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17
质量保证大纲质量保证大纲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研制的各个阶段;适用于产品研制过程、试制过程、试验过程的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程序和原则。
2.质量目标加强研制过程的质量管理,明确质量控制要求,确保研制工作高质量完成。
产品质量达到同年代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3.引用文件GJB1406 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4.一般要求4.1执行质量体系文件和研制原则设备研制过程中执行我所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其他质量文件)。
行政指挥系统和设计师系统按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
设备研制过程中遵循“实用、耐用、顶用”原则,设计中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将可靠性放在首位,全面满足用户要求。
4.2实施分阶段的质量控制科技处项目主管负责把本大纲纳入设备综合研制计划,在规定各阶段研制任务和项目的同时,明确质量控制要求。
未经评审或检验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4.3大纲审核本大纲拟定后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评审通过后,由设备总设计师签发。
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员负责本大纲的宣贯,并对生产、研制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大纲的情况进行处理。
4.4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针对本系统设备,建立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并形成报告。
当设备在研制过程和检验、试验中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填写“质量问题处理单”;在发现质量隐患时,填写“质疑单”。
对重大质量问题或有可能在其他设备上发生的类似质量问题,设计师应开展故障的报告、分析、纠正、举一反三等工作,完成故障归零报告。
4.5不合格品管理设备研制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管理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检验员对产品作出是否合格判定,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
轻度不合格品的审理(返工、返修、放行签字处理)由产品生产加工单位的不合格品处理小组负责,重大质量问题审理由所不合格品处理委员会负责。
4.6软件控制软件开发过程中,执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编号:ZJ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大纲(基础类项目)项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认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大学年月日编号:ZBC-I1-O1格式版本:5.101范围本质量保证大纲适用于XXX项目的过程质量控制,用于指导该项目的设计、仿真试验、验收等全过程研究工作。
2引用文件和依据(此部分列出本计划/大纲中所引用的国家和行业军用标准、办法等,所依据的XXX合同和XXX技术要求等)。
3质量目标满足合同要求目标情况;进度目标实现情况;合同标的质量情况等。
比如节点完成率,计算方法的准确率\标的报告差错率等。
4工作分工(岗位职责)4.1 承研方:哈尔滨工程大学XX学院XX研究所;4.2 过程管理归口部门:□科研院国防科研处□科研院项目质量管理处□学院科研管理部门4.3 主管军代表室:XXX军事代表室4.4 项目组具体分工和职责:5此部分写出合同标的6与顾客/甲方沟通的要求此部分说明项目执行过程中有哪些工作内容或情况需要甲方沟通,保留产生的记录等。
7本项目的过程策划要求本项目质量保证工作贯穿于项目研究全过程中,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符合学校质量管理要求,能够确保满足甲方要求。
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开展设计评审,评审结论作为转阶段的依据。
按项目设计策划设置的评审点开展设计评审。
2.把甲方合同计划节点设置与本表格相关评审点设置融合。
8采购控制此部分对存在采购的需要明确采购内容(采购清单)及检验项目,检验方式要求。
9风险控制(此部分列出课题组研究基础、技术储备和风险控制措施等。
质量保证大纲20220321184704一、质量保证的目标与原则1. 质量保证的目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需求和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2. 质量保证的原则:以客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二、质量保证的组织架构与职责1. 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保证职责。
2. 职责分配: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质量检验人员等在质量保证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三、质量保证的计划与实施1. 质量保证计划:制定详细的质量保证计划,明确质量保证的目标、任务、措施、时间表等。
2. 质量保证实施:按照质量保证计划,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保证的监控与评估1. 质量保证监控: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2. 质量保证评估:定期对质量保证工作进行评估,分析质量保证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五、质量保证的持续改进1. 持续改进意识:树立持续改进的意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2. 持续改进措施: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技术改进、工艺优化、设备升级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3. 持续改进效果:评估持续改进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质量保证策略。
六、质量保证的培训与教育1. 培训计划:制定质量保证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2. 培训实施:开展质量保证培训,确保员工掌握质量保证知识和技能。
3. 培训效果评估:评估培训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
七、质量保证的沟通与协作1. 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信息畅通。
2. 协作机制:建立协作机制,促进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同工作。
3. 沟通与协作效果评估:评估沟通与协作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沟通与协作策略。
八、质量保证的文档与记录1. 文档管理: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体系,确保质量保证文档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 记录管理:建立完善的记录管理体系,确保质量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GJB9001C质量保证大纲GJB9001C质量保证大纲模板目录XXX电子有限公司XXX质量保证大纲XXX电子有限公司XXX质量保证大纲XXX电子有限公司XXX质量保证大纲1范围本大纲规定了XXX研制中质量保证工作的要求、各研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本大纲适用于产品研制生产全过程。
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大纲的引用二成为本大纲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大纲,然而,鼓励根据本大纲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大纲。
945AXXX研制任务书GJB151B—2013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与测量。
GJB2050-2001压接连接技术要求。
HB7262-1995航空产品电装工艺。
GJB1032-90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3概述3.1大纲编制依据根据XXXX与我司签订的XXX技术协议编制XXX质量保证大纲。
3.2产品用途4术语GB/T1900-2008、GJB9001C-2017和GJB1405A-2006确立的术语与定义适用与本大纲。
5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5.1质量保证要求在研制产品的全过程中认真执行《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新武器装备质量工作的若干要求》等质量法规、有关国家军用标准和我司的各项管理制度。
在研制工程中坚持全员参与、全工程控制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思路,扎扎实实抓好各项要求,确保型号研制满足战术技术指标及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
XXX电子有限公司XXX质量保证大纲a)明确并协调、评价各业务、研发部门的质量责任。
b)产品在研制生产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
c)质量问题的处理实施归零管理。
d)设计、制造、检验、验收、测试等手段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e)原材料、元器件、成附件等选用器材的质量应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f)产品与相应的图样、技术文件、技术协议书相符,并具有互换性。
质量保障大纲
质量保障大纲是指在项目或产品开发过程中一系列保证质量的措施和指导原则的总体规划和概述。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质量保障大纲的示例:
1. 质量目标和指标:定义项目或产品的质量目标和指标,确保达成预期的质量水平。
2. 质量计划: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确定质量保证活动的时间表和责任。
3. 质量体系:建立和维护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质量体系,包括质量手册、流程和程序等。
4. 质量组织:确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5. 质量培训:提供适当的质量培训,确保项目或产品团队对质量管理要求的理解和实施。
6. 质量评估: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包括质量审计、质量回顾和质量测量等,以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7. 缺陷管理:建立有效的缺陷管理系统,包括缺陷的记录、追踪和解决,以保证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8. 变更管理:制定变更管理流程,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可追溯
性和影响分析,以避免质量风险。
9. 风险管理: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识别和应对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项目或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10.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识别趋势和问题,推动持续改进和质量提升。
11. 客户满意度:建立客户满意度调查机制,了解客户对项目或产品的满意度,并采取措施提升客户满意度。
12. 持续改进:促进持续改进文化,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推动项目或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
以上是一份可能的质量保障大纲的示例,具体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项目或产品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
2021质量保证大纲一、前言1. 本文旨在探讨2021年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和关键举措,以指导企业及相关组织在新一年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质量保证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品牌形象、保障用户权益和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本大纲将围绕质量保证的重要性、质量管理体系的搭建、质量监控与改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各位读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二、质量保证的重要性1. 质量保证对企业的意义1)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2) 增强品牌信誉,提升市场竞争力;3) 减少质量问题带来的成本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 质量保证对用户的意义1) 保障用户的权益和利益不受损害;2) 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3) 建立用户信任度,实现长期稳定的用户关系。
3. 质量保证对社会的意义1) 保障公共安全和健康;2) 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3) 增强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搭建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1) 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和标准;2)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3) 提高组织内部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2.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步骤1) 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2)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和分工责任制;3) 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和推广。
四、质量监控与改进1. 质量监控的重要性1) 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2)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满足客户需求;3) 实现质量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2. 质量监控的方法和手段1) 设立有效的质量监控点和检测标准;2) 建立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机制;3) 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
3. 质量改进的途径和策略1) 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定制改进计划;2) 运用质量改进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质量水平;3) 建立并优化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推动质量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质量保证大纲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质量保证大纲(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是一个组织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一个详细精确的质量保证大纲的示例:1. 引言- 介绍质量保证大纲的目的和背景- 解释为什么质量保证对于组织或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2. 质量目标和标准- 确定质量目标,例如产品的可靠性、性能和安全性 - 设定质量标准,例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3. 质量策划- 制定质量策划,包括质量目标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确定质量保证团队的组成和职责分工4. 质量控制- 确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例如抽样检验、测试和评估- 设计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检查点、频率和责任人5. 质量改进- 确定质量改进的方法和工具,例如质量审核和问题解决技术- 设定质量改进的目标和时间表,并监测改进的进展6. 质量培训和意识- 提供质量培训,确保团队成员了解质量标准和要求 - 提高质量意识,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质量保证活动7. 质量沟通和报告-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质量信息的及时传递- 编制质量报告,汇总质量指标和改进措施的结果8. 质量审核和认证- 进行定期的质量审核,评估质量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 如有需要,申请质量认证,证明组织或项目符合质量标准9. 质量风险管理- 识别和评估与质量相关的风险和问题- 制定应对措施,减轻质量风险的影响10. 质量保证的持续改进- 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反馈信息,不断改进质量保证大纲和实施方法11. 总结和结论- 总结质量保证大纲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强调质量保证对于组织或项目成功的重要性以上是一个详细精确的质量保证大纲的示例,可以根据具体组织或项目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质量保证大纲1范围本大纲规定了***(产品名称)各阶段质量工作目标、质量保证要求、质量职责以及应遵循的准则。
本大纲是XXX(产品名称)研制工作的指令性文件,适用于X XX(产品名称)论证、研制、交付以及小批量生产。
2质量工作原则与质量目标2.1质量工作原则2.1.1 基本原则a)质量第一原则在产品研制、生产、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执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等质量法规和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1406A-2005《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等有关标准,始终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原则,实施精品工程,实行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的质量控制。
b)一次成功原则贯彻一次成功的原则,确保产品设计一次成功,不出现方案性设计错误,不出现因方案设计问题而造成试验失败,满足可制造性、可检验性和经济性要求。
c)XXX原则XXX。
2.1.2 总体要求a)产品质量工作总要求配合总体单位建立质量师系统,在行政指挥系统的领导下、设计师系统的指导下,密切协同,先期做好质量管理的策划和计划,吸取以往型号武器装备研制的经验教训,规划和制定管理文件,并实时修订和细化。
按照军工产品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武器装备研制质量管理要求确保全体参研人员质量意识,依靠全员参与实现产品研制的质量目标,并持续改进,消除产品缺陷,完善产品的质量特性和服务质量。
b)技术上应用或借鉴其他产品的程度在技术上应用和借鉴***、**乂(同类产品名称)等本单位同类产品的成熟技术,实现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
c)采用新技术的比例采用的新技术必须通过设计验证,比例不超过XX%。
d)技术状态管理的要求按照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的要求,在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内,做好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工作。
e)设计的可制造性产品设计具备可制造性,XXX。
2.2质量目标XXX(产品名称)研制的质量目标如下:2.3保产品功能、性能指标满足研制总要求(和/或技术协议书);b)产品技术状态受控;e)产品质量问题全部归零d)确保产品一次通过试验考核,一次研制成功。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大纲
质量保证是指在整个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中,通过计划、管理、评价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
质量保证是企业实现高品质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也是保障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环节。
质量保证大纲是指企业制定的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详细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1.质量目标:明确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2.质量计划:根据质量目标,制定实施质量保证措施的计划,包括质量条例、流程和各部门责任等。
3.质量控制: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对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所有操作都符合质量标准和质量计划要求。
4.质量评价: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科学的评价,以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并作出改进措施。
5.质量改进:分析评估结果,寻找问题的根源并采取各种措施改进,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6.质量文档管理:建立质量文档档案,包括标准、流程手册、质量记录等,以备
查证和证明。
7.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定期对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估,同时接受客户、第三方机构或政府部门的审核。
8.培训和教育:培训员工具备质量意识和技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9.持续改进:作为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石,持续改进是不断优化产品或服务和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
质量保证大纲不仅为企业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是企业展示质量保证能力的证明。
目录1、目的 (3)2、适用范围 (3)3、质量目标 (3)4、相关文件 (3)5、产品要求 (3)6、职责 (3)7、文件和记录控制 (4)8、技术状态管理 (4)9、人员培训 (5)10、研发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6)11 分阶段控制要点 (8)12、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9)13、可靠性、保障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 (9)14、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与修改 (9)15、包装、搬运、贮存与交付的控制 (9)16、售后技术服务 (10)1、目的为保证产品满足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特制定本质量保证大纲。
2、适用范围本质量保证大纲适用于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采购、装配、检验、服务全过程。
3、质量目标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100% ,技术指标满足JT012单兵携行具采购合同的要求。
4、相关文件GJB1406A-2005 《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FJQC-XY-201701001 《产品技术研制与产业化合作协议》QC/QM-2015 《质量手册》PD/01-2015 《文件控制程序》PD/02-2015 《记录控制程序》QC/WI-JS-022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PD/23-2015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PD/11-2015 《采购控制程序》PD/13-2015 《生产控制程序》5、产品要求\\\\\\\\\\\\\\\\\\\6、职责6.1总经理6.1.1 负责产品总体质量合格与按期交付,对产品质量和交付时间负总责。
6.1.2 负责提供资源。
6.2 生产部6.2.1 对产品生产质量工作全面负责,并负责制定质量目标。
6.2.2负责产品生产的质量策划和组织工作。
6.3 质量技术部6.3.1负责为各车间提供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条件、试验规范等技术文件。
6.3.2 负责为质量检验提供检验、试验、验证标准和依据。
6.3.3负责工艺过程的编制和关键工序的控制,并对工艺过程的正确性和工艺文件的正确性、统一性、完整性负责。
打造高品质产品的质量保证大纲
一、为什么需要质量保证
1.1 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竞争激烈,只有质量卓越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1.2 减少成本:质量保证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和缺陷,为企业降低成本。
1.3 维护企业信誉:一个企业的信誉建立在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和认可之上,质量保证可以提高产品的信誉度。
二、质量保证的基本原则
2.1 完全满足产品规范和客户需求
2.2 生产过程全面可追溯
2.3 定期内部质量评估和监控
2.4 承诺和保证客户满意
三、质量保证的实施方法
3.1 设立质量保证部门或者负责人,确保制定、实施和维护质量保证体系
3.2 严格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流程、销售服务、售后服务等全面管理
3.3 建立及时反馈和纠正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4 建立科学可靠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化检测流程,保证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四、遵循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4.1 产品质量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4.2 质量管理标准规范:ISO9001等国际标准、GB/T19001-2016国家标准等
4.3 产品质量认证标准:CE认证、UL认证、RoHS认证等国际认证标准
以上是打造高品质产品的质量保证大纲,只有公司在质量保证方面下足功夫,才能够真正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质量保证大纲Quality Assurance Outline1.ScopeThis outline defines the quality assurance requirements for our n.2.Quality ObjectivesWe aim to achieve the highest level of quality in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meeting or exceeding customer ns.3.Reference DocumentsOur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s based on ISO 9001:2015 and other relevant industry standards.4.General Requirements4.1 n of Quality System Documents and Development PrinciplesWe will follow our established quality system documents and development principles to ensure consistent quality throughout the n.4.2 n of Phased Quality ControlWe will implement a phased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to ensure that quality is maintained at every stage of our product and service development.4.3 Outline ReviewOur quality assurance outline will be reviewed regularly to ensure that it remains relevant and effective in achieving our quality objectives.4.4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在生产过程中,故障是难免的。
质量保证大纲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质量保证是一个涵盖所有方面的系统性过程,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定的标准和客户的期望。
质量保证大纲是一个详细的计划,旨在指导和管理质量保证活动的执行。
本文将探讨质量保证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一个有效的质量保证计划。
1. 引言- 介绍质量保证的概念和目的- 强调质量保证对于组织和客户的重要性2. 质量保证目标和原则- 设定质量保证目标,如达到零缺陷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指定质量保证原则,如持续改进、全员参与、透明度等3. 质量保证流程- 详细描述质量保证的具体流程,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资源分配、质量控制、评估和改进等步骤- 强调流程的执行方式和责任分工4. 质量测量和指标- 制定质量测量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标- 决定质量测量的频率和抽样规模- 确定阈值和目标值,以评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5. 质量培训和人员发展- 确定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 介绍质量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强调员工参与培训的重要性及激励措施6. 质量审计和评估- 规划定期的质量审计和评估活动,以监督和评估质量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 描述审计和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包括内部和外部评估7. 异常处理和纠正措施- 制定处理质量异常的程序和流程- 确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强调及时和有效地解决质量问题的重要性8. 沟通和报告- 规定沟通和报告的方式和频率- 描述沟通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确定沟通渠道和接受反馈的机制9. 质量改进- 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和价值- 确定改进计划和方法,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等- 设定改进目标和时间表,监测改进的进展和效果10. 质量保证的监督和管理- 描述质量保证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程序- 确定质量保证的责任和权限分配- 确立跟踪和反馈机制,以监测和改进质量保证的效果结论:质量保证大纲是一个组织用来指导和管理质量保证活动的重要文件。
质量控制计划质量保证大纲一、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质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和质量保证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质量控制计划和质量保证大纲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质量控制计划1. 定义和目标质量控制计划是指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客户要求,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流程,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其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减少不合格品数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2. 内容和要素(1)质量标准: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包括外观、性能、耐久性等方面。
(2)流程和程序: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步骤和控制点,确保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3)质量检测和检验:建立质量检测和检验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4)质量改进和预防:持续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实施步骤(1)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计划。
(2)培训和教育:对生产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3)设备和工艺改进: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精确度。
(4)持续监控和评估:定期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三、质量保证大纲1. 定义和目标质量保证大纲是指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提供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和计划。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和流程,有效控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风险,提高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内容和要素(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政策和目标的有效实施。
(2)质量审核和评估: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审核和评估,发现和纠正质量管理体系的不足和问题。
(3)质量合同和责任: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和责任方,确保各方履行质量承诺。
(4)风险管理和控制:识别和评估质量风险,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性。
《质量保证大纲》推荐条目及要求目录1 概述 (1)1.1 主题内容 (1)1.2 适用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术语 (1)4 质量工作原则、质量目标 (1)4.1 质量工作原则 (1)4.2 质量工作目标 (2)5 质量保证组织及职责 (2)5.1 质量保证组织 (2)5.2 质量职责 (2)6 文件和记录的控制 (2)7 质量信息的管理 (2)8 技术状态管理 (2)9 人员培训和资格考核 (2)10 顾客沟通 (2)11 设计和开发过程质量控制 (2)11.1 任务分析 (3)11.2 设计和开发输入 (3)11.3 可靠性设计 (3)11.4 维修性设计 (3)11.5 测试性设计 (3)11.6 保障性设计 (3)11.7 安全性设计 (3)11.8 环境适应性设计 (3)11.9 元器件、零件和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3)11.10 人机工程设计 (3)11.11 软件设计 (4)11.12 特性分析 (4)11.13 设计和开发输出 (4)11.14.1 设计和开发评审 (4)11.14.2 设计和开发验证 (4)11.14.3 设计和开发确认 (4)12 试验质量控制 (4)12.1 人员要求 (4)12.2 试验设备要求 (4)12.3 受试产品要求 (4)12.4 文件要求 (4)12.5 试验准备状态检查要求 (4)12.6 试验记录要求 (4)12.7 故障处理要求 (4)12.8 试验总结要求 (4)13 采购质量控制 (4)13.1 采购品的控制 (4)13.2 外包过程的控制 (4)14 试制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5)14.1 工艺准备的质量控制 (5)14.2 元器件、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5)14.3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5)14.4 装配质量控制 (5)14.5 关键过程控制 (5)14.6 特殊过程控制 (5)14.7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5)14.8 关键件、重要件的控制 (5)14.9 试制、生产准备状态检查 (5)14.10 首件鉴定 (5)14.11 产品质量评审 (5)14.12 顾客财产 (5)14.13 产品防护 (5)14.14 监视和测量 (5)14.14.1 人员 (5)14.14.3 过程检验 (5)14.14.4 验收试验和检验 (5)14.14.5 例行试验(典型试验) (5)14.14.6 无损检验 (5)14.14.7 试验和检验记录 (5)14.14.8 不合格品的控制 (5)15 售后服务 (5)质量保证大纲1 概述1.1 主题内容➢概述本大纲的主题,内容包括后文提及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情况。
质量保证大纲一、概述1、目的:为了对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业主要求,特制定本大纲。
2、依据:本大纲依据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标准及我单位质量体系文件、相关文件、标准制定。
3、范围:本大纲适用于该工程项目施工。
二、管理职责为了实施质量方针并达到既定的质量目标,根据工程任务的需要,确立我们充分且适宜的资源:配备足够数量、素质良好、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熟练的工程管理及生产人员,尤其是验证人员;配备足够数量、状态良好性能完备的施工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
三、文件和资料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执行和验证质量保证体系所需的各种文件的制订、发布和管理进行控制,做到一切质量保证活动均有文件记录。
文件资料控制综合事物部和质量工程部实施。
1、控制文件内容控制文件主要包括施工图纸,施工技术要求、标准,施工计划、工序流程、施工细则,质量检测程序、质量检验标准,试验报告,质量检验记录,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往来函件及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资料。
2、文件编制、审验和批准文件由各职能部门编制,负责人审核并报请主管领导批准。
写明文件种类、名称、编号和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名、时间。
3、文件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框图4、文件的发布和分发文件的发布和分发应及时准确地进行,要使最新有效文件被与该文件有关的部门和人员所掌握。
5、文件变更文件变更仍按原编、审、批、发放程序进行,并及时发放。
发放变更文件时,文件接受单位应在相对应的原文件上加盖“已修改”印记,以防止过期或不适应文件继续使用。
6、文件分类归档经理部各职能部门和各施工队均需建立收发文簿,专人负责,对发出文件和接受文件登记建档。
物资部对原材料采购计划、采购量、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委托复验、入库验收、原材料管理等文件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工程技术部对施工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技术要求、施工计划、工序流程、施工细则、测量记录等文件资料及时整理归档;质量工程部对“三检”记录、验收记录、检验记录、质量体系运行的文件、记录相关文件资料及与业主(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记录等及时整理归档。
四、施工组织设计控制1、编制原则及质量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严格遵循业主提供的合同/设计文件规定和技术规范,质量保证满足合同/设计要求;根据各施工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统筹安排、协调各分部分项工程;并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经济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做到基本资料、计算公式和各种指标正确合理,技术措施先进,方案比较全面、分析论证充分,选定的方案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2、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是: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进度计划、物资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配备计划、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测试手段和仪器设备。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是业主提供的有关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以及满足社会需要的政府颁布的法规。
五、物资采购与管理1、对供方的评价与选择对于大宗材料或有特定要求的物资材料与生产厂家订货,并由其直接供货。
对供货方必须进行全面评定,择优选取。
2、采购人员采购人员应熟悉所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能够按标准要求对所采购物资进行质量评价,并具备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采购人员必须按施工计划、采购文件规定物资。
3、采购文件采购文件的依据:采购文件制订的依据是:施工计划;相关物资、器材的技术要求;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合格供方的质量记录。
采购文件编制、审定:采购文件由生产指挥办编制,由项目经理批准。
采购文件内容:采购文件明确以下内容:物资名称、产地、规格、单位、数量;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单价、金额、付款办法;交货日期、包装运输责任、交货地点、验收办法;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保证文件、委托试验报告;双方负责人和违约处理办法等。
4、质量验证:采购的物资由物资设备部按合同采购文件进行验证并作记录。
当采购物资不能满足质量标准时,由总工程师组织评审。
让步接收的物资进行不符合记录,有恰当的标识,以保证用于合适的工程部位。
采购记录:对供方的评估,采购文件,采购及接收人员,日期、规格、合格证、检验单、质量证明书、委托试验结果、产地、进货价格,验证记录、评审记录;采购记录。
5、物资管理物资保管必须有详细的保管、出入库、盘点与程序性文件和记录,并严格按文件执行。
合格品、变质损坏的物资要及时清理、隔离、封存,并有详细记录,即时上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杜绝不合格物资用到施工现场。
六、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控制是指对整个生产过程每道工序处于受控状态,以使工程整理符合合同/设计规定和竣工验收规范文件,过程控制由总工程师领导,总工程师和质量工程部负责实施。
1、施工过程控制程序施工过程控制程序框图N2、工序控制工序控制文件由总工程师负责,工程技术部编制,包括内容是:施工工艺方案、施工细则、工序质量控制要求及控制措施、工序控制点及控制办法。
工序控制文件形成后应逐级技术交底,使作业者事先明确自己的职责及技术质量要求,进行合格的作业。
工序过程、施工现场记录,应在施工日志中恰当地描述。
施工日志由工程技术部负责逐日填写。
工序控制的质量检查在总工程师领导下由质量工程部会同各施工队的质量队长、按照相关文件及技术要求、按规定的次数、频率进行。
主要方面是: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质量复验,现场施工质量检验,对复验、检验结果应作出记录;工序检查,从项目工序起,上道工序检查不合格决不能进入下道工序;对不合格/有缺陷工序必须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纠正处理后,质量工程部检查合格并由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签字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工序过程中的检查、试验资料、出现问题及处理结果,均应作好记录并要有责任签字程序。
由质量工程部负责逐项记载。
3、特殊工序控制制订严格精细的施工工序规程,必要时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或业主代表进行评审;特殊工序的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后上岗,对特殊工序的测量定位放线、原材料质检、施工工艺、设备机具、操作技术等进行重点鉴定和连续监督。
4、施工测量控制施工测量由工程技术部负责各施工队实施。
施工测量必须依据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按规定程序完成,且测量精度必须满足规范标准。
测量仪器必须按规定的次数/频率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成果的精度。
测量成果签字、审核。
施工测量手簿、记录等资料由工程技术部整理归档。
七、检验试验及设备控制检验和试验由质检部负责,其他各部门及各施工队配合实施。
1、进货检验和试验对外购材料必须进行验证,包括:材料是否符合合同及设计要求,进货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带有正确的标识及到货后有无损坏,随同到货的支持性文件如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到货后出现不合格品时的处理办法等。
验证由工程技术部实施并作好记录。
对外购材料必须进行抽样试验或委托试验,抽样试验或委托试验要提交试验报告。
由工程技术部实施。
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投入使用和加工。
由工程技术部监督实施。
验证记录、试验报告最终由工程技术部按规定整理归档。
2、工序间检验和试验工序间检验程序分三级:即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质量工程部会同业主(监理工程师)终检。
设立该工程质量跟踪制。
工序间检验、试验(检验点、方法、频率/次数)按规定的程序、规程进行,并按《单项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控制施工质量,按规定作出记录。
对特殊工序应制订并执行专门的技术文件和质量控制程序,进行生产过程的连续监控。
一般工序,经终检合格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关键部位、特殊工序经终检合格后提请业主(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上道工序检验不合格,应即时处理,处理后仍按检验程序经终检合格,业主(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最终检验和试验最终检验和试验是全面考核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检验和试验记录是交工验收依据。
最终检验和试验应和工序检验、试验结果一致,全部数据均需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在合同要求(或工程完成一定阶段)需由业主、监理部门、施工单位对产品进行联检。
联检应按有关规定或预先商定的检验项目及办法进行,联检合格或联检中发现质量问题确已得到解决,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在记录文件上签字并归档保存。
4、检验、试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验试验项目,抽样数量,检验、试验数据记载,合格数、合格率,不合格数及采取措施,检测人员签名、日期,负责部门盖章。
记录应符合ISO9001:2000中的程序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质量记录控制”的有关规定。
(5)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为了确保检测试验精度,必须对施工中所用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进行控制,由质量工程部、工程技术部负责实施。
设备仪器的使用、维护、校准依据国家或部颁有关标准规定执行,校准工作由当地技术监督部门或专门机构进行,按照各种设备的校准周期及时校准。
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震动,未经校准,不得使用。
发现设备处于失控时,对其检验、试验结果应作有效的评定并形成文件。
制订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制度,在整个施工期间监督执行。
八、不合格品的控制不合格品的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对不合格材料、施工项目进行检验、记录、评价、标识、处理、报告,以防止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半成品或中间产品进入过程实体产生不合格单元工程的活动。
由质量部负责,技术部配合实施。
1、不合格品检验评定的依据现行国家或行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合同中规定的图纸、施工技术要求;检验、验证记录;试验记录、报告;施工日志。
2、不合格品的检验记录不合格品除了在检验、试验记录中认真填写外,还必须填写《不合格记录》,《不合格记录》应有醒目的标志。
《不合格记录》应明确写清不合格项检验值、检验位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和所依据的有关标准、检验时间和自然条件(如天气、气温)、检验者签名和不合格原因简析。
《不合格记录》由工程技术部签字后及时报总工程师。
3、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处置不合格品的评审由总工程师主持,质量工程部组织有关部门及施工队质量队长、专业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进行。
同时进行论证,提出具体的处置意见、方法和程序并报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不合格品的处置由作业工区(队)负责实施。
处置方法有:返工、返修、降级使用和报废。
不合格品处置后需重新经业主(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
不合格品处置后,由质量工程部编制“不合格品处置报告”,其内容包括:不合格品检验试验记录,评审记录,处置方案方法,处置过程、单位、人员、时间、监控人员,重新检验、试验记录、原因简析。
“不合格品处置报告”报送质量部备查。
4、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不合格品的控制程九、纠正和预防措施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消除潜在因素,应在出现不合格项时迅速查明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不合格。
纠正和预防由质量工程部负责,生产指挥办配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