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试卷三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6
亲爱的同学们,第三单元的学习结束了,相信⼤家⼜有了许多收获,现在就请你展开智慧的翅膀,认真审题,细⼼作答,把字写⼯整、规范。
祝你成功!⼩编整理了⼩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试卷【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试卷1⼀、积累展⽰。
1.看拼⾳,写词语。
yǔn xǔ yánɡ yì mù pái nínɡ shì( ) ( ) ( ) ( )rónɡ huà fá mù fù ɡài shènɡ xià( ) ( ) ( ) ( )2.先补充词语,再照样⼦写词语。
鲜花()()绿树()()鲜果()()雪花()()兴冲冲勤勤恳恳可怜巴巴3.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增添—( ) 训斥—( )喧闹—( ) 宽阔—( )反义词:清澈—( ) 幸福—( )谦虚—( ) 简单—( )4.给句⼦加上标点符号。
(1)⼀只⼩兔⼦⾛过来温柔地问你怎么啦(2)树根回答伐⽊⼈⽤斧⼦把他砍倒拉到⼭⾕⾥去了(3)⼭⾕⾥锯⽊头的声⾳沙沙地响着5.根据课⽂内容,选择恰当的寓意,把序号填在括号⾥。
①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的义务,做出对⼈们有益的事情。
②快乐应该与⼤家分享。
③我们要信守,珍惜友情。
④⽣活是复杂的,要⽤真情、⽤不同的⽅式去体验、⾯对。
《巨⼈的花园》() 《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 《⼩⽊偶的故事》()⼆、阅读天地。
1.课内阅读。
他们都照⾃⼰的话做了。
⼗年以后,他们⼜在⼩井旁边相遇了。
三个⼈都成了强健有⼒的青年。
清澈的泉⽔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
⼩井周围的树苗已经长成枝叶茂密的⼤树。
⼩井周围有许多条⼩路,路上还看得见⼈的脚印,他们⼀定是到这⾥来喝⽔或者打⽔的。
在周围的沙地上有⼩鸟的⽖印,草地上还有⿅和兔⼦跑过的痕迹。
三个青年快乐地看着这⼀切。
他们感到⾃⼰只做了⼀件这么⼩的事,却给别⼈带来这么⼤的好处!他们坐在原来的那块⼤⽯头上,想起那位美丽的姑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慌失措(shāo)油然而生(yóu)B. 畸形病态(jī)雕梁画栋(diāo)C. 美轮美奂(huàn)倾国倾城(qīng)D. 恍若隔世(huǎng)欣欣向荣(x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B. 她对音乐的热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D. 他的演讲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3. 下列词语中,与“波澜壮阔”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风平浪静B. 水天一色C. 奔腾不息D. 风起云涌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就像一只永不疲倦的蜜蜂。
B. 那个城市高楼林立,就像一个巨大的钢铁森林。
C. 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就像一首动听的歌。
D.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就像一部文学作品。
5.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重”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重量(zhòng)重逢(chóng)B. 重申(chóng)重复(zhòng)C. 重量(zhòng)重申(zhōng)D. 重逢(chóng)重复(zhōng)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行端正。
B. 秋天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
C.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犹如天籁之音。
D.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人见人爱。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B.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C. 那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
D. 这本书里的故事引人入胜。
8. 下列词语中,与“栩栩如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活灵活现B. 真真切切C. 清清楚楚D. 隐隐约约9.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物理九年级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加速度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成平方关系D. 无关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水中倒影C. 钻石光彩D. 彩虹4. 电阻的单位是:A. 安培B. 伏特C. 欧姆D. 瓦特5. 下列哪个物体属于非弹性碰撞?A. 弹球B. 橡皮泥C. 木块D. 钢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 串联电路中,电阻值越大,电流越小。
()4.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5. 磁场只对铁磁性物质有作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______成正比。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3. 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4.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5.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______,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光的反射?举例说明。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4. 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条件?5.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以3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2. 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安培,求其电压。
3. 一个物体从5米的高处自由落下,求其落地时的速度。
4. 一个电路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串联组成,电阻为5欧姆,电容为2微法拉,求电路的谐振频率。
5. 一个磁铁在距离为10厘米的地方产生的磁场强度为0.5特斯拉,求该点的磁感应强度。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在斜面上物体下滑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1.从起点到终点有()厘米,也就是()米;蜗牛爬行了()厘米,离终点还有()分米;兔子跑了()分米,离终点有()
厘米。
2.如果A,B,C三位同学中,A比B高,A比C矮,已知三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25厘米,1米35厘米和14分米,那么A,B,C三人的身高分别是多少?
3.小明每小时走4千米,小明3小时走的路程爸爸只用了2小时,爸爸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4.一根绳长6分米,每100毫米剪一段,一共可以剪几段?一共要剪几次?
5將一根长12厘米的毛线先对折,再从对折后的中点处剪断,你知道现在毛线被分成了几段吗?最长的那段是多少厘米呢?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质量单位。
1()- 9()=1()
1()- 99 ()=1()
1()-999()=1()
2、从学校到动物园最近要走()千米
3、小象,小熊,小猪被困在一个孤岛上,为了回到陆地,它们做了一只木船,这只木船的载质量为90千克,而它们的体重分别是60千克,50千克,40千克,它们怎么样安排才能安全回到陆地?
4、现有1克,2克,4克,8克,16克砝码各1个,在天平上一共可以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只能在天平一边放砝码)
5、一桶柴油连桶重120千克,倒去一半柴油后,连桶重70千克。
原来一桶柴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两位数?A. 45B. 5C. 456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20B. 23C. 273. 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矩形C. 平行四边形4.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7B. 8C. 95. 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小明吃掉了2个,篮子里还剩多少个苹果?A. 2B. 3C. 56. 下列哪个单位是用来测量长度的?A. 米B. 千克C. 秒7.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这个三角形是?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不规则三角形8. 一个班级有36名学生,其中有18名男生,那么这个班级的女生有多少人?A. 18B. 36C. 549.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0B. 11C. 1210.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2B. 36C. 72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100里面有______个十。
12. 4个3相加的和是______。
13. 5米等于______分米。
1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5.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16. 10个5相加的和是______。
17. 6米等于______分米。
18.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19. 一个班级有36名学生,其中有18名男生,那么这个班级的女生有______名。
20. 8个7相加的和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两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23.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5厘米、7厘米和9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A4. B5. B6. A7. B8. A9. B10. B二、填空题11. 1012. 1213. 5014. 4015. 1616. 4017. 6018. 2419. 1820. 56三、解答题21. 小明和小华一共有8个苹果。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每题1分,共5分)1. yǎn zòu(演奏)- 解析:“演奏”指用乐器表演,“演”注意右边是“寅”不是“演”字中间部分的误写,“奏”字下面是“天”。
2. chì bǎng(翅膀)- 解析:“翅膀”是鸟类等动物的飞行器官,“翅”字半包围结构,里面是“支”,“膀”注意月字旁。
3. wēn róu(温柔)- 解析:形容温和柔顺,“温”字三点水旁,“柔”字上面是“矛”不是“予”。
4. lǚxíng(旅行)- 解析:“旅”字右半部分下面是“㐅”不是“又”,“行”在这里读“xíng”,表示出行。
5. kǎn chái(砍柴)- 解析:“砍”字石字旁,右半部分是“欠”,“柴”字上半部分是“此”。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每题1分,共5分)6. 钥匙(shi√ si)- 解析:“钥匙”的“匙”在这里读轻声“shi”。
7. 缤纷(bīn√ bīng)- 解析:“缤”字读音为“bīn”,表示繁多而凌乱。
8. 根茎(jīng√jìng)- 解析:“根茎”的“茎”读“jīng”,表示植物体的一部分。
9. 处罚(chǔ√chù)- 解析:“处罚”的“处”表示处置、办理等意思时读“chǔ”。
10. 答应(dā√dá)- 解析:“答应”表示应声回答时读“dā”,读“dá”时表示回答问题等。
三、比一比,再组词。
(每题1分,共4分)11. 悄(悄悄)——梢(树梢)- 解析:“悄”有安静的意思,“悄悄”表示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梢”指树枝的末端,如“树梢”。
12. 耍(玩耍)——要(要求)- 解析:“耍”字上面是“而”,表示玩、游玩等意思;“要”字上半部分是“西”,有多种含义。
13. 钓(钓鱼)——钩(鱼钩)- 解析:“钓”是用饵诱鱼上钩的动作,是动词,左边是“钅”;“钩”是一种弯曲的器具,是名词。
当你⾛进考场,你就是这⾥的主⼈,⼀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经过了⼀学期的学习,今天就来⾃我检测⼀下吧!⽆忧考⼩编整理了⼩学六年级上册语⽂第三单元试卷【三套】,希望对你有帮助!⼩学六年级上册语⽂第三单元试卷1⼀、听写⼀段话。
(6分)⼆、读拼⾳,写词语(8分)Rǎo nuàn xuán jī piē xià kān chēnɡ()()()()pì jìnɡ cōnɡ yù jiāo shuǐ xiá zǎi()()()()三、连线(6分)伴驯枯陡罕帐萎侣养峭篷见四、补充词语(6分)()()不安寥寥()()神()莫()()()⽽出龇()咧()()()⿍⿍五、填空(8分)(第1题2分,第2、3题各3分)1、⽞奘看了两种树⼀种另⼀种2、我很喜欢《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在书中的⼀句名⾔:“ 。
”事实上的确如此:以长篇⼩说⼀举成名的英国⼥作家夏洛蒂,她的⽣命像⼀朵。
六、请⽤修改符号修改下⾯的句⼦(6分)1、我猜想杨亚洲肯定是⼀个六年级学⽣。
2、赵⼩磊的肩头被沉重的⽶袋压得喘不过⽓来。
3、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4、桌⼦上的闹钟⾛了⼀圈,⼀个⼩时⼜过去了。
七、从下⾯词语中选⼏个(三个以上)写⼀段话。
(5分)景仰节⾐缩⾷要强好胜孜孜不倦冷酷逆境⼋、⼝语交际(5分)《鲁滨逊漂流记》是⼀本男孩⼦必读的书。
同学们⼀定读了不少的书吧。
请你向同学们推荐⼀本必读的好书,说说你为什么推荐它。
九、阅读短⽂,完成练习。
(15分)轮椅上的霍⾦(节选)我的⼿指还能活动,我的⼤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追求的理想,对了,我还有⼀颗感恩的⼼……⼼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
⼈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由衷的敬意。
1、从霍⾦的话可以看出,他是⼀位怎样的⼈?(2分)2、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对霍⾦说些什么?(3分)平分⽣命男孩与她的妹妹相依为命。
⽗母早逝,他是她惟⼀的亲⼈。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卷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展示会上,形象逼真的ɡēn diāo(),居然是用树ɡē dɑ()做成的;飘飘欲仙的chánɡ’é(),居然是用废旧画报cái jiǎn()而成的;古灵精怪的sūn wù kōnɡ(),居然是用从旧家电上拆卸下来的cítiě()构成的……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卡住饭卡卡片B.裂缝缝隙见缝插针C.着陆着急着火D.哄闹哄骗一哄而散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疙瘩呆头呆脑冰棍能源B.拍摄斑点枯萎大步流星C.因素干躁抵御暴露无遗D.猜测磁场理论别出心裁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实在气不过,就和她理论了几句。
太过高深的理论知识我们听不懂。
B.这匹烈马很难制服。
王警官穿上崭新的制服,更加帅气了。
C.是花朵,就要点缀广阔的原野。
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D.这块宝石是自然形成的。
作为妈妈,她自然了解自己的女儿。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铁证面前,犯罪分子不得不认罪___。
②他不远千里,到边疆去____。
③三座大殿___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④动物___证实了这种新药的作用。
A.服法考查耸立实验B.伏法考察耸立试验C.服法考察矗立试验D.伏法考查矗立实验6.下列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竹节人》的作者是范锡林写的。
B.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含有生命的星球。
C.你勤奋刻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D. 北京人对故宫博物院是不陌生的。
7.下面有关“有目的地阅读”阅读策略步骤排序最合适的一项是( )。
①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和任务。
②查找其他资料,整合信息,解决问题,完成阅读任务。
③大致浏览文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相关段落和内容。
④细读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如找出中心句、提取关键信息、勾画关键词等。
四年级语文三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本单元生字?A. 海B. 山C. 水D. 火2. 《小猫钓鱼》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A. 小猫钓鱼的故事B. 小猫种花的故事C. 小猫捉老鼠的故事D. 小猫玩耍的故事3.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A. 大小B. 高低C. 红色D. 黑白4.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中的小蝌蚪找到了谁?A. 爸爸B. 妈妈C. 哥哥D. 姐姐5. 下列哪个字是本单元的生字?A. 太阳B. 月亮C. 星星D. 天空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猫钓鱼》这篇课文中的小猫钓到了鱼。
()2.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中的小蝌蚪找到了爸爸。
()3. 本单元的生字中,字“海”是其中一个。
()4. 《小猫钓鱼》这篇课文中的小猫是在河边钓鱼的。
()5. 本单元的生字中,字“山”是其中一个。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猫钓鱼》这篇课文中的小猫钓到了______。
2.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中的小蝌蚪找到了______。
3. 本单元的生字中,字______是其中一个。
4. 《小猫钓鱼》这篇课文中的小猫是在______钓鱼的。
5. 本单元的生字中,字______是其中一个。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小猫钓鱼》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
3. 请列举出本单元的5个生字。
4. 请简述《小猫钓鱼》这篇课文中的小猫是如何钓鱼的。
5. 请简述《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中的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妈妈的。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组成一个句子。
2. 请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组成一个词语。
3. 请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组成一个对话。
4. 请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组成一个故事。
5. 请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组成一个诗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小猫钓鱼》这篇课文中小猫钓鱼的过程,并说明你的理解。
三年级数学3单元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2. 钟面上分针走一圈是()分,也就是()小时。
3. 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大格是()秒。
4.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
5. 1时 = ()分,1分 = ()秒。
6. 3时 = ()分,4分 = ()秒。
7. 一场电影从晚上7:30开始,到晚上9:15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小时()分。
8. 小明早上7:30从家出发去学校,路上用了15分钟,他()到达学校。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2. 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圈是60时。
()3. 9时零5分写作9:05。
()4. 100秒比1分长。
()5. 半小时就是30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5,经过了()分。
A. 3B. 10C. 15.2. 秒针走30秒,走了()个大格。
A. 5B. 6C. 30.3. 一场足球比赛用时1小时30分,11:00结束比赛,这场比赛开始的时间是()。
A. 9:30B. 10:30C. 9:00.4. 1分10秒 = ()秒。
A. 70B. 60C. 110.5. 钟面上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是()时。
A. 12B. 8C. 20.四、计算题(共32分)1. 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3时 + 2时 =。
5分 - 3分 =。
1时 - 20分 =。
4分 + 30秒 =。
2时15分 + 45分 =。
3分20秒 - 2分 =。
5时 - 4时30分 =。
1分30秒 + 30秒 =。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每题2分,共8分)2时 = ()分。
3分 = ()秒。
180秒 = ()分。
120分 = ()时。
3. 计算下面各题(每题4分,共16分)3时25分 + 2时35分。
5时 - 3时40分。
4分30秒 + 2分40秒。
12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单元试卷(三)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6%
1、与学科课程的实施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影响因素多、__时间跨度长、活动场所多、方式多样化、凸显自主性、安全要求高、管理难度大。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观念方面、的原因、课程本身、的原因、评价方面的原因、保障方面的原因。
3、从组织关系上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具有如下特点:合作性、灵活性、共生性、开放性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5、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必须符合的条件:具有教育价值、与课程目标吻合、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安全性能高、成本低、消耗少、可重复使用
二、名词解释:9%
1、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外部评价:所谓外部评价是指教师自身之外的他人评价,这包括教育行政领导的视导评价、督学系统的督导评价、专家的评价、同行的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
3、过程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之中进行的,为了考查学生在活动中的长处、缺陷及发展程度等方面而进行的评价。
三、简述题:34%
1、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活动方案包括的具体活动。
(12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活动方案包括一系列较为具体的活动,包括:
(1)引导学生开展多样的活动
(2)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3)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
(4)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5)指导学生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
(6)及时发现生成性课题
2、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发展的基本策略。
(6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很多教师发展的机会,拓宽了教师发展的渠道。
除了常规的专业发展活动如反思、合作、教研外,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有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1)以校为本的教师发展策略
(2)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
(3)教师的自主发展
3、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基本理念。
(16分)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2)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
(3)鼓励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注重过程,体现差异
四、论述题:31%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助于指导教师形成哪些方面的能
力?(20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助于指导教师形成一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提高教师的活动规划能力、实施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能够自主、自由、灵活地引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或课题、安排活动过程;要求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具有较强的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背景条件,引导学生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项目、活动主题,并合理地制订活动方案,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实施。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发展教师的活动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过程。
(2)增强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涉及的因素很多,它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包括教师组织和管理好学生,引导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并协调学生活动中各部门的关系;教师通过与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沟通,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
此外,还要求教师协调好教师指导小组内各位指导教师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3)发展教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将面对纷繁复杂的资料或信息。
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指导教师要明确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学会运用调查、考察、文献检索、测量、实验等不同方法来收集资料;并掌握统计、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收集和处理信息。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发展。
(4)培养教师的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在长期的理论学习、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形成信息获取、分类、分析、评估、解释等方面的能力,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
这些都有利于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尤其是教师对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更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2、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举例。
(11分)
学生在新课程中,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越来越频繁,学生本身也成了特殊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群中,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主体。
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是进行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资源,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
正是这些知识、能力、兴趣、生活经历、智能倾向等构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他们主动或在教师启发之下开发自身及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
与此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都成为对方的课程资源。
学生开发的课程资源不仅形式灵活多样,而且还具有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等特点,这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过程还可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它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教学资源的载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知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
这些来自学生自身的资源,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操作,也就越有积极性。
例如,在小学二下年级开设《课间十分钟玩出新名堂》这一堂课,在观察到学生的课间游戏比较单调、枯燥,并
且孩子们对游戏的利弊认识不足,有时玩一些危险的、有害身心健康的游戏,而学校也因安全起见,对一些活动往往只是采取简单的禁止措施,却很少倡导一些有益的活动,这使孩子的活动越来越少,越来越单一,针对这一现象而产生的一堂课。
可先组织学生对学校课间活动现状做一调查,然后对现状进行研究作出评价,发现情况不是很理想后进行研究设计“课间活动”方案,最后在课外延伸时向家长、亲友请教传统游戏。
这堂课来源于学生生活,产生于学生生活,实践于学生生活,延伸也在学生生活。