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中甲醛的检测标准纺织品甲醛测试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7
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测定标准分析作者:郁岩高泉杨素英梁青来源:《中国纤检》2012年第10期摘要:本文就萃取介质、试验仪器、试验条件、试验要求和测试报告的表示等几个方面对GB/T 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 2912.2—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2部分:释放的甲醛(蒸气吸收法)》和GB/T 2912.3—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3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三个标准进行解读,并对三者的差异进行分析。
关键词:纺织品;甲醛含量的测定;差异分析1 引言甲醛是纺织品中一个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有害物质限量指标,是衡量纺织品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
由于甲醛对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等危害,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
因此,准确地检测出纺织产品中甲醛的含量,是维护消费者安全的前提。
国家标准关于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有三种方法,即GB/T 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1]、GB/T 2912.2—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2部分:释放的甲醛(蒸气吸收法)》[2]和GB/T 2912.3—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3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3]。
第一种方法使用的较多,第二种、第三种方法由于受到产品或条件限制,使用的较少。
现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浅谈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测定三个方法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的理解。
2 三种方法的主要差异及分析2.1 标准的适用范围三个标准的适用范围如表1所示。
2.2 萃取介质水萃取法和蒸气吸收法要求所有的试剂均为分析纯,对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的要求为至少满足GB/T 6682中三级水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明确要求试剂为分析纯,乙腈甚至要求是色谱纯,蒸馏水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二级水。
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纺织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性和质量问题备受关注。
而甲醛作为一种有害物质,其在纺织品中的含量更是备受关注。
因此,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甲醛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甲醛会对呼吸道、眼睛等造成刺激,甚至引发呼吸道疾病。
而且,甲醛还被证实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暴露在甲醛环境中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二、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的重要性。
纺织品作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其甲醛含量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建立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的内容。
1. 抽样方法,针对不同种类的纺织品,制定相应的抽样方法,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专业仪器,对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3. 甲醛释放量的限定,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纺织品中的甲醛释放量进行限定,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4. 样品保存和运输,明确纺织品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条件,避免外界因素对样品的影响,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的执行。
纺织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纺织品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市场上流通的纺织品符合相关标准。
五、结语。
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纺织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共同努力,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推动纺织品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加清洁、健康。
纺织品中甲醛限量标准及测定方法甲醛作为纤维素纤维树脂整理的常用交联剂,广泛应用于纯纺或混纺产品(包括部分真丝产品),从而赋予纺织品防缩、抗皱、免烫和易去污等功能。
但是,甲醛含量超标的纺织品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部分未交联的或水解产生的游离甲醛会释放出来,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一般来说,甲醛含量较高的衣物有以下四类:一是经过防皱处理的纯棉织物;二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胸前有涂料印花的T恤;三是衣物有衬布部分;四是黑色、深蓝色等颜色较深的涤纶织物。
一、甲醛含量的限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问题日益引起业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内容,各国的法规或标准均对甲醛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定。
⒈ 我国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
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对纺织品(包括面料和辅料)中所含的甲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与目前国际通行的实际控制标准基本一致。
我国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值是根据产品最终用途而定的,其规定见表。
我国纺织品甲醛含量限定值纺织品类型甲醛含量(mg/kg)≤纺织品类型甲醛含量(mg/kg)≤婴幼儿类 20 非直接接触皮肤类 200直接接触皮肤类 75 室内装饰类 300其中:婴幼儿类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中衣、外衣、帽子和床上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类包括文胸、腹带、针织内衣、衬衫、裤子、裙子、睡衣、袜子、床单和被罩;非直接接触皮肤类包括毛衫、外衣、裙子和裤子;室内装饰类包括桌布、窗帘、沙发罩、床罩和墙布。
⒉ 日本相关法规和标准中甲醛含量的限定值日本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中对甲醛含量的限定如表所示。
日本纺织品甲醛含量限定值规 则纺织品类型甲醛含量(mg/kg)≤日本通产省根据日本第112号法令(1973)颁布的《关于日用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法规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服装 75与皮肤直接接触较少的服装(如衬衫) 300外衣 10002岁以下婴幼儿服装 20日本厚生省34号令(1974)《关于日用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法规的实施规则》婴儿用品 (A -Ao)值0.05其他产品 75日本纺织品检查协会标准2周岁岁内婴幼儿 (A-Ao)值0.05内衣 75男女衬衣 300男女便裤及裙子 1000注A-Ao(吸光度)是指日本标准甲醛数值,规定大于0.05为不合格;小于或等于0.05为合格。
甲醛测试标准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在家居装修、家具制造、纺织品加工等过程中,甲醛往往会释放出来,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甲醛含量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甲醛测试标准是评定甲醛含量的指标,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健康至关重要。
一、甲醛测试方法。
甲醛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薄层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要求。
在进行甲醛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甲醛测试标准。
1. 家具甲醛释放量测试标准。
家具是室内甲醛释放的重要来源,因此家具甲醛释放量的测试标准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于家具甲醛释放量都有相应的测试标准,如GB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甲醛释放限量》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家具甲醛释放量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限量要求等内容,对于保障家具产品的质量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纺织品甲醛含量测试标准。
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使用甲醛树脂作为整理剂,因此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也是需要进行测试的重要指标。
相关的测试标准如GB18401-2010《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这些标准规定了纺织品甲醛含量的测试方法、限量要求等内容,对于保障纺织品产品的安全性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 建筑装饰材料甲醛释放量测试标准。
建筑装饰材料也是室内甲醛释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建筑装饰材料甲醛释放量的测试标准,国内外也有相应的规定,如GB50325-2010《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甲醛释放限量及测试方法》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建筑装饰材料甲醛释放量的测试方法、限量要求等内容,对于保障建筑装饰材料的质量和室内空气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甲醛测试的意义。
甲醛作为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进行甲醛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效日期:1参考标准1.1ISO/14184-1:2022(E)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part 1:free and hydrolized formaldehyde〔Water extraction method〕1.2GB/T 19941-2022 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甲醛含量的测定2适用范围游离的甲醛和通过水萃取方法得到的甲醛的测定。
该方法能够用于任何纺织品的检测。
该方法适合于织物中水解游离甲醛的检测,检测范围:15 ~ 3 500 mg/kg,最低检测限是15 mg/kg。
低于检测限的结果报告为“未检出”。
3方法原理纺织品中的甲醛在40℃时用水萃取,甲醛的含量然后用比色法测定。
4试剂全部试剂应当是分析纯级别的。
4.1蒸馏水或者三级水。
4.2乙酰丙酮溶解150 g 醋酸铵于约800 mL 水〔4.1〕中,参加3 mL 冰醋酸和2 mL 乙酰丙酮,转移至1 000 mL 容量瓶中,加水(4.1)定容。
储存在棕色瓶中。
留意1:储存超过12 个小时后试剂的颜色会稍稍变暗。
由于这个缘由该试剂都要放置12 个小时后才能使用。
另外,该试剂可以使用相当长的时间,至少6 周。
由于长时间的存放灵敏度可能会有所转变,生效日期:因此最好每周做一次校正曲线校正偏差。
4.3甲醛标准溶液,100mg/L,20ml;4.4双甲酮乙醇溶液溶解 1 g 双甲酮〔dimethyl-dihydro resorcinol 或5,5-dimethyl-cyclohexanedione〕于乙醇中,用乙醇稀释溶液到100 mL。
现配现用。
5仪器设备5.1 容量瓶,50 mL, 250 mL, 500 mL, 1 000 mL5.2锥形瓶,250 mL5.3移液管,1 mL,5 mL,10 mL 和25 mL〔5 mL 刻度〕注2:与移液管同等周密度移液枪也可以使用。
5.4滴定管,10 mL 和50 mL5.5紫外分光光度计(XL-104),〔波长412 nm〕5.6试管,比色管5.7水浴装置(XL-115),〔40 ±2〕℃5.8过滤器,耐热玻璃〔heat resistant glass〕制成,孔径范围:40 μm ~ 100 μm〔依据ISO 4793 中P100 的孔径〕5.9天平(XL-124),精度到达0.2 mg6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校正2 26.1 稀释用 100 mL 水萃取 1 g 检测样品,其中的甲醛浓度相当于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的 100 倍。
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
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主要是为了确保纺织品的甲醛含量符合国
际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甲醛是一种有害物质,常用于纺织品的染色、整理和防皱处理过程中。
然而,高含量的甲醛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如过敏反应、呼吸道刺激和癌症等。
因此,为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非常重要。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甲醛释放量测试:该测试用于评估纺织品中甲醛的释放情况。
测试方法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准确测量甲醛的含量,并确定其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2. 甲醛残留量测试:该测试方法用于测量纺织品中甲醛的残留量。
测试通常采用萃取法和色谱法,可以检测甲醛在纺织品中的残留量。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对纺织品中的甲醛残留量有具体的限制。
3. 标签标识要求:根据国际标准,纺织品中甲醛含量超过一定限制时,需要在产品上标注相关警示标识。
这有助于消费者选择安全的纺织品,并提醒他们注意甲醛潜在的风险。
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制定了特定的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以满足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特定测试方法、甲醛含量限制以及标识要求等。
总之,纺织品甲醛检测标准是确保纺织品安全性和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制定和遵守相关标准,可以减少甲醛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提高纺织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各国纺织品中甲醛限量标准及测试方法纺织品中甲醛限量标准及测定方法甲醛作为纤维素纤维树脂整理的常用交联剂,广泛应用于纯纺或混纺产品(包括部分真丝产品),从而赋予纺织品防缩、抗皱、免烫和易去污等功能。
但是,甲醛含量超标的纺织品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部分未交联的或水解产生的游离甲醛会释放出来,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一般来说,甲醛含量较高的衣物有以下四类:一是经过防皱处理的纯棉织物;二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胸前有涂料印花的T恤;三是衣物有衬布部分;四是黑色、深蓝色等颜色较深的涤纶织物。
甲醛含量的限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问题日益引起业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内容,各国的法规或标准均对甲醛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定。
⒈我国于2003 年1 月1 日起实施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
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对纺织品(包括面料和辅料)中所含的甲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与目前国际通行的实际控制标准基本一致。
我国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值是根据产品最终用途而定的,其规定见表。
我国纺织品甲醛含量限定值纺织品类型甲醛含量(mg/kg)≤纺织品类型甲醛含量(mg/kg)≤婴幼儿类20 非直接接触皮肤类200直接接触皮肤类75 室内装饰类300其中:婴幼儿类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中衣、外衣、帽子和床上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类包括文胸、腹带、针织内衣、衬衫、裤子、裙子、睡衣、袜子、床单和被罩;非直接接触皮肤类包括毛衫、外衣、裙子和裤子;室内装饰类包括桌布、窗帘、沙发罩、床罩和墙布。
日本相关法规和标准中甲醛含量的限定值规则纺织品类型甲醛含量(mg/kg)≤日本通产省根据日本第112 号法令(1973)颁布的《关于日用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法规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服装75与皮肤直接接触较少的服装(如衬衫) 300外衣1000 2 岁以下婴幼儿服装20日本厚生省34 号令(1974)《关于日用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法规的实施规则》婴儿用品(A-Ao)值0.05其他产品75日本纺织品检查协会标准2 周岁岁内婴幼儿(A-Ao)值0.05内衣75男女衬衣300男女便裤及裙子1000注A-Ao(吸光度)是指日本标准甲醛数值,规定大于0.05 为不合格;小于或等于0.05为合格。
纺织品中的甲醛及其标准检测问题分析发布时间:2021-03-04T10:52:18.53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29期作者:钱颖 1 叶霖2[导读] 纺织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虽然甲醛能提高助剂在织物上的耐久性,钱颖 1 叶霖2盐城市大丰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1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 盐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2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摘要:纺织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虽然甲醛能提高助剂在织物上的耐久性,但纺织品中含有的甲醛对人体具有一定危害,甲醛超标容易对人体产生致癌物质,因此需加强纺织品甲醛检测。
基于此,本文对纺织品中的甲醛及其标准检测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纺织品中甲醛的来源和危害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注意事项,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纺织品;甲醛;标准检测;策略前言:在纺织品衣物生产中,生产商会在面料浆纱和印染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甲醛,提升助剂的耐久性,虽然甲醛的加入可以提升纺织品的质量,但如用量超标便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损害。
因此,为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纺织品需要进行甲醛检测,要求强化剪样、萃取、上机分析等诸多环节,甲醛检测精度还受分光光度计的选择以及测试中的显色反应的控制,要求设定甲醛原液标定,排除检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一、纺织品甲醛要求及危害(一)纺织品甲醛要求甲醛树脂能够起到防缩水、抗皱、防退色、改善手感等作用,但实际应用中的危害较大,需要对此加强关注。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纺织用甲醛树脂开始在面料整理中使用,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与稳固性。
世界主要国家针对甲醛树脂的应用纷纷出台相关的法规或强制标准,对产品的游离甲醛含量作了严格的限定,我国在此基础上规定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GB 18401—2010,要求二十四个月以下的婴儿环境内甲醛含量≤20 ppm,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甲醛含量≤75 ppm,非直接接触皮肤要求甲醛含量≤300 ppm,避免对人力造成危害[1]。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纺织品甲醛测试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纺织品甲醛含量的测定技术,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化学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纺织品甲醛测试原理纺织品甲醛含量测试主要采用乙酰丙酮法,该方法基于乙酰丙酮与甲醛反应生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通过测定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
2. 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烧杯等。
(2)试剂:乙酰丙酮溶液、甲醛标准溶液、无水乙醇、蒸馏水等。
3. 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取一定量的纺织品样品,剪成边长为1cm的小块,置于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
(2)提取:将干燥后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
(3)衍生化:将提取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加入适量乙酰丙酮溶液,充分混合,室温反应30分钟。
(4)测定:将衍生化后的溶液转移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于波长440nm处测定吸光度。
(5)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甲醛含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训共测试了10个纺织品样品,实验结果如下:样品编号 | 甲醛含量(mg/kg)--------|----------------1 | 20.52 | 18.33 | 15.64 | 12.95 | 10.26 | 8.57 | 6.88 | 5.19 | 3.410 | 2.6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10个纺织品样品的甲醛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300mg/kg)。
实验结果表明,本次实训所采用的纺织品甲醛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纺织品甲醛测试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收获:(1)熟悉了乙酰丙酮法测定纺织品甲醛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了解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了样品提取、衍生化、测定等操作技巧。
2018-3-141试验内容1.1主要仪器和试剂蒸馏分离装置:平底烧瓶加热去离子水所产生的蒸汽导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蒸馏逸出的蒸汽用盛去离子水的比色管吸收.比色管置于冷水中:无水或95%(v / v)的分析纯乙醇粒状和粉状的活性炭。
其他仪器和试剂以及其规格和要求.与 GB/T 2912. 1-2009和DGB/T 2912. 2—2009中规定的相同。
1. 2试验方法1.2.1水蒸汽蒸馏法取GB/T 2912. 1—2 0(19方法所得的提取液25mL放置在蒸馏烧瓶中加入20mL 无水或95%的乙醇,连接好吸收装置并保证密闭性后,接通水蒸汽进行蒸馏,馏出组分用10mL去离子水吸收。
当吸收液达〜1J40mL左右时,停止蒸馏。
所得吸收液按68/1 2912. 1—2009的方法测定甲醛。
1. 2. 2活性炭脱色法取GB/T2912.1—2【)()9方法所得的提取液25mL于烧杯中.加入2g粉状活性炭,于60〜C水浴中加热5min,其间摇动2〜3次。
抽滤.以60〜C的去离子水洗涤3〜5 次.合并滤液和洗液。
待溶液冷至室温后按68/1 2912.1—2009方法测定甲醛。
1. 2. 3脱色蒸馏法取GB/T 2912.1—2。
9方法所得的提取液25mL于蒸馏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或95%的乙醇,2g粒状活性炭,连接好吸收装置并保证密封性后.接通水蒸汽进行蒸馏.馏出组分用1OmL去离子水吸收。
当吸收液达〜1]40mL左右时,停止蒸馏。
所得吸收液按68/1 2912.1—2009的方法用活性炭可对颜色较深的提取液进行脱色.然后按68/12912.1—2。
09或GB/T 2912. 2—2009的方法测定纺织品中的甲醛。
如果溶液颜色过深可用活性炭多次脱色.或者用活性炭脱色并水蒸气蒸馏后,按68/1 2912.1-2009或GB/T 2912. 2 —2O09的方法测定纺织品中的甲醛。
所拟方法简便、快速,不但解决了国标GB /T 2912. 1—2009和GB/T 2912. 2—2009不适于深色样品分析的问题.而且用于深色提取液中甲醛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拓展了国标GB/T 2912. 1-2009 和GB/T 2912. 2—2009的应用范围。
纺织品中甲醛的检测标准/纺织品甲醛测试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类对生活中的必需品——纺织品的质量有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
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性、耐用性、美观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而卫生性、安全性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追求无污染、无毒害的环保纺织品已经成为当今纺织品开发、生产和消费的主流。
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前处理、印染、后整理等多道加工工序,导致纺织品中存在残留甲醛,甲醛可通过呼吸、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引发多种疾病。
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多少已成为人们较为关心的话题。
我国在近几年也相继出台了GB/T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法规和标准。
这些标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考核项目就是纺织品的甲醛含量。
1 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目前,我国对纺织品上甲醛含量的考核依据的是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检测纺织品甲醛含量的方法标准是GB/T2912.1—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一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在执行GB/T2912.1—1998标准,检测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甲醛标准溶液甲醛标准溶液浓度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溶液浓度的标准性,将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GB/T2912—1982《树脂整理织物释放甲醛测定方法》标准中规定的碘量法非常简便可行,据了解目前国内外有关甲醛含量测定方法中标定甲醛标准溶液很多都采用碘量法。
因此,若自行配制甲醛标准溶液,最好用碘量法进行标定,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购买甲醛标准溶液,以保证其浓度的准确性。
1.2 乙酰丙酮试剂GB/T2912.1—1998标准指明:乙酰丙酮试剂经长时间放置后其灵敏性会有所改变,所以每周都应重新做标准工作曲线。
经分析可得当甲醛浓度相同时,使用放置时间不同的乙酰丙酮试剂测得的吸光度是有差异的,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乙酰丙酮试剂的放置时间,并及时予以校正。
纺织品甲醛检测具体方法步骤1、目的及测试范围1.1 本测试方法适合用于能够释放出甲醛的纺织品,尤其是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用了甲醛作试剂的纺织品。
1.2 需用到一个保温烘箱。
2、原理2.1 在一个可以密封的瓶里装上水,将已准确称重的织物样品悬挂在水上方。
把瓶子放入一个可以调节温度的烘箱内。
被水吸收的甲醛量可由比色计读出。
3、仪器及用料3.1 容量0.95L(1qt)的瓦瓶或是容量相同的罐头瓶,配有气体密封瓶盖。
3.2 一个小铁丝网篮(或是其它可以将织物悬挂在瓶内水的上方的合适装备);也可以把织物从中间折叠,然后用缝纫线挽成一个圈将其悬挂在水上方一定的位置,最后把线系在瓶盖的上方并旋紧瓶盖。
(网篮法和缝纫线法可以任选)。
3.3 恒温箱,49±1℃(120±2℉)。
3.4 Nash试剂(由醋酸胺、冰醋酸、乙酰丙酮和水配制而成)(见4.1)。
3.5 甲醛溶液,浓度近似为37%。
3.6 50、500、1000ml的锥形瓶。
3.7 带有0.1ml刻度的莫尔吸量管,5、10、15、20、25、30、50ml的移液管,要求校准的精确度能达到B级标准。
3.8 最小刻度范围1ml的10、50ml的量筒,要求校准后的精度要求达到A级标准。
3.9 比色计尺或分光光度计(见7.2)。
3.10 试管或比色皿。
4、Nash试剂的制备4.1 在1000ml容量瓶中,加入150g醋酸铵,用80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加3ml冰醋酸和2ml乙酰丙酮,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并混合均匀,储存在棕色瓶中,保存在暗处。
4.2 由于放置初期的12h显色剂颜色会逐渐变深。
因此,用前必须贮存12h以上。
试剂6-8周内可以有效,但由于显色剂经长期贮存后,灵敏度会稍起变化,故每星期应画校正曲线。
5、标准溶液的配置及标定5.1用蒸馏水稀释3.8ml试剂级甲醛溶液(浓度大约37%)至1L以配制约1500μg/ml 的甲醛溶液,在标定前溶液要至少要静置24h。
纺织品中甲醛的检测标准/纺织品甲醛测试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类对生活中的必需品——纺织品的质量有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
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性、耐用性、美观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而卫生性、安全性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追求无污染、无毒害的环保纺织品已经成为当今纺织品开发、生产和消费的主流。
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前处理、印染、后整理等多道加工工序,导致纺织品中存在残留甲醛,甲醛可通过呼吸、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引发多种疾病。
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多少已成为人们较为关心的话题。
我国在近几年也相继出台了GB/T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法规和标准。
这些标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考核项目就是纺织品的甲醛含量。
1 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
目前,我国对纺织品上甲醛含量的考核依据的是国家强制性标准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检测纺织品甲醛含量的方法标准是GB/T2912.1—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一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在执行GB/T2912.1—1998标准,检测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甲醛标准溶液
甲醛标准溶液浓度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溶液浓度的标准性,将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GB/T2912—1982《树脂整理织物释放甲醛测定方法》标准中规定的碘量法非常简便可行,据了解目前国内外有关甲醛含量测定方法中标定甲醛标准溶液很多都采用碘量法。
因此,若自行配制甲醛标准溶液,最好用碘量法进行标定,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购买甲醛标准溶液,以保证其浓度的准确性。
1.2 乙酰丙酮试剂
GB/T2912.1—1998标准指明:乙酰丙酮试剂经长时间放置后其灵敏性会有所改变,所以每周都应重新做标准工作曲线。
经分析可得当甲醛浓度相同时,使用放置时间不同的乙酰丙酮试剂测得的吸光度是有差异的,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乙酰丙酮试剂的放置时间,并及时予以校正。
1.3 萃取温度
GB/T2912.1—1998标准中规定:试样1g加水100 mL放入碘量瓶中,在(40±2)℃水浴中萃取(60±5)min。
值得注意的是萃取温度是非常重要的,温度的高低决定着萃取溶液中甲醛含量的多少。
将相同样品在不同温度、相同时间条件下萃取后,测得的甲醛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其测试结果见表1。
现在许多服装特别是纯棉免烫服装都采取成衣防皱防缩整理,导致面料上甲醛含量不均匀,对检测值也会有一些影响,因此,不能排除样品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所测数值的变化趋势说明温度越高,萃取的甲醛越多。
因此在测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时,必须注意萃取温度的准确设置,可以在萃取开始前及萃取过程中进行几次温度测试,以保证萃取温度在40℃左右。
表1 不同温度条件下甲醛的测定
试样编号
甲醛含量/(mg/kg)
35℃
40℃
45℃
1
24.2
30.7
33.5
2
82.2
91.3
106.5
3
69.6
77.1
83.5
4
106.6
128.1
150.2
5
73.2
86.6
102.3
6
156.0
180.8
206.7
1.4 甲醛检测值的进一步处理与校正
甲醛含量检测值的进一步处理与校正一般有下列2种情况。
1.4.1 褪色纺织品
有些纺织品的染色牢度较差,在萃取过程中部分颜色脱落引起萃取液颜色有变化,这时应进行校正,除去因萃取液颜色引起溶液吸光度变化,使甲醛浓度较实际偏大的因素。
1.4.2 双甲酮确认实验
双甲酮(5—5二甲基—环已二酮)能与甲醛反应形成不溶的缩合物,因此可以作为检测甲醛的特性试剂。
当怀疑显色液的颜色不是由甲醛引起时可用双甲酮进行确认,确认一般有2种情况:
①双甲酮与甲醛发生反应,来自412nm波长处的吸光度消失或部分消失,说明吸收的确有来自甲醛的因素,应视情况重新计算甲醛含量。
②双甲酮与甲醛未发生反应,此时来自412nm波长处的吸光度依然存在,说明吸收的不是甲醛。
1.5 样品的不同取样部位
GB/T2912.1—1998中没有对样品的取样作明确规定,而实际上对于同一个实验样品,尤其是成衣,要测定其甲醛含量时,正确选择取样部位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关系到检测结果能否达到标准要求。
表2、表3、表4是几组同一样品不同取样部位所测的甲醛含量。
表2 成人衬衣及T恤不同部位甲醛含量
样品名称
不同取样部位甲醛含量
领袖部位
面料
印花部位
针织面料
女衬衣
<20
男衬衣
88.5
23.1
女T恤
133.6
<20
男T恤
106.8
31.2
表3 免烫休闲裤甲醛含量
样品名称
不同部位甲醛含量/(mg/kg)裤腰
面料
休闲裤1
324.8
休闲裤2
214.5
153.2
休闲裤3
192.3
129.2
休闲裤4
139.1
70.6
表4 男西服上衣甲醛含量
样品名称
不同部位甲醛含量/(mg/kg)面料
胸衬
垫肩
男西服上衣1
<20
121.5
412.3
男西服上衣2
<20
222.4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测量成衣类服装的甲醛含量时,取样部位的不同会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同,GB/T2912.1—1998标准中只要求做3个平行实验,取3个检测值的平均值。
但是实际情况是有些服装各部位的甲醛含量差异较大,不能简单地用取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来反映服装中甲醛的含量。
多数情况下,婴幼儿类产品面料颜色较浅,大面积印花较少,素色部分所测结果基本能达到标准规定,即甲醛含量≤20mg/kg。
但是为了增加美观性,许多婴幼儿服装带有局部机绣或涂料印花,而检测时往往是这部分甲醛超标。
对于直接接触皮肤类及非直接接触皮肤类纺织产品,面料部分的甲醛含量达不到要求的较少,局部加粘合衬的部位或印花部位甲醛含量容易超标。
因此当所检测的样品是成衣时,必须进行多点取样,尤其应针对明显进行特殊处理的部位进行甲醛含量测定。
并从保证服装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在取不同部位进行实验时应以最高检测值报出。
2 结论
①测定纺织品甲醛含量时,采用现行方法标准GB/T2912.1—1998时,应对甲醛标准溶液浓度、乙酰丙酮试剂的使用、样品萃取温度、检测值的校正等实验环节给予充分注意。
②在服装的不同部位取样进行实验,常常会有不同的检测结果,而
GB18401—2003与GB/T2912.1—1998中均没有对服装的取样做明确规定。
为保障服装的安全性,建议应以不同部位的甲醛含量最高值作为检测结果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