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械发展史_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5
机械发展史
机械发展史始于古埃及,当时结合运动学和物理学原理,发明了一套推进和传动诸如开沟机、转舵机、升降机等机械装置,大大提高建筑设施的实用性。
随后,欧洲中世纪开始借鉴东方发达国家的机械设计,并以新的概念和实践方法对其进行改进。
十六世纪又有许多重要发明,例如拉尔夫·libF气动机,可以推动木梁浇灌,从而替代传统的人力和马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蒸汽机,自动机械及其应用,火花机器,以及许多有关石油和汽油发动机发明的众多机器。
火花机可以控制舵机,推动门扇,控制机器尾座,甚至可以控制机器人的行动。
这些机器的发展带来了工业自动化,大大缩短了生产作业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20世纪都是电动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电动机的发明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极大程度的替代了机械传动,改变了生产、运输、控制以及其他行业的运作方式。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应用逐渐成熟,机器人技术也被运用于各行各业,使得机械生产更加自动化,更加容易操作。
综上所述,机械发展历史始于古埃及,中世纪受东方机械技术的影响,十六世纪发明重要的机械装置,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机械,20世纪是电气化发展的重要时刻,机器人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使机械生产更加自动化和容易操作。
世界机械发展史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机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日新月异,从远古时代人们开始学会使用最简单的杠杆,到现在很多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世界机械发展史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古代世界机械的缓慢发展大约在200万年前,人类开始学会了使用以木头和石头为原材料制成的石斧、石刀等简单机械,从此人类渐渐进入了使用机械的时代。
当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时,机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开始变得更加实用和普及,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开始普及青铜器,此后一系列的青铜工具如凿子、铜刀、马车、两轮战车等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后随着各种材料的发现与使用,使得机械在各类方面的使用愈加丰富。
到公元前600掉,学者希罗著书阐明关于五种简单机械:杠杆、尖劈、滑轮、轮与轴、螺纹推动重物的理论。
从此在人类古代史中机械走上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四大文明古国特别是中国对机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五千年前已开始使用简单的纺织机械;晋朝时在连机椎和水碾中应用了凸轮原理;西汉时应用轮系传动原理制成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东汉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
目前许多机械中仍在采用的青铜轴瓦和金属人字圆柱齿轮,在我国东汉年代的文物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原始形态,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给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个过程中是以人力为基础进行劳动生产。
二、近代世界机械的飞速发展1698年,英国的萨弗里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矿工之友”,开创了机械的原动力创新的先河,也促进了近代机械的进一步发展。
十八世纪初期,英国的牛顿提出对流换热的牛顿冷却定律,纽科门发明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取代了萨弗里的蒸汽机,工功率可达六马力;德国的华佗海特先后发明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并创立以水的立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中间分为180度的华氏温标,法国的卡米提出齿轮啮合基本定律;瑞士的丹尼尔第一-贝努利建立无粘性流体的能量方程----贝努利方程;欧拉建立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欧拉方程;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竖式、多锭、手工操作的珍妮纺纱机。
世界机械发展史当我们回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机械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古代的简单杠杆和滑轮,到现代的高科技智能机械,机械的力量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带大家探讨世界机械发展史的演进过程、重要事件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在古代时期,人们根据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发明了许多实用的机械。
例如,古希腊人制造的蒸汽泵和罗马人发明的水力磨坊,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而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入中世纪,机械的制造和使用逐渐普及,各种机械设备开始出现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
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就曾设计出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机械装置,如直升机、潜水艇等,充分展示了机械的无限潜力。
然而,世界机械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真正标志着机械时代的到来。
18世纪的蒸汽机革新了人们的交通和能源利用方式,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而19世纪的内燃机则进一步提高了机械设备的效率和性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随着20世纪的到来,电动机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普及使得机械工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这一时期,汽车、电影、电视等消费品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此外,飞机的发明更是彰显了机械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地位。
进入21世纪,机械科技在保持传统领域发展的同时,也在新兴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例如,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方面,机械科技的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机械科技也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总结世界机械发展史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和作用,我们可以发现:1、机械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古代的简单机械到现代的高科技智能机械,机械的力量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2、机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是当前的科技革命,都离不开机械的引领和推动。
机械工程发展史范文
十三世纪,第一个结构形式的机械工程被制定,也就是著名的机械工
程布斯,包括机械,电气,电子,自动化,信息技术等。
它由桩,梁,螺栓,密封材料,离合器,减速机等组成,用来控制机器的运动和能源转换。
十六世纪,机械工程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发现它可以
为工业和农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各种机器被用于研究和发展复杂的机
械系统,以提高现有的机械设备的性能。
十七世纪,新的机械工程理论和研究方法出现,把机械工程从静态的
领域转变为动态的领域,机械设计也从自动机的应用转变为控制系统的应用。
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使机械工程发展变得更加广泛,各种新的机械
设备得以出现。
十八世纪,机械工程经历了新机械的发明和发展,涵盖了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控制系统设计、机械传动、自动控制等,并将现代机械工程系
统的各个组件连接起来,这样机械工程就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工业。
机械发展史论⽂范⽂3篇机械发展设施农业论⽂1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在这⼏年设施农业发展中,江北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了设施⼤棚项⽬建设的补贴,近5年补贴的设施⼤棚项⽬资⾦超过1000万元。
各类现场会、培训会全⾯多样,有效地提升了农民建设设施⼤棚的热情。
2存在的主要问题2.1设施结构简易科技⽔平提⾼空间⼤主要表现为设施结构简易,⼤棚⾯积占全区耕地⾯积不到15%,⼤棚中80%以上是简易⼤棚,环境控制能⼒差,⽣产管理很⼤程度上还依靠经验,与标准化⽣产管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2.2设施规模偏⼩经营效益有待进⼀步提⾼近年来,⼟地约束性不断增强,发展起来的设施农业⼤多分散零星,全区66.7hm2以上规模经营只有2家,13.3~66.7hm2规模经营不⾜20家,相⽐于其他县(市、区),⼈才和资本的集聚度不够,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产业化发展和经营效益提⾼受到制约。
2.3配套机具缺少机械化发展缺乏⽅向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平不⾼,机械化作业⽔平低,除部分⼩型耕种机械近两年⼤⾯积推⼴外,其他配套机具推⼴应⽤起步晚,有些机具研制还是空⽩。
机械化⽔平低是制约设施农业机械化、⾃动化、智能化发展的“瓶颈”。
2.4专业⼈才缺乏运⾏管理⽔平有待进⼀步提⾼设施农业是多种技术在农业⽣产中的综合应⽤,其运作管理对⽣产者提出了较⾼要求,从环境运作的合理控制、先进新型农机具的操作等⽅⾯来看,江北区设施农业的运⾏管理⽔平与⾼产、优质、安全、⾼效的要求还有很⼤的差距,运⾏管理⽔平亟待提⾼。
3“⼗⼆五”期间江北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3.1树⽴⽬标江北区地处城郊,设施农业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缘优势,设施农业⽣产需向设施结构标准化、温室建设⼤型化、作业管理机械化、环境监测⾃动化等⽅向跨越式发展。
可以根据当地的⾃然条件、栽培制度、资源情况等因素,设计出适合本地条件,能充分利⽤现有资源环境优势的⼀种⾄数种标准型温室,温室⼤棚建设逐渐向⼤型化发展,建筑构件由⼯⼚进⾏专业化配套⽣产,⼤型⽇光温室内部温度稳定,⽇温差⼩,便于机械化作业,相对造价低;耕整地、育苗、嫁接、移栽、节⽔灌溉和施肥、植保及卷帘等环节,都需⽤机械作业,提⾼⽣产效率,发挥科技⽀撑农业发展的最⼤潜能;推⼴并应⽤温室环境监测系统,⾃动监测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或机械定时、定量地进⾏调节,保证设施环境中达到最适合作物⽣长发育的条件。
浅谈机械设计及其发展史机械设计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工具,从机械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各个方面对机械设备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的科学。
机械设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机械的应用范围和难度也越来越大。
下面将简单介绍机械设计及其发展史的几个阶段。
古代机械设计古代机械设计主要集中在手工制作的简单机器上。
中国古代农民制作各种农具,这些农具是他们的劳动工具,也是机械设计的雏形之一。
中国古代还有一些很有名的机械发明,如汉朝的震荡世纪,唐朝的地动仪,金朝的蒸汽车等。
欧洲也有一些很有名的机械发明,如希腊的蒸汽机、罗马的水轮机、中世纪的风车等。
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设计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发生了由手工生产向机械生产的转变,这被称为工业革命。
这个时期,机械设计开始进入现代化阶段,机械的应用开始扩展到农业、纺织、交通等各个领域。
在这个时期,英国著名发明家沃特·华特和詹姆斯·瓦特等人发明了蒸汽机和蒸汽火车,从而改变了人类交通方式。
20世纪初,机械设计开始进入现代化阶段,各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和工具逐渐应用于机械设计中。
汽车、飞机、电器等各种机械设备的应用范围开始不断扩展,机械设计也不断向自动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
到了21世纪,机械设计应用范围更广,机械设计工具也更加先进,机械设计的成果深入到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
总之,机械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学科。
随着人类的文明不断进步,机械的应用范围和难度也越来越大。
机械设计必将继续发展,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机械发展史与世界机械发展史的关系中国机械发展史与世界机械发展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过去几百年的发展中,中国机械发展受到了世界机械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对世界机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作为世界最早发现和应用机械的国家之一,其机械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12世纪的商朝时期,中国就已经使用了简单的机械器具,如风车和磨坊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机械技术不断进步。
在东汉时期,中国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纺织机,大大提高了纺织生产效率。
在宋朝时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可编程机械——火龙焰天仪,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尽管中国在机械技术上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中国的机械工业相对落后。
这与欧洲等国家的机械技术迅速发展密切相关。
欧洲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迅速发展了机械工业,如纺织机械、蒸汽机等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进程。
这些新技术和机械设备的引进和应用,使得欧洲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中国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接触和引进西方的机械技术。
中西方机械技术的交流使得中国的机械工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例如,在清朝晚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的机械设备,如纺织机械、钢铁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引进使得中国的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
然而,中国在20世纪初面临着广泛落后的机械工业现实。
在发达国家迅速推动工业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机械工业依然相对较弱。
但中国从此时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机械工业发展政策,逐渐加大了机械工业的发展力度。
在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机械工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中国的机械工业实现了迅猛的发展。
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实现了从规模扩大到技术含量提高的转变。
中国的机械工业发展不仅对国内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机械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界机械发展史一、根据时间进行划分根据人类文明发展将机械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200万年前至50万年前-原始阶段(2)第二阶段:公元前7000年至18世纪初-古代机械发展阶段(3)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近代机械发展阶段(4)第四阶段:20世纪至现代-现代机械发展阶段注:450万年前人和猿开始分化,产生希腊古猿,200万年前希腊古猿进化为南方古猿。
300万-150万年,早期猿人,能直立行走,应用简单石器。
200万年-30万年,晚期猿人,使用旧石器和火。
20万年-5万年,早期智人,基本与现代人接近,4-5万年,晚期智人,已经有绘画、饰物,人类文明开始。
公元元年是辛酉年(九岁的汉平帝登基)。
《世界机械发展史》-中秀太郎(日本)二、各个阶段的主要成就1、原始发展阶段:石斧、石刀2、古代机械发展阶段:青铜器、车轮、农用耕地机械、水车,已经具有动力、传动、执行单元,能够对简单机械广泛应用(杠杆、车轮、滑轮、斜面、螺旋)。
后期又出现铁器,并懂得淬火、回火等材料处理方法。
3、近代机械发展阶段:英国发起工业革命,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汽车、自行车、挖掘机……4、现代机械发展阶段: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与机械进行交互。
(石斧、石锤和木质、皮质简单工具;臼、磨、槔、轱辘、车、船、桨、橹;人造陶瓷、青铜、铁器;鼓风器;蒸汽机、电力、电动机、数控机床、动力机械学、热力学、材料学、有限元分析)(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制成第一台数字控制机床。
1962年,美国本迪克斯公司首次在数控铣床上实现最佳适应控制ACO,1967,美国福克斯首次提出机构最优化概念。
1976年,日本FANUC展出4台加工中心和1台工业机器人组成柔性制造单元)(1983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第3次定义“米”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的路程长度;1979年,美国的徐南朴等指出摩擦系数等于啮合摩擦系数、粘着摩擦系数、犁削摩擦系数之和;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首次展出4台加工中心和1台机器人组成柔性制造单元;197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聚晶人造金刚石和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1967年美国福克斯提出柔性系统基本概念,英国莫林斯公司研制出“系统24”;1964美国格罗弗发明热管;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明电解磨削法;1958年,美国的卡尼-特雷克公司研制成第一个加工中心;1957年,联邦德国的汪克尔研制成旋转活塞式发动机,1955年,美国研究成功等离子弧加工方法,1954年,美国建成第一艏核动力船-鹦鹉号;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制成第一台数字控制机床;1950年,联邦德国的施泰格瓦尔特发明电子束加工;20世纪40年代,英国泰勒森设计出多面棱体;1947年,第一艏燃气轮机船加特利克号;20世纪40年代,苏联发明阳极机械切割;1943年,苏联的扎拉连科夫妇发明电火花加工;1942年,美国的费米等建成第一座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原子反应堆;1941年瑞士制成第一辆燃气轮机;1938-1940年,美国的厄恩斯特核麦钱特用高束摄影机拍摄切削的形成过程,并解释了,切削形成机理;1938年,美国的卡尔森首创静电复印技术;1934年,德国的克诺尔和鲁斯卡制成投射电子显微镜;1951年,美国的科恩制成第一台超声加工机;1926年,美国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加工汽车底盘);1923-1927年,德国的科斯特尔设计制造可是干涉仪;1923年,德国的施勒特发明硬质合金;1920年,德国霍尔瓦特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1913年,瑞典制成第一辆电力传动的柴油机车)。
工程机械发展史1. 介绍工程机械是指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的机械设备。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工程机械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早期原始工具的出现开始,概述工程机械的发展历程,介绍主要的里程碑事件和技术突破。
2. 早期原始工具早在古代,人类就开始使用原始的工具进行土木建筑。
这些工具主要由石头、木材和动物骨骼制成。
例如,石制凿子、木制锤和骨头制的铲子等。
尽管这些工具相对简单,但它们为后来的工程机械奠定了基础。
3. 18世纪的工程机械18世纪是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使用蒸汽机驱动的机械设备。
其中一个里程碑事件是汤姆森·沃特发明的蒸汽挖掘机。
这种机械设备能够加快土方运输的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19世纪末,挖掘机的发明也为工程机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挖掘机使用了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油驱动来完成各种工作任务。
这种创新技术使得挖掘机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4. 20世纪的工程机械20世纪是工程机械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断发明和改进各种工程机械设备。
其中一个创新是内燃发动机的引入。
内燃发动机取代了蒸汽机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这极大地提高了机械设备的灵活性和效率。
此外,液压系统的进一步改进也使得工程机械的性能得到了提升。
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机等设备的出现,使得工程施工更加高效和安全。
5. 当代工程机械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机械也在不断创新和进化。
现代工程机械注重节能环保和智能化。
例如,电动挖掘机、太阳能发电的工程机械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这些新技术使得工程机械的使用更加环保,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
通过使用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技术,工程机械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并提高工作效率。
6. 结论工程机械是现代建设的重要支撑工具,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进化。
从早期的原始工具到如今的智能化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世界机械发展史概述:机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石。
自古以来,机械在各个时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以世界机械发展史为主题,探讨机械的历史回顾、突出的发展阶段和相关影响。
一、古代机械的起源古代机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类通过简单的工具,如杠杆和轮子,实现了能简化劳动的方式。
然而,真正的机械发展开始于古代文明时期,如古埃及和古希腊,在这些时期,人们建造了复杂的机械装置,如水车和齿轮系统。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发展工业革命是机械发展的关键时期,它标志着人类通过机械力量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改变。
在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的英国,出现了蒸汽机和纺织机械等重要发明,这些发明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而且为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机械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以来,机械技术进一步飞速发展,以电力和石油为动力源的内燃机成为主流。
电力驱动使得机械的运转更加高效和精确,许多新的机械装置被发明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航空、电子和医疗设备等。
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也为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四、影响和前景展望机械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机械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增长。
其次,机械的出现使得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然而,机械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劳动力失业。
因此,未来机械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人性化。
结论:世界机械发展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创新,从简单的工具到复杂的机械装置,再到电力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机械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机械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和社会问题。
因此,我们期待未来机械发展能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人性化,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机械原理发展史论文机械原理的发展史概述: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涉及了机械系统中各种运动和力学原理的研究。
本文将对机械原理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从古代开始一直到现代,总结每个时期的重要进展和影响。
古代:在古代,人们对机械原理的认识还相对有限。
然而,早期的文明却已经展现了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在古希腊,阿基米德等学者对杠杆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杠杆定理。
这一原理奠定了现代机械原理研究的基础,对后来的工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在中世纪,机械原理的研究相对停滞了一段时间。
人们对自然力学的认识较少,对杠杆等基本机械原理的理解停留在定性的层面。
然而,这一时期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并没有停止发展。
例如,在农业领域,人们发明了各种粮食加工机械,这些机械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实际效果。
近代: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近代机械原理研究开始蓬勃发展。
伽利略等科学家在力学方面的研究为机械原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们提出了摩擦、弹性、惯性等概念,为后来的工程实践和机械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外,牛顿的力学定律对机械运动的研究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在现代,机械原理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应用于机械设计和工程实践的机械原理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新的领域和技术也不断涌现,如机器人学、自动化技术等,这些都离不开机械原理的支撑。
结论:机械原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对机械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机械原理的发展推动了机械工程学科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会。
世界机械发展史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世界机械发展史摘要: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世界机械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我们要了解世界机械发展史,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因为世界发展史与我们的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息息相关的。
每一个发展史都具有它自己独特的特色。
关键词:世界机械发展史原始机械近代机械现代机械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世界机械的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紧密相连,在互联网上收集到的一些信息资料。
根据人类文明发展,世界机械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大约200万年前至50万年前的这一阶段称之为原始阶段;第二个阶段发生在大约公元前7000年至18世纪初为古代机械发展阶段;从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为近代机械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初到现代为现代机械发展阶段。
纵观这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世界机械发展的迅速,在人类未来的发展中,这种速度会越来越快,我们要跟上其中的脚步,世界在发展,我们中国也在发展。
1. 原始机械发展阶段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发生了几次决定人类命运的大革命。
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我们的老祖先第一次用火的情景。
在这其中,我们的祖先也开始使用我们最原始的工具。
第一次革命发生在大约200万年前至50万年前,人类学会使用了最简单的机械——石斧、石刀之类的天然工具,劳动造就了人,人类发现并使用了火,食用熟食使人类更加聪明,而且延长人类的寿命。
我们要懂得我们现在的机械工具是从我们祖先那里一步一步发展下来的。
2.古代机械发展史在公元前7000年,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建立杰里科城,城市文明首次出现在地球上,最早的车轮或许是此时诞生的。
经历了两三千年的沉淀,大约在公元前4700年古埃及人首先进入青铜时代。
古埃及的青铜器的使用也使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巴达里文明。
与此时差不多,在美索不达米亚也开始进入青铜时代,但没有灿烂的文化出现。
机械技术发展史机电工程学院 10级机械3班蔡艺林1007200101摘要:按时间顺序叙述世界机械技术发展的历程,进一步了解世界机械技术的发展史与人类文明发展史是紧密相连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曾使得人类社会飞跃发展,且带来人类社会质的改变,并且对未来机械的发展趋势进行猜想。
关键词:机械技术发展史趋势前言:有关机械发展史的研究,国外是十分重视的,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机械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
在进入新的技术革命时代的今天,回顾一下世界机械发展的历史,是大有裨益的。
了解机械发展的过去,才能预测出机械发展的未来,创作出更加辉煌灿烂的科学技术的历史。
机械技术发展史1.世界机械发展史概要公元前3~4千年左右,人类发现了金属,从此推动了简单机械的迅速发展。
当时埃及用巨石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每块巨石轻则三吨,最重的达十吨。
在运输过程中,工匠们开始使用“滚子木”和滑轮、斜面及螺旋。
在古罗马,人们发明了使用齿轮的卧式水车。
到了13世纪,在英国出现了机械钟,工匠设计出了按一定速度转动的调速机构,现在仍保存在英国的博物馆内。
动力是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
17世纪末,英国开始设计动力印刷,随后,技师们制造出大量的工具和机械,从手动到机械的工业革命终于来到了。
2.蒸汽机车的发明168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设想通过气压使装在汽缸里的活塞动作。
帕平接受了惠更斯的这种想法,用蒸汽取代火药使活塞动作,举起重物。
这种最初的蒸汽机的雏形一直延续到1765年——英国的瓦特发明了带有冷凝器的蒸汽机,降低了燃料消耗率。
当时,这种蒸汽机作为强大的动力登上了动力工业的舞台。
许多发明家开始设想用蒸汽机驱动车辆。
法国的居纽第一个制造了三轮蒸汽车,速度3.5 km/h,法国于1830年修筑了从圣亚田到里昂的铁路。
1835年,德国铺设了第一条从纽伦堡到菲尔特的铁路,荷兰于1837年修筑了阿姆斯特丹到哈连姆之间的铁路,蒸汽机车成了铁路运输的主要工具。
机械发展史摘要:机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机械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依次回顾了每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机械都各有特色,都曾经使得人类社会飞跃发展。
同时,展望了未来机械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机械发展史古代机械近代机械现代机械“机械”词语由“机”与“械”两个汉字组成。
“机”——原指局部的关键机件;“械”——在中国古代原指某一整体器械或器具。
这两字连在一起,组成“机械”一词,便构成一般性的机械概念。
从简单的机械使用到如今各种大型机械的普及,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对机械相对完美的使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机械发展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机械、近代机械、现代机械。
一、古代机械古代机械的动力主要来源:人力、畜力以及水力。
公元前4700年,埃及巴达里文化进入青铜器时代,古埃及人在修建埃及金字塔时,就使用了滚木来搬运巨石。
公元前3500年,古巴比伦的苏美尔出现了车,用轮子装在撬板下面组成。
阿基米德利用螺旋作用在水管里旋转而把水吸上来的工具,埃及一直到二千年后的现代,还有人使用这种器械。
公元1世纪,东汉用“水排”发力鼓风,以水力炼铁,这其中就应用到了齿轮和连杆机构。
公元2世纪,中国出现了活字印刷术,水转大纺车,铜质大炮等大型机械。
晋代的“连磨”,用一头牛即可驱动八台磨盘(见图1),这其中便应用了齿轮系。
中世纪,欧洲人用脚踏板驱动加工木棒的车床,利用曲轴实现研磨(见图2)。
1698年英国的萨弗里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开创了用蒸汽作功的先河。
图1:八台磨盘图2:利用曲轴的研磨机二、近代机械动力的变革推动了机械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1765年,瓦特(Watt)改良了蒸汽机,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蒸汽机给人类带来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机械的快速发展,各种由动力驱动的产业机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动机和内燃机发明电力代替了蒸汽,为汽车、飞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