过量O 2,达到平衡后,体系中不含SO 2C .实验室用H 2O 2分解制O 2,加入MnO 2作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D .化学反应不是越快越好,例如钢铁的生锈 4.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 2时,用98.3%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 B .Al 在O 2中燃烧生成Al 2O 3,用铝粉代替铝片 C .CaCO 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 2时,适当升高温度 D .KClO 3分解制取O 2时,添加少量MnO 25.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g)+3H 2(g)2NH 3(g)。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 化学反应速率为 08 mol/(L·s)是指 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 mol/L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A 选项中“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表述不准确,应该是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化学反应速率为 08 mol/(L·s)是指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为 08 mol/L,而不是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 mol/L,B 选项错误;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C 选项正确;反应速率大小与反应现象是否明显没有必然联系,有些反应速率很快但现象不明显,D 选项错误。
2、在 2A + B ⇌ 3C +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 = 05 mol/(L·s)B v(B) = 03 mol/(L·s)C v(C) = 08 mol/(L·s)D v(D) = 1 mol/(L·s)答案:B解析:将各物质的反应速率都转化为用 B 表示的速率。
A 选项,v(B) = 025 mol/(L·s);C 选项,v(B) = 027 mol/(L·s);D 选项,v(B) = 025 mol/(L·s)。
对比可知,B 选项中 v(B) = 03 mol/(L·s)最大,所以该反应速率最快。
3、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D 使用催化剂答案:C解析:增大反应物的量,如果反应物是固体或纯液体,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A 选项错误;增大压强,如果没有气体参加反应,体系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无影响,B 选项错误;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选项正确;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一定是增大,也可能是减小,D 选项错误。
3-1 判断题(1)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是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答:错误,对基元反应来说的确如此,但是对于复杂反应来说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并不是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
答:错误,反应级数等于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对复杂反应来说,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并不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
(3)降低CO2的分压,可使反应Ca CO3(s)Ca O(s)+ CO2(g)的正反应速率增加。
答:错误,降低CO2的分压只能导致正反应转化率的增加,而无法改变反应的速率。
(4)升高温度对吸热反应的速率增加较快,对放热反应的速率增加较慢。
答:错误,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取决于反应的活化能和初始温度,与吸热还是放热无关。
(5)催化剂能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加,且增加的倍数相同。
答:正确。
(6)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答:错误: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7)浓度、压力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商Q值;温度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引起Kθ值发生了变化。
答:正确。
(8)活化能高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很低,且达到平衡时其Kθ值也一定很小。
答:错误,平衡常数与活化能无关。
(9)由于△r G =-RTInKθ,所以一个反应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时,也是平衡状态。
答:错误,平衡状态取决于反应自身,而不是反应物的状态。
(10)对反应aA(g)+bB(g)====dD(g)+eE(g),反应总级数为a+b ,则此反应一定是简单反应。
答:错误,比如:由于多步反应的反应级数等于各部反应级数的乘积,对于包含一个一级基元反应和一个反应级数为a+b 的反应而言,总反应级数仍然是a+b 。
3-2 选择题(1)对反应2SO 2(g)+ O 2(g)2SO 3(g),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④ )。
①dt )O (dc dt )SO (dc 22= ② dt 2)SO (dc dt )SO (dc 32= ③ dt )O (dc dt 2)SO (dc 23= ④ dt)O (dc dt 2)SO (dc 22-= (2)由实验测定,反应H 2(g)+Cl 2(g)====2HCl(g)的速率方程为:v = k c ( H 2) c ( Cl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每一反应物浓度加倍,此时反应速率为( 2)。
①2 v ②4 v ③2.8 v ④2. 5 v(3)测得某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E a =70 kJ ·mol -1,逆反应活化能E a =20 kJ ·mol -1,此反应的反应热为(①)。
① 50 kJ ·mol -1 ② -50 kJ ·mol -1 ③ 90 kJ ·mol -1 ④ -45 kJ ·mol -1(4)在298K 时,反应2H 2O 2 ==== 2H 2O+ O 2,未加催化剂前活化能E a =71 kJ ·mol -1,加入Fe 3+作催化剂后,活化能降至42 kJ ·mol -1,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③)倍。
①29 ②1×103 ③1.2×105 ④5×102(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15 L 2·mol -2·min -1,该反应为( ④)。
①零级反应 ②一级反应 ③三级反应 ④二级反应(6)已知反应2NO(g)+Cl 2(g)====2NOCl(g),其速率方程为V=k c 2 (NO) c (Cl 2)故此反应(③)。
①一定是复杂反应 ②一定是基元反应 ③无法判断(7)已知反应N 2(g)+O 2(g)==== 2NO (g) △r H >0,当升高温度时,K θ(②)。
①减小 ②增大 ③不变 ④无法判断(8)已知反应2SO 2(g)+O 2(g)==== 2SO 3(g),平衡常数为K θ,反应SO 2(g)+ O 2(g)==== SO 3(g)平衡常数为K 。
K 和K 的关系为( ③)。
①θθ=21K K ②θθ=21K K ③ θθ=12K K ④θθ=21K K 2 (9)反应2MnO +5C 2O +16H +==== 2Mn 2++10CO 2+8H 2O △r H m <0,欲使KMnO 4褪色加快,可采取的措施是(②)。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酸 ④增加C 2O 浓度(10)设有可逆反应A(g)+2B(g)==== D(g)+E(g),△r H >0,提高A 和B 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是(① ② )。
①高温低压 ②高温高压 ③低温低压 ④低温高压3-3 填空题(1)已知反应:2 NO(g)+2H 2(g)==== N 2(g)+ 2H 2O(g)的反应历程为①2 NO(g)+H 2(g)→N 2(g)+ H 2O 2(g) (慢反应)②H 2O 2(g)+ H 2(g)→2H 2O(g) (快反应)则此反应称为_复杂_反应。
此两步反应均称为_基元_反应,而反应①称为总反应的_定速步骤_,总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v =_kc 2(NO)c(H 2)_,此反应为_3_级反应。
(2)已知基元反应CO(g)+ NO 2(g)==== CO 2(g)+ NO(g),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v =_kc(CO)c(NO)2;此速率方程为_质量作用_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此反应对NO 2是_1_级反应,总反应是_2_级反应。
(3)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催化剂参与了反应,_改变_反应途径,降低_了活化能。
(4)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加,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活化分子分数_增加。
(5)增加反应物浓度或降低生成物浓度,Q_<_K θ,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对放热反应,提高温度,Q_>_K θ,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对于一气相反应,当△n_=_0时,增加压力时,平衡不移动;当△n_<_0时,增加压力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n_>_0时,增加压力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7)在气相平衡PCl 5(g)==== PCl 3(g)+ Cl 2(g)系统中,如果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平衡将__不__移动;如果保持温度、压力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平衡将_正方向_移动。
(8)化学平衡状态的主要特征是_体系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_,浓度、压力可使平衡发生移动,但K θ值_不变_,温度改变平衡发生移动,此时K θ值__改变__。
(9)某化学反应在298 K 时的速率常数为1.1×10-4s -1,在323K 时的速率常数为5.5×10-2s -1。
则该反应的活化能是__199.0kJ/mol _,303K 时的速率常数为_4.1x10-4s -1_。
3-4 A(g)→B(g)为二级反应。
当A 的浓度为0.050 mol ·L -1时,其反应速率为1.2 mol ·L -1·min -1。
(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2)计算速率常数;(3)在温度不变时,欲使反应速率加倍,A 的浓度应为多大?解:(1) 根据题意,本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 2(A),其中,v 表示反应速度,k 表示速率常数,c(A)表示反应物A 的浓度。
(2) 根据(1)所得速率方程可知:k=v/ c 2(A)=1.2/0.0502=4.8x102(L •mol -1•min -1)(3) 根据(1)所得速率方程可知:12121L mol 071.04804.2k v c -⋅=⎪⎭⎫ ⎝⎛=⎪⎭⎫ ⎝⎛= 3-5 在1073K 时,测得反应2 NO(g)+2H 2(g)==== N 2(g)+ 2H 2O(g)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和N 2的生成速率如下表(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并指出反应级数;(2)计算该反应在1073K 时的速率常数;(3)当c ( NO)= 4.00×10-3 mol ·L -1,c (H 2)= 4.00×10-3 mol ·L -1时,计算该反应在1073K 时的反应速率。
解:(1) 解法1:根据题意,可设速率方程为:v=kc x (NO)c y (H 2),将实验数据代入方程可得三个方程:()()(1) 1000.61000.2k 1092.1y3x 33---⨯⨯⨯⨯=⨯()()(2)1000.61000.1k 1048.0y3x 33---⨯⨯⨯⨯=⨯()()(3) 1000.31000.2k 1096.0y 3x 33---⨯⨯⨯⨯=⨯ (1)/(2)得:2x =4,所以x=2;(1)/(3)得:2y =2,所以y=1;因此,本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 2(NO)c 1(H 2),反应级数为3。
解法2:由实验数据1和3可知,如果c(NO)不变,c(H 2)变为两倍,则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可知反应速率同c(H 2)成正比。
又由由实验数据1和2可知,如果c(H 2)不变,c(NO)变为两倍,则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四倍,可知反应速率同c(NO)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反应速率方程为:v=kc 2(NO)c 1(H 2),反应级数为3。
(2) 根据(1)的结果,可知:()()()()()1224323322s mol L 1000.8100.6100.21092.1H c NO c v k -----⋅⋅⨯=⨯⨯⨯⨯==(3) 根据(1)的结果,可知:()()()()113323422S L mol 1012.5 1000.41000.41000.8H c NO c k v -----⋅⋅⨯=⨯⨯⨯⨯⨯=⋅⋅=3-6 已知反应N 2O 5(g)==== N 2O 4(g)+ O 2(g)在298K 时的速率常数为3.46×105s -1在338K 时的速率常数为4.87×107s -1,求该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在318K 时的速率常数。
解:活化能的计算: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可知:338298a 338298k k lg 338298338298R 303.2E 338298338298R 303.2Ea k k lg ⎪⎭⎫ ⎝⎛-⨯=⇒⎪⎭⎫ ⎝⎛⨯-⨯= (1) ⎪⎭⎫⎝⎛⨯-⨯=318298318298R 303.2Ea k k lg 318298(2) 由(1)知:()mol /kJ 1004.1 338298338298314.8303.21087.4103.46lg 338298338298R 303.2k k lg E 275338298a ⨯=⎪⎭⎫ ⎝⎛-⨯⨯⨯⨯⎪⎪⎭⎫⎝⎛⨯⨯=⎪⎭⎫⎝⎛-⨯⨯⨯⎪⎪⎭⎫⎝⎛= 因此,反应在318K 时的活化能为1.04x102 KJ/mol速率常数的计算:将(1)代入(2)可知:338298k k lg 31829831829833829833829829831833829831829810k k k k lg 318298318298338298338298k k lg ⨯⎪⎭⎫ ⎝⎛⨯-⨯⎪⎭⎫ ⎝⎛-⨯=⇒⨯⎪⎭⎫⎝⎛⨯-⨯⎪⎭⎫⎝⎛-⨯=分别代入数据可得:K 318=4.75x106 s -1因此,反应在318K 时的速率常数为4.75x106 s -13-7 已知反应2H 2O 2==== 2 H 2O+O 2的活化能E a 为71 kJ ·mol -1,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活化能降为8.4 kJ ·mo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