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浴疗法
- 格式:docx
- 大小:7.65 KB
- 文档页数:3
小儿药浴知情告知书
尊敬的家长:
感谢您选择我们的小儿药浴服务。
在您带孩子接受治疗之前,我们有必要向您告知以下信息:
1. 小儿药浴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利用中药煎水,滤渣取液,选择适当温度,洗浴全身或患部。
它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借助水的特性将相关的药物溶于水中,采用温热法进行治疗。
2. 小儿药浴的功效包括疏肝理气,理气通络,透热祛湿,解毒杀虫,祛风止痒,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清热解毒,渗湿止痒,杀菌抗菌,通畅腠理,温经活络,清洁肌肤等。
3. 小儿药浴适用于一些小儿疾病,如脾胃问题、皮肤病、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
但药浴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些严重的疾病,还需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4. 在进行小儿药浴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病情、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同时,孩子需要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他们在接受治疗时没有身体不适。
5. 小儿药浴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我们不会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也不会随意改变治疗周期。
如果您对治疗方案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及时与我们的医护人员沟通。
6. 小儿药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我们需要确保孩子在接受治疗时没有不适感,如有任何不良反应,我们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感谢您选择我们的小儿药浴服务。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担
忧,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祝您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小儿药浴的发展前景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科学技术也发展迅速,传统的中医药浴养生与治疗相结合掀起了一股热潮。
现在母婴行业也是如此,很多宝宝比起吃药更容易接受药浴的养生康复。
在母婴行业,小儿药浴泡澡是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养生调理方式,且优势颇多。
其一,以养为治,作为中医之分支,小儿药浴是利用泡澡的方法,在适当温度下,洗浴全身或患部的一种中医医疗方法,作用于小儿肌肤外表,通过熏蒸、淋洗、泡浴的方式,达调养和治疗的目的,由表及里,通行气血等功效使宝宝茁壮成长。
其二,源远流长,药浴疗法历经千秋万代,实乃祖国医学之精华,其溯源于商周,奠基于清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元,成熟于明清,是历经百代而不懈之疗法,经过历代医家临床证实,因此理论性与科学性不容置疑。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愈加重视,对平时保健的需求也逐渐增强,怎样才能在平时不浪费时间的情况下更加健康的做到对自身以及家人的身体的保健养生,将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而作为本身体质较为特殊的儿童,家长对其的重视更为明显,对儿童平时的保护也更为小心全面,0-14岁是人生最关键的生长发育期,但也是最容易生病的时期。
小孩夜哭、走肾、吐奶、便秘、感冒、咳嗽、惊风、抽搐、腹痛等常见症状都可以通过小儿药浴大大缓解,经常进行小儿药浴,还能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
看着孩子生病时打针吃药的痛苦样,当父母的心都碎了,可针还是要打,药也还是得吃,苦在孩子身上,疼在父母心上,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让孩子免受这些痛苦,何乐而不为呢?这也是艾裕大力推广小儿药浴的原因。
小儿药浴疗法不仅对于疾病有显著的作用,而且在日常护理可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小儿药浴疗法是一种简单而便捷的外治方法,它的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适用面广泛,取材便捷,效果可见,使用安全,容易为宝宝和家长接受,所以市场前景很好。
自制中药药浴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0例目的:研究自制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确诊外感发热患儿30例,均采取药浴治疗。
结果:23例患儿在行1次药浴后,6例患儿行2次药浴后,1例患儿行3次药浴后,体温恢复正常。
结论:自制药浴疗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自制药浴方;小儿外感发热The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ted bath treatment of pediatric exogenous fever in 30 casesWang Lili 1 Liu Mingjiang 21 Laiwu city Medicines Co 2 Laiwu ski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Shandong Laiwu 271100[Abstract]Objective:The self-mad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ted bath treatment of exogenous fever.Methods:30 children with fever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s,adopt a medicated bath treatment.Results:23 patients in 1 after dipping in 6 cases,2 bath,1 patients received 3 times after dipping,body temperature returned to normal.Conclusion:the medicinal bath therapy is safe,effective,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Homemade medicated bath;pediatric exogenous fever药浴配方[1],属中药范畴。
小儿药浴话术总结
药浴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不仅对大人们养生有不少的益处,而且对易吸收肌肤的宝宝有更多益处,那么药浴水疗对宝宝有什么好处呢?具体的话术如何体现呢?
好处话术1:小儿药浴安全无副作用
药浴法遵循了中医学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皮毛、肌肉等体表组织内连脏腑。
《黄帝内经》有“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之论,而五官九窍经十二经脉与内脏息息相通。
因此,在体表给药,经皮肤、黏膜、汗腺吸收后,通过不同方药之气味,经络血脉系统的调节或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起到纠正脏腑功能紊乱、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温水中游泳,兼有水浴和运动疗法的双重作用,药浴水疗属外治法,治疗中无任何痛苦,且保证安全没有副作用。
在泡澡中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好处话术2:小儿药浴能提高婴儿免疫力
用药安全灵活现代药理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机体的活力和抗病力。
小儿药浴本着利用中药作用于婴幼儿全身肌表、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协调脏腑、由表及里,调整阴阳、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功效,使婴幼儿肾气充、脾气实、肺气强、茁壮成长。
好处话术3:小儿药浴能改善各类皮肤问题
婴儿出生后三天,对婴儿进行药浴,可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这
样既可洗净婴儿皮肤上的污秽,又可增强婴儿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以预防小儿长大后发生疗疖等皮肤病和各种疾病,同时还能滋润皮肤使小儿长大后皮肤细腻。
宝宝药浴操作流程
宝宝药浴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通过给宝宝浸泡药水来调理身体,促进健康成长。
在宝宝药浴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药材和工具,确保环境安全卫生。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宝宝药浴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药材。
选择适合宝宝的药材,如金银花、菊花、薄荷等,根据宝宝的体质和需要进行搭配。
将药材洗净,放入适量的水中煮沸,煮至水变色后即可关火。
接着,准备浴盆。
选择适合宝宝大小的浴盆,将药水倒入浴盆中,待水温适宜后,让宝宝脱掉衣物,轻轻放入浴盆中。
注意水温不宜过热,以免烫伤宝宝的皮肤。
然后,开始药浴。
让宝宝在药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一般建议15-20分钟左右。
在浸泡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按摩宝宝的肌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最后,擦干宝宝身体。
在药浴结束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宝宝的身体,注意避免摩擦过度,以免刺激宝宝的皮肤。
可以在擦干后给宝宝穿上干净的衣物,让宝宝感受到温暖和舒适。
宝宝药浴的频率一般为每周1-2次,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在进行药浴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宝宝的反应,确保宝
宝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药浴。
同时,药浴后也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总的来说,宝宝药浴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帮助宝宝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在进行药浴时,家长要注意药材的选择和搭配,确保操作流程正确,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宝宝健康成长!。
小儿药浴实施方案范文
小儿药浴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将药物加入温水中,让孩子在其中浸泡,
以达到治疗疾病或增强体质的目的。
药浴的实施方案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小儿药浴的实施方案范文。
首先,选择合适的药材。
根据孩子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药材进行药浴。
常用的药材包括黄芪、当归、川芎、白芷等,这些药材具有温补、活血、祛风等功效,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材。
其次,准备药浴材料。
将选择好的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好,放入适量的温
水中,待药材充分浸泡后即可使用。
在配制药浴材料时,需要注意药材的浸泡时间和温度,以确保药效的最大发挥。
接着,控制药浴时间和温度。
在进行小儿药浴时,需要控制好药浴的时间和温度。
一般来说,药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为宜,药浴温度也不宜
过高,一般控制在37-40摄氏度之间,以免对孩子的皮肤造成刺激。
然后,注意药浴后的保暖和休息。
小儿药浴后,需要及时将孩子擦干身体,穿
上干净的衣物,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同时,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不要让孩子立刻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影响药效。
最后,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在进行小儿药浴后,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等情况,应及时停止药浴,并就医进行处理。
总之,小儿药浴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实施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材、控制药浴时间和温度、保暖和休息以及观察孩子的反应等方面,以确保小儿药浴的安全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所述的小儿药浴实施方案范文能够帮助到您,祝愿孩子们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在中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
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的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办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
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
药浴是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和减少疾病的最佳⽅法,
药浴借助水的特性,将相关的药物溶入水中,
通过物理与药理效应发挥治疗作用,
在轻松泡澡中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童粟本草的小儿有氧泡浴粉系列,
共有6款产品,分别主要针对不同的婴幼儿常见病症,包括了脾、咳、寒、堵、热、虚,
不同款式的名称就对应着它们的主要适应症状,
1、秋冬抗寒每天泡,驱寒暖胃——寒北熊
2、有效清洁呼吸道,化痰排痰——咳卡拉
3、血虚气虚泡一泡,促铁吸收——虚兔兔
4、肝胆火旺睡眠差,清热解毒——堵宝熊
5、预防流感抗高烧,解决发热——热象象
6、调和脾胃促吸收,健脾养胃——脾皮乐
童粟本草药浴产品优势
道地药材——精选道地药材,药材质量量上乘
免煮免过滤——操作方便、省心省力、无渣无味无防腐剂现代工艺——现代技术萃取精华,先进设备精心炮制
传承配方——传承古法选材验收、熬制火候、打磨程度
九道工序——最大限度发挥药性,更易吸收
发明专利——3秒融化,5秒祛湿,10秒渗肤易吸收以上六款产品除了单独使用之外,
通过不同的组合搭配,还能解决更多症状、问题,附图一张搭配组合表,给大家作为参考。
著名儿科专家侯江红教授谈儿科适宜技术——药浴篇今天的岐黄大讲堂,小九邀请到了河南省著名儿科专家侯江红教授为我们讲解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中的应用。
侯江红教授侯江红教授,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河南省名中医。
河南省中医院国医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预防与保健(治未病)专科负责人。
本期要点:1、当前中医儿科的服务特色如何打造?2、适宜技术在中医儿科治疗中有哪些优势?3、药浴治疗儿科疾病的特点?4、开展小儿药浴应注意哪些问题?5、哪些药浴家长在家就可以轻松实施?带着以上问题↓ ↓ 点击下方视频 ↓ ↓❤内含惊喜福利❤中药药浴改善小儿气虚体质的全套实操方案看完视频,小九为您记录下如下要点:1、当前中医儿科的服务特色如何打造?侯江红教授认为,当前儿科患者多,医生资源紧张,改善这种情况的最佳手段是让孩子少生病,生小病。
未来中医院儿科服务应尽可能体现绿色疗法,特别是一些简单可操作的适宜技术疗法,包括:药浴疗法、贴敷疗法、推拿疗法等等。
2、适宜技术在中医儿科中治疗哪些疾病?适宜技术的特点是适宜可操作,有效、方便、安全,即“简、便、验、廉”。
药浴,用于治疗外科疾病如:皮肤病;内科疾病如:新生儿黄疸、感冒发热;此外,还可以用药浴来调理孩子的亚健康状态。
推拿,可用于急症里的发热、长期的咳嗽、积食;还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调理孩子的体质等等;贴敷则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几乎所有的小儿常见病、多发病。
3、药浴治疗儿科疾病的优势?在古代,中医就用药浴的方法治疗很多儿科疾病。
药浴在儿科疾病的预防、体质的调理方面比成人具有更大的优势。
原因在于:一方面,儿童的皮肤柔嫩,亲水性强。
中医叫做“肌肤薄,藩篱疏”。
另一方面,小孩容易出汗,大多数家长也经常给孩子洗澡,通过介入一些生活习惯就能起到很好的干预效果。
4、开展小儿药浴项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早在国家“十一五”期间,侯江红教授承接了国家级课题——“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标准操作规范研究”。
小儿药浴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药浴用品
在进行药浴前,需要准备好以下物品:
1.浴盆:用于容纳患儿进行药浴。
2.水壶:用于按比例将药物和水混合。
3.毛巾:用于包裹患儿的身体,以免药液溅出。
4.药液:根据医生建议的配方,准备适量药液。
注意药液的浓度不宜过大。
二、测量水温
药浴的水温应适宜,不宜过高或过低。
建议用手背感知水温,以不烫手为宜。
三、准备药液
按照医生建议的配方比例,将药物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倒入浴盆中。
注意不要让药液溅出浴盆。
四、清洁患儿
在进行药浴前,需要先为患儿清洁身体。
包括清洗面部、身躯、手足等部位。
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患儿皮肤。
五、患儿入浴
将清洁后的患儿用毛巾包裹,缓慢放入浴盆中。
注意不要让患儿呛水,保持其头部微微向上倾斜。
六、按摩患儿
在患儿入浴过程中,可对其进行简单的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
放松身体。
注意按摩时要轻柔,避免刺激患儿皮肤。
七、观察患儿
在药浴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包括呼吸、面色、身体反应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
八、洗去药液
药浴结束后,用毛巾沾去患儿身上的多余药液,避免让患儿接触过多的药品。
九、整理浴室
药浴结束后,要及时清洁浴室,整理好物品摆放,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
十、记录患儿情况
记录患儿入浴后的身体情况,包括体温、呼吸、皮肤反应等。
这将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后续治疗。
小儿药浴五方·治感冒白芷、防风、荆芥、生姜各15克,入季葱6根,薄荷8克。
煎水洗浴,祛风解表,对风寒感冒有显着疗效。
·治上感发热银花、柴胡、青蒿、香蕾、竹叶、桑叶各20克,煎汤洗浴,适用于小儿夏季上感发热,常常洗后汗出热退。
·治痱子鱼腥草20克、鲜丝瓜叶一把。
煎水洗全身,有消痱止痒之功效,并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治丘疹性荨麻疹蛇床子、地映子、苦参、当归各15克,防风、荆芥、蝉蜕各9克,煎水洗浴。
此方也适用于小儿夏季因蚊蝇叮咬及皮肤过敏引起的各种皮肤瘙痒症。
·治腹泻车前子30克、苍术15克、藿香15克、米壳10克、律草30克,煎水泡足及洗浴。
适用于婴幼儿脾胃虚弱、腹泻等症。
①选用新鲜桃枝250克、桑枝250克、梅枝250克,切成6~10厘米长,装入锅内压紧,加水2~3公斤,煮沸15分钟,滤出水加入适量冷水,配成温水给婴儿洗澡。
用这种药水洗澡后,能解婴儿胎毒,辟疫疬,利关节,祛风湿。
②用新鲜薏苡叶500克,切碎,加水1公斤煮沸15分钟,放入洗澡水内给婴儿洗澡,可清热、治湿疹1.地骨皮30克, 白鲜皮30克土槿皮15克, 牡丹皮15克, 鲜石榴根皮50克, 黄柏30克。
急性期加苦参30克, 合并感染者加蒲公英30克, 慢性期加蛇床子30克、芒硝30克, 煎汁2 000毫升后, 盛于盆中, 趁热熏蒸局部, 或将药汁兑入热水中洗浴30分钟, 每天早晚各1次。
2.紫草、石菖蒲各30克, 装入布袋煎煮30分钟, 加入适量热水洗澡。
3.苦参30克, 苍术、黄柏、白鲜皮各15克, 煎水洗患处。
药浴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简单、实用、疗效显著,尤其对一些小儿疾病更为适用。
现介绍几则小儿常见病的药浴法:小儿发热取芒硝200克,凉水1000毫升。
将芒硝入水溶化,用小毛巾浸芒硝水反复洗患儿额、颈、胸、腹等处。
约15分钟后,体温即可下降2度左右。
小儿水肿吴茱萸适量,陈醋少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药浴让小儿轻松退烧
导语:一岁多的妞妞受凉感冒发烧,可把年轻的爸爸妈妈急坏了,孩子小,吃药不配合,只能强灌,可吃了就吐;打针吧,看着孩子哭得哇哇叫,当妈妈的
一岁多的妞妞受凉感冒发烧,可把年轻的爸爸妈妈急坏了,孩子小,吃药不配合,只能强灌,可吃了就吐;打针吧,看着孩子哭得哇哇叫,当妈妈的心疼得直掉泪。
当他们抱着孩子来到河南省某医院儿科时,主任医师给宝宝开了药浴方,父母将信将疑,发烧洗几次澡能洗好吗?当看到宝宝高兴地坐在水温适中的盆里,体温一点点降下去,年轻的父母高兴地合不拢嘴:“孩子不受罪,病也好了!”
别看只是药浴,它可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小儿熏洗疗法临床操作规范研究——药浴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操作规范研究》项目,目前这项课题已经在河南省某医院正式启动。
据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这项课题的目的,是为小儿外感发热提供一种标准化的简、便、验、廉的绿色疗法。
药浴的历史由来已久。
药浴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药浴的药液由中药进行配伍而成,包括柴胡、荆芥、青蒿、川芎等透皮吸收性良好的中药,具有疏风解表、发汗退热的作用。
药浴用药需要将中药粉碎成粗颗粒,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药浴时应根据孩子不同的体重,选用不同用药剂量,还要确定水温、药物浓度以及药浴时间三大相关因素。
药浴适合于感冒发热患者,如果孩子高热,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进行药浴,会使药力发挥得更快。
医生说,到目前为止,经过千余例患者的使用,证明药浴治疗效果是可靠有效的,可谓是真正的绿色疗法。
中医外治法对付宝宝发热香薷草,近期市场货源走动一般,由于销量不大,产地供货充裕,行情持续平稳,目前全草市场售价6-6.5元,饮片7.5元。
小儿发热是宝宝比较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这也让许多妈妈们措手不及。
中医认为宝宝的脏腑很娇嫩,而且“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为了对付这种疾病,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外治的方法,来缓解这一问题。
1.药浴疗法青蒿、板蓝根、大青叶、千里光、野菊花各100克,麻黄、细辛、苏叶、荆芥各30克。
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洗浴患儿全身。
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用2~3天。
具有清热解毒、宣肺理气的功效。
2.足浴疗法香薷、苏叶、荆芥、防风、藿香各15克,菊花、葱白、生姜各30克,连翘10克。
加水煎煮取汁2000毫升左右,先将患儿双足置于盆中,待温度适宜时,首次加药液于小儿踝关节上下,再加食醋50毫升,以后每隔10~15分钟加药液1次,每次约200毫升,直到药液浸没小腿肚为止,共约40~60分钟,每日1次,每次1剂,连用2~3天。
具有清热解毒、发汗解表的功效。
3.敷足疗法吴茱萸、山栀各20克,共研细末,食醋调为糊状,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4小时换药1次,每日1剂,连用2~3天。
具有清热平肝、引热下行的功效。
4.敷脐疗法柴胡10克,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敷肚脐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用2~3天。
具有升阳解郁、解表清热的功效。
5.纳鼻疗法鲜青蒿、金银花、黄芩、板蓝根、辛夷花各30克,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使用时每次取药末50克,用沸水浸泡30分钟后,去渣取液滴鼻。
每次2~3滴,双鼻交替使用,每日3~5次。
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清热的功效。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这些中医外治的方法,对治疗宝宝发热有着良好的效果,妈妈们可以采用这些方法来试试,让宝宝早日能够恢复健康。
小儿药浴疗法
药浴疗法是中医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医药浴疗法是以“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依据,以脏腑经络
理论为指导,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汽熏蒸,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学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浴疗法的优点:
① 患者易于接受:
药浴疗法一般只需用临床常用的中草药,加工制成所需剂型,通过熏、洗、浴、浸、渍等方法用药,药切皮肤,即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这样既可避免打针之痛,吃药之苦,又为治病提供新的给药途径,可以弥补内治的不足。
② 减少药物破坏:
药物外用,不经消化道吸收,可以避免的真消化酶和肝脏代谢功能的影
响。
③ 用药安全灵活:
药浴疗法从体外施药可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和肝脏的损害,比口服用药更加安全可靠,可随时停用,并且方法简单,便于应用,患者可以自己操作。
④ 适用范围广泛:
药浴疗法不仅适用于外科疾病,而且可广泛用于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尤其在儿科有重要的应用
【沐浴法】
沐浴法是用药物煎汤沐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㈠操作方法
根据具体病症选取适当药物,将所选药物制成煎剂,然后将药液加入浴盆或浴缸内的热水中,趁热洗头部或全身。
也可将药物装入纱包,放入热水中进行沐浴。
一般每日洗1〜2次,每次15〜30分钟,10〜15次为一疗程。
㈡适应症
适用于伤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风湿痹证(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关节疼痛、扭伤、风疹、麻疹、痘疹透发不畅、小儿麻痹后遗症、皮肤湿疹、体癣、头癣、瘙痒等。
㈢注意事项
1、浴液温度要适中,一般为30C〜40C,不能过热,以免烫伤;也不可过冷,温度过低则达不到治疗目的。
2、沐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吹风,洗毕应立即拭干,盖被保暖。
3、高热大汗、心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等病人不宜进行全身沐浴。
4、对全身沐浴者,饭前或饭后30分钟内均不宜进行。
因饭前洗浴易导致低血糖而虚脱昏倒,饭后即洗浴则可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对于体弱和心脑等病者,不宜单独洗浴,应有家属助浴,洗浴时间不宜过长。
【熏吸法】
熏吸法是让病人以口鼻嗅吸药气或药烟,使药物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效应,或通过呼吸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理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㈠操作方法
用瓶装入药物,暴露瓶口置病人口鼻下,让病人吸药气,或将药物煎汤,趁热然病人吸入蒸气。
㈡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头痛、关膈不通、呃逆、不思饮食、疟疾等。
㈢注意事项
1 、使用吸烟法时,需先分析药物烟气中所含物质,如含有害物质较多或对治疗不利的药物不宜选用。
2、吸药物烟时,鼻与药液之间应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太近,以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