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第四章 材料、工具、工艺、模型制作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62
第四章第四节原型与模型的制作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2)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3)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
3.过程与方法(1)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体验和领悟技能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重点、难点:重点: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制作成功后,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完成设计报告。
难点:对模型制作把握的准确性。
知道模型是设计整个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根据自巳的设计方案合理地编排制作步骤(即流程)。
三、教学策略:1、由学生自己参照教材及教师提供的模型的设计方案,独自完成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模型的设计,不要求学生做出千篇一律的设计,鼓励学生设计几组具有创意的,富有个性化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然后从中选出最满意的作品进行制作。
2、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章节是比较紧张的,可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与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3、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设计在制作模型这一环节之前,先制定出合理的制作模型流程,为快速准确的制作出模型做好的铺垫。
4.模型制作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小组同学进行合理分工,最后进行组装。
5.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运用实物投影仪及时将学生比较好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设计图纸呈现给同学们观看,以便相互启迪,共同提高设计水平。
四、教学资源收集与准备教学器材收集:教学器材以60人为一个班级,分为6组,每组一套以下配置:划线工具:铅笔、直尺、角尺、橡皮粘贴工具:双面胶、透明胶、厚纸、五合板。
裁剪工具:剪刀、刮纸刀用木制作好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一个。
第四章实现方案与评价设计一、工艺1、认识工艺[1]、工艺是劳动者利用各类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和过程。
[2]、加工的目的就是改变材料的大小、形状、特性、外观等,使其符合设计的规格。
2、常用的工艺与工具使用(1)、切削加工:就是用切削工具把坏料上多余的部分去除,以获得我们需要的几何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金属材料的切削常用手钢锯、台虎钳、机床、钻床等工具与设备。
木质材料的切削工具常用电锯、木工锉、刨子和木工机床等工具与设备。
划线工具常用工具有钢直尺、角尺、木工铅笔、划针、划规、样冲等、划线的一般步骤:划基准线、划尺寸线、划轮廓线、冲眼。
[2]、成型加工:就是利用材料的塑性,将材料改变至所需要的形状及大小。
常见的成型的加工方法有冲压成型、浇铸成型和注塑成型等。
装配[1]、装配概念: 将两件或两件以上的零件或部件暂时或永久的结合在一起的加工方法。
常用的装配方法有粘接、焊接、榫接、铆接、螺栓接合。
表面涂饰:是指在工件表面施以保护性或装饰性处理的加工方法。
如木材表面涂油漆、贴木皮、贴塑料皮处理;汽车表面防锈和喷漆处理;陶瓷表面上釉处理。
二、模型和原型的制作1、模型与原型概念[1]、原型:通常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物体,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
是产品生产之前制作的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
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可用于检测和试验,从而对设计方案的实现效果进行评估。
[2]、模型:根据实物、设计图纸,按比例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模型的制作,可以使用黏土、油泥、玻璃钢、泡沫材料、纸材、木材、石膏、塑料、金属等材料来实现。
作用:能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行性;能用来交流并检验设计思想及过程,反映最终产品的形象和品质感。
使设计委托者、生产者和设计者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全面认识设计方案。
2、制作过程(1)制作准备(2)零件加工(3)产品装配(4)表面涂饰3、测试与优化测试: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测试内容,一般新产品都会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产品适用性测试和寿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