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康复护理【最新版 直接用】
- 格式:pptx
- 大小:10.50 MB
- 文档页数:43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颈椎病是因肌肉筋膜、骨关节软骨、颈椎间盘、韧带等出现继发改变、退行性改变,而损伤血管、神经、脊髓等组织,进而引起相关症状。
但要想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还要做好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以提升患者的防病意识,并掌握相关康复护理方法,控制或者减轻不适症状。
因此,下面为您讲讲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颈椎病的康复护理(1)颈部制动:颈椎病急性发作期,可按需选择颈托或者围领,避免颈椎过度活动,进而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组织修复。
注意,用颈托期间,要注意观察颈部皮肤状况,避免局部皮肤受压。
于此同时,颈托长期使用,则会导致颈背部肌肉萎缩,进而引起关节僵硬,严重影响身体康复。
所以,要在颈椎病急性发作期使用颈托,病情稳定期不必使用。
此外,颈托要选择高度合适的,这样才能让颈椎处于中立位。
(2)颈椎操:颈椎病急性期,颈部要制动,不能进行功能锻炼,以免加重临床症状。
随着身体的康复,进入颈椎病缓解期时,则能做简单的功能锻炼,例如扩胸、耸肩、拔伸颈部。
颈椎病康复期时,则能逐渐增加功能锻炼强度和时间,锻炼方法可选择回头望月、项臂争力、仰首观天等,每日锻炼2次或者3次,每个动作锻炼10次~15次。
此外,康复后还要坚持做身体锻炼,锻炼内容可选择扩胸、米字操、项臂争力、耸肩等,以提升颈部肌肉的稳定性和强度,以预防颈椎病复发。
但注意,有眩晕症状的颈椎病患者,慎做转头运动,例如米字操、回头望月等,或者遵医嘱进行合理锻炼。
且锻炼中,做各动作都要缓慢进行,并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运动时间,锻炼强度以自身感觉不到疲劳为宜。
二、颈椎病的健康教育(1)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颈椎病相关知识,让其知晓各治疗的必要性和目的,以提升其治疗信心。
于此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以便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时缓解其负面情绪,进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
此外,对于康复期的病人,家属要给予其更多的爱护、关心、关爱,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利于其身体康复。
颈椎病康复护理措施1.颈椎病病人的睡姿及睡枕颈部姿势对颈椎病症状有明显影响,睡眠姿势的影响尤大。
良好的睡姿对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
人体的颈椎有正常的生理弯曲,从侧面看颈椎有轻度前凸,从正面看,颈椎排列是一直线,但既不向左也不向右弯曲,只有保持这种状态时,颈部的肌肉、韧带、椎间盘及颈部其他器官,如气管、颈动、静脉和神经组织才能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睡眠应以仰卧为主,头应放于枕头中央,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
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
过高、过硬,过短、过窄、充填物不合适的枕头都是不合适的。
合乎人体生理状况的枕头应该具有以下特点:①曲线造型符合颈椎生理弯曲;②枕芯可以承托颈椎全段,使颈椎得到充分的松弛和休息;③枕芯透气性良好,避免因潮湿而加重颈部不适。
还需具备科学的高度和舒适的硬度,对枕头的高度有多种数据,不宜过高,亦不宜过低。
枕高应结合个体体型,一般以仰卧时头枕于枕上,枕中央在受压状态下高度8~15m为宜,而在枕的两端,应比中央高出l0cm左右,因为侧卧时,肩部在下垫起,会使颈椎弯曲,增加枕两端高度则可消除这一不良影响,保证颈椎的生理弯曲。
总之,枕头的高度以醒后,颈部无任何不适为宜。
因此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但应长期坚持应用。
2.颈托和围领主要起制动作用,用于限制颈椎过度活动,而病人行动不受影响。
颈托和围领的使用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症状的缓解,但长期应用可引起颈背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不利于颈椎病康复,故仅在颈椎病急性发作时使用。
使用时需注意颈部的高度必须合适,以保持颈椎处于中立位为宜。
若由于颈部损伤所致则可应用前面宽,后面窄的颈托使颈部处于轻度后伸位,以利于颈部损伤组织的修复。
3.颈椎牵引的康复护理(1)牵引疗法的作用:①增大框间隙和椎间孔,解除血管神经受压,改善神经根内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
②使动脉伸展,变通畅。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颈椎活动范围、肢体麻木等情况。
2、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自理能力。
二、护理措施1、患者的睡姿及睡枕睡眠应以仰卧为主,头应放在枕头中央,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枕高应结合个体体型,一般枕头的长度为40-60厘米或超过自己肩宽10-16厘米为宜,枕头的高度10-12厘米,侧卧时枕头高度与肩的宽度一致,枕头要承托颈部及部分肩部,使肌肉放松。
2、颈托和围颈主要起制动作用,用于限制颈椎过度活动,而患者行动不受影响。
3、颈椎牵引的康复护理颈椎牵引适用于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
体位:取坐位,使颈部向前倾10度-30度,避免过伸。
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用患者自身体重的1/15-1/5,多用6-7千克,开始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
每次牵引持续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牵引频率及疗程:一般每天牵引1-2次,10-20天为一疗程。
4、配合物理治疗的康复护理常用的方法有:红外线、磁疗、超短波、运动疗法等,可以镇痛、消除炎症,减轻粘连,解除痉挛,改善血液循环。
5、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有效地回答,为患者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
三、健康指导要点1、药物指导镇痛药如消炎痛、扶他林等,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等。
2、纠正不良姿势,坚持做颈椎操,长期伏桌工作者,应定时更换头部体位,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
3、注意颈部保暖。
4、饮食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豆类、瘦肉、海带、紫菜、木耳等。
四、注意事项1、防止外伤,避免突然转身,应使头及身体保持同一直线,同时缓慢向右转动。
2、避免长时间低头,若不可避免时应每隔一定时间做适当运动,放松颈部肌肉。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椎间关节刺激或压迫其周围神经、血管、脊髓、肌肉等组织所一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其病发原因多是由颈椎生理性病变、慢性劳损、颈椎先天性畸形、不适当的治疗和锻炼、头颈部外伤等,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措施如下:
1.颈椎牵引颈椎牵引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重要辅助疗法。
牵引可以减轻颈肌痉挛,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消退,增大椎间孔,缓和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多采用枕颈布带牵引法。
2.按摩和手法治疗一般采用推拿、揉捏、滚法等手法按摩头颈、肩背和臂等部位,并配合穴位按摩,以舒经活络,减轻疼痛。
有经验的治疗师亦可适当选用牵引、旋转和松动等关节松动术。
3.物理因子及中药熥敷疗法热疗、直流电、低频脉中等统称为理疗。
可减轻或消除炎性水肿,改善血供和营养。
缓解颈肌痉挛,增强牵引疗法,促进恢复。
中药熥敷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为辅助手段之一。
4.运动疗法可在家中进行,每日1-3次,包括:左顾右盼、仰首观天、项臂争力、转身回首、环绕颈项和擦颈按摩等。
5.锻炼恢复期患者的全身各部肌肉可因营养、神经失调或废用等而发生肌萎缩。
颈椎周围的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也可因炎症反应,缺少活动等原因发生粘连、僵硬、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助于巩固疗效、较少复发、增强外支架的功能。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常规内容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护理的常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休息与活动,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低头或者仰头。
同时,适当的活动也是必要的,
可以进行一些适量的颈部运动,比如转头、缓慢摇头等,但要避免
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
2. 饮食调理,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奶类、豆类、鱼类等,有助于骨
骼的康复。
3. 疼痛管理,针对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可以采用物理疗法、理疗、中药贴敷等方法进行缓解。
同时,也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
物治疗,但要注意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止痛药物。
4. 睡眠姿势,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睡姿,选择合适的枕头
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低头或仰头。
5. 心理护理,颈椎病患者在康复期间可能会面临情绪波动、焦虑等问题,家人和医护人员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6. 定期复查,康复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治疗。
总的来说,颈椎病的康复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方面,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当然,具体的康复护理内容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颈椎病康复护理措施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如骨质增生)、椎管内后纵韧带肥厚或骨化及黄韧带肥厚所致的颈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和颈椎血管受压而引起的以颈肩痛和肢体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肢体麻木或疼痛、四肢无力、头疼、头晕、恶心等。
多数患者经休息、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日常护理(生活习惯)
1.可做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旋转,以舒筋活络。
2.应避免颈部疲劳,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
3.改变睡高枕头的习惯,选择舒适、柔软适中、高度适中的枕头。
4.注意颈椎部位的保暖,冬季出行戴围巾,夏季避免在空调下直吹。
5.避免颈部外伤。
二、日常护理(功能锻炼)
1.坐正双手叉腰,放慢呼吸,缓缓低头,使下巴尽量靠近胸部
2.再仰头,头部尽量后仰,使颈后部有明显的挤压感
3.随后是左右歪头,耳垂尽量靠近左右肩部
4.左右转头,颏部尽量靠近肩部
5.头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幅度要大,动作要慢,顺时针旋转一圈,逆时针旋转一圈,上述每个动作可按节拍反复操作8次。
(注意:颈椎病有眩晕症状的慎做头部旋转动作)
6.随后用自己的双手交叠的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捏颈肩部肌肉1-2分钟
7.再做扩胸、旋肘、拍肩运动,两臂向左右平伸、用力后展、挺胸,然后两肘关节屈曲,手指搭同侧肩部,以肘尖做画圈动作,前后转各10次,再用双手掌交替的拍打左右肩部各10-20次。
颈椎病康复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临床类型。
2.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护理措施
1.按康复医学科一般护理常规。
2.宜多摄取营养价值高和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
3.急性期佩戴颈围,注意颈领的高度必须合适,以保持颈椎处于中立位为宜。
4.颈椎牵引时注意姿势、角度、重量和时间(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5~1/5,多数用6~7kg,时间 20~30 分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垂直牵引。
5.正确指导患者的头颈功能锻炼和选用合适的枕头。
6.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情绪的变化,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三、健康教育
1.纠正不良姿势,避免长期固定于同一姿势,注意颈肩部保暖。
2.指导用药知识,告知不良反应。
3.防止外伤,坚持体育锻炼。
四、出院回访
1.合理安排休息与工作,避免引起颈椎病复发的因素。
2.询问患者锻炼的情况,根据情况予以合理指导。
疗养院颈椎病疗养者的康复护理颈椎病是指颈根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一)康复护理1.心理护理康复工作中始终要坚持心理康复,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让患者掌握必要的颈椎病知识和康复技术,进行主动康复。
2.围领及颈托围领和颈托可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
3.牵引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通常采用坐位枕颌布带牵引,也可以采用卧式牵引。
4.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可增强颈与肩胛带肌肉的肌力,保持颈椎的稳定,改善颈椎各关节功能,防止颈部僵硬,矫正不良体姿或脊柱畸形,促进机体的适应代偿能力,防止肌肉萎缩、恢复功能、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多在缓解期使用。
常用颈部旋转运动、仰头运动、左右摆头运动等,必要时可以给患者学习颈椎操。
5.物理因子及其他物理因子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
常用治疗方法: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超短波、超声波、光疗、磁疗等,另外手法和针刺对颈椎病也有很好的疗效,临床经常应用。
(二)康复教育1.颈椎病患者常常遭受长期病痛折磨,工作生活深受其害,往往心理压力大,让患者正确认识颈椎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消除恐惧悲观心理,积极治疗。
恢复期和无任何症状者可以每日做颈椎保健操。
减轻肌肉痉挛、松弛肌肉。
2.教导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提出防治措施,避免风寒潮湿和颈部外伤,戒烟酒,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和控制咽喉部的炎症,避免长期低头姿势,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如卧床阅读、看电视、无意识的甩头动作等都有重要意义。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在临床上颈椎病是很常见的疾病,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低头人群越来越多,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脊椎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怎样对颈椎病进行康复护理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脊椎病的康复护理措施。
1.治疗颈椎病常用的方法1颈椎牵引在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当中,颈椎牵引是比较重要的疗法,有着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
能够对颈部肌肉痉挛进行解除,能使椎间隙得以增大,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对炎性水肿进行有效的消除,对小关节功能进行改善,使颈功能得以恢复。
在进行牵引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有详细的了解,避免发生并发症。
并且要将牵引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患者,对于颈椎病较轻的患者一天进行一次就可以了,大概时间是半小时到一小时。
对于较重的患者一天要进行两次,一疗程为20到24天,完成一疗程要至少休息一周,该方法一般需要1到3个疗程。
在牵引的初期一些患者会出现不适反应,比如头痛、耳鸣等,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对牵引力进行调整,确保牵引的效果。
2直流电离子导入在对颈椎病进行治疗的时候,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直流电离子导入,其实将直流电与药物进行联合,通过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颈部,最终会在变靶器官上集中,能够持续有效地治疗病变部位。
该方法每天一次,大概时间是25分钟,一疗程为24次,大概需要做1到3疗程。
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叮嘱患者不能移动身体,保证电极能够对局部皮肤进行有效的接触。
若是患者出现局部疼痛,要先关掉设备,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查;若是红肿要对该位置进行避开,并对剂量进行调整。
对于出现破损的患者,需要使用龙胆紫涂抹。
2.脊椎病的康复护理1注意心理护理中老年群体和从事某种职业存在不良姿势的人群是颈椎病的主要多发人群。
颈椎病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头痛、耳鸣、眩晕、颈肩疼痛、麻木等症状。
严重的时候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烦躁等情绪。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常规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部组织病理变化累计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康复护理评估】1.单项评定从患者疼痛程度、颈椎活动范围进行2.颈部活动范围评定采用放盘量角器进行颈椎屈曲、伸展、侧弯以及旋转度的集体测量3.综合性评定从症状、体征、影响ADL的程度进行【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2自理能力下降3.焦虑/恐惧4.跌倒的危险5.相关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纠正不良姿势长期伏案工作或者电脑操作员等,要合理调整头与工作面或者电脑屏幕的距离,不要过度和长时间扭曲颈部,并在每工作1h后,活动颈部,放松紧张的肌肉。
2.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高度应结合个人体型而定,保证在睡眠时颈部的生理弧度。
仰卧时,枕头的高度和自己拳头的高度一样;侧卧时,枕头高度应于一侧肩宽等高。
3.颈部保健操4.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严重者可合理选用激素类药物;早期神经根水肿引起的剧烈疼痛,可用甘露醇脱水。
颈型颈椎病可口服妙纳等降低肌紧张。
椎动脉型可加用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
5.颈椎牵引掌握牵引力的方向、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保证牵引的最佳治疗效果。
6.物理治疗常用的方法有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中频电疗法、磁疗、超声波等。
7推拿和手法治疗7.1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
7.2关节松动术。
7.3旋转复位手法。
8.佩戴颈圈外伤所致的颈椎病或颈椎病急性发作时,按需选用颈围领或颈托。
不宜长时间应用颈托。
9.手术治疗治疗的基本原则都是先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健康指导】1.避免诱发因素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病,应平时加强预防。
诱发因素除外伤外,还有落枕、过度疲劳、不良姿势、受凉等。
2.防止外伤设法避免各种生活意外和劳动损伤。
3.矫正不良姿势要注意纠正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姿势。
【护理评价】1.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配合治疗及护理。
2.患者疼痛减轻,局部肿胀和肌肉痉挛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