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山水电站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花山水电站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花山水电站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花山水电站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水电站(花山)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1工程选址及枢纽总体布置危险性分析(略)

2物料危险性分析

2.1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有一定危险性的物质

2.1.1 透平油

透平油主要用于机组润滑系统,比水轻又不溶于水,属可燃物品,储运、使用过程应注意防止外流污染环境和着火燃烧。油系统发生泄漏,油浸入保温层,长期在高温下,引起着火。油和水易乳化,失去润滑作用,导致转动设备损坏。

2.1.2 变压器油

变压器油主要是存在于电气设备中,属可燃液体。变压器油由于其绝缘性能好、流动性能好、冷却性能好、抗氧化安定性好、闪点高等优点,主要用于变压器等设备冷却。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绕组和铁芯磁件外壳产生大量的热量,变压器油温最高可达 90℃以上。如果变压器过负荷运行,油温将会更高。在变压器油质劣化或者变压器进水受潮时,会引起变压器绝缘击穿,造成短路,产生电弧。在电弧的高温作用下,迅速使油分解气化、闪燃并着火,从而使变压器内部压力急剧增加,造成外壳爆裂,大量喷油着火。燃烧的油流,可能烧毁其他设备甚至导致全厂停电、全所停电,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油系统如果发生泄漏,并且周围有未保温或保温不好的热体极易发生着火事故。2.1.3 润滑油

润滑油系丙类火灾危险性可燃液体,遇高热或明火,也会引起火灾、爆炸。如果发生泄漏,并且周围有未保温或保温不好的热体极易发生齿轮油着火事故2.1.4 蓄电池

蓄电池室内存放有大量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其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以保证气密和液密状态,基本不会有氢气和酸气逸出。但在蓄电池故障时,仍有可能释放出氢气,如果升压站蓄电池室通风不良,电气设备不防爆,存在明火等点火源,可能造成氢气爆炸事故。另外,蓄电池漏液与人体直接接触,可造成人员化学灼伤。

2.2 危险化学品物质

花山电站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辅材料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六氟化硫、氧气、乙炔、柴油等;

2.2.1、六氟化硫

高压电器中(断路器)的六氟化硫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无毒、无腐蚀的不燃惰气,并具有优良的冷却特性和良好的绝缘特性。六氟化硫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在电弧作用下会发生分解,产生多种有毒、腐蚀性气体及固体分解产物,在密封不严或设备大修解体时,容易被释放出来,且密度大,一旦泄漏易沉积不易扩散,将对运行人员或检修人员健康产生危害,甚至引发窒息伤亡等事故。本工程中 GIS 设备布置于室内,若密封不严或设备大修人员防护措施不足,有可能产生中毒危害。

2.2.2、乙炔

电站检修焊接时经常使用乙炔,采用溶解乙炔气瓶供气。乙炔属于危险化学品,为可燃气体。乙炔具有极易燃烧爆炸的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铜、汞的化合物易生成爆炸性物质。乙炔具有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溶解乙炔气瓶中的丙酮也属于甲类易燃液体,具有火灾、爆炸危险。

2.2.3、氧气

工程检修会使用压缩氧气,采用高压氧气瓶供气。压缩氧气属于危险化学品,为助燃气体,可助涨火势,与可燃物遇火源会发生燃烧。氧气瓶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氧气进入人体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常压下,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超过 40%时,人就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氧浓度在 40%~60%时,人会感觉胸骨后不适,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有烧灼感,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达到 80%以上时,人会表现出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最终死亡。

2.2.4、柴油

工程运行期设置有柴油发电机组自备电源。柴油属于危险化学品,高闪点易燃液体,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窗口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另外,柴油具有带电性,当油料与管道、泵、容器等壁面以及油流与空气摩擦或碰击时均能产生静电。液体燃料静电电荷积聚也能导致油料燃烧爆炸。

3 主要建筑物、设备事故危险因素辨识分析

3.1 主要建筑物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略)

3.2 水轮发电机、主变压器等主要机电设备及其系统缺陷危险性分析

3.2.1 水轮发电机组危险性分析

1)振动危害

振动是水电站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有设计、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等方面的原因,运行中的机组存在不同程度的振动,电站规定振动值在某一允许范围内,当振动超过规定的允许值时,便会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和寿命,长期振动超过允许值可能导致转轮和水斗产生裂痕,酿成零部件损坏、碎块飞溅伤人事故,并造成水轮机损坏。

2)疲劳危害

水轮机的疲劳问题,是其能否在使用寿命期间正常运行的关键:如水斗中水流的加速度过快,水流中的硬质流沙偏多,引水管道单独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都将造成设备的疲劳问题,减少水轮机的使用寿命。

3)汽蚀伤害

水轮机转轮内压力分布不均匀,如转轮相对下游水位要装得过高,高速水流流经低压区时,易于达到汽化压力产生气泡,当水流流到高压区时,由于压力增大,气泡凝结,水流质点以高速度向气泡中心撞击,以填充凝结产生的空隙,从而产生强大的水力冲击和电化学作用,使叶片受到剥蚀产生麻点及蜂窝性空隙,甚至被穿透二产生孔洞,水轮机汽蚀的后果是使水轮机产生噪音、振动和效率急剧降低。

4)发电机危险因素

(1)发电机定子绝缘击穿危险,发电机在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定子槽楔没有打紧,定子端部绑定环及各种垫块、线圈没有绑牢垫紧,机械紧固件没有拧紧锁住,将发生松动磨损造成绝缘击穿事故,发电机内漏油漏水会降低绝缘强度造成绝缘受损。

(2)发电机短路危险:发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误操作,自动装置误动,非同期并列以及小动物、金属物体、漏水等发电机出口处会引起突发短路事故。(3)发电机定子线圈接头断焊、断股危险:由于制造工艺和安装原因,或发电机长期过负载超高温运行,可能导致发电机定子线圈接头断焊、断股事故。

(4)发电机定子铁芯损坏:在安装检修过程中,如碰坏铁芯,未保持发电机内部清洁,将焊渣、工具及其他金属物遗留在发电机内部,造成铁芯被这些异物磨损短路、发热和绝缘损坏,造成铁芯接地故障。

(5)水轮发电机组是高速运转的发电设备,操作人员未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和衣物特别是长头发、工具等靠近旋转部分,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2.2 变压器危险性分析

变压器运行安全是水电站能够正常向外输送电能的重要保证,常见的变压器事故有变压器火灾爆炸及绝缘击穿事故等。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监控室显示屏上的各项数据会有在一个正常的区间段。如果监控室显示屏上的相关数据不正常时,变压器运行亦不正常,这些不正常的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常见的变压器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变压器过载运行,变压器内瞬间发生异常;

(2)变压器夹件或螺丝钉松动,声音比平常大且有明显的杂音;

(3)变压器局部放电。若变压器的跌落式熔断器或分接开关接触不良时,会有放电响声发生;若变压器的变压套管脏污,表面釉质脱落或有裂纹存在,中控室显示屏上会有异常;若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或电接不良,这时,应对变压器马上进行停用检测。

(4)变压器绕组发生短路。变压器的温度急剧变化,油位升高,则应判断为变压器绕组发生短路故障,严重时会有巨大轰鸣声,随后可能起火。这时,应立即停用变压器进行检查。

(5)变压器外壳闪络放电。当变压器绕组高压引起出线相互间或它们对外壳闪络放电时,会出现此声。

(6)防爆管防爆膜破裂:防爆管防爆膜破裂会引起水和潮气进入变压器内,导致绝缘油乳化及变压器的绝缘强度降低。

(7)套管闪络放电,套管闪络放电会造成发热导致老化,绝缘受损甚至此起爆炸。

(8)引线(接线头)、线卡处过热引起异常;套管接线端部紧固部分松动或引线头线鼻子滑牙等,接触面发生氧化严重,使接触过热,颜色变暗失去光泽,表面镀层也遭破坏。

(9)套管污损引起异常;套管污损产生电晕、闪络会发生臭氧味,冷却风扇,油泵烧毁会发出烧焦气味。

(10)变压器油性状:无色透明可燃液体,具有良好的冷却性、氧化安定性和绝缘性。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由石油润滑油馏分精制而成。能有效防止电场放电现象发生和防止酸性物质及油泥的产生,确保变压器铁芯和线圈得到有效冷却。

燃点:165—180℃、自燃温度:332℃、闪点:135—140℃

危险特性:变压器油是石油分馏时的产物,主要成分是烷族和环烷族

碳氢化合物。用于电气设备的绝缘油的闪点不得低于 135℃,所以正常使用时不存在自燃及火烧的危险性。因此,如果电气故障发生在油浸部位,因电弧在油中不接触空气,不会立即成为火焰,电弧能量完全为油所吸收,一部分热量使油温升高,一部分热量使油分子分解,产生乙炔、乙烯等可燃性气体,此气体亦吸收电弧能量而体积膨胀,因受外壳所限制,使压力升高。但是当电弧点燃时间长,压力超过了外壳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就可能产生爆炸。这些高温气体冲到空气中,一遇氧气即成明火而发生燃烧。可能危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导致发电机组非计划停机等事故。

3.3 特种设备缺陷危险性分析

花山电站特种设备主要包括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

3.3.1 起重机械

本电站厂房上方安装一台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此外,各类闸门启闭机也属于起重机械。起重机械常见的事故有挤压、撞击、钩挂、吊钩坠落、折断、触电等。起重机械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较大,是机械事故的重点部位,因此须予以高度重视。

3.3.2、压力容器

本电站厂房内空气压缩系统的储气罐及每台水轮机调速器油压装置的压力油罐均属于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在超压得情况下易发生容器爆炸事故,所以应予以高度重视。

3.3.3、压力管道

当水电站负荷变化或发生事故而迅速调节或关闭引水管道末端阀门(或导叶)时,在引水管道中将发生水锤。发生水锤时引水管道中压强升降值往往很大,会引起管道破裂或发生空穴等。水锤现象是引起压力管道和机组振动的原因之一,处理不当将导致管道系统发生强烈的振动,管道严重变形甚至爆裂。压力管道从前池向水轮机输送水量,其一般特点是坡度陡,内水压力大,承受水锤的动水压力,而且靠近厂房。因此它必须是安全可靠的。一旦压力管道失

事将直接冲毁厂房,引起人员伤亡等重、特大事故,给发电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花山电站压力管道设计合理,工程满足相关规程、规范及设计标准。影响压力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制造质量不良、安装质量不良、运行管理不善等原因。

4 水淹厂房危险性分析

水淹厂房事故,轻者对设备造成损坏,尤其是电气设备,重者因水淹造成的短路,会危及设备安全及人身安全,更甚者会导致厂房淹没。水电站导致水淹厂房的原因主要有:洪水暴涨,厂区地面排水不畅;通向厂区建筑物外部的各种孔洞、管沟、通道、电缆沟道的出口位置堵塞,下游尾水倒灌厂房、闸门启闭机故障;机组检修排水系统故障,都可能导致水淹厂房。厂房被淹会对设备造成伤害,尤其是电气设备,会因为水淹造成短路,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

5 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分析

5.1 淹溺危险性分析

水库、尾水等周围无安全防护设施或安全防护设施损坏,无安全警示标志等因素,导致电站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坠落水中,造成淹溺事故的危险。

造成淹溺事故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有:

5.1.1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在水边作业时疏忽大意;

5.1.2 在水边作业时,没有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有缺陷,导致人员落水;

5.1.3 溺水人员不会游泳或虽会游泳但穿衣太多,导致被水淹没;

5.1.4 落水地点水流湍急,溺水人员无力自救;

5.1.5 溺水人员没有得到及时抢救;

5.1.6 溺水人员缺乏安全知识,落水后呼吸道进水,导致窒息死亡。

5.2 火灾危险性分析

水电站的火灾主要有电气设备火灾、电缆火灾、油系统火灾及其他可燃物质的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害等危险,严重火灾事故时,可能导致设备严重损坏,影响电站的生产运行和向系统供电,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水电站的油库和油处理室、蓄电池室等场所,以及充油电气设备、充油电缆、压力容器等因操作、维护不当,可能发生爆炸和火灾,致使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

油品属于可燃物质,有引发火灾的可能性。一些电站所发生的火灾事故,就是油品所引起的。

电缆火灾可能由于电缆本身故障、遭遇雷击或外部火源引起,电缆火灾蔓延快,扑救困难,并产生剧毒烟雾。

电站有水轮发电机、变压器、互感器、配电设备、高压开关及蓄电池等电气设备,因运行环境因素、受潮、设备内部故障、操作维护不当等因素,均有可能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一些电站火灾事故就是因为设备内部故障,设备受潮,油中混水导致绝缘降低而引起。

电站建筑物内部装修材料等,一般都具有可燃性,也可能因外部火源引发火灾,产生有毒的烟雾,对人员造成伤害。

油系统的火灾爆炸、电气设备火灾和变配电系统火灾作为水电站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5.3 爆炸危险性分析

火灾、爆炸有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火灾如处理不当就会发生爆炸。水电站工程的变压器、高压开关、母线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电缆层、蓄电池室、透平油罐室、绝缘油罐室和油处理室、压力容器(压缩空气储气罐、调速器油压装置、油压启闭机压力油箱)等如操作、使用和维护不当,都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在设备检修中要使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氧气、乙炔气瓶等,若在使用中不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和作业,也很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此外,空压机储罐、空压管道和各种压力容器,若设备存在缺陷,安全附件不齐全或操作不当,均存在压力装置或容器爆炸的危险性。

在生产过程中,绝缘油、润滑油和透平油等油品的使用量是较多的。在使用上述油品的场所,一方面遇火源可能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另一方面,这些场所易积聚可燃性气体,如果通风不畅,使可燃气体尝试达到爆炸极限,遇引爆火源可能会直接发生爆炸事故。

水电站工程一旦发生火灾引起爆炸,将给该工程正常运行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预防事故的法规、标准和文件,采取可靠的反事故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安全运行规程,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

5.4 电气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是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基本上可以分为电击和电伤两大类。

所谓电击,是人体接触带电部分,造成电流通过人体,使人体内部的器官受到损伤的现象,称为电击触电。由于肌肉发生收缩,受害者常不能立即脱离带电部分,使电流连续通过人体,造成呼吸困难,心脏麻痹,以至于死亡,所以危险性很大。

所谓电伤,是由于电弧以及熔化、蒸发的金属微粒对人体外表的伤害,称为电伤。例如在拉闸时,不正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电弧烧伤或刺伤操作人员的眼睛。电伤的危险程度虽不如电击,但有时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另外电气伤害事故还包括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等。

电站电气设备较多,由于初期发电运行环境、接地设施、接地保护、安全电压、供电网络、照明等,均会因设置不当等原因造成人身安全伤害事故。其中发生最多的是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一种在各行各业都有发生的人员伤亡较多的事故类型。而在电力生产行业尤为严重。在电气设备检修时,会因安全组织措施或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备的情况下而发生触电事故。人体也可能因静电电击引起精神紧张、摔倒、坠落,造成二次事故;除此之外,管理不善、制度不严,工作人员违章作业也是造成触电的重要原因。

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因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作业环境不良、维护管理不善、电气设备故障等原因,也可能发生触电或电气火灾的危险。

暴雨时产生的雷电,对电站电气设备,屋顶上架空出线平台设备运行人员的安全存在雷击危险。

5.5 高处坠落危险性分析

水电站工程在正常生产及检修工作中,作业人员的登高作业是难以避免的,作业环境中存在有坠落物、抛射物、设施设施缺陷和防护缺陷等危险有害因素。因此,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因素是:

1)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帽;

2)使用梯子不当;

3)没有按要求穿防滑性能良好的软底鞋;

4)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损坏;

5)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

6)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或缺乏的设备、设施进行作业;

7)作业人员疏忽大意,疲劳过度;

8)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等。

根据坠落高度基准面,最低坠落的着落点水平面高度在2m以上的高度时,属于高处作业,就需要有防止人员坠落伤害的措施。在水电站工程作业场所中,超过2m高度以上的台、架、孔、洞、井、槽很多,如吊物孔、通风洞、集水井、闸门槽以及工作平台等。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轨道梁比较狭窄,进出桥、门机轨道的门洞处,这些部位都容易发生运行、检修作业人员高空坠落伤害事故。此外,楼梯、钢梯、高地面高于2m以上的过道、楼板或地面的深达2m以上的井、坑、孔洞、沟道等处,如果防护不好或照明不好,均可能导致作业人员坠落跌伤,电梯也有可能发生断绳事故。

6 管理缺陷因素分析

企业的安全管理缺陷主要体现在:

1、未制定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执行力度不够;

2、安全培训、教育、考核不够,员工安全知识缺乏;

3、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人员缺乏管理或管理不严格;

4、对生产设备设施存在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整改;

5、安全投入不足,对存在危险和有害的部位缺乏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违章作业也是由于安全管理缺陷造成的。如果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就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

6、企业未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现场监察力量薄弱,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和组织整改生产现场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这些管理缺陷将导致水电站在建设施工一级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 职业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职业危害因素理化特性(危险特健康危害应急处理防护措施告知标识 性) 无色到红棕色油状液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体,有弱的氨味。不溶道进入人体。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权浓度(PC-TWA)不超过 3。IDLH浓度为于水,可溶于油脂和有主要损害血液系统。新鲜处,去除污染衣2 mg/m 3450mg/m,属有机蒸气。机溶剂。遇明火、高热表现为口唇、指(趾)端物;注意保暖、安静;N_甲苯胺(皮) 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青紫、头晕、呕吐、精神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分解产生有毒烟雾(苯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护。禁止明火、火花、高N-Methyl 胺、氮氧化物),与强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20min呼吸困难时给热。工作场所禁止饮食、aniline(skin) 酸发生剧烈反应。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烟。 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 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

系抢救。黄色液体,不溶于水,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抢救人员须穿戴防护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可溶于多种溶剂。易道进入人体。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权浓度(PC-TWA)不超过 3燃,遇明火、高热或氧主要损害血液系统。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10 mg/m。警示性未知,化剂易燃烧爆炸,受表现为口唇、指(趾)端物;注意保暖、安静;属有机蒸气。密闭、局部N-异丙基苯胺热、燃烧产生有毒烟青紫、头晕、呕吐、精神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皮) 雾。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时,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火、火花、高热。工作场N-lsopropylan抽搐,甚至昏迷、休克盐水冲洗各20min;呼所禁止饮食、吸烟。 iline(skin) 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 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 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 救单位联系抢救。 1 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无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抢救人员须穿戴防护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色气体。易溶于水、乙主要损害呼吸系统。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权浓度(PC-TWA)不超过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二、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安全评价》第三版中将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划分为两个方面。(1)存在危险有害本身具有的物质、能量;(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主要体现:①人的不安全行为(13大类);②物的不安全状态(4大类);③管理缺陷(6类)。 任何物质都具有相应的能量,物质和能量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物质、能量在外力条件或自身变化且失去控制造成一定的危险或伤害时才可以称为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 导致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三个方面多数说法比较笼统,例如: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冒进信号;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来自相关方风险管理的缺陷等。 相对与物质和能量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外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既有可能是外部条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自身的变化引起的;管理的主角是我们人类自身,所以也应

归结为外部条件。 外在条件很多,除了上面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恶劣的自然条件是最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地震、台风、洪水、雷击、温度、湿度、雾、冰雹、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企业在建设初期一般都会对本地的自然条件作一定的调查 和了解,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污染的加大,最终引发台风、洪水等导致事故的发生,2007年5月份我国因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旱灾和风雹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117人,失踪18人,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人民币。所以,人类不应该对自然灾害掉以轻心。 所以说,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应该是物质、能量在外部条件或自身变化的情况下,失去控制造成伤害或事故的综合作用。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每个标准的具体分类情况详见表1。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讲座 一、基本定义 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索。 危险有害因素可拆分为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索。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大类。 危险源: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装置.、设备、设施和场所,就称做危险源。 二、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直接原因 1、有害物质和能量的存在 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 能造成危险和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客观存在的有害物质或超过临界值的能 量。 有害物质是指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或者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物质。比如,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和窒息性气体等都是有害物质。 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能量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超过临界值),都是危险有害因素。比如,导致火灾、爆炸发生的化学物质、运动物体等都属于能量 的范畴。 2、人、机、环境和管理的缺陷 有害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是发生事故的先决条件,有害物质和能量不存在就没有事故。但存在有害物质和能量,并不一定就发生事故。因为,通常见到的有害 物质和能量,一般都有防护措施,事故是被屏蔽的。 有害物质和能量的防护或屏蔽措施,有着强大的天敌,这就是:人、机、环境和管理的缺陷。防护或屏蔽措施与人、机、环境和管理缺陷进行斗争,前者胜,

则有害物质和能量继续被屏蔽,仍处于安全状态;后者胜,则有害物质和能量失去控制,有害物质和能量释放出来危及人员和财产安全,处置不力将产生损失, 出现事故。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索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环境的因素包括: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环境因素将室内、室外、地上、地下、水上、水下等作业(施工)环境都包含在内。比如,作业场所狭窄、屋基沉降、采光不良、气温湿度、自然灾害、风量 不足、缺氧、有害气体超限、建筑物结构不良、地下火、地下水、冲击地压等。 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从职业安全健康的组织机构、责任制、管理规章制度、投人、职业健康管理等方面考虑。包括:职业安全健康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健康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健康 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职业安全健康投人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安全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既定的安全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 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它是预防故障和人员失误发生的有效 乎段。因此,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和职业危害分类 除了以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之外,还可以利用事故分类和职业危害分类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危害因素告知

危险有害因素告知书 xxx在xx公司从事储存物流工作,现将生产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告知如下: 危险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 你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培训和职业健康体检。发生事故或发现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整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我公司的管理,避免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 甲方:xx公司乙方:xx装卸队

法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签章):法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签章):经办人: 经办人: 甲方联系电话:xxxxxxxxx 乙方联系电话: 签订日期:年月日 危险有害因素告知书 宣威市板桥镇吕庆东装卸队在云南金鼎云天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储存物流工作,现将生产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告知如下:危险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 你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安全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培训和职业健康体检。发生事故或发现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整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我

公司的管理,避免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 甲方:云南金鼎云天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乙方:宣威市板桥镇吕庆东装卸队 法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签章):法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签章):经办人: 经办人: 甲方联系电话:7988266 乙方联系电话: 签订日期:年月日 危险有害因素告知书 宣威市盛成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在云南金鼎云天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储存物流工作,现将生产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告知如下:危险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

公司危险因素告知卡

倒纱机风险辨识防范告知卡危险源 名称 倒纱机危 险 因 素未按操作规程停机作业,或未按要求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可能造成衣物、头发、手臂卷入机械运动部位,造成机械伤害。 编号BD-WXY-001监管人吉红梅 对应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加强部门监管; 2、增加机械防护措施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3、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4、按规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导致后果 可能发生 机械伤害事 故 警 示 标 志

电脑横机风险辨识防范告知卡 危险源 名称 电脑横机危 险因素机台操作时未停机作业、检修,发生手指、手臂伤害。 编号BD-WXY-002监管人戴春莲 对应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加强部门监管; 2、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3、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需停机作业并及时报修; 4、按规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导致后果 可能发生 机械伤害事 故 警 示 标 志

机缝风险辨识防范告知卡 危险源名称缝纫机 锁眼机 钉扣机 危 险 因 素 操作不当伤害手指 编号BD-WXY-003监管人曹小莉 对应措施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 2、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加强部门监管。 3、确保护指装置齐全,操作中要集中注意力。 4、按规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导致后果 可能发生 机械伤害事 故 警 示 标 志

熨斗风险辨识防范告知卡 危险源 名称 熨斗危 险 因素熨斗用完不放置在指定位置或装置上。 编号BD-WXY-004监管人曹小莉 对应措施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整烫工安全操作规程; 2、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 3、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导致后果 可能发生 灼烫火灾事 故 警 示 标 志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分析(2021新版)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分析(2021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38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分 析(2021新版) 露天采矿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有滑坡、爆破、粉尘、铲装、运输、排土过程中的危害、设备检修危害、洪水及泥石流危害等。 一、滑坡危害 滑坡是露天矿常见的灾害。露天矿生产和挖掘过程中形成的斜坡或天然斜坡,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面(或软弱带)整体的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露天矿产生的滑坡的重要原因和外界诱发验收有;地质条件(包括沿途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貌地形条件、内外应力和人为作用等。 不同的岩、土都有可能产生滑坡。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期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入松

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层地系,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级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斜坡岩、土中存在各种构造面并被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构成了岩土向下滑动的地质构造条件。构成面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自然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易造成滑坡。 地貌地形是指只有处于一定地貌特征且具备一定坡度才能发生滑坡。露天矿边坡包括排土场、台阶边坡、最终开采边坡、其边坡角通常大于10度小于45度,时产生滑坡的有力地形,所以露天矿具有最易发生滑坡的地貌特征。 另外,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软化岩、土,降低岩、土强度,产生动水压和空隙水压,侵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石产生托浮力等。尤其对滑坡(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突出。 地壳的运动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是滑坡多发的主要原因。地震、

生产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生产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2.1生产单元 (一)化学灼伤、腐蚀 盐酸、氢氧化钠属于腐蚀品。与人体接触有强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滴入眼中可导致严重伤害甚至失明,吸入可导致急性中毒。如果储存装卸、管道输送、生产过程中出现泄漏,人体皮肤和眼与其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此外设备、管道及接口腐蚀致使腐蚀性物料泄漏;工人在操作设备、阀门失误导致物料外泄;工作中未穿戴劳保用品和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 该企业生产中使用腐蚀品对设备、管路、设施都有很强的腐蚀性。与金属材料易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因此也可能存在氢腐蚀。该企业靠近海边,空气湿度大,生产过程中少量无组织排放的酸性气体遇水汽形成酸,如果设备、输送管道、或设备、管路等钢结构外防腐蚀措施不好,会受到腐蚀,造成破坏,导致危险物料的泄漏。 (二)中毒、窒息 企业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存在中毒的危险性,主要是因为原料、反应加热产生的气体等物料有毒害性,因设备的密闭等故障,导致物料泄漏,操作人员吸入有毒物质引起中毒事故。 1)生产设备、管道等发生盐酸、乙酸乙酯泄漏,作业人员吸入含量超标的空气,引起中毒事故;此外设备检修,进入容器未进行气体分析,检修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 2)氮气吹扫设备、管道等发生氮气泄漏,使得作业环境中,氧气浓度低于15%以下,导致作业人员发生窒息事故。 (三)火灾、爆炸

1)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设备保持正压,如反应失控,可能会发生超温、超压情况,引发火灾、爆炸。 2)生产设备、管道发生物料泄漏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泄漏原因:操作失误;管道设备故障;超压爆炸、破裂;生产设备故障等。 点火源:违章动火作业、现场吸烟、明火、静电火花、电火花和电弧、雷击。 3)生产厂房、库房中物料堆放不合理、不规范、禁忌物料混放,也可能引起火灾事故。 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弃物料,如废液、废料、废纸、抹布等,若处理方法不当,也可能产生火灾事故。 5)安全生产管理松懈,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违章作业,或者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不熟悉其危险特性,在操作过程中若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些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容易引起火灾事故。 6)物理爆炸主要是由于反应釜、空气压缩机等压力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因储存温度过高、压力增大、安全附件实效、操作失误等超压所引发的物理爆炸。 (四)电气伤害 电气伤害包括雷电、静电、漏电伤害、触电等事故。该企业生产装置有各种机泵、动力设备(压缩机)、配电房、另外还设有许多照明、控制等设施,电缆电线等。若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操作不当,保养不善,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等,尤其是上海地区空气湿度大,大气腐蚀严重,设备、电缆等易老化,将会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或保护失效,有可能造成漏电,包括杂散电流,或带电部位裸露,引起触电事故或其它电气伤害。若厂区防雷电设施或接地损坏、失效可能遭受雷击,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示范文本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1、物质的危险危害 芯片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物品,厂区内设有储 存这些化学物品的化学品库,化学品种类达80种。按照 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中对常 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分类,该项目中使 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氧化 剂、有毒品、腐蚀品等类别,这些物质的主要危险危害 为: 1)有毒有害气体(如AsH3、PH3、SiH4、CO等) 如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自燃,

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窒息、直至死亡。 2)易燃液体(如丙酮、异丙醇等)如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3)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等)如泄漏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可引起火灾爆炸。 4)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如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主要物质理化特性,以及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使用的危险性分析详见化学品库单元。 2、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 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电气设备有110kV和10kV变配电站的变压器、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特种设备有燃气锅炉、空压设备、冷冻设备、压力容器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 自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自然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雷击、暴雨、地质、高气温和严寒等不良气象条件。 1.1 地震 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强烈的地震可能造成建筑物和设备装置的破坏,同时使生产系统中的CO、H2、N2、H2S、甲醇等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进而引发燃烧爆炸、中毒、窒息等灾害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 1.2 雷击 厂内有许多充满易燃易爆介质的大型贮罐、塔、反应器、换热器、高空排气管和金属管道、电力设施、设备等,有可能遭受雷电侵袭破坏,甚至引起火灾爆炸,伤害人员。 1.3 暴雨 该地区夏季多雨,年平均降水量824.4mm。最大日降水量207mm,存放危险品的建筑物和设备,因局部排水不畅,有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泄漏、污染环境。 1.4 地质 该地区处淮河冲积平原,黄土覆盖层较厚,建筑物、设备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坚实程度,如果地质基础不坚固,可能造成建筑物、设备基础下陷,导致设备事故,造成危险物质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 1.5 高气温及严寒 该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极端最高温度41.5℃,因此在夏季和烈日暴晒下,一些露天储存的贮罐内的甲醇等易燃易爆有害物质极易挥发泄漏,生产人员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易出现操作失误。 该地区极端最低温度-23.4℃,最大冻土深度为19cm。在严寒条件下,某些备用或停用的输水管道及水冷换热设备内的积水可能会因结冰胀破管道和设备,低气温也会造成人员冻伤。 2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特性 合成甲醇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给安全和健康带来危险危害的主要物质分布如下:煤气化、甲醇生产装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硫化氢气体、甲醇、硫等; 空分装置:氧气(液)、氮气(液) 冷冻装置:丙烯 火炬系统辅助燃料系统:液化气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分析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1364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 因素分析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 因素分析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露天采矿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有滑坡、爆破、粉尘、铲装、运输、排土过程中的危害、设备检修危害、洪水及泥石流危害等。 一、滑坡危害 滑坡是露天矿常见的灾害。露天矿生产和挖掘过程中形成的斜坡或天然斜坡,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面(或软弱带)整体的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露天矿产生的滑坡的重要原因和外界诱发验收有;地质条件(包括沿途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貌地形条件、内外应力和人为作用等。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1 周边环境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11 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 夏季温度较高,增加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易引发人员中毒、中暑事故。 2.本项目靠近长江,存在洪涝的危险。 3.该项目位于地震带,多发生地震危害,对厂区造成有一定影响。 4.本项目的原料及成品中大多数对环境有影响,如果物料发生小量渗漏,长期积累有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 2.12 周边环境危险因素辨识 2.1. 厂区北面为荣丰河,如果防护不当,可能造成淹溺危害。 3.2. 厂区东面为重庆斯特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扩散过来,可能引发中毒的危害。 2.2 厂区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企业由甲级设计单位重庆设计院有限公司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企业在建设过程按图施工,各装置之间的间距符合《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及《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各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但由于本项目涉及到多种有毒有害物料,生产过程涉及聚合反应,液体物料大部通过汽车输送,因此存在如下危险。 1、本项目邻苯二甲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乙酸乙酯、聚氨酯固化聚氨酯粘合剂在储存、装卸、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扩散至其它作业场所对这些场所的人员及设施造成伤害。 2、本项目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毒性物质,且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剧毒品储罐如发生泄漏,形成的有毒易燃气团,扩

散至其它作业场所,可引起人员中毒及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3、本项目有多种物料由管道输送,如发生事故有可能通过管道扩散。 2.3场内运输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2.4主要建、构筑物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5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 (1)聚氨酯粘合剂甲、乙组分生产包括计量、混合、加热升温、搅拌、检验、稀释等环节,原料MD、TDI都具有毒性,特别是TDI为剧毒品,若发生泄漏,会发生中毒事故。 (2)在在转运、加料过程中操作不慎,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3)使用的乙酸乙酯、聚氨酯固化剂、聚氨酯粘合剂属于易燃物质,一旦泄漏遇明火可能发生火灾。

选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选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危害 因素分析(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选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通用版) 1、电气危险 电气危险主要是电气火花和电气伤害两种形式。电气危险是与电相关的,从能量的角度来说,电能失去控制将造成电气事故。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等。 选矿厂的电气事故主要是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他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触电事故分为点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触电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后果。在选矿厂中配电室或车间内的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等可能由于线路老化、漏电、静电放电、破损等情况造成的漏电和其他因素可能造成电气伤害。

对于电气伤害危险来说,选矿厂的生产基本上采用机械化,人在操作配电室仪器仪表、用电设备时有可能触电;带电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放电电弧而带来人体或设备伤害的情况也存在;雷电带来的放电也可能造成仪表损坏或引起燃烧的点火源,导致火灾爆炸或造成因控制失灵产生的其他伤害事故。 2、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的伤害实质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做功、流动或转化,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机械伤害的主要伤害形式有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和跌落等。 发生机械伤害物的因素(设备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状和表面性能:切割要素、锐边、利角部分,粗糙或过于光滑。 (2)相对位置:相向运动、运动与静止物的相对距离小。 (3)质量和稳定性:在重力的影响下可能运动的零部件的位能。 (4)质量和速度(加速度):可控或不可控运动中的零部件的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本文作者未知摘自机电之家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1、物质的危险危害 芯片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物品,厂区内设有储存这些化学物品的化学品库,化学品种类达80种。按照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中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分类,该项目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氧化剂、有毒品、腐蚀品等类别,这些物质的主要危险危害为:1)有毒有害气体(如AsH3、PH3、SiH4、CO等)如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自燃,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窒息、直至死亡。 2)易燃液体(如丙酮、异丙醇等)如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3)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等)如泄漏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可引起火灾爆炸。 4)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如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主要物质理化特性,以及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使用的危险性分析详见化学品库单元。 2、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 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电气设备有110kV和10kV变配电站的变压器、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特种设备有燃气锅炉、空压设备、冷冻设备、压力容器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储存设备有储气罐、液氮罐、液氩罐、贮油设备、硫酸罐、氢氧化钠罐等。其主要危险因素有: 1)火灾爆炸 油罐如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管理不善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锅炉使用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为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当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点火源可引发爆炸危险。 2)物理爆炸 锅炉、压力容器(蒸发器、冷凝器、储气罐)设备、气瓶等,如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爆炸。 3)触电危险 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如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 4)静电危害 如火灾、爆炸危险环境内设备、管路防静电设计或施工不规范,或在使用、输送、贮存易燃易爆物质时所产生的静电电荷不能及时消除,或使用有火花工具、穿用不防静电的鞋、服装而产生静电火花,均可能引燃易燃易爆物质,造成火灾、爆炸。 5)高空坠落危险 凡2m以上各类高空作业点位,其梯、台、道、护栏等常规性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损坏,可引发高空坠落危险。 6)车辆伤害 厂内各类运输车辆如车辆本身缺陷,或制动、音响、灯光等失效,道路状况不符合

变电站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知识交流

广电一局第一分公司 工程施工项目危险点评估及预控措施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南方电网公司“三大规定”和广东电网公司及工程局安全生产工作要求。防止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以“安全第一,超前控制”的思想,找出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点加以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一条: 公司所辖工程在施工前,通过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制定本预控措施; 第二条: 本措施所称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是指在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工器具或行为及建设工程和规划区遭受高处坠落、触电等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估,提出具体预防治理措施。 第三条: 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分为高度、显著、一般三个等级。 第四条: 本措施的制定以《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为主要依据;

目录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表1 混凝土基础施工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3) 表2 土石方爆破危险点分析与预控...................................................错误!未定义书签。表3 杆塔组立危险点分析与预控........................................................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 架线施工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表5 越线架搭拆施工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表6 易发生感应电击处施工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4) 表7 工地运输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6) 表8 机械作业施工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7) 表9 电焊作业施工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8) 表10 起重吊装作业施工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9) 表11 高处作业施工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11) 表12 跨越架空线路施工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12) 表13 改扩建工程施工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14) 表14 施工电源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16) 表15 火灾危险分析与预控措施 (17) 表16 大雨、雨雷电及其它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18)

维纶纤维装置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编号:AQ-JS-04652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维纶纤维装置危险危害因素分 析及其防范措施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vinylon fiber plant

维纶纤维装置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 其防范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根据聚乙烯醇纤维装置的生产特性、工艺介质、设备条件等各种原因,其危险危害因素一般包括有中毒、腐蚀、高温、噪声、机械危害、火险、现场跌滑等危险现象。 (1)聚乙烯醇纤维后加工中的缩醛化,因为是通过醛化液与纤维进行液固相醛化反应完成的,醛化液则由甲醛和硫酸配制而成,甲醛既有强刺激性和一定的毒性(还属易燃物),硫酸是强腐蚀剂,加上醛化反应是一个有机化学反应,因此防中毒,特别是防对人体刺激过敏和防腐蚀是聚乙烯醇纤维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危害因素。 (2)聚乙烯醇纤维装置在原液配制时有一个脱泡桶中原液夹套加热脱泡过程,脱泡温度接近100℃;在后加工时有一个高温热处理

过程,即高温凝固浴槽加热、高温干燥拉伸[丝束表面温度达(125±5)℃]以及预热加热(丝束表面温度进一步上升至225-230℃)等工序。 因此,在脱泡和集束丝后加工热处理操作工序的周围环境均有较高的温度,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最高环境温度可接近40℃。当环境温度高过体温且处相对湿度较高时,使人体散热发生困难,加剧了体温调节机能的紧张活动,使人感到不适,而且随着人体大量出汗,会造成人的体内水、盐排出增加而影响健康,严重的甚至可发生中暑现象。 (3)在众多旋转型纺丝机械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当操作人员在噪声环境中作业时,会感到有刺耳、不舒服的感觉,时间长久了易损伤听觉器官,甚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耳聋。噪声还能对人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4)在纺丝后加工过程中,牵伸、预热、干燥、冷却、卷绕、切断等大量旋转件的高速转动,如操作人员作业不当或产生误操作甚至违章作业,就会导致机械伤害人身事故的发生。

化工生产中地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报告

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对化工公司化工生产过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该工程的主要危险因素分为以下15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火灾、8)高处坠落、9)坍塌、10)锅炉爆炸、11)容器爆炸、12)其他爆炸(化学性爆炸:混合气体爆炸和粉尘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淹溺、15)其他伤害等。 1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该项目的现场检修,进行装卸、搬运作业时,有可能因作业人员大意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砸伤或压伤人体,造成物体打击事故。高处落物也可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该公司易造成物体打击的具体情况如下: 1)生产过程中高处的设备和部件松动坠落;高处作业时工具坠落;违规向上扔工具;保险粉仓库装卸台、仓库内的桶装原料滚落。 2)生产过程中高处作业人员投料取样操作不慎,高处的设备和部件、物料坠落。 3)检修、维修和施工过程中高处走也较多,临时用电设备、切割、焊接作业多容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4)高处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思想麻痹等。 根据上述分析物体打击危险因素主要分布场所为:仓库、煤场、渣场、保险粉生产车间、甲醇罐区、其他罐区、仓库的装卸台、机修车间等。

2车辆伤害 厂外车辆进入厂区,厂内车辆(如叉车、机动车辆)在厂区作业时,因厂区内作业环境复杂、可变的因素多等原因,有发生车辆伤害的危险,车辆伤害可能导致建构筑物的毁坏和相关操作人员、周边作业人员受伤、死亡。 该公司的成品运输和大部分原材料运输主要采用车辆运输,频繁的物料运输进出增加了车辆伤害的可能性;仓库的装卸、存储,设备、物料运输以及员工的上下班接送等,需要经常使用车辆,若厂内道路、车辆管理、车辆状况、驾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该公司生产的产品都是由车辆运输出厂,设有各种产品均设有装车台区,原料除煤和烧碱溶液为船运外,其余原料均为汽车运输入厂,这一区域车辆伤害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在厂区行驶车辆的区域,由于车辆行驶速度过快、路况缺陷、车况不好、司机违章操作、作业环境差、安全规章不全或视线不清等主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 车辆伤害事故发生的场所主要为厂区的原材料、产品的装卸场所,厂内运输道路等。 3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伤害,该项目的泵等转动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缺少应有的防护装置或防护不当,有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机械伤害;同时,如果操作人员违章操作,误操作或意外发生也都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而各种设备的维修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机械伤害的事故。主要为以下原因: (1)机泵的动力传递通过皮带传动,皮带轮的速度很快,而且皮带较长,活动的范围较大,操作人员的巡回检查和检修人员检修及试车时存在一定的危险;

XX变电站危险点分析与预控范本

XX变电站危险点分析与预控范本 误碰、误动、误登运行设备 1、巡视人员应由经过培训、熟悉设备、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未经指导和演习的实习人员不准单独进行巡视; 2、巡视检查时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0.7m,110kV—1.5m,220kV—3m; 3、巡视人员应正确着装,带齐所需工器具及记录本,并按规定的线路巡视。 擅自打开设备网门,擅自移动临时安全围栏,擅自跨越设备固定围栏 1、巡视人员必须经本单位批准,巡视时,应由两人进行,并互相关照、提醒; 2、检查设备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开、越过、拆除遮栏和标示牌。 发现缺陷及异常时,单人处理或未及时汇报 发现设备缺陷及异常时,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不得擅自处理 擅自改变检修设备状态,变更工作地点安全措施 巡视设备禁止变更检修现场安全措施,禁止改变检修设备状态 登高检查设备,如登上开关机构平台检查设备时,感应电造成人员失去平衡,造成人员碰伤、摔伤 巡视应由两人进行,并互相关照、提醒。 检查设备油泵时,电机突然启动,转动装置伤人 巡视人员必须经本单位批准,巡视时,应由两人进行,并互相关照、提醒。 高压设备巡视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保持距离不够,造成人员伤害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靠近故障点8m以内,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架时,必须戴绝缘手套 夜间巡视,造成人员碰伤、摔伤、踩空 夜巡应带好照明工具 开、关设备门,振动过大,造成设备误动作 开、关设备门应小心谨慎,防止过大振动 随意动用设备闭锁万能钥匙 严格按万能钥匙“五个一”的要求,严禁随意使用闭锁万能钥匙。 在继电室使用移动通讯工具,造成保护误动 在继电室禁止使用移动通讯工具,防止造成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雷雨天气,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造成人员伤亡 一般情况下雷雨天不得巡视设备,如确需巡视时应与避雷针与避雷器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进出高压室,未随手关门,造成小动物进入 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不戴安全帽、不按规定着装,在突发事件时失去保护 进入设备区,必须戴安全帽,巡视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着装,并佩戴好值班标志 未按照巡视线路巡视,造成巡视不到位,漏巡视 按规定线路、设备、位置进行巡视,不得遗漏,不得马虎,应认真负责,及时作好记录。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物体打击及原因分析该项目在机械操作过程、作业过程、上下工件及运输传递过程,运输过程等都有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物体打击方式: 物体打击是指在重力或其他歪理作用下产生物体运动,打击人体或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造成物体打击的原因有: 1、工作过程中工件未夹牢固; 2、工件、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失误、违章; 3、抛丸打磨过程中的物屑飞溅;防护装置失效; 4、机械操作,手工作业过程中因保护装置失效或操作失误; 5、运输物件装卸过程中的失误或违章造成物件翻倒、散落; 6、设备故障; 7、安全通道无护栏或行人不注意安全。 2. 2.2机械伤害及原因分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有打磨机、悬挂输送机、通风机,水泵等机械设备,转动外露部分由可能发生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的危害方式: 机械伤害主要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形成伤害。 机械伤害原因分析: 1、机械因素: 设备设计不合理,安全防护装置不到位,安全保护装置缺少或失效。

2、操作者本身因素: 违反操作规程,安全意识不强,未穿戴防护用品;过度疲劳等。 3、环境因素: 照明度不够活光线刺眼,工作场地导致设备布局不合理,噪声等。 4、管理因素: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严,安全制度、法规不齐全等。 5、意外伤害。 2. 2.3起重伤害及原因分析起重机械: 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 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起重机械是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式,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吊具起升、下降或升降与移动的机械设备。 它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运输、装卸、安装和人员输送等作业。 苯项目使用的电动双梁起重机,空中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移动升降机等设备在起重、运输结构件及设备的过程中,由于起吊行走故障,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当等,都易导致起重伤害,一般来说,导致起重伤害的危险因素如下: 1、长期起吊作业会使吊钩出现裂纹或断裂,如果对吊钩没有及时更换,很容易产生起吊伤害。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48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正式样本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1、物质的危险危害 芯片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物品,厂区内设有储存这些化学物品的化学品库,化学品种类达80种。按照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中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分类,该项目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氧化剂、有毒品、腐蚀品等类别,这些物质的主要危险危害为: 1)有毒有害气体(如AsH3、PH3、SiH4、CO

等)如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自燃,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窒息、直至死亡。 2)易燃液体(如丙酮、异丙醇等)如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3)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等)如泄漏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可引起火灾爆炸。 4)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如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主要物质理化特性,以及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使用的危险性分析详见化学品库单元。 2、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 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电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