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制造技术-热变形-第六次课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04.50 KB
- 文档页数:8
全国仪器仪表制造职业技能理论知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示教-再现控制为一种在线编程方式,它的最大问题是( )。
A、占用生产时间B、容易产生废品C、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D、操作人员安全问题正确答案:A2、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方式有语言编程方式和( )。
A、自动编程方式B、自动控制方式C、示教编程方式D、模拟方式正确答案:C3、多旋翼无人机的螺旋桨( )。
A、桨根处线速度大于桨尖处线速度B、桨根处升力系数大于桨尖处升力系数C、桨根处升力系数等于桨尖处线速度D、桨根处升力系数等同桨尖处线速度正确答案:B4、SUPCON系列DCS系统流程图里面的报警记录控件里面显示的是( )。
A、红色报警B、历史报警C、0级报警D、实时报警正确答案:D5、同一电路中的几个正弦量画在同一相量图上的前提条件为( )。
A、初相位相同B、频率相同C、相位差相同D、大小相等正确答案:B6、遥控无人机进入下滑后( )。
A、当下滑线正常时,如速度小,表明目测高,应适当收小油门B、当下滑线正常时,如速度大,表明目测低,应适当增加油门C、当下滑线正常时,如速度大,表明目测高,应适当收小油门D、当下滑线正常时,如速度小,表明目测高,应适当增大油门正确答案:C7、在多级直流放大器中,对零点飘移影响最大的是( )。
A、后级B、中间级C、前级D、前后级一样正确答案:C8、两相继电器接线的过电流保护装置( )。
A、只能作相间短路保护,不能作单相短路保护B、既可以作相间短路保护,又可以作单相短路保护C、只能作单相短路保护,不能作相间短路保护D、既不可作相间短路保护,又不可作单相短路保护正确答案:A9、陀螺仪是利用( )原理制作的。
A、惯性B、光电效应C、超导D、电磁波正确答案:A10、变频器的功能预置必须在“编程模式”下进行,功能预置的第一步是找出需要的( )。
A、功能码B、复位键C、软件D、程序正确答案:A11、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时出现航向偏移,可能是( )出现故障。
仪器制造技术课程复习要点第一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重点章节。
本章主要考点为名词概念。
可能出现计算大题自由度的分析。
重点掌握概念: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进给,动作,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时间定额,生产纲领,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粗基准,精基准),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六点定位原理以及自由度的分析(特别要求掌握自由度的分析,有可能出现计算题,课后16题),过定位,欠定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最好能够掌握定位误差的计算(课后17题)。
第二章加工精度分析与制造质量监控技术重点章节。
本章的重点是随机误差的分析。
可能会出现关于废品率,可修复废品率,不可修复废品率的计算题。
重点复习内容:将课本上的相关的例题理解掌握,最后自己做一遍。
还有课后的习题6,7,9,10。
以及刘伟试卷上的相关的计算题。
重点掌握概念:加工精度。
方法误差(又叫原理误差)的概念。
机床误差包括哪三个,分别是什么。
主轴误差包括哪三个。
误差敏感方向。
刚度以及关于刚度的计算(课后有一习题)。
系统刚度和各部件刚度之间的关系(47面)。
渐精加工的概念。
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包括哪些,主要来源是哪个。
切屑热怎么产生的。
残余内应力。
什么是时效,自然失效和人工时效的应用。
加工误差的分类。
加工误差相关的计算(一定要掌握其中的正态分步分析法)。
工序能力。
什么是表面质量,它包括什么。
影响表面质量的工艺因素有哪些,怎么才能减小表面粗糙度值(进给量,主偏角,副偏角,前角等概念)。
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以及加工表面金相组织变化。
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包含哪两种,它们的特点。
第三章常用的仪器仪表材料的特性和选材方法本章主要考点为基本概念和简答。
重点掌握的概念:工程材料分为哪几种,分别是什么。
加工硬化,残余内应力,钢的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处理,合金钢中元素含量的判断(课本87和88面),形变铝合金,高分子材料(包含哪些内容,塑料,橡胶等等),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优点),纳米材料了解的知识点:钢中含碳量的范围,碳钢的牌号,铸铁的分类。
仪器制造的关键技术有哪些?一、信息获取技术:1.传感器技术2.精密测试技术3.智能仪表技术4.现场溯源技术二、信息处理控制技术:1.现场总线技术2.智能控制技术3.系统集成技术三、精密制造技术:1.仪器现代设计技术2.仪器特种工艺技术3.现代管理技术选材的一般原则1.使用性能原则零件的使用性能是保证完成规定功能的必要条件2.工艺性能原则材料的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3.经济性原则在首先满足零件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材应使产品的成本尽可能低廉2-7试述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的主要用途?1.灰铸铁主要用于制造汽车、齿轮箱体、仪器中的汽缸、仪器座底等承受压力及振动的基件。
球墨铸铁使用在一些受力复杂、综合性能要求较高、但无较大冲击力的场合下使用的机械零件,可成功的取代某些钢件。
3.可锻铸铁常用于制造那些壁薄、形状复杂,承受振动或冲击载荷的机件,如汽车和拖拉机的后桥外壳、活塞环、可锻铸铁管接头3-1什么是工艺过程控制要求和基本内容答:六大要素:人、机器、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环境。
这六种要素在质量管理领域称为5IME3-2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述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答:产品设计性试制阶段:.产品设计工艺性审查2.制订产品设计性试制工艺方案3.编制必要的工艺文件4.进行工艺质量文件5.参加样机试生产和设计定型会。
产品生产性试制阶段:1.制订产品生产性试制的工艺方案2.编制全套工艺文件3.设计,制造新产品的全套工装,设计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工艺分析4.进行工艺标准化审查5.组织指导产品试生产产品批量生产阶段:制订批量生产的工艺方案2.进行工艺质量评审。
3、组织,指导批量生产3-3什么是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起何作用?答:在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性能及位置的过程称为工艺工艺过程。
按照一定的条件选择产品最合理的工艺过程,将实现这个工艺过程的程序、内容、方法工具、设备、材料以及每一个环节应该遵守的技术规程,用文字和图表的形状表示出来这就是工艺规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ANSYS系统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CAD/CAM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4)Pro/E 系统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0)UGⅡ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4)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9)传感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3)创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28)电液控制系统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31)复杂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3)工程机械金属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37)工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41)工程机械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45)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计分析与故障诊断课程教学大纲 (48)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51)工程起重机械课程教学大纲 (54)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58)工程施工机械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62)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65)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69)工业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73)光电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77)混凝土机械与桩工机械教学大纲 (80)机电产品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82)机电工程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86)机电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89)机电系统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93)机电系统控制器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97)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及其MATLAB实现课程教学大纲 (101)机电液系统的计算机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104)机电液系统动态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07)机电液系统实验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11)机电液系统装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1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20)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24)机械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130)机械动态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3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Ⅰ课程教学大纲 (136)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Ⅱ课程教学大纲 (141)机械机构创新设计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46)机械加工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50)机械结构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56)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16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69)机械数字化设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179)机械系统传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83)机械系统机构设计与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89)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95)机械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98)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01)机械振动课程教学大纲 (204)机械振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0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Ⅰ课程教学大纲 (21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Ⅱ课程教学大纲 (218)机械制造装备设计Ⅰ课程教学大纲 (224)机械制造装备设计Ⅱ课程教学大纲 (228)计时仪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32)计时仪器原理与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235)计时仪器造型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38)计时仪器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41)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43)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46)开放式智能加工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250)快速原型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54)摩擦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57)纳米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59)纳米摩擦学与纳米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62)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65)气动技术应用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269)气动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71)气压传动及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274)汽车车身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78)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84)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87)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291)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299)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303)汽车碰撞与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307)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10)汽车试验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15)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19)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324)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29)微机电系统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33)微机械电子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337)微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40)物流设备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46)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351)先进工艺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53)先进液压传动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357)先进液压控制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60)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63)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366)现代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70)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374)液力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378)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381)液压传动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85)液压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388)液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391)液压元件课程教学大纲 (394)液压元件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97)有限元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400)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403)ANSYS系统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SE08112100课程名称:ANSYS系统及其应用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sys总学时: 16 讲课学时:16 实验学时: 0 上机学时:0 课外辅导学时:0学分:1.0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授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 4春先修课程: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自编讲义“ANSYS系统及其应用讲义”主要参考书:1. 李红云.ANSYS10.0基础及工程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 张红松.ANSYS12.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一、课程教学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对产品机械结构的布局和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产品的机械结构满足力学性能,还要在设计时使它的结构尺寸和重量趋于合理,而常规的力学计算已无法满足,有限元分析是解决该问题的合适方法。
摘要:通过分析热变形与热量之间的关系,提出利用平均线膨胀系数,将较复杂温度分布(如移动持续热源形成的温度分布) 情况下工件热变形量的计算简化为热量含量相同且温度均布状态下工件热变形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1 引言在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等行业,由温度引起的热变形是影响机器、仪器设备精度的重要因素,热变形引起的误差通常可占总误差的1/3。
在精密加工中,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在加工总误差中所占比例可达40%~70%。
为提高机器设备的工作精度,通常可采用温度控制和精度补偿两种途径来减小温度对精度的影响。
温度控制是对关键热源部件或关键零件的温度波动范围进行精密控制(包括环境温度控制)。
实现方法包括:①采用新型结构,如机床中的复合恒温构件等;②使用降温系统控制部件温升;③采用低膨胀系数材料等。
这些方法都可程度不同地降低热变形程度,但成本较高。
精度补偿方法是通过建立热变形数学模型,计算出热变形量与温度的关系,采用相应的软件补偿或硬件设备进行精度补偿。
精度补偿法虽然成本较低,但要求建立精确且计算简便的数学模型。
目前常见的数学模型大多是以温度作为主要计算因素,当形状规则的工件处于稳定、均匀的温度场中时,热变形数学模型的计算简便性可得到较好保证,但对于处于移动持续热源温度场中的工件,其温度分布函数的计算将变得相当复杂,甚至无法得出解析解,只能采用逼近的近似数值解法。
例如:对精密丝杠进行磨削加工时,磨削热引起的丝杠热变形会导致丝杠螺距误差。
在计算丝杠热变形量时,首先必须建立砂轮磨削热产生的移动持续热源在丝杠上形成的温度分布数学模型。
再如:车削加工中产生的切削热形成一持续热源,使车刀产生较大热膨胀量(可达0.1mm),严重影响加工精度。
计算车刀的热变形量时,首先需要建立持续热源在车刀刀杆中的温度分布模型,这就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
图1 双原子模型示意图本文从温度、热量和热变形的定义出发,分析了热量与热变形的关系。
利用该关系,可简化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热变形数学模型,减小运算工作量。
全国仪器仪表制造职业技能理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交流电路中,电容的有功功率为( )。
A、-1WB、0.25C、1WD、10Var正确答案:B2、全双工通信有( )条传输线。
A、2B、0C、3D、1正确答案:A3、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
A、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调节阀B、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C、被控对象、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D、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正确答案:C4、( )一般形式是按下锁住旋转释放红色蘑菇头按钮开关或圆形按钮开关,也有的急停开关为了方便操作而加装LED灯的。
A、三段开关B、急停开关C、伺服开关D、电源开关正确答案:B5、以并行通信方式传送一个8位数据,需要( )条数据传输线。
A、4B、2C、8D、16正确答案:C6、当机器人由低速动作突然变成高速动作,应当( )。
A、按下急停开关B、松开三段开关C、关闭示教器D、关闭伺服正确答案:A7、高质量的航空插头应当具有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其接触电阻的阻值为( )。
A、几个欧姆B、零C、几百毫欧D、几毫欧到数十毫欧正确答案:D8、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
A、载波频率不一样B、信道传送的信号不一样C、调制方式不一样D、编码方式不一样正确答案:B9、防爆型仪表不能在( )打开外盖维修。
A、通电时B、大修时C、清洗时D、搬动时正确答案:A10、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连同计算机技术和( ),构成信息技术的完整信息链。
A、建筑技术B、汽车制造技术C、传感技术D、监测技术正确答案:C11、( )实际是通过基础坐标系将轴向偏转角度变化而来。
A、用户坐标系B、笛卡尔坐标系C、关节坐标系D、工具坐标系正确答案:A12、为防止RTK地面基站受其他信号影响,应安置在( )。
A、信号塔附近B、基站附近C、空旷地区D、楼宇附近正确答案:C13、多旋翼无人机产采用螺旋桨的剖面形状是( )。
第一章:仪器常用加工方法:1材料成形2机械加工3特种加工4表面加工5仪器常用元件加工6仪器常用工艺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设计是指把产品的设计信息转化为制造信息的过程设计。
工艺规程:在实际生产中,一个零件从毛坯原件加工到成品。
所采取的的工艺过程,用一定的文件形式规定下来。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依据,是组织生产、做好生产技术准备的主要技术文件。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1应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要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2应保证要件的加工质量,达到图样上所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
3保证加工质量的基础上,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好的经济性。
4要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主要原则:能够符合技术要求和相应生产率的最经济的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的步骤:1研究产品图样,进行工艺分析2计算零件生产纲领,明确生产类型3确定毛坯种类,设计毛坯图4拟定工艺路线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并绘制工艺草图生产成本与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是制造一个零件或一台产品所消耗的费用总和,生产成本中有大约百分之70-75与成本相关,成为成本工艺。
需要考虑可变费用、不变费用、最佳生产纲领分析、临界产量与投资回收期的分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个工序。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2安装在某一工序中,有时需要对零件进行多次装夹加工,每装夹一次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次安装。
3工位 4工步。
5进给由于余量较大或其他原因,需用同一刀具在同一切削量下,对同一切削用量下、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
6动作工人或机器本身的一个行动单元。
生产纲领:N=Qn(1+a+b) 式中Q 产品的年生产量(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a备品率 b平均废品率机械加工余量:工件加工前后尺寸之差。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前一工序的公差T。
2前一工序所遗留的表面粗糙度R和表面缺陷度I。
仪器制造技术第一章课后答案仪器制造技术是指根据特定的技术条件,对复杂设备的功能和结构进行设计、制造和测试,并以一定的方法对制造过程进行控制、测量和分析活动。
仪器制造技术分()两类。
①产品制造过程(“完成”):()根据测量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②仪器结构(“分析”):测量、分析、控制(“测量”)过程,如数据处理、数据统计分析。
①材料表面处理(“改变”):使表面粗糙度、硬度、光泽等变得不一样,以适应不同类型材料及工艺的要求;②对材料表面进行测试:检查材料是否存在缺陷和损伤;③测量仪器:测量结果与实验值对比,确保真实可靠。
一、根据制造过程可以分为()两类。
A.以点检的方式检定仪器设备,不包括金属材料的检定。
B.以标准量程检定仪器设备。
D.以检定参数调整功能为目的,不涉及测量问题。
答案: B选项解析:本题考查仪器制造技术。
1、以点检的方式检定仪器设备,不包括金属材料的检定。
点检又称检定、校准,是在设备的运行条件和环境条件下,通过标准量程对设备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误差,使设备工作稳定、准确、可靠。
因此,它是一种强制性检定技术方法。
点检仪器一般采用点检仪或者检定线对仪器进行快速检定。
点检仪器可以分为两类:固定点检仪器、手动点检仪器。
固定点检仪器主要用于对固定设备进行检测;自动点检仪器用于对仪器的自动检测;手动点检仪器用于检测仪器中的零部件是否被正确紧固或焊接到固定点。
点检仪器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
2、以标准量程检定仪器设备,不涉及量程改变。
仪器设备的量程应与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相适应,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应自动调整量程;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应自动调整量程;由于使用环境温度会影响仪器设备的量程,所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仪器设备的量程也应相应进行调整。
例如液位计和指示器的标准量程不改变为2000 mA/cm的液位时,其标准值通常可为1000 mA/cm。
测液体温度的探头工作在液位计内部、指示器周围较小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