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26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语文园地三》的第二课时,内容包括《乌鸦喝水》、《大象的鼻子》和《小蜗牛》三个小故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乌鸦喝水》、《大象的鼻子》和《小蜗牛》的故事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黑板、粉笔等。
2.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的课题,引导学生齐读。
2. 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乌鸦喝水》1. 学生自读《乌鸦喝水》,理解故事内容。
2.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4. 分析故事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
三、学习《大象的鼻子》1. 学生自读《大象的鼻子》,理解故事内容。
2.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4. 分析故事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
四、学习《小蜗牛》1. 学生自读《小蜗牛》,理解故事内容。
2.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4. 分析故事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
五、总结与拓展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互相交流。
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的《语文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认识几个古代文人,学习生字。
了解描写颜色的短语,学会仿写新诗,积累理解关于诗歌的名人名言。
重点是练习写诗歌片段,理解并积累关于诗歌的名人名言。
二、说教学目标1.与同学交流学习现代诗歌的感受。
2.能在了解古代文人的过程中,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
4.诵读诗句,了解特点,并尝试仿写。
5.积累名言。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教学重点:诵读诗句,了解特点,并尝试仿写。
四、说教法学法1.教学“交流平台”时,结合本单元诗歌,交流学习诗歌时的感受,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2.“识字加油站”列举了8位古代文人,主要让学生在了解这些古代文人的同时会认10个字。
3.对于“词句段运用”第一题,让学生与同学交流,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作用。
第二题指导学生在读熟诗句的基础上,注意诗句中加点部分的语言特点,再尝试仿写。
4.“日积月累”中,让学生读熟有关诗歌的名言,进一步了解诗歌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五、说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时目标1.与同学交流学习现代诗的感受。
2.能在了解古代文人的过程中,认识“屈、渊”等10个字。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1.导入新课。
(1)师导入:我们为什么要学诗?因为“人本来就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栏目看看吧!(2)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引导生读对话,适时提问。
(1)生自由、轻声地读教材中几位小朋友的对话。
(2)交流第一句。
①师引导:第一位小朋友告诉我们诗歌有什么特点呢?②预设: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短篇文章,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一些生词、短语理解不够到位,影响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词和短语;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感受语文的魅力,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词和短语;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3.表演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2.生词卡片:准备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3.表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表演道具,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与图片相关的故事或成语,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学生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阅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和情节。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之一,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包括《拼音与字》、《词》、《句子》、《作文》、《阅读》和《修辞》。
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一些常见字的拼音和字形。
2.学习和应用一些常用的词语。
3.理解和分析简单句和复合句的结构和意义。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
5.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6.了解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常见修辞手法。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拼音与字•教学内容:认读生字、掌握拼音和字形。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拼音的发音规则和字形的书写规律。
2. 词•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方法:通过课文分析和词语运用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一些常用词语。
3. 句子•教学内容:理解简单句和复合句的结构和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解析、练习和模仿,让学生掌握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4. 作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习运用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通过写作指导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法,并提高写作水平。
5. 阅读•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课文、阅读理解题和扩展阅读材料,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6. 修辞•教学内容:了解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常见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通过解读修辞手法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几个生动有趣的字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3.学习新课:引导学生认读本课的生字,讲解拼音发音规则和字形的书写规律。
4.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读音配对练习和识字练习。
5.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重点和基本规则。
第二课时:1.导入:通过学生自己编写的词语猜谜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
3.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
教学过程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现代诗)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现代诗有什么特点?(有节奏感;蕴含丰富的想象;饱含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诗歌,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这些古代文人你都认识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屈、渊、孟、甫、韩、愈、禹、锡、仲、龚。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如何描写颜色。
(2)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2.读一读,注意节选诗歌的加点部分,说说加点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1)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几处运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品味,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2)仿写练习:请你运用排比手法写一首小诗。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诗歌特点的。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艾青(谈诗美)(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朱光潜(谈诗的节奏)(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谈诗歌创作)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请在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